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主題五 認識中國 第二節 認識分區 課時3 南方地區主要分區 課件(共82張PPT)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廣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主題五 認識中國 第二節 認識分區 課時3 南方地區主要分區 課件(共82張PPT)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廣東)

資源簡介

(共82張PPT)
2025廣東地理
第二節 認識分區
課時3 南方地區主要分區
精講本
一階 基礎知識·自主學
思維導圖
知識點
1
長江三角洲地區
長江入海口
江海聯運
地形平坦
人口密集
交通便利
亞熱帶季風氣候
最大城市群
農業發達
我國經濟中心——上海
城市密集、經濟發達
對長江沿岸城市乃至全國有輻射帶動作用
表現
影響
原因
一、位置及范圍:位于長江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①______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包括②______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
知識梳理
長江三角洲地區核心區域圖
我國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上海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地勢:地形以③________為主,地勢低平。
(二)氣候:④__________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三)河湖:江闊水深、河湖密布,主要有⑤______江、錢塘江、京杭運河、⑥______湖等。
長江三角洲地區核心區域圖
平原
亞熱帶


三、人文環境特征
(一)農業條件
1.主要糧食作物為⑦_____,淡水漁業發達,有“⑧_________”之稱。
2.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地勢低平,河湖密布,農耕條件優越;農業生產水平高,歷史悠久。
(二)工業: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⑨_________工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
滬寧杭工業基地
水稻
魚米之鄉
綜合性
(三)城市群: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形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蘇錫常、杭嘉湖等城市群。
(四)核心城市:⑩__________。
(五)水鄉文化與旅游
城市密集,交通便利,科技、教育發達,人口眾多
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經濟都有輻射帶動作用
上海
(2024肇慶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交通+區域聯系主題】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河湖眾多,號稱“魚米之鄉”。同時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城市最密集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交流日益頻繁,人們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這種現象被稱為“同城效應”。近年來,上海有不少企業向周邊城市轉移,企業管理者也隨之遷入到周邊城市。
重難點
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二階 練講重難·提能力
下圖為東部沿海地區地理位置簡圖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鐵路交通圖。
(1)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的優越性。(4分)
【答案】瀕江臨海,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
是我國南北航線運輸的中樞。(每點2分,滿分4分)
學法指導
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越性
(1)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緯度較低,氣候條件優越,水熱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農業生產,作物年收獲次數多。
(2)地處江海交匯之處,河網密布,港口眾多,水運發達。
(3)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實現江海聯運,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將技術、資金和信息輸往內陸地區,同時獲取發展所需資源。
(4)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通過遠洋航線聯系世界的主要港口。
(5)河湖密布,水鄉風光,旅游資源豐富;經濟水平高,旅游業發達。
(2)分析實現“同城效應”主要借助的交通方式及原因。(4分)
【答案】高速鐵路、高速公路;
原因:高速鐵路及高速公路速度較快,能夠縮短運輸時間;城市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交流日益頻繁。(每點2分,滿分4分) 
(3)簡析長江三角洲成為“魚米之鄉”的自然條件。(6分)
【答案】①地形平坦;
②河湖眾多;
③土壤肥沃;
④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水熱充足,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4)簡述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的優勢條件。(6分)
【答案】①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②交通發達,便于運輸;
③消費市場廣闊;
④高等院校眾多,科技發達;
⑤經濟基礎雄厚。(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請完成分層作業本P88習題
知識點
2
珠江三角洲地區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省卷6年3考)
思維導圖
一階 基礎知識·自主學
市場廣闊
季風氣候
人口密集
江海聯運
交通便利
外向型經濟
資源
祖國南大門
廣東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粵港澳大灣區
毗鄰東南亞
勞動力
深圳經濟特區
影響
珠江三角洲
經濟發達
原因
港澳
資金
技術
人才
一、珠江三角洲地區
(2024.32,2019.20~21)
(一)地理位置:位于①________入海口,毗鄰港澳,與②_______隔海相望,是我國的“南大門”。
知識梳理
珠江三角洲示意圖
珠江
東南亞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③______為主,周圍是丘陵、山地。
2.氣候:以④___________氣候為主,水熱充足。
3.河流:河網縱橫,水運發達;珠江徑流量大,汛期長。
珠江三角洲示意圖
平原
亞熱帶季風
(三)外向型經濟
1.發展條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2.工業基地:⑤___________工業基地是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產業結構調整: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轉移。(2022.19~21)
珠江三角洲
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一)位置與組成
1.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廣東省⑥______市相鄰;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
2.澳門特別行政區:與廣東省⑦______市相鄰;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示意圖
深圳
珠海
(二)經濟
1.香港:是世界著名自由貿易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及航運中心,⑧__________業是其支柱產業。
2.澳門:⑨__________業是其支柱產業。
(三)特色稱謂:香港有“東方明珠”“美食天堂”“購物天堂”的美稱;澳門有“海上花園”的美稱。
現代服務
博彩旅游
(四)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1.優勢互補
(1)祖國內地優勢:資源、勞動力、政策。
(2)港澳優勢: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2.合作模式
(1)改革開放初期:“⑩__________”模式。
(2)目前:香港服務業和廣東制造業形成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基地。
淡水、土地、礦產資源等
前店后廠
二階 練講重難·提能力
(2024中山模擬改編)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機器人制造業基地之一,全球工業機器人巨頭
“四大家族”已有三家先后在粵
港澳大灣區投資建廠。讀粵港澳
大灣區機器人骨干企業和培育企
業數量地區分布圖,完成1~3題。
【工業+高新技術主題】
重難點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條件(省卷6年2考)
1. 粵港澳大灣區機器人企業分布的核心城市是 (  )
A. 廣州 珠海
B. 深圳 珠海
C. 深圳 東莞
D. 廣州 深圳
2.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器人制造業最主要的優勢是 (  )
A. 政府產業支持 B. 配套設施齊全
C. 產業鏈完整 D. 技術基礎好
D
D
3. 全球工業機器人巨頭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建廠的主要目的是 (  )
A. 擴大企業規模 B. 提高品牌知名度
C. 搶占中國市場 D. 吸引高科技人才
C
【解析】本題考查全球工業機器人巨頭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建廠的主要目的。我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人口大國,消費市場潛力大,且人口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勞動力成本上升,許多企業在產業升級時考慮用機器人代替人力,對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大,所以全球工業機器人巨頭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建廠的主要目的是為搶占中國市場。
4. (2024揭陽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交通+區域聯系主題】
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地理條件優越,“三面環山,三江匯聚”,擁有漫長海岸線、良好港口群、廣闊海域,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戰略,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
材料二:深中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后集“隧、島、橋、水下互通”于一體的世界級工程,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8千米,沉管段長約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車,深中通道與周邊高速路網連接。從深圳市開車到中山市將由兩小時縮短到30分鐘,方便了珠江口兩岸人民購物旅游、休閑娛樂,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材料三: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位置圖和深中通道位置圖。
(1)說出珠江的水文特征。(4分)
【答案】①徑流量(流量)較大(水量大);
②含沙量小;
③汛期為夏汛,汛期長;
④無結冰期;
⑤水位季節變化相對較小(夏季水位高)。(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2)簡述“深中通道”修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4分)
【答案】①集“隧、島、橋、水下互通”于一體,結構復雜,修建成本高、難度大;
②海底隧道里程長,修建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
③沿海地區易受臺風影響;
④夏季濕熱,施工人員要忍受酷暑高溫。(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3)簡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優勢條件。(6分)
【答案】①三面環山,三江匯聚,地理位置優越;
②海岸線漫長,多優良港口,海陸(海運)交通發達;
③海洋面積廣闊,海洋資源豐富;
④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強;
⑤國家政策支持;
⑥基礎設施完善;
⑦人才眾多,市場廣闊等。(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4)簡述修建“深中通道”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意義。(6分)
【答案】①有利于完善交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②有利于縮短出行時間,方便珠江兩岸人民往來;
③有利于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④有利于帶動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發展;
⑤有利于“一帶一路”建設。(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學法指導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條件(2024.32,2020.20)
(1)區位條件:面向東南亞地區,便于吸引外資。
(2)資源條件:土壤肥沃,水熱充足;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素質高;科技實力強。
(3)交通條件:水陸交通便利,良港眾多,有多條鐵路線分布。
(4)政策條件: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
解題技巧
灣區經濟發展條件
世界四大灣區分別是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紐約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近年我國著力打造“杭州灣”“渤海灣”“北部灣”等經濟灣區。灣區經濟發展條件包括:
(1)臨海,擁有天然良港和便捷的海陸交通條件,便于與全球各地進行貿易和交流,地理位置優越。
(2)高素質的科技人才眾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3)有先進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強,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
(4)有稅收優惠、科技創新基金、人才引進等政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請完成分層作業本P89~90習題
微專題11 國家戰略發展區域的經濟發展
(省卷6年4考)
思路分析
1. 區域發展戰略
(1)含義:區域發展戰略指對一定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的整體規劃。
(2)制定原則:尊重自然規律,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因地制宜,揚長補短,生態環境優先,謀求共同富裕。
(3)區域協同發展的地理背景:區域協同發展需要考慮的背景包括自然地理背景(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系、資源等)和人文地理背景(人口、交通、城市、產業、經濟發展和環境問題等)。
2. 我國經濟發展重點區域的發展條件
3. 規劃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區域的意義
(1)有利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經濟效益。
(2)具有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3)有利于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互聯互通。
(4)有利于構建和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5)有利于加強產業交流和協作,建設和完善城市群體系,加強城市群之間的合作和交流。
(6)有利于加強區域生態環境保護。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主題】
長江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上游區域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下游沿海區域經濟發達,交通便捷,工業基礎雄厚,城市密集。長江經濟帶不僅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也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走廊”,同時存在生態環境狀況形勢嚴峻、長江水道存在瓶頸制約、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遷移訓練
為縮小各區域發展差異,更好地保護長江生態等,我國制定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依托“黃金水道”,將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資源富集地區聯系起來,實現了長江流域協同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
(1)歸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優越社會經濟條件。(4分)
【答案】①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
②社會經濟發達,產業基礎雄厚;
③水陸交通便捷;
④國家政策扶持。(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2)從自然和社會經濟兩方面分析長江成為我國“黃金水道”的原因。(6分)
【答案】自然原因:①長江中下游水量大,水系發達,流程長,流域面積大;②地形較平坦、江闊水深,水流平穩,無結冰期。
社會經濟原因:③與多條鐵路和運河相交,可水陸聯運;④入海口有上海港,可江海聯運;⑤沿線地區資源豐富,城市密集,人口眾多,經濟較發達,客貨運輸需求大。(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3)簡述長江上下游地區為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優勢互補可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①長江下游地區為長江上游地區提供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
②長江上游地區為長江下游地區提供能源、原料、勞動力;
③長江下游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向長江上游地區轉移,實現優勢互補。(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4)請為長江經濟帶發展過程中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出合理建議。(4分)
【答案】①建設長江防護林體系,防治水土流失及喀斯特地貌廣布地區石漠化;
②退耕還林還濕,實施河湖和濕地生態修復等工程;
③整治長江航道,處理好防洪、通航、發電之間的矛盾;
④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知識點
3
臺灣省
一階 基礎知識·自主學
思維導圖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山地為主,中東部高西部低
種植業
熱帶水果
出口到祖國大陸
盛產樟樹、紅檜
人口、城市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
“寶”島物產豐富
林業
林業資源
祖國大陸是臺灣省最大貿易伙伴
西隔臺灣海峽與祖國大陸相望
祖國大陸市場廣闊
漁業
水產豐富
外向型經濟
表現
我國第一大島
工業發達
海運便利
市場相對狹小
影響
影響
一、地理位置:位于低緯度,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①________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一)地形:以②_________為主,中東部是南北方向延伸的臺灣山脈,西部是沿海平原。
知識梳理
 臺灣省位置與范圍簡圖
臺灣
山地
(二)氣候:北部為③_________季風氣候,南部為④_______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
(三)河流:短小湍急,⑤________資源豐富、汛期長。
(四)自然災害:夏、秋多臺風和暴雨;地震頻發。                                                                     (五)植被:島上森林面積廣闊,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被稱為“⑥______________”。
 臺灣省位置與范圍簡圖
濁水溪是島內最長的河流
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盛產樟樹、紅檜等
亞熱帶
熱帶
水能
亞洲天然植物園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農業部門:種植業、漁業、林業等。
(二)工業:工業主要分布在臺灣島⑦____________地區。
(三)交通:呈環狀分布在⑧_______地區。
(四)經濟特點:出口貿易一直是臺灣的經濟命脈,祖國大陸是臺灣省最大的貿易伙伴。
臺灣島資源分布圖
西部沿海平原區
中部和東部山區
沿海地區
地形平坦,市場廣闊,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早
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西部沿海平原
沿海
(五)旅游業:重要的經濟支柱,主要有日月潭、阿里山等旅游景點。
(六)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區。
(七)民族:以漢族為主,主要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八)城市:主要城市有臺北市、高雄市。
點擊跳轉對應真題/習題
四、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一)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居民祖籍多為福建、廣東兩省。
(二)臺灣使用的文字是漢字。
(三)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歡慶的重要節日。
(2024河源模擬改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35)》規劃建設的京臺高鐵,對實現祖國大陸與臺灣省之間的互聯互通、加快臺灣省社會經濟發展具有
重要意義。讀京臺高鐵規劃示
意圖和我國臺灣島城市和鐵路
線分布圖,完成1~3題。【認
識中國區域+交通主題】
二階 練講重難·提能力
重難點
臺灣省人口、城市、交通分布及原因
1. 有關我國臺灣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絕大部分位于熱帶和南溫帶
B. 位于我國東南部,四面環海
C. 地勢西高東低,西部以山地為主
D. 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臺灣島自然地理特征。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南部,地跨熱帶和北溫帶;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部,是我國第一大島,北臨東海,南臨南海,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四面環海;臺灣島整體上東高西低,東部以山地為主,西部以平原為主,受地勢影響,中西部河流大多自東向西流。
2. 影響臺灣島鐵路呈環狀分布的自然因素是 (  )
A. 氣溫 B. 降水
C. 地形 D. 人口
C
【解析】本題考查影響
臺灣島鐵路呈環狀分布
的自然因素。讀圖可知,
臺灣島的中部為山地,
四周為沿海平原,影響
鐵路呈環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學法指導
臺灣省人口城市、交通、工農業分布及原因
(1)人口、城市
①分布:西部較密集。
②原因:西部平原開發早,與祖國大陸相距較近,為城市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西部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生產生活資料充足。
(2)交通
①分布:交通線沿海呈環狀分布;西部地區鐵路、高速公路密集,優良港口眾多,交通便利。
②原因:臺灣島地勢中東部高、西部低,沿海地勢平坦,便于交通線修建;西部人口城市密集,交通運輸需求大。
(3)工農業(消費者市場)
①分布:西部平原地區更廣闊。
②原因:西部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市場廣闊。
3. 京臺高鐵建成后有利于 (  )
①海峽兩岸探親訪友、貿易往來
②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③緩解京廣線的客運壓力
④國家的團結穩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京臺高鐵建成后的有利影響。京臺高鐵建成后,兩岸交通更加便捷,有利于海峽兩岸探親訪友,加強國家的團結穩定;有利于海峽兩岸貿易往來并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京廣線與京臺線是不同的兩條客運線,京臺高鐵的建成對緩解京廣線的客運壓力影響不大。
【答案】B
點擊返回知識點
三階 真實情境·培素養
探究主題: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以下是某中學地理課堂上老師講述《臺灣省》一課的教學片段,請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20分)
臺灣省地形示意圖
京臺高鐵平潭至臺北段示意圖
情境一 《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一灣淺淺的海峽,阻隔了回家的路。
情境二 坐上動車去臺灣
“坐上那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灣……”。歌曲《2035去臺灣》的走紅,引發人們對規劃、建設中的京臺高鐵的高度關注。一灣淺淺的海峽,已經阻隔不了回家的路。
地理位置
小組討論
(1)結合圖文材料,談談對情境一中“我在這頭”和“一灣淺淺的海峽”的理解。(4分)
【答案】“我在這頭”指臺灣省;
“一灣淺淺的海峽”指臺灣海峽。(每點2分,滿分4分) 
臺灣省地形示意圖
(2)結合情境二圖文材料,分別闡述京臺高鐵平臺段(平潭至臺灣)的建成對臺灣省、祖國大陸的意義。(6分)
分別對兩地的意義
主要針對海峽兩岸
【答案】對臺灣省:縮短與祖國大陸的通行時間,便利兩岸居民往來;方便臺灣省貨物運輸,促進貿易往來。
對祖國大陸: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帶動產業發展;加強與臺灣省的交流往來。(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京臺高鐵平潭至臺北段示意圖
學以致用
(3)查閱資料,舉例說明臺灣省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6分)
【答案】臺灣省與祖國大陸文化相近,同根同源,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
臺灣省居民祖籍多為福建、廣東兩省;
臺灣省說漢語,使用漢字,主要方言為閩南語;
臺灣省與祖國大陸節日和習俗相同。(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學以致用
(4)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說出中學生能夠采取的行動。(4分)
【答案】①通過學習臺灣的歷史文化,加深對臺灣省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兩岸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②參加海峽兩岸交流活動,通過與臺灣同齡人的交流,增進友誼,促進兩岸關系和諧發展;
③積極參與兩岸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實際行動為兩岸統一做出貢獻,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請完成分層作業本P91習題
知識點
4
貴州省、四川省(省卷6年2考)
思維導圖
貴州省
旅游資源豐富
氣候宜人
喀斯特地貌廣布
革命圣地
云貴高原東部
石漠化
地勢落差大
水能資源豐富
熱帶季風氣候
礦產資源豐富
民俗眾多
濕潤多雨降水集中
“天府之國”
亞熱帶季風氣候
都江堰水利工程
西部高山、東部盆地
農業發達,我國重要的糧食、油料生產基地
氣候溫暖,降水豐富
成都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一、貴州省
(一)位置:地處我國云貴高原東部,位于我國西南部。
(二)自然環境(2013. 21~22)
1.地形、地勢: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地勢西高東低。
知識梳理
貴州省地形及鐵路線分布圖
海拔較高,夏季較涼爽,貴州六盤水有“中國涼都”之稱
2.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冬暖夏涼,濕潤多雨。
3.河流:烏江、北盤江、赤水河等,水能資源開發具有顯著優勢。
4.自然災害:滑坡、泥石流、災害性天氣。
5.環境問題:水土流失、石漠化等。
干旱、冰雹、冰凍
(三)資源及利用
1.礦產資源: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鋁土等。
2.煤炭資源:建設大型煤電基地;充分發揮“水火互濟”優勢,優先發展火電,深度開發水電。
3.旅游資源:有序開發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
(2019. 11~12)
黃果樹瀑布、織金洞等
二、四川省
(一)位置:地處我國西南腹地,位于長江上游地區。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勢:西部為高原、
山地,平均海拔多在3 500米
左右;東部為盆地、丘陵;
地勢西高東低,高低懸殊。
四川省地形及交通分布圖
2.氣候:西部為高原山地氣候;東部四川盆地以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溫暖,降水豐富。
3.河流:河流眾多,主要有黃河干流、長江干流、長江支流沱江、岷江、雅礱江、大渡河、赤水河等。
4. 自然資源
(1)生物資源: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等。
(2)水資源:被譽為“千河之省”,河流眾多、水系密集、水資源豐富。
(3)水能資源: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省級行政區之一。
(4)礦產資源:四川天然氣、釩、鈦、鋰礦等礦產資源豐富,礦產種類齊全。
位于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豐富且集中,徑流量大;地處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
(三)人文地理特征
1.農業:中國最大的水稻、油菜籽產區。
2.工業: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冶金、化工為主。
3.交通:形成以鐵路和水路航運為主,公路、民航并舉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是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
4.人口和城市:東多西少,西部人口以少數民族為主,東部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
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溫暖濕潤;四川盆地紫色土廣布,土壤養分豐富
礦產種類多、資源豐富,水電等動力能源豐富,工業基礎好
請完成分層作業本P92~94習題
知識點
5
長株潭城市群、福建省泰寧縣
思維導圖
長株潭城市群
結構緊湊
各具特色
一體化建設
長處整合
兩型社會
泰寧縣
地形復雜,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東南為低山丘陵
西北為“水上丹霞”
漢唐古鎮,兩宋名城
旅游勝地
一、長株潭城市群
(一)位置與范圍:位于湖南省東部,地
處湘中丘陵地區,包括長沙、株洲和湘
潭三市。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丘陵和平原為主。
2.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
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3.河流:湘江流經該區域三個城市的中心城區。
知識梳理
長株潭地區在湖南省的位置示意圖
(三)交通:有鐵路、公路和湘江相連(京廣高鐵與滬昆高鐵交會于長沙市)。
(四)城市概況
1.長沙:湖南省省會,京廣、滬昆高鐵在此交會。。
2.株洲:湖南省重要的鐵路樞紐,京廣、滬昆等鐵路在此交會。
3.湘潭: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紅色文化搖籃。
(五)“兩型社會”:指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福建省泰寧縣
(一)位置: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中段東南側。
福建省泰寧縣位置及地形圖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勢:地形復雜,西北端為丹霞地貌,東南側為低山丘陵;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2.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
豐富。
3.自然景觀:擁有“水上丹霞”
“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
三大奇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福建省泰寧縣位置及地形圖
我國東南部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
(三)人文地理特征
1.文化景觀: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譽,文化資源豐富,人類活動遺跡、遺址、古建筑、摩崖石刻等廣泛分布,還有大量的文學遺產、詩詞歌賦、風土民情記錄等。
2.旅游資源開發: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已成為以水上丹霞、峽谷群落、洞穴奇觀、原始生態為主要景觀,集奇異性、多樣性、休閑性、文化性于一身的旅游勝地。
3.旅游資源保護:劃定丹霞地貌保護區,保護丹霞地貌分布區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的完整性;加強古城保護和恢復建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崇左市| 师宗县| 潞城市| 江阴市| 白山市| 交口县| 乌海市| 天祝| 榆林市| 南康市| 河津市| 洪湖市| 临高县| 汝阳县| 柏乡县| 全椒县| 垣曲县| 堆龙德庆县| 资中县| 潢川县| 陵川县| 江津市| 玉环县| 宽甸| 营口市| 安塞县| 巴彦淖尔市| 太仆寺旗| 云林县| 北票市| 磐安县| 伊通| 隆德县| 昌黎县| 买车| 永年县| 屏山县| 调兵山市| 宜君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