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力第1節第七章 力(人教版)八年級上01新課標要求+課標解讀02學習目標1. 掌握力的概念、物理符號以及單位2. 知道托起兩個雞蛋大約需要多大的力3. 掌握力對物體的兩種作用效果4. 知道力的三要素5. 會畫力的示意圖6.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03課堂導入使用一根竹籬,艄公就能讓竹排快速前行,靈活調整前進的方向,你注意過沒有,讓竹排前行時,艄公是怎么撐籬的 讓竹排轉彎時,艄公又是怎么撐籬的 撐篙時,艄公給篙施加了一個力04力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力”來完成一定的任務。在物理學中常把生活中所說的“推”“拉”“吸引”等概括為“作用”。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04力發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兩者同時存在)。人推車時,人是施力物體,車是受力物體。在物理學中,力用符號F表示,它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N。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并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并推動了科學革命。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 。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并基于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并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他的名字也是我們物理學中力的單位 牛頓(N)05科學偉人06力的作用效果用力捏橡皮泥,可以觀察到橡皮泥的形狀發生了變化。用力拉或壓彈簧,可以觀察到彈簧的形狀(長度)也發生了變化。這些實驗現象表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06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或由運動變為靜止、物體運動的快慢或方向發生改變,這幾種情況都是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實驗現象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07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到:用力越大,彈簧被拉得越長(或壓得越短);捏橡皮泥時,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會捏出不同的形狀,開門時用力的大小、方向和用力的位置都會決定開門的最終效果是否讓自己滿意(讓自己輕松省力)。更多的事實告訴我們: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作用點)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而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07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該越長。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圖。有時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上用數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于是,這樣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表示出來了。而用每一小段線段表示一個“小力”,最后合成一個“大力”這種方式叫做力的圖示。如下圖所示:F=100NF=100N50N0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們向上提桶時,會感覺到手受到桶向下的拉力??梢?,手對桶施加一個向上的力的同時桶對手也施加了一個向下的力。也就是說: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人推墻,人動了,從效果上看,人被墻推了同時放開兩個小車,兩個小車分別往左右運動0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實驗結果表明,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明顯: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不同物體上。0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0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這樣“用力”時,施力物體是誰?受力物體又是誰呢?施力物體受力物體09習題練習CDF09習題練習AF09習題練習09習題練習ABCEF10作業布置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