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彈力第2節第七章 力(人教版)八年級上01新課標要求+課標解讀02學習目標1. 知道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2. 知道彈力的定義3. 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4. 會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03課堂導入不能恢復原狀(塑性)能恢復原狀(彈性)塑性形變彈性形變物體在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作彈性。物體在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作塑性。03課堂導入我們把尺子壓彎、把橡皮筋拉長時,可以感受到它們對手有力的作用。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力。04彈力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支持力是彈力;桌面受到水杯的壓力,壓力也是彈力。物體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不能恢復原來的形狀。因此,使用彈簧時不能超過它的彈性限度,否則會損壞彈簧。04彈力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單純研究桌面桌面被壓凹下去了,但是這是彈性形變,是可以恢復的。這時候,木塊受到的力就是桌面恢復形變時的彈力,我們把這個對物體底部的彈力就叫做物體受到的支持力F單純研究木塊木塊被桌面頂凹下去了,但是這是彈性形變,是可以恢復的。這時候,這時候桌面受到的力就是木塊恢復形變時的彈力,我們把這個對物體上表面的彈力叫做壓力F05彈簧測力計指針調零拉扣刻度盤金屬掛鉤金屬拉環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受到的拉力與伸長量成正比)。利用這個道理做成的測力計,叫做彈簧測力計。F拉=kΔL(k是一個系數,ΔL是形變量)由于力具有相互性 F彈=F拉F彈=kΔL(k是一個系數,ΔL是形變量)因此我們讀數讀出來的示數大小,就等于彈簧測力計勾勾上的那個力05彈簧測力計06使用彈簧測力計1. 看量程和分度值,選擇適合的量程和分度值可以減少實驗時讀數的誤差;2. 看是否調零,沒有調零的指針需要調零后再使用;之后還要來回拉動幾次,避免出現指針“刮”到刻度盤的情況。3. 測量時注意力的方向與測力計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不論是在水平方向測還是豎直方向測(如下圖所示)。4. 讀數時視野要和指針相平。一般情況下不要求估讀,若要求估讀的話,按照分度值的一半對應的小數點位數來估讀即可。07科學世界08習題練習【例1】如圖所示,打網球擊球時球拍發生了________形變;被捏成其他形狀的橡皮泥發生了_______形變。(選填“彈性”或“塑性”)彈性塑性08習題練習【例2】下列各圖所示的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A.人對跳板的壓力 B.繩子對車的拉力C.地球對月亮的引力 D.推土機對泥土的推力C08習題練習【例3】如圖,老師用手壓固定在桌面上的彈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發生的形變是彈性形變B.彈簧發生的形變是塑性形變C.根據力的相互性,桌面對彈簧的支持力的方向為垂直指向桌面D.彈簧對桌面的彈力叫做支持力A08習題練習【例4】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______越大,彈簧的_________就越長。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N。5.6拉力伸長量08習題練習【例5】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A、B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長量Δx,根據多組測量數據做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1)當在A橡皮筋上懸掛重力為8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_____cm;當B橡皮筋的伸長量為6cm時,橡皮筋B受到的拉力為______N;(2)分別用這兩根橡皮筋制成的測力計代替彈簧秤,則用橡皮筋__________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___制成的測力計測量的精確程度高(選填:A或B);166BA08習題練習【例6】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金屬小球,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開始時通過小球壓縮彈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釋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彈力大小和方向,則( )A.從A運動到O,彈力方向向左、彈力逐漸增大B.從A運動到O,彈力方向向右、彈力逐漸增小C.從O運動到B,彈力方向向左、彈力逐漸增大D.從O運動到B,彈力方向向右、彈力逐漸減小C09作業布置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