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上16太陽 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統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二、教材分析《太陽》是一篇常識性文章,主要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的關系。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系,從太陽和動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及太陽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現出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密切。三、教學目標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攝”“殖”“炭”“療”等4個生字,正確認讀“攝氏度”“繁殖”“煤炭”“治療”等詞語。2.運用思維導圖厘清課文脈絡。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說明文的一般寫法,在比較中體會運用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的好處。4.嘗試運用“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方法,介紹某一事物,說明其特征。四、教學過程導入1. 創設情景,布置任務。學校向全體學生開展《擁抱大千世界百科手冊》征稿活動,請大家介紹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同學們積極投稿吧!2.出示篇章頁,明確單元語文要素。3.制定評價標準。根據之前學習說明文的經驗想一想,怎么才能寫好說明文?評價內容 自評星級 互評星級 師評星級寫清楚事物的主要特點 ☆ ☆☆ ☆☆☆ ☆☆☆運用多種恰當的說明方法 ☆ ☆☆ ☆☆☆ ☆☆☆語言要準確、嚴謹 ☆☆ ☆ ☆☆☆ ☆☆☆師生共同制定評價標準。學習活動一:畫一張圖,抓住主要特征。(1)借助圖式,梳理文脈。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嘗試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課文內容。(2)學生匯報。(3)梳理小結。(板書:特點:遠、熱、大,關系密切)學習活動二:做批注,探索寫作方法。1.句式比較。1號寫手: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2號寫手: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①比較交流。哪一句好,為什么?②小結:原來在說明事物某一特點的時候,列出具體的數字,能讓讀者更好地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就叫列數字。(板貼:列數字)2.交流體現語言嚴謹性的詞語。①課文中有很多模糊的表達的詞語,你找到了嗎?在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這樣的詞語可不可以去掉?②交流小結:說明性文章語言還要講究準確、嚴謹。3.引導思考:既然作者已經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告訴我們太陽離我們有多遠,為什么還要寫后面這句話呢?4.小結:“一億五千萬千米”這個數字很大,對我們來說還是很抽象,到底有多遠,我們還是不清楚。所以作者舉了“步行”“坐飛機"這兩個常見的例子,就把抽象的數字說形象化了,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板貼:舉例子)看來為了凸顯事物的特點,還要運用多種說明方法。5.出示圖片,練習運用舉例子、列數字的說明方法。6.小組合作學習第二、三自然段。(1)出示要求。默讀第二、三自然段,從文中提取關鍵信息,做批注,說說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2)學生先自學,再小組交流。(3)交流“太陽很大”。①學生交流。“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這里作者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寫出了太陽的大。(板貼:作比較)②(出示“太陽”“地球”對比圖)引導學生發現,在比較中突出了太陽的大,體會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4)交流“太陽很熱”。①學生交流:“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作者把太陽比作大火球,這種說明方法叫打比方。(板貼:打比方)②學生交流:“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五千多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體。”作者運用了列數字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熱。(5)梳理小結:再次引導學生發現作者為了凸顯事物的特點,運用了多種不同的說明方法。學習活動三:寫一段文,掌握寫作方法。1.學生練說。(1)出示“東方明珠”圖片。學生討論,你想寫“東方明珠”的哪些特點,運用什么說明方法?(2)學生匯報。2.學生練筆,教師巡視。(1)要求:寫一寫東方明珠,試著用多種方法來說明它的特征。寫完的同學和同桌交換評一評。(2)出示評價標準,明確要求。3.展示作品,集體評議。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寫好說明文的方法。有抓住事物特征,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語言要準確嚴謹。那么各位小寫手課下要繼續完善自己的作品,當然你也可以寫一寫你感興趣的事物。將寫好的文章發到班級郵箱里,老師把同學們的作品整理好,發到班級群里進行投票評選,希望同學們的作品都入選。課堂作業:老師給同學們設計了AB套餐作業,同學們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完成。客餐類型 客餐內容A套餐 1.根據太陽特點,制作一張太陽名片,2根據本節課所學方法,學習5-8自然段。B套餐 1.運用所學說明方法,寫一寫身邊的事物。2.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集更多宇宙奧秘的知識,銀同學分享。板書設計16太陽特點 遠 大 熱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