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四下科學復習(三)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萬年的時間。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土壤剖面如何觀察并描述我們采集到的巖石和土壤。石灰石鐵礦石水晶石土壤礦物名稱 石英 長石 云母形狀 一端有尖角的六角柱狀 呈柱狀或板狀、細粒狀 片狀或片狀集合體顏色 無色 肉色、淺黃色、白或灰白等 白色、黑色、棕紅、淺灰等透明度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光澤 玻璃光澤 玻璃光澤 絲綢光澤用途 做計算機、鐘表等 制造陶器 做絕緣體材料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土壤 顏色 顆粒 沙粒含量(分層實驗)沙質土 淺棕色 顆粒粗糙 沙粒含量最多黏質土 棕色或紅色 顆粒細膩 黏粒多,沙粒少壤土 顏色深,棕色或黑色 顆粒一般 沙粒和黏粒含量位于沙質土和黏質土之間沙質土黏質土壤土巖石、礦物和土壤之間的關系。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巖石土壤礦物其他其他沙礫、沙、粉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可變成成分成分選擇題1.科學家根據巖石的( ),推測地球年齡約是45.6億年。A.物理成分 B.化學成分 C.顆粒成分 D.輕重2.兄妹倆在基地附近游玩時撿到了三塊不同的巖石,我們可以從巖石“身上”收獲很多信息,下列關于巖石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分析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知道它們形成的年代B.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可以說明有哪些動植物曾經在地球上出現過C.有些巖石的形成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D.我們到處都能看見巖石,所以不需要保護它們3.人們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于是推測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 )。A.海洋 B.陸地 C.高原 D.森林4.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如要形成12厘米的土壤,可能需要( )時間。A.幾年 B.幾十到數百年C.幾百到數萬年 D.幾萬到數億年BDACC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巖石和礦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B.巖石和礦物在自然界中是不變的C.巖石和礦物開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護和合理利用。D.巖石和礦物可以在木頭中發現6.小愛和同學們出去玩,大家收集了一些物質,其中( )屬于巖石。A.鵝卵石 B.塑料塊 C.瓦片 D.種子7.在野外考察時,可能發現一些巖石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跡,這叫( )。A.浮石 B.化石 C.石英 D.板巖8.土壤剖面有四層,最下面的一層是( )。A.表層土 B.下層土 C.基巖碎屑 D.基巖CABD9.下列觀察礦物硬度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A.用眼睛看 B.用錘子將巖石砸碎C.用牙咬 D.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刻畫10.在為三塊巖石編號后小愛用指甲和銅鑰匙分別在①號巖石表面刻劃,結果都不能刻劃出明顯的痕跡。而用小刀可以劃出條痕。說明①號巖石中礦物的硬度屬于( )。A.軟 B.較軟 C.較硬 D.硬11.在觀察巖石時,不常用到的器官是( )。A.眼睛 B.舌頭 C.鼻子 D.手12.用眼睛觀察巖石,不能觀察到的特點是( )。A.顏色 B.顆粒大小 C.輕重 D.光澤DCBC13.顏色、條痕,透明度和光澤是識別礦物的重要依據,識別礦物時( )。A.礦物條痕的顏色比它的外表顏色更可靠B.礦物外表的顏色比條痕的顏色更可靠C.依據外表和條痕的顏色來判斷都一樣D.光澤是指抵抗刻劃、研磨的能力14.小愛觀察某塊巖石的顆粒時,發現它由紅、黑、白等顏色的顆粒組成。這說明該巖石有可能是( )。A.花崗巖 B.大理巖 C.砂巖 D.鉆石15.某塊巖石表面有細條紋并且晶瑩潤澤。它有可能是( )。A.花崗巖 B.大理巖 C.砂巖 D.鉆石16.我們要觀察巖石的內部物質是否一樣,可以用小鋼銼在巖石的一角銼出粉末,如果顏色深的粉末,則最好散落在( )上,這樣可以有利于我們的觀察。A.黑色紙 B.灰色 C.白色紙 D.無所謂AABC17.地質學家用手電筒分別照射鋁箔紙、地板、黑板和窗戶上的玻璃,再照射每一塊所要觀察的巖石,其主要目的是觀察巖石的( )。A.紋理 B.光滑和粗糙程度 C.光澤 D.硬度18.不同的巖石有不同的特征,下列巖石中( )看起來一層層,幾乎能分得出表面的界限。A.砂巖 B.花崗巖 C.頁巖 D.石膏19.塊狀,表面和條痕顏色都是黑色,金屬光澤,不透明,軟,觸覺細膩,這種礦物是( )。A.石墨 B.滑石 C.方解石 D.方鉛礦20.一般情況下,下列四種礦物中,( )的透明度最好。A.硫磺 B.長石 C.云母 D.石英CCAD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礦物都是不透明的 B.有金屬光澤的都是礦物C.石鹽的晶體是立方體 D.云母是透明的22.花崗巖花紋美麗,質地堅硬,主要是由( )組成的。①長石 ②云母 ③石英 ④巖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3.小愛仔細觀察了一塊礦物的外表,發現它的顏色有白色、肉紅色、灰色、白黃色等,放在無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粉末顏色是白色的,這種礦物的條痕顏色應該是( )。A.白色 B.肉紅色 C.灰色 D.白黃色24.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礦物是( )。A.滑石 B.水晶 C.金剛石 D.田黃石CAAC25.石英具有像( )那樣的光澤。?A.絲綢 B.玻璃 C.金屬 D.紙張26.想把三塊陌生的巖石做成標本需要經歷四個步驟。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①給采集到的巖石編號 ②對照巖石標本圖鑒進行識別③為巖石添加標簽 ④將巖石按順序放入盒中保存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27.我們在野外搜集到巖石和礦物,可以將它們做成( )保存起來。A.標本 B.圖畫 C.文章 D.粉末28.小愛在家鄉的小山坡上撿到一塊好看的巖石,他非常想知道這塊巖石真正的顏色,其正確的做法是( )。A.先把巖石洗干凈再觀察 B.先把巖石弄碎,再觀察新鮮斷層的顏色C.及時觀察 D.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再觀察BBAB29.制作巖石標本在標簽上可以不標注的是( )。A.采集時的天氣 B.采集的地點C.采集人 D.巖石名稱30.小明用榔頭敲打巖石,觀察新敲開的巖石側面有沒有斑點,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作出假設C.獲得證據 D.設計實驗31.在野外發現不知名的礦物時,應先記下標本的名稱等相關信息,可以用( )包好帶回來。A.毛巾 B.塑料袋 C.鐵盒 D.玻璃瓶32.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的第一步是( )。A.把采集到的巖石砸成小塊B.把采集到的巖石清洗一凈C.給巖石拍照D.給巖石編號ACAD33.小愛說大巖石碎裂后會形成一些小巖石、沙和黏土。其中顆粒最小的是()。A.小巖石 B.沙 C.黏土 D.以上選項都錯誤34.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用手指蘸取少量潮濕的沙和土壤在白紙上涂,那在白紙上可以留下清楚痕跡的是( )。A.沙 B.土壤 C.都沒痕跡 D.很難判斷35.根據土壤顆粒大小,可以對土壤微的進了分類。即沙礫(小石子)、沙、粉沙和黏土,其中( )甚至用肉眼都沒有辦法看清楚。A.沙 B.黏土 C.粉沙 D.都難分辨36.我們最容易在( )找到沙子。A.沙灘上 B.水稻田里 C.黏土地里 D.高山上CBBA37.沙質土之所以不大適合植物的生長,最主要的原因是( )過多而導致水分很容易流失。A.巖石 B.黏土 C.腐殖質 D.沙和沙礫38.刮風的時候,( )最容易隨風飛揚,據說黃土高原就是這樣形成的。A.巖石 B.沙 C.黏土 D.腐殖質39.把水倒入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后靜置,杯中的土壤會出現( )現象。A.分層 B.溶解 C.沉淀 D.懸浮40.土壤中的腐殖質是由( )變化而來的。A.水 B.巖石風化C.動植物的尸體、腐爛物 D.雪41.土壤由多種不同大小的微粒組成,其中直徑大于2毫米的微粒是( )。A.沙礫 B.沙 C.粉沙 D.黏土DBACA42.干土壤放入水中冒泡,說明土壤含有( )。A.空氣 B.黏土 C.腐殖質 D.水43.下列土壤中,植物生長最茂盛的是( )。A.土壤干燥、板結,有少量腐殖質B.土壤干燥、板結,有少重腐殖質C.土壤濕潤、疏松,有大量腐殖質D.土壤濕潤、緊密,無腐殖質4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說明植物可以最終轉化為( )。A.鹽分 B.腐殖質 C.礦物質 D.沙45.土壤加熱后會出現焦臭味,這是因為土壤里面有( )。A.水 B.黏土 C.腐殖質 D.沙礫ACBC46.觀察沙、巖石和黏土,下列記錄正確的是( )。①巖石的體積大,重量重②沙呈淡黃色,顆粒間隙較大③黏土摸起來軟,涂痕顏色深④沙和黏土是由巖石碎裂形成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7.比較沙質土、壤土、黏質土的不同特點,用手分別團揉潮濕的三種土壤,能夠團成小球并不容易坍塌的是( )。A.質土 B.壤土 C.黏質土 D.都可以48.有三塊不同土質的稻田,其中( )稻田很適合水稻生長。A.壤土 B.黏質土 C.沙質土 D.都可以49.工作人員介紹:不同土壤的滲水性是不同的。下列幾種土壤的滲水性最強的是( )。A.沙質土 B.黏質土 C.壤土 D.都一樣強CCBA50.土壤中的黏粒越多越適合植物生長。下列幾種土壤中最適合種植鳳仙花的是( )。A.沙質土 B.黏質土 C.壤土 D.任何類型都可以51.芝麻開花節節高--芝麻是一種喜歡半干旱的植物,根據這個特點,它適合生長在( )環境中。A.黏質土 B.壤土 C.沙質土 D.都可以52.小愛在研究比較土壤滲水性的對比實驗中,要改變的條件是( )。A.土壤的數量 B.倒入水的多少C.土壤的種類 D.容器BCC53.科學小組將250克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十分別放在花盆中。花盆底有小孔,花盆下面各放一個盤子可以接住花盆中滴下的水(下圖),將100毫升的水同時倒在每個盆中的土上。3分鐘后觀察,發現沙質土下面盤中的水最多,黏質土下面盤中的水最少。這個實驗說明( ).A.沙質土的顆粒最大B.壤土中的腐殖質最多C.實驗器材出了問題D.黏質土的滲水性最差54.廣泛應用于制造水泥,制作模型、塑像,還用于醫療手術的礦物是( )。A.滑石 B.石膏 C.石鹽 D.石墨55.以下礦物可以做粉筆的是( )。A.石膏 B.石墨 C.石英 D.花崗巖DBA56.下面巖石中,有不同的顏色,很堅硬,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A.板巖 B.花崗巖 C.石灰巖 D.頁巖5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巖石和礦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B.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也不會發生變化C.巖石和礦物在人們開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護和合理利用D.巖石只能用于建造房屋、橋梁等建筑物58.小愛在博物館看到一尊雕像,如圖所示,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判斷,這尊雕像是由( )制成的。A石墨 B.石膏C.巖鹽 D.滑石59.巖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形成12厘米的土壤需要幾百到數萬年的時間,所以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保護土壤人人有青。下面做法不利于保護土壤的是( )。A.電池用完埋在土里 B.減少使用農藥、化肥 C.退耕還林 D.工業廢水處理后排放BCBA判斷題1.巖石是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球運動變化中形成的。( )2.我們常常在砂巖里發現化石。( )3.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 )4.在地球上,即使海洋的底部也被巖石包裹著。( )5.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6.地球上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跡。( )7.我們可以根據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推測過去曾經存在過的生物。( )8.礦物的條痕顏色和礦物外表顏色是一樣的。 ( )9.我們可以用手觸摸巖石的表面,大致判斷出巖石光滑和粗糙程度。( )10.我們可以借助其他物體,如玻璃、泥土等的反光特性來觀察、描述礦物的光澤。( )11.用相互刻劃的方法不可以比較兩種礦物之間的硬度。( )12.拆房子敲下來的水泥塊屬于巖石。( )VXVVVVVXVVXX6.喜馬拉雅上發現菊石化石,說明遠古的時侯我們的祖先就培育出了菊花。( )1.地球上所有的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只不過有些巖石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巖石僅由一種礦物組成。( )2.如果采集到不知名的巖石和礦物,那么可以請教老師或專業人士。( )3.觀察礦物的透明度,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的碎片邊緣是否能看見其它物體來衡量。( )4.所有礦物都能被磁鐵吸引。( )5.有金屬光澤的礦物一定是金屬礦物。( )6.不同礦物的透明度、光澤和形狀是不同的。( )7.觀察巖石中的礦物是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 )8.礦物的顏色、條痕、硬度是識別礦物的重要依據。( )1.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既能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增加生活情趣。( )2.如果采集到不知名的巖石和礦物,那么可以對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予以識別。( )3.到野外采集巖石,一定要在大人的帶領下進行。( )XVVVXXVVVVVV4.在野外考察時,我們可以根據前面學到的知識,對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識別自己采集的標本,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專業人士。( )5.在野外考察時,如果采集到標本,可以記下標本的名稱等,再用軟紙包好帶回來。( )1.“水滴石穿”說明水的作用也可以使巖石破碎。( )2.如果把沙和黏土團成的小球放在紙上,沙團更不容易平攤在紙上。( )3.與黏土相比,沙遇水后的黏性較強,涂痕較淺。( )4.一般情況下,山上的巖石比較大,河里的巖石比較圓。( )5.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在風、水等作用下可能碎裂。( )6.最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是黏質土。( )7.人們用來種植蔬菜的土壤也是巖石演變(風化)而來的。( )VVVXXVVXX1.很多小動物能生活在土壤里,是因為土壤中含有空氣。( )2.土壤在水中攪拌沉淀后,最大的顆粒浮在最上面。( )3.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會破壞土壤結構,降低土壤肥力。( )4.觀察土壤時,可以在校園或田野里挖一塊土壤,用塑料袋裝好,帶回教室。( )5.由于土壤中可能有細菌,觸摸過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凈。( )6.如果采集到的是新鮮的土壤,那有可能在土壤中發現小草和小蟲等。( )7.農田大量施用農藥和化肥,能使土壤變得更肥沃。( )8.腐殖質是動植物腐爛時產生的黑色物質,它是土壤的成分之一,為植物的生長提供營養。( )1.由于組成土壤的成分和含量不同,土壤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 )2.壤土之所以很適合水稻的生長,是因為其既具有一定的滲水性,又能保持水分不很快地滲漏。( )VVXVVVXVVV3.比較不同土壤滲水性實驗中,三種土壤裝入漏斗的量是相同的。( )4.在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中,沙質土的透氣性、滲水性最差。( )5.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 )6.小愛發現奶奶家菜園里種土豆的土壤,可以團成球,滲水能力很弱,他覺得這種土就是科學課堂里老師說過的壤土。( )1.小愛發現爸爸購買的種植土很便宜,且土壤隨處可見,說明土壤不需要保護。( )2.礦物都是很硬的,不可能供我們食用,更不可能入藥。( )3.稀土不是土,與金、銀、鐵一樣屬于金屬。( )4.許多電器中的集成芯片主要材料來自巖石。( )5.花崗巖顆粒較粗,花斑狀,很堅硬,經常作為建筑材料。( )6.我們用的鉛筆芯是石膏做的。( )7.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在土壤中生長的植物。( )VXVXXXVVVXV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對巖石和土壤有哪些新的認識?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它們的形成過程記錄了地球形成與演化的歷史。巖石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巖石碎裂后會形成沙、黏土。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