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道德與法治2025年中考道法一輪復習課件專題二 民主與法治2025年中考道法一輪復習課件目 錄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第二部分 知識建構第三部分 考點梳理第四部分 題型歸納考情分析考點 課標素養要求 命題預測民主歷程 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理解中國人關心社會,知道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的優越性,了解時政 認識基層民主制度對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作用 具有民主與法治意識,守規矩,重程序,能夠依規依法參與公共事務,根據規則參與校園生活的民主實踐。 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覺踐行。 “民主歷程、全過程人民民主、民主生活”常以選擇、簡答和看圖填空的形式進行考查,考查的命題點重視時間和事件對應;以圖片、材料為情境考查民主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任務情境設計旨在提高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新型民主 民主生活 考情分析考點 課標素養要求 命題預測法 治 初步認識法治的內涵,理解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就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法治道路、法治藍圖、法治政府、厲行法治”常以選擇、簡答和知識填空的形式進行考查,考查的命題點重視法治歷程時間和事件對應;以圖片、材料為情境考查法治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強化法治素養,運用法治思維解決法治問題法治歷程 全面依法治國 法治思想 法治政府 知識構建02 民主與法治民主歷程新型民主民主生活法治法治歷程法治政府什么是民主民主價值基本常識全過程人民民主民主生活意識民主形式民主形式民主制度內涵意義要求全面依法治國習近平法治思想夯基·考點梳理考點一 民主歷程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什么是民主 ①民本思想:“民為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為心” ②民主價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頭:民本思想 ③民主價值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 ④民主價值的實現形式: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⑤一個國家民主道路的決定因素: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 鄭觀應——設議院梁啟超——“民主者何?公而已矣”孫中山選舉——代議士新文化運動——倡導“德先生”與“賽先生”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中國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的落腳點:通過法治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穩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中國人民追求民主價值歷程 ①1840年以來的近代中國,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成為當時中國人民的最強心聲。 ②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以爭取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始終在不斷探索適合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民主實現形式。 ③1949年,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④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各級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大地上得以真正確立。 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經驗和教訓,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不懈探索。 提升·題型歸納【例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外事辦主任王毅曾生動地詮釋了民主:“民主不是可口可樂,美國生產原漿,全世界一個味道。”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也說過:“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北冰洋汽水。事實表明民主不能先入為主,不能越組代庖,民主沒有固定模式。”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義務B.選舉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C.在我國,人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利D.一般來說,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變式1-1】根據國家2022年統計數據: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至91.6%;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實現1206萬人: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5億;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3.3萬個:….…鮮活的數據,見證了我國民生保障的扎實成果。給這段文字擬定一個標題,最恰當的是( )A.以人民為中心,共享發展成果 B.堅持改革開放,踏上強國之路C.追求民主價值,人民當家作主 D.共圓中國夢,實現中國現代化DA考向1 民主價值提升·題型歸納【例2】關于中國追求民主價值的足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新文化運動是中國人民追求民主價值的新嘗試,真正實現還權于民B.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C.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社會主義民主才在中國大地上得以真正確立D.在近代,中國人民找到了適合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民主實現形式【變式2-1】九年級的同學學習了我國民主的發展歷程,追求民主的足音。下列正確的是(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①④BA考向2 民主歷程各級民主政權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中國人民不斷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探索但并沒有真正實現還權于民;中國人民并沒有找到適合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民主實現形式;隨著各級人民民主政機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夯基·考點梳理考點二 新型民主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基本常識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全過程人民民主 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 目的: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真諦: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式民主能夠“全過程”的最佳土壤。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民主能夠“全過程”的根本政治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式民主能夠“全過程”的制度密碼。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中國式民主能夠“全過程”的重要推動力量。憲法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根本法律保障。選舉民主是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協商民主是國家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運作形式。協商民主過程:事前公示、開展協商、事后公示、意見反饋、監督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 首次提出:2019年11月2日 意義:①充分彰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充分彰顯人民主體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體現、人民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創造活力進一步激發。②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來越切實的保障。 根本保證:黨的領導 特點: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民主形式 選舉民主 保障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 協商民主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民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根本途徑) 基本政治制度: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 提升·題型歸納【例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 )A.人民幸福生活B.人民當家作主C.人民代表大會D.人民民主專政【變式1-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指在主體上屬于最廣大人民群眾,在內容上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以上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解釋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哪一特征?B考向1 全過程人民民主本質人民當家作主提升·題型歸納【例1】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史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把“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列為“七個聚焦”之一,進一步凸顯堅定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極端重要性。下列對公民參與表述正確的是( )①李某通過媒體反映所在小區公交太少,居民出行難的問題——民主管理②錢某參與某縣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聽證會——民主決策③孫某將跳廣場舞的音箱拿走來解決噪音擾民——民主監督④李某參與某縣人大代表換屆投票活動——民主選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考向1 全過程人民民主本質提升·題型歸納【例2】“每有大事,必相咨訪。“從社區“小院議事廳”,到居(村)民議事會,再到“協商議事室”,一個個充滿煙火氣的民主形式,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實踐。這表明,我國實行( )A.選舉民主 B.協商民主 C.依法治國 D.以德治國【變式2-1】2024年是全國首個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20周年。村務監督委員會由村民代表大會產生,有權列席所有關于村務決策和管理的會議,有權廢止違反村務管理制度的決定。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新制度被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從治村之計成為治國之策。這表明( )①民主監督保證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②通過制度創新,利于村民更好地行使民主權利③村務監督委員會代表人民群眾,依法行使監察權④推進法治建設能夠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法治保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考向2 全過程人民民主形式D提升·題型歸納【例3】材料《中國的民主》白皮書中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和成果民主、程序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習近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強調,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要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保障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最重要的制度載體是什么?【變式3-1】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新時代的理論創新,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民主探索的經驗總結。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下列屬于這一制度體系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考向3 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夯基·考點梳理考點三 民主生活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民主生活 意識 內涵 公民依照法律法規,通過各種途徑,以不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現民主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直接選舉:縣、鄉兩級人大代表通過直接選舉產生間接選舉:縣級以上人大代表通過間接選舉產生。等額選舉: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極少數情況下才被采用)差額選舉: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的選舉方式民主決策(事前)民主監督(事后)原因 ①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②在現代社會,民主應該成為公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③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也是社會主義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證。 基本要求 國家: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 個人:①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②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待問題;③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④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⑤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⑥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 行使民主權利方式 民主選舉 地位: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 形式:直接選舉、間接選舉(選民)等額選舉、差額選舉(候選人) 要求:國家: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公民:積極主動理性參與(態度) 民主決策 地位: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 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作用:有助于體現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有助于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感。 要求:公民廣泛參與,決策方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科學化。 民主監督 地位: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 方式: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和民主評議會等。 作用:有利于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預防腐敗;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 要求:依法監督,不超出法律允許的范圍。 夯基·考點梳理考點三 民主生活考點內容 行使民主權利方式 民主協商 (1)民主協商保證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2)在各領域各層級,人民群眾就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以及事關自身利益的問題,通過提案、座談、論證等多種途徑和方式開展協商,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民主管理 (1)民主管理讓人人都有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的機會和渠道。(2)實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廣大人民積極行使民主權利,實現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辦。提升·題型歸納【例1】初中生小澤發現學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經營的網吧,一些學生課余時間經常泡在那里,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澤撥打市長熱線電話反映這一情況。不久,這家網吧被依法取締。小澤同學( )①有序參與民主生活 ②干涉他人上網自由 ③依法進行民主監督 ④影響安定和諧局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變式1-1】小吳同學發現蘇州河邊游玩的人越來越多,但供休息的設施嚴重不足。于是他和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寫了一篇《關于讓“蘇河水岸”更加可近、可親、可讀的建議》,被上海市普陀區采納。此做法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要充分行使提出議案的職權 ②要在實踐中增強民主意識③要行使監察權參與公共事務 ④要主動理性參與民主生活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D考向1 民主生活人大代表職權監察委員會職權職權提升·題型歸納【例2】第十一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展示活動于2024年8月3日起在西安舉行。據了解,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經吸引了全國600多所學校、6000多名青少年參與,其中有46份優秀提案經由全國政協委員提交到全國兩會。舉辦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 )①有利于青少年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②會激發青少年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和信心③有利于建立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④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民主,參與民主選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考向1 民主生活提升·題型歸納【例2】下面圖片反映的我國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形式是( )A.民主選舉 B.民主決策C.民主監督 D.民主協商【變式2-1】自2015年以來,截至202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就142部(次)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計劃稿征求基層立法聯系點意見,收到1.5萬余條意見建議,其中有2800多條被吸收采納。提交意見建議的公民在積極參與( )A.民主選舉 B.民主投票 C.民主決策 D.民主測評CC考向2 行使民主權利方式“事后”“事前”夯基·考點梳理考點四 法治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內涵 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 法治:治國的原則和方法法制:法律制度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善治是良法的保障,是良法的歸宿。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意義原因 個人: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國家: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世界: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 要求 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②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提升·題型歸納【例1】巍巍青藏高原是我國乃至整個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保護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有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②這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體現③這符合良法之治的法治基本要求 ④這能確保建成清潔美麗的世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變式1-1】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國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下列古語能夠體現法治精神的是( )①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②法不阿貴,道不繞曲③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④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A. ①③ B. ②④ c.①② D.③④A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考向1 法治與法治精神“表述絕對化夯基·考點梳理考點五 法治歷程考點與易錯內容 我國法治主要歷程 1949年 新中國成立,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978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要求1982年 通過了我國第四部憲法,即我國的現行憲法,奠定了依法治國的基礎1997年 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表述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999年 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02年 2007年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2010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2年 2013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夯基·考點梳理考點與易錯內容 我國法治主要歷程 2014年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7年 黨的十九大明確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要基本建成2018年 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2020年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提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2021年 明確到2025年,政府行為要全面納入法治軌道2022年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單獨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這宣示了我們黨矢志不渝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提升·題型歸納【例1】以下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部分法治進程。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法治建設②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③當前我國法治建設水平領先世界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變式1-1】下圖是復習課上老師出示的“法治中國大事錄”,其中帶?”的三處內容依次是( )A.1999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2018B.1997 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020C.1999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2020D.1997 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018AC考向1 法治歷程夯基·考點梳理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是什么 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據:憲法和法律根本依據:憲 法基本要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 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 為什么 ①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③全面依法治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④全面依法治國,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要務。 如何做 國家:①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群眾的普遍擁護,每一部法律都要嚴格執法、是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每一個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的捍衛者。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公民: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自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做合格的法治公民。 考點六 全面依法治國提升·題型歸納【例1】全面依法治國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 )A.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B.推進依法行政,建設現代法治政府C.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變式1-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 )A.中國共產黨領導B.人民當家作主C.全面依法治國D.民主集中制DB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考向1 全面依法治國提升·題型歸納【例1】2024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修訂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首次審議。此次修訂著眼于解決仲裁制度和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健全完善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通行規則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著力提升仲裁公信力和國際競爭力,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這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________的要求。( )A.科學立法 B.嚴格執法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A考向1 全面依法治國夯基·考點梳理考點七 習近平法治思想考點內容 易錯形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地位 地位: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內容 “十一個堅持”: 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 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 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提升·題型歸納【例1】黨的二十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發展寫入黨章,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以下是一位同學整理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初中)》部分筆記,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保障了我國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B.中國共產黨是民族復興的引路人,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C.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憲法的施行標志著我國邁入了法治國家行列D.“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牛鼻子”,“四個自信”是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動力D考向1 習近平法治思想2035年進入法治國家。提升·題型歸納【變式1-1】下面是202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的部分內容摘錄;相關解讀正確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C考向1 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夯基·考點梳理考點八 法治政府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政府 作用:一方面,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們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權力來源:人民。宗旨:為人民服務。工作要求: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 依法行政與依法執政的區別:依法行政主體: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政主體:中國共產黨治國方略: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法治政府 含義: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基本準則:依法行政 如何做: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②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③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其他公民,共同守法等。 依法行政 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 地位: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 厲行法治 ①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 ③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④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 提升·題型歸納【例1】下面漫畫體現了( )①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②公民積極參與政府管理③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 ④人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變式1-1】國務院機構改革適應民生需求,直面社會關切。此次改革提出完善老齡工作體制,進一步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這表明( )A.國家通過精減人員減少行政機關職權B.國家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C.國家加強對政府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D.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對機構改革有決定權DB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考向1 政府與主題不符提升·題型歸納【例2】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是現代政府的基本特征。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明確到2025年,政府行為要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建設法治政府,就要( )①依法執政,行使好決定權、監督權、任免權②按照法治原則運作,各項權力都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③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政府公信力④公正司法,使每一個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C考向2 法治政府提升·題型歸納【變式2-1】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同學們圍繞“法治政府建設”主題開展討論。下列選項符合主題的是( )A.學校制定宿舍管理規定B.人民法院依法打擊詐騙犯罪C.村民會議制定村規民約D.縣民政局持續深化政務公開D司法機關,與主題不符基層民主自治,不屬于政府與主題不符學校不是政府機關,與主題不符提升·題型歸納【例3】2024年3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強調,“政府工作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所有行政行為都要于法有據。”這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A.建設廉潔高效政府 B.提高工作效率C.規范政府的行政權 D.保障公民權利【變式3-1】2022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等新法新規開始施行。要使這些法律法規得到落實,政府必須( )A.科學立法B.依法行政C.公正司法D.依法執政CD考向3 依法行政提升·題型歸納【例4】“雖然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實現法治。”這句話體現了厲行法治要推進( )A.科學立法 B.嚴格執法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變式4-1】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是( )A.以德治國B.依法治國C.依法行政D.厲行法治DC考向4 厲行法治提升·題型歸納【例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4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集眾志、謀良策、聚共識、譜新篇,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今年3月5日至11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以下是我國近三千名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主要構成。(1)閱讀圖文,結合《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相關知識,談談你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認識。(2)生活在新型的民主國家,我們應怎樣增強民主意識 考向4 厲行法治提升·題型歸納【答案】 (1)①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②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③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④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種制度保障。⑥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從來就不是一句口號、一句空話,而是落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的。(2)①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③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考向4 厲行法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