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年初中數學教師考試理論知識試題及答案第一部分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2:新的數學課程理念認為,數學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探索、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是學生自己構建數學知識的活動,教師教學工作的目的應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構建數學知識的活動。3: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4:數學教學活動,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5:新課程內容與傳統內容比較,《數學課程標準》增加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同時也刪去部分難度較大和比較陳舊的內容。6:“組織者”包括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等。7:“引導者”包括引導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的先進經驗,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核心進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8:“合作者”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指導和建議。9:自主學習是對學習本質的概括,可理解為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不同于教師為學生做主的學習。高質量的數學自主學習不完全等同于學生自學。10: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11:什么是探究學習?所謂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地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12:實施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確定適當的合作學習內容核問題(任意),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手段,學習方式與所學內容互相適應,不是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需要合作學習的方式。(2)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3)合作學習應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4)要防止合作學習流于形式。13:在課堂內為了促進學生的探索學習和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教師可以將以下三種方法作為突破口(1)揭示知識背景(2)創設問題情境(3)暴露思維過程14:數學探究主要指在學習某個數學知識時,圍繞某個數學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15:“數學應用”主要是指面對一個原始的實際問題,將其數學學化為一個數學問題,然后逐步進行數學處理,從而獲得問題的數學解決,最終再在實際問題情境中加以檢驗鑒別的過程。?????????????????????????? ?第二部分一.名詞解釋數學模型: 二.填空:?1、新課程體系涵蓋幼兒教育.__________和普通高中教育. 2、課程改革將改變以往課程內容"____.____._____.____"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 現狀,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3.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________,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 課程的基礎. 4、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應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著眼于培養學生_____________ 的愿望和能力. 5.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始終貫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工作方針. 6.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習內容安排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___ ______________"四個學習領域. 8.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發揚民主,成為學生學習數學活動的組織者,__________ 合作者. 三.判斷:?1.課程改革的焦點是協調國家發展需要和學生發展需要二者間的關系. ( ) 2.素質教育就是把灌輸式與啟發式的教學策略相輔相成. ( ) 3.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是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 ) 4.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使師生致力于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現實的. 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 ) 5.新課程評價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 四.簡答1.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案 .名詞解釋: .針對或參照某種事物特征或數量相依關系,采用形式化的數學語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來的一種數學結構。 二.填空: 1、義務教育;2、難、繁、偏、舊;3、教學;4、終生學習; 5、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6、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7、實踐與綜合應用;8、引導者。 三、判斷: 對;2、錯;3、錯;4、對;5、對 四、簡答: 1、(1)體現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 (2)數學的價值; (3)數學學習內容及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要求; (4)數學教學; (5)評價改革; (6)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學教育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