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g k h》教案教材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 授課類型 新授課 第1課時教材分析 本課是統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5課,主要內容是學習聲母g、k、h。這是學生在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單韻母和部分聲母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片和兒歌,幫助學生形象地認識和記憶這三個聲母,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拼讀練習,讓學生掌握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教材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注重從生活情境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漢語拼音學習的關鍵期,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部分單韻母和聲母,具備了一定的拼讀基礎。然而,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抽象的拼音符號理解較為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創設有趣的情境、使用直觀的教學工具(如圖片、卡片等),以及設計多樣化的互動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拼音。此外,學生在拼讀三拼音節時可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和練習,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拼讀技巧。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應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輔導和支持。教學目標文化自信 1. 通過學習拼音g、k、h,感受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漢語的熱愛之情。2. 了解拼音在漢字學習中的重要性,激發學習漢語的興趣。 語言運用 1. 正確認讀聲母g、k、h,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2. 正確拼讀g、k、h與韻母組成的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初步掌握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 思維能力 1. 通過觀察圖片和字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2. 在拼讀練習中,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審美創造 1. 通過欣賞教材中的插圖,感受自然之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2. 通過編兒歌、演角色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欲。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1. 正確認讀聲母g、k、h,讀準音,認清形。2. 正確拼讀g、k、h與韻母組成的兩拼音節。3. 初步掌握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 難點 1. 正確拼讀g、k、h與韻母組成的三拼音節。2. 理解三拼音節的結構特點,掌握“聲輕介快韻母響”的拼讀規律。3. 區分三拼音節和兩拼音節的不同之處,避免混淆。教學方法與準備教學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學習、講授法 教具準備 PPT、三拼音節微課、學習能量卡、演一演帽子、小怪獸卡片等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營造真實情境 (1) 播放兒歌《拼音列車》,帶領學生一起律動,進入情境。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自己乘坐拼音列車,來到一個美麗的公園——渭河公園。通過音樂和動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氣氛。 (2) 教師展示四節車廂的圖片,告訴學生每節車廂里住著不同的拼音朋友。請學生猜一猜第一節車廂里住著哪幾位拼音寶寶,并指名學生大聲喊出拼音的名字。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指正讀音,幫助學生復習已學過的聲母和韻母。 (3) 隨著學生的猜讀,教師依次拉開每節車廂的窗簾,展示里面的拼音寶寶。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記憶,如:“誰能說出這些拼音寶寶的名字?” (4) 教師介紹自己是“橙子老師”,并告訴學生今天將帶他們一起探索渭河公園,學習新的拼音知識。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公園的美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5)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渭河公園的視頻,展示公園里的白鴿、蝌蚪和小女孩喝水的場景,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6)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視頻中的畫面,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誰在干什么?”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 (7)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并板書:白鴿、蝌蚪、喝水。教師通過這些具體的形象,幫助學生建立對g、k、h的初步印象。 (8) 教師再次強調今天的學習任務:認識聲母g、k、h,學習它們的發音和書寫,并掌握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 1. 學生跟隨音樂律動,進入情境。2. 學生積極參與猜讀活動,復習已學拼音。3. 學生觀看視頻,觀察公園里的場景。4. 學生分享自己看到的內容,參與討論。活動一:認讀連連看 活動一:認讀連連看 生活畫境說一說 (1) 教師展示渭河公園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中的細節。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誰在干什么?”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補充和引導。例如,當學生提到“白鴿”時,教師可以進一步解釋:“白鴿嘴里叼著花環,這讓我們想到了字母g。”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將生活中的事物與拼音聯系起來。 (3) 教師展示更多的圖片,如小女孩喝水、水中的蝌蚪等,繼續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畫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引入聲母k和h,幫助學生建立對這些字母的感性認識。 (4) 教師總結學生的觀察結果,板書:白鴿、蝌蚪、喝水。教師通過這些具體的形象,幫助學生建立對g、k、h的初步印象。 (5)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畫面中藏著哪些拼音字母?教師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尋找畫面中與g、k、h相關的元素。例如,白鴿嘴里的花環像g,兩只蝌蚪像k,女孩喝水的動作像h。 (6) 教師展示圖片,讓學生圈出與g、k、h相關的部分。教師可以使用PPT或實物投影儀,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字母的形狀。 (7) 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幫助記憶g、k、h的發音和形狀。例如:“白鴿白鴿 g g g,像個花環 g g g;兩只蝌蚪 k k k,蝌蚪戲草 k k k;女孩喝水 h h h,一把椅子 h h h。”教師可以通過師生共讀、男女賽讀等方式,加深學生的記憶。 (8) 教師組織“蒙面大俠刮刮樂”游戲,出示“刮刮樂”卡片,讓學生猜測卡片背后的字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猜測,適時給予提示和評價,幫助學生鞏固對g、k、h的認識。 1. 學生觀察圖片,描述畫面內容。2. 學生參與編順口溜,記憶g、k、h的發音和形狀。3. 學生參與“蒙面大俠刮刮樂”游戲,猜測字母。4. 學生自我評價,完成能量卡上的任務。活動二:拼讀對對碰 活動二:拼讀對對碰 兩拼音節對對碰 (1) 教師展示一只鴨子的圖片,引導學生拼讀g-ā-gā。教師示范發音,學生跟讀。教師強調兩拼音節的拼讀方法:“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2) 教師組織“小怪獸吃拼音”游戲,出示小怪獸道具,隨機放到不同的兩拼音節上,學生快速反應并正確拼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準確性,給予及時的評價和鼓勵。 (3) 教師展示更多兩拼音節的卡片,如g-u-gu、k-a-ka、h-e-he等,讓學生進行拼讀練習。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這些拼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4)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兩拼音節的拼讀規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5) 教師展示一張西瓜的圖片,引出三拼音節gua。教師對比兩拼音節ga和三拼音節gua,幫助學生理解三拼音節多了一個介母u。教師示范發音,學生跟讀。教師強調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很順當。” (6) 教師組織“碰碰車學拼讀”活動,讓學生同桌互讀對口型,練習三拼音節的拼讀。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錯誤。 (7) 教師展示更多的三拼音節卡片,如kuā、huá等,讓學生進行拼讀練習。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8) 教師組織“三拼音節演一演”游戲,挑選三位學生上臺戴上不同聲母、介母、韻母的卡片帽子,三人一組表演三拼音節,臺下同學一起拼讀。教師先示范,學生再合作表演。 1. 學生參與“小怪獸吃拼音”游戲,練習兩拼音節的拼讀。2. 學生同桌互讀對口型,練習三拼音節的拼讀。3. 學生參與“三拼音節演一演”游戲,合作表演三拼音節。4. 學生自我評價,完成能量卡上的任務。活動三:書寫動動手 活動三:書寫動動手 把“g、k、h”請回家 (1) 教師展示四線三格,告訴學生g、k、h的家就在四線三格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g、k、h的占位和筆畫順序,幫助學生理解每個字母的書寫規則。 (2) 教師重點講解g的書寫:g占中下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彎鉤。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練習。教師強調書寫時要注意筆畫的起止位置和方向。 (3)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觀察k和h的占位和筆畫順序,鼓勵學生嘗試書寫。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k和h的范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4)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描紅練習,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筆畫順序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書寫錯誤。 (5) 教師展示兩位學生的書寫作品,點名學生進行點評并修改。教師可以通過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 教師組織學生同桌交換書寫作品,互相評價并給出建議。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7) 教師總結書寫要點,提醒學生注意每個字母的占位和筆畫順序。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8) 教師組織學生再次進行書寫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寫出更加規范的g、k、h。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正確的書寫范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1. 學生觀察g、k、h的占位和筆畫順序,嘗試書寫。2. 學生進行描紅練習,按照正確的筆畫順序書寫。3. 學生互相評價書寫作品,給出建議。4. 學生再次進行書寫練習,寫出更加規范的g、k、h。總結梳理預告 總結梳理 (1)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提問:“今天我們乘著拼音列車來到了哪里?認識了哪幾個拼音小伙伴?”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今天我們來到了渭河公園,認識了g、k、h三個聲母,學會了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 (2) 教師表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獎勵每位學生一顆甜甜的棒棒糖,鼓勵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保持積極的態度。 (3) 教師布置課外作業:請學生將今天認識的三個新朋友分享給爸爸媽媽,并用探究到的拼讀方法讀一讀課本上的三拼音節。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4) 教師預告下節課的內容:我們將在渭河公園繼續探索,學習更多有趣的拼音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懸念的方式,激發學生對下節課的期待。 (5) 教師播放《拼音列車》的兒歌,帶領學生一起律動,結束本節課的學習。教師通過音樂和動作,幫助學生放松心情,愉快地結束課堂。 1. 學生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分享自己的收獲。2. 學生接受教師的獎勵,感受到學習的樂趣。3. 學生完成課外作業,鞏固課堂所學知識。4. 學生期待下節課的學習內容。評價任務 1. 認讀準確:☆☆☆2. 拼讀流利:☆☆☆3. 書寫規范:☆☆☆設計意圖 本節課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場景,幫助學生形象地認識和記憶聲母g、k、h。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探究、合作學習、游戲互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拼讀能力。特別是在三拼音節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比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的結構特點,幫助學生理解三拼音節的拼讀規律,突破了教學難點。此外,教師還注重學生的書寫訓練,通過示范、描紅、互評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最后,教師通過總結梳理和課外延伸,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對后續學習的期待。作業設計基礎作業 1. 朗讀并抄寫聲母g、k、h各一行,注意書寫規范。2. 用g、k、h分別與a、e、u組成兩拼音節,拼讀并抄寫。3. 用g、k、h分別與u、a、o組成三拼音節,拼讀并抄寫。拓展作業 1. 觀察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與g、k、h的形狀相似,畫下來并與家人分享。2. 選擇自己喜歡的兒歌或故事,嘗試用g、k、h編一個簡單的拼音兒歌,讀給家人聽。3. 與家長一起玩“拼音接龍”游戲,每人說出一個帶有g、k、h的拼音,輪流接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