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第1課時 氨氣[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了解NH3的物理性質以及氨水顯堿性的原因。2.能運用化學變化的知識說明氨氣的化學性質。一、氨氣的物理性質和噴泉實驗1.氨氣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 氣味 密度 溶解性 沸點____氣體 ____氣味 ____空氣 ______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____體積氨氣 沸點低,易______2.實驗探究:噴泉實驗實驗試劑及裝置操作 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現象 燒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________,燒瓶內液體呈____結論噴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1裝置中的氣體a可能為①氯氣、②氫氣、③氨氣、④氯化氫、⑤二氧化碳。打開裝置中的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若液體b為水時,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氣體a可能是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液體b為氫氧化鈉濃溶液時,①②④⑤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氣體a可能是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只提供如圖2的裝置(氣體為氨氣,液體為水),請說明引發噴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有關氨氣的性質敘述不正確的是( )A.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氨氣極易溶于水,可用來做噴泉實驗C.液態氨可用作制冷劑D.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2.如圖是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的4個噴泉實驗方案,下列有關操作不可能引發噴泉的是( )A.擠壓裝置①的膠頭滴管使CCl4全部進入燒瓶,片刻后打開止水夾B.擠壓裝置②的膠頭滴管使飽和NaHCO3溶液全部進入燒瓶,然后打開止水夾C.用鼓氣裝置從裝置③的a處不斷鼓入空氣并打開止水夾D.在裝置④的水槽中加入適量生石灰并打開止水夾噴泉的常見類型及原理方法 減小內壓法 增大外壓法裝置原理 減小燒瓶內氣體壓強,形成壓強差,產生噴泉現象 增大錐形瓶內氣體壓強,形成壓強差,產生噴泉現象常見組合 NH3(水或鹽酸) HCl(水或NaOH溶液) CO2、SO2、Cl2(濃NaOH溶液) NaHCO3(鹽酸) CaCO3(鹽酸)二、氨氣的化學性質1.實驗探究裝置現象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______ 燒杯中有______主要結論 濃氨水易______ NH3與HCl反應生成__________特別提醒 可用濃鹽酸檢驗氨水運輸管道是否漏氣。2.化學性質(1)氨氣與水反應①氨氣溶于水時,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結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H3·H2O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氨水顯弱堿性,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____或使酚酞溶液變____。(2)氨氣與酸反應(生成銨鹽)(3)從氮元素化合價預測NH3的性質①NH3中N元素化合價為______價,處于______價態,因此NH3具有______性。②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a.氨氣與氧氣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生成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的催化氧化)b.氨氣和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N2和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氣的用途(1)應用于氮肥工業和硝酸工業。(2)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劑。1.液氨和氨水有什么區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氨的催化氧化是工業制備硝酸的重要反應之一,工業上由氨氣制取硝酸有哪些反應步驟?寫出反應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氨氣是堿性氣體,因此可用作制冷劑( )(2)氨水呈堿性,是因為NH3溶于水發生反應:NH3+H2O??NH+OH-( )(3)NH3中N元素為-3價,故NH3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只能作還原劑,不能作氧化劑( )(4)蘸有濃氨水和濃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會在中間產生大量的白煙( )1.下列關于氨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種粒子構成的,液氨的組成中只有氨分子B.氨水中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C.氨水顯弱堿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屬容器中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為1 mol·L-12.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工業上利用反應3Cl2+8NH3===N2+6NH4Cl來檢查氯氣管道是否漏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管道漏氣,遇氨就會產生白煙B.該反應利用了Cl2的強氧化性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D.生成1 mol N2有6 mol電子轉移NH3還原性的表現4NH3+5O24NO+6H2O(工業制HNO3的重要反應之一);4NH3+6NO5N2+6H2O(除NO毒氣);2NH3+3CuON2+3Cu+3H2O;8NH3+3Cl2===N2+6NH4Cl(檢查Cl2管道是否發生泄漏)。第二單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第1課時 氨氣[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了解NH3的物理性質以及氨水顯堿性的原因。2.能運用化學變化的知識說明氨氣的化學性質。一、氨氣的物理性質和噴泉實驗1.氨氣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 氣味 密度 溶解性 沸點無色氣體 刺激性氣味 小于空氣 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700體積氨氣 沸點低,易液化2.實驗探究:噴泉實驗實驗試劑及裝置操作 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現象 燒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紅色噴泉,燒瓶內液體呈紅色結論 NH3極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噴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1裝置中的氣體a可能為①氯氣、②氫氣、③氨氣、④氯化氫、⑤二氧化碳。打開裝置中的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若液體b為水時,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氣體a可能是哪些?提示 ③④。若液體b為氫氧化鈉濃溶液時,①②④⑤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氣體a可能是哪些?提示 ①④⑤。(2)如果只提供如圖2的裝置(氣體為氨氣,液體為水),請說明引發噴泉的方法。提示 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住圓底燒瓶至有氣泡從水中冒出,移去熱毛巾。1.下列有關氨氣的性質敘述不正確的是( )A.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氨氣極易溶于水,可用來做噴泉實驗C.液態氨可用作制冷劑D.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答案 A解析 常溫下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錯誤;氨氣極易溶于水,可做噴泉實驗,B正確;氨氣易液化,液態氨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的溫度急劇下降,故液態氨可用作制冷劑,C正確;氨氣溶于水,溶液顯堿性,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D正確。2.如圖是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的4個噴泉實驗方案,下列有關操作不可能引發噴泉的是( )A.擠壓裝置①的膠頭滴管使CCl4全部進入燒瓶,片刻后打開止水夾B.擠壓裝置②的膠頭滴管使飽和NaHCO3溶液全部進入燒瓶,然后打開止水夾C.用鼓氣裝置從裝置③的a處不斷鼓入空氣并打開止水夾D.在裝置④的水槽中加入適量生石灰并打開止水夾答案 B解析 Cl2易溶于CCl4且易和NaOH溶液反應,燒瓶內壓強減小,形成噴泉,A項不符合題意;CO2在飽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噴泉,B符合題意;從a處鼓入空氣,打開止水夾,HCl和NaCl溶液接觸,因為HCl極易溶于水,導致燒瓶內壓強降低,可形成噴泉,C項不符合題意;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濃鹽酸揮發,HCl進入燒瓶與NH3反應,使燒瓶內外產生較大壓強差,可形成噴泉,D項不符合題意。噴泉的常見類型及原理方法 減小內壓法 增大外壓法裝置原理 減小燒瓶內氣體壓強,形成壓強差,產生噴泉現象 增大錐形瓶內氣體壓強,形成壓強差,產生噴泉現象常見組合 NH3(水或鹽酸) HCl(水或NaOH溶液) CO2、SO2、Cl2(濃NaOH溶液) NaHCO3(鹽酸) CaCO3(鹽酸)二、氨氣的化學性質1.實驗探究裝置現象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燒杯中有白煙主要結論 濃氨水易揮發 NH3與HCl反應生成NH4Cl(白色固體顆粒)特別提醒 可用濃鹽酸檢驗氨水運輸管道是否漏氣。2.化學性質(1)氨氣與水反應①氨氣溶于水時,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結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H2ONH3·H2O。②NH3·H2O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H2ONH3↑+H2O。③氨水顯弱堿性,電離方程式為NH3·H2ONH+OH-,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或使酚酞溶液變紅。(2)氨氣與酸反應(生成銨鹽)(3)從氮元素化合價預測NH3的性質①NH3中N元素化合價為-3價,處于最低價態,因此NH3具有還原性。②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a.氨氣與氧氣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生成NO:4NH3+5O24NO+6H2O。(氨的催化氧化)b.氨氣和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N2和Cu:2NH3+3CuON2+3Cu+3H2O。3.氨氣的用途(1)應用于氮肥工業和硝酸工業。(2)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劑。1.液氨和氨水有什么區別?提示 液氨是液態的氨氣,是純凈物,所含粒子為NH3;氨水是氨氣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所含粒子有NH3、H2O、NH3·H2O、NH、OH-、H+。2.氨的催化氧化是工業制備硝酸的重要反應之一,工業上由氨氣制取硝酸有哪些反應步驟?寫出反應過程的化學方程式。提示 ①4NH3+5O24NO+6H2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1)氨氣是堿性氣體,因此可用作制冷劑( )(2)氨水呈堿性,是因為NH3溶于水發生反應:NH3+H2ONH+OH-( )(3)NH3中N元素為-3價,故NH3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只能作還原劑,不能作氧化劑( )(4)蘸有濃氨水和濃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會在中間產生大量的白煙( )答案 (1)× (2)× (3)× (4)×1.下列關于氨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種粒子構成的,液氨的組成中只有氨分子B.氨水中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C.氨水顯弱堿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屬容器中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為1 mol·L-1答案 C解析 氨氣溶于水時,大部分氨分子與水分子反應生成NH3·H2O,NH3·H2O有很小一部分電離成NH和OH-。氨水對許多金屬有腐蝕作用,故一般情況下,氨水存放在陶瓷壇、橡皮袋等里面。2.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工業上利用反應3Cl2+8NH3===N2+6NH4Cl來檢查氯氣管道是否漏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管道漏氣,遇氨就會產生白煙B.該反應利用了Cl2的強氧化性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D.生成1 mol N2有6 mol電子轉移答案 C解析 此反應存在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不可能為復分解反應,C錯誤;Cl2在此反應中作氧化劑,體現強氧化性,B正確;反應生成了NH4Cl(白煙),A正確;2NH3N2,所以生成1 mol N2有6 mol電子轉移,D正確。NH3還原性的表現4NH3+5O24NO+6H2O(工業制HNO3的重要反應之一);4NH3+6NO5N2+6H2O(除NO毒氣);2NH3+3CuON2+3Cu+3H2O;8NH3+3Cl2===N2+6NH4Cl(檢查Cl2管道是否發生泄漏)。(共32張PPT)專題7 第二單元第1課時 氨氣核心素養發展目標1.了解NH3的物理性質以及氨水顯堿性的原因。2.能運用化學變化的知識說明氨氣的化學性質。一、氨氣的物理性質和噴泉實驗二、氨氣的化學性質課時對點練內容索引氨氣的物理性質和噴泉實驗一1.氨氣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 氣味 密度 溶解性 沸點_____氣體 _______氣味 _____空氣 _____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_____體積氨氣 沸點低,易_____無色刺激性小于極易700液化2.實驗探究:噴泉實驗實驗試劑及裝置 操作 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現象 燒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_________,燒瓶內液體呈_____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紅色噴泉紅色NH3極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噴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存在壓強差。深度思考(1)圖1裝置中的氣體a可能為①氯氣、②氫氣、③氨氣、④氯化氫、⑤二氧化碳。打開裝置中的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若液體b為水時,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氣體a可能是哪些?提示 ③④。深度思考若液體b為氫氧化鈉濃溶液時,①②④⑤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氣體a可能是哪些?提示 ①④⑤。(2)如果只提供如圖2的裝置(氣體為氨氣,液體為水),請說明引發噴泉的方法。深度思考提示 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住圓底燒瓶至有氣泡從水中冒出,移去熱毛巾。1.下列有關氨氣的性質敘述不正確的是A.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氨氣極易溶于水,可用來做噴泉實驗C.液態氨可用作制冷劑D.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應用體驗常溫下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錯誤;氨氣極易溶于水,可做噴泉實驗,B正確;氨氣易液化,液態氨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的溫度急劇下降,故液態氨可用作制冷劑,C正確;氨氣溶于水,溶液顯堿性,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D正確。2.如圖是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的4個噴泉實驗方案,下列有關操作不可能引發噴泉的是應用體驗A.擠壓裝置①的膠頭滴管使CCl4全部進入燒瓶,片刻后打開止水夾B.擠壓裝置②的膠頭滴管使飽和NaHCO3溶液全部進入燒瓶,然后打開止水夾C.用鼓氣裝置從裝置③的a處不斷鼓入空氣并打開止水夾D.在裝置④的水槽中加入適量生石灰并打開止水夾應用體驗√Cl2易溶于CCl4且易和NaOH溶液反應,燒瓶內壓強減小,形成噴泉,A項不符合題意;CO2在飽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噴泉,B符合題意;從a處鼓入空氣,打開止水夾,HCl和NaCl溶液接觸,因為HCl極易溶于水,導致燒瓶內壓強降低,可形成噴泉,C項不符合題意;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濃鹽酸揮發,HCl進入燒瓶與NH3反應,使燒瓶內外產生較大壓強差,可形成噴泉,D項不符合題意。歸納總結噴泉的常見類型及原理方法 減小內壓法 增大外壓法裝置 歸納總結返回原理 減小燒瓶內氣體壓強,形成壓強差,產生噴泉現象 增大錐形瓶內氣體壓強,形成壓強差,產生噴泉現象常見組合 NH3(水或鹽酸) HCl(水或NaOH溶液) CO2、SO2、Cl2(濃NaOH溶液) NaHCO3(鹽酸)CaCO3(鹽酸)氨氣的化學性質二1.實驗探究裝置 現象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_____ 燒杯中有_____主要結論 濃氨水易_____ NH3與HCl反應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別提醒 可用濃鹽酸檢驗氨水運輸管道是否漏氣。變藍白煙揮發NH4Cl(白色固體顆粒)2.化學性質(1)氨氣與水反應①氨氣溶于水時,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結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H3·H2O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氨水顯弱堿性,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____或使酚酞溶液變____。NH3+H2O NH3·H2ONH3↑+H2O藍紅(2)氨氣與酸反應(生成銨鹽)2NH3+H2SO4===(NH4)2SO4白煙(3)從氮元素化合價預測NH3的性質①NH3中N元素化合價為_____價,處于______價態,因此NH3具有______性。-3最低還原②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a.氨氣與氧氣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生成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的催化氧化)b.氨氣和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N2和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氣的用途(1)應用于氮肥工業和硝酸工業。(2)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劑。+6H2O+3Cu+3H2O1.液氨和氨水有什么區別?深度思考提示 液氨是液態的氨氣,是純凈物,所含粒子為NH3;氨水是氨氣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所含粒子有NH3、H2O、NH3·H2O、 、OH-、H+。2.氨的催化氧化是工業制備硝酸的重要反應之一,工業上由氨氣制取硝酸有哪些反應步驟?寫出反應過程的化學方程式。深度思考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正誤判斷(1)氨氣是堿性氣體,因此可用作制冷劑(2)氨水呈堿性,是因為NH3溶于水發生反應:NH3+H2O +OH-(3)NH3中N元素為-3價,故NH3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只能作還原劑,不能作氧化劑(4)蘸有濃氨水和濃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會在中間產生大量的白煙××××1.下列關于氨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種粒子構成的,液氨的組成中只有氨 分子B.氨水中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C.氨水顯弱堿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屬容器中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 、NH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為 1 mol·L-1√應用體驗氨氣溶于水時,大部分氨分子與水分子反應生成NH3·H2O,NH3·H2O有很小一部分電離成 和OH-。氨水對許多金屬有腐蝕作用,故一般情況下,氨水存放在陶瓷壇、橡皮袋等里面。2.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工業上利用反應3Cl2+8NH3===N2+6NH4Cl來檢查氯氣管道是否漏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管道漏氣,遇氨就會產生白煙B.該反應利用了Cl2的強氧化性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D.生成1 mol N2有6 mol電子轉移√應用體驗此反應存在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不可能為復分解反應,C錯誤;Cl2在此反應中作氧化劑,體現強氧化性,B正確;反應生成了NH4Cl(白煙),A正確;2NH3 N2,所以生成1 mol N2有6 mol電子轉移,D正確。歸納總結NH3還原性的表現返回8NH3+3Cl2===N2+6NH4Cl(檢查Cl2管道是否發生泄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2.1 氨氣 學案.docx 專題7 第二單元 第1課時 氨氣.docx 專題7 第二單元 第1課時 氨氣.pptx 實驗視頻:氨氣的噴泉實驗.mp4 實驗視頻:濃鹽酸與濃氨水.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