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少年有夢 第二課 正確認識自己 第2課時 做更好的自己 學習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教學活動,把知識學習、能力發展、情感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道德素養:要以積極的態度接納自己、欣賞自己。 法治觀念:認識到每個人之間潛能的異同,了解發掘自身潛能的方法做更好的自己;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發現自我、完善自我。 健全人格: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每個人之間潛能的異同,掌握改正缺點發掘潛能的方法,不斷完善自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責任意識: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去做更好的自己,并提高自我反省和分析與歸納概括、辯證思維的能力。 閱讀課本第12頁生活觀察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1)你怎么看待小蓉的累? (2) 如果你是小蓉,你會怎么做 ? 探究: 生活觀察 一、為什么要接納和欣賞自己? 進入中專,姜萍的數學優勢開始展露。150分的數學卷子,她一般能考到一百三四十分。姜萍在接受采訪時說,她喜愛數學,閉著眼腦海里還是自動運算的數學題。 他喜歡研究廢棄的電子元件,他有著極強的成就欲,希望得到世人的認可。喬布斯的執著和堅持注定了最初蘋果的成功。 蘇翊鳴,聰明、自律、目標明確,對訓練有著強大的熱情。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著當時熱愛單板滑雪的那顆初心,我不管干什么,都是因為我喜歡。 每個人在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 我們要尊重和接受個體的差異,并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需要發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每個人在 興趣、性格、氣質、氣質、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 我們為什么要接納和欣賞自己? ①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每個人在興趣、性格、氣質、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②我們要尊重和接受個體的差異,并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需要發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筆記 二、怎樣做更好的自己? 中學生 要欣賞和接納自己 蘇炳添的故事 2017年的世錦賽,1.72米的黃種人,出現在一群長手長腳的黑人中,像個小孩,這是基因上的致命差距。有記者問:蘇炳添怎么看?他說:“我也沒什么壓力,本來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我接納自己的身高和全部……” 在18年亞運會之前,蘇炳添從沒拿過冠軍。他總是笑著說,我接受自己,沒想過超越人種,沒在乎自己拿不拿冠軍,我只想做好自己!他總是向教練虛心請教、學習,和隊友們合作交流,為自己和隊友的進步喝彩加油。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值得欣賞的方面。你最欣賞自己的哪些方面?請選擇其一寫一封自薦信。 探究與分享 自薦——之星 大家一起來夸夸自己吧! 如:我的優點有哪些?我為家人做了些什么? 我為班級和同學作出的貢獻有哪些? 欣賞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欣賞自己認真做事的態度 善于合作的品質 堅持不懈的精神等 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欣賞自己。 怎樣做更好的自己? 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困惑嗎? 探究與分享 打分卡 請你為自己打分:請從以下三個方面10個小項為自己打分, 每項滿分為10分,總分為100分,每項打分加起來為總分。 外在:長相( )、身高( )、體型( ) 內在:性格( )、心態( )、生活學習能力( ) 總分( )最高分理由 分享你的總分項和最高分項目的原因 1991年劉翠青出生一個貧窮農村家庭,喜歡跳舞和表演,10歲時一場眼疾奪走了她原本明亮的世界。14歲時劉翠青完全失明了,她開始變得安靜、沉默,2009年劉翠青因突出的體育特長而被選中,為了取得好成績,反復地練習跑步,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她經常摔跪在地上,身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傷口,卻從來沒哭過,終于,2015年世界錦標賽,劉翠青打破了塵封10年的世界紀 錄。在杭州亞殘運會上,劉翠青奪得女子400米T11級決賽金牌,再次打破了亞殘奧會紀錄。 探究思考:(1)結合劉翠青的故事,分析她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劉翠青一次次超越自己啟示我們怎樣過自己的人生? (2)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需要接納自己的全部。 既接納自己的優點,又接納不足, 既接納自己滿意的部分,也接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 既接納自己的現在,也接納自己的過去。 接納自己,需要以樂觀、勇氣和智慧面對 。 2024年全國高考 期間 一段對清華學子 龐眾望的采訪視 頻,引發網絡熱 議 新聞鏈接 視頻:龐眾望. 一次偶然的推導演算,讓龐眾望構建出了一套全新的實驗思路和處理流程,這也讓他取得了自己科研生涯的第一項發明專利和學術論文,“在那之前,我可能自己覺得自己到底有沒有科研上的能力,自己到底能不能去真正解決實際科研中面臨的一些問題,但是那篇論文給了我解答,它告訴我你能”。 博士研究生期間,龐眾望在中科院一區期刊Photonics Research與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以第一/共一作者發表SCI論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三項。 他從事的光網絡信息感知相關研究面向的是國家重大科技需求龐眾望說:“我現在的整個狀態還是:但問耕耘,不問收獲”。我覺得值得我驕傲的東西可能還在未來等著我” 思考:龐眾望的經歷啟示我們應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要善于向他人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利用一切機會豐富自己。 (3)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斷完善自己。 姚明的“高”讓他成為籃球明星 主持人沈殿霞身材雖胖卻靈活可愛,被稱為“全香港的開心果”。 俞敏洪說,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別人勤奮。 思考:上述名人的成功之道啟示我們應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要善于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閱讀下面材料,思考:果戈里為什么要去聽取別人嚴厲的批評? 19世紀俄國作家果戈理,有一次拿著自己的作品給一位自己討厭的人看,一心準備接受批評。一位朋友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回應道:“正因為他不喜歡我的作品,所以我才要拿給他看。他可能會提出一些嚴厲的批評,但是這些總比贊美的話要有益多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怎樣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及時主動改正自己的缺點, 彌補自己的不足。 改正缺點的方法 具體描述自己的缺點。 從最容易改正的缺點開始。 及時肯定或獎勵為自己改正缺點所付出的努力。 請自己信任的人來協助。 作出改正缺點的公開承諾。 5 運用自己改正缺點的成功經驗。 6 方法與技能 通過自我反思和他人的評價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 7 思考:視頻啟示我們怎樣做更好的自己? 思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潛能,這啟示我們怎樣做更好的自己?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心理學家奧托認為:一個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還有96%的潛能有待開發。如果我們迫使大腦達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40種語言,也可將一本百科全書背得滾瓜爛熟,還能夠學完數十所大學的課程,因此,人腦潛能巨大。 1、馬克思能閱讀歐洲一切國家的文字 2、恩格斯能說20種語言 3、茅盾能熟背整本《紅樓夢》 4、日本一位婦女,為救即將從5樓墜落的幼子,竟跑得比劉翔還快。 你呢… 如何激發自己的潛能?(途徑) C、通過與他人合作,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A、通過學習,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自己喜愛的領域。 B、參與多方面的活動,了解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 (4)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 (4)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 (3)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斷完善自己。 (1)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欣賞自己。 (2)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接納自己。 怎樣做更好的自己? 做更好的自己 1. 為什么要接納和欣賞自己? 2.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①欣賞自己 ②接納自己 ③完善自己 ④不斷發掘潛能 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