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6.5 杠 桿第六章 力和機械這些工具在使用時有什么共同點?觀察與思考共同特點:1.比較堅硬2.能繞固定點轉動杠桿: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桿。觀察與思考通過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及應用。(重、難點)02知道什么是杠桿,能分清杠桿的五個要素。(難點)01知道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的特點。(重點)03知道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04學習目標杠桿的平衡條件O(支點)F1(動力)F2(阻力)L2(阻力臂)L1(動力臂)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使杠桿轉動的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玩蹺蹺板的時候,如何才能使蹺蹺板保持水平?讓兩個體重一樣的同學坐在距離轉軸相同的位置。讓體重不同的同學根據蹺蹺板的狀態調整到轉軸的距離。L1L2杠桿在阻力和動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叫做杠桿平衡。F1F2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那么,在滿足什么條件時杠桿才會平衡呢?【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提出問題:杠桿平衡時,F1、F2、L1、L2之間存在什么關系?F1+L1=F2+L2、F1-L1=F2-L2F1×L1=F2×L2、F1/L1=F2/L2猜想:你還有其他猜想嗎?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設計實驗:我們使用帶有等分刻度的均質尺代替蹺蹺板,用鉤碼代替人。在進行實驗之前,如何將杠桿調節平衡?如何改變F1和F2呢?如何改變L1和L2?F1F2L1L2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實驗:首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接著在杠桿的兩端分別掛上數量不同的鉤碼。改變鉤碼數量和它們離開O點的距離,使杠桿處于水平靜止狀態。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記錄:實驗序號 左側 右側 拉力F1/N 動力臂L1/m 拉力F2/N 阻力臂L2/m123……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F1L1=F2L2交流與評估:說一說你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OL1F1F2L2作力臂的方法:1.找出支點的位置3.過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2.沿著力的方向畫出力的作用線4.標符號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例題】畫出圖中杠桿各力的力臂F1F2L1L2F1F2L1OL2O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課本例題】假如圖中的大人重750N,小女孩重250N。當大人坐在與蹺蹺板轉軸距離為0.5m處,小女孩應該坐在哪里才能使蹺蹺板水平平衡?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有:L1=答:小女孩應該坐在與蹺蹺板轉軸距離為1.5m處才能使蹺蹺板水平平衡。杠桿的應用生活和生產中有許多不同的杠桿,請你畫出下列杠桿的支點和力臂。L2L1L2L1二、杠桿的應用L2L1L1L2L2L1L2L1二、杠桿的應用討論:上面哪些杠桿省力,哪些杠桿費力,哪些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使用這些杠桿有什么好處呢?二、杠桿的應用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OF1F2L1L2由 F1L1=F2L2L1>L2F1<F2二、杠桿的應用省力杠桿的特點:省力,費距離二、杠桿的應用OF1F2L1L2由 F1L1=F2L2L1<L2F1>F2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二、杠桿的應用費力杠桿的特點:費力,省距離二、杠桿的應用OF1F2L1L2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桿由 F1L1=F2L2L1=L2F1=F2二、杠桿的應用等臂杠桿的特點:不省力也不省距離二、杠桿的應用二、杠桿的應用人體內許多部位的骨骼和肌肉組織也構成杠桿二、杠桿的應用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阿基米德你認為在理論上阿基米德能做到嗎?二、杠桿的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把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 直棒或曲棒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杠桿的五要素支點(O )動力(F1 )阻力(F2 )動力臂(L1 )阻力臂(L2 )課堂小結杠桿的應用省力杠桿L1 >L2,F1< F2費力杠桿L1 <L2 ,F1> F2等臂杠桿L1 =L2 ,F1= F2杠桿1.如圖所示,OB 是以O 點為支點的杠桿,F 是作用在杠桿B 端的力。圖中線段AB 與力 F 的作用線在一條直線上,且OA⊥AB、AC⊥OB。線段_______(選填“OA”或“AC”)表示力 F 的力臂。OAABCFO課堂練習2.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桿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天平B.切紙鍘刀C.食品夾D.羊角錘C課堂練習3.如圖所示,用瓶起子開啟瓶蓋時可以抽象為一個杠桿,如果不計自重,在圖中,能正確表示瓶起子工作示意圖的是( )ABCDB課堂練習4.如圖所示,重力為G 的均勻木棒豎直懸于O 點,在其下增施一始終垂直于木棒的拉力F ,讓木棒勻速轉到圖中虛線所示位置,在轉動的過程中( )A.動力臂逐漸變大B.阻力臂逐漸變小C.動力F 保持不變D.動力F 逐漸增大D課堂練習5.園藝師傅使用如圖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常把樹枝盡量往剪刀軸靠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A.增大阻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B.減小動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C.增大動力臂,省力D.減小阻力臂,省力D課堂練習6.一位泰山挑山工用一根長1.8 m 的扁擔挑起貨物,如圖為扁擔示意圖,若在扁擔的A端掛 200 N 的物體,B端掛 300 N 的物體,挑起重物時使扁擔水平平衡,則挑山工肩膀需頂在距A端_________m 遠的位置(不計扁擔的重力)。1.08課堂練習課堂練習7.如圖,在B點施加一個最小力F1,使杠桿在此位置平衡,請畫出最小力F1的示意圖,并標出阻力臂L2。F1F2L1L2課堂練習8.小明用輕質木桿自制了“腳踏式杠桿”,借助杠桿按動宿舍樓大門的開門按鈕,如圖所示,已知OB=60cm、AB=80cm、OC=15cm,當小明在C點用腳給杠桿施加 20N 的壓力F1時,按鈕觸發、大門打開,求此時按鈕對杠桿施加的水平阻力F2,有多大?DF1解: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1×OC=F2×OD,按鈕對木桿的壓力水平向左,所以OD=AB,所以,20N×15cm=F2×80cm,解得,F2=3.75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