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6.2 彈力 力的測量和表示第六章 力和機械哪個同學對拉力器的拉力大?你是怎樣判斷拉力大小的?活動:選出兩名同學來拉拉力器,看看最多能拉多長。觀察與思考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重點)01學習目標04了解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原理。(重點)02學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難點)03會畫力的示意圖(難點)04一、彈力用力分別壓彈簧、擠壓氣球、捏橡皮泥、擠壓雞蛋;松手后,物體的形變有什么不同嗎?恢復到原來形狀沒有恢復到原來形狀一、彈力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彈性。這種形變稱彈性形變發生形變后不能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塑性。這種形變稱塑性形變一、彈力彈緊的弓蹦極運動中的彈力繩判斷下列物體的彈性和塑性折成愛心形狀的紙一、彈力撐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鋼做的,玻璃鋼有什么性質?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會怎么樣?回憶壓彈簧、拉橡皮筋時手的感受。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一、彈力下圖中哪些物體間的作用力屬于彈力?可見:拉力、壓力、支持力都屬于彈力。一、彈力想一想:如圖跳水運動員向上跳,為什么要向下壓跳板 跳水運動員向下壓跳板時,跳板受壓后變彎,發生形變,發生形變的跳板對運動員有向上的推力,使運動員跳得更高。一、彈力彈力的方向與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拓展:微小形變桌面發生了微小的彈性形變,產生彈力一、彈力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2.產生條件: ① 物體間有直接接觸。② 接觸處有相互擠壓或拉伸。3.方向:與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小結一、彈力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人們常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二、測量力的大小實驗表明,在一定的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被拉得越長。1.觀察彈簧測力計的構造(1)彈簧測力計由拉環、彈簧、指針、刻度盤、掛鉤組成。刻度板上的字母“N”是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彈簧刻度盤指針掛鉤拉環(2)這個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5N0.2N二、測量力的大小2.閱讀“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說明”(1)測量前要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若有偏差可通過調零拉扣進行校正,這一步驟叫做調零。(2)測量時,先要明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測力的大小應該在量程之內。(3)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彈簧伸長方向要跟所測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二、測量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的使用用手慢慢拉動已校零的彈簧測力計的掛鉤,感受當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指向1N、2N、3N時力的大小。二、測量力的大小3.感受力的大小想要全面地準確地說明一個力,應該從那幾個方面描述?大小、方向、作用點小明說:“我正在鉤子上使用5N的力向下方拉鉤子。”這樣給別人描述不僅耽誤時間而且容易出錯,怎么讓別人一目了然呢?三、力的示意圖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長短表示大小標出力的符號(大小和單位)F=5N三、力的示意圖【例題】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箱子,用力的示意圖將這個力表示出來。1.確定受力物體(作用點在受力物體上)2.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3.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4.標上力的符號、大小和單位F=80N三、力的示意圖【課本例題】畫出下圖中力的示意圖。F=100NF=300N三、力的示意圖木塊上A點受到一個大小為20N、方向與水平面成θ=30°角的向右上方的推力F=10Nθ=30°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推小車,小車受到的推力用300N的力沿著斜向上的方向拉小車,小車受到的拉力力的表示彈力力的測量和表示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1.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2.箭頭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3.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課堂小結彈力使用方法原理構造彈性和塑性彈力的定義產生條件,方向1.以下關于彈簧測力計制作原理的說法中(在彈性限度內),正確的是( )A.彈簧受到的拉力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B.彈簧受到的拉力跟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C.彈簧的長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D.彈簧的伸長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D課堂練習2.如圖展示了幾位同學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情景,其中測量方法錯誤的是( )D課堂練習3.將彈簧測力計水平放置,其兩端各加 5N 的水平拉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A.5N B.0N C.10N D.15NA課堂練習4.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輛小車,甲同學用 6N 的推力水平向左推;乙同學用向左上方與水平成30°角的拉力拉車,力的大小是 9 N。請做出這兩個力的示意圖。F甲=6 NF乙=9 N30°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