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實踐是認識的 ____—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 _________—實踐是認識發展的 _____—實踐是認識的 _____—特點: __________、 _______、社會歷史性— _____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來源目的唯一標準動力主觀能動性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 _________的物質活動實踐客觀世界客觀物質性反作用決定— ___ __ 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感性認識— 含義: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人的認識從何而來能動反映復習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重視認識的反作用,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做到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4.2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認識客觀對象真理謬誤相符合不符合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正確的理性認識錯誤的認識真理和謬誤有著嚴格的界限誤區:任何真理中都包含謬誤;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一、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內容形式對象性質1.真理的含義2.真理的最基本屬性真理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1)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內容(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是客觀的。(2) 真理的檢驗標準(實踐活動)是客觀的。(3) 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真理是客觀的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而其形式是主觀的,屬于認識范疇,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觀實在。正確的認識(真理),其內容上是客觀的,檢驗的標準也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①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②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認識水平不同。所以,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會有不同的認識。但其中只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的最基本屬性一、真理是客觀的【原理】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真理是客觀的,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方法論】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真理是客觀的冰塊玻璃食鹽蠟燭物理題:請用物理知識將以下四種物品分為兩類。晶體:冰塊、食鹽;非晶體:玻璃、蠟燭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右一在接受采訪 “當我告訴人們,我發現了準晶體的時候,所有人都嘲笑我。但我并不在意,我知道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時間終于證明了這一點。”準晶體,是一種介于晶體和非晶體之間的固體。準晶體具有與晶體相似的長程有序的原子排列,但是準晶體不具備晶體的平移對稱性。因而可以具有晶體所不允許的宏觀對稱性。1.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三角形內角和>180°三角形內角和<180°三角形內角和=180°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前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先在城市奪取政權”理論“農村包圍城市”理論指主觀認識符合當地的實際指主觀認識符合當時的實際2.真理是具體的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1)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超出歷史條件、不切實際運用于另一條件,真理就變成謬誤。(2)真理和謬誤既對立又統一;①對立:二者的對立在一定范圍內是絕對的,界限是確定的,不容混淆的;②統一:但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3.真理與謬誤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①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②真理具有唯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真理都是有條件的。適用的條件和范圍④真理都是具體的。相對于特定的過程真理的絕對性真理的相對性真理與謬誤不容混淆堅持真理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發展真理真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何理解的?原理 原理(世界觀) 方法論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條件性真理的具體性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要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想問題、辦事情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知識小結:真理是客觀的、有條件的、具體的真理都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1.面對網絡民主的發展,有人擔心地提出“真理會在不明真相的網民的熱議中走失”。這句話的錯誤在于它沒有認識到( )A.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B.真理都是有條件的C.真理是對客觀對象的反映D.真理都是具體的A解析 對于同一個確定對象,真理有且只有一個,所以真理不會在不明真相的網民的熱議中走失。該題突出反映了真理的客觀性。當堂達標2.讀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一句時,小華覺得詩人寫錯了,應該深草才能沒馬蹄。后經查閱才明白詩人描寫的是早春景象,“淺草”是剛生長出來的草,“才能”是剛剛好的意思。由此可見( )A.真理總是相對而言的B.糾正謬誤是獲得真理的基礎C.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D.超越歷史條件才能獲得真理C解析 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A錯誤;實踐是獲得真理的基礎,B錯誤;D違背了真理的具體性和條件性原理,表述錯誤。當堂達標1992年,黨的1黨的14大提出,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起基礎性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70過年來我們黨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認識處于一個動態變化之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949-1952年,過渡時期的“政府與市場的并存”1953年-1978年,計劃體制下的“政府對市場的侵蝕”1978-1992年,探索時期“計劃為主與市場為輔”1992年至今,新時期“市場與政府的良性互動”。1992年,黨的14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后,我們黨對市場作用的認識經過了以下歷程:1992年黨的16大提出,要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2002年黨的17大提出,要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007年黨的18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18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2012年2013年1. 黨對市場與政府關系的認識,為什么處于動態變化中?2.黨對市場作用的認識經歷了怎樣的過程,體現了認識的哪些特點?3.我們對市場作用的認識是否終結了?對此有何啟示?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右一在接受采訪 “當我告訴人們,我發現了準晶體的時候,所有人都嘲笑我。但我并不在意,我知道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時間終于證明了這一點。”準晶體,是一種介于晶體和非晶體之間的固體。準晶體具有與晶體相似的長程有序的原子排列,但是準晶體不具備晶體的平移對稱性。因而可以具有晶體所不允許的宏觀對稱性。1.認識具有反復性(1)原因: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①認識的主體: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限制。②認識的客體:客觀事物是復雜的、 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2)表現: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過程:實踐一認識一再實踐一再認識.....。1.認識具有反復性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1)原因:①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是無限變化的②認識的主體:人類是世代延續的③認識的基礎: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2)結論:因此,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2.認識具有無限性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1)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并不表明認識是一種圓圈式的循環運動,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2)真理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3)但是,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3.認識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上升性)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反對錯誤傾向:反對任何僵化的、靜止的、停滯不前的觀點。4.方法論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所以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認識主體受限,認識客體復雜多變,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反復性認識對象無限且變化,認識主體世代延續,認識基礎(社會實踐)不斷發展,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無限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上升性實踐-認識-新的實踐-新的認識并不意味認識永遠無法達到真理認識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真理亦然二、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些人同樣患有某種肺炎 該肺炎具有傳染性 導致該肺炎傳播的是一種病毒 專家發現這種病毒,并且定名為新冠病毒 感染新冠病毒會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 新冠病毒會出現無癥狀感染者 出現了變種毒株對新冠病毒的認識說明:認識是一個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認識具有反復性1.認識具有反復性(1)是什么: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P55(2)為什么:認識受到各種條件(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認識主體認識客體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總要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變化性,使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3)方法論:要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實踐—認識—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2.認識具有無限性(1)為什么?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認識的主體(人類)認識的基礎(實踐)——無限變化——世代延續——不斷發展整個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雖然每個時代、每個人的認識發展是有限性的,但構成整個人類的認識發展卻是無限性。(2)認識無限性方法論: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3.認識具有前進性、上升性為什么認識具有上升性?認識運動不是一種圓圈式的循環運動,而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者螺旋式上升。所以真理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的方法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br/>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小結: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論【原理】認識具有反復性,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主體、客體、基礎),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認識具有上升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方法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真理的含義和基本特征認識具有反復性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具有上升性含義特征方法論要求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檢驗和發展真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3.在20世紀,雜交玉米的推廣境遇和今天轉基因玉米的境遇大同小異,被很多人認為是洪水猛獸?,F如今,雜交技術已被公眾接受,成為公眾放心的安全技術。這說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具有( )A.物質性和能動性B.自覺選擇性C.反復性和上升性D.主動創造性C解析 題目反映人們對雜交玉米等的認識有一個從認為不安全到認為安全、從不接受到接受的過程,這體現了認識是一個反復的過程,也是一個上升的過程,C正確,其余選項不合題意。當堂達標判一判1.真理就是理性認識。( )提示:真理≠理性認識。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無論是感性認識還是理性認識,只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就是真理;理性認識也可能是錯誤的。X2.不同的認識主體對復雜歷史問題的認識總是不同的。( )提示: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并非總是不同。3.真理在任何條件下都是真理。( )提示:真理都是有條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在這個條件和范圍內,真理是絕對的;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判一判4.任何真理都是客觀和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5.真理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提示:任何真理都是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提示: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6.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終極真理。7.真理中包含著謬誤的成分。8.認識的運動是一種圓圈式的循環運動。提示:真理具有無限性,沒有終極真理提示:真理和謬誤有明確的界限,不能混淆提示:認識運動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