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先生六十多歲時游覽金華雙龍洞時創作的一篇游記。當這篇文章進入寫作策略單元,作為精讀課文使用時,我們需要將它作為引導學生解碼游記寫作的“例子”。葉老的這篇游記條理清晰,依照游覽順序,對一路上的風光和孔隙以及內洞、外洞的景象進行了細致的描寫,融入真實感受,讓讀者讀來有如身臨其境。學情分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絕大多數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初步具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階段的學生易受情感和藝術的熏陶,據此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理解感悟的境界。教學目標1.會認讀“浙、簇”等6個二類字,會寫“浙”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理清作者游雙龍洞的順序,補充完整路線圖,在對比中體會作者移步換景的寫法。3.根據游覽路線了解各處景物特點,領悟作者是如何把重點景物寫清楚的。教學重點默讀課文,找出關鍵詞句,理清作者游雙龍洞的順序,補充完整路線圖,在對比中體會作者移步換景的寫法。教學難點根據游覽路線了解各處景物特點,領悟作者是如何把重點景物寫清楚的。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識游記1.談話交流:同學們,咱們中國地大物博、風景秀美,你曾游覽過哪些地方呢?哪個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參考回答句式:我游覽過___________,那里的_________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題:如果把游覽經歷記錄下來,你會采用什么方式?(預設:拍照、視頻等)游覽過程中,除了照片、視頻,像葉老先生這樣,用文字記錄旅游經歷,也可以作為留念。我們叫它叫作游記。(板書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全班齊讀。了解課題中的“記”的意思。如果你游漢濱的香溪洞,可以取名——記漢濱的香溪洞,游高新的桃花源,可以取名——記高新的桃花源。二.依托學習活動,探尋寫作密碼(一).學習活動一:我是預習小達人(檢查預習,整體感知)1. 檢查字詞:要想學習作者寫好游記的方法,還得通過這篇游記的詞語關。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你們預習課文的情況。出示詞語: 昏暗 移動 臀部 水源觀賞 登陸 杜鵑 擠壓2. 完成填空,了解作者游覽的時間、地點。( )月( )日,我在( ),游北山的( )。(二).學習活動二:探究寫作小妙招(走進文本,探究寫法)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清作者游雙龍洞的順序,再把下面的路線圖補充完整。(路上)—( )—( )—( )—( )—(出洞)小結:同學們,寫游覽過的一個地方,我們可以像作者這樣,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板書:按游覽順序寫)這就是作者給我們的第一個寫游記的小妙招。2.體會作者連貫自然的表達效果(1)為了把游覽順序寫清楚,葉老用巧妙的方法來表達地點的轉換,(出示電子課本,標紅句子和位置)我們一起讀一讀。有位同學游覽完雙龍洞后,是這樣來寫地點的轉換的。出示段落一: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一路迎著溪流......那溪流就是從洞口出來的。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是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這就到了內洞。內洞一團漆黑,什么也看不見……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段落二:我走在路上……我來到洞口......我先游覽外洞......接著,我乘船通過孔隙......然后,我進入內洞......最后,我出了洞......(2).男女分組讀,生對比句子,思考:這兩種寫法哪一種好?為什么?(3).過渡:葉老先生隨著游覽順序的變換,看到不同的景物,產生不同的感受,這樣的寫作方法我們叫做“移步換景”。 同學們,有一位作者也用了移步換景的方法,游覽了頤和園,寫了一篇游記。出示《頤和園》過渡作用的句子: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4)小結:在寫清地點轉換時,可以用這樣的過渡句寫清游覽的順序,使景物的轉換更自然。(板書:過渡句)這是第二個寫游記的小妙招。用這樣的方法寫游記,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銜接自然。3.了解景物特點,領悟作者是如何把重點景物寫清楚的。(1).引導學習描寫洞口部分,教師范讀,圈出洞口“寬”的特點。小結學法:讀——想——圈(2).學法遷移:小組合作,學習描寫外洞部分,找出外洞的特點。(3).集體交流。(4).重點學習描寫“孔隙”的部分,體會孔隙狹小的特點。①分組讀,交流感受:孔隙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的?②集體交流,感受作者獨特的寫作方式:直觀描寫+真實感受③對比閱讀:把“貼”換成“挨、靠”可以嗎?為什么?④情境朗讀,身臨其境體會作者乘船時的真實感受。(5)小結:在游覽時,可以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為重點來寫,并采用“直觀描寫+真實感受”的寫法把它的特點寫出來。(板書:直觀描寫+真實感受)(三)、學習活動三:我是創作小達人(學以致用,嘗試表達)1.出示香溪洞天梯的圖片,引導學生嘗試創作。2.完成學習單。學習單內容如下:沿著亭子往前走,就來到了陡峭的天梯。怎樣陡的天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這樣陡的天梯。終于登上了天梯的頂峰,向下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集體交流,根據“直觀描寫+真實感受”的寫法相機評價。五、總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收獲了三個寫好游記的小妙招。在今后寫游記時,我們也可以用上這些方法,用這樣的方法寫游記,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地點轉換更自然。六、布置作業 (任選一項完成)1.請把你今天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家人。2.觀察課本第69頁的植物園示意圖,畫出參觀路線,再按順序說一說。3.喜歡閱讀的你,讀一讀《徐霞客游記》。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按游覽順序寬 大 小 過渡句直觀描寫 寫重點景物真實感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