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聲音》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散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我與自然”。本文圍繞“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這句話展開,從風、水、動物三個角度來分寫聲音的美妙。文章通過對自然界各種聲音的生動描寫,表現了用心體驗大自然的妙趣。本單元的核心語文要素是“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把大家習以為常的聲音寫得豐富鮮活,因此,在本文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細致觀察,發揮想象,體會語言的生動,并學會積累。【教學目標】1.認識“妙”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呢”,會寫詞語“演奏”。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3.能找到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關鍵句并填寫在圖表中,借助圖表說出課文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4.學習描寫“風聲”的語段,能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描寫聲音詞語的生動,通過誦讀、背誦、摘抄等多種方式積累生動的語言。【教學重難點】學習描寫“風聲”的語段,能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描寫聲音詞語的生動,通過誦讀、背誦、摘抄等多種方式積累生動的語言。【教學準備】1.學生準備:提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相關音視頻資料。【教學過程】板塊一 猜一猜大自然的聲音1.做“聽聲音,猜一猜”的小游戲。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去欣賞大自然的音樂會。板塊二 獲取音樂會的門票1.學習活動1:(1)讀一讀: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用波浪線劃出來。2.認讀描寫聲音的詞語。(1)出示擬聲詞認讀: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嘰嘰喳喳 唧哩哩淙淙 潺潺 嘩嘩看圖學會詞語搭配:小溪淙淙 河流潺潺 大海嘩嘩(3)認讀描寫聲音的詞串:輕輕柔柔的呢喃細語 雄偉的樂曲 充滿力量的聲音熱鬧的音樂會 輕快的山中小曲 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3.出示分類摘抄課文中描寫聲音詞語的范例,要求書寫工整、歸類摘抄。4.交流: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板塊三 填寫音樂家的檔案1.學習活動2:默讀課文 填寫音樂家的檔案2.學生自主完成課后第2題,并交流。3.小結:每個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句話是這個段落的關鍵句,這一段的內容也是圍繞關鍵句來寫的,課文分別從“風”“水”“動物”三方面寫出了聲音的豐富和美妙。板塊四 欣賞音樂家“風”的作品1.出示學習活動3:(1)默讀第二自然段。(2)劃出你認為把聲音寫得最美妙的詞語和句子。(3)想想你劃出的句子哪里“美妙”,和同桌相互交流。2.交流:預設1: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觀看手風琴視頻,帶著感受朗讀。(2)練習書寫詞語“演奏”。(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預設2: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1)想象:如果你就是樹葉,在風中會發出怎樣的聲音?(2)指導讀好重音。預設3:“當微風……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大自然的威力。”微風和狂風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你從哪個詞語感受到的?理解詞語“呢喃”。(3)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輕輕柔柔的呢喃細語”“充滿力量的聲音”“雄偉的樂曲”等關鍵詞語。(4)多種方式朗讀。4.填空練習背誦第二自然段。5.引導學生了解摘抄佳句的方法:注明出處、寫出感受。板塊五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1.課堂小結,激發閱讀期待,下節課繼續欣賞“水”和“動物”演奏的作品。2.布置作業。(1)朗讀并背誦第二自然段。(2)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3)推薦閱讀《奇妙的聲音》。【板書設計】21 大自然的聲音美妙風 水 動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