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8《世說新語》二則整合閱讀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理解文意,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閱讀技巧。2.深入分析人物性格與智慧表現,提升文本解讀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3.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感受古代少年的智慧與風骨,培養崇尚智慧、勇于思辨的人生態度。教學重點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閱讀技巧,深入分析人物性格與智慧表現,提升文本解讀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學難點感受古代少年的智慧與風骨,培養崇尚智慧、勇于思辨的人生態度。教學過程情境創設 “魏晉聰慧少年”評選活動自古以來,描寫聰慧兒童的文章數不勝數,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班級決定舉辦“魏晉聰慧少年”評選活動,歡迎各小組同學積極推薦,展示人物風采,制作人物集錦。任務一:穿越千年,初識“慧”書介紹《世說新語》,學生填空任務二:古韻今誦,讀通“慧”事1. 這是我們初中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根據評價量表要求,自由朗讀兩篇文章文言文誦讀評價量表評價標準 星級(五星滿分)讀音標準停頓合理聲音響亮感情飽滿2.簡要概括:兩篇文章分別講了什么故事?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詠雪》:在寒雪日,謝太傅及他的子侄們在家中講論文義,興起而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人約定正午出行,友人失約,陳元方機智應對。任務三:文本細研,讀出“慧”處1. 兩則故事中,有幾位少年?你覺得誰可以參與此次評選?說明入圍理由,小組討論,合作完成人物選票①謝朗②謝道韞③陳元方魏晉聰慧少年選票姓名入圍理由(一)讀《詠雪》,讀出謝朗和謝道韞的聰慧。比較謝朗和謝道韞給“雪”做的比喻,看兩人是否“聰慧”?(屏顯)比讀“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大體“未若柳絮因風起?!蔽慈簦翰蝗?,不及學生回答,主要從喻體的特點上來比較。A.我從“未若柳絮因風起”讀出了比喻的美感,把雪比作白色飄飛的柳絮,寫出了雪的輕飄和柔美,模擬出了雪紛紛而下的神韻,非常傳神,可見謝道韞文采出眾。師引導:謝朗是否聰明?不妨結合語境和人物語氣,細讀《詠雪》B.我從謝朗的比喻中讀出了他的聰明,他的比喻突出了雪的顏色白和像鹽一樣的晶體的情狀,非常符合江南雪的特點。“驟”說明雪下得大,鹽較為細密,與之不符。C.“差”表明謝朗是搶答,沒有深思熟慮,但用語謹慎,但是腦子飛速思考,才思敏捷?!拔慈簟笨闯鲎孕牛斜容^思考的過程。D.從謝安“大笑樂”的反應看,他認為“柳絮”更好,文章結尾也只對謝道韞作了介紹,隱含謝安對“詠絮之才”的肯定,這是詠雪,更是詠才情。一人旁白,老師充當謝太傅,男生謝朗、女生謝道韞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語氣。(二)讀《陳太丘與友期行》,讀出元方的聰慧。教師引導過渡:同樣的,元方也是一個獨具慧心的孩子。讀讀文章是怎樣來表現他的聰明的。借助《作業本》完成人物設計,同桌分角色朗讀,關注元方的語言和語氣變化,揣測回答的意圖,屏顯兩組語言。A.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br/>B.“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要求仿照《詠雪》,抓住文中詞語或具體語境來評價人物。預設:上一組元方的回答強調“久”,意在表明自己的父親是在等待很長時間以后才離開的,委婉含蓄地批評友人的不守時。同時也可以看出元方誠實守信。對待態度良好的友人也以禮相待。方正:辯駁有理有據,“入門不顧”維護父親尊嚴,率真,懂禮識義。下一組是在友人出言不遜時的反擊。元方以理反駁,義正詞嚴,說得友人慚愧不已。師:由此可見元方能言善辯,機智過人。分角色演讀任務四:拓展文本,感受“慧”風文中的謝安可是個非同一般的人物。(屏顯插入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補充助讀)教師提供助讀材料:這首詩中提到的“王”“謝”是當時最有名的兩個大家族——兩個顯赫的貴族,姓謝的家族就是謝安家。謝安當時指揮侄子謝玄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為東晉立下了赫赫戰功。當時就連皇帝都有點怕他們這個家族。這么著名的一個人,在家里是怎樣的?仔細讀課文,在橫線上補寫心理活動。小組討論展示活動設計:公欣然,心想:______________,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公大笑,心想:_______________,樂。1.學生補寫,交流。這里大家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謝安?感受到什么樣的家風?預設:文中謝安沒有具體評價,讓人感覺他是一個開明達觀的長者、寓教于樂。小結:正是因為有這樣開明達觀的長者,給孩子們很多自由表達的空間,有育人之慧。師:一家人關系親密無間,家庭氛圍和諧、其樂融融,可以討論各抒己見、談笑風生。2.有才情、有品行的少年們是如何養成的呢?結合文本和助讀材料,探究魏晉時期世族家庭教育的特點。 (屏顯)材料一: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br/>預設: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材料二: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br/>預設:注重家庭教育小結:這就是當時東晉名士的風范。所謂真名士自風流。《世說新語》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風度的最好畫像。師:相信同學們對《世說新語》一書仍舊意猶未盡,想繼續認識書中的聰慧少年。三、布置作業課后閱讀《世說新語》,繼續探尋書中的“聰慧少年”,完成人物選票,制作人物集錦。課堂總結《世說新語》這部書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的逸聞軼事,是研究魏晉風流的優秀史料,其中關于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征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縱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了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魏晉士人不滯于物,不拘禮法,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形跡灑脫且率真有趣。板書設計8《世說新語》二則謝太傅 胡兒:反應迅速、有才學、嚴謹陳太丘 家風 謝道韞:才思敏捷、聰穎機智友人 元方:方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