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朝花夕拾》 課時:課型 新授 主備教師 審核 學生姓名學習目標和重難點1.閱讀整本書,了解魯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時期的生活和心路歷程。2.養成閱讀整本書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消除與經典的隔膜。3.感悟魯迅先生作為民族魂思想的偉大與深刻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重點:1.閱讀整本書,了解魯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時期的生活和心路歷程。2.養成閱讀整本書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消除與經典的隔膜。難點:感悟魯迅先生作為民族魂思想的偉大與深刻,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學習過程先行預學一、采拾落英---花一世界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敘述:“我”在百草園自由玩耍,在三味書屋讀書求學。表達:對童年美好生活的追憶。2.《父親的病》 敘述:父親經“名醫"再三醫治!病情加重,最終去世。揭露:庸醫故弄玄虛、索錢財、草營人命的行醫本質。3.《五猖會》 敘述:父親要求“我”在看五猖會前背《鑒略》,使我沒有了看會的興趣。表達: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4.《阿長與〈山海經〉》 敘述:長媽媽給“我”買來念念不忘的《山海經》。表達:“我”對長媽媽的感激和懷念。5.《藤野先生》敘述:“我”在日本留學的學習生活,以及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表達:對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深情的懷念。6.《范愛農》 敘述:“我”和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達:對當時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7.《瑣記》 敘述:“我”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表達:求學的艱難、批判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和探索真理的強烈欲望。8.《無常》 敘述:無常勾魂時看到一位母親痛苦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似四十大棒。揭露:諷刺了現實所謂的“正人君子”。9.《二十四孝圖》敘述:介紹對中國古代孝道故事書里“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的看法。揭露: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10.《狗·貓·鼠》 敘述:“我”清算貓的三大罪行。表達:對像貓一樣的人的憎惡,對弱小者的同情。新知研學閑賞飛花一--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學習活動安排(一)魯迅的童年--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其實都一樣!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狗·貓·鼠》這六篇文章,找出魯迅小時候都玩些什么、學些什么、想些什么。任務分配:第1組:玩些什么,第2組:學些什么, 第3組:想些什么。分享展示:玩的內容:百草園:捉蟲子、拔何首烏、雪地捕鳥三味書屋:折臘梅、尋蟬蛻、描繡像看五猖會學的內容:習字、對課、四書五經、鑒略》《二十四孝圖》不耐煩的規矩……想的東西:飛蜈蚣、盼望得到《山海經》不想背書想去看迎神賽會“孝”之難……引入資料: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留存。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朝花夕拾·小引》)分享感受:相信你的童年也有很多有趣和無奈的事讓你反頃,請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任務一、 梳理成長經歷1.閱讀《朝花夕拾》,思考下列問題,梳理魯迅的人生軌跡 (1)童年往往是作家創作的寶庫。魯迅以一個文學家特有的敏銳,捕捉到了哪些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場景 明確:看隱鼠吃墨汁、阿長大年初一急切地讓“我”說“恭喜”、阿長送“我”《山海經》看《〈二十四孝圖》》時感到驚恐、開心地看無常表演、在百草園里拔何首烏根和摘吃覆盆子、雪地捕鳥、在私塾讀書時問“怪哉”惹怒先生、在先生讀書人神時偷偷畫畫、冬日吃冰等。(二)魯迅的青年--誰的青春不迷茫讀《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這四篇文章,思考:1.父親的病故對魯迅的成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留日期間魯迅思想又發生轉變的原因是什么 3.整理這一時期反映魯迅先生求學歷程、思想變化的語句。任務分配:第1組:問題1第2組:問題2第3組:問題 3學醫救人--棄醫從文) 好,那么,走罷!但是,那里去呢 無須學費學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畢業,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畢業,卻又有些爽然若失。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留學的事,官僚也許可了……——《瑣記》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并且離開這仙臺。 ——《藤野先生》(2)魯迅在青少年時期有過兩次立志。這兩次立志的緣由分別是什么 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明確:第一次:魯迅看到庸醫誤人,立志要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后去日本仙臺學醫。 第二次:因為幻燈片事件的刺激,魯迅痛恨麻木的愚民,決定棄醫從文,去救治國民精神的愚昧。 兩次立志都改變了魯迅的生命軌跡。用你喜歡的方式畫出魯迅的成長經歷圖。(參考角度:魯迅的求學之路、魯訊的生活足跡、對魯迅有重要影響的人物、魯迅的愛憎……)示例任務二、繪制人物畫像 《朝花夕拾》中,魯迅記錄了自己生命中出現的一些人物,有些在生活上給予他幫助,有些帶給他情感的慰藉,有些對他精神的成長產生影響,還有一此僅是他生命中的匆匆過客。在這些人中,誰給你的印象最為深刻 若用一個幾何圖形代表他,你會選擇哪個圖形 精讀相關篇章,參考示例,結合人物相關內容選一個圖形并寫出你的理由。【示例】 壽鏡吾先生給我的印象最深,我會選長方形。壽鏡吾先生是一位高而瘦的老人,又是全城最方正質樸的人。他學識淵博,可他對小魯迅問“怪哉”卻不予回答;有一條戒尺,也有罰跪的規矩,卻都不常用。這樣一個重視規矩、嚴厲守舊的宿儒,像長方形一樣方正。任務二 繪制人物畫像《朝花夕拾》中,魯迅記錄了自己生命中出現的一些人物,有些在生活上給予他幫助,有些帶給他情感的慰藉,有些對他精神的成長產生影響,還有一此僅是他生命中的匆匆過客。在這些人中,誰給你的印象最為深刻 若用一個幾何圖形代表他,你會選擇哪個圖形 精讀相關篇章,參考示例,結合人物相關內容選一個圖形并寫出你的理由。 明確1:阿長給我的印象最深,我會選橢圓形。阿長長得胖,外形上給人圓乎乎的感覺。她替小魯迅買到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經》,給魯迅帶去了母性的溫暖,令他一直懷念感激。阿長的善良寬厚、質樸仁慈都像一個圓包容一切,但她又不是圓,她睡相不好,還喜歡切切察察,迷信粗拙,所以選橢圓形。明確2:衍太太給我印象最深,我會選倒三角形。因為衍太太作為長輩,卻鼓勵孩子比賽吃冰、打旋,慫恿小魯迅去偷母親的首飾,并散布小魯迅偷竊的謠言。這是一個口蜜腹劍、虛情假意、自私自利的惡毒之人,像倒三角形一樣尖利,給周圍的人帶去傷害。 明確3:藤野先生給我印象最深,我會選正方形。因為藤野先生對魯迅的講義進行了細致批改,連文法錯誤都一一訂正,還擔心魯迅是否因為敬重鬼神而不肯上解剖課。他待人直誠,治學嚴謹,沒有民族偏見,像正方形一樣正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師。遷移拓學交流思考啟示 詩人柳亞子曾說:“近代對于兒童教育最偉大的人物,我第一個推崇魯迅先生。”從《朝花夕拾》相應篇目中提取魯迅先生的“兒童教育”觀點,填人下頁表中,并選擇其中一個觀點,結合書中相關內容及自己的生活實際,給寫作《朝花夕拾》時的魯迅先生寫一封300字左右的信,和他交流你的思考和你得到的啟示。《朝花夕拾》中的兒童教育觀具體篇目兒童教育觀《阿長與<山海經>》①《<二十四孝圖>》②《五猖會》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④《瑣記》⑤⑥你想和魯迅先生交流哪些話題?示例:①積極保護兒童的求知欲,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避免封建②禮教對兒童精神的毒害,孩子應該讀適合他們成長的書籍③父母不能壓制孩子的天性,不能禁銦孩子的自由④滿足孩子對自然的好奇心,教學不能刻板⑤成人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誤導孩子⑥我想和魯迅先生交流如何更好地教育小孩。四、反思結學選出自己最難讀的一篇,寫出原因 引入資料: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卡爾維諾(意大利)《為什么讀經典》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因闊歷之淺深所得之淺深耳。--清·張潮《幽夢影》小結:由于時代久遠、文字生澀、經歷的欠缺,我們與經典的確存在著隔膜。但意大利的卡爾維諾曾這樣說: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一本經典我們并不能一次讀懂。經典是一本初讀似曾相識,再讀韻味深長的書,不同的年齡去讀更是有著不一樣的感受。就如同清代張潮在《幽夢影》里描述的那樣: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因閱歷之淺深所得之淺深耳。同樣是一輪月亮,由于少、中、老三個人生階段的年齡和閱歷不同,“隙、庭、臺”觀月的地點有別““窺、望、玩”月的方式各異,所看到的情景和收獲就大相徑庭。前者僅可觀其一二,中者只能略知大概,惟獨后者高處臺上,眼界開闊,便能深得其精髓。閱讀經典便是如此,需循序漸進。人生也是這樣,在迷惑和不解中慢慢學會懂得,只要你讀了就一定有用!其實,這本書你讀不懂的地方恰恰是魯迅先生最偉大、最可敬之所以被稱作“民族魂”的地方。五、達標測學 選擇一本與《朝花夕拾》類似的作品,進行自主閱讀,并寫下自己的讀后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