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下14《蜜蜂》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蜜蜂》是部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改編自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講述了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進行的一項實驗,展現了法布爾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包括“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和“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過程寫清楚”。《蜜蜂》一文圍繞這些要素,通過關鍵語句的梳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蜜蜂》之前,學生已經通過《花鐘》一文學習了如何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而在《蜜蜂》中,這一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升,難度也有所增加,需要借助更多的關鍵詞語來概括。通過《蜜蜂》一文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觀察事物的變化,并將實驗過程寫清楚的方法。同時,通過與《花鐘》和《小蝦》兩篇課文的對比,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例如通過多媒體課件、實驗演示等方式,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教學目標1.會讀寫“蜜、蜂、辨、阻”等生字。能正確讀寫“蜜蜂、辨認、大概、阻力、超常”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借助關鍵語句的方法梳理實驗目的、實驗過程。3.創設運用情境,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實驗過程以及原因,體會法布爾善于思考、嚴謹科學的品質。教學重難點學習借助關鍵語句的方法概括實驗目的、實驗過程,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實驗過程以及原因。教學過程板塊一 巧用資料袋,揭題導入一、巧用資料袋,引出課文1.課前認識,開始上課。引入:法國有個人叫法布爾,他研究昆蟲到了癡迷的程度。56歲時,他買下了一座名叫荒石園的小園子,里面長滿了野草,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昆蟲。有一天,他對蜜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做了一個實驗,瞧,決定招募“實驗小助手”,協助他完成蜜蜂實驗的新聞發布會呢。2.我們先來認識法布爾先生,請看資料袋。你從介紹中知道了什么呢?3.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出自法布爾的《昆蟲記》。一起讀課題:14.蜜蜂。二、板書揭題,鞏固書寫 1.“蜜蜂”是這節課要會寫的生字,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預設:都有蟲,位置不同。2.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蜜蜂。現在請你把這兩個生字工工整整地寫在學習單第一題上。板塊二 解決生詞,整體感知1.下面,咱們就進入課文去學習。學習活動一: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 2.檢查字詞:指名,齊讀。辨認 大概 推測 沿途悶了好久 準確無誤 阻力 陌生 逆風而飛3.整體感知: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提示:關注課題,誰?做了什么事?)預設:法布爾做了一個關于蜜蜂的實驗。板塊三 借助關鍵語句,梳理實驗一、梳理實驗目的1.同學們,法布爾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呢,他的實驗目的又是什么?學習活動二:默讀課文,想一想:法布爾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呢,他的實驗目的又是什么 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學生默讀2.出示:第1自然段。(1)指名讀,2-3位,齊讀。(2)理解“辨認”:辨別、分辨。(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實驗目的嗎?(4)引讀:同學們,現在我們知道了法布爾的實驗目的是——驗證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小結:同學們,我們剛才在概括時,就是借助了像“辨認方向”(PPT點擊)這樣一些能表示大概意思的關鍵詞句來理解了實驗目的。(板貼:關鍵詞句、實驗目的)二、梳理實驗過程1.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法布爾的實驗目的,那他又是怎么來做實驗的呢?學習活動三: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法布爾是怎么做實驗的 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1)交流,課件出示第二段前四行,全班讀。(2)你能來說一說,法布爾他這次的實驗第一步怎么做的嗎?在這段話中找相關的句子。(3)交流:出示第一句。這句話的關鍵詞是什么:捉蜜蜂。小結:你看,我們通過畫出相關的語句,找關鍵詞的方法,就幫助我們梳理出了實驗過程的第一步。2.接下來,請你也學著老師剛才的方法,把剩下的實驗過程的步驟理理清楚,完成學習單第二題。(1)投影展示,直接修改(放入袋)(走四公里)(做記號)(放蜜蜂)(2)小結:同學們,我們借助關鍵詞,就概括出了的法布爾的實驗過程。(板貼:實驗過程)(3)現在,你能看著這些關鍵詞,清楚的說一說法布爾是怎么做實驗的嗎?先說給自己聽聽,待會再請你說給大家聽。指名說。評價:講得很清楚,你也是小小科學家了。(4)法布爾是這樣做的,也是這樣寫的。齊讀。三、提出疑惑、解答疑惑1.讀著讀著,對于法布爾的實驗過程,你有什么想問的呢?預設:為什么要放入紙袋?為什么要走四公里?為什么要做白色記號?為什么要讓小女兒等?2.小組合作說原因。學習活動四:四人小組合作,選擇一個問題嘗試解決:①在文中相關依據,畫一畫。②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③把整理好的答案寫在學習單第三題。預設1:為了防止蜜蜂看到路。問2:為什么要走四公里?預設2:為了驗證蜜蜂無論飛到哪里總能回到原處。問3:為什么要做白色記號?預設3:為了能準確得出結果,發現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是自己放出去的。問4:為什么要讓小女兒等?預設:是為了方便實驗記錄。3.師生合作說。四、感受人物形象1.看來法布爾的這次實驗過程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是每一步都精心設計思考過的,你從中感受到他是怎樣的一個人?預設:細心、善于思考、考慮問題周全,有嚴謹的科學態度。2.是的,法布爾就是這樣一位嚴謹求實的人,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出示資料袋第二段)齊讀。板塊四 情景體驗,復述實驗一、情景體驗,復述實驗。正是法布爾嚴謹的科學態度,他的實驗吸引了很多的記者,大家都對他的實驗過程十分感興趣。所以,他決定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此次發布會上,法布爾要向到場的媒體記者和嘉賓介紹他的實驗過程。由于法布爾先生臨時無法到場,決定邀請實驗小助手代替他出席。當然,法布爾先生有幾個要求(出示:評星標準)。兩分鐘后發布會正式開始,開始準備吧。1.學生以法布爾的身份投入講述練習。我們的發布會馬上開始,下面我們有請法布爾小助手上臺為各位記者朋友講述實驗過程。2.請2位同學上臺講述。3.隨機采訪:采訪一下這家記者朋友,請問你對小助手的這次新聞發布會的匯報滿意嗎?你給他打幾顆星?總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借助關鍵語句的方法厘清了概括法布爾做實驗的目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認識了一位對待科學嚴謹的法布爾。下節課,我們繼續探究實驗的結論,以及法布爾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板貼:實驗結論)下課。板書設計蜜蜂善于思考 實驗目的心思縝密 實驗過程嚴謹求實 實驗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