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整理與復習R·八年級物理下冊物體在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s功W=Fs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力的作用成效單位:1 J=1 N·m典型不做功的三種情況做功的快慢功率單位:1 W=1 J/sP=Fv能量物體能夠對外做功1.功知識結構轉 化機械能守 恒2.機械能動 能勢能質 量速 度彈性勢能重力勢能高 度質 量彈性形變程度材料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W = Fs 。1.功(單位:J)基本概念概念理解1 J=1 N · m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叫功率,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它在數值上等于力(或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22.功率(單位:W)1 W=1 J · s常用功率單位:1 kW = 103 W,1 MW = 106 W3.動能和勢能定義 影響因素 共同特點動能勢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質量、速度物體由于受到重力并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質量、高度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彈性形變程度、材料具有能的物體都可以做功,動能和勢能的單位都是焦耳(J)① 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② 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則機械能守恒。4.機械能及其轉化單位:焦耳(J)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注重概念的理解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F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s2. 三種不做功的情況①有力無距離,不做功。②無力有距離,不做功。③力的方向與移動方向垂直,不做功。3.物體勻速運動時的功率功率定義式勻速運動時推導公式 P = Fv4.功和能的關系例 ① 物體自由下落重力勢能減少,重力做功; ② 舉起重物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勢能增加。① 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過程。② 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發生了變化,一定有力對物體做了功。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① 怎樣控制鋼球在水平面上的的速度?② 根據什么現象判斷鋼球的動能?例如,鋼球從斜面上由靜止滑下,撞擊到一個小木塊上,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如圖所示,用質量不同的鋼球A、B,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撞擊同一塊木塊C。(1)讓鋼球A、B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滾下,是為了使鋼球滾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的___;速度(2)本實驗研究的是鋼球具有動能大小跟________的關系;(3)實驗可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質量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如圖所示,讓小球A斜面上某點由靜止滾下,撞擊在水平面上的木塊B,木塊B移動一段距離。(1)該實驗中所研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_______(選填“小球A”或“木塊B”)的動能。小球A(2)實驗表明,讓小球A分別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高度越高,小球 A運動到水平面時的速度越______,木塊 B被撞得越遠。可得結論: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_______,動能越大。大大復習與提高1. 請判斷下列事例中人是否對物體做功,并說明理由。(1)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2)水平拉著行李箱在平路上行走。否,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人對足球沒有施加力的作用,故沒有做功。是,人水平拉著行李箱在平路上行走時,行李箱在人施加的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故做功。1. 請判斷下列事例中人是否對物體做功,并說明理由。(3)推桌子未推動。(4)將杠鈴從地面舉起。否,人推桌子時,桌子在推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故沒有做功。是,人舉起杠鈴時,人對杠鈴施加向上的力,杠鈴向上運動,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故做功。2. 如圖所示,小孩用 40 N 的力水平推著大人和冰車前進 10 m 后松手,冰車又滑行了 2 m后停下。小孩對大人和冰車做了多少功?解:小孩對大人和冰車做的功W = Fs = 40 N×10 m = 400 J。3. 在2022年世界舉重錦標賽中,我國選手以 171 kg 的抓舉成績獲得金牌。如果該選手在整個抓舉過程中,平均用 1710 N 的力抓起杠鈴,使杠鈴升高 1.0 m,隨后站起,又使杠鈴繼續升高 0.8 m。那么該選手在抓舉過程中對杠鈴做了多少功?解:該選手在抓舉過程中對杠鈴做的功W = Fs = F(h1+h2) = 1710 N×(1.0 m +0.8 m) = 3078 J。4. 某同學住在11樓,他在1樓乘電梯回家,電梯運行 20 s 直接到達11樓。假設電梯勻速運行,每層樓高 3 m,該同學重 600 N,在搭乘電梯的過程中,電梯對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解:電梯勻速上升時該同學處于平衡狀態,則電梯對該同學的作用力 F = G = 600N,該同學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s = 3 m×10 = 30 m,電梯對該同學做的功W = Fs = 600 N×30 m=1.8×104 J。5. 在居民小區我們常看到一些標志,如圖所示,這些標志的含義是什么?試著從能量的角度說明設置這些標志的物理意義。5甲乙甲標志是限速標志,限制汽車在小區內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 5 km/h,因為汽車的動能與速度有關,質量一定的情況下,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行駛時危險性越大。乙標志是禁止高空拋物標志,禁止小區內的住戶高空拋物,因為物體的重力勢能與高度有關,質量一定的情況下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拋下時危險性越大。5甲乙6. 物體的質量和速度都能影響物體的動能。一頭質量為 300 kg 的黃牛以 1 m/s 的速度行走時,它的動能為 150 J;另一頭質量為 400 kg 的黃牛以同樣的速度行走時,它的動能為 200 J。一顆質量為 10 g 的步槍子彈從槍口射出時的速度為 860 m/s,動能為 3698 J;飛行一段距離后速度變為 630 m/s,動能變為 1985 J。請你根據以上數據,想一想,質量與速度相比,哪個因素對物體的動能影響更大?并說明猜想的依據。質量與速度相比,速度對物體的動能影響更大。分析數據可知,300 kg 的黃牛,其質量為步槍子彈的 3×104 倍,但速度較小,動能并不大;子彈射出時速度很大,是黃牛行走速度的 860 倍,動能約為黃牛的 25 倍。黃牛的質量增大 時,動能增大 ;子彈的速度減小約 時,動能減小約 。這表明速度對動能的影響更大。7. 撐竿跳高一般要經歷持竿助跑、撐竿起跳、越竿下落三個階段。說說在上述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情況。持竿助跑過程中,運動員的質量不變,則動能增大。撐竿起跳過程中,運動員的速度變小,撐竿發生彈性形變,運動員的動能轉化為撐竿的彈性勢能;隨著撐竿恢復原狀,運動員的高度變大,速度變大,撐竿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越桿下落過程中,運動員的高度變小,速度變大,則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8. 利用鋼珠、橡皮泥等物體可以定性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動手做一做,寫出實驗步驟和結論。提示:讓同一鋼珠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自由下落撞擊水平桌面上的橡皮泥,比較鋼珠陷入橡皮泥中的深度,發現鋼珠的位置越高,陷入橡皮泥的深度越大。實驗表明,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