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第四節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學習目標-新課導入-新知探究-課堂小結-課堂訓練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1.能正確使用刻度尺、秒表測量路程和時間,并求出平均速度。2.會分析實驗數據,分析物體的運動快慢變化情況。學習目標【重點】學習并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難點】實驗的具體操作并會解決實驗中的各種問題。新課導入生活中大部分物體做的是變速運動。我們知道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來描述。區間測速長度3.9km,限速60km/h高鐵出站和進站時速度變化平均速度該如何測量呢?情景再現:南南正在進行100m 賽跑的賽前訓練,一旁觀看的同學議論開了:有同學說南南在中間一段路程(約在30~70 m內)的速度幾乎沒變;有同學則認為在這段路程中,南南的速度明顯變化了。問題提煉:南南在運動過程中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新知探究情景遷移:探究物體沿斜面滑下的例子:猜想與假設:物體在斜面下滑時的速度可能越來越大。物體在斜面下滑時的速度可能不會變化。提出問題:物體沿斜面滑下,其下滑過程中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新知探究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1. 如何測量物體的速度?3. 如何得出物體的速度是否變化,怎樣變化?2. 如何研究物體的速度是否變化,怎樣變化?新知探究實驗目的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器材長木板、小車、擋板、刻度尺、秒表、木塊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安全 警示在每次實驗中都要有安全意識,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傷到自己和他人,避免損壞實驗器材,保護實驗環境等。新知探究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路程和所用時間,計算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新知探究實驗步驟1. 將長木板的一端墊高做成斜面,使小車在斜面上釋放后能向下運動。(注意:調整斜面呈較小的坡度,使小車從靜止釋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會滑落斜面。)2. 標記小車從斜面上釋放時前端的位置,將擋板放置在斜面底端。提問1:斜面坡度能不能過大或者過小?坡度過大,小車運動太快,用時太短,會增大測量時間的誤差;坡度過小,小車做變速運動不明顯,甚至可能不動。新知探究實驗步驟3. 用刻度尺測量標記處到擋板的距離s,將測量結果記錄到表中。4. 將小車從標記處由靜止開始釋放,用秒表測量小車從標記處向下運動到撞擊擋板所用的時間t,將測量結果記錄到表中,重復多次并計算小車通過路程s的平均速度。提問2:實驗時為什么每次都要讓小車從靜止釋放?由靜止釋放,則每次小車的初速度都是0,都相同。小車運動距離為車頭到車頭的距離新知探究實驗步驟5. 將擋板置于標記處到斜面底端的中部,仍讓小車從標記處由靜止開始釋放,采用相同的方法測量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進行記錄。測量過程中不要改變斜面的坡度。(同組的兩名同學分別完成一次,并對比。)新知探究測量次數 路程 s/m 時間 t/s 平均速度 v/(m·s-1)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測量數據記錄表新知探究新知探究通過你記錄的數據表,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實驗結論小車在斜面下滑時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知探究提問3:實驗時還沒有釋放小車就開始計時會導致什么結果?導致時間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速度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提問4:實驗時小車還沒到斜面底端就停止計時會導致什么結果?導致時間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速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新知探究交流討論1. 分析引起測量誤差的主要原因,討論減小測量誤差的方法。2. 實驗時,改變長木板的傾斜程度(未改變木塊的位置)對小車的平均速度有哪些影響?3. 實驗時,應該進行多次實驗,保證實驗結果具有普遍規律性。4.你怎樣通過測量來證實南南在100 m賽跑中間某一段路程中,其速度是否明顯變化?新知探究新知探究迷你實驗室用光電計時器測量速度如圖所示,當做直線運動的小車剛遮擋第一個光源射出的光線時,光電計時器開始計時;遮擋第二個光源射出的光線時,光電計時器停止計時。從光電計時器中讀出小車通過兩個光源的時間,再測量兩個光源的距離(即小車在該段時間內運動的路程),根據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小車通過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了。新知探究課堂小結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原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測量方法用機械停表或手表測量時間用刻度尺測量路程1. 如圖是“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其中s1= 60cm, s2=s1,秒表每格為1s。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斜面應保持很小的坡度B.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為0.12m/sC.實驗中,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D.實驗中,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C課堂訓練2.小明在學校舉行的體育運動會百米賽跑中,前50m用時7s,后50m用時8s,則小明百米賽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 m/s。(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6.73.小明進一步實驗測得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前半程平均速度為v1,后半程平均速度為v2,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表示)。課堂訓練4.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使小車從帶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如圖所示。(1)該實驗的原理是 。(2)AB段距離sAB= cm,小車在AC段平均速度vAC= m/s。(3)如果不小心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會________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sv =t—40.00.3偏大課堂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