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上11《葡萄溝》課堂實錄一、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詞語的意思;能夠將句子說具體、說完整。2、感受葡萄溝的風土人情,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之情。二、教學重難點1、能借助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光十色”詞語的意思。2、用自己的話夸一夸葡萄溝,把句子說具體說完整。三、教學過程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到"美麗中國行"的第五站——新疆葡萄溝去逛一逛。(板書課題)復習生字、第一自然段。活動一:走進葡萄溝,感受風土人情1、讀課文,完成任務一。師:葡萄溝的葡萄種在哪兒呢?生: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師:什么是"梯田"?生:是一層一層的,就像梯子一樣。師:"梯田"像樓梯、臺階一樣,這就是梯田名字的由來。2、感受“茂密”過渡: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爬上梯田看葡萄樹吧!誰能找找我們課文里是怎么描寫的 生:茂密的枝葉像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師:這個句子中那個詞最關鍵?預設:茂密貼幾片葉子,問:這叫茂密嗎?生答什么是茂密?生答師:在吐魯番炎熱的天氣里,鉆進這樣枝葉茂密的葡萄架下,你會有什么感受呢?師:咱們一起邊做動作邊讀一讀這句話,讀出這種感覺來。3、體會“五光十色”過渡: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葡萄的呢?生答。師:"一大串一大串"能換成"一串串"嗎?生:不能,"一大串一大串"比"一串串"更多。這么多顏色的葡萄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生答。但是課文中用的是"五光十色",你覺得哪個詞語更好?圖片對比體會。生:用"五光十色"更好,因為它說明了葡萄不僅顏色很多,而且會發光。師:想象得真好!瞧,在陽光的照射下,葡萄閃閃發光,就像一顆顆瑪瑙,晶瑩剔透,難怪說"五光十色"。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4、仿寫句子這句話當中的“紅的、白的、紫的、淡綠的”這么多種顏色其實是在說葡萄的種類多,而“五光十色,美麗極了”則是人們看到這么多葡萄而產生的感受,那我們來看下面的兩個句子。學生仿照寫一寫。5、體會老鄉的"熱情好客"。師(裝扮成維吾爾族老鄉):孩子們,我是維吾爾族的古麗阿姨,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看,這些都是剛剛摘下來的新鮮的葡萄!誰愿意來夸一夸我們的葡萄。(即興表演)師:你們覺得維吾爾族老鄉怎么樣?生:老鄉太熱情了。師:在我們課文當中,還有幾個詞也能表現出老鄉的熱情好客,大家聽老師讀一讀,你們找一找。師讀,生找“準、最甜、吃個夠”活動二:了解葡萄干的制作過程1、出示學習單2:制作葡萄干(1)讀一讀:讀第3自然段,了解葡萄干的制作過程。(2)做一做:完成葡萄干制作流程圖。(將詞語放到合適的位置上)(3)講一講:當一回小導游,介紹葡萄晾房及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2、播放視頻更直觀感受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3、說一說:為什么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作業設計:今天的葡萄溝之行,大家感覺怎么樣?列車的下一站要開往我們的家鄉,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家鄉特色的資料,為家鄉代言。板書設計: 11、葡萄溝 葡萄五光十色 好 老鄉熱情好客 地 葡萄干色鮮味甜 方教學反思: 一篇課文的教學要有取舍,《葡萄溝》這篇課文的教學,我將重點放到了第2自然段的品讀上,借助圖片突破詞語教學的難點。讓學生看圖,從而明晰梯田的獨特之處,添加葡萄葉子讓學生理解茂密的意思,學生參與互動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教學活動始終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開展,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認真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和情感美,讀出贊美、喜愛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