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單元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1課時)學案(無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單元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1課時)學案(無答案)

資源簡介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知道常見金屬與氧氣反應,感受不同金屬活潑性的差異。
2.初步認識利用金屬與酸反應,比較常見金屬活動性強弱;認識置換反應。
3.初步學會利用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比較常見金屬活動性強弱。
【學習重難點】
1.知道常見金屬與氧氣反應,感受不同金屬活潑性的差異。
2.初步認識利用金屬與酸反應,比較常見金屬活動性強弱;認識置換反應。
【學習過程】
【溫故·習新】
1.表中列出的是一種金屬的部分性質,根據相關性質分析,該金屬不適宜做
A.導線 B.炊具
C.刀具 D.包裝
2.下列各項比較中正確的是
A.含碳量:生鐵>鋼 B.耐腐蝕性:純鐵>不銹鋼
C.地殼中元素含量:鋁<鐵 D.硬度:青銅<銅
3.小明家里收藏了一尊清末時期的鋁制佛像,該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該佛像未銹蝕的主要原因是
A.鋁不易發生化學反應 B.鋁的氧化物容易發生還原反應
C.鋁不易被氧化 D.鋁易氧化,但氧化鋁具有保護內部鋁的作用
【研討·拓展】
活動一、總結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閱讀課本第9頁,然后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下列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常溫下,鎂帶與氧氣反應
常溫下,鋁與氧氣反應
點燃條件下,鐵絲與氧氣反應
加熱條件下,銅與氧氣反應
小結1:金屬+氧氣→
2.思考:
⑴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在常溫下能與氧氣反應,那么為什么鋁制餐具卻很耐腐蝕?
能用鋼刷、沙等來擦洗鋁制品
⑵民間諺語:“真金不怕火煉”的具體含義?
小結2:根據反應難易和劇烈程度,判斷鎂、鐵和金的活動性強弱為
越 (填“活潑或不活潑”)的金屬越 (填“容易或難”)與氧氣發生反應。
活動二、認識金屬與酸的反應
1.實驗: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⑴實驗步驟:
①分別在四支試管中裝入Mg、Zn、Fe、Cu四種金屬;
②再分別加入等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約2mL),觀察是否有氣體產生并比較產生氣體的快慢;
③用燃著的木條放在盛放鋅的試管口,檢驗產生的氣體。
⑵記錄實驗現象
金屬 實驗現象(速度填“快、慢或適中”)
Mg 鎂表面產生 ,其速度
Zn 鋅表面產生 ,其速度
Fe 鐵表面產生 ,其速度
Cu 銅表面
小結1:根據是否產生氣泡及產生氣泡的快慢,你對金屬與酸溶液的反應是否有新的認識?
①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發生反應呢?
②你可以判斷Mg、Zn、Fe、Cu四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
2.認識置換反應
⑴根據上述實驗現象,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
示例:鐵和稀硫酸(H2SO4)的反應: Fe + H2SO4 === FeSO4 + H2↑
(資料:鐵與稀鹽酸(稀硫酸)等溶液反應時,一般生成+2價鐵的化合物。)
①鎂和稀硫酸(H2SO4)的反應
②鐵和稀鹽酸(HCl)的反應
③鋅和稀硫酸(H2SO4)的反應
小結2:金屬+酸→
⑵上述反應類型均屬于置換反應,你能從物質所屬類別角度,說說上述反應的特征嗎?
練習:下列化學反應中,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 )
A.Fe2O3 + 3CO 2Fe+ 3CO2 B.2CuO+C 2Cu+ CO2↑
C.Fe+H2SO4 = FeSO4 + H2 ↑ D. Fe+CuSO4 = FeSO4 + Cu
活動三 、認識金屬與鹽溶液反應
1.實驗探究: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的反應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1 將用砂紙打磨過的銅絲浸入硝酸銀(AgNO3)溶液中 銅絲表面覆蓋上一層 色的固體溶液由 色變為 色
2 將用砂紙打磨過的鋁絲浸入硫酸銅(CuSO4)溶液中 鋁絲表面覆蓋上一層 色的固體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
3 將用砂紙打磨過的銅絲浸入硫酸鋁[Al2(SO4)3]溶液中 銅絲表面
通過上述實驗,你又什么新的發現?
⑴上述發生的反應屬于哪種反應類型?
⑵根據實驗現象,你能比較Cu、Ag、Al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嗎?
⑶實驗3能否說明Al和Cu的活動性強弱?
小結1:金屬+鹽溶液→
活動性 (填“強或弱”,下同)的金屬可以將活動性 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反饋·提煉】
1.如圖為某文化衫圖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發生,是由于鎂的
A.延展性好 B.導電性好
C.導熱性好 D.金屬活動性比鋅強
2.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C.鐵與稀鹽酸反應后溶液顏色由無色變成了淺綠色
D.銅絲放入稀硫酸中有氣泡冒出
4.下列變化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4Al+3O2═2Al2O3 B.Fe+H2SO4═FeSO4+H2↑
C.2H2O22H2O + 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5.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⑴鐵跟氧氣 ;
⑵銅跟硝酸銀 ;
⑶鋁跟硫酸銅 ;
⑷鐵跟硫酸 。
【課時作業】
1.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常溫下,銀白色的鎂條在空氣中表面逐漸變暗,生成了白色固體
B.在氧氣中點燃鋁箔,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D.銅在潮濕的空氣中表面逐漸生成一層綠色的物質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屬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直接制得的是
A.AgCl B.MgCl2 C.ZnSO4 D.FeSO4
3.生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總會有少量殘渣剩余,殘渣的成分主要是
A.鐵 B.硫酸鐵 C.硫酸亞鐵 D.碳和一些雜質
4.下列關于鋅、鐵、銅的說法錯誤的是
A.均可以導電 B.均可以和氧氣反應
C.均可以和稀鹽酸反應 D.鐵能與硫酸銅溶液的溶質發生置換反應
5.下列各組實驗,不能說明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是
A.鐵絲和銅絲分別插入稀硫酸中 B.鐵絲和銅絲分別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
C.銅絲插入硫酸亞鐵溶液中 D.鐵絲和銅絲分別在氧氣中點燃
6.下列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B.Fe + CuSO4 = FeSO4 + Cu
C.2H2O2 2H2O + O2↑ D.CH4 + 2O2 CO2 + 2H2O
7.要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下列物質不合適的是
A.稀硫酸 B.稀鹽酸 C.CuSO4溶液 D.H2O
8.鋁、鐵、銅是人類廣泛使用的三種金屬,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⑴人類開始使用這三種金屬的先后順序為 (填元素符號);
⑵在空氣中 制品(填“鋁”或“鐵”)更耐腐蝕;
⑶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要預先在集氣瓶中裝少量的水或在瓶底鋪一層細砂的原因是 ;
⑷人們大量使用的是合金,這是因為合金具有更多優良性能,如鋼比純鐵的硬度 ;
⑸農藥波爾多液的成分之一是CuSO4,不能用鐵桶盛放波爾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0.小聰與小明同學幫助實驗老師整理化學藥品室時,發現分別放在兩個試劑瓶中的兩片用砂紙磨得光亮的銀白色金屬,未貼標簽。到底它們是哪種金屬?兩位同學首先對這兩種金屬X和Y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實驗探究。
⑴進行猜想:①小聰猜想:活動性:X>Y;②小明同學猜想:活動性:Y>X。
⑵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獲得知識.完成如下實驗報告,并回答后續有關問題。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金屬Y表面無明顯變化,金屬X的表面有氣泡冒出。將燃著的木條放在裝金屬X的試管口,氣體燃燒。 金屬活動性為
⑶上述實驗之前,實驗老師只知道X、Y是銀鐵中的各一種,則根據實驗結果說明Y就是

⑷實驗室急需一定量的Y粉末,科代表小聰認為可用現有的X金屬粉末和Y的鹽溶液、蒸餾水等藥品,配以必要的儀器來制得急需的Y粉末,原因是(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 。
⑸實驗老師經實驗分析得知制得的Y粉末中含有未反應完的X粉末,若用化學方法將雜質X粉末除去,兩個同學經討論、交流一致認為可選用的除雜質試劑是 。
★11.相同溫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種金屬薄片,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溶質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中(反應中Cr顯+2價),現象如下:
金屬 Cr Mg Cu
與鹽酸反應現象 放出氣泡速率緩慢 放出氣泡速率較快 無明顯現象
⑴上述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⑵從上述探究實驗可知,Cr_____(填“能”或“不能”)跟CuSO4溶液反應。
⑶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Cr和Fe的活動性強弱。
高溫
高溫
PAGE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永兴县| 方城县| 石屏县| 韶山市| 攀枝花市| 陈巴尔虎旗| 曲靖市| 华坪县| 贵阳市| 武夷山市| 定安县| 襄城县| 丰宁| 武强县| 金乡县| 金华市| 河池市| 华池县| 怀仁县| 温州市| 临清市| 嘉祥县| 南靖县| 株洲县| 宜州市| 壤塘县| 荣昌县| 仙居县| 湟中县| 望城县| 普陀区| 措美县| 遂昌县| 曲靖市| 寻甸| 隆化县| 通河县| 灌云县| 青阳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