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專題(一) 質量和密度期末復習專題01分類突破02綜合提升目錄考向一 質量及測量1. (2024·廣東)嫦娥五號攜帶月壤樣品返回地球。從月球到地球,樣品的質量( B )A. 變為原來的一半 B. 保持不變C. 變為原來的2倍 D. 變為原來的4倍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2024·自貢)某同學用已調節好的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他將物體放入天平左盤里,通過增、減砝碼后,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邊一點,這時他應該( D )A.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C. 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D. 把游碼向右移動一些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請給下列數據填上適當的單位。(1) 一枚大頭針的質量約為80 mg 。(2) 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0.15 kg 。(3) 一頭鯨的質量約為150 t 。(4) 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60 g 。mg kg t g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小明同學在練習使用天平測物體質量時,實驗過程如圖所示。第4題(1) 將天平放在 水平 臺面上,游碼歸零后發現指針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他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調節。水平 右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天平調平后,小明按圖乙所示的方法來稱量物體的質量,小華立即對小明說:“你操作時犯了兩個錯誤。”小華所說的兩個錯誤:① 用手拿砝碼 。② 物體和砝碼放反了 。用手拿砝碼 物體和砝碼放反了 第4題(3) 小明虛心地聽取了小華的建議,改正錯誤后重新進行操作。在稱量過程中,加上最小的砝碼后又出現了如圖甲所示的情況,他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向右移動游碼 。向右移動游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二 密度的特性及測量5. (2024·鎮江丹徒段考)在“探究固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小明用3個鋁塊和3個松木塊進行實驗。第5題(1) 調節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測量體積為10cm3的鋁塊的質量,如圖所示,這一操作中的錯誤是 稱量過程中不能用手調節平衡螺母 ,改正錯誤后,繼續進行實驗。稱量過程中不能用手調節平衡螺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所示。物 質 實驗序號 m/g V/cm3 /(g·cm-3)鋁塊 1 27 10 2.72 54 203 108 40 2.7松木塊 4 108 216 0.55 32 64 0.56 10 20 0.5① 表中空格處數據應為 2.7 。2.7 ② 根據1、2、3三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 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相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③ 比較鋁塊和松木塊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 不同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④ 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反映的是 物質 (選填“物質”或“物體”)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中把它定義為 密度 。像這種利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我們還學過 速度 。不同 物質 密度 速度 (3) 小明發現實驗桌上還有一個未知實心物塊,他通過實驗測得其質量為32.4g,體積為12cm3,通過計算他判斷該物塊可能是 鋁塊 (選填“鋁塊”或“松木塊”)。鋁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 (2024·廣西)小明在測量花生油和實心物體A密度的實驗中:(1) 把天平 水平 放置,游碼放在稱量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選填“左”或“右”)調節,直到橫梁平衡。水平 右 第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將花生油倒入空燒杯,用天平測得其總質量為79g;再將燒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測得量筒中油的體積為60cm3;用天平測量剩余花生油和燒杯的總質量時,如圖乙所示,用手拿砝碼的做法 不規范 (選填“規范”或“不規范”),當橫梁再次平衡時如圖丙所示,則剩余花生油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25 g,花生油的密度為 0.9×103 kg/m3。不規范 25 0.9×103 第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在測量A的密度時,不慎碰壞了量筒,于是利用礦泉水瓶(圖丁)代替量筒繼續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 測出A的質量m1。② 往礦泉水瓶中灌滿水,擰緊瓶蓋后擦干瓶子,測出其總質量m2。③ 將物體A放入瓶中,待水不溢出后,擰緊瓶蓋后擦干瓶子 ,測出其總質量m3。④ A的密度ρ= ρ水 (用ρ水、m1、m2和m3表示)。將物體A放入瓶中,待水不溢出后,擰緊瓶蓋后擦干瓶子 ρ水 第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三 新材料7. (2024·陜西)航母的阻攔索在攔停高速運動的飛機時,要承受巨大沖力,繩索會伸長至原長的1.2倍以上,逐漸吸收艦載機降落時的巨大能量,最后恢復原狀。另外,阻攔索要承受戰時起火等極端情況,還要防止鐵磁性顆粒吸附混入繩索內,發生磨損。關于制造阻攔索的材料應具備的物理屬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 硬度大 B. 彈性好C. 熔點高 D. 磁性強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2024·蘇州校級期中)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飛行器的表面覆蓋層,可見其具有很好的 隔熱 性。石墨烯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石墨烯碎片,需要全部回收,否則,飄散的石墨烯碎片進入電器,會導致短路,可見石墨烯有很好的 導電 性。隔熱 導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一塊鐵塊的質量會發生變化的情況是( A )A. 磨掉鐵塊一個角 B. 將它熔化成鐵水C. 把它軋成薄鐵片 D. 從地球運到月球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某同學用已調節好的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他將物體放入天平,稱量時放入最小的砝碼后,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邊一點,這時他應該( D )A.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C. 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D. 取下最小的砝碼,并向右移動游碼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 我們使用的八年級第一學期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 B )A. 20g B. 200gC. 2kg D. 2000mg12. 在探究質量和體積關系實驗中,要求選擇6個測量對象進行探究,下列選擇測量對象中最適當的是( C )A. 不同體積的鐵塊6個B. 6個不同物質制成的相同體積的金屬塊C. 不同體積的鐵塊和鋁塊各3個D. 6個不同物質制成的不同體積的金屬塊B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通過實驗,得到了a、b、c三個實心物體的m-V圖像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可知( D )A. a物質的密度最小B. a物質的密度是c的兩倍C. a物質的密度為0.5×103g/cm3D. b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第13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2024·合肥期末)依據表格中的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物 質 密度/(kg·m-3)水 1.0×103鋁 2.7×103冰 0.9×103DA. 一塊冰熔化成水后質量變大B. 0.5m3鋁的密度為1.35×103kg/m3C. 體積相等的水和冰,其質量之比為9∶10D. 質量相等的鋁和冰,冰的體積是鋁的3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2024·鹽城東臺期末)關于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氧氣瓶內的氧氣用掉一半后氧氣的密度不變B. 一瓶純凈水喝掉一半,剩余水的密度也變成原來的一半C. 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D. 密度是物質的物理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取質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種液體,分別放入完全相同的燒杯中,液面如圖所示,三種液體密度的關系是( B ) 第16題A. ρ甲>ρ乙>ρ丙 B. ρ丙>ρ甲>ρ乙C. ρ乙>ρ甲>ρ丙 D. ρ丙>ρ乙>ρ甲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2024·揚州儀征期中)陶瓷刀是用納米材料“氧化鋯”加工而成的新型刀具,它可輕易切割很多較堅硬物品,號稱是永遠鋒利的刀具,這說明該刀具的 硬度 大,黃金容易拉成絲,并容易加工成金箔,這說明黃金的 延展性 好。硬度 延展性 18. (2024·陜西寶雞期末)醫用氧氣鋼瓶容積為20L,裝有密度為5kg/m3的氧氣。若給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 2.5×10-3 g/cm3,病人需要冰塊進行物理降溫,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冰的質量是 450 g,水全部變成冰后的體積為 500 cm3。(冰的密度為0.9×103kg/m3)2.5×10-3 450 5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我們通常用“面密度”來表示紙張質量的優劣。單位面積的紙張質量即稱為紙張的面密度。請你通過上述閱讀學習,回答下列問題:物理課本所用紙張的面密度為60g/m2,表示 面積為1m2的課本紙張質量為60g 。用這種紙張制作200頁的書,如果每頁紙的面積為500cm2,則此書質量為 300 g。面積為1m2的課本紙張質量為60g 3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小蘭同學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調節天平平衡后,進行如圖甲所示的操作,操作中的錯誤是 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 。改正錯誤后,小蘭用正確的方法稱物體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盤中只有20g砝碼一個,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23.2 g。第20題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 23.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應該惜水如金。小醫同學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就離開了,看到這種現象,你的做法是 提醒小醫回去關緊水龍頭 ,如果這個水龍頭每分鐘流失50mL的水,那么10h流失水的質量是 30 kg。提醒小醫回去關緊水龍頭 3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2024·揚州江都期末)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天平和量筒測出了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并描繪出m-V圖像如圖所示,則ρ甲 > (選填“>”“<”或“=”)ρ乙,利用甲、乙兩物質制成質量相等的兩個球,若兩球都是實心球, 乙 (選填“甲”或“乙”)球的體積較大,若兩球都是體積相等的空心球, 甲 (選填“甲”或“乙”)球的空心部分體積較大。> 乙 甲 第2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2024·南通期末)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小礦石的密度。(1) 如圖甲所示為托盤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的情形,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依次是 將游碼移到稱量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 調節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第23題將游碼移到稱量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調節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用調好的天平測小礦石的質量,當右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天平平衡,則測得小礦石的質量是 32.4 g。(3) 如圖丙所示,小明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將系了細線的礦石再輕放入量筒,則礦石的體積是 18 cm3,小礦石的密度為 1.8×103 kg/m3。32.4 18 1.8×103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實驗中,發現所使用的標有“10g”砝碼只有一個,外表色澤與其他砝碼不同,若該砝碼質量偏大,則測得的礦石的密度會 偏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偏小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在不增加器材的情況下,小明僅用1個“5g”的砝碼和天平就判斷出“10g”的質量是偏大還是偏小。簡要寫出小明的實驗方案: 天平調平后,將“10g”的砝碼放在天平左盤,將“5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并向右調節游碼,若游碼所對的刻度值小于5g時天平平衡,則“10g”的砝碼質量偏小,若游碼所對的刻度值調至5g時仍為左盤較重,則“10g”的砝碼質量偏大 。天平調平后,將“10g”的砝碼放在天平左盤,將“5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并向右調節游碼,若游碼所對的刻度值小于5g時天平平衡,則“10g”的砝碼質量偏小,若游碼所對的刻度值調至5g時仍為左盤較重,則“10g”的砝碼質量偏大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2024·鎮江丹徒段考)有一個容器,形狀見圖甲,先往容器內注水,所加水的質量與深度關系如圖乙所示。第24題(1) 當水深6cm時,水的質量m1為多少?解:由圖甲知當水的深度為6cm時,水的體積V1=S1h1=60cm2×6cm=360cm3,水的質量m1=ρ水V1=1g/cm3×360cm3=360g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容器上方面積S2為多少?解:容器上部分水的質量m2=m-m1=660g-360g=300g,由ρ=可得,上部分水的體積V2===300cm3,上部分底面積S2===100cm2第2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將一個質量為300g的空心球(圖丙)輕輕放入這個裝滿水的容器中,空心球沉入水中,從容器中溢出200g水,空心部分體積是溢出水體積的,求空心球的實心部分材料的密度。解:由ρ=可得,溢出水的體積V溢===200cm3,實心部分的體積V實=V溢=V溢=×200cm3=150cm3,實心部分材料的密度ρ實===2g/cm3第2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共39張PPT)專題(五) 機械和功期末復習專題01分類突破02綜合提升目錄考向一 杠桿1. 賽艇的槳可視為杠桿,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時,與槳屬于同類杠桿的是( A )A. 筷子 B. 瓶起子C. 核桃夾 D. 榨汁器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2024·德州段考)如圖,杠桿處于平衡狀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A. 若將兩邊的鉤碼都遠離支點一格,杠桿依然可以保持平衡B. 若在A處增加一個鉤碼,將B處鉤碼遠離支點一格,杠桿左端下沉C. 若在A處減少一個鉤碼,將B處鉤碼靠近支點一格,杠桿左端下沉D. 若在A、B兩處各加一個鉤碼,杠桿右端下沉第2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如圖甲,方向盤相當于一個輪軸,若F1=20N,輪盤的半徑為20cm,軸的半徑為2cm,不計摩擦阻力,該輪軸平衡時,F2= 200 N。如圖乙,門鎖的把手相當于一個 省力 (選填“省力”或“費力”)輪軸。第3題200 省力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二 滑輪4. (2024·湛江期末)同一物體沿相同水平地面勻速移動,如圖所示,拉力分別為F1、F2、F3、F4,不計滑輪重、滑輪與輕繩間的摩擦,比較它們的大小,則( C ) 第4題CA. F1<F2<F3<F4B. F1>F2>F3>F4C. F4>F1>F2>F3D. F4=F1>F2>F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2024·東莞期中)如圖,用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A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5.4 N,如果動滑輪重為3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物體A的重為 13.2 N,當物體A升高1m時,繩子自由端移動 3 m。第5題5.4 13.2 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三 功 功率6. 小明在進行垃圾分類時,下列各環節中小明對瓶子做功的是( A )A. 從地上拾起瓶子B. 保持瓶子在水平方向上走到可回收垃圾桶C. 拿著瓶子站在垃圾桶旁不動D. 瓶子離開手后掉落桶中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如圖甲,在粗糙程度均勻的水平地面上運動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圖像分別如圖甲和圖乙所示。下列有關拉力做功及其功率的分析正確的是( D ) 第7題DA. 0~3s內拉力做功9JB. 3~6s內拉力的功率逐漸變小C. 第6s拉力的功率為54WD. 9~12s內拉力做功18J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某倉庫用定滑輪、質量為m的箱子等設備將質量為M的貨物由二樓運送到三樓(圖甲)。在此過程中繩子對貨物做的功W與時間t圖像如圖乙。貨物在上升過程的速度始終不變,各樓層間距高度相等,若不計繩重和摩擦,若m=60kg,裝貨物前與裝貨物后,在上升過程中,繩子拉力的功率之比P前∶P后= 1∶2 ;貨物的質量M為 60 kg。(g取10N/kg)1∶2 60 第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2024·淄博模擬)如圖,所受重力為30N的物體A,在水平力F=20N的作用下,以10cm/s的速度沿水平桌面勻速運動4s。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是 60 N;拉力做功是 24 J;功率是 6 W。(不計滑輪重、繩重和軸摩擦)第9題60 24 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四 機械效率10. 如圖,甲、乙兩人用不同的裝置,在相同時間內把質量相等的貨物勻速提升到同一平臺,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甲做的有用功多B. 乙做的總功多C. 甲做總功的功率大D. 乙所用裝置的機械效率小第10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 (2024·無錫)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200N的物體,拉力F為125N,物體升高的高度為4m,不計繩重和摩擦,則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總功為800JB. 動滑輪重為5NC. 繩端移動的距離為4m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第11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2024·漢中期末)如圖所示,一輛質量為1×103kg的汽車爬上一段長為100m,高為10m的斜坡,若汽車牽引力為3×103N,牽引力的功率為3×104W。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 B )A. 有用功為1×104JB. 牽引力做的功為3×105JC. 額外功為1×105JD. 斜坡的機械效率為60%第12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為200N的物體,已知拉力F為80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和繩子自由端的運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反映繩子自由端運動的圖線是 a (選填“a”或“b”),動滑輪重為 40 N,3s內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 300 J。第13題a 40 3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2024·西安校級段考)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幫助汽車脫困,滑輪B的作用是 改變用力的方向 ;汽車被水平勻速拉動1.2m,用時4s,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1000N,汽車受到的摩擦力f為1600N,則此過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 600 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 。第14題改變用力的方向 600 8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2024·珠海模擬)如圖是某工地簡易貨梯的工作原理圖,A、B為滑輪,拉力F由電動機提供。其中滑輪 A (選填“A”或“B”)能省力,某次貨梯以1m/s速度將120kg的貨物勻速提升10m,電動機輸出功率為2kW,則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為 12000 J,此次貨梯的機械效率為 60 %。(g取10N/kg)第15題A 12000 6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2024·吉林二模)如圖所示,斜面高1.2m,長5m,小明用沿斜面向上150N的推力,將總重為500N的小車勻速推到斜面頂端,則他做的有用功為 600 J,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80% 。第16題600 8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2024·南通)如圖,工人用330N的拉力,使用定滑輪將質量為30kg的物體6s內勻速吊起3m,g取10N/kg。求:第17題(1) 物體上升的速度。解:物體上升的速度v===0.5m/s(2) 工人做功的功率。解: 使用定滑輪,拉力端移動距離s=h=3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330N×3m=990J;拉力做功功率P===165W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定滑輪的機械效率。解: 物體重力G=mg=30kg×10N/kg=300N,克服物體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300N×3m=900J,定滑輪的機械效率η=×100%=×100%≈90.9%第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2024·菏澤)如圖所示是我國古人運送巨木的勞動情境示意圖。結合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在抬巨木時眾人越靠近支架越省力B. 只把懸繩向左移動一定距離更利于抬起巨木C. 在抬起巨木時橫桿是省力杠桿D. 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是為了減小壓力第18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2024·長春)如圖所示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南方獨輪推車。人推車前進的過程中( D )A. 人對車不做功 B. 車是定滑輪C. 車是費力杠桿 D. 車是省力杠桿第19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2024·棗莊)如圖所示,小明用滑輪組將重為400N的貨物在20s內勻速提升了2m,小明對繩子的拉力為250N,不計繩重及滑輪上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動滑輪的重力為50NB. 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為500JC. 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25W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第20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2023·常德)如圖所示為鍋爐保險閥門的示意圖。當閥門受到的蒸汽壓力超過其安全值時,閥門就會被拉開。若OB=2m,OA=0.5m,閥門的底面積S=2cm2,鍋爐內氣體壓強的安全值p=6×105Pa(杠桿的重力、摩擦均不計,大氣壓強p0=1×105Pa),則B端所掛重物的重力是( B )A. 20N B. 25NC. 30N D. 120N第21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2024·淄博模擬)如圖,是擲實心球的場景,圖中虛線表示球的運動軌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第22題DA. 圖①②所示情景中該同學都對實心球做了功B. 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手的推力對實心球做了功C. 實心球在B點處于平衡狀態D. 實心球上升到F點時,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一名60kg的中學生以正常的速度騎20kg的自行車,受到的阻力為總重力的2%,則中學生騎車行駛時功率最接近于(g取10N/kg)( C )A. 0.8W B. 8WC. 80W D. 800W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關于如圖四種機械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第24題DA. 圖甲為導向輪,輪屬于定滑輪,可以省力B. 圖乙為尖嘴鉗,剪鐵絲時,鐵絲越靠近轉動軸,需要的力越大C. 圖丙為斜面,利用斜面搬運貨物既省力還省功D. 圖丁為滑輪組,在繩子的承受范圍內,提升的貨物越重,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A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若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原因是 拉力的力臂變小 。第25題變大 拉力的力臂變小 252627282930313226. 一輛共享電動車行駛過程中,電機輸出功率為100W時,可以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8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則此時該車所受的阻力是 20 N,按此速度,該共享電動車行駛5km克服阻力做的功是 1×105 J。20 1×105 第25題252627282930313227. 工人師傅乘坐吊籃清潔高樓玻璃幕墻,該機械簡化結構如圖所示。吊籃的質量為20kg,工人及工具的總質量為100kg,工人用500N的拉力將吊籃、自己及工具在30s內勻速上升了3m。則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150 W,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66.7% 。(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第27題150 66.7% 252627282930313228. 小明設計了圖甲的模型裝置來提升物體,虛線框內是由兩個相同的滑輪組裝成的滑輪組。利用該滑輪組提升質量為27kg的物體所用的拉力為100N。物體和繩子自由端的運動情況如圖乙所示,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滑輪組中每個滑輪重 30 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90% 。(g取10N/kg) 第28題30 90% 252627282930313229. 有一種水上項目——娛樂球(如圖甲所示)。娛樂球是一個規則的球體。當游玩結束后,為了將球中的游客安全送上岸,安全員先將水中的球拉到岸邊;隨后安全員對球施加最小的力,使球繞岸邊的A點始終勻速緩慢轉動。請在圖乙中畫出此時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圖(點O為娛樂球的球心)。第29題252627282930313230. 如圖,小明利用圖甲所示杠桿“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每個鉤碼重0.5N) 第30題(1) 如圖甲,把質量分布均勻的杠桿中點O作為支點,其目的是 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便于測量力臂 。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便于測量力臂 2526272829303132(2) 圖乙中杠桿恰好處于水平位置平衡,若在A、B處下方同時再掛一個相同的鉤碼,杠桿的 左 端會上升。(3) 如圖丙,小明取下B處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鉤在C處,使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示數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N,如果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它是 省力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左 大于 省力 第30題252627282930313231. 下列是“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1) 小明用彈簧測力計 豎直向上勻速 提升不同數量的鉤碼,記錄數據如表所示。豎直向上勻速 實驗次序 1 2 3鉤碼的重力G/N 2 4 6鉤碼提升高度h/m 0.1 0.1 0.1拉力F/N 0.9 1.6 ①繩端移動的距離s/m 0.3 0.3 0.3機械效率η/% 74 83 ②第31題2526272829303132(2) 第3次拉力示數如圖所示,則表格中②處的數據是 91 。(3) 從表中可得結論:用相同滑輪組提升鉤碼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提升鉤碼的重力 有關。91 提升鉤碼的重力 實驗次序 1 2 3鉤碼的重力G/N 2 4 6鉤碼提升高度h/m 0.1 0.1 0.1拉力F/N 0.9 1.6 ①繩端移動的距離s/m 0.3 0.3 0.3機械效率η/% 74 83 ②第31題2526272829303132(4) 小明通過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得到了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汽車作為一種“機械”,提高效率對節能減排有重要意義。請你指出以下三種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 一 與本實驗同理的。方法一:鼓勵人們“拼車”出行,使汽車盡量裝滿人員。方法二:用新材料減輕汽車重力。方法三:常給汽車做保養,保持良好的潤滑。一 第31題實驗次序 1 2 3鉤碼的重力G/N 2 4 6鉤碼提升高度h/m 0.1 0.1 0.1拉力F/N 0.9 1.6 ①繩端移動的距離s/m 0.3 0.3 0.3機械效率η/% 74 83 ②252627282930313232. 如圖,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重力G=1000N,動滑輪重力G動=200N。在工人用力F作用下,重物勻速上升,30s達到規定高度6m處。不計繩重和機械之間的摩擦。(1) 求拉力做功的功率。解:已知重物重力G=1000N,動滑輪重力G動=200N,在工人用力F作用下,重物勻速上升,30s達到規定高度6m處,則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物h=1000N×6m=6000J;工人做的額外功W額外=G動h=200N×6m=1200J;工人做的總功W總=W有用+W額外=6000J+1200J=7200J;拉力做功的功率P===240W第32題2526272829303132(2) 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83.3%第32題(3) 若用該裝置提升另一重物時,機械效率達到90%,則該重物的重力是多少?解:不計繩重和機械之間的摩擦,根據η=×100%=×100%=×100%可知,機械效率達到90%時,有90%=×100%,解得G物'=1800N2526272829303132(共39張PPT)專題(四) 浮 力期末復習專題01分類突破02綜合提升目錄考向一 浮力1. (2024·南京模擬)在一只質量和體積均可不計的薄塑料袋中裝入大半袋酒精,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盛酒精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將塑料袋浸入水中。關于此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D )A. 測力計示數減小,說明塑料袋所受的浮力增大B. 當測力計示數為零時,說明塑料袋所受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C. 當測力計示數為零時,塑料袋內液面比水面高D. 測力計示數減小,說明浮力只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如圖,體積相同的兩圓錐體浸沒在水中,則兩圓錐體受到的水的壓力差相比( C )A. 底面朝下的受到的壓力差較大B. 底面朝上的受到的壓力差較大C. 二者受到的壓力差一樣D. 二者受到的壓力差大小無法比較第2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如圖所示,取一個礦泉水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處,然后向瓶里注水,會發現水從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如圖甲);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觀察到乒乓球上浮起來(如圖乙和丙),此實驗中,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B )A. 圖甲中,乒乓球不受浮力B. 圖乙中,乒乓球不受浮力C. 圖丙中,乒乓球在上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對球上下面的壓力差D. 整個實驗驗證了浮力產生的原因第3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二 阿基米德原理4. 將重為3N的某物體輕輕放入盛水容器中,溢出1N的水,則下列關于該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大小的判斷,正確的是( D )A. F浮一定是3NB. F浮一定是1NC. F浮不可能等于3N,但可能大于1ND. F浮可能等于3N,也可能等于1N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2024·成都期末)如圖是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彈簧測力計在甲、乙、丙、丁四個步驟中的讀數分別為F1、F2、F3、F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第5題DA. 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最合理的實驗順序為甲、乙、丙、丁B. 若圖甲中溢水杯中的水未到達溢水口不會影響探究結果C. 物體只有浸沒才能驗證阿基米德原理D. 當F1-F2=F3-F4時,可驗證阿基米德原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 (2023·濟南)把一塊石頭和一個西紅柿同時放入水中,它們靜止時西紅柿漂浮在水面上,而石頭沉入了水底,如圖所示。石頭和西紅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相比較( A )A. 石頭受到的浮力更大些B. 西紅柿受到的浮力更大些C. 石頭和西紅柿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 無法比較石頭和西紅柿受到的浮力大小第6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2024·淄博模擬)某科考潛水艇,體積為10m3,該潛水艇懸浮在水下8m深處時,所受到水的壓強為 8×104 Pa,受到的浮力為 1×105 N;若潛水艇在水下從淡水潛入海水的過程中,其所受浮力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ρ水=1.0×103kg/m3,g取10N/kg)8×104 1×105 變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2024·德州期末)小明按照如圖所示的操作,利用浮力測量物質的密度。由圖可知,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4 N,長方形固體的密度為 1.25×103 kg/m3,未知液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大 (選填“大”或“小”)。第8題4 1.25×103 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三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9. (2024·巴中)一個體積為100cm3、質量為90g的球放入足夠深的水中,靜止后的狀態及所受浮力大小為(g取10N/kg)( A )A. 漂浮,0.9N B. 漂浮,1NC. 沉底,0.9N D. 沉底,1N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當航空母艦——遼寧艦上的戰斗機從軍艦上起飛后( B )A. 飛行的戰斗機以航母為參照物,是靜止的B. 航母所受浮力變小,會上浮一些C. 航母所受浮力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D. 航母兩側水域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大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 關于浮沉條件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的過程中,浮力變大B. 熱氣球利用了內部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實現升空C. 潛水艇由漂浮下潛至浸沒的過程中,浮力逐漸增大D. 鹽水選種時,空殼的種子漂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它的浮力大于重力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2024·丹東期末)潛水艇能潛入水下航行,進行偵察和襲擊,是一種很重要的軍用艦艇。如圖,潛水艇的艇身裝有水艙,可以通過改變水艙內氣壓的方式進行充放水,從而改變自身重力實現上浮下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潛水艇上浮時,要向水艙充水B. 潛水艇下潛時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 潛水艇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時,可以懸浮在水中D. 潛水艇漂浮在水面上時,浮力小于重力第12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如圖所示,容器內的水面上漂浮著一塊質量為500g的冰塊,此時冰塊受到的浮力為 5 N,冰塊露出水面的體積與水面下的體積之比為 1∶9 。若該冰塊在容器中全部熔化,則熔化后水面將 不 變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g取10N/kg,ρ冰=0.9g/cm3)第13題5 1∶9 不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2024·聊城)我國的智能船舶明遠號礦砂船最大載貨量為40萬噸,這么大的貨船通過國際港口時,工作人員通常是通過讀取貨船沒入海水中的深度來測量載貨量。物理小組根據這個原理,利用圓柱形玻璃杯制作出可測量物體質量的“浮力秤”。如圖甲所示,玻璃杯底面積為80cm2,質量為200g,將未知質量的鐵塊放入玻璃杯中,靜止時玻璃杯浸入水中的深度為5.5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 玻璃杯底面所受水的壓強和壓力。解:p=ρ水gh=1.0×103kg/m3×10N/kg×5.5×10-2m=550Pa;由p=可知玻璃杯底面所受水的壓力F=pS=550Pa×80×10-4m2=4.4N 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鐵塊的質量。解:空玻璃杯的重力G杯=m杯g=200×10-3kg×10N/kg=2N;因玻璃杯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零,下表面受到的壓力F=4.4N,F浮=F=4.4N,由圖甲可知,G總=F浮=4.4N;則鐵塊的重力G鐵=G總-G杯=4.4N-2N=2.4N,由G=mg可得鐵塊的質量m鐵===0.24kg 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此裝置還可以作為密度計來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如圖乙所示,將空玻璃杯放入待測液體中,靜止時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為2cm,待測液體的密度。解:F浮'=G杯=2N;V排=Sh1=80×10-4m2×2×10-2m=1.6×10-4m3,ρ液===1.25×103kg/m3 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下列物體沒有受到浮力的是( D )A. 水中嬉戲的小鴨 B. 空中飛翔的老鷹C. 深海里潛游的鯨魚 D. 深入淤泥的古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如圖所示為形狀相同的三個物體在水中的狀態,關于三個物體所受的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 A物體在上浮,所以受到的浮力最大B. B物體懸浮,受到的浮力比A 物體受的浮力小,比C物體受的浮力大C. C物體在下沉,所以受到的浮力最小D. A、B、C三個物體受到的浮力一樣大第16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2024·盤錦段考)如圖所示,將一個生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然后逐漸向水里添加食鹽并輕輕攪動,觀察發生的現象。下列四個圖像中大致反映雞蛋所受浮力F浮與液體密度ρ液關系的是( C )第17題A B C D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2024·達州)如圖甲所示,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實心圓柱體A浸沒在水中,將其緩慢拉出水面(忽略物體帶出的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然后將體積為2000cm3的實心物體B用細線和A連接在一起,如圖丙所示放入水中,A、B剛好懸浮。細線的重力和體積忽略不計,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DA. A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10NB. A的底面積為50cm2C. B的重力為20ND. B的密度為0.75×103kg/m3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2024·臨沂)水平桌面上的兩個相同的燒杯中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兩個相同的物塊在液體中靜止時兩液面相平,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的物理量相等的是( B )A. 兩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B. 兩物塊排開液體的質量C. 兩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D. 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強第19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2024·內江)青島號導彈驅逐艦從海洋駛入長江時,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變化是(ρ海水>ρ水,忽略驅逐艦自重的變化)( B )A. 浮力變大 B. 浮力不變C. 吃水深度變小 D. 吃水深度不變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2024·衡水模擬)一塊木頭漂浮在水面上露出,如果把露出的鋸掉,剩下的將( C )A. 下沉至水底B. 懸浮在水中C. 上浮,又露出D. 上浮,但露出的小于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2024·長沙期末)如圖所示,亮亮同學將盛水的燒杯放在電子臺秤上,臺秤的示數如圖甲所示;將一個物塊投入水中,漂浮時臺秤示數為375g(如圖乙),物塊的質量為 75 g;用力將物塊全部壓入水中,物塊上表面始終保持水平,此時臺秤示數為425g(如圖丙);整個過程水始終未溢出,物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1.25 N;物塊的密度為 0.6×103 kg/m3。(g取10N/kg,ρ水=1×103kg/m3)75 1.25 0.6×103 第2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2024·泰州模擬)如圖甲所示,將一個氣球放在已清零的電子秤上,穩定后電子秤的示數為2.04g。然后用打氣筒向氣球內打入適量的空氣,估算出氣球的體積為4000cm3,則充氣后的氣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為 0.052 N,且該浮力的大小 小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氣球的總重力。若再將充氣后的氣球放到已清零電子秤上,如圖乙,穩定后電子秤的示數將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4g。(ρ空氣取1.3×10-3g/cm3,g取10N/kg)0.052 小于 大于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如圖甲所示,將一圓柱體木塊用細線拴在沒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漸加水。圖乙是木塊所受浮力隨容器中水的深度變化的圖像。則:(g取10N/kg) 第24題(1) 木塊的重力為 6 N。(2) 木塊的密度為 0.6×103 kg/m3。6 0.6×10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2024·達州)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提出了以下猜想:① 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② 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③ 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實驗步驟和數據如圖所示。(g取10N/kg) 第25題(1) 根據實驗數據,小聰計算出該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4 N。4 252627(2) 為了驗證猜想①,分析A與C、D三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 無 (選填“有”或“無”)關。(3) 為了驗證猜想②,分析A與 B、C 三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無 B、C 第25題252627(4) 小聰為了驗證猜想③,分析A與B、E三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你認為這樣操作是 錯誤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沒有控制排開液體體積相等 。(5) 細心的小紅利用實驗數據還計算出步驟E中所用鹽水的密度是 1.1×103 kg/m3。錯誤 沒有控制排開液體體積相等 1.1×103 第25題25262726. (2024·無錫)制作簡易的密度計,器材有:長度為20cm的吸管一根,鐵屑、石蠟、小瓶、記號筆、刻度尺、天平。(g取10N/kg)(1) 如圖甲所示,用刻度尺和記號筆在吸管上標出長度刻度,用石蠟將標0cm的一端封閉,添加鐵屑至管內,使其總質量為10g,能豎直漂浮在液體中。 第26題252627① 當將它放入密度為1.0g/cm3的水中時,浸入的深度為H。若放入密度為0.8g/cm3的酒精中,密度計所受的浮力大小為 0.1 N,浸入的深度為 1.25 H。0.1 1.25 第26題② 將它放入密度為0.8~1.2g/cm3 的不同液體中,浸入的深度h與液體密度ρ液之間的關系應符合圖乙中 a (選填“a”“b”或“c”)。a 252627③ 為使該簡易密度計測量水和酒精的密度時,兩條刻度線間的距離大一些,利用現有器材,合理的做法是 適當增大密度計的重力,則密度計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即H增大,密度計放入酒精中漂浮時,浸入酒精中的深度為1.25H,也隨之增大,則兩條刻度線間的距離會變大 。適當增大密度計的重力,則密度計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即H增大,密度計放入酒精中漂浮時,浸入酒精中的深度為1.25H,也隨之增大,則兩條刻度線間的距離會變大 第26題252627(2) 如圖丙所示,在吸管下方安裝一個小瓶,將鐵屑裝入瓶中,制成另一支簡易密度計,使其總質量為30g,放入液體后能豎直漂浮,小瓶完全浸沒。放入水中,在密度計上標記出水面位置M,密度計排開水的體積為 30 cm3,從水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待測鹽水中,M比液面高2cm。取出密度計擦干,倒出部分鐵屑,使其總質量為27g,再放入水中,液面距離M為3cm。則吸管的橫截面積為 1 cm2,鹽水的密度為 1.07 g/cm3(結果保留兩位小數)。30 1 1.07 第26題25262727. (2024·南京期末)如圖所示為一種防溺水手環,將手環系在手臂上,緊急情況下打開手環,手環內氣瓶的氣體迅速充滿氣囊,最終使人漂浮于水面。為確保安全,人體浸入水中體積不能超過人體總體積的。若某學生質量為52kg、平均密度為1.04×103kg/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忽略手環體積和自重,求:(g取10N/kg)第27題252627解:該學生的重力G人=m人g=52kg×10N/kg=520N;學生的體積V人===0.05m3,當人體浸入水中體積為人體總體積的時,該學生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人=1.0×103kg/m3×10N/kg××0.05m3=400N第27題(1) 若該學生體積浸入水中,他此時受到的浮力大小。252627(2) 為確保該學生安全,氣囊充滿氣時的最小體積。解:人漂浮時,受到的浮力F浮'=G人=520N,由F浮=ρ水gV排得此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0.052m3;氣囊最小體積V氣囊=V排'-V人=0.052m3-×0.05m3=0.012m3第27題252627(共33張PPT)專題(二) 運動和力期末復習專題01分類突破02綜合提升目錄考向一 力1. (2024·煙臺期末)下列關于力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C )A. 一個物體就可以產生力的作用B. 彼此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C.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就沒有力D. 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力的作用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下列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 )A. 用力推動籃球 B. 拉開的彈簧C. 小鳥將樹枝壓彎 D. 拉開的弓箭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2024·肇慶期末)運動員用網球拍擊球時,球和網球拍都變了形,如圖所示,這表明兩點:一是力可以 改變物體的形狀 ;二是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此外,網球拍擊球過程中,球的運動方向和速度發生變化,表明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第3題改變物體的形狀 相互 運動狀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二 彈力 重力 力的測量4. (2024·徐州期末)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會自動立起來,“不倒翁”在擺動過程中所受重力( B )A. 大小改變,方向不變B. 大小不變,方向不變C. 大小改變,方向改變D. 大小不變,方向改變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小紅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個測力計,發現它的量程太小(0~1N),使用價值不大,小紅想將測力計的量程增大為0~2N,初步擬定了以下幾種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方案是( C )A. 換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變刻度達到要求B. 改變刻度,把刻上1N的地方換刻成2NC. 把兩根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然后改變刻度,提高量程D. 在1N的刻度處下面繼續按比例加刻刻度,直至2N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 (2024·邢臺期末)在失重空間站的“天宮課堂”實驗室里,無法完成的是( D )A. 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B. 讓筆記本懸浮在空中C. 用握力棒鍛煉臂力D. 用重垂線檢查物體是否放豎直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2024·周口模擬)在中國空間站內,航天員穿的“企鵝服”里有彈力拉帶,可將航天員的身體束縛緊,使用時拉帶會發生 彈性形變 ,從而產生彈力,使肌肉緊張,可以有效預防失重導致的肌肉萎縮。同一條拉帶,拉開相同長度,在空間站里與在地球上相比,拉力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彈性形變 不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2024·肇慶期末)某同學在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系時,得到如圖的圖像,則這根彈簧的原長為 2 cm,拉力為6N時,彈簧的伸長量為 3 cm;當這根彈簧的長度為4cm時,此時彈簧受到的拉力為 4 N。第8題2 3 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2024·蘇州姑蘇期末)圖中,物體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物體所受支持力及物體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三 二力合成 二力平衡10. 如圖為某選手手舉杠鈴保持靜止時的情景,下列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A )A. 該選手對杠鈴的作用力和杠鈴所受的重力B. 杠鈴對該選手的作用力和杠鈴所受的重力C. 該選手對杠鈴的作用力和地面對該選手的支持力D. 該選手對杠鈴的作用力和杠鈴對該選手的作用力第10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四 摩擦力11. (2024·廣州)如圖,把吸盤壓在豎直的玻璃墻上,擠出空氣,它就“吸”在玻璃墻上靜止不動,則吸盤所受摩擦力( B )A. 方向豎直向下B. 方向豎直向上C. 大于其所受重力D. 小于其所受重力第11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2024·樂山)以下四種實例中,可以減小摩擦的是( B )A. 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會在手上涂防滑粉B. 輪滑鞋裝有滾輪C. 自行車剎車時捏緊車閘D. 運動鞋底有凹凸的花紋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如圖所示,用手握住裝有水的礦泉水瓶靜止在空中,此時礦泉水瓶受到 靜 (選填“靜”“滑動”或“滾動”)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為 豎直向上 。礦泉水瓶上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 粗糙程度 的方式來增大摩擦的;如果慢慢向礦泉水瓶中加水(未溢出),且始終使礦泉水瓶在豎直方向上保持靜止,則礦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 增大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若增大握力,則礦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 不變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靜 豎直向上 粗糙程度 增大 不變 第1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兩個長方體物塊,A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9N,B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2=6N,此時A、B兩物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A對B的摩擦力方向 向右 (選填“向左”或“向右”),B對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3 N。第14題向右 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如圖甲所示,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長木板上運動,拉力F與時間t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關系如圖丙所示,則物體在0~2s內所受摩擦力為 1 N,5~6s內所受摩擦力為 3 N,6~7s內所受拉力為 3 N(圖乙中未畫出)。第15題1 3 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五 慣性 牛頓第一定律16. 一輛公交車正在水平路面勻速向右行駛,遇到突發情況緊急剎車時,下列能正確表示車內拉環情形的是( A )A B C D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2024·自貢)在學校舉辦的一場足球比賽上,小明將球踢向球門,足球由于 慣性 在空中繼續飛行。若足球飛行過程中所有外力消失,則足球將保持 勻速直線運動 (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慣性 勻速直線運動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2024·廣元)同學們在一起討論“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四名同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B )A. 甲同學:足球只有受力才能運動B. 乙同學:汽車轉彎時,運動狀態不斷改變C. 丙同學:跳遠助跑,因為速度越大慣性越大D. 丁同學:牛頓第一定律是由實驗直接得出的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2024·無錫)如圖所示,小明和小華穿著輪滑鞋靜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小華用力向前推小明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小明和小華由于慣性都保持靜止B. 小明和小華因為受力一起向前運動C. 小明受力向前運動,小華受力向后運動D. 小明受力向前運動,小華由于慣性保持靜止第19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水平放置的水桶重為300N,一人用100N的力豎直向上提水桶,則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D )A. 100N B. 200N C. 400N D. 0N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2023·涼山)車站廣場上,常常看到人們將旅行包放在拉桿箱上。如圖所示,若地面和拉桿箱A的上表面均水平,拉桿箱A和旅行包B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A. A對B具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 B的重力和A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 A的重力和地面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B對A的壓力和B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第21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2024·棗莊)在體育測試中,小明同學擲實心球的場景如圖所示,圖中a點是球剛離開手的位置。球從a點上升到最高點b后下落到地面c點,然后滾動到d點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球從a點上升到b點,是因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 球在b點的速度為零C. 若球在b點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則球做勻速直線運動D. 球從c點運動到d點停止,說明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第22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如圖甲所示,物體M靜止在電梯底部,其上表面通過輕質彈簧與電梯頂部相連。M對電梯底部的壓力用F表示,忽略M和電梯的形變。0~t1s內,電梯靜止,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1s后電梯由靜止開始沿豎直方向運動。0~t4s內,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D )A. t1~t2s內,電梯可能向上運動B. t2~t3s內,M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C. t3~t4s內,電梯一定做加速運動D. t1~t4s內,彈簧對M的拉力不變D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2024·西安期中)如圖所示用細繩將質量為500g的小球懸掛在無人機上,圖中無人機帶著小球豎直向上勻速運動,小球與無人機保持相對靜止,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重力G為 5 N,細繩對小球的拉力F拉是 5 N;當無人機減速上升時,拉力大小F拉 < (選填“>”“<”或“=”)G;若上升過程中懸掛小球的細繩突然斷了,小球的運動情況是 先減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g取10N/kg)第24題5 5 < 先減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如圖所示,光滑的弧形軌道豎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鋼球從C點由靜止開始運動,經過B點到達最低點O,然后到達另一側與B點等高的A點時突然不受力的作用,則鋼球將 沿A點切線方向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理由是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運動的物體在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第25題沿A點切線方向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運動的物體在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52627282926. (2024·威海)小明利用椅子做俯臥撐,如圖所示。請畫出小明受到的重力和腳蹬水平地面時鞋底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圖。252627282927. (2024·蘇州)在圖中畫出靜止在水平面的球受到的力。252627282928. (2024·周口模擬)汽車在通過起伏路段的凸起路面時,經驗豐富的司機往往慢速平穩通過,若快速通過會讓乘客有“騰飛”的感覺,且安全隱患很大,愛探究的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球分別從A、B、C、D四點由靜止滾下,弧面支架下方電子秤的示數如表。則速度越大,車與凸起路面之間豎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越 小 。進一步推理:當汽車通過凸起路面頂部的速度足夠大,結合本實驗判斷是否可以緊急剎車避讓前車并說明理由: 不可以 ,理由是 壓力太小,摩擦力太小,剎不住車 。小 不可以 壓力太小,摩擦力太小,剎不住車 第28題小球釋放位置 A B C D電子秤示數/N 1.56 1.51 1.47 1.38252627282929. (2024·大慶)如圖所示是“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裝置。第29題(1) 如圖甲、乙、丙所示三種情況下,木板和毛巾保持不動,物塊在彈簧測力計拉力作用下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等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 2526272829(2) 比較甲、乙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壓力大小 的關系;比較乙、丙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的關系。壓力大小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第29題2526272829(3) 小萌同學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如圖丁所示,用力F拉動長木板向左運動,物塊保持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等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改進后的實驗中小萌同學 不需要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等于 不需要 第29題2526272829(共38張PPT)專題(三) 壓 強期末復習專題01分類突破02綜合提升目錄考向一 壓強1. 人們在勞作時,主要為了減小壓強的勞動工具是( B )A. 壓碎谷物的重碾子 B. 木桶底面積大C. 鋤田地的鋤頭 D. 加工石料的鑿子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2024·邢臺期末)如圖是一個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勻木塊,若沿虛線切去一半,將其放在上邊,此時地面受到的壓強是原來的( B )A. 一倍 B. 兩倍C. 一半 D. 四分之一第2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如圖所示,一直角三棱劈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三棱劈的密度均勻且底面為矩形,其對桌面的壓強為p0。若沿圖中虛線將右上側切掉,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為p。關于p0和p的大小關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A. p=p0 B. p<p0C. p>p0 D. 都有可能第3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二 液體的壓強4. (2024·成都)在“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實驗中,實驗現象如圖所示,U形管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頭所在位置的液體壓強越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第4題AA. 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B. 比較甲、丙兩圖,可得出結論:在不同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C. 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出結論:液體密度越小,壓強越大D. 比較甲、丙兩圖,可得出結論: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2024·石家莊期末)上寬下窄的一杯奶茶密封完好靜止放于水平桌面,不計奶茶杯的厚度與質量,若將其倒置放于同一桌面如圖乙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奶茶密度ρ取1×103kg/m3)( D )A. 圖甲中,奶茶給杯底的壓力等于裝入杯中的奶茶重力B. 圖甲中,A點液體壓強為2000PaC. 倒置前后A、B兩點液體壓強相等D. 倒置后奶茶給桌子的壓力不變,壓強變小第5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 (2024·咸陽期末)如圖所示的須鳚科魚的潛水深度極深,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但是不能將它隨意捕撈起來,是因為它在被捕撈上來的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逐漸 變小 ,當它體內壓強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體外壓強時,它就很可能會爆體而亡。假如一條須鳚科魚下潛到7000m深處,它1cm2表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 7.21×103 N。(ρ海水取1.03g/cm3,g取10N/kg)第6題變小 大于 7.21×10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如圖所示的容器內固定一隔板,隔板中有一小孔用橡皮膜封閉,A、B兩側盛有水和某種液體,此時橡皮膜相平,A、B兩側液體到橡皮膜處的深度分別為11cm、10cm,則液體的密度為 1.1 g/cm3,A、B兩側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pA < (選填“>”“<”或“=”)pB。第7題1.1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三 大氣壓強8. 如圖是一個飲水壺的部分結構示意圖,a、b是出水管的兩端,壺內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與壺口接觸緊密且能自由移動。用力F向下按壓活塞,在水從a端勻速流出來(壺內水面始終高于b端)的過程中,壺內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則( C )A. 壺內氣體的質量變小B. 壺內氣體的壓強變小C. 壺內氣體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D. 向下壓活塞的力 F 逐漸變小C 第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2024·西安模擬)小華一家人坐火車從西安去西藏旅游,在火車上他觀察到帶來的零食包裝袋漸漸鼓了起來,可以推測外界大氣壓 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是因為西藏比西安的海拔 高 (選填“高”或“低”)。變小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2024·無錫濱湖期末)如圖甲所示是一種“強力吸盤掛鉤”。安裝時,按住鎖扣把吸盤緊壓在干凈的墻壁上(如圖乙),然后把鎖扣扳下(如圖丙),讓鎖扣以盤蓋為依托把吸盤向外拉出,使吸盤牢牢地被固定在墻上。 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 正確安裝后,吸盤在 大氣壓 的作用下吸在墻面上,掛鉤上掛上重物,則重物和該裝置總重力的平衡力是 摩擦力 。(2) 若安裝好后,要使掛鉤能掛起5kg的重物,已知吸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為25cm2,吸盤內外大氣壓力差F與摩擦力f之間的關系近似為F=2f,則吸盤內外大氣壓強差至少為 4×104 Pa(g取10N/kg)。大氣壓 摩擦力 4×104 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 (2024·無錫錫山期末)估測大氣壓值的裝置如圖,所用主要器材為體積為V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第11題(1)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 排盡空氣 ,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2) 如圖所示,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近似等于大氣對活塞的壓力)。排盡空氣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用刻度尺測出 注射器有刻度部分 的長度,記為L。(4) 估測大氣壓的表達式為p= (用所給的物理量表示)。實驗中發現活塞與筒壁的摩擦較大,這樣會導致所測大氣壓的值 偏 大 (選填“偏大”或“偏小”)。注射器有刻度部分 偏大 第1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四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12. 國慶假期,小明乘坐動車回老家看望爺爺。當動車進入隧道后他感覺耳朵越來越不舒服,有脹痛感和輕微耳鳴,而當動車離開隧道后,這種不適就會迅速消失。主要因為在隧道內( A )A. 車廂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導致車廂內氣壓降低B. 車廂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大,導致車廂內氣壓升高C. 車廂外空氣流速小,壓強小,導致車廂內氣壓降低D. 車廂外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導致車廂內氣壓升高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2024·武漢新洲模擬)如圖所示是車頂的外掀式天窗。行駛時,將天窗前面關閉,后面微微向上打開,就能“抽出”車內污濁的空氣。這是由于天窗開啟后( A )A. 加大了車頂空氣的流速,使開口處的壓強小于車內的壓強B. 加大了車頂空氣的流速,使開口處的壓強大于車內的壓強C. 減小了車頂空氣的流速,使開口處的壓強小于車內的壓強D. 減小了車頂空氣的流速,使開口處的壓強大于車內的壓強第13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2024·臨汾期末)小麗和同學一起參加漂流活動,乘坐漂流艇時,他們發現狹窄區域中水的流速會增加。當她的漂流艇處于如圖所示位置時漂流艇將 靠近 (選填“靠近”或“遠離”)河岸,你的判斷依據是 在流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第14題靠近 在流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2024·廣州模擬)為探究液體的某些性質,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玻璃裝置。首先向水槽里灌水,松開鐵夾后,水流入a、b兩管,待穩定后,a、b兩管中水面高度ha = (選填“>”“<”或“=”)hb,隨后拔去右端的軟木塞,裝置中的水立即向外涌出,此時a、b兩管中水面高度ha' > (選填“>”“<”或“=”)hb',其原因是 b管下端細,此處流速大,壓強小 。= > b管下端細,此處流速大,壓強小 第1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兩個體重近似的同學站在雪地上,穿雪橇的同學下陷得淺,沒穿雪橇的同學下陷得深,請你就此現象提出一個最合理、最有價值的探究問題( C )A. 兩同學的下陷深度與什么因素有關B. 兩同學的下陷深度為什么不同C. 壓力的效果與受力面積有什么關系D.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下列動物身體結構特點中,為了減小壓強來適應環境的是( B )A. 啄木鳥的尖嘴 B. 駱駝寬大的腳掌C. 鷹鋒利的爪子 D. 小狗尖尖的牙齒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2024·日照期末)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第18題①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②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A③ 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④ 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如圖所示,一容積為1L的密閉薄壁容器裝滿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質量為100g,容器的下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2cm。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g取10N/kg)( A )A.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10NB.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1NC. 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1200PaD.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1100Pa第19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連通器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A )A. 手動抽水機 B. 茶壺C. 鍋爐水位計 D. 船閘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2024·成都期末)如圖是小馬同學正在進行大氣壓值測量實驗的情況,以下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 此時大氣壓強等于760mm高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B. 若將玻璃管稍稍傾斜,則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不變C. 若將水銀換用水做實驗,在玻璃管上端開孔,水會噴出D. 若把此裝置從山下帶到山頂,則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增大第21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2024·揚州期末)小明將礦泉水瓶剪成漏斗狀,將乒乓球放入其中,然后沿著圖示箭頭方向快速吹氣,能將乒乓球吹出的是( D )A. 從下往上吹 B. 從上往下吹C. 水平向前吹 D. 在漏斗上方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2024·蘭州)小雅將兩個完全相同的橡膠吸盤對接后用力擠壓,排出里邊的空氣,用力很難將它們拉開,說明吸盤外部大氣壓強 大于 (選填“大于”或“小于”)吸盤內部氣壓,小雅想要將兩吸盤分開,請你為小雅提供一條可行的建議: 在吸盤上戳一個小孔 。大于 在吸盤上戳一個小孔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2024·無錫)生活中常用吸盤掛鉤來掛毛巾,使用時排盡吸盤內的空氣,吸附在 平整 (選填“平整”或“不平整”)的墻面上,以防止漏氣。若吸盤的橫截面積為2×10-3m2,外界大氣壓為1×105Pa,則排盡空氣后的吸盤受到的大氣壓力為 200 N,吸盤掛鉤不會掉落是因為受到墻壁對它豎直向上的 摩擦 力。平整 200 摩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形狀、體積相同的長方體甲、乙按如圖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甲的質量為8kg,底面積為0.05m2,乙的質量為6kg。此時甲對地面的壓強為 1600 Pa;若將它們順時針旋轉90°,此時甲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甲為400Pa,則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乙為 300 Pa。(g取10N/kg)第25題1600 300 25262728293026. 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有不同的液體甲、乙,在兩容器中同一高度處有A、B兩點。若A、B兩點的液體壓強相等,則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關系是p甲 > p乙;若兩種液體質量相等,則其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是p甲' = p乙',此時A、B兩點液體壓強關系是pA' < pB'。(選填“>”“<”或“=”)第26題> = < 25262728293027. 如圖所示,a、b兩管由橡皮塞密封在瓶口,a管上端開口,下端與氣球緊密相連,b管兩端開口。當只從a管向里吹氣時,氣球體積 變大 ;當只從b管口往外抽氣,氣球體積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第27題變大 變大 25262728293028. 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使用的器材有小桌、海綿、砝碼、木板各一個。(1) 如圖,通過觀察 海綿凹陷程度 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第28題(2) 通過觀察甲、乙兩圖后得出: 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海綿凹陷程度 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52627282930(3) 圖丙中小桌對木板的壓強設為p丙,圖丁中的小桌對海綿的壓強設為p丁,則p丙 = (選填“>”“<”或“=”)p丁;由此可見,壓強能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前提是 受壓物體材料相同 。= 受壓物體材料相同 第28題252627282930(4) 老師還提供了如圖戊所示的器材:① 用釘子做腿的小桌;② 海綿;③ 砝碼;④ 木板;⑤ 盛有適量水的礦泉水瓶;⑥ 裝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學們選擇,同學們所選的下列四組器材中,不能達到小明探究目的的是 B 。 第28題戊B A. ①③⑥B. ③④⑤C. ②③④D. ②⑤25262728293029. 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 氣密性良好的微小壓強計 不是 (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不是 (2) 如圖甲、乙,通過觀察壓強計U形管兩側 液面高度差 ,判斷出 甲 (選填“甲”或“乙”)圖中探頭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壓強大,是因為同種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選填“增大”或“減小”)。第29題液面高度差 甲 增大 252627282930(3) 圖丙中,A、B、C三點受到液體壓強最大的是 C 點。(4) 小亮通過觀察圖發現在甲、乙兩燒杯中,探頭到燒杯底部的距離是不同的;于是向小明解釋:液體內部某點壓強與該點到容器底部距離有關。小明反駁說:你在實驗過程中沒有控制深度相同,所以你的結論是錯誤的。在你的實驗基礎上, B (選填字母),才能得出正確結論。A. 把甲杯中的探頭上移5cm或把乙杯中的探頭下移5cmB. 從甲杯中抽出5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cm深的水C B 第29題25262728293030. 如圖所示,一個重14N的平底薄壁玻璃花瓶放在水平桌面上,瓶內裝了50N的水,水面到瓶底的距離為0.15m,瓶底的面積為0.04m2,水的密度為1.0×103kg/m3。求:(g取10N/kg)(1) 水對瓶底的壓強。解:水對瓶底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第30題252627282930(2) 水對瓶底的壓力。解: 由p=可得,瓶底受到水的壓力F=pS=1500Pa×0.04m2=60N第30題(3) 花瓶對水平桌面的壓強。解:花瓶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G瓶+G水=14N+50N=64N,花瓶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1600Pa25262728293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末復習專題 專題(三) 壓 強(課件)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習專題專題(一) 質量和密度(課件)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習專題專題(二) 運動和力(課件)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習專題專題(五) 機械和功(課件)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習專題專題(四) 浮 力(課件)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