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九章 機械和功 全章習題課件(共9份打包)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九章 機械和功 全章習題課件(共9份打包)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第九章復習
本章整合提升(二)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考點突破
02
素養提升


考點一 功
1. (2024·常州)起重機將1000N的重物先豎直向上勻速提升3m,再懸停6s,起重機對重物做功情況是( D?。?br/>A. 提升過程做了功,懸停過程做了功
B. 提升過程不做功,懸停過程不做功
C. 提升過程不做功,懸停過程做了功
D. 提升過程做了功,懸停過程不做功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建筑工地上,一塊高40cm、寬30cm、厚10cm,質量為1.5kg的磚,豎直立在水平地面上。若要照圖示方向推倒它,推力至少要做  0.75 J的功;若照圖示方向把磚推倒,最小的推力為  4.5 N。(g取10N/kg)
第2題
0.75 
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考點二 功率
3. 如圖所示,兩個滑梯高度相等,如果小陽分別從左側直梯和右側弧形滑梯上端滑到地面,所用時間分別為t1和t2,小陽所受重力做功分別為W1和W2,重力的功率分別為P1和P2,已知t1<t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W1>W2 B. W1<W2
C. P1>P2 D. P1<P2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如圖所示,質量為50kg的同學在做仰臥起坐運動。若該同學上半身的質量約為全身質量的40%,則她上半身的重力約為  200 N。她在1min內做了40個仰臥起坐,每次上半身的重心上升的高度均為0.3m,則她在1min內克服重力做的功為  2400 J,功率為  40 W。(g取10N/kg)
第4題
200 
2400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媽媽與小明進行爬山比賽,他們的起點、路徑和終點都相同,媽媽的體重是小明的2倍,媽媽所用的時間是小明的3倍。若媽媽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為W2、功率為P2,則W1∶W2=  2∶1 ,P1∶P2=  2∶3 。
2∶1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D?。?br/>A. 越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B. 做功越快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C. 做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越高
D. 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D
考點三 機械效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2024·瀘州)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忽略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將物體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力F=100N。當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繩為60N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恰好為0,則動滑輪的重力為  20 N;當繩子自由端拉力為90N時,物體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物體與桌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為  60 N;撤去水平向左的恒力F,改變繩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仍使物體水平
向右勻速運動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75% 。
20 
60 
75%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工人用如圖所示裝置把重G=1000N的物體,從斜面底部勻速拉到h=2m高的平臺上(斜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30°),用時t=20s。工人對繩子的拉力F=400N,動滑輪重G0=20N,不考慮繩重和滑輪轉軸的摩擦,求:
(1) 繩子對物體做的功W。
解: F繩=nF-G0=2×400N-20N=780N,s=4m,W=F繩s=780N×4m=3120J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物體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
解:W有用=Gh=1000N×2m=2000J,W額外=W-W有用=3120J-2000J=1120J,f===280N
第8題
(3) 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η。
解:W總=Fs'=Fns=400N×2×4m=3200J,η=×100%=×100%=6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2024·長春一模)如圖所示為古人借助轆轤從井中汲水。以下方法中可以提高轆轤機械效率的是( C?。?br/>A. 增大水桶的重力
B. 增大繩子的重力
C. 增大桶內的水量
D. 增大轉動的速度
第9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2023·濟南)2023年5月23日12時30分許,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巍巍珠峰再次見證歷史!在他們從山腳下到峰頂的過程中,體重(含裝備)越大的隊員一定( A )
A. 做功越多 B. 功率越大
C. 做功越快 D. 功率越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2024·宿遷)如圖所示的小型起重機,某次吊起重為6×103N的物體,電動機的拉力為4×103N,用時20s,使物體上升了5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做的有用功為6×104J
B. 拉力功率為2×103W
C. 做的總功為2×104J
D. 機械效率為66.7%
第11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如圖所示,固定的斜面長s=2m,高h=0.5m,沿斜面向上用50N的拉力在4s內把一個重6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這一過程中( C?。?br/>A. 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120J
B. 物體受的摩擦力為50N
C. 拉力做功的功率為25W
D.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0%
第12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用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運送貨物上樓,每件貨物重為100N,每次運送的量不定,貨物每次上升的速度恒定為2m/s,圖乙是整個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貨物重力增加而變化的圖像。當某次運送4件貨物時,不考慮繩重和摩擦,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D?。?br/>A. 動滑輪重為100N
B.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C. 拉繩子的力F為250N
D. 拉繩子的力F的功率為500W
D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如圖,為了提升重物,我們選用了粗細均勻,重為G的杠桿,不計杠桿支點處的摩擦,先后把同一個重物掛在杠桿的A、B兩處,每次用豎直向上的力讓重物勻速上升相同的高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重物掛在A處時拉力做的有用功多
B. 重物掛在B處時拉力做的總功多
C. 重物掛在A處時杠桿的機械效率高
D. 重物掛在B處時杠桿的機械效率高
第1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如圖所示,工人用30N的拉力將重為150N的重物勻速向左移動40cm,重物與地面間摩擦力為45N,時間為20s。則此過程中有用功是  18 J,額外功是  6 J,拉力的功率是  1.2 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75% 。
第15題
18 
6 
1.2 
7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 (2023·宜昌)如圖為某景區的盤山公路,汽車行駛過程中遇到陡坡時司機常常要換用低速擋,這樣做是因為在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一定時可以增大  動力(或牽引力) 。一輛總重為1×105N的汽車經過某一長為200m的路段時,豎直高度上升了20m,如果汽車的牽引力恒為2.5×104N,那么此過程中盤山公路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40% 。
第16題
動力(或牽引力)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 (2023·泰州)如圖所示,供輪椅上下的斜坡長L=4m,高h=2m。小明用120N的拉力F平行于斜坡向上將重為200N的木箱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他所做的有用功為  400 J,斜坡的機械效率約為  83.3%?。ńY果精確至0.1%),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  20 N。
第17題
400 
83.3%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如圖甲所示,一個管道豎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利用拉力F將一重2N的物塊從管道左端豎直拉進,右端豎直拉出,拉動全過程F-t圖像如圖乙,v-t圖像如圖丙,則0~2s,物塊所受摩擦力為  10 N。2~4s,水平拉力F做功  30 J。4~6s,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率為  20 W。
   
第18題
10 
3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工人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運送貨物上樓,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貨物重力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機械中摩擦力及繩重忽略不計。由圖像可知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之一是  貨物的重力 ,動滑輪重為  30 N。
貨物重為270N時,工人向下拉繩子的拉力是  100 N。
第19題
貨物的重力 
3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研學實踐活動時,小明在農家樂看到一種農具(如圖甲),他查閱資料后知道,這種農具叫“舂”,農民搗谷用的,其工作原理圖如圖乙,AOB為碓桿,O為支點,A處連接著碓頭,腳踏碓桿的B處可使碓頭升高,抬起腳,碓頭會落下去擊打稻谷,若碓頭的重力為40N,每踩一次碓頭上升的高度為60cm,AO長1.6m,OB長0.4m。
第2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不計碓桿的重力和摩擦,腳至少用多大的力才可以將碓頭抬起?
解:不計碓桿的重力和摩擦,當腳用力方向垂直于OB向下時,動力臂最長,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動力最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1×OB=G×LG;F1=G=×40N=160N
(2) 每踩一次對碓頭做的功是多少?
解:每踩一次對碓頭做的功W=Gh
=40N×0.6m=24J
第2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若1min將B踩下30次,舂的機械效率為60%,則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解:舂的機械效率為60%,每踩一次人做的總功W人===40J;若1min將B踩下30次,則人做功的功率P====20W
第2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共27張PPT)
第六節 制作簡易升降機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是爸爸帶軒軒在科技館體驗升降座椅時的情景,當45kg的軒軒坐在椅子上時,爸爸用200N的力在10s內將他勻速拉高了40cm,則繩子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1.2 m,爸爸做功的功率為  24 W;換成質量較大的爸爸坐在椅子上,軒軒來拉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變  大 。(不計繩重及摩擦)
1.2 
24 
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4·濟南期末)我國古代記錄傳統手工技術的著作《天工開物》里記載了一種搗谷用的舂,如圖甲所示,“橫木穿插碓頭,硬嘴為鐵,足踏其末而舂之”。圖乙為腳用力向下踩舂在某一位置時的示意圖。依據你對機械和功的理解,舂在工作過程中會( B )
A. 省力 B. 省距離
C. 省功 D. 提高機械效率
B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4·天津期末)如圖是我國空間站的機械臂,它類似于人的手臂,可以省距離,下列工具使用時與機械臂屬同類型杠桿的是( D )
A. 剪鐵絲的鋼絲鉗 B. 用羊角錘起釘子
C. 用瓶蓋起子起瓶蓋 D. 用鑷子夾砝碼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4·西安期末)如圖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它的前端B端系一重20N的空木桶,后端A端系一重50N的配重石塊,OA長為0.6m,OB長為1.2m。木桶裝滿100N的水后,向上拉繩緩慢將桶提起。硬棒質量忽略不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r/>A. 只有向下拉繩放下空桶時,桔槔才為省力杠桿
B. 向上拉繩提起裝滿水的桶時,拉力為50N
C. 向下拉繩放下空桶時,拉力為25N
D. 向上拉繩提起裝滿水的木桶時,拉力的大小會變大
第4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學習滑輪組后,某同學研究了家里的晾衣架,如圖所示,他用20N的力拉繩將60N的衣物勻速上升1m,用時5s(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br/>A. 橫桿和兩個輪子裝置重力為20N
B. 拉力做功60J
C. 拉力的功率為12W
D. 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80%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如圖,人們借助轆轤從井中汲水時,轉動搖把,使繩子在軸筒上不斷疊繞,從而將水桶從井中提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該裝置能夠省功
B. 取水時克服水重和桶重做的功是有用功
C. 使用更輕的桶能提高機械效率
D. 人提水桶水平運動時,拉力對水桶做了功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把貨物運送到高處,電動機用1000N的力拉鋼絲繩,使貨物在10s內勻速上升1m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br/>A. 貨物的重力為3000N
B. 動滑輪重力為100N
C. 電動機對鋼絲繩做的功為3000J
D. 電動機對鋼絲繩做功的功率為100W
第7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4·鞍山期末)“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第8題
實驗次序 物重G/N 物體上升 高度h/m 拉力F/N 繩子自由端 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
1 4 0.1 2.0 0.3 66.7%
2 5 0.1 0.3 69.4%
3 6 0.1 2.6 0.3
(1) 實驗時,應沿豎直向上  勻速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物體上升;在測量繩端所受的拉力時,彈簧測力計應  勻速上升?。ㄟx填“保持靜止”或“勻速上升”)。
勻速 
勻速上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  2.4 N。
(3) 第3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是  76.9% 。(精確到0.1%)
(4) 若用這個滑輪組提升7N的重物,則它的機械效率可能是  8 0% (選填“60%”“70%”或“80%”)
2.4 
76.9% 
80%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4·西安期末)如圖所示為一輛汽車通過滑輪組將深井中的物體拉至井口的裝置圖。已知井深12m,物體重6000N,汽車勻速拉繩子時速度為3m/s,拉力為2.2×103N,受到地面的阻力為3×103N。
(1)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多少?
解:36m
第9題
(2)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解: 90.9%
(3) 汽車牽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解:1.56×104W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圖甲是在《天工開物》中記載的轆轤,可用于汲取井水。其主要部件由固定在同一轉軸上的小輪和手柄組成。提水時,用力轉動手柄,帶動小輪一起轉動并纏繞井繩,提起水桶。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10題
(1) 圖乙是使用轆轤過程中某時刻的示意圖,分析可知,使用轆轤提水可以  省力?。ㄟx填“省力”或“省距離”)。(g取10N/kg)
省力 
(2) 若裝滿水后,桶中水的質量為30kg,則桶中水受到
的重力是  300 N。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3) 若小輪的周長為1m,轉動大輪使裝滿水的水桶勻速上升,則轉動一周做的有用功是  300 J。
(4) 列舉兩種提高轆轤提水機械效率的方法。
解:① 換用一個容積相同,質量更小的桶;② 換用一個質量更小,容積更大的桶,裝更多的水(合理即可)
300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重點實驗突破
類型一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1. (2024·云南)實驗小組通過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來解釋桔槔的使用原理。
(1) 實驗前,杠桿水平靜止如圖甲所示,此時杠桿處于  平 衡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將杠桿左下角物塊M取走后,不調節平衡螺母,杠桿  仍能?。ㄟx填
“仍能”或“不能”)保持水平位置靜止。
平衡 
仍能 
第1題
1
2
3
4
(2) 調節杠桿水平平衡,進行多次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次 序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12.0 1 24.0
2 2 5.0 1 10.0
3 3 10.0 2 15.0
4 3 12.0 2 18.0
第1題
① 分析表中的數據,歸納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F1L1=F2L2 
(用表格中的字母表示)。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A 。
A. 尋找普遍規律 B. 減小實驗誤差
F1L1=F2L2 
A 
② 如圖乙,此時在右側鉤碼下端加掛一個鉤碼,杠桿會  右 端下沉?。ㄟx填“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右端下沉 
1
2
3
4
(3) 桔槔是我國古代的取水工具,如圖丙,在井邊豎一根樹杈,架上一根橫木,橫木的一端綁上大石塊,另一端系繩和水桶,簡化圖如圖丁。若水桶盛滿水后,為減小人向上提水的拉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  增大?。ㄟx填“增大”或“減小”)石塊的質量或向  左?。ㄟx填“左”或“右”)移動杠桿的支點。
增大 
左 
第1題
1
2
3
4
(4) 圖戊為桔槔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模型圖,A處所吊水和水桶的總質量為m1,O處為支點,杠桿的質量為m0,重心在C處,B處所掛石塊的質量為m2,AO=l1 OC=l0,OB=l2,請寫出l2的表達式:l2=   ?。ㄓ米帜竚0、m1、m2、l0、l1表示)。
 
第1題
1
2
3
4
2. 小明進行“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測得的數據如表,實驗裝置如圖(彈簧測力計未畫)。
實驗 次序 實驗 裝置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 的高度 h/m 測力計 示數 F/N 測力計 移動距離 s/m 機械
效率η
1 甲 4 0.1 1.8 0.3 74%
2 乙 6 0.1 2.6 0.3
3 丙 4 0.1 1.4 0.5 57%
4 丙 4 0.2 1.4 1.0 57%
類型二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第2題
1
2
3
4
(1) 在實驗中,應使彈簧測力計  勻速豎直向上拉動時?。ㄟx填“靜止時”或“勻速豎直向上拉動時”),讀出拉力的大小。
(2) 第2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  77?。?。
(3) 分析第1、3次實驗數據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個數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
效率越  小 。
勻速豎直向上拉動時 
77 
小 
第2題
1
2
3
4
(4) 分析第3、4次實驗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物體上升高度 無關。
(5) 為提升滑輪組機械效率、節約能源,根據以上結論和生活經驗,不可采取的措施有  C 。
A. 減輕動滑輪重 B. 增加所提物體重
C. 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D. 機械加潤滑油
物體上升高
度 
C 
第2題
1
2
3
4
類型三 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3. 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改變斜面傾角(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和木塊的重力,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向上勻速拉動木塊,記錄的部分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第3題
實驗 次序 斜面 角度 斜面 高度 h/m 斜面 長度 s/m 木塊 重力 G/N 沿斜面 拉力 F/N 機械效
率η
1 30° 0.6 1.2 5.0 4.2 60%
2 30° 0.6 1.2 3.0 2.5
3 45° 0.8 1.2 3.0 2.8 71%
1
2
3
4
(1) 實驗中調整斜面的傾斜程度時,要使斜面傾角由30°變為45°應
將墊塊向  左 (選填“左”或“右”)移動。
(2) 第1次實驗中,克服物塊重力做功為  3 J,拉力F做功為  5.04 J。
(3) 第2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60?。?;第1、2次實驗是為了
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  物體重力 的關系;分析第2、3次實驗的數據,
可知在其他條件一定時,  斜 面傾角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  。
左 
3 
5.04 
60 
物體重力 
斜面傾角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越高
 
第3題
1
2
3
4
(4) 如果對原實驗裝置做如圖乙所示的改進,與原實驗裝置相比,用帶滑輪的斜面做實驗的好處是  使示數更加準確穩定,讀數時也更方 便。
使示數更加準確穩定,讀數時也更方便
第3題
1
2
3
4
4.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
第4題
類型四 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
(1) 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F為  0.5 N,鉤碼總重G為1.0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m,則用杠桿對貨物做的有用功是  0.1 J,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66.7?。?。請寫出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一個原因:
 克服摩 擦以及杠桿自重做 。
0.5 
0.1 
66.7 
克服摩擦以及杠桿自重做的功
1
2
3
4
(2) 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一名同學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鉤碼掛在A、B兩點,測量并計算得到下表所示的兩組數據。
次 序 鉤碼懸 掛點 鉤碼 總重 G/N 鉤碼 移動距離 h/m 拉力 F/N 測力計 移動距離 s/m 機械效
率η/%
1 A點 1.5 0.10 0.7 0.30 71.4
2 B點 2.0 0.16 1.2 0.30 83.3
根據表中數據,能否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的重有關,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結論?  不能 。請簡要說明兩條理由:①  兩次實驗時鉤碼沒有掛在同一位置 。②  一次對比實驗所得結論是不可靠的 。
不能 

次實驗時鉤碼沒有掛在同一位置 
一次對比實驗所得結論是不
可靠的 
1
2
3
4(共17張PPT)
第四節 比較做功的快慢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是某女子攀巖大賽的比賽情境,右邊的選手先登頂。若兩名選手體重相同,當她們都登頂后,左邊選手和右邊選手克服重力做功分別為W1和W2,則W1 ?。健2,對應的功率大小關系是P1 ?。肌2。(選填“>”“<”或“=”)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青少年在安靜思考問題的時候,心臟推動血液流動的功率約為1.2W,那么你在考試的60min內心臟做功為  4320 J,如果你的質量為60kg,那么這部分功用來把你提升,會把你升高  7.2 m。(g取10N/kg)
3. 甲、乙兩人分別對物體做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r/>A. 乙做功較快,功率較大
B. 甲用時較長,做功較多
C. 甲功率較大,做功較多
D. 乙用時較短,功率較大
4320 
7.2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2024·自貢)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2m/s的速度勻速運動了5s,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8N(不計滑輪和繩子的質量及它們之間的摩擦),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 B?。?br/>A. 1.6W B. 3.2W
C. 8W D. 16W
第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廣西)一艘貨輪在長江某河段行駛,50s內勻速通過200m的路程,其牽引力為5×105N,求:
(1) 貨輪行駛的速度。
解:貨輪的速度v===4m/s
(2) 牽引力做的功。
解: 牽引力做的功W=Fs=5×105N×200m=1×108J
(3) 牽引力的功率。
解:牽引力的功率P===2×106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2024·涼州模擬)甲、乙兩臺塔吊機器的功率分別為P甲=25kW和P乙=40kW。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r/>A. 乙一定比甲做功快
B. 乙一定比甲做功多
C. 相同時間內兩機器做功一樣多
D. 做同樣多的功,甲所用時間更少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4·連云港)如圖所示,一個人先后兩次用同樣的時間、同樣大小的力,將不同質量的物體在不同的表面上分別移動相同的距離。該力在此過程中所做功的大小分別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別為P1、P2,關于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C )
第7題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W2、P1=P2 D. W1<W2、P1>P2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4·上海青浦模擬)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兩次拉著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兩次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其對應的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和F2,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它們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B?。?br/>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F2、P1<P2
D. F1<F2、P1<P2
第8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如圖所示為小明某次跳繩時重心的高度與時間的關系。若小明身體質量為50kg,則他1min內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為(g取10N/kg)( A?。?br/>A. 75W B. 180W C. 60W D. 66W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4·南通期末)如圖所示為某正常體型的中學生在練習深蹲的示意圖,站立和下蹲時重心位置的高度差h,每分鐘下蹲20次,則該同學下蹲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B?。?br/>A. 10W B. 60W C. 100W D. 200W
第10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涼州期末)如圖甲所示,某汽車在水平地面上行駛,25s的時間內其v-t和F-t的圖像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已知前15s汽車運動的路程為180m,平均速度為  12 m/s,整個過程汽車發動機做功  1.14×106J ,汽車勻速階段發動機的功率為  60 kW。
  
第11題
12 
1.14×106J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2024·安徽三模)如圖所示,物塊A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輪拉動物塊A,已知拉力F=5N,物塊A在10s內勻速前進4m,則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  1 W。
第12題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和受到的   支持 力是一對平衡力;物體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當物體的s-t圖像如圖乙所示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1;當物體的v-t圖像如圖丙所示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2,兩次推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F1   = (選填“>”“<”或“=”)F2,P1∶P2=  1∶2 。
     
第13題
支持 
=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如圖甲,小張用小車載著貨物B耗時40s移動了20m,卸下貨物B后,他繼續以相同的速度將小車推至寄存點,如圖乙是他在整個過程中做功與距離的關系圖。若貨物B的質量為40kg,整個過程做勻速直線運動,推力大小與小車、貨物B的總質量成正比,則:
第14題
(1) 他推小車的速度v=  0.5 m/s。
0.5 
(2) 卸下貨物后,推力的功率P=  5 W。
(3) 小車的質量m=  40 kg。
5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某廠家開發的汽車的質量為1500kg,車輪與路面接觸的總面積為0.075m2,該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行駛13.8km,用時10min,這一過程中汽車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為4.6×104W。(g取10N/kg)
(1) 汽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是多少?
解:該汽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力F壓=G=mg=1500kg×10N/kg=1.5×104N,對路面的壓強p===2×105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汽車牽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汽車牽引力所做的功W=Pt=4.6×104W×10×60s=2.76×107J
(3) 行駛過程中汽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解:汽車受到的牽引力F===2×103N,汽車勻速直線運動,牽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阻力f=F=2×103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23張PPT)
第九章復習
本章整合提升(一)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考點突破
02
素養提升


考點一 杠桿的五要素
1. (2024·鄭州期末)如圖是常用的燕尾夾,當用力按壓N點打開夾子時,燕尾夾可以抽象為一個杠桿,能正確表示燕尾夾工作示意圖的是( A?。?br/>A B C D
 第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2024·沈陽模擬)如圖甲所示是自行車的手閘,其中ABO部分可視為一種杠桿,其簡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O為支點,F2為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
(1) 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
(2) 阻力F2的力臂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考點二 杠桿的平衡條件及其實驗探究
3. 如圖所示,杠桿上分別站著大人和小孩(G大人>G小孩),且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自重不計。如果兩人同時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向支點移動,那么杠桿將 ( C?。?br/>A. 仍能平衡
B. 不能平衡,大人那端下沉
C. 不能平衡,小孩那端下沉
D. 條件不夠,無法判斷
C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 (2024·鎮江)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處于豎直方向,他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稍稍超過量程。為了完成實驗,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D?。?br/>A. 鉤碼的數量適當增加
B. 鉤碼的位置適當左移
C. 彈簧測力計轉到圖中虛線位置
D. 彈簧測力計位置適當向左平移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 (2024·德州期末)如圖為某小組“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時的情景,實驗前將杠桿調節到如圖甲所示位置平衡,目的是  便于測量力臂??;如圖乙所示,在A點掛4個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B點掛  6 個鉤碼;如圖丙所示,改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向下拉杠桿,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測力計從a位置轉到b位置時,其示數將  變大?。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便于測量力
臂 
6 
變大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考點三 杠桿的應用
6. 如圖,一輕質杠桿OA中點懸掛一個重力為40N的物體G,在A端施加一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C?。?br/>A. 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時拉力F的大小為80N
B. 此杠桿為費力杠桿
C. 使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是物體G對杠桿的拉力
D. 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升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將增大
C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7. (2024·煙臺)骨骼、肌肉和關節等構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人體中最基本的運動大多是由肌肉牽引骨骼繞關節轉動產生的。下列關于人體中的杠桿說法正確的是( D?。?br/> 
第7題
D
A. 圖甲:手托重物時,可視為省力杠桿
B. 圖甲:手托重物時,肱二頭肌對前臂的牽引力是阻力
C. 圖乙:踮腳時,可視為費力杠桿
D. 圖乙:向上踮腳的過程中,腓腸肌對足部
骨骼的牽引力是動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8. (2024·蘇州)健身步道上的坐式劃船訓練器如圖所示。人坐在座板上,用始終與把手垂直的力緩慢向后將把手拉至身體兩側,此過程中,拉力大小變化情況是  變小 。若要增加訓練強度,應將配重盤向   a (選填“a”或“b”)端移。
第8題
變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9. (2024·廣州)如圖甲,質量不計的晾曬架鉤在支撐物上,掛上衣服后,晾曬架可看成以O為支點的杠桿,圖乙是其簡化圖,晾曬架上A、B、C、D四點在同一水平線上。
(1) B、C、D是掛衣處,同一件衣服掛在B時,A點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請說明理由:  衣服掛在B點時,阻力臂最小 ,若衣服重為3.6N,則此支持力最小值為  4 N。
衣服掛在B點時,阻力臂最小 
4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請在圖乙中:① 畫出B點受到衣服的拉力F;② 畫出拉力F的力臂L。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考點四 滑輪 輪軸
10. 下列器械中,不是輪軸的是?。ā?。?br/>A. 方向盤 B. 羊角錘
C. 螺絲刀 D. 門把手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 如圖(a)是甲、乙兩種物體物質的m-V圖像,把體積相等的甲、乙兩種物體掛在圖(b)中的滑輪組上,如果要處于靜止狀態,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動滑輪的重、繩重和摩擦力)( B )
第11題
B
A. 左邊掛1個乙物體,右邊掛2個甲物體
B. 左邊掛12個乙物體,右邊掛1個甲物體
C. 左邊掛2個乙物體,右邊掛1個甲物體
D. 左邊掛1個乙物體,右邊掛4個甲物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 建筑及裝修工程中經常需要用鉆孔機鉆孔,如圖,鉆頭使用時相當于一個  斜面 (選填簡單機械名稱),可以省  力 。
第12題
斜面 
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3. 如圖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圖中滑輪組提起重物,畫出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4. (2024·牡丹江)下列工具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br/>A. 鑷子 B. 天平 C. 瓶起子 D. 核桃夾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5. (2024·桂林模擬)如圖所示的機械模型,推動硬棒CD或EF,使它們在水平面內繞軸O轉動,即可將繩逐漸繞到軸O上,提升重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br/>A. 硬棒CD(EF)及轉軸組成的輪軸是省力杠桿
B. 滑輪B為動滑輪,它的作用是省力
C. 繞軸O上增加的繩長等于重物上升的高
D. 滑輪A是定滑輪,它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
第1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6. (2024·重慶B卷)小蘭自制了一把桿秤,由秤盤、提紐、秤桿以及200g的秤砣構成,如圖所示。當不掛秤砣、秤盤中不放重物時,提起提紐,桿秤在空中恰好能水平平衡。已知AO間距離為10cm。當放入重物,將秤砣移至距O點30cm的B處時,秤桿水平平衡,則重物質量為  600 g;往秤盤中再增加20g的物體,秤砣需要從B處移動  1 cm才能維持秤桿水平平衡。
600 
1 
第1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7. 將物體A、B置于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物體B恰好勻速下降,已知A重60N,B重10N,則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  20 N;若對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剛好使A在原來的水平地面上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F大小為  40 N。(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
第17題
20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8. (2024·常州模擬)如圖甲所示,長1m的粗細均勻的光滑金屬桿可繞O點轉動,桿上有一光滑滑環,用豎直向上的測力計(圖中未畫出)拉著滑環緩慢向右移動,使桿保持水平狀態,測力計示數F與滑環離開O點的距離s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桿的重力為  100 N,滑環的重力為  50 N。
 
第18題
100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9. 如圖所示,體重為400N的工人師傅用120N的拉力,使重為300N的物體以0.2m/s的速度勻速提升。(不計繩重及摩擦)
(1) 求5s內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解:由圖可知,n=3;5s內物體移動的高度h=vt=0.2m/s×5s=1m,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3×1m=3m
第19題
(2) 求動滑輪的重力。
解:不計繩重及摩擦,由F=(G+G動)可得,動滑輪重力G動=nF-G=3×120N-300N=6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 若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600N,則工人師傅所能提起的最大物重是多少?
解:因為工人師傅體重為400N,則繩子最大拉力為400N,不計繩重及摩擦,由F=(G+G動)可得,工人師傅所能提起的最大物重G'=nF'-G動=3×400N-60N=1140N
第1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共18張PPT)
第三節 功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用力沿水平方向推動沙發前進,人的推力  有 對沙發做功,沙發的重力  沒有 對沙發做功。(選填“有”或“沒有”)
第1題
有 
沒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無錫濱湖期中)如圖所示為小明在水平地面搬箱子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br/>A. 發力階段,小明對箱子做功
B. 上升階段,小明對箱子做功
C. 站立階段,小明對箱子做功
D. 前行階段,小明對箱子做功
第2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樂山)如圖所示,某次比賽中,運動員推著冰壺從A點運動6m到達B點時輕輕松手,隨后冰壺沿冰道運動30m停在O點。若運動員對冰壺的水平推力為9N,冰壺在運動中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恒定為1.5N。從A點到O點冰壺沿直線運動,此過程中( C )
A. 推力對冰壺做功為270J
B. 推力對冰壺做功為324J
C. 冰壺克服阻力做功為54J
D. 冰壺克服阻力做功為45J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成都)如圖所示為飛行汽車,其最大航程可達300km。若該飛行汽車實現通航,從成都市中心出發飛往天府國際機場,航程為68km,僅耗時15min,g取10N/kg,求:
(1) 該飛行汽車從成都市中心到天府國際機場的平均速度。
解:汽車飛行時間 t=15min=0.25h,航程s=68km,平均速度 v===272km/h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若飛行汽車載著質量為70kg的乘客豎直勻速上升500m,汽車對該乘客做的功。
解:乘客的重力G=mg=70kg×10N/kg=700N,汽車對乘客做功W=Fs'=Gh=700N×500m=3.5×105J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下列情景中,人施加的力對物體做功的是( B )
A. 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飛行的過程
B. 拉車使車向前運動
C. 推箱子但沒有推動
D. 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進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保定模擬)小李同學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別在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s,力F在這三個過程中所做的功分別為W甲、W乙、W丙,則( C?。?br/>第6題
A. W甲<W乙<W丙 B. W甲>W乙>W丙
C. W甲=W乙=W丙 D. W甲=W乙<W丙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一顆質量為20g的子彈從槍膛中水平射出。若子彈在槍膛內受火藥爆炸后產生的氣體的平均作用力是600N,槍膛長80cm,射出后子彈在空中飛行1000m,則氣體對子彈做的功是(g取10N/kg)( A )
A. 480J B. 0.18J C. 120J D. 6×105J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圖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過一個動滑輪,使重為200N的物體A水平向右勻速移動了12m,在這個過程中( D )
A. 拉力做了150J的功
B. 重力做了300J的功
C. 重力做了600J的功
D. 拉力做了300J的功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如圖所示,當無人機懸停在空中時,升力  等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無人機的重力;當無人機水平飛行時,升力對無人機  不做功 (選填“做功”或“不做功”)。重為30N的無人機豎直向上飛行100m,無人機克服重力做的功為  3000 J。
第9題
等于 
不做功 
3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如圖所示,物體A重為50N,物體B為重10N(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不計)。物體A沿水平桌面向右勻速運動了3m,桌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做的功為  0 J。繩子對物體A的拉力做的功為  30 J。
第10題
0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如圖所示,物體A以2c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f=  6 N,5s內拉力做的功W=  0.6 J。(不計彈簧測力計自重、滑輪重、繩重及輪與軸之間的摩擦)
第11題
6 
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如圖甲所示為用彈簧測力計將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鉤碼豎直向上緩慢提起的過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零刻度線上升高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5N時,鉤碼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0 N。從開始提升到h=30cm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對鉤碼做功為  0.8 J。
第12題
0 
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2023·長沙)如圖,小明用一個動滑輪和幾個相同的杠鈴片自制了一個健身器。已知動滑輪的質量為5kg,每個杠鈴片的質量為10kg。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小明通過握桿豎直向上勻速拉動繩子提升杠鈴片的過程中,求:
(1) 杠鈴片在0.5s內上升0.2m,杠鈴片的速度。
解:杠鈴片上升的速度v===0.4m/s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動滑輪下掛著兩個杠鈴片時,握桿對繩子拉力的大小。
解:每個杠鈴片的重力G=mg=10kg×10N/kg=100N,動滑輪的重力G動=m動g=5kg×10N/kg=50N,不計繩重和摩擦,當動滑輪下掛兩個杠鈴片時,握桿對繩子的拉力F=×(2G+G動)=×(2×100N+50N)=125N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動滑輪下掛著四個杠鈴片時,杠鈴片上升了0.1m,在此過程中握桿對繩子的拉力做的功。
解:不計繩重和摩擦,動滑輪下掛著四個杠鈴片,杠鈴片上升了0.1m,在此過程中握桿對繩子的拉力做的功W=F's'=×(4G+G動)×2h=4Gh+G動h=4×100N×0.1m+50N×0.1m=45J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20張PPT)
第五節 探究使用機械是否省功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惠州模擬)兩名工人分別用如圖所示的A、B兩種方式,將同樣重的一袋沙子提到高處,滑輪的重力小于沙子的重力,不計摩擦阻力和繩子的重力,則兩人所用的拉力FA ?。尽B,兩力所做的功WA ?。肌B,兩人所用滑輪的機械效率是ηA ?。尽ˇ荁。(選填“>”“<”或“=”)
第1題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2024·榆林米脂段考)省力的機械必然  費 距離;省距離的機械必然  費 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  不存在?。ㄟx填“存在”或“不存在”)的。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  功 。這就是機械功原理。
第3題
費 
費 
不存在 
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連云港校級模擬)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210N的物體,不計各種摩擦,提升過程中拉力做功的部分數據如圖乙所示,則有用功為  2100 J,所用拉力為  100 N,動滑輪的重力為  90 N。
2100 
100 
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質量是45kg的小輝同學用重10N的水桶,提起重為120N的水,沿樓梯把它送到三樓,每層樓高3m,完成這一次提水,他對水做的功為有用功,那么他所做的有用功和額外功分別是(g取10N/kg)( B?。?br/>A. 720J,2600J B. 720J,2760J
C. 720J,60J D. 3420J,60J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保定期末)兩臺機械,甲的機械效率為80%,乙的機械效率為6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甲機械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機械做的多
B. 有用功相同時,甲機械做的總功少
C. 甲機械做功一定比乙機械做功快
D. 經過改進,甲機械的機械效率可以達到100%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圖為工人借助滑輪提升重物的情景,這樣做( C )
A. 省力,同時也省功
B. 不省力,也不省功
C. 省力,但降低了做功效率
D. 既省力又改變施力的方向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4·邢臺期末)以下是某同學對機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確的是( B?。?br/>A. 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B. 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越高
D. 越省力的機械,其機械效率一定越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用如圖所示的電動起重機將6000N的重物勻速提升了4m,電動起重機的功率為5000W,此過程用時10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起重機對重物做的有用功是2×104J
B. 起重機的電動機做的總功是6×104J
C.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48%
D. 只減小動滑輪重,起重機的機械效率將變小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4·南通期末)如圖,為了提升重物,選用了粗細均勻,重為G的杠桿,不計杠桿支點處的摩擦,先后把同一個重物掛在A、B兩處,每次用豎直向上的力讓重物勻速上升同樣的高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重物在A點處時拉力做的有用功多
B. 重物在B點處時拉力做的有用功多
C. 重物在B點處時拉力做的額外功多
D. 重物在B點處杠桿的機械效率高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4·達州模擬)如圖所示,斜面長10m,高6m,用大小為90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將重120N的鐵塊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80% ,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18N 。
第10題
80% 
18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徐州三模)如圖所示的動滑輪,拉著物體A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N,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是80%,則拉力大小為  10 N,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為  水平向右 ,大小為  16 N。
第11題
10 
水平向右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2024·陜西)工人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提升物料,該裝置中的滑輪為  動 滑輪。已知滑輪重80N,貨籃重120N,不計繩重及摩擦。工人用該裝置勻速提升空貨籃時的拉力為  100 N。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20N,每根鋼條重100N,該裝置勻速提升鋼條時,所能達到的最大機械效率為  80% 。
第12題
動 
100 
8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呼和浩特)杠桿是一種讓人類突破自身力量極限的簡單機械。如圖所示,OA長20cm,OB長120cm,小宇同學豎直下壓B端,重物被豎直勻速頂起10cm,已知重物質量為270kg,求:(g取10N/kg)
(1) 若不計桿重和摩擦,上述過程在B端施加的力的大小。
解:270kg×10N/kg×20cm=F×120cm;解得F=450N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若實際使用600N的力,則這個過程的機械效率。
解:若不計桿重和摩擦,F=450N做功都是有用功,η=×100%=×100%=×100%=75%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4·安慶期末)如圖甲,工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500N的推力F,將質量為80kg的貨物從A點勻速推至B點;再用100N的水平推力F1使其沿水平臺面勻速運動到C點;圖乙為貨物從A點經B點到達C點的s-t圖像。求:(g取10N/kg)
第14題
(1) 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
解:15W
(2) 斜面的機械效率。
解:80%
(3) 貨物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解:10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如圖,某起重機最大載重為5t。將3600kg的鋼板勻速提升到10m高的橋墩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鋼絲繩的重力和摩擦,g取10N/kg。求:
(1) 克服鋼板重力做的功W有用。
解:鋼板重力G鋼板=m鋼板g=3600kg×10N/kg=3.6×104N;提升鋼板的有用功W有用=G鋼板h=3.6×104N×10m=3.6×105J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鋼絲繩的拉力F。
解:滑輪組共有4段繩子拉著動滑輪,故拉力移動距離為物體提升高度的4倍,即s=40m;拉力做的功W總===4.5×105J;拉力F===1.125×104N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滑輪組滿載時的機械效率。
解:W額外=W總-W有用=4.5×105J-3.6×105J=9×104J;動滑輪重G動===9000N;當載重最大時,質量m=5t=5000kg,G最大=mg=50000N;則此時機械效率η'=×100%=×100%=×100%=×100%≈84.7%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7張PPT)
第二節 滑 輪
第1課時 定滑輪和動滑輪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云南)如圖所示,美麗鄉村建設的工地上,工人使用一個
 定?。ㄟx填“定”或“動”)滑輪勻速提升重300N的建筑材料(不
計繩重和摩擦),則人的拉力為  300 N。
 第1題
定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天津)高高的旗桿矗立在操場上。旗手緩緩向下拉繩子,旗子就會徐徐上升。這是因為旗桿頂部有一個滑輪,關于該滑輪的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它是動滑輪 B. 可以省力
C. 可以省距離 D. 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內江)如圖所示,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物體上,另一端拴在彈簧測力計上,沿四個不同方向勻速拉起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F4,則它們的大小關系為( D )
A. F1>F2 B. F3>F4
C. F1<F4 D. F1=F2=F3=F4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牡丹江)如圖所示,利用動滑輪提升物體,使其在10s內勻速上升4m,物體的重力為10N,動滑輪的重力為2N,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使用動滑輪可以省距離
B. 物體運動的速度為4m/s
C. 拉力的大小為5N
D.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8m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鹽城)下列挪動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A?。?br/>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一輛貨車不小心陷進泥潭后,司機按如圖所示的兩種方法拉車(不計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及滑輪自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第6題
A. 甲、乙都省力 B. 甲省力,乙不省力
C. 甲不省力,乙省力 D. 甲、乙都不省力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3·常德)如圖所示,小明組裝了甲、乙兩種滑輪,用來提升同一物體,G物=200N(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要使物體豎直勻速提升2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br/>A. F甲=200N,并向上移動4m
B. F甲=100N,并向上移動2m
C. F乙=200N,并向上移動1m
D. F乙=400N,并向上移動1m
D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一名重為600N的舉重運動員,可舉起1300N的物體,這個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圖的裝置提升物體,繩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計。在下列四個不同重力的物體中,他能提起的最重的物重是( A )
A. 600N B. 1300N
C. 1900N D. 700N
第8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如圖,三個滑輪拉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忽略繩重、滑輪重、繩與滑輪的摩擦,所用拉力分別為F1、F2、F3,那么這三個力的關系是( A?。?br/>A. F2<F1<F3 B. F1<F2<F3
C. F2>F1>F3 D. F1>F2>F3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江門期末)如圖所示,繩的一端通過彈簧測力計固定,當人對繩的拉力F是60N時,可使物體A勻速上升,若不計摩擦和繩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60 N;若滑輪重20N,則物體A重  100 N。若物體A上升了1m,則拉力F作用的繩子末端上升了  2 m。
第10題
60 
100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如圖,甲的重力為8N,乙恰好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與臺面之間的摩擦力f為  8 N。若要使乙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需給乙施加一個  16 N的水平向左的力F。(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
第11題
8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如圖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輪和物體A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5N,則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是  5 N。若不計滑輪和彈簧測力計的重力以及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則拉力F是  10 N。若滑輪移動了2m,則物體A移動了  4 m。
第12題
5 
10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在“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用同一個滑輪做了四次實驗,前兩次分別按圖甲、乙進行,后兩次均按圖丙進行,并將測得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第13題
實驗 次序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 高度h/cm 拉力F/N 繩端移動距離s/cm
1 1.0 20.0 1.0 20.0
2 2.0 20.0 2.0 20.0
3 1.0 20.0 0.7 40.0
4 2.0 20.0 1.2 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分析第1、2次的數據,可以得出結論:使用定滑輪  不能?。ㄟx填“能”或“不能”)省距離;用圖乙進行實驗時,若小明將繩子的自由端沿著水平向右的方向勻速拉動,則拉力的大小將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不能 
不變 
實驗 次序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 高度h/cm 拉力F/N 繩端移動距離s/cm
1 1.0 20.0 1.0 20.0
2 2.0 20.0 2.0 20.0
3 1.0 20.0 0.7 40.0
4 2.0 20.0 1.2 40.0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用圖丙進行實驗時,最好沿  豎直方向 勻速緩慢拉動繩子自由端;分析第3、4次數據時發現,拉力的大小總比鉤碼重力的一半要大,這主要是因為  動滑輪、繩子自身受到重力作用以及存在摩擦 。
豎直方向 
動滑輪、繩子自身受到重力作用以及存在摩擦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在本實驗中進行了多次實驗,目的是  C?。ㄟx填字母)。
A. 從多次實驗中選取最準確的數據
B.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C. 從特殊現象中得到普遍規律
D. 利用控制變量法
C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如圖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輪,可使物體A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恒為2N(不計滑輪、測力計、繩子的重力,滑輪的轉軸光滑)。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3 N。
第14題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二節 滑 輪
第2課時 滑 輪 組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茂名期末)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動滑輪的重、繩重和摩擦均不計,物體A的質量為18kg。則物體A受到的重力為  180 N;當提起物體A勻速上升1m時,拉力F為  90 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2 m。(g取10N/kg)
 第1題
180 
90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汕頭期末)小明和小杰握住兩根較光滑的木棍,小華將繩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圖所示依次將繩子繞過兩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離握緊木棍站穩后,小華在圖A處用較小的力緩慢拉動繩子的另一端,這兩根木棍將  靠攏?。ㄟx填“靠攏”或“分開”),兩根木棍和繩子組成的機械相當于  滑輪組 ,說明此機械可以  省力?。ㄟx填“省力”或“省距離”)。
靠攏 
滑輪組 
省力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湛江期末)質量是6kg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圖裝置使物體A以0.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始終保持水平,其示數為2N,不計繩子的伸長和滑輪組內部的摩擦以及彈簧測力計重和滑輪重,則:(g取10N/kg)
第3題
(1) 作用在繩端的拉力F為  2 N。
(2) 水平桌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是  6 N。
(3) 在10s內拉力作用點移動  6 m。
2 
6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把質量相等的A、B兩物體掛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下面,不計繩重、滑輪重和摩擦,放手后( D?。?br/>A. A、B均靜止
B. A、B的運動狀態無法確定
C. A上升
D. A下降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淮南期末)體重為600N的李師傅在裝修施工時,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來提升裝修材料。他用200N的拉力在20s內將500N的材料提升了10m,不計繩重及摩擦。求:
(1)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解:由圖可知,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n=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3×10m=30m;拉繩子的速度v===1.5m/s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動滑輪的重力。
解:不計繩重及摩擦,根據F=(G+G動)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nF-G=3×200N-500N=100N
第5題
(3) 他最多可以提起多重的物體。
解:重600N的李師傅最大拉力F'=G=600N;根據F=(G+G動)得,他最多可以提起物體的重力G'=nF'-G動=3×600N-100N=170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用下列裝置來提升物體,既能省力又能改變施力方向的裝置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如圖,用四個滑輪組分別勻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體,若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其中最小的拉力是( B?。?br/>     
第7題
A. F1 B. F2 C. F3 D. F4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4·滄州期末)家用的手搖晾衣架如圖所示,它實際是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假設衣服和晾衣架的總重為100N,(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靜止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50N
B. 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是5段
C. 如果晾衣架上升1m,那么繩子自由端移動4m
D. 此滑輪組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小明用滑輪組提升物體,物體升高1m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3m,則該滑輪組至少由  1 個定滑輪和  1 個動滑輪組成。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蘭州一模)將物體A、B置于如圖所示的裝置中,5s內物體B恰好勻速下降1m,則物體A的速度為  0.1 m/s,已知A重30N,B重5N,則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  10 N;若對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剛好使A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F=  20 N。(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
第10題
0.1 
1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如圖所示,甲、乙兩滑輪組拉著同一物體G在同一地面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不計繩子、滑輪的重力和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力),其中滑輪C是  定滑輪?。ㄟx填“動滑輪”或“定滑輪”)。若物體G重為10N,勻速運動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6N,則可判斷拉力較大的是  F2 (選填“F1”或“F2”);其中F1的大小為  3 N。
第11題
定滑輪 
F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為了把陷在泥里的汽車拉出來,請你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滑輪組的繞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如圖所示,通過滑輪組用200N的拉力F把重為480N的物體以0.1m/s勻速提升10s,不計繩重和摩擦。
(1) 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解:物體上升的高度h=vt=0.1m/s×10s=1m,由圖可知,滑輪
組中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n=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3×1m=3m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求動滑輪重。
解: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F=(G+G動)可得,動滑輪的重G動=nF-G=3×200N-480N=120N
第13題
(3) 若用此滑輪組將重為780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作用
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應為多大?
解:用此滑輪組將重為780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動)=×(780N+120N)=30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南昌段考)如圖所示,質量為60kg的人,站在質量為30kg的吊籃內,其中每個滑輪重100N,不計繩重和摩擦。他至少用  200 N的拉力拉住繩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籃在空中保持靜止狀態,此時吊籃底面對他的支持力為  400 N。(g取10N/kg)
第14題
200 
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17張PPT)
小專題(七) 簡單機械作圖
第九章 機械和功
類型一 杠桿的作圖
1. (2024·宜賓)如圖是一起重機正在吊起貨物的情景,請在圖中畫出此時動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在圖中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2024·長沙)為撬起大石頭,小明以O為支點架好撬棒,如圖所示。他在A點用最小的力撬起大石頭,請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如圖所示,輕質杠桿可繞O點轉動,杠桿上吊一重物,在力F的作用下杠桿靜止,畫出動力F1、阻力F2及其力臂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2023·成都)植樹節當天,學校八年級開展植樹活動。同學們分工合作,小高正在用鐵鍬鏟土。將鐵鍬視為杠桿,O為支點,請在圖中畫出:
(1) 手在A處施加的最小動力F的示意圖。
(2) F的力臂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2024·棗莊)如圖甲,用手提起重物時,前臂可簡化為杠桿:橈骨在肱二頭肌牽引力F1的作用下,繞肘關節(支點O)轉動,請在圖乙中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 和阻力F2的示意圖。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如圖,工人要把汽油桶用人力推上臺階A,畫出用最小力F的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2023·鞍山)如圖甲是一種常用的移動指示牌,圖乙是它的模型,圖丙是被風刮倒的指示牌,請在圖丙中畫出將指示牌扶起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2023·遼陽)如圖甲所示的晾曬架,掛衣服時可以把它看成杠桿,圖乙為其簡化示意圖。請在圖乙中作出:
(1) 當掛較重的衣物時,為了使晾曬架A點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請在B、C、D三點中選擇一點,作出該點所受的拉力F2。
(2) 晾曬架A點受到的支持力F1及其力臂L1?!?br/>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2024·廣元)圖甲是壓制餃子皮的“神器”,壓皮時壓桿可視為一個杠桿,圖乙是簡化示意圖,圖中O點為支點,F2為壓餃子皮時作用在B點的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壓餃子皮時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及阻力F2的力臂L2。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類型二 滑輪及滑輪組的作圖
11. (2023·泰州)工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畫出滑輪組的繞繩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請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中畫出最省力的繩子的繞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2024·涼山)某運動員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腿部力量訓練,請畫出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2024·惠州模擬)如圖所示,一輛汽車陷入泥潭中,司機想利用滑輪組把汽車從泥潭中拉出來,請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類型三 滑輪和杠桿的綜合作圖
15. 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A可繞O點轉動,利用圖中的裝置提升物體,請畫出杠桿的動力臂、阻力臂以及物體重力的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2024·棗莊三模)請在圖中畫出動滑輪的支點O、動力F1和阻力F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35張PPT)
第一節 杠 桿
第1課時 杠桿及其平衡條件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1. (2024·上海模擬)小王把地面上的石塊用撬棒撬起,可沿DM或DN兩個方向用力,如圖所示。若撬棒的支點在A點,則阻力作用點在   B 點,他是沿  DM?。ㄟx填“DM”或“DN”)方向用力的;若撬棒的支點在C點,則他是沿  DN (選填“DM”或“DN”)方向用力的。
B 
DM 
DN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榆林段考)用如圖所示的“開瓶起子”開瓶蓋,A、B兩點中  A 點是支點,開瓶蓋時在C點處施加  向上?。ㄟx填“向上”或“向下”)的力。
第2題
A 
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時,實驗前杠桿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此時杠桿處于  平衡?。ㄟx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北同學在A處掛了3個鉤碼,如圖乙所示,為了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處應掛  2 個鉤碼。
 
第3題
平衡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安陽滑縣期末)如圖所示,用方向不變的力F,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升到B位置的過程中,動力的力臂將  變小 ,拉力F的大小將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4題
變小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4·蕪湖期末)桔槔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主要灌溉機械。如圖所示,在水邊架一個杠桿,前端用繩系提水工具,后端墜重
物,即可一起一落地汲水。下列關于該桔槔使用時的杠桿五
要素示意圖正確的是( B )
第5題
B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下列有關力臂的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力臂就是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
B. 力臂不可能等于零
C. 力臂就是動力作用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
D. 力臂就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煙臺期末)開啟如圖甲所示的茶壺壺蓋時,壺蓋可看作一個杠桿。請在圖乙中畫出開啟茶壺壺蓋時的動力F1的力臂L1,并在B點畫出阻礙壺蓋轉動的阻力F2。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夾食物時兩根筷子都可以看作杠桿,能正確表示其中一根杠桿的支點O、杠桿受到的動力F1和阻力F2的是( D?。?br/>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無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是某中學的一名同學大課間跑操結束后手拿班旗時的情景。其中旗桿由質量均勻分布的鋁合金管制成,此時旗桿水平放置保持靜止狀態。若這名同學的左手向旗子方向移動一小段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左手對旗桿的力變小,右手對旗桿的力變大
B. 左手對旗桿的力變大,右手對旗桿的力變小
C. 左手和右手對旗桿的力都變大
D. 左手和右手對旗桿的力都變小
D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巴中)如圖所示,小王站在水平地面上,將長為0.6m,質量可忽略不計的木棒擱在肩上,支點O距離后端A處為0.2m,A處掛一個重40N的物體,他用手豎直壓住前端B處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若小王的質量為50kg,雙腳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400cm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 D?。?br/>A. 手對木棒的壓力大小為40N
B. 肩對木棒的支持力大小為80N
C. 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小為560N
D. 人對地面的壓強大小約為1.35×104Pa
第10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邵陽模擬)如圖(a)所示的杠桿是平衡的,在此杠桿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相同的小球,如圖(b)所示,那么,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  
第11題
A. 杠桿仍然平衡 B. 杠桿A端下沉
C. 杠桿B端下沉 D. 無法確定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周口模擬)如圖,小亮到河邊來釣魚,使用釣魚竿時,可以將釣魚竿看成杠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釣魚竿受到的阻力為魚的重力
B. 他左手的位置是釣魚竿的支點
C. 釣魚竿在使用時可視作一個省力杠桿
D. 若想減小動力,應增大兩手間的距離
第1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2024·安慶期末)如圖所示,杠桿AB放在鋼制圓柱體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桿AB能以凹槽兩端的C或D點為支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長度AC=CD=DB,左端重物G=12N。為使杠桿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的最小值F1=  6 N,最大值F2=  24 N。
第13題
6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一節 杠 桿
第2課時 杠桿的分類及應用
第九章 機械和功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棗莊模擬)當運動員用船槳劃水時,水對槳的力是向   前 (選填“前”或“后”)的,運動員手中使用的船槳屬于  費力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使用它的好處是  省距離 。
前 
費力 
省距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小沈家里要進行裝修,小沈和爸爸一起去市場買家里衛生間的水龍頭。他們到市場后發現有兩種形狀的水龍頭甲和乙(如圖),甲水龍頭在使用時相當于  輪軸 ,乙水龍頭在使用時相當于  杠桿 。(選填“杠桿”或“輪軸”)
第2題
輪軸 
杠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用如圖所示的扳手擰螺絲時,一只手穩住扳手的十字交叉部位,另一只手用同樣大小和方向的力在  C?。ㄟx填“A”“B”或“C”)點更容易擰動螺絲,原因是  在阻 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越  。
第3題
C 
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越省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2024·連云港)下列是生活中幾種常見的杠桿,其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D?。?br/>A. 托盤天平 B. 鋼絲鉗
C. 開瓶扳手 D. 筷子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 園藝工人在修剪枝條時,常把枝條盡量往剪刀的軸處靠近,這樣做是為了( D?。?br/>A. 增大動力臂,能夠省力
B. 增大阻力臂,方便使用
C. 減小動力臂,方便使用
D. 減小阻力臂,能夠省力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在學校大掃除中,辦公室有一個一側帶有書柜的辦公桌,如圖?,F要將其一端抬離地面,并作出抬離地面時最小力的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做俯臥撐運動的人可視為杠桿。如圖所示,一名同學體重為500N,A點為重心,求:
(1) 阻力F2的大小。
解:阻力F2就是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就是人的重力F2=G=500N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F1的動力臂和F2的阻力臂的大小。
解:F1的動力臂L1=1.0m+0.7m=1.7m;F2的阻力臂L2=1.0m
第7題
(3) 此時地面對雙手的作用力F1的大小。
解: 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F1×1.7m=500N×1m;地面對雙手的作用力F1≈294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 (2024·懷化段考)使用筷子夾菜時,筷子可看作杠桿。下列生活用具與筷子不屬于同類杠桿的是( B?。?br/>A. 鑷子 B. 開瓶器
C. 理發剪刀 D. 夾盤器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2024·涼州模擬)用如圖所示的均勻杠桿提升重物G,已知OA=OB,設作用在A端的力F始終豎直向下,在將重物G慢慢勻速提升到一定高度的過程中,判斷正確的是( A?。?br/>A. F的大小將保持不變
B. F的大小先變大,后變小
C. 該杠桿是省力杠桿
D. 若將拉力F換成重物G,不可能在如圖所示位置平衡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2024·南通)釣魚活動深受人們喜愛。你認為最合理的拉起魚竿的方式是( C )
A B C D
 第11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 如圖所示,固定在豎直墻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調室外機,A處受到膨脹螺絲水平方向的拉力為F(支架重力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直角三角形支架的A點為支點
B. 若室外機向外移動,A點受到拉力變小
C. 從安全分析,A處受到的拉力越大越安全
D. 其他條件不變,AC越長,A處受的拉力越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一輛工地搬運磚頭的獨輪車,人抬起車把時,車體可以看成一個杠桿。關于這個杠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磚頭的位置越靠近車輪越省力
B. 此獨輪車相當于一個費力杠桿
C. 輪子與地面的接觸點是杠桿的支點
D. 磚頭受到的重力是杠桿的阻力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 (2024·西安模擬)如圖所示,用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F將車廂擋板從由圖示位置轉到A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C )
A. 一直變大 B. 一直變小
C. 先增大后減小 D. 先減小后增大
第1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 (2024·瀘州模擬)拉桿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桿,如圖所示。已知OA=1.0m,OB=0.2m,箱重G=120N。在端點A施加最小作用力F使箱子在圖示位置靜止,此時力F的力臂L=  1.0 m,F=  24 N,該拉桿式旅行箱為  省力 杠桿。
第14題
1.0 
24 
省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小金推著購物車在超市購物,如圖所示,購物車和貨物的總重為100N,A點離地面距離為0.9m,B、C點為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點,當購物車前輪遇到障礙物時,小金先后兩次在A點對購物車施加了最小作用力,使車的前后輪分別越過障礙物。第一次施加的力的方向為  垂直AB所在直線向下 ,此時購物車可視為  省力 杠桿;第二次的施力大小為  20 N。
垂直
AB所在直線向下 
省力 
20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 (2024·湖北模擬)腳踏式翻蓋垃圾桶,翻蓋的原理是由兩個杠桿組合而成,如圖為兩水平杠桿AO1B、DCO2組合的示意圖。已知桶蓋重10N,重心位于DC中點的正上方,AO1=30cm,O1B=20cm,桶蓋和連接桿的尺寸如圖所示,腳踏桿AO1B和豎直連接桿BC的質量不計。
第16題
(1) 杠桿AO1B是  省力?。ㄟx填“省力”或“費力”)杠桿。
(2) 若要把桶蓋翻開,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至少為  40 N。
省力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如圖所示,5塊完全相同、質量分布均勻的磚塊以左右對稱的方式疊放起來,1號磚剛好壓在2、3號磚的邊沿,每塊磚的長度均為L,為保證所有磚塊不倒下,4號磚與5號磚之間的最大距離s為多少?
第17題
解:4號磚與5號磚之間的最大距離s為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鄄城县| 甘泉县| 华坪县| 吉隆县| 苍南县| 宾川县| 吉林省| 英德市| 贵南县| 滦南县| 灵璧县| 柏乡县| 长海县| 河间市| 曲靖市| 获嘉县| 娱乐| 桂东县| 乌审旗| 洪江市| 丰台区| 宝山区| 成都市| 灵武市| 万全县| 苏尼特左旗| 武穴市| 白玉县| 叙永县| 南部县| 三亚市| 沂源县| 海宁市| 碌曲县| 永城市| 渭源县| 全椒县| 荥经县| 三江|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