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全章習題課件(共10份打包)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全章習題課件(共10份打包)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33張PPT)
第六節 浮 力
第1課時 浮力及其影響因素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a、b是自由移動的物體,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現
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則a、b、c、d中受到浮力作用的有  a、b、d 。
第1題
a、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2024·綿陽期末)如圖所示,用細桿將重為3N的正方體小木塊壓入水中并保持靜止,此木塊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7N,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15N,則木塊受到浮力大小是  8 N,浮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上 ,細桿對木塊的力的大小是  5 N。
第2題
8 
豎直向
上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哈爾濱期末)小聰為了測量一個石塊浸沒在水中的浮力,他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在空氣中的重力為5N,然后將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如圖所示,則石塊所受的浮力為  2.2 N;繼續讓石塊在水中下沉一些,但未碰到容器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3題
2.2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小杰同學在“海底世界”游玩時,觀察到魚嘴里吐出的氣泡上升時的情況如圖所示,對氣泡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氣泡受到的水的壓強分析正確的是( C?。?br/>A. 浮力不變,壓強不變
B. 浮力變小,壓強變小
C. 浮力變大,壓強變小
D. 浮力變大,壓強變大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梅州期末)以下情景中沒有受到浮力的物體是( B?。?br/>A. 海洋上的遼寧號航空母艦
B. 遨游太空的天宮一號
C. 池塘中暢游的金魚
D. 上升的熱氣球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圖所示,取一個瓶口內徑略小于乒乓球直徑的飲料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處再向瓶內注水,會發現水從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當用手指堵住瓶口,可觀察到乒乓球上浮。此實驗說明了( C?。?br/>A. 大氣存在著壓強
B. 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C. 浮力產生的原因
D. 液體的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小明把一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下列做法能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的是( B )
A. 金屬塊下移一點 B. 金屬塊露出水面
C. 往燒杯里加些鹽 D. 往燒杯里加點水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小朋友拿著氣球在公園內游玩,下列氣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正確的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一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長方體金屬塊,當金屬塊從緩慢浸入水中開始直到浸沒并繼續下潛的過程中,假若水足夠深,長方體金屬塊沒有與容器底部接觸。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和金屬塊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關系的圖像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如圖所示,用細繩將一物體系在容器底部,若物體所受浮力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壓力為6N,則物體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壓力為( A?。?br/>A. 16N B. 10N C. 6N D. 4N
第10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蚌埠期末)如圖所示,長方體物體浸沒在液體中,F1、F2、F3、F4分別表示四個面受到液體的壓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r/>A. F1和F2是一對平衡力
B. F3和F4是一對平衡力
C. 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F3-F4
D. 物體在液體中的重力小于在空氣中的重力
第1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圖所示,游泳安全輔助裝備“跟屁蟲”由一個氣囊用細線與腰帶相連。正常游泳時,氣囊漂浮。在游泳者體力不支時,可將氣囊壓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況下氣囊排開水的體積會  變大 ,受到的浮力會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12題
變大 
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浮力的方向是怎樣的,隨著α角的改變,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將  保持不變?。ㄟx填“改變”或“保持不變”);剪斷懸線,觀察到小氣球沿  豎直向上 方向運動;上述實驗事實都能表明浮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上 。
第13題
保持不變 
豎直向上 
豎直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4·西安校級期末)某同學按照如圖所示的操作,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第14題
(1) 物體受到的重力為  4 N。
(2) 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1 N。
4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由  B、C 兩圖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B、C 
(4) 由  C、D 兩圖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5) 由D、E兩圖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  密度 有關。
C、D 
密度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如圖是家庭常用的洗衣池結構圖。池中未裝水時,塞子可以很輕松拔出。當池中裝滿水時(圖甲),塞子需要較大的力才能拔出,而塞子離開出水口后(圖乙),僅需要很小的拉力便能將塞子提起,請分析兩次拉力相差較大的原因。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洗衣池裝滿水時,水對池底和池壁(包括塞子)施加壓力,水對塞子的壓力是均勻且垂直作用的。此時,要拔出塞子,除了克服摩擦力外,還需要克服因水壓而產生的垂直于塞子的力。這個力隨著水深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需要較大的力才能將塞子拔出。塞子在水中時會受到浮力作用,這會抵消一部分塞子的重力,所以離開出水口后僅需要很小的力便能提起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六節 浮 力
第2課時 阿基米德原理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把裝滿水的燒杯放在盤子里,再把空的飲料罐按入水中,在手感受到浮力的同時,會看到排開的水溢至盤中。若溢出的水的體積為150cm3,飲料罐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為  1.5 N;飲料罐浸入水中更深、排開的水更多時,受到的浮力  更大?。ㄟx填“更大”“更小”或“不變”),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  不變 (選填“更大”“更小”或“不變”)。(g取10N/kg)
1.5 
更大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4·東營模擬)體積為100cm3的鐵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1 N。如果將它浸沒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為  0.8 N。(ρ酒=0.8g/cm3,g取10N/kg)
3. (2024·上海二模)小麗訓練潛水時,排開水的體積為0.05m3,則她在水中所受浮力為  500 N。小麗的重力為480N,下潛過程中,浮力和重力的合力為  20 N、方向豎直  向上 。(g取10N/kg)
1 
0.8 
500 
20 
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如圖所示,在一只不計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裝入大半袋水,用彈簧測力計鉤住并將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與容器中的水面相平,內外液面相平的目的是  使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袋內水的體積 。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零時,F浮 ?。健。ㄟx填“>”“<”或“=”)G水袋,從而驗證了  阿基米德原理 。
第4題
使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袋內水的體
積 
= 
阿基米德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4·樂山模擬)如圖所示,A為木塊,B為鋁塊,C為鐵球,而且VA=VB=VC,把它們都浸沒在水中,則它們受到的浮力FA、FB、FC之間的關系是( C?。?br/>A. FA>FB>FC B. FA<FB<FC
C. FA=FB=FC D. FA>FB=FC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4·東莞一模)小楨同學利用小石塊、溢水杯及水、彈簧測力計、小燒杯、細線等器材驗證阿基米德原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第6題
B
A. 實驗中最合理的操作順序是甲、乙、丙、丁
B. 若實驗中出現F1-F2>F4-F3的現象,則可能
是由于溢水杯中沒有盛滿水
C. 若圖乙中的石塊沒有完全浸入水中,就不能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D. 若物體漂浮在水面,就一定不滿足阿基米德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一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如圖所示為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實驗圖像,g取10N/k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r/>A. 圓柱體所受的最大浮力為8N
B. 圓柱體的密度為2.5×103kg/m3
C. 圓柱體的重力為9N
D. 圓柱體的體積為8×10-3m3
第7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2024·亳州期末)如圖,把重為G的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將石塊分別浸沒在水和醬油中,石塊沒有碰到容器的底部和側壁,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和F2,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 石塊在水和醬油中受到的浮力比是
B. 石塊的體積是
C. 彈簧測力計示數大小關系是F1≠F2
D. 醬油的密度是ρ水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2024·合肥期中)如圖,將懸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的實心鋁塊浸沒在裝有適量水的燒杯中,鋁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4N,則該鋁塊的體積為  200 cm3。(ρ水=1.0×103kg/m3,ρ鋁=2.7×103kg/m3,
g取10N/kg)
第9題
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3·廣安)水平桌面上有一裝滿水的溢水杯,杯底面積為100cm2,
將重為4.8N的圓柱體A用細線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緩慢浸入水中。當A
的一半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A受到的浮力為
 1 N。剪斷細線,將A緩慢沉入水底,靜止時如圖乙所示(A與杯底不密合),與圖甲相比,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增加了  280 Pa。
1 
280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如圖(a)所示,小海進行“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當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4 N,比較圖甲、乙、丙、丁可得出結論:浮力大小與  排開液體的體積 有關,如圖(b)所示,圖線  b (選填“a”或“b”)能表示物塊所受浮力F與浸入液體深度h的關系。
  
4 
排開液體的體積 
b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一潛水員要站在江底將質量為0.4kg的氣球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入水中,如圖甲所示,當氣球剛沒入水中時體積為0.014m3。在下拉過程中拉力F隨深度h變化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不計繩重及水的阻力,g取10N/kg)
(1) 氣球剛沒入水中時所受的浮力為  140 N。
140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當氣球被拉到水下1m時,氣球體積為  0.0124 m3。
第12題
0.0124 
(3) 氣球被拉入水下后,隨著氣球被拉入更深處,氣球所需拉力如何變化?為什么?請寫出分析過程。
解:氣球所需拉力在逐漸變小,因為氣球被拉入水下后,在被下拉過程中,氣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變大,由p=ρgh可知它受到水的壓強變大,體積變小,由F浮=ρ水gV排=ρ水gV可知氣球受到的浮
力變小,由F=F?。璆可知,氣球所需拉力在逐
漸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37張PPT)
第一節 壓 強
第1課時 壓力 壓強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邢臺期中)如圖所示,手掌平壓在氣球左側,另一只手的手指頂住氣球右側,氣球保持靜止,氣球  右 側形變較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  受力面積 有關,增大手指對氣球的壓力,氣球凹陷程度變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  壓力大小 有關。
第1題
右 
受力面積 
壓力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襄陽期末)同學們在利用身邊的物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小蕓同學找到的器材有海綿和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實驗中小蕓同學先將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分別放在海綿上,如圖所示。實驗中控制了  壓力大小 相同,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通過  海綿的凹陷程度 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接下來小蕓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她的操作步驟是  把左側瓶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倒立放在海綿上,并與右側瓶子
的作用效果進行比較(合理即可) 。
壓力大小 
海綿的凹陷程度 
把左側瓶
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倒立放在海綿上,并與右側瓶子
的作用效果進行比較(合理即可)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一名體重為600N的中學生雙腳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腳與地面的受力面積約為250cm2,他對地面的壓強約為( D )
A. 2.4×103Pa B. 2.4×104Pa
C. 1.2×103Pa D. 1.2×104Pa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揚州期末)小強雙腳站立在一塊放在水平沙地的木板上,鞋底與木板完全接觸。已知木板重200N,木板底面積是0.5m2,每只鞋底面積為250cm2,他站立時對木板的壓強是1.2×104Pa,g取10N/kg,求:
(1) 小強站立在木板上對木板產生的壓力。
解:小強站立在木板上對木板產生的壓力F=pS=1.2×104Pa×2×250×10-4m2=60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小強的質量。
解: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小強的重力G人=F=600N,則小強的質量m人===60kg
(3) 沙地承受的壓強。
解:對沙地的壓力F'=G人+G板=600N+200N=800N,沙地承受的壓強p'===1.6×103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關于壓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br/>A. 壓力的大小總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
B. 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C. 壓力的大小和方向總跟重力有關
D. 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冬季,小明在公園玩耍時,湖中央的冰面上有人喊道:“誰來救救我,我腳下的冰要裂了。”如果你是小明,你會回答他( A?。?br/>A. 趴下往岸邊爬 B. 站在原地別動
C. 變成單腳站立 D. 快向岸邊跑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小明利用海綿、桌子和砝碼進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D )
第7題
A. 探究過程用到了控制變量的方法
B. 圖乙和圖丙探究的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是否有關
C. 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
D. 探究的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只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切取三個高度相同的柱狀鐵塊A、B、C,如圖所示,已知A的質量最小,C的質量最大,若將鐵塊A、B、C放置在相同的水平面粉上,則三個鐵塊陷入面粉的深度( D?。?br/>A. A最深 B. B最深
C. C最深 D. 一樣深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如圖所示,用兩手指壓住鉛筆兩端,保持靜止,左側手指受到鉛筆的壓力為F1,壓強為p1,右側手指受到鉛筆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則F1  = F2,p1 ?。肌2。(選填“>”“<”或“=”)
第9題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一款環保共享電動汽車滿載時總質量為900kg,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300cm2。當電動汽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路面受到的壓力F=  9×103 N,壓強p1=  3×105 Pa;若該車不慎陷入路邊松軟的水平草坪,則此時電動汽車對地面的壓強p2 ?。肌。ㄟx填“>”“<”或“=”)p1。(g取10N/kg)
9×103 
3×10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如圖所示,用細線拉著重力是2N的小球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小球所受重力G及小球對斜面的壓力F的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作用效果。
(1) 實驗中是通過比較海綿的  凹陷程度 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
第12題
凹陷程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通過比較圖中的甲、乙兩次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壓力大小 的關系;通過比較圖中的  乙、丙 兩次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通過實驗可得出的結論: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  小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力
大小 
乙、丙 
小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系為p ?。健。ㄟx填“>”“<”或“=”)p'。
(4) 如果想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是否有關,將實驗中甲和丙進行比較,你認為是否合理?  不合理 ,理由
是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 。
= 
不合理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2024·榆林校級模擬)在一次案件的偵破中,公安人員在海灘案發現場發現了罪犯站立時留下的清晰腳印,經測量兩只腳印總面積為0.04m2。警察同時在緊挨鞋印旁邊的地面用壓力測力計豎直向下壓一薄墊片,墊片的重力不計,與地面接觸的面積為1×10-3m2,當墊片下陷的深度與鞋印的深度相同時,測力計讀數為15N。求:(g取10N/kg)
(1) 墊片對地面的壓強。
解:墊片與地面接觸的面積S1=1×10-3m2,因墊片的重力不計,則壓力測力計對墊片的壓力F1=15N,墊片對地面的壓力為15N,墊片對地面的壓強p1==1.5×104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罪犯的重力。
解:因墊片下陷的深度與鞋印的深度相同,所以罪犯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p2=p1=1.5×104Pa,罪犯站立時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S2=0.04m2,由p=可得罪犯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F2=p2S2=1.5×104Pa×0.04m2=600N,因罪犯站在水平地面上,則罪犯的重力G=F2=60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一節 壓 強
第2課時 壓強的應用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牡丹江)一輛質量為40t的坦克,履帶和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5m2,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  8×104 Pa,寬大的履帶是通過  增大受力面積 的方法減小對地面的壓強的。(g取10N/kg)
8×104 
增大受力面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4·西安校級模擬)如圖為公交車上的逃生安全錘,尖端做成錐形是通過  減小?。ㄟx填“增大”或“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   增大 (選填“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更容易破開窗戶玻璃逃生。已知破窗錘的尖端面積為2mm2,車窗玻璃能夠承受的最大壓強為1.5×107Pa,
則乘客需要施加的最小力為  30 N。
第2題
減小 
增大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2024·宿遷)如圖所示是修筑公路的壓路機,下列措施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br/>A. 碾子質量很大 B. 輪胎很寬
C. 用橡膠制作輪胎 D. 向轉軸加潤滑油
第3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學過壓強之后,小鵬決定測算自己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他測得自己的質量為56kg,為了測量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他繪制了每一小格邊長為2cm的方格紙,穿上平底鞋站在方格紙上面,描出腳印如圖所示。(g取10N/kg)
(1) 小鵬的每只鞋印面積為多少?(計數時凡大于半格不滿一格的按一格計算,小于半格都不算)
解:每一小格的面積S0=(2cm)2=4cm2=0.0004m2,圖中鞋印所占格子數為35個,則每只鞋印的面積S=35S0=35×0.0004m2=0.014m2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小鵬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大?
解:小鵬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G=mg=56kg×10N/kg=560N,雙腳站立時的受力面積S總=2S=2×0.014m2=0.028m2,對地面的壓強p===2.0×104Pa=20000Pa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小敏想到了另一種辦法測量鞋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她讓小鵬單腳站立在水平沙地上踩下一個柱形的坑,測得坑的深度為h,然后用密度為ρ沙、質量為m沙的沙子倒入坑中剛好把坑填平。請你求出鞋底的面積
S底的表達式。
解:由ρ=得,鞋印坑中沙子的體積V沙=,由V=Sh知道,鞋印的面積S底==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4·揚州模擬)有一個密度均勻的長方體銅塊,被截成A、B兩塊,如圖所示。已知LA∶LB=3∶1,則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壓強之比分別為( A?。?br/>A. FA∶FB=3∶1、pA∶pB=1∶1
B. FA∶FB=3∶1、pA∶pB=1∶3
C. FA∶FB=1∶3、pA∶pB=1∶1
D. FA∶FB=1∶3、pA∶pB=3∶1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圖所示,上、下疊放在一起的實心勻質正方體A、B靜置于水平地面上。A對B的壓強和B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4∶5,A、B的棱長之比LA∶LB=1∶2,則A、B的密度之比為( A )
A. 2∶1 B. 1∶2 C. 4∶1 D. 1∶4
第6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4·重慶B卷)地質隊獲得了一段地質樣品,由底面積分別為300cm2和240cm2的圓柱體A、B組成。經測量,A高10cm。為分析樣品的地質結構,將其置于水平放置的傳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如圖甲所示。傳感器所受壓強隨切去高度h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 D?。?br/>  
第7題
D
A. 圓柱體A的密度大小為2.5g/cm3
B. 切割前,A對傳感器的壓力為72N
C. 當h=2cm時,圓柱體B剩余部分對A的壓強為600Pa
D. 當h=2cm時,剩余樣品與切割前的總重之比為13∶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一塊重60N的長方體磚塊的長、寬、高分別為0.2m、0.1m和0.06m,將它平放、側放、豎放在水平地面上,這三種情況下磚塊對地面的最小壓強為  3×103 Pa,最大壓強為  1×104 Pa。
3×103 
1×1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2024·汕頭模擬)現6個相同的正方體金屬塊,分別以圖中甲、乙兩種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則甲、乙兩種方式放置的金屬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之比F甲∶F乙=  1∶1 ,壓強之比p甲∶p乙=  2∶3 。若將乙放置方式中右邊3個金屬塊取走,則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強將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9題
1∶1 
2∶3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4·廣安期末)A、B是相同材料制成的兩個圓柱體,高度之比為4∶1,A、B的體積之比為2∶1。將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B置于A上面正中央(如圖甲所示),此時A對桌面的壓強與B對A的壓強之比p1∶p2=  3∶1 。將A、B倒置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乙所示),則A對B的壓強與B對桌面的壓強之比p1'∶p2'=  4∶3 。
第10題
3∶1 
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如圖,該工程車空車質量為1.2×104kg,靜止在水平路面上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均為0.5m2。(g取10N/kg,ρ砂石=2.5×103kg/m3)
第11題
(1) 工程車輪胎做得寬大是為了  減小壓強 ,輪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  增大摩擦 。
減小壓強 
增大摩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工程車空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是多少?
解:工程車空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力F=G=mg=1.2×104kg×10N/kg=1.2×105N,則對路面的壓強p===2.4×105Pa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公路承受的最大壓力F最大=p最大S=7×105Pa×0.5m2=3.5×105N,則車和砂石的總重力G總=F最大=3.5×105N,砂石的重力G砂石=G總-G=3.5×105N-1.2×105N=2.3×105N,砂石的質量m砂石===2.3×104kg,根據ρ=可得,該工程
車可以裝載砂石的最大體積V===9.2m3
(3) 我國交通運輸部門規定:載貨車輛對公路的壓強不得超過7×
105Pa,則該工程車可以裝載砂石的最大體積是多少?(不計司機和油的質量)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如圖甲所示,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p0?,F按圖乙的方式沿對角線將上半部分切除后,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p1=   ,若將切除部分按圖丙的方式放置于剩余部分左側,整體對地面的壓強p2 ?。肌1;若將該正方體按圖丁的方式沿ABCD面將右邊部分切除,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p3 ?。健1。
     
第12題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35張PPT)
第七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第1課時 物體的浮沉條件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1. 冬至,小靜煮餃子時發現,當餃子剛剛下鍋會沉在水底,此時餃子所受的浮力  小于 重力;在水中煮一會兒,餃子就會脹浮在水面上,此時餃子所受的浮力  等于 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于 
等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3·宜昌)如圖,重為0.5N的雞蛋懸浮在裝有淡鹽水的玻璃杯中,雞蛋受到的浮力是  0.5 N,若再往玻璃杯中加鹽,雞蛋受到的
浮力將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2題
0.5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小明探究怎樣使物體上浮或下沉,用手將質量為300g,體積為4×10-4m3的蘋果浸沒在水中,蘋果受到的浮力為  4 N,松手后蘋果將
 上浮?。ㄟx填“上浮”“下沉”或“懸浮”),最后靜止時,蘋果受到的浮力是  3 N。(ρ水=1.0g/cm3,g取10N/kg)
4 
上浮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貴州)泡茶時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水中浮沉“起舞”。如圖,沖泡茶葉時,部分茶葉表面附著氣泡使其排開水的體積增大,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而  上浮 ;茶葉充分吸水后由于其密度  大于 水的密度而下沉。
第4題
上浮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南通)將新鮮度不同的甲、乙兩雞蛋放入水中,靜止時甲沉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若甲、乙體積相等,甲受到的浮力小
B. 若甲、乙質量相等,甲受到的浮力小
C. 向杯中加鹽水后,乙受到的浮力變大
D. 向杯中加酒精后,乙受到的浮力變大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西安碑林期末)如圖所示,把一個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放入水中,靜止時,木塊有的體積露出水面。求:(g取10N/kg)
(1) 此時木塊所受的浮力。
解:木塊的體積V=a3=(0.1m)3=10-3m3,木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V-V=×10-3m3=0.6×10-3m3,木塊受到的浮力F?。溅阉甮V排=1.0×103kg/m3×10N/kg×0.6×10-3m3=6N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木塊的質量。
解:因為木塊漂浮,所以木塊重力G=F浮=6N;木塊的質量m===0.6kg
第6題
(3) 該木塊的密度。
解:木塊的密度ρ===0.6×103kg/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柱狀容器內加入濃鹽水,把一枚土豆輕輕放入其中,靜止時土豆漂浮在水面上,如圖甲所示;向容器中緩慢注入適量清水直至土豆懸浮在鹽水中,如圖乙所示;繼續注入清水,土豆沉到容器底部,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第7題
B
A. 漂浮在水面上時,土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懸浮在鹽水中時,土豆的密度與此時鹽水的密度相等
C. 沉到底部后,土豆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漂浮時受到的浮力
D. 沉到底部后,繼續注入清水,土豆受到的浮力不再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小明把雞蛋放入盛水的杯中,如圖甲,雞蛋沉在杯底;向杯中加鹽,雞蛋懸浮,如圖乙;兩種情況下,下列各物理量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B?。?br/> 
第8題
B
A. 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
B. 雞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
C. 雞蛋排開液體的質量:m甲=m乙
D. 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甲=p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將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待它們靜止后,三個容器內的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 三個正方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ρA>ρB>ρC
B. 三個正方體受到浮力大小關系為FA>FB>FC
C. 三個容器對桌面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
D. 將B正方體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剩余部分將懸浮在水中
C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小明洗水果時,發現體積較小的橘子漂浮在水面上,而體積較大的芒果卻沉在水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橘子的密度大于芒果的密度
B. 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C. 橘子受到的重力小于芒果受到的重力
D. 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芒果受到的浮力
第10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鹽城建湖二模)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別放入液體中,當兩球靜止時,兩液面高度相同,球的位置如圖,兩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為FA ?。紽B;
容器中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為ρ甲  > ρ乙,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A  > pB。
第11題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某同學洗碗時發現,碗可以漂浮,也可以沉底。如圖的水槽內是同一只碗,它先漂浮在水面上,后又被按入水中沉入水底。碗在沉入水底后與漂浮時相比,它受到浮力的大小將  減小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將  變小?。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12題
減小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如圖所示,氣球下用細線懸掛一石塊,它們恰好懸浮在水中。已知石塊與氣球的總重力為G總,則氣球受到的浮力F浮  < (選填“>”
“<”或“=”)G總;若沿杯壁緩慢注水,則石塊將  下沉?。ㄟx填“上浮”“下沉”或“保持懸浮”)。
第13題
< 
下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如圖,體積為500cm3的長方體木塊浸沒在裝有水的柱形容器中保持靜止,細線對木塊的拉力為2N,如圖所示,求:(g取10N/kg)
(1) 木塊受到水的浮力。
解:木塊浸沒在水中,所以V排=V木=500cm3=5×10-4m3,木塊受到水的浮力F?。溅阉甮V排=1.0×103kg/m3×10N/kg×5×10-4m3=5N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木塊的密度。
解:木塊受到平衡力,則G木+F拉=F浮,所以木塊的重力G木=F?。璅拉=5N-2N=3N;根據G=mg=ρVg可得3N=ρ物gV=ρ物×10N/kg×5×10-4m3;解得木塊的密度ρ物=0.6×103kg/m3
第14題
(3) 若剪斷細線待木塊靜止后,木塊浸入水中的體積。
解:木塊靜止后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物=3N,V浸===3×10-4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七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第2課時 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1. 一艘遠洋貨輪在裝上貨物后,發現船身下沉了一些,則它受到的浮力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遠洋貨輪由長江駛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并發現船身會  上浮?。ㄟx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變大 
不變 
上浮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如圖所示,a、b是相同的密度計,密度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最小的刻度是在密度計的  上?。ㄟx填“上”或“下”)方?,F將a、b分別放入兩種不同液體中,由圖可知:兩種液體的密度相比較:ρa   >?。ㄟx填“>”“<”或“=”)ρb。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較,Fa ?。健。ㄟx填“>”“<”或“=”)Fb。
第2題
上 
> 
= 
1
2
3
4
5
6
7
8
9
10
3. 物理興趣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潛水艇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在水中加鹽,潛水艇會下沉
B. 若要讓潛水艇上浮應使潛水艇中進水
C. 向圖中的潛水艇充氣,其所受的浮力減小將上浮
D. 潛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過改變自重實現的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4·揚州校級模擬)在吸管一端塞入銅絲作為配重制作密度計,兩端用蠟密封好,放水中后如圖甲,此時應適當  增加?。ㄟx填“增加”或“減少”)銅絲的量。調整并標好刻度后如圖乙,A處示數為1g/cm3,B處為1.8g/cm3。把它放入某液體中,液面恰好處在AB的中點C處,則所測液體的密度  小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g/cm3。如果再增加一些配重,則C處對應的液體密度值應  調 大?。ㄟx填“調大”“調小”或“不調”)。
增加 
小于
 
調大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5. 下列對潛水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 通過改變排開水的體積來實現上浮與下沉的
B. 在水面下勻速下潛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C. 從長江潛行進入東海時,需要往水艙內注水
D. 從長江潛行進入東海時,受到的浮力會變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4·自貢)在傳統農耕文化中,勞動人民一般采用“鹽水選種”的方法挑選種子(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種子上浮過程中鹽水對種子的壓強變大
B. 漂浮的種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 下沉的種子密度比鹽水的密度大
D. 沉底的種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3·黃岡)物理課上,老師將整個橙子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如圖甲所示。將其切成大、小兩塊,再次投入水中,發現大塊仍漂浮,小塊緩慢沉入水底,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整個橙子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B. 大塊橙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 小塊橙子緩慢沉入水底的過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小
D. 兩塊橙子受到浮力之和不可能大于整個橙子受到的浮力
D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4·湖北)小華在喝完口服液后,想通過實驗測出空瓶材質的密度,但是他只找到了量筒,于是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如圖甲,在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水,讀出量筒的示數V1=70mL;如圖乙,將空瓶放入水中,空瓶漂浮在水面上,讀出量筒的示數V2=80mL;如圖丙,將空瓶壓至水下,空瓶被量筒中的水注滿后沉底,讀出量筒的示數V3。
   
第8題
(1) 空瓶漂浮時浮力  等于 重力,沉底后浮力  小于 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于 
小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2) V3=  74 mL,空瓶材質所占的體積為  4 mL。
(3) 空瓶材質的密度為  2.5×103 kg/m3。(水的密度ρ水=1.0×
103kg/m3,g取10N/kg)
74 
4 
2.5×103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彩球溫度計”是一種精美的居家裝飾品,也是一種很特別的溫度計,可用于粗略地測量環境溫度。如圖甲所示,玻璃管中裝有對溫度敏感的液體,當外界溫度變化時,玻璃管中液體的密度會隨之變化。液體中裝有體積相同的五顏六色的彩球,每個彩球都標注有特定的溫度。當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靜止,不再運動時,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一個彩球標注的溫度表示所測的環境溫度。當外界溫度降低時,液體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溫度計”的上部(彩球體積變化可忽略)。如圖乙是某溫度時彩球溫度計中的彩球穩定后的分布情況。請根據以
上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圖乙中彩球  c?。ㄟx填彩球編號)上標注的溫度是當時的環境溫度。
(2) 若圖甲是另一溫度時彩球穩定后的分布情況,則  甲?。ㄟx填“甲”或“乙”)“彩球溫度計”所處環境溫度較高。
c 
甲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如果彩球a的質量為ma,彩球c的質量為mc,那么ma ?。肌。ㄟx填“>”“<”或“=”)mc;彩球a標注的溫度  高于?。ㄟx填“高于”或“低于”)彩球c標注的溫度。
(4) 彩球c是否為懸浮狀態?  否 。理由是  雖然彩球c浸沒在液體中靜止,但是它除了受到重力和浮力外,還受到其他作用力 。
< 
高于 
否 
雖然彩球c浸沒在液體
中靜止,但是它除了受到重力和浮力外,還受到其他作用力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小明自制的浮力秤構造如圖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積為100cm2,總長為20cm,盤中不放物體時,小筒浸入水中的長度為8cm。(g取10N/kg)
(1) 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是多少?
解:小筒底面積為100cm2,小筒浸入水中的長度為8cm,故小筒排開水的體積V排=Sh=100cm2×8cm
=800cm3=8×10-4m3,因小筒和秤盤是漂浮在水面
上,故G筒=F?。溅阉甮V排1.0×103kg/m3×10N/kg×8
×10-4m3=8N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該秤能稱出物體的最大質量是多少?
解:該秤測物體的最大質量時,V排'=V筒=Sh'
=100cm2×20cm=2000cm3=2×10-3m3,此時
物體和小筒秤盤的總重力G=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3m3=20N,故
此時物體的重力G物=G-G筒=20N-8N=12N,
此時物體的質量m物===1.2kg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該同學通過實驗在小筒側壁上標出了刻度,問刻度是否是均勻的?  是 (選填“是”或“否”)。
是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7張PPT)
第三節 探尋連通器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裝修房屋時,工人師傅常用一根足夠長的透明塑料軟管,里面灌入適量的水(水中無氣泡)。兩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墻面的不同地方,當水靜止時,在與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標記。這是利用了  連 通器 原理,目的是保證兩點在  同一高度 。在做標記時需注意的前提條件是一定要確保管內的水是  靜止 狀態。
第1題
連通器 
同一高度 
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如圖所示,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U形管  是?。ㄟx填“是”或“不是”)連通器,向此裝置內注入一定量的水,待水靜止后,兩液面高度  相平?。ㄟx填“相平”或“不相平”),若此時將A管向右稍微傾斜,待穩定后,U形管底C點的壓強與傾斜前相比將  變小?。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2題
是 
相平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如圖為船閘工作示意圖,閥門B關閉時,打開閥門A,則( A?。?br/>A. 閘室與上游構成連通器
B. 閘室與下游構成連通器
C. 閘室中的水位逐漸下降
D. 閘室中的水位保持不變
第3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西安校級期末)下列實例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B?。?br/>A. 茶壺 B. 攔河大壩
C. 船閘 D. 乳牛自動飲水機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關于連通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連通器內各容器的液面一定是相平的
B. 連通器內各處的壓強是相等的
C. 連通器內盛著相同的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液面一定相平
D. 連通器內各容器的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一定相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濱州期末)某同學在測量某液體密度時,將兩端開口、底部帶有閥門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兩個容器中,左側容器盛有密度已知的液體,右側容器盛有待測液體。先用抽氣機抽出U形管內的部分空氣,再關閉閥門K,如圖所示。下列操作必需的是( C?。?br/>A. 應保持兩容器內液面相平
B. 盡可能將管內空氣抽出
C. 用刻度尺測量h1和h2
D. 往兩側容器中加入對應的同種液體,改變h1和h2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漢中期末)嵌于廚房或衛生間地面的地漏具有防止臭氣上升的作用,其實物和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若有足夠的水進入存水杯中,那么當水不再流動時,水面最高能達到位置( B?。?br/>A. 1 B. 2 C. 3 D. 4
第7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圖,A、B兩容器中裝有同種液體,液面高度相同。K是連接A、B容器的閥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 K打開前,a點液體的壓強小于b點液體的壓強
B. K打開前,閥門c點左右受到的液體壓強不相等
C. K打開后,A、B容器中的液體靜止不動
D. K打開后,液體由容器B向容器A中流動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榆林米脂模擬)小明用吸管將三個相同的空塑料瓶A、B、C的底部連接起來,組成如圖所示的容器,其中A、C兩瓶開口,B瓶上擰緊瓶蓋。此自制容器中,瓶A與瓶  C?。ㄟx填“B”或“C”)構成連通器?,F將瓶C注滿水,則A、B兩瓶中的水面  A瓶高?。ㄟx填“A瓶高”“B瓶高”或“相平”)。
第9題
C 
A瓶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跨路水渠的截面示意圖如圖所示。這種水渠在水量大時,讓水從路面下穿過,既不影響交通,也不影響水流過。
(1) 兩側水渠和中間的涵洞可以看作一個  連通器 。若左側水渠中液面到達A處,則右側水渠的液面會在  C?。ㄟx填“B”“C”或“D”)處。
連通器 
C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若水面靜止,在水中選取一液面MN,液面左側受到水的壓強為p左,右側受到水的壓強為p右,則p左  = p右。
第10題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目前一款杯子,由上端都開口的粗、細兩部分組成,當用左側管子吸了一些飲料,杯子中液體的液面靜止后,如圖所示。圖中的一處科學性錯誤是  左側管子與杯子中的液面不相平 ,判斷依據是  當連通器里的同種液體靜止時,液面是相平的 。
第11題
左側管子與杯子中的液面不相平 
當連通器
里的同種液體靜止時,液面是相平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西安雁塔校級模擬)在一段長50cm左右的膠皮管一端接一個頂端開口的尖嘴小管,另一端接一個大漏斗,這樣便做成了一個人工噴泉(兩連接處都密封好),如圖所示。當往大漏斗灌水超過   B (選填“A”“B”或“C”)點時,尖嘴小管開始噴水;水在噴出后能繼續上升是因為具有  慣性?。蝗绻胧箛娙獓姵龅乃?,應將連接尖嘴小管的一端  向下?。ㄟx填“向上”或“向下”)
移動。
B 
慣性 
向下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如圖,甲、丙兩管裝有油,密度為0.8g/cm3,乙管裝有水,密度為1g/cm3,閥門A、B關閉,甲、乙、丙液面相平,液柱高度為9cm。
(1) 閥門打開前,甲、乙、丙三管  不是 (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
不是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先打開閥門A,甲管液面  升高?。ㄟx填“升高”或“下降”),乙管液面  下降 (選填“升高”或“下降”),甲、乙兩管液面的高度差為  2 cm。
第13題
升高 
下降 
2 
(3) 待甲、乙液面穩定后,再打開閥門B,將看到丙管液面   上升 ?。ㄟx填“上升”或“下降”),三管液面穩定后,將發現  甲、丙兩管 液面相平。
上升 
甲、丙兩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21張PPT)
第八章復習
本章整合提升(二)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考點突破
02
素養提升


考點一 浮力
1. (2024·保定期末)關于浮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插入淤泥里的橋墩受到浮力的作用
B. 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C. 只有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才能受到浮力
D. 浮力的施力物體可能是液體,也可能是氣體
第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2024·襄陽期末)如圖,一個空瓶,瓶口扎上有彈性的橡皮膜,豎直地浸入有水的容器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這兩次瓶子在水里的位置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兩次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相同
B. 圖中兩次瓶受到的浮力相同
C. 兩次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相同
D. 瓶在圖甲中受到浮力比在圖乙中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2024·上海)小浦用一個彈簧測力計豎直懸空拉著一個物體,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0N。他將物體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2.0N,則浮力的大小是  1 N,方向為豎直  向上 。若將物體繼續向下移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小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 
向上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 (2024·成都)小李同學想估算空氣對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數據有自己的體重、自己的密度(與水接近,約為1.0×103kg/m3)、空氣的密度(約為1.3kg/m3)。空氣對小李的浮力大小約為( B?。?br/>A. 0.006N B. 0.6N
C. 60N D. 600N
B
考點二 阿基米德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2024·涼州期末)在以下情況中,物體所受浮力不發生變化的是( A?。?br/>A. 大河中的木筏漂流入海
B. 江底的小石塊被沖入大海
C. 海面下的潛水艇逐漸浮出水面
D. 給停泊在海港內的貨輪裝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 (2024·天津模擬)水平桌面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裝有質量相等的鹽水和清水,小明先用鹽水浸泡草莓,然后放入清水中清洗,草莓在鹽水和清水中的浮沉情況如圖所示(草莓由鹽水到清水帶走的鹽水和草莓質量、體積的變化均忽略不計)。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C?。?br/>A. 草莓a的密度小于草莓b的密度
B. 草莓b和c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可能相等
C. 草莓c在鹽水和清水中所受浮力相等
D. 兩容器中有草莓時,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
C
第6題
考點三 物體的浮沉條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 小亮發現媽媽剛買的紅蘿卜在清洗的時候會沉入水中,在家里放置一段時間后,蘿卜會變“糠”,但是看上去和新買時沒什么兩樣,再次放入水中后,會漂起來,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D )
A. 蘿卜變“糠”后與剛買時相比,密度變小
B. 蘿卜變“糠”后,其質量變小了
C. “看上去和新買時沒什么兩樣”說明蘿卜的體積沒有改變
D. 蘿卜兩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同,變“糠”后比變“糠”前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 (2024·棗莊模擬)在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小明先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個質量為100g的物體放入溢水杯中,靜止時溢出了90mL的水。物體受到的浮力是  0.9 N;物體在水中靜止時是  沉底 狀態;放入物體后,水對溢水杯底的壓強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  變大?。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取10N/kg)
0.9 
沉底 
不變 
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2024·西安期末)下列是關于浮力知識的應用實例,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B?。?br/>A. 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在下潛過程中所受浮力逐漸變大
B. 巨輪之所以能夠浮在水面是因為用空心的辦法增大了排開液體的體積
C. 液體的密度越大,密度計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D. 上浮的氣球中填充氣體的密度大于外界空氣密度
B
考點四 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2024·濰坊)物理興趣小組把吸管的下端密閉并纏繞一段細銅絲(細銅絲體積忽略不計),自制一支簡易密度計。如圖所示,密度計分別放入a、b、c三種液體中時,均漂浮在液體中,且保持豎直狀態。密度計在三種液體中靜止時,在密度計上與液面平齊處各標記一條刻度線,共得到三條刻度線。已知密度計在c液體中,有的體積浸入液體,浸入體積為5×
10-6m3,三種液體密度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
A
液體種類 液體密度/(kg·m-3)
a液體 0.5×103
b液體 1×103
c液體 2×103
第10題
A. 三條刻度線的間隔距離不相等
B. 密度計的質量為0.1kg
C. 密度計在三種液體中所受浮力
不相等
D. 密度計在b液體中的浸入體積
為3×10-5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某科研團隊研制了一款無人潛航器,如圖甲所示,其體積可通過從內部油艙向外部油囊壓入油量的多少來改變。將潛航器從空中緩慢下放至水下,纜繩的拉力F隨下降的高度h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油囊沒有充油,不計水的阻力),潛航器在水下受到的浮力是  4500 N,它的體積是  0.45 m3。若潛航器需要從水下上浮一些并保持懸停,則油囊中壓入油量的變化情況是  先增加后減少 。(g取10N/kg,ρ水=1×
103kg/m3)
4500 
0.45 
先增加后減少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 下列情景中,物體沒有受到浮力的是( B )
A. 在水中游泳的人
B. 深入淤泥的圓柱形橋墩
C. 在空中上升的熱氣球
D. 在水中下沉的石頭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 某半潛船最大下潛深度為30m,滿載排水量約10萬噸。工作時,如圖甲、乙、丙所示,通過調節壓載水艙中的海水量,使甲板下潛至預定水深。待貨物到達甲板上方,再次調節艙中海水量,使甲板浮出水面,完成裝載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
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C?。?br/>A. 半潛船在甲、乙、丙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相等
B. 半潛船從長江駛入東海,其所受浮力變大
C. 最大下潛時,半潛船底部受到海水的壓強約為3×105Pa
D. 滿載時,半潛船所受浮力約為1×105N
第1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 (2024·新疆)人體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質量為40kg的小明套著游泳圈(游泳圈重力不計)在游泳池中漂浮時,小明浸在水中的體積為他的體積的,則游泳圈浸在水中的體積約為( A )
A. 10dm3 B. 20dm3
C. 30dm3 D. 40dm3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 給一個玻璃小瓶中裝入適量的水,倒扣進裝滿水的大塑料瓶中,使小玻璃瓶恰好能浮在水面上,然后擰緊瓶蓋,如圖所示,就制作成一個“浮沉子”。當用力擠壓塑料瓶,可看到小玻璃瓶下沉;撤去壓力,可看到小玻璃瓶上??;若用力得當,小玻璃瓶即可懸停在水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br/>A. 當用力擠壓塑料瓶,小玻璃瓶中的水會增多
B. 當撤去壓力,小玻璃瓶中的水會增多
C. 小玻璃瓶剛好懸停在水中時,其受到的重力大于其受到的浮力
D. 小玻璃瓶懸浮時,小玻璃瓶的平均密度恰好等于水的密度
第1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 (2024·衡水段考)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石塊A,石塊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他再把石塊浸沒在密度分別為ρ1和ρ2的液體中(石塊不接觸杯壁和杯底),石塊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丙所示。(g取10N/kg)
(1) 石塊A浸沒在密度為ρ1的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為  1.5 N。
(2) 根據圖中所示的數據,可以判斷出ρ1 ?。尽。ㄟx填“>”“<”或“=”)ρ2。
1.5 
> 
(3) 已知ρ1=1.2×103kg/m3,根據圖中數據可計算出
ρ2=  0.96×103 kg/m3。
第16題
0.96×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2024·棗莊模擬)利用筆芯自制密度計,同款的新筆芯和用了一半油墨的舊筆芯,應該選用  舊?。ㄟx填“新”或“舊”)筆芯。將所選筆芯放入水中,它能  豎直漂浮 在水中,在筆芯上標出水面的位置E,將筆芯放入酒精中,仍可使用,標出液面的位置C,如圖所示,已知實驗中鹽水的密度約為1.2g/cm3,酒精的密度為0.8g/cm3,若筆芯漂浮在鹽水中,則液面對應的位置可能是  A (選填“A”“B”
或“D”)。
舊 
豎直漂浮 
A 
第1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蛟龍號體積約為70m3,空載時質量約為22t,最大荷載約為200kg。(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
(1) 蛟龍號空載漂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解:空載的質量m空載=22t=2.2×104kg,蛟龍號空載漂浮在水面,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得受到浮力F浮=G空載=m空載g=2.2×104kg
×10N/kg=2.2×105N
(2) 蛟龍號下潛到7km深時,受到海水的壓強有多大?
解:蛟龍號下潛到7km深時,受到海水的壓強p=ρ海水gh=1.0×
103kg/m3×10N/kg×7000m=7×107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若蛟龍號某次滿載時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實現的,則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海水?
解:蛟龍號某次滿載時下沉時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海水gV排=1.0×103kg/m3×10N/kg×70m3=7×105N;滿載總重力G滿=m滿g=(2.2×104kg+200kg)×10N/kg=2.22×105N,注入海水的重力G注水=F浮'-G滿=7×105N-2.22×105N=4.78×105N,則由G=mg=ρVg可得注入海水的體積V注水===47.8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共26張PPT)
重點實驗突破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類型一 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 (2024·齊齊哈爾)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實驗小組利用小桌、砝碼、海綿、沙子等器材在水平臺面上進行如圖所示的探究。
(1) 實驗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海綿  凹陷程度 來體現的,  不可以?。ㄟx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
       
第1題
凹陷程度 

可以 
1
2
3
4
5
(2) 比較甲、乙所示的實驗現象,將小桌分別正立放在海綿上,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  受力面積 相同;改變壓力的大小,可以得出結論:  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
(3) 比較乙、丙所示實驗的現象可以得出另一結論,下列實例中,可用此結論解釋的是  A 。
A. 書包的背帶做得很寬
B. 嚴禁貨車超載
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A 
       
第1題
1
2
3
4
5
(4) 圖丙中桌面對海綿的壓強為p1,小航將圖丙中的小桌、砝碼平放在表面平整的沙子上,靜止時如圖丁所示,桌面對沙子的壓強為p2。p1 ?。健。ㄟx填“>”“<”或“=”)p2。
(5) 小彬選用質地均勻的長方體物塊A代替小桌進行探究,如圖戊所示,將物塊A沿豎直虛線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將左邊部分移開后,發現剩余部分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沒有發生變化,由此他得出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
= 
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第1題
1
2
3
4
5
類型二 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2.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
(1) 組裝好器材后,用手指無論是輕壓還是重壓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側液面幾乎沒有變化,說明該壓強計氣密性  差?。ㄟx填“好”
或“差”)。
差 
(2) 調整好器材后,液體壓強的大小變化可以通過比較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來判斷,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
是  轉換法 。
第2題
轉換法 
1
2
3
4
5
(3) 比較  甲 、  乙 兩圖可知,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
(4) 比較甲、丙兩圖可知,液體壓強與液體  密度 有關。
甲 
乙 
密度 
第2題
1
2
3
4
5
(5) 根據實驗結論對壓強計進行改裝,改裝后可用于比較不同液體的密度大小?,F將壓強計兩個探頭分別浸入酒精和水中并處于同一深度,如圖丁所示可判斷出A杯中盛有  水?。ㄟx填“酒精”或“水”)。將A杯中的探頭向  上 (選填“上”或“下”)移,U形管兩側液面會再次相平。
第2題
水 
上 
1
2
3
4
5
類型三 測量大氣壓強
3. 如圖所示是測量大氣壓強的托里拆利實驗。
(1) 實驗設計:將圖甲中玻璃管倒立放入水銀槽穩定后(如圖乙),玻璃管內水銀面上方形成  真空 。
  
第3題
真空 
1
2
3
4
5
(2) 實驗現象及數據分析:
① 如圖丙所示,當管內的水銀面下降到  760 mm時,水銀面高度差將保持不變。
② 根據水銀面高度差,推導大氣壓強的值為  1.013×105 Pa。(ρ水銀=13.6×103kg/m3)
760 
1.013×105 
  
第3題
1
2
3
4
5
(3) 交流與評估:
① 若實驗時不小心有氣體留在管中未排出,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  小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mm。
② 如圖丁,若實驗時玻璃管傾斜,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  等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mm。
③ 如果用錐體在液柱上方(真空部分)玻
璃管某處刺一小孔,水銀柱將  下降 (選
填“上升”“下降”或“不動”)。
小于 

于 
下降 
  
第3題
1
2
3
4
5
類型四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4. (2024·山西)小明發現木頭在水中是漂浮的,而鐵塊在水中會下沉,他猜想浮力的大小與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密度有關。為此他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幫助他完成實驗。
(1) 選取體積相同、  密度(或質量) 不同的物體A和B分別浸沒在水中,測出其所受浮力并進行比較。
密度(或質量) 
1
2
3
4
5
(2) 按照實驗思路依次進行如圖所示的操作,從圖甲中可知物體A所受的浮力為  1.2 N。觀察圖乙可知物體B在水中受到的拉力為  2.8 N,并計算出物體B所受的浮力。
第4題
1.2 
2.8 
(3) 分析實驗數據,可得出初步結論:  浮力的大小與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密度無關 。
浮力的大小與浸沒在液體中
的物體的密度無關 
1
2
3
4
5
類型五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5. 某物理探究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水、物體(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細線等實驗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 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個實驗步驟,最合理的實驗順序是  甲、丁、乙、丙 。
 
甲、丁、乙、丙 
 
第5題
1
2
3
4
5
(2) 如圖乙步驟,物體逐漸浸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直至剛好浸沒的過程,物體所受浮力  逐漸變大 ,溢水杯中水對杯底的壓強  一 直不。
(3) 將物體浸沒在裝滿水的溢水杯中,靜止時物體所受浮力F浮為  1.4 N,小桶中水所受重力G排為  1.4 N。
(4) 若實驗數據得出F浮  = (選填“>”“<”或“=”)
G排時,就能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逐漸變大 
一直不變
1.4 
1.4 
= 
 
 
第5題
1
2
3
4
5
利用浮力知識測密度
類型一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質的密度
1. (2024·呼和浩特)小迪同學利用彈簧測力計、杯子、水(ρ水=1.0×103kg/m3)、未知密度的小石塊、咸奶茶和不吸水的細線,巧妙地設計如圖的實驗,完成了:① 浮力相關內容的復習;② 測量咸奶茶的密度。
   
第1題
(1) 要測量小石塊浸沒在水中的浮力,最合適
的實驗順序是  A→B?。ㄟx填“A→B”或
“B→A”)。
A→B 
1
2
3
4
5
(3) 咸奶茶的密度表達式:ρ茶=  ρ水?。ㄓ肍1、F2、F3、ρ水表示)。
ρ水 
(2) 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是  2.8×103 kg/m3。
2.8×103 
   
第1題
1
2
3
4
5
類型二 用天平(電子秤)測量固體的密度
2. 小軒學過密度的知識后,想通過測量銀幣的密度來判斷其真偽,已知銀幣中含銀90%,含銅10%。(g取10N/kg)
(1) 將天平放在  水平 臺面上,調節時,應先把游碼移到稱量標尺左側  零刻度線 。若此時天平刻度盤上指針偏向分度標牌的左側,應向  右 調節平衡螺母。
水平 
零刻度線 
右 
(2) 測量質量時,砝碼與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
則銀幣的質量為  26 g。
第2題甲
26 
1
2
3
4
5
② 如圖丙,用細絲線拴住銀幣,放入燒杯中,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忽略細絲線體積)
③ 算出銀幣的體積為  2.6 cm3。
④ 測得該銀幣的密度為  10 g/cm3。
2.6 
10 
第2題
(3) 測量體積時,因銀幣直徑太大,無法放入量筒,于是設計如下方案:
① 如圖乙,在燒杯內倒入適量水,用天平測出其總質量。
1
2
3
4
5
(4) 如表所示為密度表,已知真幣的密度為10.3g/cm3,若忽略測量誤差,則下列對銀幣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B 。
金 屬 密度/(g·cm-3)
鉛 11.3
銀 10.5
銅 8.9
鋼、鐵 7.9
B 
A. 該銀幣不是真幣
B. 可能由鋼和銅制成
C. 可能由鉛和銅制成
D. 可能是減少了銀的含有比例
1
2
3
4
5
3. 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想用電子秤測量礦石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g取10N/kg)
(1) 電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裝有適量水的燒杯放在電子秤上,電子秤示數如圖甲A。
第3題甲
(2) 把被測礦石用細線拴好,緩慢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礦石未觸碰到燒杯底部,電子秤的示數如圖甲B所示。
1
2
3
4
5
(3) 然后緩慢放下礦石,讓被測礦石沉入燒杯底部,如圖甲C所示。根據實驗步驟中的數據,可測出被測礦石的質量是  300 g,被測礦石的體積為  1.2×10-4 m3,被測礦石的密度是  2.5×103 kg/m3。
(4) 接著興趣小組利用電子秤測量木塊的密度。測量步驟如圖乙,利用這些數據可計算出木塊的密度為  0.5 g/cm3。
   
第3題乙
300 
1.2×10-4 
2.5×103 
0.5 
1
2
3
4
5
類型三 用刻度尺測量物質的密度
4. 伴隨“雙減”政策的實施,小紅在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后,空余了大量的自主時間。某天,小紅在家里幫媽媽洗米蒸飯,洗大米時發現,大米靜止時沉在盆底,她判定:大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她決定要準確地測量出家里大米的密度。于是她找到一把刻度尺、一個薄壁柱形容器、一個小碗,在容器內注入適量的水后,將小碗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請你利用這些器材,幫她設計一個測量大米密度的實驗方案。(已知水的密度為ρ0,忽略大米在短時間內浸入水中體積的變化)
1
2
3
4
5
(1) 補全下列主要的實驗步驟及所需測量的物理量。
① 用刻度尺測出小碗浮在水面上時水的深度h0。
② 將適量的大米放入小碗內,使小碗仍浮在水面上,測出  小碗和大米浮在水面上時水的深度h1 。
③  將碗里的大米倒入水中,記下水面上升后水的深度h2 。
小碗和大
米浮在水面上時水的深度h1 
將碗里的大米倒入水中,記下水面上升后水的深度h2 
(2) 寫出大米密度的表達式:ρ=  ?。ㄓ靡阎亢蜏y量量表示)。
 
1
2
3
4
5
5. 小華在實驗室用刻度尺、平底柱形杯和已知密度的木塊,測量液體密度。
(1) 小華想利用一塊已知密度為ρ木的長方體木塊和刻度尺測飲料的密度。如圖甲所示,她在柱形杯里,裝入適量飲料,測出杯中飲料的深度h1。
第5題
(2) 如圖乙,使木塊漂浮在飲料表面,測出此時杯中飲料的深度h2。
1
2
3
4
5
(3) 如圖丙,用  細?。ㄟx填“粗”或“細”)鐵絲將木塊全部壓入飲料中,測出此時杯中飲料的深度h3,以上實驗中飲料均未溢出。
第5題丙
(4) 飲料密度的表達式為ρ飲料=  ρ木 。(用h1、h2、h3和
ρ木表示)
細 
ρ木 
(5) 若木塊吸水(兩次吸水量相同,吸水后木塊體積不變),則測出的飲料密度會  偏大?。ㄟx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偏大 
1
2
3
4
5(共28張PPT)
第四節 大氣壓強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常州期末)在玻璃杯中盛滿水,用紙片蓋著,倒置玻璃杯,如圖甲所示,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這是因為  受到大氣壓的作用??;如圖乙所示,將盛滿水的玻璃杯傾斜,杯中的水  不會 (選填“會”或“不會”)流出來,原因是  大氣壓是朝著各個方向的 。
 
第1題
受到大氣壓的作用 
不會 
大氣壓是朝著各個方向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將裝有少量水且罐口打開的鐵皮桶放在火上加熱,桶內的空氣會受熱膨脹,用蓋子蓋緊鐵皮桶,然后澆上冷水,鐵皮桶被壓扁,如圖所示,該現象說明了  大氣壓 的存在。若不蓋蓋子直接給鐵皮桶澆上冷水,鐵皮桶  不會?。ㄟx填“會”或“不會”)被壓扁。
第2題
大氣壓 
不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如圖,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通過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墨水的玻璃瓶中,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往瓶內吹氣后,瓶外大氣壓升高了
B. 往瓶內吹氣后,瓶內氣壓小于瓶外氣壓
C. 往瓶內吹氣后,玻璃管內水柱穩定時的高度比吹氣前的低
D. 不考慮溫度影響,把自制氣壓計從一樓移到十樓,玻璃管內水柱變高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漢中期末)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估測大氣壓的值,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br/>A. 應該沿水平方向拉動注射器筒
B. 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長度
C. 若筒內空氣沒有排盡,則測出的大氣壓值偏大
D. 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肇慶期末)在下列物理現象中,不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引起的是( B?。?br/>A. 用吸管吸飲料 B. 用注射器注射藥液
C. 吸盤能吸在墻壁上 D. 用離心水泵抽水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益陽期末)如圖所示的托里拆利實驗,原來玻璃管豎直,后來讓玻璃管傾斜,水銀充滿全管,有關尺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br/>A. 玻璃管豎直時,上端無水銀部分肯定是真空
B. 外界大氣壓強肯定是76c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C. 玻璃管傾斜后,水銀對玻璃管上端有壓強
D. 玻璃管傾斜后,若不慎將上端碰出一小孔,則水銀會向上噴
第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黃岡期末)如圖甲所示為一款桶裝水壓水器,圖乙是其簡化示意圖。用手按壓上部氣囊向桶內打氣,桶內的水會沿導管上升從出水管流出。再按一下止水閥,會聽到“嗤”的一聲,導管內壓上來的水立刻退回到桶內。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 A?。?br/>A. 按壓氣囊時,桶內的氣壓會變大
B. 按壓出水時,水沿導管上升是利用了大氣壓
C. 按下止水閥聽到“嗤”的一聲時,桶外的空氣進入到桶內
D. 若壓水器與水桶連接處漏氣,該壓水器仍能正常工作
A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所示,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連,B為密閉的玻璃球內裝有紅墨水,A管內水位會上升或下降,從而顯示天氣的好壞。
第8題
(1) 此裝置是利用天氣與  大氣壓?。ㄟx填“溫度”“大氣壓”或“風速”)的關系進行天氣預報的。
大氣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當A管與B球的液面相平時,瓶內氣壓  等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氣壓。
(3) 當A管液面明顯上升時,天氣開始轉為  陰雨?。ㄟx填“晴朗”或“陰雨”)。
等于 
陰雨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西安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的“盆景自動給水裝置”,用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剛好被水浸沒。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內水面,主要是因為  大氣壓 的作用水不會流出。隨著盆內的水不斷
 汽化?。ㄟx填物態變化名稱),盆中水位下降至瓶口露出水面時,有空氣進入瓶中,瓶中水自動流出補充到盆中,直到瓶口再次沒入水中,水停止流出,如此反復。隨著空氣進入瓶中,瓶內水面逐漸下降,瓶內氣壓與進氣前相比  變大?。ㄟx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
大氣壓 
汽化 
變大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拔火罐時,火罐下端開口,使用時先對火罐中的氣體加熱,然后將火罐開口迅速按到人體皮膚上,自然降溫后,火罐緊緊吸附在人體皮膚上,這說明了  大氣壓 的存在;拔罐的物理知識是利用罐內外的  氣壓差?。ㄟx填“溫度差”或“氣壓差”)使罐吸附在人體穴位上,治療某些疾病。用吸管喝飲料的原理與拔火罐  相同?。ㄟx填“相同”或“不相同”)。
大氣壓 

壓差 
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利用2.5mL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和細線來估測大氣壓的值。
(1) 圖甲兩種實驗方式,如選圖A進行實驗,  注射器 的重力會對測量產生影響,所測大氣壓的值將會偏  大 。
  
注射器 
大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選擇圖B實驗步驟如下:
① 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乙,讀數為  6.4 N。
② 拔去橡皮帽,將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再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4N。
③ 圖丙中,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  全部刻度 的長度,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則大氣壓的測量值為  0.96×105 Pa。
6.4 
全部刻度 
0.96×105 
④ 實驗過程中,若注射器筒內漏進
了少量空氣,所測大氣壓的值將會
偏  小 。
小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綜合分析
類型一 浮力和壓強的變化情況
1. (2024·蘇州)將雞蛋放入鹽水中出現如圖所示狀態,緩慢向杯中加鹽或水使雞蛋懸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加鹽可以讓雞蛋懸浮
B. 雞蛋懸浮時液體密度大
C. 雞蛋懸浮時浮力大
D. 雞蛋懸浮時液體對杯底的壓強大
D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2. (2024·廣州)潛水艇從高密度海水區駛入低密度海水區,急劇下降的過程稱為“掉深”。如圖,某潛水艇從a處駛入低密度海水區,“掉深”到b處。與a處相比,潛水艇在b處( A )
A. 受到浮力大小變小 B. 受到浮力大小變大
C. 排開液體重力不變 D. 排開液體重力變大
第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類型二 壓強和浮力的大小比較
3. 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裝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小球靜止時兩燒杯液面相平,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br/>A. 甲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小
B. 乙燒杯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小
C. 甲燒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
D. 甲、乙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相等
第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4. (2024·德陽)盛有適量水的柱形容器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先把質量與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并將其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處于漂浮狀態如圖甲所示;再把土豆從碗中取出輕放入水中,靜止時土豆沉底、碗處于漂浮狀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水對碗減少的浮力(圖甲、乙對比)等于圖乙中水對土豆的浮力
B. 圖乙中水對碗的浮力小于水對土豆的浮力
C. 圖甲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于乙圖容器中的水
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D. 圖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于圖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C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5. (2024·河南)宋朝的懷丙利用浮船打撈鐵牛,展現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如圖為打撈過程示意圖,先將陷在河底的鐵牛和裝滿泥沙的船用繩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鏟走,鐵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劃到岸邊,解開繩索卸下鐵牛,就可將鐵牛拖上岸。在圖中甲、乙、丙三個位置船所受浮力為F甲、F乙、F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br/>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6. (2024·蘭州)將質量相等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的容器中,已知兩液體質量相等,兩容器底面積相等但形狀不同,A、B兩物體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此時兩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A物體體積大于B物體體積
B. 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密度
C. A物體所受浮力小于B物體所受浮力
D. 甲、乙兩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
第6題
A
1
2
3
4
5
6
7
8
9
7. (2024·綏化)如圖,一長方體物塊漂浮在水面上時,物塊露出水面的體積是總體積的;當它漂浮在另一液面上時,浸入液體的體積是總體積的。水和液體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則p1  =?。ㄟx填“>”“<”或“=”)p2,杯中液體的密度是  1.2×103 kg/m3。(物塊質量分布均勻,且不吸水和另一液體)
= 
1.2×103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類型三 壓強和浮力的計算
8. (2024·宿遷)科技創新助力中國發展,中國橋梁建設領先世界。小明對橋梁建造產生濃厚的興趣,想探究橋墩對河底壓力與水深度的關系。他找來底面積為0.01m2的圓柱體,放于水平地面的壓力傳感器上,如圖甲所示,示數為100N。考慮不方便測量圓柱體對河底的壓力,于是將圓柱體掛在拉力傳感器下方,緩慢向下放至剛好與容器底部接觸,如圖乙所示。向容器內加水,記錄拉力傳感器示數
F和水的深度h,并畫出如圖丙所示的圖像。求:
(g取10N/kg,ρ水=1×103kg/m3)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 圓柱體的質量。
解: G=100N;質量m===10kg
(2) 圓柱體的密度。
解: 根據浸沒后浮力不變,則拉力不變,則圓柱體的高度h=0.2m,體積 V=Sh=0.01m2×0.2m
=0.002m3,圓柱體密度ρ==
=5×103kg/m3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3) 取走拉力傳感器,圓柱體浸沒于水中時對容器底的壓強。
解: 浸沒時的浮力F?。溅阉甮V排=1×103kg/m3×10N/kg×0.002m3=20N;對底面的壓力F壓=F支=G-F浮=100N-20N=80N;壓強p===8000Pa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9. (2024·深圳)小傲同學查閱資料得知:??惶枺ㄈ鐖D)的質量是3.7×107kg,滿載時排開海水的質量是1.0×108kg。(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第9題
(1) 求??惶枬M載時受到的浮力。
解:滿載時排開海水的質量是1.0×108kg,則其重力G
=mg=1.0×108kg×10N/kg=1.0×109N,海葵一號漂
浮在海面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其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等于其排開海水的重力,F?。紾=1.0×109N
1
2
3
4
5
6
7
8
9
(2) 求??惶栆淮巫疃嗄軆Υ媸偷馁|量。
解:海葵一號一次最多能儲存石油的質量m石油=m-m0=1.0×108kg-3.7×107kg=6.3×107kg
第9題
(3) 當一架3×104N的直升機停放在海葵一號的水平停機坪上時,直升機與停機坪接觸的面積是0.06m2,請幫助小傲同學求出直升機對停機坪的壓強。
解:直升機在水平停機坪上,對停機坪的壓力F=F支
=G機=3×104N,直升機對停機坪的壓強p==
=5×105Pa
1
2
3
4
5
6
7
8
9(共26張PPT)
第五節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鄭州期末)向兩張平行懸掛的白紙中間用力吹氣(如圖所示),會觀察到兩白紙  靠攏一些 (選填“遠離一些”“靠攏一些”或“不動”),此現象說明氣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  小 。
靠攏一些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濟南期末)如圖所示,打開自來水水龍頭,使自來水流過粗細不同的玻璃管,在A、B、C三處中,B處水柱較低,表明B處水的壓強  較小?。ㄟx填“較大”或“較小”),是因為B處水流速度  較大?。ㄟx填“較大”或“較小”);若將進水口和出水口堵住,讓水不再流動,則A、B、C三處水柱的高低情況是  高度相同 。
第2題
較小 
較大
 
高度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淮安期末)如圖甲是C919飛行的場景,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掛上飛機機翼模型,再用電風扇對著機翼模型吹風,此時機翼模型上方空氣流速  大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空氣流速,從而彈簧測力計示數  變小?。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3題
大于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西安期末)如圖,向B管吹氣,可見A中液面  上升?。ㄟx填“上升”或“下降”),可見空氣流速  大 (選填“大”或“小”)的位置壓強較?。徽埮e出應用該原理的一個生活實例:  飛機機翼(合理即可) 。
第4題
上升 
大 
飛機機翼(合
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夏季到來,交警部門加大了對電動車安裝遮陽傘的檢查拆除力度,如圖所示,遮陽傘雖能遮擋陽光,但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當電動車快速行駛時有“向上飄”的感覺。下列關于這一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B?。?br/>A. 傘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下方,壓強大于下方
B. 傘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下方,壓強小于下方
C. 傘上方的空氣流速小于下方,壓強大于下方
D. 傘上方的空氣流速小于下方,壓強小于下方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出色的足球運動員常會利用“香蕉球”破門得分。“香蕉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 足球在飛行過程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B. 足球在飛行過程中受慣性作用不斷向內側偏轉
C. 足球向內側偏轉是因為內側空氣流速大,外側流速小
D. 足球向內側偏轉是因為內側空氣流速小,外側流速大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暑期防溺水,安全不“放假”。為了保護生命安全,禁止隨意下河游泳,因為河水中常常會出現如圖所示的漩渦,若被卷入其中可能會出現危險,這是因為漩渦中心( C )
A. 水流速大,壓強大 B. 水流速小,壓強小
C. 水流速大,壓強小 D. 水流速小,壓強大
第7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3·懷化)唐詩“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秋風“卷”走“三重茅”是由于屋頂外側空氣流速  快?。ㄟx填“快”或“慢”),壓強  小?。ㄟx填“大”或“小”),從而產生一個向上的力。
快 
小 
9. 緊閉車窗的汽車行駛在無風的雪天,若打開一側的車窗,則汽車外面的雪  不能?。ㄟx填“可能”或“不能”)飄進車里,這是因為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車窗外空氣的流速大于車內空氣的流速,車窗外空氣的壓強  小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車內空氣的壓強。
不能 
小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屋頂風帽是節能環保裝置,利用自然風推動風帽旋轉,從而實現室內外氣體流動。當風帽轉動時,其內部氣體流速變大,壓強變  小 ,室內污濁氣體在  大氣壓 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從而被排出。為保證不被雨水侵入,風帽應設計成如圖  乙?。ㄟx填“甲”或“乙”)所示的形狀。
 
第10題
小 
大氣壓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物理課上,王老師利用傳感器為同學們做“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演示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第11題
(1) 裝置中A、B、C三節直徑不同的塑料管連接在一起,右端與吹風機的頭部相連。當用吹風機吹氣時,同一時間內,通過每節塑料管的氣體總量相同,則細管內氣體流速比粗管內氣體流速  快?。ㄟx填“快”或“慢”)。
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將三個氣體壓強傳感器探頭分別插入三節塑料管中,傳感器與電腦相連。打開吹風機吹氣時,電腦屏幕如圖乙所示,已知①②③三條圖線分別對應粗細不同的三節塑料管中氣體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由圖像可知:圖線③反映的是裝置中  C?。ㄟx填“A”“B”或“C”)塑料管內氣體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C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當王老師將吹風機調換擋位后,圖像中①②③三條圖線出現了下移。由此可以判斷三節塑料管中氣體的流速  增大 (選填“增大”或“減小”)。
增大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有些汽車的尾部安裝了導流板,如圖丙所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汽車在高速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力,從而提高車輪的抓地性能,則導流板橫截面的形狀是  C ,原因是  C的下方空氣流速大于上方,會產生向下的壓力差 。
A B C D
C 
C的下方空氣流速大于上方,會產
生向下的壓力差 
第11題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固體與液體壓強的綜合分析
類型一 固體壓強的問題
1.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兩個正方體的棱長分別為h甲和h乙(h甲>h乙),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在兩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相同的質量,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p甲'和p乙'的大小關系是( A?。?br/>A. p甲'一定大于p乙'
B. p甲'可能大于p乙'
C. p甲'可能等于p乙'
D. p甲'一定小于p乙'
第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如圖所示,實心正方體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將乙疊放在甲的正上方,則甲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為Δp甲。若將甲疊放在乙的正上方,則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為Δp乙。下列關于壓強變化量Δp甲、Δp乙的判斷,正確的是( A )
第2題
A
A. Δp甲一定小于Δp乙
B. Δp甲可能等于Δp乙
C. Δp甲一定等于Δp乙
D. Δp甲一定大于Δp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如圖所示,體積相同的甲、乙實心均勻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對地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F將甲、乙分別從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體積,則甲、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變化量ΔF甲和ΔF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甲和Δp乙關系正確的是( D )
A. ΔF甲>ΔF 乙,Δp 甲>Δp 乙
B. ΔF甲=ΔF 乙,Δp 甲=Δp 乙
C. ΔF甲<ΔF 乙,Δp 甲>Δp 乙
D. ΔF甲>ΔF 乙,Δp 甲=Δp 乙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如圖甲所示,A、B是質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沿水平方向從該模型上方切去一定高度,該模型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p隨切去高度h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B物體的重力是  5 N;A、B物體的密度之比為  2∶1 。
 
第4題
5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類型二 液體壓強的問題
5. (2024·西安段考)如圖所示,兩個圓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底面積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積,它們分別裝有體積相等的液體,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為ρ甲,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為ρ乙。液體內A、B兩點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相等,其壓強分別為pA、pB。若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br/>A. ρ甲<ρ乙,pA<pB B. ρ甲<ρ乙,pA>pB
C. ρ甲>ρ乙,pA=pB D. ρ甲>ρ乙,pA<pB
第5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4·新疆)如圖所示,一下半部分為圓柱形的玻璃瓶,深度為20cm,內封閉有質量為0.30kg的水。將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時,水對玻璃瓶底部的壓強為900Pa;將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時,水對玻璃瓶蓋的壓強為1400Pa。若該玻璃瓶內裝滿密度為0.8×103kg/m3的酒精,則酒精的質量為(g取10N/kg)( B )
A. 0.36kg B. 0.40kg
C. 0.44kg D. 0.48kg
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4·棗莊模擬)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
B. 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
C. 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
D.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
第7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類型三 固體和液體壓強綜合的問題
8. (2024·泉州期中)如圖所示,薄壁圓柱形容器甲和圓柱體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夠高、底面積為5×10-2m2,盛有質量為5kg的水。圓柱體乙的重力為160N,底面積為6×10-2m2。若將一物塊A分別浸沒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圓柱體乙上表面的中央時,水對容器甲底部壓強的變化量與圓柱體乙對水平地面壓強的變化量相等,則( D?。?br/>D
A. 容器甲內水的體積為500cm3
B. 圓柱體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200Pa
C. 物塊A的密度為1.6×103kg/m3
D. 物塊A的密度為1.2×103kg/m3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如圖(a)所示,圓柱體甲和裝有適量某液體的圓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積之比為3∶4,把它們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圓柱體甲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長為x的物體A,并平穩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體A剛好浸沒在液體中(A不與容器乙接觸,液體無溢出),截取后,甲、乙對桌面的壓強隨截取長度x的變化關系如圖(b)所示。已知甲的密度為0.6×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質量均忽略不計,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D
第9題
A. 圓柱體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液體的質量之比為3∶4
B. 圓柱體甲截取前,對桌面的壓強為1000Pa
C. 容器乙中未放入物體A時,液體的深度為8cm
D. 容器乙中液體的密度為0.4×103kg/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4·三明期末)如圖,一個容積為500mL的平底玻璃瓶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瓶底的面積是瓶蓋面積的4倍。現往瓶中裝入300mL水,水面正好到瓶高h的一半,旋緊瓶蓋后將瓶子倒立放置。若瓶子正立和倒立時對桌面壓強分別為p1和p1',則p1∶p1'=  1∶4 。若瓶子正立時,水對瓶底的壓強為p2,瓶子倒立時,水對瓶蓋的壓強為p2',則p2∶p2'=  3∶4 。
第10題
1∶4 
3∶4 
1
2
3
4
5
6
7
8
9
10(共21張PPT)
第八章復習
本章整合提升(一)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考點突破
02
素養提升


考點一 壓強
1. (2023·樂山)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位太極拳愛好者在打拳過程中出現如圖甲、乙所示的兩種站姿,在保持這兩種姿勢靜止時,他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甲和F乙、p甲和p乙。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C?。?br/>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p乙
C. F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
C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2024·河南)如圖,把木板放在海綿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靜止時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為G1,木板重為G2,水杯底面積為S1,木板底面積為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水杯對木板的壓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 水杯對木板的壓力和木板對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 水杯對木板的壓強為
D. 木板對海綿的壓強為
第2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新疆)如圖所示,某長方體空心磚內有若干個柱形圓孔,空心磚的質量為1.5kg,空心部分(柱形圓孔)體積占長方體體積的,將其分別平放、側放、豎放于水平地面上時,空心磚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依次為p1、p2、p3,且p1∶p2∶p3=2∶3∶6,已知空心磚豎放時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50cm2,求:(g取10N/kg)
第3題
(1) 空心磚的重力。
解:G=mg=1.5kg×10N/kg=15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空心磚豎放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解:空心磚放在水平地面上,壓力F=F支=G=15N,接觸面積S=50cm2=5×10-3m2;壓強p===3000Pa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空心磚的材料的密度。
解:根據壓強公式p=可知,空心磚平放、側放、豎放于水平地面上時,物體對地面壓力相等,接觸面積之比等于壓強的反比,故三個面積之比為∶∶=3∶2∶1;豎放時面積為50cm2,則側放面積為100cm2,平放面積為150cm2,但平放時底面有的面積是空心孔,故整個底面(含空心孔)的面積為=200cm2,整個磚塊(含空心孔)的體積V=abc==cm3=1000cm3,空心部分占了,故材料部分體積V'=1000cm3×=750cm3;空心磚塊材料
的密度ρ===2g/cm3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考點二 液體的壓強 連通器
4. (2024·無錫)如圖所示,將同一支壓強計的金屬盒依次放入裝有同種液體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屬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觀察到這樣的實驗現象,需要控制的實驗條件是( D?。?br/>A. 同一個人操作
B. 液體質量相等
C. 操作時間相等
D. 金屬盒面的中心在液體中的深度相等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青島段考)如圖甲所示,密閉容器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水的深度為6cm,則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600 Pa。若將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圖乙所示,則水對容器底的壓力  變小?。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壓強  變大?。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取10N/kg)
第5題
600 
變小 
變大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2024·南通)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第6題
(1) U形管兩邊液面的  高度差 能顯示壓強大??;使用前用手指輕按金屬盒的橡皮膜,若U形管中液面不發生變化,說明  裝置漏氣 。
高度差 
裝置漏氣 
(2) 將金屬盒分別放入水和鹽水中,如圖,金屬盒的橡皮膜受到的壓強分別是 p水和p鹽水,則p水  < p鹽水,據此不能得出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原因是  沒有控制深度相同 。
< 
沒有控制深度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考點三 大氣壓強及其測量
7. (2024·南通)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提出“自然界厭惡真空”的觀點,即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如果有真空的話,就有水、氣來填補。17世紀托里拆利提出大氣受到重力作用存在壓強的觀點。下列現象可分別佐證亞里士多德和托里拆利觀點的是( C?。?br/>① 用吸管“吸”飲料。
② 兩船并行相“吸”碰撞。
③ 兩光滑鉛塊壓緊后“吸”住。
④ 抽水機只能將水“吸”到約10m高。
C
A. ①和②④ B. ④和②③
C. ①和①④ D. ④和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如圖所示是用來測量大氣壓的  托里拆利 實驗,實驗中使用水銀的原因是水銀  密度大 ,測量值為  75 c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登山隊所攜帶的水銀氣壓計就是由該原理制成的,海拔越高,氣壓越  小 (選填“大”或“小”)。
第8題
托里拆利 
密度大 
75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考點四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9. (2024·涼州期末)一條大河邊有一個小河灣,如圖所示,如果把一條小漁船??吭诤訛撑c河道的交界處,漁船可能會( A )
A. 向河道中漂去 B. 向河灣中漂去
C. 在原處旋轉 D. 沿河灣邊緣移動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4·惠州期末)為改善火車站地下通道的通風情況,小虎做了如圖甲的設計,并將管道上方遮雨蓋的形狀設計成圖中的形狀,利用地面風實現自動抽氣,其設計原理是流速越大的位置,流體壓強越  小 。如圖乙所示,U形管中裝有水,直徑相同的a、b兩管中的水靜止時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處從裝置里快速吸氣,U形管中  a (選填“a”或“b”)管水面升高。
 
小 
a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西安期末)如圖所示,一物體重為20N,它與豎直墻面的接觸面積是0.2dm2?,F用30N的水平力F把物體按在墻上靜止,墻面受到的壓強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C?。?br/>A. 1.5×103Pa,20N
B. 1.5×103Pa,30N
C. 1.5×104Pa,20N
D. 1.5×104Pa,30N
第11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圖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1N,底面積為40cm2;容器內水重3N,水深10cm,A點距容器底4.5cm,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D?。?br/>A.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250Pa
B. A點水的壓強為450Pa
C.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750Pa
D. 水底部的壓力為4N
第1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重慶期中)如圖所示,在兩個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SA>SB)內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此時兩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恰好相等。若容器足夠高,并在兩容器中同時倒入或同時抽出各自適量的液體,最終使得兩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 倒入的液體體積V甲可能等于V乙
B. 倒入的液體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
C. 抽出的液體體積V甲可能小于V乙
D. 抽出的液體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
第1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4·廣州模擬)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容器,容器內裝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已知甲液體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為15cm;液體內A、B兩點到容器底部距離相等;A點受到甲液體的壓強為700Pa。(ρ甲=1×103kg/m3,g取10N/kg)
第14題
(1) A點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為  8 cm。
(2) 甲液體的密度  小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體的密度。
8 
小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等于 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A點受到甲液體的壓強  大于 B點受到乙液體的壓強。(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于 
大于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一底面積為25cm2的瓶子,瓶身厚度忽略不計。將瓶子倒置放入水中,一部分水進入瓶子后整體處于漂浮狀態,如圖所示。瓶子內外液面的高度差為2cm,瓶口處深度為9cm,已知此時外界大氣壓為1×105Pa,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求:
第15題
(1) 瓶子瓶口處所受液體壓強。
解:瓶口處深度h=9cm=0.09m,瓶子瓶口處所受液體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瓶子的質量。
解:瓶子漂浮在水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浮沉條件可得,瓶子受到的重力G瓶=F浮=ρ水gV=1.0×103kg/m3×10N/kg×2×10-2m×25×10-4m2=0.5N,瓶子的質量m瓶===0.05kg
(3) 瓶子內部氣體對下方液體的壓強。
解:瓶子內外液面的高度差Δh=2cm=0.02m,產生的壓強Δp=ρ水gΔh=1.0×103kg/m3×10N/kg×0.02m=200Pa,瓶子內部氣
體對下方液體的壓強p氣=p0+Δp=1×105Pa+200Pa
=1.002×105Pa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4張PPT)
第二節 液體壓強
第1課時 液體壓強的特點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榆林段考)如圖,小華把一個可樂瓶的側壁開了A、B、C三個相同的小孔,瓶中注滿水,水從小孔流出,說明液體對容器的  側壁 有壓強;B孔比A孔流出的水噴得更遠,說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A、C兩孔噴出的水流速度大小相同,說明同一深度的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  相等 。
 第1題
側壁
 
增大 
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連云港一模)如圖所示,兩燒杯中分別裝有酒精和水(ρ酒精<ρ水),液體中a、b、c三點的壓強分別為pa、pb、pc,則pa、pb、pc的大小關系是  pb<pa<pc ,理由是  a、b兩點的液體密度相同,a點深度較大;a、c兩點的深度相同,c點的液體密度較大 。
第2題
pb<pa<pc 
a、b兩點的液體密度相同,a點深
度較大;a、c兩點的深度相同,c點的液體密度較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濰坊段考)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實驗”,如圖所示。他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木桶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然后在樓房的陽臺上往管子里灌水。結果,僅灌了幾杯水,桶竟裂開了。由該實驗現象可猜想影響水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之一是( A?。?br/>A. 水的深度 B. 水的密度
C. 水的質量 D. 水的重力
第3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鹽城東臺期末)如圖所示,兩個容器中裝有質量相等的同種液體,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分別為F甲和F乙,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以下正確的是( D?。?br/>A. F甲>F乙 B. F甲<F乙
C. p甲=p乙 D. p甲<p乙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如圖所示,平靜的湖中,下列位置中壓強最小的是( A?。?br/>A. a B. b C. c D. d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西安校級期末)如圖所示,質量與底面積相同且厚度忽略不計的三個容器,分別裝有質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br/>A. 三個容器對桌面壓強相等
B. 三種液體密度關系:ρ丙>ρ乙>ρ甲
C. 三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相等
D. 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最小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如圖所示是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實驗裝置,下列做法能夠使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減小的是( B )
A. 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向下移動一段距離
B. 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向上移動一段距離
C. 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在原位置轉90°
D. 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同樣深度的食鹽水中
第7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3·聊城)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個用薄橡皮膜封閉的圓孔。在隔板兩側分別裝入清水和濃鹽水,不能判斷清水和濃鹽水所處位置的是( D?。?br/>A B C D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3·濟南)在學習“液體的壓強”時,同學們通過活動體驗了“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后,物理老師把底部有小孔的空透明礦泉水瓶豎直壓入水中,瓶中形成了如圖所示的“噴泉”。各學習小組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了以下四個待研究的問題。其中最有探究價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B?。?br/>A. 水內部的壓強與所處的深度有什么關系
B. 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所處的深度有什么關系
C. 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種類是否有關
D. 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內  液面高度差 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小。小明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時,先用手指輕按壓強計上金屬盒的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變化顯著,說明該裝置  不漏氣?。ㄟx填“漏氣”或“不漏氣”)。調整好器材后,如圖所示,小明不改變金屬盒的深度,將橡皮膜轉向下方,觀察到Δh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液面高度差 

漏氣 
不變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常州)如圖所示,甲、乙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內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甲試管傾斜、乙試管豎直,兩試管內液面相平。甲試管內的液體密度為ρ甲,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為p甲,乙試管內的液體密度為ρ乙,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為p乙,則ρ甲 ?。肌ˇ岩?,p甲  < p乙。
第11題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福建模擬)如圖所示,將一裝有一定體積水的密閉的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水對瓶底的壓強為p1、壓力為F1,再倒立放置,水對瓶蓋的壓強為p2、壓力為F2,則p1 ?。肌2,F1 ?。尽2。
(選填“>”“<”或“=”)
第12題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現有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將其下端蒙上橡皮膜。
(1) 向管內緩緩注水,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這表明液體對容器的  底部 有壓強。
(2) 將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裝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動到如圖所示的位置的過程中,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  變小?。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底部 
變小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當玻璃管移動到管內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時,橡皮膜的形狀是  平面?。ㄟx填“凸面”“凹面”或“平面”),理由是  橡皮膜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 。
第13題
平面 
橡皮膜
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如圖所示是小文的幾幅繪畫作品,描繪了魚兒戲水時吐出氣泡的情景。從科學性去審視,圖中正確的是圖  丙 (選填“甲”“乙”或“丙”),理由是  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則氣泡上升時深度減小,氣泡受到的壓強越來越小,氣泡則越來越大 。
   
第14題
丙 
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則氣泡上升時深度
減小,氣泡受到的壓強越來越小,氣泡則越來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二節 液體壓強
第2課時 液體壓強的大小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m,創造了中國載人潛水器的下潛深度新紀錄。若海水的密度近似為1.0×103kg/m3,則奮斗者號在上述深度受到海水的壓強為  1.0909×108 Pa,潛水器外殼平均1cm2面積上受到海水的壓力為  10909 N。(g取10N/kg)
1.0909×108 
1090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圓柱形容器底面積為100cm2,裝滿某種液體后,A處與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壓強之比為  3∶4 。如果A處壓強為2.4×103Pa,那么液體的密度為  0.8 g/cm3。(g取10N/kg)
第2題
3∶4 
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裝有一定量的水的細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則此時水對玻璃管底部的壓強為(g取10N/kg)( B?。?br/>A. 1.2×102Pa B. 1×103Pa
C. 1.2×104Pa D. 1×105Pa
第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著名的“木桶理論”又被稱為“短板效應”。該理論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不是取決于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如圖所示,現有一個底面積為0.05m2的木桶放在水平地面上,將質量為12kg的水緩慢倒入木桶。最終水對木桶底部的壓強為(g取10N/kg)( A?。?br/>A. 2×103Pa
B. 2.4×103Pa
C. 3×103Pa
D. 4×103Pa
第4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4·宿遷段考)如圖所示,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液體,若B點處的液體壓強為3×103Pa,求:(g取10N/kg)
(1) 液體的密度。
解:B的深度hB=30cm=0.3m;液體的密度ρ===1×103kg/m3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A點處的壓強。
解:A點的深度hA=30cm-20cm=10cm=0.1m;A點的壓強pA=ρghA=1×103kg/m3×10N/kg×0.1m=1000Pa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4·深圳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放有A、B、C、D四個底面積均為0.01m2的薄壁空杯,當在其中一個空杯中裝入1kg的水后,水對杯底產生的壓強為900Pa,則這個杯子的形狀可能是圖中的( B?。?br/>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4·廣州)某居民樓水塔液面與各樓層水龍頭的豎直距離如圖所示,水龍頭關閉時,c處所受水的壓強為(g取10N/kg)( D?。?br/>A. 3.0×104Pa B. 9.0×104Pa
C. 1.0×105Pa D. 1.3×105Pa
第7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2024·天津北辰期中)如圖所示,一個裝有水的容器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關于液體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 D )
A. a點所受壓強是2000Pa
B. b點所受壓強是200Pa
C. a點所受壓強與容器底部所受壓強之比為1∶4
D. b點所受壓強與容器底部所受壓強之比為4∶5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2024·揚州)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兩容器中水的深度相等,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則pA ?。健B;已知B容器底面積為50cm2,總重為8N,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  1600 Pa;將壓強計橡皮膜朝下分別放入兩容器的底部,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分別為ΔhA和ΔhB,多次實驗發現ΔhA均小于ΔhB,該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將壓強計橡皮膜放入水中同一深度,橡皮膜會排開一部分水,水面會上升,由于SA>SB,根據ΔH=可知,兩容器中水面升高高度關系ΔHA<ΔHB,因此壓強計橡皮膜放入A、B兩容器的水中后,橡皮膜在A容器中水的深度小于在B容器中水的深度,由p=ρgh可知,橡皮膜在A容器水中所受壓強小于在B容器水中所受壓強,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表示液體壓強,高 度
差大,壓強越大, 故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 。
第9題
= 
1600 
將壓強計橡皮膜放入水中同一深度,橡皮
膜會排開一部分水,水面會上升,由于SA>SB,根據ΔH=可知,
兩容器中水面升高高度關系ΔHA<ΔHB,因此壓強計橡皮膜放入A、B兩
容器的水中后,橡皮膜在A容器中水的深度小于在B容器中水的深度,
由p=ρgh可知,橡皮膜在A容器水中所受壓強小于在B容器水中所受壓
強,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表示液體壓強,高度差
大,壓強越大,故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ΔhA小于Δh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點的位置如圖所示,A點所在位置水的壓強為  8×103 Pa,B點所在的水平表面的面積為6cm2,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  3 N。(g取10N/kg)
第10題
8×103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如圖所示,薄壁容器重4.2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棱長為5cm的正方體,下部是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若向容器內注入1.1kg的水,求:(g取10N/kg)
(1) 裝水的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解:1520Pa
第11題
(2) 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強。
解:1.4×103Pa
(3) 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力。
解:14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如圖甲所示,用水龍頭往重為10N的容器中注水直到容器裝滿,已知水龍頭每秒注水100cm3,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求:(g取10N/kg)
(1) 第42s時,水的深度。
解:由圖乙可知,第42s時水的壓強 p1=1500Pa,
根據 p=ρgh 可得第42s時水的深度h1=
==0.15m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容器的底面積。
解:由圖乙可知,第36s時,容器下部粗的體積裝滿,36s時加水的體積V2=100cm3/s×36s=3600cm3;36s時加水的深度h2===0.09m=9cm,容器底面積S===400cm2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第40s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強。
第12題
解:根據水的流速可得第40s時水的體積V3=100cm3/s×40s=4000cm3=4×10-3m3,40s時加水的質量m3=ρ水V3=1.0×103kg/m3×4×10-3m3=4kg,40s時加水的重力G3=m3g=4kg×10N/kg=40N,40s時總壓力F=G3+G容=40N+10N=50N,第40s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1250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电白县| 大安市| 晋城| 江孜县| 邳州市| 安塞县| 竹北市| 浦东新区| 吴江市| 教育| 喜德县| 兰溪市| 深水埗区| 益阳市| 科技| 罗甸县| 依兰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汾西县| 长汀县| 增城市| 定日县| 湟中县| 普洱| 临汾市| 乌鲁木齐县| 萍乡市| 莆田市| 怀远县| 囊谦县| 临夏县| 上饶市| 尚志市| 丁青县| 池州市| 德阳市| 青海省| 海宁市| 内黄县|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