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九章 機械和功整理與復(fù)習(xí)北師·八年級物理下冊概念整合機械和功杠桿滑輪功功率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機械效率要素平衡條件分類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做功的快慢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W=Fs知識回顧一、杠桿1. 定義:我們把這種利用直桿或曲桿,在力的作用下繞桿上一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簡單機械叫作杠桿。2. 杠桿的五要素支點O動力 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3.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杠桿的分類 特點概念 實例省力杠桿 省力費距離 L動大于L阻 開瓶器、指甲剪、羊角錘等費力杠桿 費力省距離 L動小于L阻 鑷子、筷子等等臂杠桿 不費力也不省距離 L動等于L阻 天平等4. 輪軸:(1)定義:由兩個半徑不等的圓柱固定在同一軸線上組成,大的稱為輪,小的稱為軸。(2)原理:輪軸本質(zhì)上是一個可以連續(xù)轉(zhuǎn)動的杠桿。動力作用在輪上時,輪軸是一個省力杠桿,省力但費距離。FR = Gr(3)主要功能:①省力;②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例1 如圖所示,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C練習(xí)例2 小強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1)為了便于測量力臂,他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2)下表是小強的實驗記錄,在這兩組數(shù)據(jù)中,他發(fā)現(xiàn)實驗序號為____的一組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經(jīng)檢查,結(jié)果是測量阻力臂時讀錯了,阻力臂的實際值應(yīng)為____m;通過探究,小強得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1 2 0.3 1 0.42 1 0.4 2 0.2水平10.6F1L1=F2L2例3 如圖所示,不計重力的杠桿 OB 可繞 O 點轉(zhuǎn)動,重為 6 N 的物體 P 懸掛在杠桿的中點 A 處,拉力 F1 與杠桿成 30° 角,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此狀態(tài)下拉力 F1 = _____N。試作出 F1 的力臂 L1。L16拓展延伸:力臂的三種表示方法OFLOFOFLL二、滑輪1. 定滑輪(1)定義:軸固定不動的滑輪。(2)實質(zhì):等臂杠桿。(3)特點: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也不費距離。(4)F與G物的關(guān)系:F=G物(忽略繩重和摩擦)(5)s與h距離關(guān)系:s=h2.動滑輪(1)定義:滑輪跟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2)實質(zhì):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3)特點:可以省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也費距離。2.動滑輪(4)F與G物的關(guān)系:(5)s與h距離關(guān)系:s=2h①忽略繩重和摩擦:②忽略繩重、動滑輪重和摩擦:3.滑輪組(1)定義: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2)特點:既可以改變力的大小,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3)F與G物的關(guān)系:①忽略繩重和摩擦:②忽略繩重、動滑輪重和摩擦:(4)s與h距離關(guān)系:s=nh3.滑輪組(5)承擔(dān)總重的繩子段數(shù)n的判斷:①蓋住定滑輪或在動滑輪與定滑輪之間畫一條虛線,將動滑輪和定滑輪分開,則滑輪組中承重繩子的股數(shù),就是跟動滑輪直接接觸的繩子段數(shù)。②繩子的繞法(奇動偶定法)。1 2 3n = 3練習(xí)例4 如圖所示,圖中是一個______滑輪,如果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 F 為 10 N,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若 F 拉滑輪運動的速度是 1 m/s,則物體 A 移動的速度是_______。動5N繩子一端移動速度等于物體移動速度的2倍2m/s例5 如圖所示,滑輪下掛重 500 N 的物體 G,滑輪重 40 N,繩和杠桿都是輕質(zhì)的。要在圖示位置使杠桿平衡,在杠桿的 A 點所加的豎直向上的力 F 應(yīng)是(杠桿上標度的間距相等)( )。A. 270 N B. 360 NC. 540 N D. 720 NG總·4l=F·3lB三、功和功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s功W=Fs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力的作用顯出成效單位:1 J=1 N·m典型不做功的三種情況做功的快慢功率單位:1 W=1 J/sP=Fv例6 在如圖的四種情境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A.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B.扛著米袋慢慢爬上樓梯C.用力推汽車,汽車沒動D.舉著杠鈴原地不動未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人扛著米袋爬上樓梯,米袋在力的作用下,斜向上運動,人克服米袋的重力做了功√××B練習(xí)例7 一列質(zhì)量為 1×103 t 的火車,以 180 km/h 的速度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整列火車受到的阻力是 9×103 N。(1)火車的牽引力多大?(2)火車行駛 1 min 時間內(nèi),重力做了多少功?機車牽引力做了多少功?牽引力的功率多大?解:(1)由火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得F牽 = f = 9×103N(2)火車在重力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故 WG = 0 。因為 180 km/h = 50 m/s,1 min = 60 s,所以火車在 1 min 時間內(nèi)行駛的距離s = vt = 50 m/s×60 s = 3×103 m,機車牽引力做的功:W牽 = F牽 s = 9×103 N×3×103 m = 2.7×107 J,牽引力的功率四、機械效率在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動滑輪對物體所做的功是有用的,是必須做的,這部分功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W有用)有用功提升重物時,不可避免地要對動滑輪本身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這部分功叫作________________。額外功(W額外)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叫作________________。總功(W總)W總=W有用+ W額外1. 定義:物理學(xué)中,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作機械效率,用符號η表示。2. 計算公式:3. 特點:使用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4.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輕機械自重;減小機械間的摩擦(加潤滑油);允許情況下增加物重。5.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1.滑輪組輪與軸及輪與繩之間的摩擦(減小摩擦可以減少額外功,提高機械效率)2.所提升的物重(物重增加,機械效率也提高)3.動滑輪的自重(減少動滑輪的重力,機械效率也提高)例8 在物理拓展課上,李博同學(xué)模擬某建筑工地上塔吊的工作情景,設(shè)置了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來提升裝修材料。若他用 250 N 的拉力在 20 s 內(nèi)將 450 N 的材料提升了 10 m,不計繩重和摩擦,g 取 10 N/kg。求:(1)拉力的功率是多少?(2)提升 450 N 材料時,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3)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400 N 時,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練習(xí)解:(1)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 n = 3,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s = nh = 3×10 m = 30 m,拉力做的功 W總= Fs = 250 N×30 m =7 500 J,則拉力做功的功率為(2)有用功 W有用= Gh = 450 N×10 m =4 500 J,機械效率(3)由 可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 = nF - G = 3×250 N – 450 N = 300 N。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400 N,則最大物重 G' = nF' – G動 = 3×400 N – 300 N = 900 N, 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大,最大機械效率問題解決機械的發(fā)明給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自行車是綠色環(huán)保的交通工具,它是由許多簡單機械組成的復(fù)雜機械。請你查閱資料并結(jié)合自己對自行車的使用體驗,分析自行車構(gòu)造中簡單機械的應(yīng)用,并撰寫研究報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九章 機械和功 整理與復(fù)習(xí)(課件).pptx 自行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