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第九章 機械和功第五節 探究使用機械是否省功北師·八年級物理下冊情境導入工人通過滑輪組、定滑輪和輪軸提升豎井中的重物。工人為什么不直接提起重物,而是將這么多的簡單機械進行組合呢?使用這些簡單機械的優勢是什么?探究新知省力省距離使用機械能省功嗎?同時同時知識點1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實驗探究探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提出問題】人們使用杠桿、輪軸、滑輪等機械,有的可以省距離,有的可以省力。那么,使用機械能夠省功嗎【猜想假設】使用機械不能省功。【實驗設計】直接用手通過彈簧測力計勻速豎直提起一個重物,測算出拉力對重物做的功為W1。再用彈簧測力計通過一個動滑輪提起這個重物,使重物勻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測算出對繩端的拉力做的功為W2。比較W1、W2的大小就可以探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進行實驗】按如圖所示的過程進行實驗。實驗中保持重物緩慢勻速豎直上升,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拉力,記錄將實驗數據及計算結果填入表中。重物和繩子自由端的始、末位置。拉力F/N 重物移動的距離h/m 拉力F做的功W1/J拉力F'/N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m 拉力F'做的功W2/J由表中記錄的實驗數據可知,W2___W12【收集數據】>0.10.21.20.22.4實驗結果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想一想,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借助動滑輪提升重物做功,拉力做的功要更多一些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提升繩子所做的功使用動滑輪做功時,由于還要克服動滑輪重、繩重及滑輪內部的摩擦做功,需要額外多做一些功。【分析討論】大量實驗表明: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使用其他機械能省功嗎?練習工人師傅把重 500 N 的貨物用繩子直接勻速提升到 2 m 高的工作臺上,動力對貨物做的功為______J。若他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此貨物到 2 m 高的工作臺上,所用拉力為 200 N,動力做的功為______J。兩種情況對比,說明使用機械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省功。1 0001 200不能知識點2 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目的:把重物提升一段距離對重物做功 Gh:提升繩子所做的功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實際做的所有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有用、必須做的功有用功額外功總功(1)有用功(W有):為了達到目的,必須做的功。(2)額外功(W額):為了達到目的,并非我們所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總功(W總) :實際做的所有功。W總= W有用+ W額外指出圖中杠桿的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有用功總功額外功:克服杠桿自重及摩擦所做的功W額外 = G杠桿h杠桿練習甲用桶從井中提水,其中對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對______做的功是額外功。乙從井中撈水桶,桶中帶有部分水,則對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對______做的功是額外功。(均選填“水”或“桶” )水桶桶水知識點3 機械效率在使用機械工作時,我們希望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它反映了機械的一種性能,物理學中表示為機械效率。點擊圖片播放視頻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通常用符號η表示。機械效率η :機械效率W有用:有用功W總:總功意義:機械效率是反映機械做功性能好壞的物理量,機械效率越高,這個機械的性能就越好。機械效率是一個比值,沒有單位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機械效率與功率機械效率 功率定義意義公式影響因素單位說明 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功與做功時間的比值反映機械做功性能的好壞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有用功W有用、總功W總功W、完成此功所用的時間 t機械效率和功率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它們之間沒有直接關系無單位,用百分數表示瓦特(W)判斷對錯:(1)機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2)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做的有用功多。(3)做功慢的機械,機械效率不一定低。(4)機械越省力,其機械效率越高。(5)有用功一定時,減少額外功能提高機械效率。( )( )( )( )( )練習××√×√例題 如圖所示,工人利用滑輪組將一桶沙子從地面提升到 9 m 高的樓里,桶和沙子的總質量為 118 kg,動滑輪的質量為 2 kg。忽略摩擦和繩重, g取 10 N/kg。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析:提升桶和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是額外功。根據桶和沙子的總質量以及動滑輪的質量,可以求出它們所受的重力;又已知它們上升的高度,可以求出有用功和額外功,進而可以求出總功;最后依據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得出結果。解:桶和沙子所受的總重力G桶沙 = m桶沙 g =118kg×10N/kg = 1180N。動滑輪所受的重力G動 = m動g = 2kg×10N/kg = 20N。提升過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G桶沙h = 1180N×9m = 10620J。提升過程中的額外功W額外=G動h = 20N×9m = 180J。拉力所做的總功W總 = W有用+W額外 = 10620J+180J = 1080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98.3%。1. 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影響其機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被提升物體的重力、動滑輪的重力、繩重及摩擦等。2. 如圖為某公司的一幅廣告宣傳畫,一個巨大的滑輪提起一個小皮箱,宣傳文字寫著“事無大小,必盡全力”。請你分析滑輪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定性關系,并結合這個關系談一談你對這幅廣告宣傳畫中觀點的看法。事無大小必盡全力2.用滑輪組將重物提升相同高度,物重增大,則有用功增多,而克服動滑輪重、繩重做的額外功不變,克服摩擦做的額外功與有用功等比例增加,故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提高,即機械效率隨物重的增大而提高。事無大小必盡全力宣傳畫中動滑輪很重,手提箱較輕,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很低,這將導致工作成效與投入不成比例,得不償失。練習建筑工地上,起重機吊臂上的滑輪組如圖所示。在勻速吊起重為 4.8×103 N 的物體時,物體 4 s 內上升了 6 m,在此過程中,拉力 F 為 2×103 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拉力 F 的功率為________W。80%9×103生活中的機械效率生產生活中,人們利用多種方式提高機械效率,但都不能使其達到100%,如起重機的機械效率一般為 40%~50%,皮帶傳動的機械效率一般為 90%~98%。知識點4 斜面與螺旋點擊圖片播放視頻如圖所示的斜面中,理想情況下(即不考慮斜面的摩擦),力F與重物的重力G滿足:Fl=Gh,則沿斜面向上的力 。由此可知,在斜面高度一定時,斜面越長越省力,即斜面的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指出圖中斜面的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有用功總功額外功:克服斜面與物體之間的摩擦所做的功W額外 = fs練習如圖所示,在斜面上,用與斜面平行的拉力將質量為 2 kg 的物塊由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拉力大小為 8 N,斜面長 1.2 m、高 0.3 m,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斜面間的摩擦力為_____N。(g 取 10 N/kg)62.5%3查閱資料,了解人類使用機械的歷史,寫一份調查報告或制作一期壁報,并與同學交流。自我檢測1. 建筑工地上,起重機幾分鐘內就能把所需的磚送到樓頂,如果人直接用滑輪組來提升則需要幾小時。對于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起重機的功率大,機械效率高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高,做功慢起重機的功率大,機械效率不一定高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高,做功多C2. 關于一臺機械做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機械做的額外功越少,機械效率就越高機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就越高機械做的總功越多,機械效率就越高機械做的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就越高D3. 小明家新建的房子準備裝修。為了把水泥從地面送上樓,他在樓上安裝了一個滑輪組。每個滑輪的質量約為 4 kg,他每次將一袋 50 kg 的水泥提升 4 m,已知克服繩重和摩擦所做的額外功為 250 J,g 取 10 N/kg。求:(1)每次提升水泥做的有用功。(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1)每次提升水泥做的有用功W有用 = G水泥h =mgh= 50 kg×10 N/kg×4 m = 2×103 J(2)克服動滑輪重做的額外功W額外 = G動h+W繩、f= 4 kg×10 N/kg×4 m+250 J = 410 J4. 用 1000 N 的力通過滑輪組把 4750 N的重物豎直提升起來。如果提升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95%,則:(1)這個滑輪組最少由幾個滑輪組成?請根據計算,在虛線框中畫出相應的滑輪組。(2)小紅通過計算判定,這個滑輪組的動滑輪所受的重力一定為 250 N,你同意她的看法嗎?說明你的理由。解:(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則即動滑輪上承擔物重的繩子有5段,則這個滑輪最少由4個滑輪組成,且繩子起始端應連在動滑輪上,如圖所示。解:(2)不同意小紅的看法。則動滑輪的重力若考慮繩重和摩擦,則克服動滑輪的重力做的功只是額外功的一部分,則實際上動滑輪的重力要小于250N。若不計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課堂小結使用機械是否省功功的原理三種功斜面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有用功W有用額外功W額外總功W總省力費距離機械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探究動滑輪是否省功.mp4 斜面與螺旋.mp4 機械效率.mp4 第五節 探究使用機械是否省功.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