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村居》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認識“鶯、拂”等4個生字,會寫“詩、童、趁”3個字,積累“堤、拂”等詞語。2. 通過朗讀、觀察插圖、想象畫面等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古詩《村居》。3. 感受詩中描繪的春天美景,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1.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古詩。2. 難點:想象詩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教學準備1. 預習提綱:預習課文,嘗試朗讀古詩。2.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課文插圖。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1. 談話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引導學生分享對春天的感受)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一首描繪春天美景的古詩——《村居》。2. 板書課題:教師板書課題《村居》,并指導學生書寫“詩”字,強調書寫規范。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1. 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 指名朗讀:指名學生朗讀古詩,教師及時正音,糾正錯誤。3. 生字教學:學習“鶯、拂、堤、醉”等生字,通過組詞、動作演示、圖片輔助等方式加深記憶。三、再讀古詩,讀出韻味1. 節奏朗讀: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注意詩句的節奏和停頓。指名學生朗讀,師生共同評議,強調節奏和韻律。2. 韻律朗讀:教師范讀,示范停頓和長音,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美。學生模仿朗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四、品讀古詩,想象畫面1. 觀察插圖: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說說看到了哪些景物,圖中的孩子們在干什么。2. 想象畫面:引導學生結合詩句和插圖,想象詩中描繪的春天美景。分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3. 品析字詞:抓住關鍵詞“草長鶯飛”、“拂堤楊柳”、“醉春煙”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關注“忙”字,體會孩子們放風箏的喜悅心情。五、誦讀古詩,指導寫字1. 師生對讀:教師描述詩句中的春天,學生讀出相應的詩句,加深對古詩的理解。2. 配樂背誦:播放輕柔的音樂,學生配樂背誦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3. 指導寫字:指導書寫“童、趁”等字,強調書寫規范和筆順。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錯誤。六、課堂總結,拓展延伸1. 課堂總結:總結本課學習的生字、古詩內容以及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分享學習收獲和感受。2. 拓展延伸:鼓勵學生課后收集其他描繪春天的古詩,進行朗讀和背誦。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春天美景,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朗讀、觀察插圖、想象畫面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內容,感受詩中描繪的春天美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通過指導寫字和配樂背誦等環節,提高學生的書寫規范和語言表達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將繼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