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4.1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 課件 (共20張PPT) 人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4.1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 課件 (共20張PPT) 人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四節 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1課時 沉淀溶解平衡與溶度積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
第一模塊
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與移動
理解 · 難溶電解質
溶解度(S):
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通常是水)里達到飽和狀態 時所溶解的質量
10
易溶
可溶
1
微溶
0.01
難溶
S /g
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20℃)
難溶電解質
溶解度小于0.01g的電解質
難溶電解質不是絕對不溶解
理解 · 難溶電解質
化學式 AgCl AgNO3 AgBr Ag2SO4 Ag2S BaCl2
(20℃)溶解度/g 1.5×10-4 211 8.4×10-6 0.796 1.3×10-16 35.7
化學式 Ba(OH)2 BaSO4 Ca(OH)2 CaSO4 Mg(OH)2 Fe(OH)3
(20℃)溶解度/g 3.89 3.1×10-4 0.160 0.202 6.9×10-4 3×10-9
將 2 mL 0.1 mol/L AgNO3 溶液滴入2 mL 0.1 mol/L NaCl 溶液中會發生什么現象?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存在著哪些離子?
思考2
下表中,哪些物質屬于難溶電解質?
思考1
現象:生成白色沉淀
離子:Na+、NO3-、H+、OH-、Ag+、Cl-
建立 · 沉淀溶解平衡
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
建立 · 沉淀溶解平衡
+
-
+
-
+
-
+
-
+
-
+
-
+
-
H2O
+
-
Ag+
Cl-
溶解過程:
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 Cl-脫離AgCl的表面進入水中
沉淀過程:
溶液中的Ag+和 Cl-受AgCl表面陰、陽離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
AgCl(s) Ag+ (aq) + Cl-(aq)
沉淀
溶解
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1、沉淀溶解平衡(v-t圖像)
v
0
t
v(溶解)
v(沉淀)
v(溶解)=v(沉淀)
建立 · 沉淀溶解平衡
在一定溫度下,當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時,
得到AgCl的飽和溶液,即達到 “沉淀溶解平衡”
此時,溶液中的離子濃度保持不變
2、沉淀溶解平衡方程書寫
【例】CaCO3(s) Ca2+(aq) + CO32- (aq)
難溶電解質標 “s”;離子標“aq”
用“ ” 連接,
上不寫“溶解、沉淀”
3、沉淀完全的判斷
當溶液中某離子剩余的濃度
小于1×10-5 mol·L-1時,
就認為該離子已沉淀完全。
建立 · 沉淀溶解平衡
請寫出BaSO4、Al2(CO3)3、Ag2S、CuS、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
練習1
BaSO4(s) Ba2+(aq) + SO42-(aq)
Al2(CO3)3(s) 2Al3+(aq) + 3CO32-(aq)
Ag2S(s) 2Ag+(aq) +S2-(aq)
CuS(s) Cu2+(aq) + S2-(aq)
Mg(OH)2(s) Mg 2+(aq) + 2OH-(aq)
沉淀溶解平衡 · 移動
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思考3
內因:電解質本身的性質
外因:溫度、濃度(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在電解質的溶液中,不管是易溶的(如NaCl),微溶的,難溶的電解質都存在著溶解平衡
只要是飽和溶液都存在溶解平衡
特別提醒
①、稀釋有利于溶解
②、溫度升高,多數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原因:溶解吸熱);
但少數向沉淀方向移動 (例:Ca(OH)2)
沉淀溶解平衡 · 移動
思考4
已知反應:AgCl(S) Ag+(aq) + Cl-(aq) 若改變條件,對其有何影響(溶液始終飽和)
改變條件 移動方向 平衡時c(Ag+ ) 平衡時c(Cl-)
升溫
加水
加AgCl(s)
加NaCl(s)
加AgNO3(s)
加Na2S(s)

增大
增大

不變
不變
溶液始終飽和,
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
因此離子的量增大
但是濃度不變
不移動
不變
不變
溶液已經飽和,
AgCl固體溶不進去


增大
增大
減小
減小

減小
增大
S2-結合Ag+生成Ag2S沉淀
Ag2S是比Ag2Cl更難溶的沉淀
Ag+減小,平衡正移
第二模塊
溶度積(Ksp)的意義與應用
溶度積 · Ksp
1、定義: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數,稱為溶度積常數,簡稱溶度積,符號為Ksp
2、表達式:固體不寫入表達式
【例1】 AgCl(S) Ag+(aq) + Cl-(aq)
【例2】Ag2S(S) 2Ag+(aq) + S2-(aq)
Ksp = c(Ag+) · c(Cl-)
3、意義:Ksp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對于同類型的物質:Ksp越小,越難溶。
4、Ksp的影響因素:
內因:電解質本身的性質
外因:溫度
越難溶 → Ksp越小
通常情況:T升Ksp升
例外:Ca(OH)2
Ksp = c2(Ag+) · c(S2-)
溶度積 · Ksp
溶度積(Ksp)與溶解度的關系
難溶物 Ksp(25 oC) 溶解度(S) 難溶物 Ksp(25 oC) 溶解度(S)
AgCl 1.8×10-10 1.5×10-4 BaSO4 1.1×10-10 2.4×10-4
AgBr 5.4×10-13 8.4×10-6 Mg(OH)2 5.6×10-12 6.9×10-4
AgI 8.5×10-17 2.1×10-7 Fe(OH)3 2.6×10-39 3.0×10-9
同種類型物質
(陰陽離子比一致)
Ksp與溶解度呈正比
溶度積:Ksp(AgCl) > Ksp(AgBr) > Ksp(AgI)
溶解度:S(AgCl) > S(AgBr) > S(AgI)
不同類型物質
Ksp不能直接用于比較溶解度
對不同類型物質,
Ksp差距不大時不能作為比較依據。
【例如:AgCl和Ag2CrO4】
溶度積 · Ksp
溶度積的應用:①、判斷沉淀情況
溶度積( Ksp):平衡時離子濃度乘積
離子積(Q):任意時刻離子濃度乘積
Q > Ksp,溶液中有沉淀析出(溶液過飽和) → 向著沉淀的方向
Q = Ksp,沉淀與溶解處于平衡狀態(溶液飽和,處于沉淀溶解平衡)
Q < Ksp,溶液中無沉淀析出(溶液不飽和) → 向著溶解的方向
溶度積 · Ksp
溶度積的應用:①、判斷沉淀情況
【例1】下列情況下,有無CaCO3沉淀生成? (CaCO3的Ksp =4.96×10-9)
(1)往盛有1.0 L 純水中加入0.1 mL濃度為0.01 mol /L 的CaCl2和Na2CO3
[Ca2+]×[CO32-] = 10-4 mol /L
Qc = [Ca2+]×[CO32-] = 10-8 >Ksp(CaCO3)
因此有CaCO3沉淀生成。
[Ca2+] = [CO32-] = 0.1 10-3 0.01/1.0 = 10-6 mol /L
Qc = [Ca2+]×[CO32-] = 10-12 < Ksp(CaCO3)
因此無 CaCO3沉淀生成。
(2)改變CaCl2和Na2CO3的濃度為1.0 mol /L 呢?
溶度積 · Ksp
溶度積的應用:②、判斷沉淀生成的順序
越難溶,越易沉
【是否難溶取決于溶解度(S) , Ksp能否作為參考取決于物質是否屬于同一類型】
【例2】已知AgCl、AgI 的 Ksp分別為1.8×10-10、8.5×10-17
如在 0.01 mol·L-1 I- 和 0.01 mol·L-1 Cl- 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哪一離子先沉淀?
由Ksp數值可知,溶解能力:AgCl>AgI,
AgI沉淀更易生成,因此I-先沉淀
【例2-2】已知某溫度下: AgCl(s) Ag+(aq)+Cl-(aq) Ksp=1.8×10-10
Mg(OH)2(s) Mg2+(aq)+2OH-(aq) Ksp=5.6×10-12
能否認為Mg(OH)2比AgCl更難溶。
不能,因為二者陰陽離子數目比不一致,不能用Ksp比較物質的溶解度
溶度積 · Ksp
溶度積的應用:③、已知Ksp計算離子濃度
【例3】1 mL 0.012 mol/L NaCl溶液與1 mL 0.010 mol/L AgNO3溶液充分反應,
求剩余Ag+的濃度(忽略溶液體積變化)【 AgCl的 Ksp為1.8×10-10】
AgCl(S) Ag+(aq) + Cl-(aq)
c(Cl-) =
1 mL×0.012 mol/L - 1 mL×0.010 mol/L
1 mL+1 mL

0.001 mol/L
c(Ag+) =
Ksp
c(Cl-)


0.001
1.8×10-10
根據:
Ksp = c(Ag+) · c(Cl-) = 1.8×10-10
1.8×10-7 mol/L
溶度積 · Ksp
溶度積的應用:③、已知Ksp計算離子濃度
【練習3】( 25 ℃時 )用Na2S溶液沉淀AgNO3溶液中的Ag+,充分反應后,
測得剩余溶液中的S2- 的濃度為1.0×10-4 mol/L,此時剩余溶液中Ag+的濃度為多少?
【 Ag2S的Ksp為6.3×10-50】
Ag2S(s) 2Ag+(aq) + S2-(aq)
Ksp = c2(Ag+) · c(S2-)
Ksp
c 2(Ag+) =
c(S2-)

6.3×10-50
1.0×10-4

6.3×10-46
c(Ag+)≈
2.5×10-23 mol/L
溶度積 · Ksp
溶度積的綜合應用
【練習4】(25℃)若某溶液中Fe3+和Mg2+的濃度均為0.10 mol/L, 使Fe3+完全沉淀而使Mg2+不沉淀的pH條件是什么
已知:Ksp [Fe(OH)3]= 4×10-39 Ksp [Mg(OH)2]= 1.8×10-11
Fe(OH)3 Fe3+ + 3OH-
Fe3+ 沉淀完全時的c(OH-)為:
pH = -lg c(H+) = 3.2
Mg2+開始沉淀的pH值為:
pH = -lg c(H+) = 9.1
Ksp (Mg(OH)2)= 1.8×10-11
因此, 只要控制pH值在3.2 ~ 9.1之間即可使Fe3+定量沉淀而使Mg2+不沉淀
【任務二】定量描述難溶電解質的溶解程度
t ℃時,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
溶度積 · Ksp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
曲線的點表示達到溶解與沉淀平衡——此時為飽和溶液;
曲線上方的點表示:
此時為過飽和溶液
離子過多,
向著結合析出沉淀的方向移動
曲線下方的點表示:
此時為不飽和溶液
離子過少,
向著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南召县| 洮南市| 长乐市| 三门县| 专栏| 齐齐哈尔市| 辛集市| 枝江市| 孟津县| 黄山市| 兴化市| 长丰县| 海兴县| 南宁市| 商城县| 杂多县| 九江市| 仪陇县| 延吉市| 澎湖县| 容城县| 宿迁市| 揭东县| 巨鹿县| 宿迁市| 常州市| 文登市| 夏河县| 贵德县| 纳雍县| 府谷县| 柘城县| 曲阜市| 达州市| 屯留县| 淮北市| 沅陵县| 比如县| 枞阳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