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四節“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合作第2課時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于我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我國自2011年3月首列中歐班列(重慶一杜伊斯堡)開行以來,成都、鄭州、蘇州、武漢、長沙、義烏、哈爾濱、長春、廣州、青島等城市也陸續開行了到歐洲的國際貿易班列。到2018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逾1萬列,運送貨物約90萬標箱,以快捷準時、安全穩定、綠色環保為經營特色,運輸網絡覆蓋歐亞大陸廣大區域。3. 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中歐班列主要運輸哪些貨物?議一議,其對加強國際合作有哪些意義?倡導國家之間協作發展02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1.“一帶一路”倡議框架發布政策溝通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保障設施聯通 “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領域貿易暢通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內容資金融通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民心相通 “一帶一路”倡議的社會根基2.“五通”01-政策溝通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保障。加 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相關國家可以就經 濟發展戰略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 施,協商解決合作中的問題。02-設施聯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領 域。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相關國家宜加強基礎設 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 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03-貿易暢通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內容。宜 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 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 貿易區,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04-資金融通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內容。宜 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 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 貿易區,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05-民心相通“一帶一路”倡議的社會根基。傳承和 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 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愿者服務等,為深化雙 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以相關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緬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3.“六廊”和海上通道4.“一帶一路”對我國各區域的影響基于“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中國—中南半島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有利于西南地區的對外開放,促進廣西和云南加速發展,使廣西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開放的核心區,使云南成為我國面向南亞開放的橋頭堡,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銜接的樞紐地域。一帶一路與西南地區中國一中南半島和孟中印緬經濟 走廊的建設,有利于西南地區的對外開放,促進廣西和云南加速發 展,使廣西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開放的核心區,使云南成為我國面 向南亞開放的橋頭堡,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 絲綢之路”銜接的樞紐地域。一帶一路與西北地區西北地區通過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一 中亞一西亞國際大通道和中巴(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加強與中 亞、南亞發展的聯系。一帶一路與東北、內蒙古地區東北和內蒙古則通過中蒙俄經濟走廊,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蒙古國的全方位合作,為東北和內蒙古的發展 創造新的動力。一帶一路與東部沿海地區東部沿海地區長期作為我國外向型發展的前沿,通 過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的合作對 接,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二、“一帶一路”倡導國家之間協作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大技術創新,改造傳統產業;改善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將舊廠房改造成博物館和休閑娛樂中心等。“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連接亞太經濟圈,一頭連接歐洲經濟圈。共建“一帶一路”對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布局、城鎮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西方傳統工業區的成功轉型對我國西部資源型城市的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 根據圖,選擇六大經濟走廊中的1~2個,收集資料,分析它們對我國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根據圖,選擇六大經濟走廊中的1~2個,收集資料,分析它們對我國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答案:中蒙俄經濟走廊的主要通道之一貫穿東北地區,沿老中東鐵路從大連、沈陽、長春、 哈爾濱到滿洲里和俄羅斯的赤塔,對于開辟東北地區新通道、助力東北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構 筑與俄遠東地區出海口和經俄、蒙聯系歐洲的陸海聯運通道,將東北地區的地緣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東北地區與俄、蒙開展經貿合作,以“走出去”助力“去產能”,推動東北地區 產業的轉型升級;以東北地區為開放前沿,推動中俄、中蒙自貿區和跨境合作區建設,以擴大 開放形成新的增長點;加強與韓國在物流和高端制造業領域的合作,吸引日韓資金技術,積極開發東北地區。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涉及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通道,其中中巴(巴基 斯坦)經濟走廊引人注目。該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是一條 包括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的綜合貿易廊道。該廊道大幅度縮短中巴貿易的距離, 為我國開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有利于開展海陸聯運。我國西部獲得南下印 度洋的捷徑,而不必途經馬六甲海峽。瓜達爾港的開發,加強了巴基斯坦的地緣優 勢,進而構筑東亞、中亞、南亞之間的石油天然氣運輸通道。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 構成中巴合作示范效應,激勵更多的國家實施開放合作,承接產業轉移,加速自身 發展進程。據此,完成相關任務。(1)簡述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巴基斯坦兩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2)目前,中巴經濟走廊在能源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瓜達爾港口建設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成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的典范。舉例說明中巴經濟走廊在互聯互通方面的示范效應。中巴經濟走廊(1)簡述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巴基斯坦兩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答案:對中國的意義:提高中國能源和貿易的運輸安全;縮短中國與中東之間的海上貿易航道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擴大西部商品輸出,促進西部經濟發展;改變中國西部的閉塞格局,打開印度洋海上出口;利于喀什的農業、工業等產品外運。對巴基斯坦的意義:促進巴基斯坦對外貿易;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就業機會,增加人民收入;通過輸油管線建設,帶動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帶動西南部港口的發展。中巴經濟走廊(2)舉例說明中巴經濟走廊在互聯互通方面的示范效應。答案:能源合作(例如中興能源光伏發電站)示范效應:在中巴經濟走廊的框架下,立足于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國家能源局引領探索出一條“規劃一協議一項目”和“產業十金融”的海外能源務實合作新模式。①制定能源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合理布局能源項目建設。中巴雙方能源主管部門共同制定合作規劃,科學預測巴基斯坦未來電力需求,合理規劃電力項目的規模和布局,穩步推進項目建設。②簽署政府間協議,加強政策保障。③推進項目建設,強調過程管理,及時協調出現的問題。按照雙方政府間協議商定的條件,中方企業與巴方企業簽署合作項目合同,鎖定合作條件。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內容,是促進“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經濟 繁榮與區域合作的重要手段。結合圖3-43,查找有關資料,完成相關任務。(1)舉例說明我國在“一帶一路”貿易網絡中的地位與功能。答案:中國是整個“一帶一路”貿易網絡中的核心國家,處于核心地位,我國應不斷發揮作為核心的帶動作用,推動貿易發展。(2)任選一個工業園區,查找有關資料,分析園區的主導產業、類型和建設意義。答案:中白工業園重點發展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物流倉儲等產業。 中國一白俄羅斯工業同的建設,將推動白俄羅斯當地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貿易多元化,聯動提升基礎設施、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有利于化解我國國內過剩產能,避開貿易壁壘,加快推進中國部分市場競爭力較強企業開拓歐洲市場等。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3)議一議,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之間的合作還有哪些方式 又產生了哪些效益 答案: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以民心相通為例,傳承“絲 綢之路”精神,“一帶一路”推動各國民眾之間的交流,增進信任、促進友誼、深化合作、共同發展。在不同文化、不同國情、不同制度、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人民之間搭建起理解、互信 與合作的橋梁。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下圖示意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石油產品主要進出口中心。完成下面小題。1.新加坡既是石油產品主要進口中心,又是主要出口中心,主要取決于其( )A.資源稟賦 B.消費水平 C.能源結構 D.地理位置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下圖示意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石油產品主要進出口中心。完成下面小題。2.我國雖然為石油產品主要進口中心,但近年來對共建“一帶一路”部分國家石油產品出口量快速增長,主要是因為我國( )A.煉油產能提升 B.儲油技術進步 C.勘探能力增強 D.能源市場萎縮 第一階段 任務實施主體: 政府、政府牽頭的國企等 主要任務: 基礎設施建設、 人力資本積累 第二階段 任務實施主體: 私人資本為主的跨國公司、民企等 主要任務: 供給側:帶動產業發展 需求側:培育有效需求 總體:促進全球合作走深走實 第三階段任務實施主體:政府規范市場規則企業在市場活躍合作主要任務:實業方面:中國制造中國標準“走出去”文化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主要有市場尋求型和資源尋求型兩種模式。共建“一帶一路”以來,國際產業轉移有了更廣闊的平臺,形成了國際產業轉移新模式(如下表)。完成下面小題。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主要有市場尋求型和資源尋求型兩種模式。共建“一帶一路”以來,國際產業轉移有了更廣闊的平臺,形成了國際產業轉移新模式(如下表)。完成下面小題。3.國際產業轉移新模式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A.改善居民生活 B.開發本土資源 C.培訓技術人才 D.改善投資環境4.與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模式相比,新模式的突出特點是( )①追求利潤為目標 ②注重產業結構互補 ③深化合作新空間 ④重視區域協調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中國標準在國際上領跑地位最顯著的是( )A.航空產業 B.鋼鐵產業 C.絲綢產業 D.服裝產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