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行星的運動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無數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天體,如月亮、地球、太陽、夜空中的星星。人們對行星運動的認識過程是漫長復雜的,歷史上有過不同的看法,科學家對此進行了不懈的探索,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將使我們正確地認識行星的運動。古人對天體運動存在哪些看法 “地心說”和“日心說”.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能更完美地解釋天體的運動.“日心說”認為太陽是靜止不動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繞太陽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繞地球運動B、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體都繞太陽運動C、太陽是靜止不動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繞太陽運動D、“地心說”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現在看來都是不正確的D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開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焦點太陽焦點●開普勒第一定律告訴我們: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嚴格來說不是圓而是橢圓;太陽不再橢圓的中心,而是在其中的一個焦點上;行星與太陽間的距離是不斷變化的。做一做用一條細繩和兩圖釘來畫橢圓.如圖所示,把白紙鎬在木板上,然后按上圖釘.把細繩的兩端系在圖釘上,用一枝鉛筆緊貼著細繩滑動,使繩始終保持張緊狀態(tài).鉛筆在紙上畫出的軌跡就是橢圓,圖釘在紙上留下的痕跡叫做橢圓的焦點.開普勒第二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行星沿著橢圓軌道運行,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在遠日點的速率與在近日點的速率誰大?遠日點速度慢近日點速度快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表達式:a3T2= k半長軸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探究:找規(guī)律行星 半長軸(x106km) 公轉周期(地球日) K值水星 57 87.97 3.36×1018金星 108 225 3.35×1018地球 149 365 3.31×1018火星 228 687 3.36×1018木星 778 4333土星 1426 10759天王星 2869 30686海王星 4495 60188同步衛(wèi)星 0.0424 1月球 0.3844 27.322開普勘定律不僅適用于行星繞大陽運動,也適用于衛(wèi)星繞著地球轉K是一個與行星質量無關的常量,但不是恒量在不同的星系中,K值不相同。K與中心天體有關。行星的橢圓軌道都跟圓近似,因此在中學階段研究中按圓處理:1、多數大行星繞太陽運動軌道半徑十分接近圓,太陽處在圓心上。2、對某一行星來說,它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或線速度)不變。3、所有行星的軌道半徑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關于行星的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行星軌道的半長軸越長,自轉周期就越大B、行星軌道的半長軸越長,公轉周期就越大C、水星的半長軸最短,公轉周期最大D、冥王星離太陽“最遠”,繞太陽運動的公轉周期最長BD行星繞恒星的運動軌道如果是圓形,那么運行周期T的平方與軌道半徑r的三次方的比為常數,設T2/r3=k,則常數k的大小( )A .只與恒星的質量有關B. 與恒星的質量及行星的的質量有關C. 只與行星的質量有關D. 與恒星的質量及行星的的速度有關A冥王星離太陽的距離是地球離太陽的距離的39.6倍,那么冥王星繞太陽的公轉周期是多少?(冥王星和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可視為圓形軌道)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列關系式為:1、開普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的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2、開普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 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3、開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k 的大小與行星無關,只與太陽質量有關。短軸長軸aa3T2= k課堂小結THANKS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