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2.2.1 雜化軌道理論學習目標定位1、了解常見分子的空間構型。2、理解雜化軌道理論的主要內容,并能用雜化軌道理論解釋或預測某些分子或離子的空間構型。一、雜化軌道理論【思考】研究證明,甲烷分子為正四面體結構,C—H 鍵角均為109°28',但原子之間若要形成共價鍵,價電子中應該有未成對電子,而 C 的價電子排布表示其只有兩個未成對電子,為什么能形成四個共價鍵?即使 2s 軌道上一個電子受外界影響發生躍遷,四個鍵也不應該完全一樣,為什么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呢?1. 概念:在外界條件影響下,原子內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重新組合的過程叫做原子軌道的雜化,組合后形成的一組新的原子軌道,叫做雜化原子軌道,簡稱雜化軌道。一、雜化軌道理論2. 軌道雜化的過程:激發→雜化→軌道重疊。雜化后,雜化軌道不僅改變了原有 s 和 p 軌道的空間取向,而且使其在與其他原子軌道成鍵時重疊程度更大,形成的共價鍵更牢固。一、雜化軌道理論一、雜化軌道理論3. 雜化軌道理論的四個要點:(1)能量相近:原子在成鍵時,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可重新組合成雜化軌道。(2)數目不變:形成的雜化軌道數與參與雜化的原子軌道數相等。(3)成鍵能力增強:雜化改變原有軌道的形狀和伸展方向,使原子形成的共價鍵更牢固。(4)排斥力最小:雜化軌道為使相互間的排斥力最小,故在空間取最大夾角分布,不同的雜化軌道伸展方向不同。判斷正誤(1)任意能級的s軌道和p軌道都可以形成雜化軌道( )(2)有多少個原子軌道發生雜化就形成多少個雜化軌道( )(3)雜化軌道能量相同( )(4)sp2雜化后軌道數目是2( )(5)sp雜化軌道是直線形,夾角為180°( )×√√×√應用體驗1.能正確表示CH4中碳原子的成鍵方式的示意圖為A. B.C. D.2.ns軌道和np軌道雜化的類型不可能有A.sp雜化 B.sp2雜化C.sp3雜化 D.sp4雜化DD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1. sp3 雜化—— NH3、H2O 與 CH4 分子的形成(1)CH4 分子的空間構型(2)sp3 雜化:sp3 雜化軌道是由1個 ns 軌道和3個 np 軌道雜化而得,sp3 雜化軌道的夾角為 109.5°,呈正四面體構型。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1. sp3 雜化—— NH3、H2O 與 CH4 分子的形成(3)sp3 雜化的其他空間構型NH3、H2O分子中 N 原子和 O 原子的雜化類型分別為 sp3、sp3 雜化。由于 N 原子和 O 原子分別有 1 對和 2 對孤對電子,孤對電子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作用較強,且孤對電子數越多,排斥作用越強,使鍵角依次變小。又因為NH3、H2O分子四個sp3 雜化軌道中已經分別有 1 對和 2 對孤對電子,只有另外軌道中的未成對電子可以和氫原子成鍵,所以空間結構分別成三角錐形和角形。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2.sp2雜化——BF3、乙烯分子的形成(1)BF3分子的形成(2)sp2雜化:sp2雜化軌道是由1個 ns 軌道和2個 np 軌道雜化而得,sp2 雜化軌道間的夾角為120°,呈平面三角形。(3)sp2 雜化后,未參與雜化的1 個 np 軌道可以用于形成 π 鍵,如乙烯分子中的C=C鍵的形成。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2.sp2雜化——BF3、乙烯分子的形成(4)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過程如下圖:乙烯分子中每個碳原子的雜化軌道中含一個未成對電子,兩個碳原子各用一個sp2 雜化軌道形成一個σ鍵,每個碳原子的另外兩個 sp2 雜化軌道分別與兩個氫原子的1s軌道形成一個σ鍵,剩下的一個未參與雜化的 2p 軌道以“肩并肩”的方式重疊,形成一個π鍵。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3. sp 雜化—— BeCl2 、乙炔分子的形成(1)BeCl2 分子的形成雜化后的2個 sp 雜化軌道分別與氯原子的 3p 軌道發生重疊,形成2個 σ 鍵,構成直線形的 BeCl2 分子。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3. sp 雜化——BeCl2、乙炔分子的形成(2)sp 雜化:sp 雜化軌道是由1個 ns 軌道和1個 np 軌道雜化而得,sp 雜化軌道間的夾角為180°,呈直線形。(3)sp 雜化后,未參與雜化的兩個 np 軌道可以用于形成 π 鍵,如乙炔分子中的C≡C鍵的形成。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3. sp 雜化——BeCl2、乙炔分子的形成(4)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過程如下圖: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中各含一個未成對電子,兩個碳原子各用一個 sp 雜化軌道形成一個 σ 鍵,再用另外一個 sp 雜化軌道分別與氫原子的 1s 軌道形成一個 σ 鍵,剩下的兩個未參與雜化的 2p 軌道以“肩并肩”的方式重疊,形成兩個 π 鍵。二、典型分子空間構型4. 苯分子的空間構型與大π鍵 (P51)因此苯分子有特殊穩定性,不會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三、雜化軌道類型判斷方法1. 根據雜化軌道數判斷對于ABm型分子,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數=(中心原子價電子數+配位原子提供的價電子數)/2,其中配位原子中:鹵素原子、氫原子提供1個價電子,硫和氧原子按不提供價電子計算。2. 根據共價鍵的類型判斷(1)中心原子形成 1 個叁鍵,為 sp 雜化,如 CH≡CH、H—C≡N等;(2)中心原子形成 2 個雙鍵,為 sp 雜化,如 O=C=O、S=C=S等;(3)中心原子形成 1 個雙鍵,為 sp2 雜化,如CH2=CH2等;(4)中心原子形成 4 個單鍵,為 sp3 雜化,如 CH4、SiF4 等。三、雜化軌道類型判斷方法3. 根據分子(或離子)的空間構型判斷(1)正四面體形 —— 中心原子為 sp3 雜化;(2)三角錐形 —— 中心原子為 sp3 雜化;(3)平面三角形 —— 中心原子為 sp2 雜化;(4)直線形 —— 中心原子為 sp 雜化;(5)V形 —— 中心原子可能為 sp3 雜化,也可能為 sp2 雜化。三、雜化軌道類型判斷方法4. 有機物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1)根據碳原子形成的 σ 鍵數目判斷有機物中,碳原子雜化軌道形成 σ 鍵,未雜化軌道形成 π 鍵。(2)由碳原子的飽和程度判斷①飽和碳原子采取 sp3 雜化;②雙鍵上的碳原子或苯環上的碳原子采取 sp2 雜化;③叁鍵上的碳原子采取 sp 雜化。跟蹤強化1、下列有關苯分子中的化學鍵描述正確的是( )A.每個碳原子的 sp2 雜化軌道中的其中一個形成大π鍵B.每個碳原子的未參加雜化的 2p 軌道形成大π鍵C.碳原子的三個 sp2 雜化軌道與其他原子形成三個π鍵D.碳原子的未參加雜化的 2p 軌道與其他原子形成σ鍵B跟蹤強化1.下列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和分子空間結構不正確的是A.PCl3中磷原子發生sp3雜化,為三角錐形B.BCl3中硼原子發生sp2雜化,為三角形C.CS2中碳原子發生sp雜化,為直線形D.H2S中硫原子發生sp雜化,為直線形D跟蹤強化3.判斷下列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標“·”的原子為中心原子)。微粒 雜化軌道數 雜化軌道類型4 sp3 3 sp2 4 sp3 4 sp34 sp3跟蹤強化2、有關雜化軌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雜化前后的軌道數不變,但軌道的形狀發生了改變B.sp3、sp2、sp 雜化軌道的夾角分別為 109.5°、120°、180°C.四面體形、三角錐形、V形分子的結構可以用 sp3 雜化軌道解釋D.雜化軌道全部參與形成化學鍵D跟蹤強化3、下列關于原子軌道的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 sp3 雜化軌道成鍵的分子,其空間構型都是正四面體形B.CH4 分子中的 sp3 雜化軌道是由 4 個 H 原子的1s 軌道和 C 原子的 2p 軌道混合起來而形成的C.sp3 雜化軌道是由同一個原子中能量相近的1個 s 軌道和 3 個 p 軌道重新組合而形成的一組能量相同的新軌道D.凡 AB3 型的共價化合物,其中心原子 A 均采用 sp3 雜化成鍵C跟蹤強化4、下列對于 NH3 和 CO2 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是直線形結構B.中心原子都采取 sp 雜化C.NH3 為三角錐形結構,CO2 為直線形結構D.N 原子和 C 原子上都沒有孤對電子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