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光與色彩》期末專項訓練一.選擇題(共10小題,滿分30分,每小題3分)1.(3分)在陽光明媚的天氣里,我們在樹林里玩耍時,可以發現大樹底下有很多個小光斑,這些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A.光的折射原理 B.光的反射原理 C.光沿直線傳播2.(3分)在排一列縱隊時,如果隊尾的學生只能看到前一位學生的后腦勺,就表示隊伍站直了,這是因為( )A.光沿直線傳播 B.光的傳播速度很快 C.光向四面八方傳播3.(3分)光導纖維的主要用途是傳遞信息,進行通信。把要傳輸的信息變成光信號在光纖中傳播,如圖所示,那么光在光纖中的傳播方式是( )A.沿著光纖的中軸線直線傳播 B.沿著光纖的外壁多次折射傳播 C.沿著光纖的內壁多次反射傳播4.(3分)潛望鏡是利用內部的兩面平面鏡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下面三幅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B. C.5.(3分)教室的墻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A.美觀干凈 B.有利于光的反射 C.減少光的反射6.(3分)照明燈上安裝燈罩是為了( )A.增強反光 B.為了美觀 C.怕刺激眼睛7.(3分)《貓和老鼠》中小老鼠杰瑞被鏡子中的“敵人”嚇了一跳,”敵人”的出現是其實是因為( )而形成的它自己的像。A.光的鏡面反射 B.光的漫反射 C.它的影子8.(3分)下列物理現象中,產生的原因與其他不同的是( )A.潛水員利用潛望鏡來觀察水面上的情況 B.汽車司機通過后視鏡觀察后面的車輛 C.筷子插入燒杯中,看到筷子在水面處折斷9.(3分)下列有“影”字的成語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A.形單“影”只 B.形“影”相隨 C.湖光倒“影”10.(3分)下列情況下,可以看到“彩虹”的是( )A.陰雨天打傘的時候 B.小朋友在陽光下玩肥皂泡泡時 C.用電燈照平面鏡時二.判斷題(共10小題,滿分30分,每小題3分)11.(3分)我們之所以能看見周圍的物體是因為他們具有反射光的本領。( )12.(3分)人類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決了很多難題,所以光對人類是有益無害的。 ( )13.(3分)為了使反射光到達某一指定地點,我們需要多次重復調整鏡子的位置。 ( )14.(3分)針對彩虹可以提出問題:不同的彩虹顏色排列規律一定相同嗎?( )15.(3分)雨后空中的小水滴像三棱鏡一樣,可以把太陽光分散成七色光。( )16.(3分)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多種顏色的光組成的。 ( )17.(3分)排縱隊時,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學擋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可以用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特點來解釋。 ( )18.(3分)光在水中是不沿直線行進的。 ( )19.(3分)在夜晚可以借助月光看到物體,所以月亮是光源。 ( )20.(3分)如果沒有光,我們的眼睛看不到任何東西。( )三.連線題(共1小題,滿分10分,每小題10分)21.(10分)將下列光學儀器或光學現象與相應的原理連起來。小孔成像 雨后彩虹 光的反射潛望鏡 光的色散鑿壁偷光 光的直線傳播水中倒影 四.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滿分21分,每小題21分)22.(21分)認識棱鏡。(1)當白光進入棱鏡時,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發生 的程度不一樣,就出現了七種不同顏色的光。(2)有一束白光如上圖進入棱鏡,出現的七種不同顏色的光投射在墻上,最上面的是A光,最下面的是B光,根據我們平時的實驗知,A是 光,B是 光(填顏色)。(3)日常生活中也有類似于上述現象的情景,如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借助于空氣中類似棱鏡作用的 實現的。(4)制作彩色輪時,我們發現,在圓紙片上涂上相同大小的 色、 色和 色扇形,快速旋轉時,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五.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9分,每小題9分)23.(9分)為什么陽光透過小水滴會形成七色光呢?(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呢?)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滿分30分,每小題3分)1.C。2.A。3.C。4.A。5.B。6.A。7.A。8.C。9.C。10.B。二.判斷題(共10小題,滿分30分,每小題3分)11.√。12.×。13.√。14.√。15.√。16.√。17.√。18.×。19.×。20.√。三.連線題(共1小題,滿分10分,每小題10分)21.。四.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滿分21分,每小題21分)22.(1)折射。(2)紅;紫。(3)小水滴。(4)紅;綠;藍。五.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9分,每小題9分)23.下雨過后,空中懸浮著很多小水珠,它們會像三棱鏡一樣,將陽光分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