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8 金屬材料考點一 合金1、合金的概念: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2、合金的特性:合金與各成分金屬相比,具有許多優良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屬的大.(2)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屬的低.原因:在純金屬內,所有的原子大小相同,排列十分規整.而合金內原子的大小不一,排列沒有純金屬那樣整齊,使得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減?。裕鄶岛辖鸬娜埸c一般比各組分金屬的低.1.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如圖球類所用材料屬于合金的是( ?。?br/>A.羽毛球 B.籃球C.鉛球 D.乒乓球【答案】C【解答】解:A.羽毛球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A錯誤;B.籃球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B錯誤;C.鉛球屬于合金,故C正確;D.乒乓球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D錯誤;故選:C。2.遼陽是遼寧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下列遼陽博物館館藏文物中,主要成分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br/>A.雕龍紋白玉 璧 B.明遼陽白塔銅鎏金釋迦佛坐像 C.遼弦紋灰陶長頸瓶 D.春秋石范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A.雕龍紋白玉璧的組成為二氧化硅,故A錯誤;B.明遼陽白塔銅鎏金釋迦佛坐像屬于金屬材料,故B正確;C.遼弦紋灰陶長頸瓶成分為硅酸鹽,不屬于金屬材料,故C錯誤;D.春秋石范的組成為碳酸鈣,不屬于金屬材料,故D錯誤;故選:B。3.下列所用材料不屬于合金的是( ?。?br/>A.舊自行車鋼圈 B.不銹鋼手術器械 C.青花瓷將軍罐 D.不銹鋼鍋A.A B.B C.C D.D【答案】C【解答】解:A.鋼圈材質鋼為鐵、碳合金,故A錯誤;B.不銹鋼為鐵合金,故B錯誤;C.青花瓷成分為硅酸鹽材料,為無機非金屬材料,不是合金,故C正確;D.不銹鋼鍋,為鐵合金,故D錯誤;故選:C。考點二 鐵合金(1)鋼和生鐵同屬于鐵的合金.將鐵礦石冶煉成生鐵,生鐵進一步冶煉可成為鋼.(2)鋼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按其化學成分可分為兩大類:碳素鋼和合金鋼.(3)碳素鋼俗稱普通鋼.根據含碳量的多少,碳素鋼又可以分為三類,見下表:合金名稱 含碳 主要性質低碳鋼 <0.3% 韌性、焊接性好,但強度低中碳鋼 0.3%~0.6% 強度高,韌性及加工性好高碳鋼 >0.6% 硬而脆,熱處理后彈性好(4)合金鋼是在碳素鋼中適量地加入一種或幾種其他元素而形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鋼.下表是幾種常見合金鋼的主要特性和用途.名稱 其他主要合金元素 主要特性 主要用途錳鋼 錳 韌性好,硬度大 鋼軌、軸承、鋼磨、挖掘機鏟斗、坦克裝甲不銹鋼 鉻、鎳 抗腐蝕性好 醫療器械、容器、炊具等硅鋼 硅 導磁性好 變壓器、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鐵芯鎢鋼 鎢 耐高溫,硬度大 刀具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生鐵的含碳量低于鋼的B.碳素鋼不含非金屬元素C.鋼的強度比純鐵的高D.鋅銅合金不與稀鹽酸反應【答案】C【解答】解:A.生鐵的含碳量大于鋼的,故A錯誤;B.碳素鋼含非金屬元素碳,故B錯誤;C.鋼的強度比純鐵的高,故C正確;D.鋅銅合金中鋅可以與稀鹽酸反應,故D錯誤;故選:C。5.“灌鋼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鋼鐵冶煉技術的重大貢獻?!肮噤摲ā敝饕菍⑸F和熟鐵(含碳量約0.1%)混合加熱,生鐵熔化灌入熟鐵,再鍛打成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鐵的硬度比純鐵的大B.熟鐵比生鐵的含碳量高C.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碳合金D.冶煉鐵的原料之一赤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2O3【答案】B【解答】解:A.生鐵為合金,即生鐵的硬度比純鐵大,故A正確;B.生鐵的含碳量在2%~4.3%,熟鐵的含碳量約為0.1%,因此生鐵的含碳量比熟鐵的含碳量高,故B錯誤;C.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碳合金,生鐵的含碳量在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故C正確;D.三氧化二鐵為紅棕色,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D正確;故選:B。考點三 鋁和鋁合金一、鋁1.鋁的結構、存在: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結構示意圖為。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主要以化合態形式存在。2.鋁的物理性質:顏色 狀態 密度 質地 延展性、導電性、傳熱性銀白色有金屬光澤 固體 較小 柔軟 良好3.鋁的化學性質:寫出圖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常溫點燃4Al+3O22Al2O3②2Al+3Cl22AlCl3③2Al+6HCl=2AlCl3+3H2↑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⑤2Al+Fe2O3Al2O3+2Fe(鋁熱反應)4.鋁的用途:純鋁用作導線,鋁合金用于制造汽車、飛機、生活用品等。二、鋁三角的轉化Al3+、Al(OH)3、之間的轉化關系實現上述各步轉化的離子方程式:(1)①Al3++3NH3 H2O=Al(OH)3↓+3②Al3++3+6H2O=4Al(OH)3↓③Al3++3OH﹣=Al(OH)3↓(2)Al(OH)3+3H+=Al3++3H2O(3)Al3++4OH﹣=+2H2O(4)+4H+=Al3++2H2O(5)①CO2過量:+CO2+2H2O=Al(OH)3↓+CO2少量:2+CO2+3H2O=2Al(OH)3↓+②+H++H2O=Al(OH)3↓(6)Al(OH)3+OH﹣=+2H2O6.2023年5月28日,國產C919大飛機首次商業飛行圓滿成功,開啟了中國人自己的大飛機時代。C919使用了大量自主生產的高精尖鋁合金材料,我國鋁材工業水平處于世界領先行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常溫下,鋁制品耐腐蝕是因為鋁不活潑B.鋁制餐具不宜長時間盛放酸性食物C.鋁合金密度小、強度高,廣泛應用于航空領域D.工業上可以用NaOH溶液去除鋁表面的氧化膜【答案】A【解答】解:A.鋁是活潑金屬,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護金屬鋁被腐蝕,故A錯誤;B.鋁及氧化物都能與酸反應2Al+6H+=2Al3++3H2↑、,鋁制餐具不宜長時間盛放酸性食物,故B正確;C.鋁相對原子質量27較小,密度小,鋁合金硬度大,廣泛應用于航空領域,故C正確;D.氧化鋁與NaOH溶液能發生反應,工業上可以用NaOH溶液去除鋁表面的氧化膜,故D正確;故選:A。7.甲、乙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有100mL 4.0mol/L的鹽酸和100mL 4.0mol/L NaOH溶液,向兩個燒杯中均加入5.4g鋁粉,在相同狀況下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 ?。?br/>A.1:1 B.2:3 C.3:2 D.3:1【答案】B【解答】解:n(Al)==0.2mol,n(HCl)=n(NaOH)=0.1L×4.0mol/L=0.4mol,Al與鹽酸反應時,鹽酸不足,與NaOH反應時Al不足,則2Al+6HCl═2AlCl3+3H2↑0.4mol 0.2mol2Al+2NaOH+2H2O═2NaAlO2+3H2↑0.2mol 0.3mol生成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為0.2mol:0.3mol=2:3,故選:B。8.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Fe2O3雜質)為原料冶煉鋁的工藝流程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試劑X可以是氫氧化鈉溶液B.反應①、過濾后所得沉淀為氧化鐵C.圖中所示轉化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D.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Al2O3+2OH﹣═2AlO2﹣+H2O【答案】C【解答】解:A.試劑X分離Al2O3、Fe2O3,且溶液乙含偏鋁酸根離子,則X可以是氫氧化鈉溶液,故A正確;B.反應①過濾后所得溶液乙為NaAlO2溶液,沉淀為Fe2O3,故B正確;C.圖中①②及氫氧化鋁分解均為非氧化還原反應,只有氧化鋁電解生成Al為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D.反應①Al2O3溶于氫氧化鈉溶液得到NaAlO2溶液,離子方程式為Al2O3+2OH﹣═2AlO2﹣+H2O,故D正確;故選:C。考點四 新型合金(1)合金的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非金屬經過混合熔化、冷卻凝固后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2)注意: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種金屬,但不一定全部是金屬;②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都大,熔點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都低,抗腐蝕性更好。(3)常見的新型合金:儲氫合金、鈦合金、鎳鈷合金、耐熱合金等。9.下列生活物品中所涉及的合金材料屬于新型合金的是( )A.生鐵B.不銹鋼C.儲氫合金D.硬鋁【答案】C【解答】解:合金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和非金屬)熔合而呈的混合物,新型合金包括儲氫合金、形狀記憶合金、鈦合金、耐熱合金等,生鐵、硬鋁、不銹鋼、黃銅等屬于普通合金,生鐵、不銹鋼、硬鋁都是合金材料,儲氫合金為新型合金材料,故選:C。考點五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10.將50g膽礬(CuSO4 5H2O))放在坩堝中加熱,固體的質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已知:c→d過程中無電子轉移。A.失重過程中涉及的反應為分解反應B.a點固體的成分是CuSO4 3H2OC.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CuO+SO3↑D.將b點固體溶于水配制成200g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7.8%【答案】D【解答】解:A.失重過程中為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涉及的反應為分解反應,故A正確;B.50gCuSO4 5H2O的物質的量為0.2mol,其中n(CuSO4)=0.2mol,n(H2O)=1mol,a點時失去的水為7.2g,物質的量為0.4mol,剩余的n(CuSO4):n(H2O)=1:3,所以a點固體的成分是CuSO4 3H2O,故B正確;C.c→d過程中無電子轉移,則沒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為無水硫酸銅進一步受熱生成氧化銅和三氧化硫,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CuO+SO3↑,故C正確;D.b點時所得固體的成分為CuSO4 H2O,結合銅守恒,將b點固體溶于水配制成200g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16%,故D錯誤;故選:D。11.甲,乙兩份等質量的NaHCO3固體,將甲充分加熱后,再加入足量鹽酸,乙不加熱也加入足量鹽酸,反應完全后,甲,乙兩份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比為( ?。?br/>A.1:1.5 B.2:1 C.1:2 D.1:1【答案】D【解答】解:甲、乙反應最終均生成NaCl,根據元素守恒可知,NaHCO3~NaCl~HCl,則等質量的碳酸氫鈉固體參與反應,在變化過程中實際參加反應的HCl的質量比為1:1,故D正確,故選:D。12.將一定體積的稀硝酸平均分成兩等份,在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的銅粉,生成bL氣體;在另外一份中先加入與其體積相等的稀硫酸,再加入足量的銅粉,生成2bL氣體(氣體體積是在相同條件下測定)。則稀硝酸與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br/>A.1:2 B.2:1 C.1:3 D.1:1【答案】B【解答】解:第一份只有HNO3,發生反應:3Cu+8H++2=3Cu2++2NO↑+H2O,H+不足,溶液中剩余,設有8mol HNO3,則生成2mol NO,消耗8mol H+;另一份先加入與其等體積的稀硫酸,溶液中硫酸提供H+,2V1=V2,則應生成4mol NO,根據3Cu+8H++2=3Cu2++2NO↑+H2O,可知消耗16mol H+,所以硝酸與硫酸溶液中H+的物質的量相等,則稀硝酸與稀硫酸的物質的量為2:1,稀硝酸與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2:1,故選:B。13.向15mL0.1mol/L Ba(OH)2溶液中,滴加等濃度NH4Al(SO4)2溶液xm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x=5時,溶液中有Ba2+、OH﹣、,且OH﹣>B.x=7.5時,溶液中有、,且=C.x=10時,溶液中有、,且H+>OH﹣D.x=15時,溶液中有、、Al3+,且>Al3+【答案】B【解答】解:A.當x=5時,NH4Al(SO4)2的物質的量為0.0005mol,n()=0.001mol,n(Al3+)=0.0005mol,n()=0.0005mol。與Ba2+反應,不足,Ba2+剩余0.0005mol;0.0005mol Al3+反應生成Al(OH)3消耗OH﹣的量為0.0015mol,溶液中沒有Al3+,生成0.0005mol 氫氧化鋁,還剩余0.0015mol OH﹣;然后與0.0005mol 銨根離子反應消耗氫氧根離子的量為0.0005mol,溶液中完全反應,剩余0.001mol OH﹣;0.0005mol Al(OH)3又完全溶解,生成0.0005mol ,消耗0.0005mol OH﹣,最終剩余0.0005mol OH﹣,溶液中水解,故OH﹣>,綜上所述,溶液中有Ba2+、OH﹣、,且OH﹣>,故A正確;B.和會發生雙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當x=10時,NH4Al(SO4)2的物質的量為0.001mol,n()=0.002mol,n(Al3+)=0.001mol,n()=0.001mol,與鋇離子反應,鋇離子不足,剩余0.0005mol;0.001mol Al3+反應生成Al(OH)3消耗OH﹣的量為0.003mol,溶液中沒有Al3+,生成0.001mol 氫氧化鋁,氫氧根離子完全反應,溶液中不反應,此時溶液為硫酸銨溶液,銨根離子水解,溶液呈酸性,綜上所述,溶液中有、,且H+>OH﹣,故C正確;D.當x=15時,NH4Al(SO4)2的物質的量為0.0015mol,n()=0.003mol,n(Al3+)=0.0015mol,n()=0.0015mol。與Ba2+反應,Ba2+不足,硫酸根離子剩余0.0015mol;0.0015mol Al3+反應生成Al(OH)3消耗OH﹣的量為0.0045mol,氫氧根離子不足,溶液中0.001mol 鋁離子反應,生成0.001mol 氫氧化鋁,溶液中剩余0.0005mol Al3+,溶液中銨根離子不反應,此時溶液中有0.0005mol 鋁離子,0.0015mol ,>Al3+,故D正確;故選:B。14.將Ba(OH)2溶液滴入到KAl(SO4)2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X與溶液Y。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X中一定有Al(OH)3B.X不可能是BaSO4與Al(OH)3的混合物C.Y中溶質只有K2SO4D.Y中可能含有[Al(OH)4]﹣【答案】D【解答】解:A.由于Al3+和OH﹣可形成Al(OH)3沉淀,氫氧化鋁沉淀與OH﹣會溶解形成[Al(OH)4]﹣,Ba2+與形成BaSO4沉淀,故X中一定有硫酸鋇,可能有氫氧化鋁,故A錯誤;B.由A項分析,X可能是BaSO4與Al(OH)3的混合物,故B錯誤;C.氫氧化鋇的量未知,Y中溶質不確定,故C錯誤;D.當氫氧化鋇較多時,Y中含有[Al(OH)4]﹣,故D正確;故選:D。15.下列物質的轉化能一步實現的是( )①CaO→Ca(OH)2→CaCl2→CaCO3→CO2→H2O②Cu→CuO→Cu(OH)2→CuSO4→FeSO4→Fe③Fe→FeCl2→FeCl3→Fe(OH)3→Fe2O3→Fe④Cl2→NaClO→NaHCO3→BaCO3→BaCl2→HCl⑤Al→Al2O3→Al(OH)3→[Al(OH)4]﹣→Al(OH)3→AlCl3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答案】A【解答】解:①CaO和H2O反應生成Ca(OH)2,Ca(OH)2與鹽酸反應生成CaCl2,CaCl2與Na2CO3反應生成CaCO3,CaCO3在高溫下分解生成CO2,將CO2通入至NaOH溶液中反應生成H2O,故①符合題意;②Cu與O2加熱生成CuO,CuO不能一步轉化為Cu(OH)2,Cu(OH)2與稀硫酸反應生成CuSO4,Fe與CuSO4溶液反應生成FeSO4,Zn與FeSO4溶液反應生成Fe,故②不符合題意;③Fe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2,將Cl2通入FeCl2溶液中反應生成FeCl3,FeCl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Fe(OH)3,Fe(OH)3受熱分解生成Fe2O3,Fe2O3與Al在高溫下發生鋁熱反應生成Fe,故③符合題意;④將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應生成NaClO,將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反應生成NaHCO3,NaHCO3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BaCO3,BaCO3與鹽酸反應生成BaCl2,BaCl2與稀硫酸反應生成HCl,故④符合題意;⑤Cl2NaClONaHCO3BaCO3BaCl2HCl,Al在空氣中燃燒生成Al2O3,Al2O3不能一步轉化為Al(OH)3,Al(OH)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Al(OH)4]﹣,將CO2通入含有[Al(OH)4]﹣的溶液中反應生成Al(OH)3,Al(OH)3與鹽酸反應生成AlCl3,故⑤不符合題意,則各物質的轉化能一步實現的是①③④,故A正確,故選:A。16.利用傳感器探究在密閉環境中鋁片和少量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溫度和壓強的變化,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50~100s,壓強變大是生成氫氣和反應放熱共同導致的B.50s時,容器內溫度最高C.100s之后,溶液中溶質為AlCl3D.100s之后,壓強減小是因為溫度降低導致的【答案】B【解答】解:A.Al和鹽酸反應生成AlCl3和H2,該反應放熱,50~100s,壓強變大是生成氫氣和反應放熱共同導致的,故A正確;B.根據圖示100s時,容器內溫度最高,故B錯誤;C.100s之后,溫度達到最高,說明反應停止,溶液中溶質為氯化鋁,故C正確;D.100s之后,H2的物質的量不變,壓強減小是因為溫度降低導致的,故D正確;故選:B。17.化學學習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是推理,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br/>A.鋁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護內層鋁不被繼續氧化,所以鐵銹也可以保護內層鐵不被繼續氧化B.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實驗室制氯氣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用潔凈的鐵絲蘸取某溶液進行焰色試驗,火焰呈黃色,溶液一定為鈉鹽D.金屬Na比Cu活潑,所以金屬Na可以將CuCl2溶液中的Cu2+置換出來【答案】B【解答】解:A.鐵表面的氧化膜是疏松的,不能保護內層的鐵,故A錯誤;B.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實驗室制氯氣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B正確;C.用潔凈的鐵絲蘸取某溶液進行焰色試驗,火焰呈黃色,溶液一定含有鈉離子,可以為鈉鹽或者氫氧化鈉,故C錯誤;D.鈉與氯化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氯化鈉和氫氣,故D錯誤;故選:B。18.下列關于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常溫下鋁不與氧氣反應B.鋁是一種化學性質不活潑的金屬C.鋁能與酸反應,但不能與堿反應D.鋁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答案】D【解答】解:A.常溫下,金屬鋁易被氧氣氧化為氧化鋁,形成保護膜,常溫下鋁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故A錯誤;B.鋁是一種較活潑金屬,故B錯誤;C.鋁具有兩性,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故C錯誤;D.地殼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是O、Si、Al,Al是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故D正確;故選:D。19.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Fe2O3雜質)為原料冶煉鋁的工藝流程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試劑X可以是氫氧化鈉溶液B.反應①過濾后所得沉淀為氧化鐵C.圖中所示轉化反應包含氧化還原反應D.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答案】D【解答】解:A.試劑X分離Al2O3、Fe2O3,且溶液乙含偏鋁酸根離子,則X可以是氫氧化鈉溶液,故A正確;B.反應①過濾后所得溶液乙為NaAlO2溶液,沉淀為Fe2O3,故B正確;C.圖中①②及氫氧化鋁分解均為非氧化還原反應,只有氧化鋁電解生成Al為氧化還原反應,故C正確;D.反應②為向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化學方程式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故D錯誤;故選:D。20.為適應火車提速,一些鐵路線上原有的短軌需要連接為超長軌,工人們利用鋁熱反應原理焊接鋼軌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D.該反應中鋁被還原【答案】C【解答】解:反應的方程式為2Al+Fe2O3Al2O3+2Fe,反應中鋁被氧化生成氧化鋁,為還原劑,反應的特點是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為置換反應。故選:C。21.鋁粉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的反應可用來焊接鋼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的鐵呈熔融態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C.被氧化的物質與被還原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D.實驗室引發該反應通常在鋁熱劑表面加氯酸鉀,插上鎂帶并點燃【答案】C【解答】解:A.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溫度較高,可以使鐵熔化,故A正確;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鋁置換出氧化鐵中的鐵,方程式為:2Al+Fe2O3Al2O3+2Fe,故B正確;C.該反應中,2Al+Fe2O3Al2O3+2Fe,兩個鋁被氧化,同時1個三氧化二鐵被還原,其比值為2:1,故C錯誤;D.該反應需要高溫引發,在鋁熱劑表面加氯酸鉀可以提供氧氣,幫助鎂條的燃燒,故D正確;故選:C。22.關于鋁熱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Al2O3和Fe粉的混合物叫鋁熱劑B.利用了鋁的還原性C.反應放熱D.可用于冶煉難熔的金屬【答案】A【解答】解:A.Al和鐵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叫鋁熱劑,故A錯誤;B.鋁熱反應利用鋁的還原性冶煉不活潑金屬,故B正確;C.鋁熱反應放出熱量,為放熱反應,故C正確;D.鋁熱反應可以冶煉高熔點的金屬,故D正確;故選:A。23.鋁熱劑可用于焊接鐵軌,在高溫下發生反應2Al+Fe2O3Al2O3+2Fe,該反應為( )A.化合反應 B.吸熱反應C.氧化還原反應 D.分解反應【答案】C【解答】解:該反應的特征是: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所以置換反應,所以不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故AD錯誤;該反應可用于焊接鐵軌,能使鋼鐵融化,說明該反應放熱,故B錯誤;該反應中Al、Fe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C正確;故選:C。24.既能跟稀硫酸反應又能跟熟石灰反應的物質是( ?。?br/>A.硫酸銅 B.碳酸鈉 C.氫氧化鈉 D.碳酸鈣【答案】B【解答】解:A.硫酸銅與稀硫酸不反應,不符合題目要求,故A不選;B.依據分析可知碳酸鈉跟稀硫酸和熟石灰都能反應,故B選;C.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鈣不反應,不符合題目要求,故C不選;D.碳酸鈣與氫氧化鈣不反應,不符合題目要求,故D不選;故選:B。25.下列物質中既能跟稀H2SO4反應,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兩性物質是( ?。?br/>①Na2CO3②Al2O3③Al(OH)3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只有②【答案】B【解答】解:①Na2CO3只能跟稀H2SO4反應,不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①錯誤;②Al2O3為兩性氧化物,既能跟稀H2SO4反應:Al2O3+3H2SO4=Al2(SO4)3+3H2O,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故②正確;③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既能跟稀H2SO4反應:2Al(OH)3+3H2SO4=Al2(SO4)3+6H2O,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OH)3+NaOH=Na[Al(OH)4],故③正確;故B正確;故選:B。26.下列物質之間轉化均要求一步完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br/>A.Ca→CaO→Ca(OH)2B.K→KOH→K2CO3C.Al2O3→Al(OH)3→AlCl3D.CuSO4→Cu(OH)2→CuO【答案】C【解答】解:A.鈣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Ca→CaO→Ca(OH)2的轉化能一步完成,故A正確;B.K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氫氣,氫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K→KOH→K2CO3的轉化能一步完成,故B正確;C.氧化鋁難溶于水,不能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鋁,Al2O3→Al(OH)3的轉化不能一步完成,故C錯誤;D.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氫氧化銅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銅,CuSO4→Cu(OH)2→CuO的轉化能一步完成,故D正確;故選:C。27.一種以太陽能聚熱驅動制備CO和NH3的過程如圖3,Al2O3是總反應的催化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B.釋氮反應中消耗3mol H2O在標準狀況下可釋放出44.8L的氨C.整個過程的總反應為3C+N2+3H2O2NH3+3COD.吸氮反應中NH3溶于水能導電,因此NH3屬于電解質【答案】D【解答】解:A.CO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A正確;B.整個過程的總反應為3C+N2+3H2O2NH3+3CO,消耗3mol H2O,則產生2mol NH3,在標準狀況下可釋放出44.8L,故B正確;C.只進不出,為反應物,只出不進為生成物,整個過程的總反應為3C+N2+3H2O2NH3+3CO,故C正確;D.NH3屬于非電解質,故D錯誤;故選:D。28.氫化鋁鋰(LiAlH4)是化工生產中的重要試劑,溶于水能放出氫氣.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氫化鋁鋰溶于水后溶液呈中性B.氫化鋁鋰與水反應的過程中,氫化鋁鋰中的氫被還原成氫氣C.氫化鋁鋰中各微粒的半徑大小關系為Al3+>H﹣>Li+D.氫化鋁鋰與水反應的過程中,氫化鋁鋰表現出強氧化性【答案】C【解答】解:A、氫化鋁鋰和水發生:LiAlH4+4H2O=4H2+LiOH+Al(OH)3↓,有LiOH生成,其水溶液顯堿性,故A錯誤;B、氫化鋁鋰中氫負離子失電子被氧化生成氫氣,故B錯誤;C、Al3+有兩層電子,故Al3+的半徑最大,Li+、H﹣均只有一層電子,且Li+的核電荷數較大,故Li+的半徑最小,故C正確;D、反應中,氫化鋁鋰中氫負離子失電子被氧化生成氫氣,氫化鋁鋰表現出強還原性,故D錯誤;故選:C。29.已知反應Al(OH)3+NaOH=Na[Al(OH)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l(OH)3溶于硫酸的化學方程式是:2Al(OH)3+3H2SO4=Al2(SO4)3+6H2OB.Al(OH)3是一元酸C.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D.向AlCl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先產生白色絮狀沉淀后沉淀溶解【答案】D【解答】解:A.氫氧化鋁溶于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Al(OH)3+3H2SO4=Al2(SO4)3+6H2O,故A正確;B.已知反應Al(OH)3+NaOH=Na[Al(OH)4],氫氧化鋁能與一元堿反應生成鹽,則該物質是一元酸,故B正確;C.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能與強酸反應,也能與強堿反應,故C正確;D.向氯化鋁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先產生白色絮狀沉淀氫氧化鋁,氫氧化鋁不能與弱堿反應,則沉淀不溶解,故D錯誤;故選:D。30.下列各項操作中,不產生“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現象的是( ?。?br/>A.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B.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續通入CO2C.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D.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鹽酸【答案】A【解答】解:A.向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生成碳酸氫鈉沉淀,繼續通入二氧化碳,沉淀不溶解,不產生“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現象,故A正確;B.向Ca(OH)2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則出現“先沉淀后溶解”現象,故B錯誤;C.向 AlCl3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至過量,先生成氫氧化鋁,然后生成偏鋁酸鈉,先產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故C錯誤;D.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先膠體和電解質溶液產生聚沉現象,有沉淀生成;后氫氧化鐵又和鹽酸反應生成水和可溶性的鐵鹽,所以沉淀又溶解,故D錯誤;故選:A。31.下列生活中的物質與其有效成分的化學式、用途的對應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br/>選項 A B C D生活中的物質 食鹽 某品牌補鐵片 復方氫氧化鋁片 漂白粉有效成分 NaCl Fe2(SO4)3 Al(OH)3 Ca(ClO)2用途 做防腐劑 補充鐵元素 做抗酸藥 做消毒劑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A.氯化鈉能夠使細胞脫水失去生理活性,具有防腐作用,常用作防腐劑,故A正確;B.人體吸收的為亞鐵離子,鐵離子不能被吸收,所以Fe2(SO4)3不能用作補鐵劑,故B錯誤;C.氫氧化鋁能夠與鹽酸反應,消耗鹽酸,且堿性較弱,可用作抗酸藥,故C正確;D.次氯酸鈣中次氯酸根離子具有強的氧化性,能夠使有色物質褪色,常用作漂白粉,故D正確;故選:B。32.向含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mol L﹣1的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NaOH溶液,若用y軸表示產生Al(OH)3沉淀的量,x軸表示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已知Al(OH)3的化學性質和Al2O3相似。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br/>A. B.C. D.【答案】B【解答】解:A.將NaOH溶液逐滴加入含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 mol L﹣1的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發生:H++OH﹣═H2O,所以開始一段時間內沒有沉淀生成,中和反應完成后發生:Al3++3OH﹣═Al(OH)3↓,所以先出現氫氧化鋁沉淀,然后隨NaOH溶液體積的增加發生:Al(OH)3+,沉淀又消失,故A錯誤;B.將NaOH溶液逐滴加入含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 mol L﹣1的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發生:H++OH﹣═H2O,所以開始一段時間內沒有沉淀生成,中和反應完成后發生:Al3++3OH﹣═Al(OH)3↓,所以先出現氫氧化鋁沉淀,然后隨NaOH溶液體積的增加發生:Al(OH)3+,沉淀又消失,且兩次反應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之比為3:1,故B正確;C.由信息可知,將NaOH溶液逐滴加入含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 mol L﹣1的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發生:H++OH﹣═H2O,所以開始一段時間內沒有沉淀生成,故C錯誤;D.將NaOH溶液逐滴加入含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 mol L﹣1的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發生:H++OH﹣═H2O,所以開始一段時間內沒有沉淀生成,中和反應完成后發生:Al3++3OH﹣═Al(OH)3↓,所以先出現氫氧化鋁沉淀,然后隨NaOH溶液體積的增加發生:Al(OH)3+,沉淀又消失,且兩次反應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之比為3:1,故D錯誤;故選:B。33.對固體NaHCO3充分加熱,產生的氣體先通過足量濃硫酸,再通過足量Na2O2,Na2O2增重0.28g,則固體NaHCO3的質量為( ?。?br/>A.0.42g B.1.68g C.0.84g D.3.36g【答案】B【解答】解:NaHCO3分解反應為2NaHCO3Na2CO3+CO2↑+H2O↑,Na2O2吸收CO2反應為2Na2O2+2CO2=2Na2CO3+O2↑,Na2O2→Na2CO3增重相當于Na2O2+CO=Na2CO3,則關系式為2NaHCO3~CO2~Na2O2~“CO“,Na2O2增重0.28g,相當吸收了0.28gCO,n(NaHCO3)=2n(CO)=2×=2×=0.02mol,m(NaHCO3)=nM=0.02mol×84g/mol=1.68g,故選:B。34.已知:將一定量的Cl2通入100mL6mol/L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產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NaClO3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溫度高低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溶液中c(Cl﹣):c(ClO﹣):c()=6:6:1B.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Cl2的物質的量為1.2molC.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可能為0.4molD.反應后溶液中c(Cl﹣)≤0.5mol/L【答案】C【解答】解:A.若反應后溶液中c(Cl﹣):c(ClO﹣):c()=6:6:1,6≠(6+1×5),不符合得失電子數相等,故A錯誤;B.根據分析NaCl、NaClO、NaClO3的物質的量之和為0.6mol,即n(Cl)=0.6mol,n(Cl2)=0.5n(Cl)=0.3mol,故B錯誤;C.NaCl為唯一還原產物,若轉移0.4mol電子,則生成0.4mol NaCl,即a=0.4,帶入a=b+5c、a+b+c=0.6,得b=0.15、c=0.05,有符合實際的解,所以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可能為0.4mol,故C正確;D.將a=b+5c、a+b+c=0.6聯立可得2a=0.6+0.4c,所以產物中NaClO3越多,NaCl的物質的量越大,當產物只有NaCl和NaClO3時,NaCl的物質的量達到最大值,此時a=5c、a+c=0.6,解得a=0.5,c(NaCl)==5mol/L,即反應后溶液中c(NaCl)≤5mol L﹣1,故D錯誤;故選:C。35.如圖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NO,然后吸入5mL水。若再吸入30mL空氣(按O2體積占計算),夾住彈簧夾,觀察現象(不考慮摩擦力,即所有操作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已知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4.5L mol﹣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最終剩余氣體中NO體積為12mLB.可觀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緩緩向左移動,最終活塞最左端停在約36mL刻度處C.可觀察到注射器內氣體由無色變成紅棕色,最后變成無色D.若反應前后液體體積不變,所得硝酸溶液的濃度約為0.065mol L﹣1【答案】B【解答】解:A.根據方程式:2NO+O2=2NO2,30mL空氣中氧氣體積為30mL×=6mL,20mLNO消耗12mL,生成NO2的體積為12mL,NO2再與水反應,3NO2+H2O=2HNO3+NO,生成NO為12mL×=4mL,所以最后剩余NO為(20﹣12+4)mL=12mL,故A正確;B.注射器內氣體減少,所以注射器的活塞緩緩向左移動,體積為剩余的NO、N2和水的體積,約為41mL,故B錯誤;C.NO是無色氣體,NO2是紅棕色氣體,所以注射器內氣體由無色變成紅棕色,最后變成無色,故正確;D.若反應前后液體體積不變,生成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故D正確;故選:B。36.將11.5g鈉、9g鋁、28g鐵分別投入500mL0.4mol L﹣1的鹽酸中,結果正確的是( ?。?br/>A.鈉與鹽酸反應最劇烈,反應后產生的氣體最多B.鋁與鹽酸反應后,鋁完全溶解,固體無剩余C.鐵與鹽酸反應后,Fe2+的濃度為0.5mol L﹣1D.電子轉移數:鐵比鋁多【答案】A【解答】解:A.金屬性:Na>Al>Fe,所以Na與鹽酸反應最劇烈,n(HCl)=0.4mol/L×0.5L=0.2mol,Na、Al、Fe和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分別為: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稀鹽酸完全反應消耗Na、Al、Fe的物質的量分別為0.2mol、mol、0.1mol,消耗Na、Al、Fe的質量分別為0.2mol×23g/mol=4.6g、mol×27g/mol=1.8g、0.1mol×56g/mol=5.6g,Na能和H2O反應,Al、Fe和水不反應,根據方程式知,Na生成的氣體最多,故A正確;B.根據A的分析知,Na完全反應,Al、Fe有剩余,故B錯誤;C.鐵與鹽酸完全反應后,假設溶液的體積不變,c(Fe2+)=0.2mol/L,故C錯誤;D.Fe、Al都有剩余,消耗n(HCl)相同,所以電子轉移數:Al、Fe相同,故D錯誤;故選:A。37.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M,再向溶液M中逐滴滴加稀鹽酸。溶液中產生CO2的體積與加入鹽酸的體積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M為NaOH和NaHCO3的混合溶液B.a點溶液的溶質為NaHCO3C.ab段只發生反應Na2CO3+HCl═NaHCO3+NaClD.從b點溶液中獲得溶質的方法為蒸發結晶【答案】D【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溶液M為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故A錯誤;B.由分析可知a點溶液的溶質為NaCl和NaHCO3,故B錯誤;C.由分析可知ab段發生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故C錯誤;D.b點溶液為氯化鈉溶液,溶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所以獲得溶質的方法為蒸發結晶,故D正確;故選:D。38.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0.84L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mol 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 ?。?br/>A.60mL B.45mL C.30mL D.15mL【答案】C【解答】解:Cu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與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與氧氣、水反應又得到硝酸,反應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Cu(OH)2沉淀,縱觀整個過程,Cu提供電子等于氧氣獲得電子等于Cu(OH)2中氫氧根離子物質的量,則n(NaOH)=n(OH﹣)=×4=0.15mol,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0.03L=30mL,故選:C。39.下列圖片所展示的物品不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br/>物品選項 A.杭州亞運會“湖山”金屬獎牌 B.飛機外殼所用的硬鋁 C.剛玉耐火坩堝 D.商朝的后母戊鼎A.A B.B C.C D.D【答案】C【解答】解:A.杭州亞運會“湖山”金屬獎牌,屬于金屬合金,故A錯誤;B.飛機外殼(硬鋁)硬鋁是鋁、銅、鎂、硅的合金,故B錯誤;C.氧化鋁俗稱剛玉,剛玉屬于金屬化合物,故C正確;D.后母戊鼎屬于銅合金,故D錯誤;故選:C。40.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于2023年10月26日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該飛船上使用了一些特殊合金。下列物質不屬于合金的是( )A.硬鋁 B.水銀 C.不銹鋼 D.青銅【答案】B【解答】解:A.合金是指在一種金屬中加熱熔合其它金屬或非金屬而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硬鋁是一種鋁合金,故A正確;B.水銀是金屬單質,不是合金,故B錯誤;C.不銹鋼是由鐵和碳等組成的合金,故C正確;D.青銅是由銅、錫、鉛等組成的合金,故D正確;故選:B。41.陜西省博物院中館藏許多珍貴文物,它們都記載了三秦大地的燦爛文化,下列文物不屬于合金制品的是( )名稱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銅羊尊燈 秦始皇兵馬俑 鐵足大銅鼎文物選項 A B C DA.A B.B C.C D.D【答案】C【解答】解:A.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材料為銀合金,故A正確;B.銅羊尊燈,材料為銅合金,故B正確;C.秦始皇兵馬俑,材料為陶器,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錯誤;D.鐵足大銅鼎,材料為鐵合金和銅合金,故D正確;故選:C。42.科教興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天舟六號”為中國空間站送去推進劑Xe氣,54號元素Xe是第0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3O4C.發現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屬于無機鹽D.“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耐壓球殼是用鈦合金制造的,鈦合金屬于新型合金【答案】B【解答】解:A.54號元素Xe是稀有氣體元素,屬于第0族元素,故A正確;B.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故B錯誤;C.[(Ca8Y)Fe(PO4)7]屬于無機鹽,故C正確;D.鈦合金屬于新型合金,故D正確;故選:B。43.“逐夢蒼穹之上,擁抱星辰大海”,航天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化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液氧﹣液氫能作為火箭推進劑B.硬鋁是制造飛機和宇宙飛船的理想材料C.飛船外殼材料使用的是鈦合金,其熔點高于純鈦D.空間站使用石墨烯存儲器,石墨烯與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答案】C【解答】解:A.液氧和液氫混合燃燒能釋放大量的能量,推進火箭前進,故A錯誤;B.硬鋁具有高強度、低密度、耐腐蝕等優點,適合用于制造飛機和宇宙飛船,故B錯誤;C.飛船外殼材料使用的是鈦合金,合金的熔點低于純鈦的熔點,故C正確;D.同素異形體是指同一種元素組成的性質不同的單質,石墨烯和金剛石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所以他們是同素異形體,故D錯誤;故選:C。44.2023年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舉行,亞運會火炬的金屬部分采用1070鋁合金旋壓成型工藝制作。下列關于合金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鋼B.鋁合金屬于金屬材料,硬度比純鋁的小C.儲氫合金屬于新型合金,可用于以氫氣為燃料的汽車D.不銹鋼中只含有金屬元素,不含有非金屬元素【答案】C【解答】解:A.我國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銅,故A錯誤;B.合金的硬度比任一組成成分金屬的硬度大,鋁合金屬于合金,含有Al、Cu、Mg等元素,故鋁合金硬度比純鋁的大,故B錯誤;C.儲氫合金釋放出的氫氣具有可燃性,可作汽車的燃料,故C正確;D.鋼是鐵和碳的合金,不銹鋼中含有金屬元素,還含有非金屬元素碳,故D錯誤;故選:C。45.下列關于合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定比各成分金屬的低B.在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鋼C.生鐵的含碳量為0.03%~2%D.稀土金屬可以用于生產合金【答案】D【解答】解:A.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各成分金屬的低,但是汞與其它金屬形成合金時,合金的熔點大于汞,故A錯誤;B.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為青銅,目前使用最多的為鋼,故B錯誤;C.生鐵的含碳量為2%~4%,鋼的含碳量為0.03%~0.2%,故C錯誤;D.稀土金屬可以用于生產合金,能夠提高合金的性能,故D正確;故選:D。46.中國“天宮”空間站運用的“黑科技”很多,下列對所涉及物質的性質描述錯誤的是( )A.被譽為“百變金剛”的太空機械臂主要成分為鋁合金B.“問天”實驗艙采用了砷化鎵太陽電池片,砷化鎵具有良好的導電性C.核心艙配置的離子推進器以氙和氬氣作為推進劑,氙和氬屬于稀有氣體D.太陽電池翼采用碳纖維框架和玻璃纖維網,二者均為無機非金屬材料【答案】B【解答】解:A.合金的硬度比組分金屬硬度大,故鋁合金強度大于純鋁,故A正確;B.砷化鎵是性能優良的半導體,不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故B錯誤;C.氙和氬都是位于元素周期表0族的稀有氣體,故C正確;D.碳纖維框架和玻璃纖維網都是性能優良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故D正確;故選:B。47.一種新型鎂鋁合金的化學式為Mg17Al12,它具有儲氫性能,該合金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吸氫的化學方程式為:Mg17Al1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在一定條件下能釋放出氫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合金的熔點介于金屬鎂和金屬鋁熔點之間B.該合金中鎂元素呈負價,鋁元素呈正價C.制備該合金應在氮氣保護下,將一定比例的Mg、Al單質在一定溫度下熔煉而獲得D.1mol Mg17Al12完全吸氫后得到的混合物Y與鹽酸完全反應釋放出H2,若消耗鹽酸的體積為14L,則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5mol L﹣1【答案】D【解答】解:A.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的熔點低,該合金的熔點低于金屬鎂、金屬鋁的熔點,故A錯誤;B.金屬鎂是活潑金屬不可能顯負價,該合金中金屬為單質,所以鎂元素呈0價,鋁元素呈0價,故B錯誤;C.制備該合金如果在氮氣保護下,Mg單質在一定溫度下熔煉時,鎂和氮氣反應3Mg+N2+Mg3N2,故C錯誤;D.該合金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吸氫的化學方程式為:Mg17Al12+17H2=17MgH2+12Al,1molMg17Al12完全吸氫17mol,在鹽酸中會全部釋放出來,鎂鋁合金中的鎂和鋁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H2,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分別為17mol、18mol,則生成氫氣一共(17+17+12×)mol=52mol,消耗鹽酸只有鎂、鋁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分別為17mol、18mol,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需鹽酸為17×2+18×2=70mol,則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5mol L﹣1,故D正確;故選:D。48.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有少量SiO2、FeO xFe2O3等雜質)制取鋁的一種工藝流程示意圖如圖:已知:Al2O3+Na2CO32NaAlO2+CO2↑(1)“焙燒”步驟中,不能使用陶瓷坩堝的原因是 SiO2+Na2CO3Na2SiO3+CO2↑ ;(2)“濾渣1”中的主要金屬元素為 鐵??;“濾渣2”成分的化學式為 H2SiO3 ;不能用二氧化碳代替硫酸溶液的原因是 過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將氫氧化鋁溶解,無法與硅酸沉淀分離??;(3)寫出向“濾液2”滴加氨水至過量的主要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Al3++3NH3 H2O=Al(OH)3↓+3 ;(4)寫出工業冶煉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Al2O34Al+3O2↑ ;(5)若現在有a t鋁土礦,其中鋁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8%,最終制得鋁錠b kg,則該流程的產率為 %(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結果需化簡)。【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陶瓷坩堝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碳酸鈉會與陶瓷坩堝中SiO2反應,腐蝕坩堝即SiO2+Na2CO3Na2SiO3+CO2↑;故答案為:SiO2+Na2CO3Na2SiO3+CO2↑;(2)由分析可知,濾渣1為鐵的氧化物,所以含有的金屬元素為鐵;硅酸鈉溶液加入硫酸,浸出濾渣為硅酸;如果用二氧化碳,碳酸的酸性較弱,不能溶解氫氧化鋁,無法與硅酸分離;故答案為:鐵;H2SiO3;過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將氫氧化鋁溶解,無法與硅酸沉淀分離;(3)根據分析可知,濾液2為硫酸鋁溶液,加入氨水,生成氫氧化鋁沉淀,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 H2O=Al(OH)3↓+3;故答案為:Al3++3NH3 H2O=Al(OH)3↓+3;(4)工業上通過電解氧化鋁得到單質鋁和氧氣,方程式為:2Al2O34Al+3O2↑;故答案為:2Al2O34Al+3O2↑;(5)a t鋁土礦,其中鋁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8%,所以含有的鋁原子質量為10.8%a t(即108akg),所以產率=×100%=%;故答案為:49.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還有少量的Fe2O3,SiO2等雜質)提取氧化鋁作冶煉鋁的原料,提取的操作過程如圖:(1)Ⅰ和Ⅱ步驟中分離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 過濾 。(2)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還含有 Fe2O?。ㄌ罨瘜W式),生成固體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Al(OH)3Al2O3+3H2O 。(3)濾液X中,含鋁元素的溶質的化學式為 NaAlO2 ,它屬于 鹽?。ㄌ睢八帷?、“堿”或“鹽”)類物質。(4)實驗室里常往AlCl3溶液中加入 氨水?。ㄌ睢鞍彼被颉癗aOH溶液”)來制取Al(OH)3,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Al3++3NH3 H2O=Al(OH)3↓+3NH4+ 。(5)濾液Y中除了含有Na2CO3或NaHCO3外,一定還含有 硅酸鈉(或Na2SiO3)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Fe2O3和氫氧化鈉不反應,而氧化鋁、二氧化硅能反應,步驟I利用過濾除去Fe2O3,沉淀M為氧化鐵等不溶物,溶液X含有偏鋁酸鈉、硅酸鈉,步驟II通入二氧化碳,控制條件使鋁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鋁沉淀,過濾得氫氧化鋁,加熱分解氫氧化鋁得到氧化鋁,濾液Y含有硅酸鹽、碳酸鹽。(1)I和II步驟分離固體與溶液的方法為過濾;故答案為:過濾;(2)由工藝流程可知,M為Fe2O3,N為Al2O3,由氫氧化鋁加熱分解生成,方程式為2Al(OH)3Al2O3+3H2O,故答案為:Fe2O3,2Al(OH)3Al2O3+3H2O;(3)由工藝流程可知,濾液X中,含鋁元素的溶質的化學式為:NaAlO2,屬于鹽,故答案為:NaAlO2;鹽;Al2O3+2NaOH=2NaAlO2+H2O、SiO2+2NaOH=Na2SiO3+H2O;(4)氫氧化鋁溶于強堿,實驗室通常用弱堿氨水與鋁鹽制備氫氧化鋁沉淀,氨水與氯化鋁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與氯化銨,反應方程式為:Al3++3NH3 H2O=Al(OH)3↓+3NH4+;故答案為:氨水;Al3++3NH3 H2O=Al(OH)3↓+3NH4+。(5)溶液X含有偏鋁酸鈉、硅酸鈉,步驟II通入二氧化碳,控制條件使鋁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鋁沉淀,過濾得氫氧化鋁,則濾液Y中除了含有Na2CO3或NaHCO3外,一定還含有硅酸鈉,故答案為:硅酸鈉(或Na2SiO3)。50.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還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鋁冶煉鋁的原料(純凈的Al2O3),提取操作過程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濾渣A SiO2 ,濾液丙中的溶質是NaCl和 NaHCO3 .(2)反應②中Al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Al3++4OH﹣═AlO2﹣+2H2O??;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 AlO2﹣+CO2+2H2O═Al(OH)3↓+HCO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2Al(OH)3Al2O3+3H2O?。?br/>【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鋁土礦的成分中,氧化鐵和氧化鋁均能和鹽酸反應得到對應的鹽,只有二氧化硅和鹽酸不反應,偏鋁酸鈉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可以生成氫氧化鋁白色沉淀和碳酸氫鈉,故答案為:SiO2;NaHCO3;(2)氧化鐵和氧化鋁均能和鹽酸反應得到對應的鹽,所以濾液甲的成分是氯化鋁和氯化鐵,鋁離子和過量的氫氧根反應為:Al3++4OH﹣═AlO2﹣+2H2O;所以濾液乙的成分是偏鋁酸鈉,向其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為:AlO2﹣+CO2+2H2O═Al(OH)3↓+HCO3﹣;氫氧化鋁受熱易分解,即2Al(OH)3Al2O3+3H2O,故答案為:Al3++4OH﹣═AlO2﹣+2H2O;AlO2﹣+CO2+2H2O═Al(OH)3↓+HCO3﹣;2Al(OH)3Al2O3+3H2O.51.鈉、鋁、鐵是三種重要的金屬,它們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中有重要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Ⅰ.鈉著火不能用二氧化碳來滅火,已知鈉在足量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炭黑和一種白色固體。根據實驗現象寫出方程式: ,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4 。Ⅱ.一些活潑金屬也可作還原劑,將相對不活潑的金屬從其化合物中置換出來。例如“鋁熱反應”的原理是:Fe2O3+2Al2Fe+Al2O3。其反應裝置如圖所示,已知鎂條與氯酸鉀反應產生高溫可引發“鋁熱反應”。某同學對“鋁熱反應”的現象有這樣的描述:“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并發出耀眼的光芒”;“紙漏斗的下部被燒穿,有熔融物落入裝有沙子的蒸發皿中”由化學手冊查閱得有關物質的熔、沸點數據如表。物質 Al Al2O3 Fe Fe2O3熔點/℃ 660 2054 1535 1460沸點/℃ 2467 2980 2750(1)該同學推測,鋁熱反應所得到的熔融物可能是鐵鋁合金。理由是該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鐵熔化,而鋁的熔點比鐵的低,此時液態的鐵和鋁熔合成鐵鋁合金,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證明上述所得的塊狀熔融物中含有金屬鋁。該實驗所用試劑是 NaOH?。ㄌ罨瘜W式),該試劑與金屬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另一同學推測鋁熱反應得到的熔融物中還含有Fe2O3,他設計了如下方案來驗證熔融物是否有Fe2O3剩余:取一塊該熔融物冷卻后投入到稍過量稀硫酸中,向反應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物質甲的溶液,觀察到溶液顏色未變紅,證明該熔融物中不含有Fe2O3。則物質甲是 KSCN?。ㄌ罨瘜W式)。該同學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 不合理?。ㄌ睢昂侠怼被颉安缓侠怼保?br/>理由: Fe+2Fe3+═3Fe2+?。ㄓ秒x子方程式說明)。【答案】Ⅰ.(1);1:4;Ⅱ.(1)NaOH;;(2)KSCN;不合理;Fe+2Fe3+═3Fe2+。【解答】解:Ⅰ.(1)鈉在足量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炭黑C和一種白色固體即碳酸鈉,反應方程式為,該反應碳元素化合價降低,二氧化碳是氧化劑,且3個CO2中只有1個二氧化碳表現氧化性,鈉元素化合價升高,鈉是還原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故答案為:;1:4;Ⅱ.(1)鋁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Al(OH)4]和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所以可用NaOH溶液檢驗所得的塊狀熔融物中含有金屬鋁,故答案為:NaOH;;(2)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鐵離子用硫氰化鉀溶液檢驗,取一塊該熔融物投入到少量稀硫酸中,向反應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硫氰化鉀的溶液,Fe3+可能被Fe全部還原為Fe2+而不能使KSCN溶液變紅,離子方程式為Fe+2Fe3+═3Fe2+,所以無法證明熔融物中不含有Fe2O3,所以該同學的實驗方案不合理,故答案為:KSCN;不合理;Fe+2Fe3+═3Fe2+。52.物質的用途與性質有關,鈉及其化合物在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回答下列問題:(1)Na2O2可用作供氧劑,涉及的主要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①上述反應中涉及到的物質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CO2?。ㄌ罨瘜W式,下同),屬于堿的是 NaOH 。②理論上、每產生標況下5.6LO2需要Na2O2的質量為 39 g。(2)某實驗需要460mL2.0mol L﹣1的NaOH溶液。①配制過程中需要的玻璃儀器除膠頭滴管、燒杯、量筒外,還需要 玻璃棒、500mL容量瓶 ,需稱量 40.0 gNaOH。②下列操作會使配制NaOH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bd 。a.稱量時間過長b.溶解后未經冷卻就移液c.溶液轉移至容量瓶時,有少量液體濺出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3)某天然堿的組成可看作xNa2CO3 yNaHCO3 zH2O,稱取該天然堿樣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別逐滴加入相同濃度的鹽酸60mL,將產生CO2的量折算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記錄于下表:實驗編號 Ⅰ Ⅱ Ⅲ Ⅳ鹽酸體積/mL 60 60 60 60樣品質量/g 6.64 8.30 11.62 14.94CO2體積/L 1.344 1.680 1.792 1.344①另取6.64g該天然堿樣品,充分加熱生成標狀下224mLCO2和0.90g水,則該樣品中NaHCO3的物質的量為 0.02 mol,x:y:z= 2:1:2 。②對比Ⅰ、Ⅳ兩組實驗數據推算實驗中使用的鹽酸濃度為 0.25 mol L﹣1。【答案】(1)①CO2;NaOH;②39;(2)①玻璃棒、500mL容量瓶;40.0;②bd;(3)①0.02;2:1:2;②0.25。【解答】解:(1)①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為非電解質,這些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NaOH、H2O、Na2CO3、Na2O2,屬于非電解質的是CO2,O2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NaOH屬于堿,故答案為:CO2;NaOH;②根據2Na2O2+2H2O=4NaOH+O2↑,可得產生標準狀況下的22.4LO2需要Na2O2的質量為156g,則理論上、每產生標況下5.6LO2需要Na2O2的質量為39g,故答案為:39;(2)①配制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等操作,一般用托盤天平稱量,用藥匙取用藥品,在燒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冷卻后轉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當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儀器為: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所以配制過程中需要的玻璃儀器除量筒、膠頭滴管、燒杯外,還需要500mL容量瓶、玻璃棒;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2.0mol/L×0.5L×40g/mol=40.0g;故答案為:500mL容量瓶、玻璃棒;40.0;②a.稱量時間過長,NaOH潮解,NaOH的質量偏小,n減小,由c=可知,濃度偏低;b.溶解后未冷卻到室溫就轉移至容量瓶,冷卻后,液面下降,溶液體積偏小,溶液濃度偏高;c.轉移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導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d.定容時俯視,導致溶液體積偏小,溶液濃度偏高;故選:bd;(3)①6.64g樣品中,n(NaHCO3)=2n(CO2)=2×=0.02mol,n(H2O)═0.04mol,由碳元素守恒得:n(Na2CO3)=﹣0.02mol=0.04mol,則n(Na2CO3):n(NaHCO3):n(H2O)=0.04mol:0.02mol:0.04mol=2:1:2.故答案為:0.02;2:1:2;②對比Ⅰ、Ⅳ兩組實驗數據可得: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O2~HCl,則產生二氧化碳的體積(1.680L﹣1.344L)=0.336L,消耗的HCl的物質的量為0.015mol,則鹽酸濃度c===0.25mol,故答案為:0.25。53.鋼鐵工業是國家工業的基礎。我國粗鋼產量居世界首位。某中學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利用假期對當地鋼鐵廠進行了調研。請對社會實踐活動小組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計算:(1)將6.62g鐵礦石樣品投入足量的鹽酸中充分反應,過濾,然后在濾液中加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過濾、洗滌、灼燒得4.80gFe2O3。則這種鐵礦石樣品含鐵的量為 3.36 克。(2)現以該鐵礦石為原料煉鐵,若生產過程中鐵元素損失4%,計算每生產1.00t生鐵(含鐵96%),至少需要這種鐵礦石 1.97 噸(保留兩位小數)?(3)取某鋼樣粉末28.12g(假設只含Fe和C),在氧氣流中充分反應,得到CO2氣體224mL(標準狀況)。①則此鋼樣中鐵和碳的物質的量之比 50:1 。②再取三份不同質量的鋼樣粉末,分別加到100mL相同濃度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測得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實驗序號 Ⅰ Ⅱ Ⅲ加入鋼樣粉末的質量/g 2.812 5.624 8.436生成氣體的體積/L(標準狀況) 1.120 2.240 2.800計算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1.25mol L﹣1?。ㄒ笥嬎氵^程)。(4)若在實驗Ⅱ中繼續加入mg鋼樣粉末,反應結束后剩余的固體質量為多少(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 當鐵未完全溶解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m﹣1.376)g;當鐵完全溶解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g。 【答案】(1)3.36g;(2)1.97;(3)①50:1;②1.25mol L﹣1(4)當鐵未完全溶解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m﹣1.376)g;當鐵完全溶解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g。【解答】解:(1)6.62g鐵礦石中鐵的質量為:m(Fe)=4.80g×=3.36g,故答案為:3.36g;(2)生產1.00t生鐵需鐵礦石的質量為:m(鐵礦石)=≈1.97t,故答案為:1.97;(3)①n(C)==0.010mol;m(C)=0.010mol×l2g mol﹣1=0.12g==故答案為:50:1;②根據實驗Ⅲ可得:Fe+H2SO4=FeSO4+H2↑1mol 22.4Ln(H2SO4) 2.800Ln(H2SO4)=0.125mol,c(H2SO4)==1.25mol L﹣1,故答案為:1.25mol L﹣1;(4)當鋼樣粉末中的鐵未全部溶解時(m>1.406g),剩余的固體質量為:(5.624g+mg)﹣0.125mol×56g mol﹣1=(m﹣1.376)g,當鋼樣粉末中的鐵全部溶解時(m≤1.406g),剩余的固體質量為:(5.624+m)g×,故答案為:當鐵未完全溶解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m﹣1.376)g;當鐵完全溶解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g。54.將標準狀況下3.36LNO2溶于200mL水中(體積不變),計算生成的硝酸濃度。【答案】生成硝酸的濃度為0.5mol/L。【解答】解:n(NO2)==0.15mol,NO2和H2O反應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根據方程式知,n(HNO3)=n(NO2)=×0.15mol=0.1mol,c(HNO3)===0.5mol/L,答:生成硝酸的濃度為0.5mol/L。55.取15.80gKMnO4,加熱分解后剩余固體14.52g。該剩余固體與足量的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單質氣體A,產物中錳元素以Mn2+存在。請計算:(1)寫出KMnO4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2)KMnO4的分解率 80% 。(3)氣體A的物質的量 0.17mol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2)80%;(3)0.17mol。【解答】解:(1)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為:2KMnO4K2MnO4+MnO2+O2↑;(2)取15.80g KMnO4,加熱分解后剩余固體14.52g,減少的質量為氧氣的質量,m(O2)=15.80g﹣14.52g=1.28g,2KMnO4K2MnO4+MnO2+O2↑316 32m 1.28gm==12.64g,KMnO4的分解率為×100%=80%,故答案為:80%;(3)在反應后的殘留固體中加入足量的濃鹽酸,繼續加熱,收集到氣體為氯氣,根據電子轉移守恒,整個過程中,Mn元素獲得電子等于O元素、Cl元素失去的電子;設氯氣的物質的量為xmol,n(KMnO4)═0.1mol,電子轉移守恒可得:0.1mol×(7﹣2)=4n(O2)+2(Cl2),即0.1mol×(7﹣2)=4×mol+2x,解得:x=0.17mol;故答案為:0.17mol。56.實驗室中存放著一批已經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其雜質為碳酸鈉),通過下列方法測定其變質程度:取不同質量樣品,先加適量的水溶解,然后逐滴加入100mL某濃度稀鹽酸,所得氣體的體積(已換算為標準狀況)與加入樣品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不考慮氣體溶解、反應)。(1)標況下112mL的該氣體含有原子數量約為 0.015NA ;(2)經計算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物質的量比為 2:1?。?br/>(3)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55 mol/L。【答案】(1)0.015NA;(2)2:1;(3)0.55。【解答】解:(1)生成的氣體為CO2,n(CO2)==0.005mol,則N(CO2)=0.005mol×NAmol﹣1=0.005NA,每個CO2分子含有3個原子,則含有的原子總數為3×0.005NA =0.015NA,故答案為:0.015NA;(2)最高點之前鹽酸有剩余,最高點之后鹽酸完全反應,加入樣品0.93g時,生成CO2為112mL,根據碳原子守恒有n(Na2CO3)=n(CO2)=0.005mol,m(Na2CO3)=0.005mol×106g/mol=0.53g,故n(NaOH)==0.01mol,則氫氧化鈉與碳酸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01mol:0.005mol=2:1,故答案為:2:1;(3)加入樣品2.79g時,生成CO2為224mL,結合(2)中計算可知2.79g樣品中n(NaOH)=×0.01mol=0.03mol、n(Na2CO3)=×0.005mol=0.015mol,根據碳原子守恒可知,反應后溶液中n(NaHCO3)=n(Na2CO3)﹣n(CO2)=0.015mol﹣=0.005mol,根據鈉離子守恒有n(NaCl)=n(NaOH)+2n(Na2CO3)﹣n(NaHCO3)=0.03mol+2×0.015mol﹣0.005mol=0.055mol,根據氯離子守恒有n(HCl)=n(NaCl)=0.055mol,則c(HCl)==0.55mol/L,故答案為:0.55。57.FeCl3溶液常用來處理回收廢電路板中的銅?,F將廢電路板浸入200mLFeCl3溶液使銅全部溶解(其他物質不參與反應,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電路板質量減少3.2g,向浸泡液中加足量Fe粉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后,測得剩余固體質量比加入的Fe粉質量減少了2.4g。請計算:(1)浸泡液中的Cu2+的物質的量為 0.05 mol。(2)原溶液中c(Fe3+)= 1 mol/L。【答案】(1)0.05;(2)1。【解答】解:(1)FeCl3與Cu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2FeCl3+Cu═2FeCl2+CuCl2,電路板減少的質量為Cu的質量。溶解Cu的質量為3.2g,n(Cu2+)=n(Cu)===0.05mol,故答案為:0.05;(2)向浸泡液中加足量Fe粉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后,如果Fe只置換出Cu,固體的質量應該增加,但測得剩余固體質量比加入的Fe粉質量減少了2.4g,說明浸泡液中還存在FeCl3;加入鐵粉發生的反應為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CuCl2+Fe=FeCl2+Cu中消耗的n(Fe)=n(Cu)==0.05mol,CuCl2+Fe=FeCl2+Cu反應后固體增加的質量為3.2g﹣0.05mol×56g/mol=0.4g,剩余固體質量比加入的Fe粉質量減少了2.4g,實際上參與反應2FeCl3+Fe=3FeCl2的m(Fe)=2.4g+0.4g=2.8g,總消耗n(Fe)=2.8g+0.05mol×56g/mol=5.6g,最終得到的是FeCl2溶液,相當于總發生的反應為2FeCl3+Fe=3FeCl2,則n(FeCl3)=2n(Fe)=2×=0.2mol,原溶液中c(Fe3+)=c(FeCl3)==1mol/L,故答案為:1。58.過氧化鈣(CaO2)是一種安全無毒的物質,帶有數量不等的結晶水,通常還含有部分CaO。(1)稱取5.42g過氧化鈣樣品,灼熱時發生如下反應:2CaO2 xH2O2CaO+O2↑+2xH2O得到O2的質量為0.48g,該樣品中CaO2的物質的量為 0.03 mol。(2)另取同一樣品5.42g,溶于適量的稀鹽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將溶液中Ca2+全部轉化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4.0g。①樣品中CaO的質量為 0.56 g;②樣品中CaO2 xH2O的x值為 5 。【答案】(1)0.03;(2)①0.56;②5。【解答】解:(1)n(O2)==0.015mol,由方程式可知:n(CaO2)=2n(O2)=2×0.015mol=0.03mol,故答案為:0.03;(2)①n(CaCO3)==0.04mol,根據鈣離子守恒有:n(CaO)=n(CaCO3)﹣n(CaO2)=0.04mol﹣0.03mol=0.01mol,則m(CaO)=0.01mol×56g/mol=0.56g,故答案為:0.56;②由(1)可知n(CaO2)=0.03mol,而n[CaO2 xH2O]=n(CaO2)=0.03mol,由①可知m(CaO)=0.56g,則0.03mol×(72+18x)g/mol+0.56g=5.42g,解得:x=5,故答案為:5。59.將一塊質量為10g表面(常溫時)已被部分氧化的金屬鈉投入100g水中,產生0.30g氣體,計算:(需要有計算過程,只有答案沒有過程不給分)(1)被氧化的鈉的質量 2.3 g。(2)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 14.6% 。【答案】(1)2.3;(2)14.6%。【解答】解:設與水反應產生氫氣的鈉的質量為x,生成氫氧化鈉的質量為y,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z,則2Na+2H2O=2NaOH+H2↑46 80 2x y 0.30,解得:x=6.9,,解得:y=12,(1)氧化鈉的質量=10g﹣6.9=3.1g,則被氧化的鈉的質量為:==2.3g,故答案為:2.3;(2)設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z,Na2O+H2O=2NaOH62 803.1g z,解得:z=4.0g鈉與水反應產生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12g,氧化鈉與水反應產生的氫氧化的質量為4.0g,則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4.6%,故答案為:14.6%。60.CO是一種有毒氣體,但因其無色無味不易被人察覺。PdCl2溶液可用于檢驗CO的存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PdCl2+H2O=CO2+2HCl+Pd↓,向124.4g某濃度的PdCl2溶液中通入5.6gCO氣體恰好完全反應。請計算:(1)產生沉淀的質量。(2)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3)將所得溶液稀釋成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溶液,計算需加入水的質量。【答案】(1)21.2g;(2)14.6%;(3)192g。【解答】解:(1)設生成沉淀質量為x、生成CO2質量為y、生成HCl質量為z,CO+PdCl2+H2O=CO2+2HCl+Pd↓28 44 73 1065.6g y z x,解得:y=8.8g,解得:z=14.6g,解得:x=21.2g故答案為21.2g;(2)反應后溶液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為=14.6%,故答案為:14.6%;(3)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需要加水的質量為14.6g÷5%﹣100g=192g,故答案為:192g。考點清單習題精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8 金屬材料考點一 合金1、合金的概念: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2、合金的特性:合金與各成分金屬相比,具有許多優良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屬的大.(2)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屬的低.原因:在純金屬內,所有的原子大小相同,排列十分規整.而合金內原子的大小不一,排列沒有純金屬那樣整齊,使得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減?。?,多數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各組分金屬的低.1.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如圖球類所用材料屬于合金的是( ?。?br/>A.羽毛球 B.籃球C.鉛球 D.乒乓球2.遼陽是遼寧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下列遼陽博物館館藏文物中,主要成分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雕龍紋白玉 璧 B.明遼陽白塔銅鎏金釋迦佛坐像 C.遼弦紋灰陶長頸瓶 D.春秋石范A.A B.B C.C D.D3.下列所用材料不屬于合金的是( ?。?br/>A.舊自行車鋼圈 B.不銹鋼手術器械 C.青花瓷將軍罐 D.不銹鋼鍋A.A B.B C.C D.D考點二 鐵合金(1)鋼和生鐵同屬于鐵的合金.將鐵礦石冶煉成生鐵,生鐵進一步冶煉可成為鋼.(2)鋼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按其化學成分可分為兩大類:碳素鋼和合金鋼.(3)碳素鋼俗稱普通鋼.根據含碳量的多少,碳素鋼又可以分為三類,見下表:合金名稱 含碳 主要性質低碳鋼 <0.3% 韌性、焊接性好,但強度低中碳鋼 0.3%~0.6% 強度高,韌性及加工性好高碳鋼 >0.6% 硬而脆,熱處理后彈性好(4)合金鋼是在碳素鋼中適量地加入一種或幾種其他元素而形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鋼.下表是幾種常見合金鋼的主要特性和用途.名稱 其他主要合金元素 主要特性 主要用途錳鋼 錳 韌性好,硬度大 鋼軌、軸承、鋼磨、挖掘機鏟斗、坦克裝甲不銹鋼 鉻、鎳 抗腐蝕性好 醫療器械、容器、炊具等硅鋼 硅 導磁性好 變壓器、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鐵芯鎢鋼 鎢 耐高溫,硬度大 刀具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生鐵的含碳量低于鋼的B.碳素鋼不含非金屬元素C.鋼的強度比純鐵的高D.鋅銅合金不與稀鹽酸反應5.“灌鋼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鋼鐵冶煉技術的重大貢獻?!肮噤摲ā敝饕菍⑸F和熟鐵(含碳量約0.1%)混合加熱,生鐵熔化灌入熟鐵,再鍛打成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鐵的硬度比純鐵的大B.熟鐵比生鐵的含碳量高C.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碳合金D.冶煉鐵的原料之一赤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2O3考點三 鋁和鋁合金一、鋁1.鋁的結構、存在: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結構示意圖為。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主要以化合態形式存在。2.鋁的物理性質:顏色 狀態 密度 質地 延展性、導電性、傳熱性銀白色有金屬光澤 固體 較小 柔軟 良好3.鋁的化學性質:寫出圖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常溫點燃4Al+3O22Al2O3②2Al+3Cl22AlCl3③2Al+6HCl=2AlCl3+3H2↑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⑤2Al+Fe2O3Al2O3+2Fe(鋁熱反應)4.鋁的用途:純鋁用作導線,鋁合金用于制造汽車、飛機、生活用品等。二、鋁三角的轉化Al3+、Al(OH)3、之間的轉化關系實現上述各步轉化的離子方程式:(1)①Al3++3NH3 H2O=Al(OH)3↓+3②Al3++3+6H2O=4Al(OH)3↓③Al3++3OH﹣=Al(OH)3↓(2)Al(OH)3+3H+=Al3++3H2O(3)Al3++4OH﹣=+2H2O(4)+4H+=Al3++2H2O(5)①CO2過量:+CO2+2H2O=Al(OH)3↓+CO2少量:2+CO2+3H2O=2Al(OH)3↓+②+H++H2O=Al(OH)3↓(6)Al(OH)3+OH﹣=+2H2O6.2023年5月28日,國產C919大飛機首次商業飛行圓滿成功,開啟了中國人自己的大飛機時代。C919使用了大量自主生產的高精尖鋁合金材料,我國鋁材工業水平處于世界領先行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常溫下,鋁制品耐腐蝕是因為鋁不活潑B.鋁制餐具不宜長時間盛放酸性食物C.鋁合金密度小、強度高,廣泛應用于航空領域D.工業上可以用NaOH溶液去除鋁表面的氧化膜7.甲、乙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有100mL 4.0mol/L的鹽酸和100mL 4.0mol/L NaOH溶液,向兩個燒杯中均加入5.4g鋁粉,在相同狀況下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 ?。?br/>A.1:1 B.2:3 C.3:2 D.3:18.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Fe2O3雜質)為原料冶煉鋁的工藝流程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試劑X可以是氫氧化鈉溶液B.反應①、過濾后所得沉淀為氧化鐵C.圖中所示轉化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D.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Al2O3+2OH﹣═2AlO2﹣+H2O考點四 新型合金(1)合金的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非金屬經過混合熔化、冷卻凝固后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2)注意: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種金屬,但不一定全部是金屬;②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都大,熔點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都低,抗腐蝕性更好。(3)常見的新型合金:儲氫合金、鈦合金、鎳鈷合金、耐熱合金等。9.下列生活物品中所涉及的合金材料屬于新型合金的是( )A.生鐵B.不銹鋼C.儲氫合金D.硬鋁考點五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10.將50g膽礬(CuSO4 5H2O))放在坩堝中加熱,固體的質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c→d過程中無電子轉移。A.失重過程中涉及的反應為分解反應B.a點固體的成分是CuSO4 3H2OC.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CuO+SO3↑D.將b點固體溶于水配制成200g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7.8%11.甲,乙兩份等質量的NaHCO3固體,將甲充分加熱后,再加入足量鹽酸,乙不加熱也加入足量鹽酸,反應完全后,甲,乙兩份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比為( ?。?br/>A.1:1.5 B.2:1 C.1:2 D.1:112.將一定體積的稀硝酸平均分成兩等份,在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的銅粉,生成bL氣體;在另外一份中先加入與其體積相等的稀硫酸,再加入足量的銅粉,生成2bL氣體(氣體體積是在相同條件下測定)。則稀硝酸與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br/>A.1:2 B.2:1 C.1:3 D.1:113.向15mL0.1mol/L Ba(OH)2溶液中,滴加等濃度NH4Al(SO4)2溶液xm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x=5時,溶液中有Ba2+、OH﹣、,且OH﹣>B.x=7.5時,溶液中有、,且=C.x=10時,溶液中有、,且H+>OH﹣D.x=15時,溶液中有、、Al3+,且>Al3+14.將Ba(OH)2溶液滴入到KAl(SO4)2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X與溶液Y。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X中一定有Al(OH)3B.X不可能是BaSO4與Al(OH)3的混合物C.Y中溶質只有K2SO4D.Y中可能含有[Al(OH)4]﹣15.下列物質的轉化能一步實現的是( ?。?br/>①CaO→Ca(OH)2→CaCl2→CaCO3→CO2→H2O②Cu→CuO→Cu(OH)2→CuSO4→FeSO4→Fe③Fe→FeCl2→FeCl3→Fe(OH)3→Fe2O3→Fe④Cl2→NaClO→NaHCO3→BaCO3→BaCl2→HCl⑤Al→Al2O3→Al(OH)3→[Al(OH)4]﹣→Al(OH)3→AlCl3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16.利用傳感器探究在密閉環境中鋁片和少量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溫度和壓強的變化,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50~100s,壓強變大是生成氫氣和反應放熱共同導致的B.50s時,容器內溫度最高C.100s之后,溶液中溶質為AlCl3D.100s之后,壓強減小是因為溫度降低導致的17.化學學習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是推理,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鋁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護內層鋁不被繼續氧化,所以鐵銹也可以保護內層鐵不被繼續氧化B.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實驗室制氯氣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用潔凈的鐵絲蘸取某溶液進行焰色試驗,火焰呈黃色,溶液一定為鈉鹽D.金屬Na比Cu活潑,所以金屬Na可以將CuCl2溶液中的Cu2+置換出來18.下列關于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常溫下鋁不與氧氣反應B.鋁是一種化學性質不活潑的金屬C.鋁能與酸反應,但不能與堿反應D.鋁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19.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Fe2O3雜質)為原料冶煉鋁的工藝流程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試劑X可以是氫氧化鈉溶液B.反應①過濾后所得沉淀為氧化鐵C.圖中所示轉化反應包含氧化還原反應D.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20.為適應火車提速,一些鐵路線上原有的短軌需要連接為超長軌,工人們利用鋁熱反應原理焊接鋼軌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D.該反應中鋁被還原21.鋁粉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的反應可用來焊接鋼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的鐵呈熔融態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C.被氧化的物質與被還原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D.實驗室引發該反應通常在鋁熱劑表面加氯酸鉀,插上鎂帶并點燃22.關于鋁熱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Al2O3和Fe粉的混合物叫鋁熱劑B.利用了鋁的還原性C.反應放熱D.可用于冶煉難熔的金屬23.鋁熱劑可用于焊接鐵軌,在高溫下發生反應2Al+Fe2O3Al2O3+2Fe,該反應為( ?。?br/>A.化合反應 B.吸熱反應C.氧化還原反應 D.分解反應24.既能跟稀硫酸反應又能跟熟石灰反應的物質是( ?。?br/>A.硫酸銅 B.碳酸鈉 C.氫氧化鈉 D.碳酸鈣25.下列物質中既能跟稀H2SO4反應,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兩性物質是( ?。?br/>①Na2CO3②Al2O3③Al(OH)3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只有②26.下列物質之間轉化均要求一步完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br/>A.Ca→CaO→Ca(OH)2B.K→KOH→K2CO3C.Al2O3→Al(OH)3→AlCl3D.CuSO4→Cu(OH)2→CuO27.一種以太陽能聚熱驅動制備CO和NH3的過程如圖3,Al2O3是總反應的催化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B.釋氮反應中消耗3mol H2O在標準狀況下可釋放出44.8L的氨C.整個過程的總反應為3C+N2+3H2O2NH3+3COD.吸氮反應中NH3溶于水能導電,因此NH3屬于電解質28.氫化鋁鋰(LiAlH4)是化工生產中的重要試劑,溶于水能放出氫氣.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氫化鋁鋰溶于水后溶液呈中性B.氫化鋁鋰與水反應的過程中,氫化鋁鋰中的氫被還原成氫氣C.氫化鋁鋰中各微粒的半徑大小關系為Al3+>H﹣>Li+D.氫化鋁鋰與水反應的過程中,氫化鋁鋰表現出強氧化性29.已知反應Al(OH)3+NaOH=Na[Al(OH)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Al(OH)3溶于硫酸的化學方程式是:2Al(OH)3+3H2SO4=Al2(SO4)3+6H2OB.Al(OH)3是一元酸C.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D.向AlCl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先產生白色絮狀沉淀后沉淀溶解30.下列各項操作中,不產生“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現象的是( ?。?br/>A.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B.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續通入CO2C.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D.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鹽酸31.下列生活中的物質與其有效成分的化學式、用途的對應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br/>選項 A B C D生活中的物質 食鹽 某品牌補鐵片 復方氫氧化鋁片 漂白粉有效成分 NaCl Fe2(SO4)3 Al(OH)3 Ca(ClO)2用途 做防腐劑 補充鐵元素 做抗酸藥 做消毒劑A.A B.B C.C D.D32.向含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mol L﹣1的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NaOH溶液,若用y軸表示產生Al(OH)3沉淀的量,x軸表示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已知Al(OH)3的化學性質和Al2O3相似。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br/>A. B.C. D.33.對固體NaHCO3充分加熱,產生的氣體先通過足量濃硫酸,再通過足量Na2O2,Na2O2增重0.28g,則固體NaHCO3的質量為( ?。?br/>A.0.42g B.1.68g C.0.84g D.3.36g34.已知:將一定量的Cl2通入100mL6mol/L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產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NaClO3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溫度高低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反應后溶液中c(Cl﹣):c(ClO﹣):c()=6:6:1B.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Cl2的物質的量為1.2molC.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可能為0.4molD.反應后溶液中c(Cl﹣)≤0.5mol/L35.如圖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NO,然后吸入5mL水。若再吸入30mL空氣(按O2體積占計算),夾住彈簧夾,觀察現象(不考慮摩擦力,即所有操作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已知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4.5L mol﹣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最終剩余氣體中NO體積為12mLB.可觀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緩緩向左移動,最終活塞最左端停在約36mL刻度處C.可觀察到注射器內氣體由無色變成紅棕色,最后變成無色D.若反應前后液體體積不變,所得硝酸溶液的濃度約為0.065mol L﹣136.將11.5g鈉、9g鋁、28g鐵分別投入500mL0.4mol L﹣1的鹽酸中,結果正確的是( ?。?br/>A.鈉與鹽酸反應最劇烈,反應后產生的氣體最多B.鋁與鹽酸反應后,鋁完全溶解,固體無剩余C.鐵與鹽酸反應后,Fe2+的濃度為0.5mol L﹣1D.電子轉移數:鐵比鋁多37.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M,再向溶液M中逐滴滴加稀鹽酸。溶液中產生CO2的體積與加入鹽酸的體積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溶液M為NaOH和NaHCO3的混合溶液B.a點溶液的溶質為NaHCO3C.ab段只發生反應Na2CO3+HCl═NaHCO3+NaClD.從b點溶液中獲得溶質的方法為蒸發結晶38.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0.84L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mol 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 ?。?br/>A.60mL B.45mL C.30mL D.15mL39.下列圖片所展示的物品不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br/>物品選項 A.杭州亞運會“湖山”金屬獎牌 B.飛機外殼所用的硬鋁 C.剛玉耐火坩堝 D.商朝的后母戊鼎A.A B.B C.C D.D40.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于2023年10月26日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該飛船上使用了一些特殊合金。下列物質不屬于合金的是( ?。?br/>A.硬鋁 B.水銀 C.不銹鋼 D.青銅41.陜西省博物院中館藏許多珍貴文物,它們都記載了三秦大地的燦爛文化,下列文物不屬于合金制品的是( )名稱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銅羊尊燈 秦始皇兵馬俑 鐵足大銅鼎文物選項 A B C DA.A B.B C.C D.D42.科教興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天舟六號”為中國空間站送去推進劑Xe氣,54號元素Xe是第0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3O4C.發現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屬于無機鹽D.“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耐壓球殼是用鈦合金制造的,鈦合金屬于新型合金43.“逐夢蒼穹之上,擁抱星辰大?!?,航天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化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液氧﹣液氫能作為火箭推進劑B.硬鋁是制造飛機和宇宙飛船的理想材料C.飛船外殼材料使用的是鈦合金,其熔點高于純鈦D.空間站使用石墨烯存儲器,石墨烯與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44.2023年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舉行,亞運會火炬的金屬部分采用1070鋁合金旋壓成型工藝制作。下列關于合金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鋼B.鋁合金屬于金屬材料,硬度比純鋁的小C.儲氫合金屬于新型合金,可用于以氫氣為燃料的汽車D.不銹鋼中只含有金屬元素,不含有非金屬元素45.下列關于合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合金的硬度一定比各成分金屬的低B.在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鋼C.生鐵的含碳量為0.03%~2%D.稀土金屬可以用于生產合金46.中國“天宮”空間站運用的“黑科技”很多,下列對所涉及物質的性質描述錯誤的是( ?。?br/>A.被譽為“百變金剛”的太空機械臂主要成分為鋁合金B.“問天”實驗艙采用了砷化鎵太陽電池片,砷化鎵具有良好的導電性C.核心艙配置的離子推進器以氙和氬氣作為推進劑,氙和氬屬于稀有氣體D.太陽電池翼采用碳纖維框架和玻璃纖維網,二者均為無機非金屬材料47.一種新型鎂鋁合金的化學式為Mg17Al12,它具有儲氫性能,該合金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吸氫的化學方程式為:Mg17Al1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在一定條件下能釋放出氫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合金的熔點介于金屬鎂和金屬鋁熔點之間B.該合金中鎂元素呈負價,鋁元素呈正價C.制備該合金應在氮氣保護下,將一定比例的Mg、Al單質在一定溫度下熔煉而獲得D.1mol Mg17Al12完全吸氫后得到的混合物Y與鹽酸完全反應釋放出H2,若消耗鹽酸的體積為14L,則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5mol L﹣148.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有少量SiO2、FeO xFe2O3等雜質)制取鋁的一種工藝流程示意圖如圖:已知:Al2O3+Na2CO32NaAlO2+CO2↑(1)“焙燒”步驟中,不能使用陶瓷坩堝的原因是 ??;(2)“濾渣1”中的主要金屬元素為 ;“濾渣2”成分的化學式為 ?。徊荒苡枚趸即媪蛩崛芤旱脑蚴? ??;(3)寫出向“濾液2”滴加氨水至過量的主要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4)寫出工業冶煉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若現在有a t鋁土礦,其中鋁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8%,最終制得鋁錠b kg,則該流程的產率為 %(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結果需化簡)。49.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還有少量的Fe2O3,SiO2等雜質)提取氧化鋁作冶煉鋁的原料,提取的操作過程如圖:(1)Ⅰ和Ⅱ步驟中分離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 。(2)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還含有 ?。ㄌ罨瘜W式),生成固體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濾液X中,含鋁元素的溶質的化學式為 ,它屬于 ?。ㄌ睢八帷薄ⅰ皦A”或“鹽”)類物質。(4)實驗室里常往AlCl3溶液中加入 (填“氨水”或“NaOH溶液”)來制取Al(OH)3,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濾液Y中除了含有Na2CO3或NaHCO3外,一定還含有 。50.工業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還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鋁冶煉鋁的原料(純凈的Al2O3),提取操作過程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濾渣A ,濾液丙中的溶質是NaCl和 .(2)反應②中Al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 ??;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br/>51.鈉、鋁、鐵是三種重要的金屬,它們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中有重要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Ⅰ.鈉著火不能用二氧化碳來滅火,已知鈉在足量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炭黑和一種白色固體。根據實驗現象寫出方程式: ,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Ⅱ.一些活潑金屬也可作還原劑,將相對不活潑的金屬從其化合物中置換出來。例如“鋁熱反應”的原理是:Fe2O3+2Al2Fe+Al2O3。其反應裝置如圖所示,已知鎂條與氯酸鉀反應產生高溫可引發“鋁熱反應”。某同學對“鋁熱反應”的現象有這樣的描述:“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并發出耀眼的光芒”;“紙漏斗的下部被燒穿,有熔融物落入裝有沙子的蒸發皿中”由化學手冊查閱得有關物質的熔、沸點數據如表。物質 Al Al2O3 Fe Fe2O3熔點/℃ 660 2054 1535 1460沸點/℃ 2467 2980 2750(1)該同學推測,鋁熱反應所得到的熔融物可能是鐵鋁合金。理由是該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鐵熔化,而鋁的熔點比鐵的低,此時液態的鐵和鋁熔合成鐵鋁合金,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證明上述所得的塊狀熔融物中含有金屬鋁。該實驗所用試劑是 (填化學式),該試劑與金屬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另一同學推測鋁熱反應得到的熔融物中還含有Fe2O3,他設計了如下方案來驗證熔融物是否有Fe2O3剩余:取一塊該熔融物冷卻后投入到稍過量稀硫酸中,向反應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物質甲的溶液,觀察到溶液顏色未變紅,證明該熔融物中不含有Fe2O3。則物質甲是 ?。ㄌ罨瘜W式)。該同學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 (用離子方程式說明)。52.物質的用途與性質有關,鈉及其化合物在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卮鹣铝袉栴}:(1)Na2O2可用作供氧劑,涉及的主要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①上述反應中涉及到的物質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填化學式,下同),屬于堿的是 。②理論上、每產生標況下5.6LO2需要Na2O2的質量為 g。(2)某實驗需要460mL2.0mol L﹣1的NaOH溶液。①配制過程中需要的玻璃儀器除膠頭滴管、燒杯、量筒外,還需要 ,需稱量 gNaOH。②下列操作會使配制NaOH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a.稱量時間過長b.溶解后未經冷卻就移液c.溶液轉移至容量瓶時,有少量液體濺出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3)某天然堿的組成可看作xNa2CO3 yNaHCO3 zH2O,稱取該天然堿樣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別逐滴加入相同濃度的鹽酸60mL,將產生CO2的量折算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記錄于下表:實驗編號 Ⅰ Ⅱ Ⅲ Ⅳ鹽酸體積/mL 60 60 60 60樣品質量/g 6.64 8.30 11.62 14.94CO2體積/L 1.344 1.680 1.792 1.344①另取6.64g該天然堿樣品,充分加熱生成標狀下224mLCO2和0.90g水,則該樣品中NaHCO3的物質的量為 mol,x:y:z= 。②對比Ⅰ、Ⅳ兩組實驗數據推算實驗中使用的鹽酸濃度為 mol L﹣1。53.鋼鐵工業是國家工業的基礎。我國粗鋼產量居世界首位。某中學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利用假期對當地鋼鐵廠進行了調研。請對社會實踐活動小組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計算:(1)將6.62g鐵礦石樣品投入足量的鹽酸中充分反應,過濾,然后在濾液中加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過濾、洗滌、灼燒得4.80gFe2O3。則這種鐵礦石樣品含鐵的量為 克。(2)現以該鐵礦石為原料煉鐵,若生產過程中鐵元素損失4%,計算每生產1.00t生鐵(含鐵96%),至少需要這種鐵礦石 噸(保留兩位小數)?(3)取某鋼樣粉末28.12g(假設只含Fe和C),在氧氣流中充分反應,得到CO2氣體224mL(標準狀況)。①則此鋼樣中鐵和碳的物質的量之比 。②再取三份不同質量的鋼樣粉末,分別加到100mL相同濃度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測得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實驗序號 Ⅰ Ⅱ Ⅲ加入鋼樣粉末的質量/g 2.812 5.624 8.436生成氣體的體積/L(標準狀況) 1.120 2.240 2.800計算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ㄒ笥嬎氵^程)。(4)若在實驗Ⅱ中繼續加入mg鋼樣粉末,反應結束后剩余的固體質量為多少(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 54.將標準狀況下3.36LNO2溶于200mL水中(體積不變),計算生成的硝酸濃度。55.取15.80gKMnO4,加熱分解后剩余固體14.52g。該剩余固體與足量的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單質氣體A,產物中錳元素以Mn2+存在。請計算:(1)寫出KMnO4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2)KMnO4的分解率 。(3)氣體A的物質的量 。56.實驗室中存放著一批已經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其雜質為碳酸鈉),通過下列方法測定其變質程度:取不同質量樣品,先加適量的水溶解,然后逐滴加入100mL某濃度稀鹽酸,所得氣體的體積(已換算為標準狀況)與加入樣品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不考慮氣體溶解、反應)。(1)標況下112mL的該氣體含有原子數量約為 ;(2)經計算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物質的量比為 ??;(3)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57.FeCl3溶液常用來處理回收廢電路板中的銅。現將廢電路板浸入200mLFeCl3溶液使銅全部溶解(其他物質不參與反應,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電路板質量減少3.2g,向浸泡液中加足量Fe粉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后,測得剩余固體質量比加入的Fe粉質量減少了2.4g。請計算:(1)浸泡液中的Cu2+的物質的量為 mol。(2)原溶液中c(Fe3+)= mol/L。58.過氧化鈣(CaO2)是一種安全無毒的物質,帶有數量不等的結晶水,通常還含有部分CaO。(1)稱取5.42g過氧化鈣樣品,灼熱時發生如下反應:2CaO2 xH2O2CaO+O2↑+2xH2O得到O2的質量為0.48g,該樣品中CaO2的物質的量為 mol。(2)另取同一樣品5.42g,溶于適量的稀鹽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將溶液中Ca2+全部轉化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4.0g。①樣品中CaO的質量為 g;②樣品中CaO2 xH2O的x值為 。59.將一塊質量為10g表面(常溫時)已被部分氧化的金屬鈉投入100g水中,產生0.30g氣體,計算:(需要有計算過程,只有答案沒有過程不給分)(1)被氧化的鈉的質量 g。(2)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 。60.CO是一種有毒氣體,但因其無色無味不易被人察覺。PdCl2溶液可用于檢驗CO的存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PdCl2+H2O=CO2+2HCl+Pd↓,向124.4g某濃度的PdCl2溶液中通入5.6gCO氣體恰好完全反應。請計算:(1)產生沉淀的質量。(2)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3)將所得溶液稀釋成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溶液,計算需加入水的質量。考點清單習題精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08 金屬材料(知識清單 習題訓練)——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期末復習(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原卷版).doc 專題08 金屬材料(知識清單 習題訓練)——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期末復習(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