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章 運動和力 訓練提升(課件)(共7分打包)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章 運動和力 訓練提升(課件)(共7分打包)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17張PPT)
第4節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第八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2024·寧德期末)假期社區服務勞動中,小明用300N的力水平向前
拉車,小芳用200N的力水平向前推車,如圖所示。則這兩個力的合力大
小是( D )
A. 100N B. 200N C. 300N D. 500N
第1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2024·泉州鯉城校級期末)小華用60N的力沿豎直方向提起一袋重
為50N的米,則米袋受到的合力( A )
A. 大小為10N,方向豎直向上
B. 大小為10N,方向豎直向下
C. 大小為110N,方向豎直向上
D. 大小為110N,方向豎直向下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臨沂沂水期末)下列關于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分力及其合力的
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個分力的大小
B. 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各個分力大小之和
C. 若只增大某一個分力,合力可能會變小
D. 若同時減小兩個分力,合力一定會變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2024 ·保定高碑店期末)一個物體重為100N,在豎直方向運動時受
到的空氣阻力恒為20N。若該物體只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且物體所受
重力和空氣阻力在同一直線上,則物體所受的合力( D )
A. 一定為120N
B. 一定為80N
C. 可能為100N或20N
D. 可能為120N或80N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廣州天河期末)壓力計重為2N,F探是探頭受到的壓力,如圖
用豎直方向的力F甲、F乙分別把壓力計壓在水平板和水平地面上,均處
于靜止狀態,則( D )
第5題
D
A. F甲=5N時,F探=7N
B. F甲=5N時,F探=5N
C. F乙=5N時,F探=5N
D. F乙=5N時,F探=7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2024·昆明呈貢期末)如圖所示,F1=4N,F2=6N。則這兩個力的
合力為 N,方向為水平向 。
第6題
10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有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著一輛重500N的小車,在水平路面上做
勻速直線運動,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為 N。當水平推力增
大到150N時,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 N。
0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4·濟南歷城一模)體育中考前,同學們在加強排球訓練。如
圖,小明將排球豎直向上拋出,排球上升過程中依次經過A、B、C三
點,到達最高點D。已知物體所受空氣阻力會隨著其運動速度的增大而
增大,則在由A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排球所受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A )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
第8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4·上海普陀二模)如圖所示,女孩用大小為F的力豎直向上提重
為G的書包,由于F小于G書包靜止不動,此時書包所受的合力大小為
( A )
A. 0 B. F
C. G-F D. F-G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4·北京段考)F1和F2是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它們的合力大小
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為40N,關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
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 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 F2的方向一定向左
D. 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駐馬店確山模擬)如圖所示,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當受到水
平力F1=9N和F2=5N作用時,物體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將F1撤去,
物體所受力的合力為( A )
A. 9N B. 5N
C. 4N D. 1N
第1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將帶有重物的降落傘從高處釋放,速度增大至10m/s時打開降落傘,
重物下落的v-t圖像如圖。打開降落傘后,降落傘和重物受到的空氣阻
力f與速度滿足關系f=kv2,k為定值。降落傘和重物的總質量為7.5kg。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求得k= N·s2/m2。第1s時降落傘和重物所受力的
合力大小為 N。(g取10N/kg)
第12題
3 
2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小麗同學在超市購物時,用8N的水平力推著一輛購物車在水平地面
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突然,小麗發現前面有一小孩,她馬上用24N
的水平力向后拉購物車,購物車減速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方向為水
平 (填“向左”或“向右”),此過程中購物車所受的合力大
小為 N。
向右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14題
14. 如圖所示為研究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合成的實驗探究過
程,實驗過程中,需要同時用力F1、F2拉彈簧和單獨用力F拉彈簧,這
兩次拉彈簧應使彈簧的下端到達 (填“不同”或“相同”)的
位置;從而使合力F與兩個分力F1、F2的 相同。
相同 
作用效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2024·南昌青山湖段考)如圖甲所示,物體A始終只受同一直線上
的兩個力F1、F2的作用。F1、F2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在t1時間內,下列對物體所受力的合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C )
第15題
C
A. 先變大后變小,合力方向始終與F2相同
B. 先變小后變大,合力方向始終與F2相同
C. 先變大后變小,合力方向始終與F2相反
D. 先變小后變大,合力方向始終與F2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1張PPT)
第3節 摩 擦 力
第1課時 滑動摩擦力及其影響因素
第八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的實驗,在水平桌
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動木塊,使其做 運動,根
據 知識可知,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 N。
第1題
勻速直線 
二力平衡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為測量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使木塊做 運動。比較甲、乙兩次實
驗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有關;比較乙、丙兩次實驗,發
現 也會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磚塊和木塊的
外形相同)
第2題
 
勻速直線 
壓力大小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時,讀取彈簧測力計示
數應在木塊( C )
A. 未被拉動時 B. 剛被拉動時
C. 勻速直線運動時 D. 剛停止運動時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小明用圖示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下列操作
正確的是( B )
A. 換用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觸面
B. 在木塊上加放砝碼
C. 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一
D. 使木塊側放減小接觸面積
第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如圖所示為小紅同學用手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
情景。先用一只手分別壓在玻璃板和桌面上滑動(如圖甲、乙),然后
再用另一只手作用在這只手上,并在桌面上滑動(如圖丙),則下列說
法中不正確的是( C )
A. 圖甲和圖乙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B. 圖乙和圖丙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C. 比較圖甲和圖乙,感覺圖甲的阻力大
D. 比較圖乙和圖丙,感覺圖丙的阻力大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小聰利用長木板等器材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如
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實驗前,要把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上調零
B. 木塊沒有放在水平木板上,不影響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C. 應該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拉動彈簧測力計,這樣才能準
確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D. 其他條件不變時,當以不同的速度勻速直線拉動木塊
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小榮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滑動摩擦力,用大小為3N的水平向
右的拉力F拉動長木板的過程中,木塊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
A. 實驗時必須拉動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B. 木塊所受的摩擦力為0.8N
C. 木塊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拉力F增大時,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變大
第7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德州武城期末)如圖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
度相同、質量不同(mP<mQ)的兩個木塊,按照甲、乙、丙、丁四種
方式放置,分別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D )
第8題
D
A. F1=F2 B. F2>F3
C. F3>F4 D. F3=F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小紅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其中一步的
操作如圖所示(A、B兩部分是同一材質、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這樣
操作的錯誤是 ;若木塊由木板A運動
到木板B上,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 (填“變大”“變
小”或“不變”)。
第9題
木塊沒有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天津和平期末)如圖所示,在做“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
的因素”的實驗中:
第10題
(1) 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
運動。
勻速直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圖乙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 N。
(3) 甲、丙兩圖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的關系。
(4) 比較圖甲、丁實驗,發現甲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于丁實驗彈
簧測力計的示數,小明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
有關,你認為他的結論是 (填“正確”或“不正確”)的,
原因是 。
2.2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不正確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不變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小明與同學們一起改進實驗,如圖戊所示,固定彈簧測力計,通
過拉動長木板進行實驗,請你寫出改進后的一條優點:

不需要勻速拉
動長木板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泰安泰山校級二模)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物體A、
B,B在F1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A、B用輕繩水
平連接后,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拉力F1
=3N,F2=10N,關于圖乙,下列說法( A )
第11題
① B與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② B與桌面的摩擦力為7N。
A
③ A與桌面的摩擦力為4N。
④ 輕繩的拉力為10N。
A. 只有③正確 B. 只有②③正確 C. 只有①④正確 D. 只有③④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3節 摩 擦 力
第2課時 摩擦的利用與防止
第八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判斷下列現象屬于哪種摩擦:人走路時,鞋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
是 摩擦;當用鉛筆寫字時,筆尖與紙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
擦;當用圓珠筆寫字時,筆尖與紙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一般
情況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 (填“大”或“小”)得多。
靜 
滑動 
滾動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如圖所示,2024年7月31日,巴黎奧運會自由式小輪車女子公園賽決
賽中,中國運動員奪得金牌,這也是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該項目上的首
枚金牌。騎小輪車時,捏剎車的力越大,小輪車停得就越快,這是利
用 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機器安裝滾珠軸承是利用
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的。
第2題
增大壓力 
滾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學習摩擦力時,老師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牙刷放在木板上,向
左拉動牙刷,觀察到刷毛向右彎曲;保持牙刷不動,向右拉動木板,觀
察到刷毛還是向右彎曲。
第3題
(1) 無論是向左拉牙刷還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會向右彎曲,表明刷
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的。
(2) 當向右拉木板時,若以木板為參照物,則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運
動,所以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 相反。
右 
相對運動的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下列實例中屬于有害摩擦的是( B )
A. 自行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
B. 自行車軸與軸承之間的摩擦
C. 自行車腳踏板與鞋間的摩擦
D. 自行車剎車時,閘皮與車輪間的摩擦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濟南)小華發現,有時候墊毛巾更容易擰開罐頭蓋。下列改
變摩擦的方法與之相同的是( D )
A. 騎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
B. 使勁擦黑板擦得更干凈
C. 裝滾輪的儲物箱更易推動
D. 凹凸花紋的地磚更防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如圖所示為冰壺比賽中正在水平向右運動的冰壺,請畫出冰壺所受
摩擦力f的示意圖。(設O點是摩擦力f的作用點)
第6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3·郴州)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 走路時鞋底與路面間的摩擦是有益摩擦
B. 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之間不一定有摩擦力
C.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D. 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① 機器的軸和軸之間經常要加潤滑油。② 在皮帶傳動裝置中要張緊
皮帶。③ 鞋子的底部和輪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紋。④ 冬季冰雪封路
時,護路工常在路面撒些沙子。以上實例中,屬于利用摩擦力的一組是
( C )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4·黃石黃石港一模)如圖所示,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
們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們采用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是
( B )
A. 戴防滑手套
B. 鏟雪時握緊鏟子,防止鏟子滑落
C. 穿鞋底粗糙的橡膠鞋
D. 在路面上鋪防滑墊
第9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如圖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為30N的物塊在AB段受
到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撤去水平拉
力,物塊仍繼續運動,到C點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在AB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B. 在AB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20N
C. 在BC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D. 在C點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30N
第10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冰壺運動員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膠的。他滑行時,橡
膠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圖所示,他用b鞋蹬冰面
后,只用a鞋向右滑行,可以確定的是( D )
A. 滑行時,冰對a鞋的摩擦力向右
B. 蹬冰時,冰對b鞋的摩擦力向左
C. a鞋底是橡膠,會滑得更遠
D. a鞋底是塑料,會滑得更遠
第11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在探究摩擦力時,小明同學用一個各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塊在
同一水平桌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當用彈簧測力計(未畫
出)水平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三次示數F1、F2、F3的
大小關系為( A )
A. F1=F2>F3 B. F1>F2>F3
C. F2>F1>F3 D. F1<F2=F3
第1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4·菏澤東明一模)如圖是同學們進行的“竹筷提米”實驗。在
玻璃杯內加入大米,將一根竹筷插入米中,慢慢豎直向上提起竹筷,米
也被提起。提起米的過程中米對筷子的摩擦力方向 ,同學
們發現這個實驗不是每次都能完成,請你為同學們提供一種能幫助完成
實驗的方法: 。
第13題
豎直向下 
插入筷子后把米壓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遂寧射洪期末)如圖所示為甲、乙兩隊正在進行拔河比賽的
情景,甲、乙兩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別是f甲和f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
的是( B )
A. 比賽時穿釘鞋背書包可以減小對地面的摩擦力
B. 獲勝方對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失敗方對地面的摩擦力
C. 獲勝方對繩子的拉力大于失敗方對繩子的拉力
D. 為了取勝,常選用體重較大的運動員,主要是
因為他們力氣大
第1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34張PPT)
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第1課時 牛頓第一定律
第八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
B. 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C. 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出來的
D. 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
做勻速直線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4·天津北辰期中)正在水平面上滾動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
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C )
A. 立即停下來 B. 慢慢停下來
C. 做勻速直線運動 D. 改變運動方向
3. 如圖所示,教室里懸掛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
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它將( D )
A. 加速下落 B. 勻速下落
C. 減速下落 D. 保持靜止
第3題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4·天津濱海新區期末)對于“力與運動的關系”問題,歷史上
經歷了漫長而又激烈的爭論過程。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在實驗的基礎上
推理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其核心含義是( C )
A.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 物體只要運動就需要力的作用
C. 力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
D. 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物體就會慢慢停下來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
處由靜止滑下,滑到鋪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
小車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
第5題
(1) 讓小車每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下,目的是讓小車剛到
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
(2) 通過分析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就越 ,小車
前進的距離就越 。 
速度 
小 
遠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根據實驗結果推理可得:若接觸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
力作用,軌道足夠長,則小車將一直做 運動。可見,力不
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 的原因。
(4) 實驗(3)的結論并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而是在大量經驗事
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得出的,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
作 法。
勻速直線 
運動狀態 
科學推理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6.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 )
① 物體的運動不需要用力來維持。
② 物體的運動一定需要用力來維持。
③ 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
④ 實際上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所以牛頓第一定律沒有意義。
⑤ 牛頓第一定律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A. ①⑤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A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如圖,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動至B點時速度為0。若小球運動到
B點瞬間細繩突然斷裂且小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則小球將
( D )
A. 沿軌跡1運動 B. 沿軌跡2運動
C. 沿軌跡3運動 D. 在B點靜止不動
第7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8. 讓滑塊從斜面滑下,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滑塊在水平
面上的運動距離,探究物體如果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會一直運動下去
嗎。下列做法能獲得結論的是( D )
A. 繼續增加實驗探究的次數
B. 尋找無阻力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
C. 調整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D. 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合理推理
D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4·廣元劍閣模擬)如圖所示,小明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
響的實驗中,讓同一小車先后三次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
下,在與斜面相接的水平面上運動。通過鋪設不同的材料,改變水平面
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如表所示為他記錄的實
驗數據。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驗 次
序 水平部分材料 小車所受阻力的情況 小車運動的距離s/cm
1 棉布 大 18.30
2 木板 較大 26.83
3 玻璃 小 64.30
64.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第3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玻璃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圖所
示,請你幫他讀出小車在玻璃板上運動的距離并填在表中相應空格處。
(2) 小明根據實驗數據進行推測:若小車在絕對光滑的水平面上運
動,即水平方向不受阻力的作用,且水平面足夠長,則小車將一直
做 運動。
勻速直線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歷史上,牛頓就是以該實驗為基礎并總結前人的經驗概括出了牛
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填“可以”或“不可以”)通
過實驗直接驗證。
不可以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小明的同學小剛也在實驗室用相同器材進行該實驗,結果發現小
車直接沖出棉布末端,為完成整個實驗探究過程,可采取的辦法
是 (填字母)。
A. 將小車換為質量相同的小木塊進行實驗
B. 換用三種粗糙程度比棉布更大的不同材料鋪在水平面上進行實驗
C. 降低小車自由下滑的高度
D. 不改變小車自由下滑的高度,增大斜面的傾角進行實驗
A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4·安慶期末)如圖所示,從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車:①
在鋪有毛巾的水平面上,運動路程很短;② 如果在沒有摩擦的水平面
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③ 如果在較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路程很
長;④ 在鋪有棉布的水平面上,運動路程較短;⑤ 在水平平整的木板
表面上,運動路程較長。則下面的判斷和排列次序正確的是( B )
第10題
B
A. 事實①④⑤,推論②③
B. 事實①④⑤,推論③②
C. 事實①②③,推論④⑤
D. 事實①③②,推論⑤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第2課時 慣 性
第八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該棋子由靜止開始沿水
平方向飛出,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上面的棋子由
于 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同時,這些棋子因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第1題
運動狀態 
慣性 
重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錘子的錘頭變松了,人們經常用撞擊錘柄下端的方法使錘頭緊套在
錘柄上,如圖所示,這是因為 突然停止時,錘頭由于慣性仍
然 ,所以緊套在錘柄上。
第2題
錘柄 
向下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2024·長沙岳麓段考)暑期的傍晚,小博在河邊跑步鍛煉身體,他
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了以下問題,其中錯誤的是( D )
A. 落葉雖輕隨風飛揚,也具有慣性
B. 停在河面的船只雖然沒有運動,也有慣性
C. 路上汽車的慣性比行人的慣性大
D. 自己跑步時不能立即停止,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2024·天津西青段考)如圖甲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
線運動,某時刻觀察到圖乙所示的現象。由此可判斷( B )
第4題
B
A. 小車突然加速運動
B. 小車突然減速運動
C. 小車保持勻速運動
D. 小車可能做加速運動,也可能做減速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2024·鄭州中牟期末)一列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行駛,乘客小梅朝
向車頭的方向,她將一個蘋果豎直向上扔,蘋果沒有落回到她手中,而
是落在她前面。關于火車的運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加速 B. 勻速
C. 減速 D. 無法確定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下列情境中利用慣性的是( D )
A. 駕駛員要系好安全帶
B. 禁止汽車超載行駛
C. 乘坐公交車抓好扶手
D. 助跑跳遠跳得比較遠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2024·長沙模擬)2023年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奧體中心圓
滿閉幕。對運動會中的項目分析正確的是( A )
A. 標槍運動員通過助跑提高成績,利用了慣性
B. 跳遠運動員在起跳前需助跑一段距離,是為了增大慣性
C. 短跑運動員撞線后慣性變小
D. 跳水運動員在空中加速下落,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2023·安徽)如圖所示,汽車上配有安全帶和頭枕,司機和乘客都
必須系好安全帶。當向前行駛的汽車分別出現突然加速、緊急剎車兩種
狀況時,對乘車人員起主要保護作用的分別是( D )
A. 頭枕、頭枕 B. 安全帶、安全帶
C. 安全帶、頭枕 D. 頭枕、安全帶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2024·南通通州期中)如圖所示,向西勻速運動的列車車內,在水
平桌面上A處靜止的小球,突然沿虛線運動到B處,該過程中列車
( A )
A. 減速行駛,向南轉彎
B. 減速行駛,向北轉彎
C. 加速行駛,向南轉彎
D. 加速行駛,向北轉彎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從一架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的飛機上先后落下三顆炸彈,在不計空
氣阻力的條件下,在炸彈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飛機和三顆
炸彈的運動情況是下列選項中的( B )
B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人從行駛的車上跳下來后很容易摔倒,對這種現象的解釋合理的順
序是( B )
① 人的腳著地后受到地面阻力作用而停下來。
② 人向車行駛的方向摔倒。
③ 人的上身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④ 從行駛的車上跳下來的人與車共同處于運動狀態。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④②③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慣性現象應用的是( D )
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塵
B. 運動員采用助跑跳遠
C. 錘頭松了,將錘柄在地上撞擊幾下
D. 蕩秋千到最高點后往回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2024·安慶大觀期末)如圖所示,氫氣球下方掛著一重物,氫氣球
給重物施加(重物本身不能離開地面上升)豎直向上的拉力使得它們一
起勻速直線上升,當突然剪斷重物和氫氣球之間的細線瞬間,由于物
體 (填“受到重力”或“具有慣性”),重物將
(填“停止運動”“立即向下運動”或“向上運動一段時
間”)。
第13題
具有慣性 
向上運
動一段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如圖甲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填
“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乙所示
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 (填“加速”“減速”或“勻
速”)運動,給出上述判斷的根據是 (填“水”或“燒杯”)具
有慣性。
第14題
勻速 
減速 
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2023·青海)2023年5月,“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假設
“天舟六號”在加速升空過程中質量保持不變,其慣性 ,運動
狀態 。(填“改變”或“不變”)
不變 
改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水平放置的密閉玻璃管內充有水,如圖所示,當玻璃管突然沿水平
方向向左運動時,水中的氣泡將( B )
A. 向右運動 B. 向左運動
C. 保持不動 D. 無法判斷
第1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30張PPT)
第八章復習
本章整合提升
第八章 運動和力
01
考點突破
02
素養提升


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1. 如圖所示為探究“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的實驗示意圖,依次把毛
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分別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
滑,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
是( B )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由靜止下滑
B. 小車運動到水平面上時能繼續往前,是因為它具有慣性
C. 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越遠,速度減小
得越快
D. 在實驗基礎上推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
動,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2024·黃岡校級段考)如圖所示,小雨用細線拴一塊橡皮,甩起來
后使橡皮繞手做圓周運動,假設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則該橡皮將
( C )
A. 做勻速圓周運動
B. 落到地面上
C. 做勻速直線運動
D. 立即停止運動
第2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B.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在水平面上滑動的物體最終停下來,是由于沒有外力維持它的運動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考點二 慣性
4. 關于物體的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高速飛行的子彈具有慣性,穿入木頭靜止后慣性消失
B. 駕駛員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駕駛員的慣性
C. 物體靜止時才具有慣性
D. 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2024·天津河東校級模擬)小明同學坐在公交車上,對頭頂上方如
圖所示的拉環(輔助乘客的安全設施,站立的乘客需要用手拉住它)進
行觀察,當拉環出現下列現象,對公交車運動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D )
A. 若拉環向左偏,說明公交車正在左轉彎
B. 若拉環向前偏,說明公交車正在啟動
C. 若拉環向后偏,說明公交車正在剎車
D. 若拉環自然下垂,說明公交車正在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
第5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 下列實例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D )
A. 學校路段汽車減速慢行
B. 坐汽車時要系好安全帶
C. 車行駛要保持一定車距
D. 跳遠運動員起跳前助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考點三 二力平衡
7.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勻速拉動木塊做直線運動。木塊受到的拉
力和 力是一對平衡力,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木塊的
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由 發生彈性形變而
產生的。
第7題
摩擦 
支持
木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張老師在室外上物理實踐課,如圖所示為張老師所做示范,當張老
師緊緊握住繩子保持靜止,此時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1;片刻后,張老師
用力勻速向上爬,此時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2,則f1 (填
“>”“<”或“=”)f2,f2的方向為 。
第8題
= 
豎直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2024·天津河東期末)如圖所示,小明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箱
子,沒有推動。下列屬于平衡力的是( D )
A. 人推箱子的力和箱子對地面的摩擦力
B. 人推箱子的力和箱子推人的力
C. 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
D. 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考點四 摩擦力
10. 下列四種情況中,木塊可能不受摩擦力的是( A )
A. 木塊靜止
B. 木塊勻速運動
C. 木塊勻速下滑
A
D. 木塊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 下列實例中,目的是減小摩擦的是( B )
A. 瓶蓋上有條紋線
B. 磁浮列車 
B
C. 汽車輪上裝防滑鏈
D. 手上涂鎂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2023·安徽)小宇在拖地時,拖把頭沿圖中v所示方向運動,則拖
把頭對地面壓力的方向、地面對拖把頭摩擦力的方向分別為( A )
A. 垂直地面向下、與v所示方向相反
B. 垂直地面向下、與v所示方向相同
C. 沿拖桿斜向下、與v所示方向相同
D. 沿拖桿斜向下、與v所示方向相反
第1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考點五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13. (2024·開封鼓樓校級期末)跳傘運動員背著打開的降落傘從空中豎
直跳下,他所受的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合力為100N,方向豎直向下,已知
運動員和降落傘的總重為800N,則運動員所受空氣阻力大小為
( B )
A. 100N B. 700N C. 800N D. 900N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2024·武漢)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
著陸場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返回艙在落地前的某段時間內沿豎直方向
勻速下落,若降落傘和返回艙受到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降落傘對返回
艙的拉力為F,空氣對返回艙的阻力為f,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B )
A. f+F=G1+G2 B. f+F=G2
C. F=G1+G2+f D. F=G2+f
第1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正在運動的物體,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時消失,那么下列對將
發生的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物體會立即停下來
B. 物體將慢慢停下來
C. 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D.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 (2024·天津河西期中)如圖所示為小程同學玩滑板車的情景,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運動的滑板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不再受力的作用
B. 如果運動的滑板車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它將停止運動
C. 蹬地使滑板車加速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 只有不斷蹬地滑板車才能繼續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
力來維持
第1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如圖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的一個,該棋子飛出而上面的棋子
落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棋子被擊打飛出,說明它不具有慣性
B. 棋子被擊打飛出,是因為它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C. 擊打出去的棋子能飛得很遠,是因為它受到慣性的作用
D. 上面的棋子將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它們具有慣性且受到重力
的作用
第17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錘子的錘頭松動了,人們常用撞擊錘柄下端的方法使錘頭緊套在錘
柄上,如圖所示。這是因為錘柄撞擊板凳時( B )
A. 錘柄由靜止變為運動,錘頭由于慣性仍要保持靜止狀態
B. 錘柄由運動變為靜止,錘頭由于慣性仍要繼續向下運動
C. 錘頭由靜止變為運動,錘柄由于慣性仍要保持靜止狀態
D. 錘頭由運動變為靜止,錘柄由于慣性仍要繼續向下運動
第18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2024·天津西青期末)(多選題)如圖所示為中國女子冰壺隊比賽
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D )
A. 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冰壺能在冰面上繼續滑行,說
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B. 運動員不停地刷冰面,是為了減小冰壺與冰面的摩擦

C. 運動員推冰壺時,手對冰壺的推力和冰壺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 靜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壺,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和冰壺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第19題
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如圖所示,在汽車中的懸線上掛一個小球,當汽車運動時,懸線將
與豎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若在汽車底板上還有一個相對于底板靜止
的物體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汽車一定向右做加速運動
B. 汽車可能向左做加速運動
C. 物體M相對于汽車底板靜止,說明物體M一定受平衡
力的作用
D. 物體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還一定受
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第20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 如果上課時教室內的摩擦力突然消失,那么下列情境中不可能發生
的是( D )
A. 教師抓不住手中的粉筆
B. 天花板上的吸頂燈會下落
C. 輕輕一吹,課桌上的作業本便可飛出去
D. 教師和學生可以更輕松地在教室內行走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下列做法中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D )
① 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② 給車軸中加潤滑油。
③ 拔河比賽時,用力握緊繩子。
④ 旅行箱下裝有小輪。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多選題)如圖,用力F拉著長木板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左運動。在
長木板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C )
A. 木塊A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B. 木塊A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C. 拉動速度變大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
D. 木塊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第23題
A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如果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其中一個力的
大小為8N,那么這兩個力的合力( B )
A. 一定等于零 B. 一定等于16N
C. 可能等于零 D. 可能等于16N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假期,小明和爸爸一起到沂河邊乘快艇游玩。如果快速行駛的快艇
突然關閉發動機,那么由于 快艇會繼續在水面上滑行,小明的
身體會向 (填“前”或“后”)傾;此時假如快艇所受外力全部
消失,它將做 運動。
慣性 
前 
勻速直線 
25
26
27
26. 如圖甲所示,物體受到水平向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
關系和物體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丙所示。由圖像可知,
當t=1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t=3s時,物體的運動狀
態 (填“改變”或“不改變”),此時物體水平方向受到的合
力為 N。
第26題
   
2 
改變 
2 
25
26
27
27. (2023·樂山)一物塊在粗糙水平面上減速向右滑行,請畫出滑行過
程中此物塊的受力示意圖,其中O點為物塊重心。
第27題答案
25
26
27(共17張PPT)
第八章復習
重點實驗突破
第八章 運動和力
類型一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 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下面我
們就通過實驗和科學家的研究歷程來判斷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1) 使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毛巾表面上
移動的距離。再分別換用棉布和木板表面進行兩次實驗,實驗現象
如圖甲所示。
① 每次都使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到達
水平面時 相同。
初速度 
1
2
3
4
② 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 。
第1題
遠 
1
2
3
4
(2) 十六世紀末,伽利略已通過類似實驗和推理得出結論:如果運動
的物體沒有阻力的影響,它將在水平面上一直運動下去。因此,物體運
動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圖乙、丙是伽利
略的實驗和推理示意圖,屬于推理的是圖 (填“乙”或
“丙”)。
不需要 
乙 
第1題
1
2
3
4
(3) 后來,笛卡爾進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觀點: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
力的作用,它將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十七世紀初,牛頓在他們研究
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
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
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而笛卡爾的觀點中,
只涉及到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
律,所以這是他的觀點的不足之處 
1
2
3
4
(4) 上述實驗及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填字
母)。
A. 科學定律都可以通過實驗直接得出
B. 科學推理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C. 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就是正確的觀點
D. 普通人的觀點可以質疑,科學家的觀點不可以質疑
B 
1
2
3
4
類型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2. (2024·天水秦州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為甲、乙、丙三名同學探究二
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裝置。
第2題
(1) 實驗中,三名同學通過調整 來改變
作用在物體上的拉力的大小。
砝碼的質量或鉤碼的數量 
1
2
3
4
(2) 實驗時,甲同學發現當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重力相等的砝
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甲同學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
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這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木塊受到
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較大 
平衡 
第2題
1
2
3
4
(3) 實驗中,乙同學保持F1與F2大小相等,用手將小車扭轉一個角
度,松手后小車 (填“能”或“不能”)保持靜止不動。設計
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證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必須要

不能 
作用在同一條直線
上 
第2題
1
2
3
4
(4) 丙同學選擇小紙片的目的是 (填“考慮”或“不考
慮”)小紙片的重力,實驗過程中丙同學用剪刀將小紙片從中間劈開,
兩個鉤碼都落到了地上,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必須要

不考慮 
作用在同一
物體上 
第2題
1
2
3
4
(5) 同學們認為丙同學的實驗優于甲、乙同學的實驗,其主要的原因
是 。
A. 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 小紙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 容易讓小紙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紙片容易扭轉
A 
1
2
3
4
類型三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 如圖所示為小明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過程。
第3題
(1) 實驗過程中,為了能夠測量出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需要
使物體在水平面上做 運動,得到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測力
計示數大小,其原理是 。
勻速直線 
二力平衡 
1
2
3
4
(2) 小明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了實驗,發現F2>F1,由此可以得出的
結論是:當 相同時,接觸面越 ,滑動摩擦力越大。
(3) 當進行圖丙實驗后,小明發現F3>F1,于是得出結論,壓力越
大,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越大。他得出結論的方法是 (填
“正確”或“錯誤”)的,判斷的理由是

壓力 
粗糙 
錯誤 
沒有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
同 
第3題
1
2
3
4
(4) 小明想進一步探究: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之間
的具體數量關系。他利用圖甲的裝置和砝碼完成了實驗,并得出了
如表的數據。
壓力F/N 1 2 3 4
摩擦力f/N 0.2 0.4 0.6 0.8
由表中數據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物體A所受摩擦力與壓力
成 。當物體A對木板表面的壓力為8N時,物體A所受摩擦力
為 N。
正比 
1.6 
1
2
3
4
類型四 研究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4. 物理老師利用橡皮筋、定滑輪、鉤碼、小繩子和同學們一起探究同
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橡皮筋原長為AE,在兩個力
的共同作用下伸長到AE'或在一個力的作用下伸長到AE'。
第4題
1
2
3
4
(1) 該實驗應用了力能使物體 的道理,圖中EE'表示橡皮
筋 的長度。
(2) 實驗中,老師每次均將橡皮筋右端拉至E'點,這樣做的目的
是 。
發生形變 
伸長 
控制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第4題
1
2
3
4
(3) 通過比較圖 兩種情況,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
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大小之 ,方向跟這兩個力
的方向相同。
(4) 通過比較圖乙和圖丙兩種情況,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
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大小之差,方向跟 (填“較大”或
“較小”)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
甲、丙 
和 
較大 
第4題
1
2
3
4(共16張PPT)
小專題(二) 作力的示意圖(二)
第八章 運動和力
類型一 摩擦力的示意圖
1. 如圖所示,一物體以某一速度沖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請畫出物
體在上滑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
心)。
第1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2. 如圖所示為正在奔跑的小榮同學,請在A點畫出地面對他右腳的摩擦
力f的示意圖。
第2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3. (2024·聊城東昌府二模)如圖所示,瓶子在手中保持靜止,請畫出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圖。
第3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類型二 物體受平衡力的示意圖
4. (2024·無錫錫山四模)如圖,觀光纜車沿軌道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
動,畫出車中重物A所受力的示意圖。
第4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5. (2023·金昌)如圖甲所示,小陽乘坐機場水平電梯時,放在電梯上
的手提箱與水平電梯以相同速度勻速直線前進,圖乙是手提箱在水平電
梯上的簡化圖,請在圖乙中畫出手提箱此時受力的示意圖。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6. (2024·濰坊壽光二模)如圖所示,道路旁的路燈在斜桿的支撐下,
處于靜止狀態,請在圖中畫出此時路燈的受力示意圖(圖中O點為路燈
的重心)。
第6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7. 如圖所示,燕子沿虛線方向勻速直線自由飛翔,請在圖中O點畫出燕
子所受力的示意圖。
第7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類型三 物體受非平衡力的示意圖
8. 請在圖中A點處畫出火箭斜向上加速飛行時的受力示意圖。(不計空
氣阻力)
第8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9. (2024·周口模擬)如圖所示,某小車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
動,在車廂頂部用細繩豎直懸掛一個小球,小球與光滑的豎直車廂壁剛
好接觸,若小車突然剎車,請在C點畫出此時小球受力的示意圖。
第9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小專題(三) 二力平衡與摩擦力問題的綜合分析
第八章 運動和力
類型一 判斷與摩擦力相關的二力是否平衡
1. (2024·綏化明水期末)小南觀看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圍棋講座時
發現,如圖所示棋子在豎直放置的棋盤上不會掉下來,原來棋盤和棋子
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棋子受到的重力與棋盤對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B. 棋子受到的重力與棋盤對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 棋子對棋盤的壓力與棋盤對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D. 棋子對棋盤的吸引力與棋盤對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第1題
B
1
2
3
4
5
2. 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A放置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車上,水平拉力F作
用在小車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塊A隨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不計空氣阻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
A. 小車所受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
對平衡力
B. 小車所受的拉力和水平地面對小車的摩擦力是一
對平衡力
C. 物塊A對小車的壓力和水平地面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物塊A所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小車所受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第2題
B
1
2
3
4
5
類型二 利用二力平衡條件確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 (2024·廣州越秀期中)如圖所示,用F=12N水平向右的拉力勻速拉
動物塊A時,物塊B相對于地面靜止不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4N,則物塊B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為( A )
A. 4N,水平向右
B. 4N,水平向左
C. 8N,水平向右
D. 8N,水平向左
第3題
A
1
2
3
4
5
4.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疊放著 A、B兩物體,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
作用下保持靜止,已知F1=7N,F2=5N,那么物體 A、B和地面之間的
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D )
A. A對B的摩擦力為7N,方向水平向左
B. 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12N,方向水平向右
C. B對A的摩擦力為5N,方向水平向左
D. 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
第4題
D
1
2
3
4
5
5. 如圖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水平地面(粗糙程度不變)上的木
箱向前推動,此過程中,推力F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木箱的
速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丙所示,則木箱在0~3s所受的摩擦力
為 N;第11s時受到的摩擦力為 N;第5s時木箱所受力的合力
為 N。
 
第5題
3 
6 
3 
1
2
3
4
5(共19張PPT)
第2節 二力平衡
第八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思維拓展


1. 下列實例中,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C )
A. 汽車在路上勻速轉彎
B. 小明從地面向上跳
C. 飛機斜向上勻速直線飛行
D. 小朋友從滑梯上滑下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下列四幅圖中,兩個力平衡的是( C )
C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岳陽岳陽樓校級模擬)一個墨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各
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B )
A. 桌子受的壓力和墨水瓶受的支持力
B. 墨水瓶受的重力和桌子對墨水瓶的支持力
C. 桌子受的重力和墨水瓶受的重力
D. 桌子受的重力和墨水瓶受的支持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在平直的路面上,某人沿水平方向用30N的力推一輛重為200N的小車
勻速向東運動,則小車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A )
A. 30N,向西 B. 30N,向東
C. 200N,向西 D. 200N,向東
5. 如圖所示的無人機,在勻速上升、空中懸停、勻速下降階段旋翼受
到的升力分別為F1、F2、F3,不計機身受到的空氣阻力,則( A )
A. F1=F2=F3 B. F1<F2<F3
C. F1=F3>F2 D. F1>F2>F3
第5題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2024·成都龍泉驛模擬)如圖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下
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 )
A. 調整托盤所放鉤碼個數,可改變小車受力大小
B. 為使實驗效果更明顯,應選用質量小的小車
C. 兩邊鉤碼質量相等時,小車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D. 將小車扭轉一定角度再釋放,是研究不在同一直線上
的兩個力是否平衡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關于平衡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靜止狀態
B. 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這兩個力一定是平衡力
C. 物體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方向相反,它們一定是平衡

D. 運動的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一輛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行駛,下列與其相關的各對力中,屬于
平衡力的是( D )
A. 汽車對路面的壓力和路面對汽車的支持力
B. 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和汽車受到的重力
C. 汽車受到的重力和汽車對路面的壓力
D. 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和汽車受到的阻力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4·天津武清期中)如圖所示,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直線下
降,若已知人和傘所受的總重力是1000N,則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D )
A. 阻力大小是900N,方向是豎直向上
B. 阻力大小是900N,方向是豎直向下
C. 阻力大小是1000N,方向是豎直向下
D. 阻力大小是1000N,方向是豎直向上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一個小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動,則桌子受到的
阻力( B )
A. 大于20N B. 等于20N
C. 小于20N D. 以上均有可能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氣球下吊一小重物在空氣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和風
力影響,而小重物恰能沿MN方向上升,則下列選項中氣球和小重物在
運動中所處的位置正確的是( A )
A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圖為魔術“人體懸浮”。你認為該魔術中人體 (填“受
到”或“不受到”)向上的力,你判斷的理由是

第12題
受到 
魔術中的人體要受到
一個向上的力來與重力平衡,使其保持懸浮狀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上海徐匯三模)如圖所示,一箱子放在水平向右勻速行駛的
汽車上,請畫出箱子受力示意圖。
第13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4·渭南潼關期末)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圖甲裝置進行“二力平衡
條件”的探究。
第14題
(1) 在圖甲裝置中,分別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砝碼,使作用在
小車上的兩個拉力方向 ,并通過調整砝碼的數量來改變拉
力的大小。
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一名同學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質量相等的砝碼時,小車處
于靜止狀態,改變其中一端的砝碼數量,發現小車無法保持靜止狀態。
由此說明兩個力必須 才能平衡。
大小相等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另一名同學把小車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到小車會發生轉
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 才
能平衡。
同一條直線上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小明同學完成實驗后,提出了一個猜想:只受一個力作用的物體
也能保持平衡狀態。為了驗證該猜想,他將一個小球用一根細線懸掛起
來,如圖乙所示,剪斷細線后小球下落,如圖丙所示。不計空氣阻力,
由實驗可知,小明的猜想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
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若一只氣球只受到豎直方向上一對平衡力的作用,則氣球( D )
A. 一定靜止
B. 一定勻速向上運動
C. 可能加速向下運動
D. 可能勻速向右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东宁县| 株洲市| 宿州市| 襄樊市| 石屏县| 定襄县| 交城县| 侯马市| 安吉县| 丰宁| 正宁县| 新安县| 启东市| 洞头县| 镇宁| 长葛市| 陕西省| 颍上县| 玛曲县| 琼海市| 唐山市| 山东省| 深泽县| 铜陵市| 华容县| 綦江县| 工布江达县| 南召县| 无棣县| 开江县| 荆门市| 台前县| 兴国县| 湖南省| 葫芦岛市| 米脂县| 竹溪县| 安新县| 娱乐|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