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章 浮力 全章習題課件(共6份打包)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章 浮力 全章習題課件(共6份打包)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17張PPT)
浮力的計算
類型一 利用稱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計算
1. 如圖甲,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吊著一個重為3.6N的實心圓柱體,將它豎直逐漸浸入水中,記下圓柱體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和對應的浮力F浮,并畫出F浮-h的圖像(圖乙)。求:(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 圓柱體的高度。
解:(1) 由圖乙可知,圓柱體下表面浸入水中的
深度大于20cm時,所受浮力一直保持1.2N不變,
可知圓柱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20cm時,恰好浸沒于
水中,圓柱體的高度為20cm
1
2
3
4
5
(2) 圓柱體浸入水中的深度h=10cm處,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解:(2) 由圖乙可知,圓柱體浸入水中的深度h=10cm時受到的浮力F浮=0.6N,根據稱重法可知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拉=G-F浮=3.6N-0.6N=3N
1
2
3
4
5
(3) 圓柱體的密度。
解:(3) 圓柱體的質量m===0.36kg,由圖乙可知,圓柱體全部浸入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浮'=1.2N,由F浮'=ρ水gV排=ρ水gV可得圓柱體的體積V===1.2×10-4m3,圓柱體的密度ρ物===3×103kg/m3
1
2
3
4
5
2. (2023·赤峰)小亮同學在測量浮力時發現:金屬塊浸沒在密度不同的液體中,測力計示數不同。于是,他用測力計和重為4N、體積為1×10-4m3的金屬塊,組裝成密度計,將金屬塊浸沒在不同液體中靜止,來探究液體密度與測力計示數的對應關系。(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 如圖所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靜止,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第2題
解:(1) 金屬塊浸沒在水中,V排=V金=1×10-4m3,
金屬塊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kg/m3×1×
10-4m3×10N/kg=1N
1
2
3
4
5
(2) 若將此時測力計指針所指刻度標為1.0×103kg/m3,則這條刻度線的刻度值是多少牛?
解:(2) 若將此時測力計指針所指刻度標為1.0×103kg/m3,則這條刻度線的刻度值F示=G金-F浮=4N-1N=3N
第2題
1
2
3
4
5
(3) 該液體密度計的“0”刻度線標在多少牛處?這個液體密度計所能測量的液體密度值不能超過多少?
解:(3) 當該液體密度計的示數為0時,金屬塊應未浸入液體中,則這條刻度線的刻度值F示'=G金=4N;當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測力計的示數為0時,所測量液體密度最大,此時F示″=G金-F浮″=0,則F浮″=G金=4N,此時液體的密度ρ液===4×103kg/m3
第2題
1
2
3
4
5
類型二 利用物體浮沉的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計算
3. 如圖所示,將一個體積為1.0×10-3m3、重6N的木球用細線系在底面積為400cm2的圓柱形容器的底部。當容器中倒入足夠的水使木球被浸沒時,求:(g取10N/kg)
(1) 木球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解:(1) 木球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
ρ水gV木=1.0×103kg/m3×10N/kg×1.0×10-3m3=10N
第3題
1
2
3
4
5
(2) 細線對木球的拉力。
解:(2) 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細線對木球的拉力
F拉=F浮-G=10N-6N=4N
第3題
(3) 剪斷細線后,木球處于靜止時,木球露出水面的體積。
解:(3) 因為木球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大于木球的重力,所以剪斷細線后,木球會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漂浮,所以F浮'=G=6N,由F浮'=ρ水gV排'得此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6×10-4m3,則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V露=V木-V排'=1.0×10-3m3-6×10-4m3=4×10-4m3
1
2
3
4
5
4. (2024·青島二模)如圖甲所示為懷丙打撈鐵牛的場景示意圖,他讓人們用兩艘大船裝滿泥沙,用鐵索將鐵牛拴到大船上,然后卸掉船里的泥沙,隨著船逐漸上浮,鐵牛從河底淤泥中被拉了出來,其模型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A是棱長為0.1m的正方體(與底部不密合),物體B是底面積為0.03m2,高為0.6m,質量為8kg的長方體,容器的底面積為0.1m2。現將A、B用細線連接,細線拉直但無拉力,然后沿水平方向切物體B,B被切去某一高度時,水面下降3cm,此時細線所受拉力為15N。(已知細線不伸長,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
2
3
4
5
(1) 物體A受到的浮力大小。
解:(1) V排=VA=(0.1m)3=0.001m3,物體A所受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1m3=10N
1
2
3
4
5
(2) 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B的下表面處受到水的壓強(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解:(2) GB=mBg=8kg×10N/kg=80N,開始時,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此時物體B處于漂浮狀態,F浮B=GB=80N,F浮B=ρ水gV排B=ρ水gSBh浸B,則SBh浸B===8×10-3m3,h浸B===m,受到水的壓強p=ρ水gh浸B=1.0×103kg/m3
×10N/kg×m≈2666.7Pa
1
2
3
4
5
(3) 當水面下降3cm時,B剩余的重力。
解:(3) 當水面下降3cm時,排開水的變化量ΔV排B=S容器Δh=0.1m2
×0.03m=3×10-3m3,則物體B排開水的體積變為V排B'=V排B-ΔV排B=SBh浸B-ΔV排B=8×10-3m3-3×10-3m3=0.005m3,B所受的浮力F浮B'=ρ水gV排B'=1.0×103kg/m3×10N/kg×0.005m3=50N,物體B切去Δh后,B上浮,對A產生拉力,細線的拉力F=15N;對B進行受力分析,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下的細線的拉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依據平衡條件可得GB'=F浮B'-F=50N-15N=35N
1
2
3
4
5
5. (2024·包頭三模)五一假期小明和父母到海邊游玩,他想知道海水的密度,于是他利用一個礦泉水瓶和一個水桶進行測量。已知礦泉水瓶的底面積(非瓶蓋端)為20cm2,他在礦泉水瓶中倒入100mL的清水,測量步驟如下:
① 把瓶子倒置后放入裝有清水的水桶中,瓶子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瓶子露出水面部分的長度為10cm,如圖甲所示。
② 將瓶子取出,再次倒入一些清水,倒置后放入原水桶中,此時瓶子露出水面部分的長度為6cm,如圖乙所示。
③ 再將瓶子取出,倒置后直接放入盛有海水的水桶中,此時瓶子露出水面部分的長度為7.5cm,如圖丙所示。
1
2
3
4
5
若瓶子自重和體積不計,且瓶外水面始終位于瓶子的圓柱體部分,清水密度ρ取1×103kg/m3,g取10N/kg,求:
(1) 圖甲中,浸在水中的礦泉水瓶的體積。
解:(1) V排=V水=100mL=100cm3=1×10-4m3
1
2
3
4
5
(2) 步驟②中再次倒入瓶中清水所受的重力。
解:(2) 步驟②中再次倒入瓶中清水排開水的體積ΔV排=SΔh=S(h1-h2)=20cm2×(10cm-6cm)=80cm3=8×10-5m3,②中排開水的體積V排'=V排+ΔV排=100cm3+80cm3=180cm3=1.8×10-4m3,步驟②中瓶子漂浮,根據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清水的重力G水'=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8×10-4m3=1.8N,步驟①中原來水的重力G水=ρ水gV水=1×103kg/m3×10N/kg×1×10-4m3=1N,故步驟②中再次倒入瓶中清水的重力ΔG水=G水'-G水=1.8N-1N=0.8N
1
2
3
4
5
(3) 海水的密度。
解:(3) 礦泉水瓶在海水中漂浮,浮力F浮″=G水'=1.8N, 礦泉水瓶排開海水的體積V排″=V排+ΔV排'=100cm3+20cm2×(10cm-7.5cm)=150cm3=1.5×10-4m3,ρ海水===1.2×103kg/m3
1
2
3
4
5(共31張PPT)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
第1課時 阿基米德原理
第十章 浮 力
1.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  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這就是著名的  阿基米德 原理。用公式表示就是F浮=  G排 =  ρ液gV排 。
2. 阿基米德原理的核心是浮力的大小等于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在實驗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過程中,需要比較的物理量是  浮力 和  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
上 
它排開
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阿基米德 
G排 
ρ液gV排 
浮力 

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1. (2024·大連莊河期末)某小組同學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結束后,在交流中,他們發現從減小誤差和操作方便的角度考慮,該實驗順序最合理的是( D )
D
A. 乙甲丙丁
B. 丁乙甲丙
C. 甲乙丙丁
D. 丁甲乙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將重為5N的物體輕輕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重為3N,則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為( B )
A. 5N B. 3N C. 2N D. 8N
B
3. 如圖所示,把同一個玩具分別放入水和鹽水中,若在水中所受浮力為Fa,在鹽水中所受浮力為Fb,則兩次浮力的大小關系為( C )
A. Fa>Fb B. Fa=Fb
C. Fa<Fb D. 無法比較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3·上海)體積為1×10-3m3的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上 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10 N。(g取10N/kg,
ρ水=1.0×103kg/m3)
豎直向上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如圖,同學們利用彈簧測力計、溢水杯、小桶、水、金屬塊、細線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 測量金屬塊受到的浮力:采用圖  甲、丙 的實驗操作,測得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  1 N。
(2) 測量金屬塊排開水受到的重力:采用圖  乙、丁 的實驗操作,測得金屬塊排開水受到的重力。
甲、丙 
1 
乙、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數據分析,得到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
(4) 為使結論具有普遍性,還應進行的操作是  換用不同液體多次實驗(合理即可) 。(寫一條即可)
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換用不同液體多次實
驗(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6. 有一金屬球,在空氣中稱得其重為6.8N,將它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未觸底),有40mL水從溢水杯流入小燒杯中,求:(g取10N/kg)
(1) 金屬球排開水的質量。
解:(1) ρ水=1.0×103kg/m3=1.0g/cm3,m排=ρ水V排=1.0g/cm3×
40cm3=40g=4×10-2kg
(2) 金屬球所受浮力。
解:(2) F浮=G排=m排g=4×10-2kg×10N/kg=0.4N
(3) 金屬球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解:(3) F=G-F浮=6.8N-0.4N=6.4N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兩個量筒內均裝有20mL的水,往量筒中分別放入甲、乙兩個不吸水的物塊,物塊靜止后如圖,水的密度為1g/cm3,g取10N/kg,則( B )
第7題
B
A. 甲的體積為40cm3
B. 甲受到的浮力為0.4N
C. 乙排開水的體積小于20mL
D. 乙受到的浮力小于甲受到的浮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3·舟山普陀一模)將重為14.7N、體積為1×10-3m3的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方,并緩慢浸入水中直至浸沒(不觸底),此時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為  10 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4.7 N;若增加物體在水中的深度,則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取10N/kg)
10 
4.7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3·洛陽洛寧一模)如圖所示,A、B、C、D是“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過程情景,請根據圖示完成填空。
(1) 在圖B的操作中,小麗先向溢水杯中注水,直到溢水口   流出 (填“流出”或“不流出”)水時停止加水,目的是使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與溢水口相平。
流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將小石塊浸沒在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空桶中,如圖C所示,此時小石塊受到的浮力為  1 N;如圖D所示,排開的水重力G排為  1 N。小紅認為阿基米德原理中的“排開”就是“排出”的意思,小麗提醒小紅,若操作時溢水杯中的水面低于溢水口,則排開的水重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排出的水重,說明“排開”和“排出”是有區別的。
1 
1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實驗結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排開水所受到的重力。
(4) 若實驗前忘記調零,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于“0.2N”處,就完成了上述實驗,則對測量的結果  無 (填“有”或“無”)影響。
等于 
無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3·懷化)物理實驗室里,同學們正在認真地完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的實驗。小明將重5N的物體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 求水對物體的浮力大小。
解:(1) 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
物體浸沒在水中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F示=2.6N,
則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示=5N-2.6N=2.4N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求該物體的體積。
解:(2) 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和自身的體
積相等,由F浮=ρgV排得,該物體的體積V=V排===2.4×10-4m3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
第2課時 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
第十章 浮 力
1. 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導公式:F浮=  m排 g=  ρ液 gV排。
2. 阿基米德原理的變形公式:ρ液=和V排=。
3. 運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計算時,注意運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密度的單位用  kg/m3 ,體積的單位用  m3 ,質量的單位用  kg 。
4. 阿基米德原理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  氣 體。
m排 
ρ液 
kg/m3 
m3 
kg 
氣 
1. 將兩物體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讓它們同時浸沒在水中時,兩彈簧測力計示數的減小值相同,則這兩物體必定有相同的( B )
A. 形狀 B. 體積 C. 質量 D. 密度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 A、B中分別裝滿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把甲、乙兩球分別輕輕放入兩杯液體中,靜止后的情況如圖所示,已知甲、乙兩球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第2題
C
A. 甲球所受浮力更大
B. 乙球所受浮力更大
C. 容器A中液體密度小
D. 容器B中液體密度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成都)小李同學想估算空氣對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數據有:自己的體重、自己的密度(與水接近,約為1.0×103kg/m3)、空氣的密度(約為1.3kg/m3)。則空氣對小李的浮力大小約為( B )
A. 0.006N B. 0.6N
C. 60N D. 600N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宿遷泗陽三模)小永研究浮力大小與深度的關系。現將一正方體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中,如圖甲所示。將金屬塊緩緩從液體中豎直提出來的過程中,畫出了測力計示數F隨金屬塊下表面浸入深度h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根據該圖像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g取10N/kg)( D )
D
A. 金屬塊的質量是30g
B. 金屬塊所受最大浮力為2.0N
C. 金屬塊的密度為3.0×103kg/m3
D. 液體的密度是0.8×103kg/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一輕質薄塑料袋內裝滿水,用細線將袋口扎緊,如圖所示,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水的重力為  2.8N ,當塑料袋全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0 。
第5題
2.8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阿基米德受洗澡時水從澡盆中溢出現象,解決了鑒定純金王冠真偽的問題。他將質量相等的王冠和純金分別浸沒在盛滿水的容器中,由于王冠摻入銀后密度改變導致體積  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王冠溢出的水的體積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純金溢出的水的體積,此時王冠受到的浮力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純金受到的浮力。(ρ金>ρ銀)
變大 
大于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圖所示為小明同學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過程,請根據實驗數據,求:(g取10N/kg)
(1) 小石塊的質量。
解:(1) 0.3kg
第7題
(2) 小石塊的密度。
解:(2) 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3N-2N=1N,小石塊的體積V=V排===10-4m3,小石塊的密度ρ===3×103kg/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液體的密度。
解:(3) 當小石塊浸沒在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3N-2.2N=0.8N,該液體的密度ρ液===0.8×103kg/m3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3·烏魯木齊模擬)一個重為10N的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將金屬塊浸沒于甲液體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8N;將金屬塊浸沒于乙液體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8.4N,則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之比為( D )
A. 20∶21 B. 21∶20
C. 4∶5 D. 5∶4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一同學在岸上最多只能搬起質量是30kg的鵝卵石。如果鵝卵石的密度是2.5×103kg/m3,那么該同學在水中最多能搬起質量是  50 kg的鵝卵石(鵝卵石不露出水面),這時鵝卵石受到的浮力是  200 N。(ρ水=1.0×103kg/m3,g取10N/kg)
50 
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蘭州)一根輕質且不可拉伸的細線將一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塊拴接在容器底部,如圖甲所示,當水深為30cm時,細線剛好伸直;如圖乙所示,當水深為36cm時,物塊上表面恰好與水面相平。已知ρ水=1.0×103kg/m3,則此正方體物塊的密度為  0.4×103 kg/m3,圖乙中細線的拉力為  6 N。(g取10N/kg)
0.4×103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包頭三模)小華利用廢舊塑料瓶制作一個測量物體重力的簡易測力計,剪掉空塑料瓶的瓶底,旋緊瓶蓋,在瓶蓋上系一重力適當的石塊,將其倒置在水桶中,靜止時,在瓶子上與水面相平位置標記零刻度線,再利用刻度尺均勻標記其他刻度線,刻度線左側標記深度值,刻度線右側標記相應的被測物體重力數值,如圖所示。已知零刻度線以上瓶身粗細均勻,其橫截面積為50cm2,不放被測物體時測
力計的總質量為200g,瓶身零刻度線處受到的液體壓強大
于200Pa時測力計會發生較大的彈性形變,導致測力計測
量不準確。已知水的密度為1.0g/cm3。g取10N/kg。求: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不放被測物體時簡易測力計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解:(1) F浮=G=2N
第11題
(2) 此簡易測力計的分度值。
解:(2) 由圖可知刻度線左側的分度值為0.2cm,則瓶身下降0.2cm時排開水的體積ΔV排=SΔh=50cm2×0.2cm=10cm3=1×10-5m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簡易測力計的分度值ΔF浮=ρ水gΔV排=1.0×103kg/m3×10N/kg×1×10-5m3=0.1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此簡易測力計的量程。
解:(3) 由于瓶身零刻度線處受到的液體壓強大于200Pa時會發生較大的彈性形變,導致簡易測力計測量不準確,則根據p=ρgh可得簡易測力計可以浸入的深度h最大===0.02m=2cm,由于簡易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則2cm對應的浮力F=×h最大=×2cm=1N,即量程為0~1N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8張PPT)
第十章復習
本章總結提升
第十章 浮 力
考點一 浮力
1. 以下有關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 物體所受的浮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相反
B. 只有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才受到浮力
C. 扔到水中的石塊,沉底時一定不受浮力
D. 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時,液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小于向下的壓力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圖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著橡膠制成的水堵頭,則水堵頭( A )
A. 受到水的壓力,沒有受到水的浮力
B. 受到水的壓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C. 沒有受到水的壓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D. 沒有受到水的壓力,也沒有受到水的浮力
第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點二 阿基米德原理
3. (2024·赤峰)學生用溢水杯和彈簧測力計測量雞蛋的密度。如圖甲,先把雞蛋緩慢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雞蛋沉底,測得溢出水的重力為G1;如圖乙,再把同一個雞蛋緩慢放入盛滿鹽水的溢水杯中,雞蛋漂浮,測得溢出鹽水的重力為G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甲 乙
第3題
B
A. 雞蛋在水中和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1
和F2,它們的關系是F1>F2
B. 雞蛋的體積為
C. 雞蛋的密度為ρ水
D. 雞蛋的密度為ρ鹽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2024·中山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圓柱形容器內盛有水,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的圓柱體從液面逐漸浸入水中直到浸沒,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圓柱體下表面離水面的距離h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圓柱體剛好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是  8 N,其下底面所受水的壓力為  8 N;圓柱體的密度為  1.25×103 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
8 
8
1.25×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點三 物體的浮沉條件
5. (2024·自貢)在傳統農耕文化中,勞動人民一般采用“鹽水選種”(如圖)的方法挑選種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種子上浮過程中鹽水對種子的壓強變大
B. 漂浮的種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 下沉的種子密度比鹽水的密度大
D. 沉底的種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3·呼倫貝爾)如圖所示,物塊A重為3N,將物塊A總體積的三分之二浸在足夠深的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0.5N。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 物塊A的體積。
解:(1) 物塊三分之二體積浸在水中靜止時,
物塊所受的浮力F浮=G-F1=3N-0.5N=2.5N,
V排===2.5×10-4m3,
物塊A的體積V物=V排=×2.5×10-4m3=3.75×10-4m3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若將物塊A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放入水中,物塊A靜止時所受浮力的大小。
解:(2) 若物塊A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1=ρ水gV排'=ρ水gV物=1.0×103kg/m3×10N/kg×3.75×10-4m3=3.75N,因F浮1>G,所以靜止時物塊處于漂浮狀態,F浮2=G=3N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如圖所示,三個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體積相同的水或鹽水,將重為3.0N的圓柱體依次放入這三個容器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ρ水=1.0×103kg/m3,g取10N/kg)( B )
第7題
B
A. 圖乙和圖甲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之差大于0.7N
B. 圖丙和圖乙中容器底的上表面受到的壓力之差等于0.1N
C. 圖丙中鹽水的密度是1.1×103kg/m3
D. 圓柱體的密度是3.0×103kg/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2024·河南)如圖為懷丙打撈鐵牛過程示意圖,先將陷在河底的鐵牛和裝滿泥沙的船用繩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鏟走,鐵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劃到岸邊,解開繩索卸下鐵牛,就可將鐵牛拖上岸。船在圖中甲、乙、丙三個位置所受浮力為F甲、F乙、F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
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
第8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甲、乙兩相同的容器中裝有體積相等的兩種液體,靜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由同種材料制作而成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兩容器中,靜止時液面等高,如圖所示,則( B )
第9題
B
A. 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
B. 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
C. 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
D. 甲、乙容器的底部受到的壓強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一艘輪船的排水量是8000t,它裝滿貨物在長江中航行時,受到的浮力是  8×107 N(g取10N/kg)。船從長江駛入大海時,受到的浮力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它將  上浮 (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8×107 
不變 
上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如圖所示為用硬塑料瓶、透明膠帶、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而成的潛水艇模型,此時該模型懸浮在a位置。若該模型的總體積為100cm3(不計進、排氣管體積),則此時其受到的浮力為  1 N。減少瓶內氣體可以使其下潛,在下潛過程中,模型所受浮力大小將  不變 ;要讓該模型下潛至b位置懸浮,需采取的措施是使瓶內氣體  先減少后增加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第11題
1 

變 

減少后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2024·青島自主招生)“奮斗者”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第一艘萬米級深海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可達10909m,它在海水中依靠改變自身重力及所受浮力實現無動力上浮和下潛,它的外側底部裝配有質量為2×103
kg的可拋棄壓載鐵。“奮斗者”號浸沒在海水中后勻速下潛,待海底科研任務結束后,拋掉全部壓載鐵,勻速上浮至海面。下潛和上浮過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變,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已知“奮斗者”
號攜帶可拋棄壓載鐵時的總質量為2×104kg,海水的密
度約為1.0×103kg/m3,壓載鐵的密度約為8.0×103kg/m3,
g取10N/kg。求: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奮斗者”號下潛到10000m深度時受到海水的壓強。
解:(1) 當“奮斗者”號下潛到10000m深度時,受到的海水壓強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0000m=1.0×108Pa
(2) 可拋棄壓載鐵浸沒在海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解:(2) 壓載鐵的體積V===0.25m3;
壓載鐵浸沒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F1=ρ海水gV=1.0×
103kg/m3×10N/kg×0.25m3=2.5×103N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奮斗者”號任務結束后,浸沒在海水中勻速上浮時受到的浮力。
解:(3) “奮斗者”號的總重力G總=m總g=2×104kg×10N/kg=2×105N,壓載鐵的重力G鐵=m鐵g=2×103kg×10N/kg=2×104N,勻速下潛時G總=F浮+f阻 ①,拋掉壓載鐵,勻速上浮時G總-G鐵=F浮-F1-f阻 ②,由①②聯立可得2G總-G鐵=2F浮-F1,
F浮=G總-G鐵+F1=2×105N-×2×104N+×
2.5×103N=191250N,勻速上升時受到的浮力F浮-
F1=191250N-2.5×103N=188750N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6張PPT)
第4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
第十章 浮 力
1. 液體密度計是利用二力平衡條件和  阿基米德 原理來判斷液體密度大小的。
2. 如圖自制的微型密度計,在標度桿下部配重的目的是使微型密度計在液體中保持  豎直 狀態。
阿基米德 
豎直 
3. 密度計上面的浮子的作用是  增大浮力 。
4. 密度計豎直漂浮在液體中時,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大小  相等 ;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它排開液體的體積越  小 ,密度計的位置也就越  高 (填“高”或“低”),所以密度計標度桿上數字越往下,標注的密度值越  大 ,而且刻度是不均勻的。
增大浮力 
相等 
小 
高 
大 
1. (2024·呼倫貝爾鄂倫春自治旗一模)如圖所示,將同一支密度計先后放入甲、乙兩個盛有不同液體的容器中,若兩容器內的液體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密度計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下列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 )
甲 乙
第1題
A
A. ρ甲<ρ乙,F甲=F乙
C. ρ甲=ρ乙,F甲>F乙
B. ρ甲<ρ乙,F甲>F乙
D. ρ甲>ρ乙,F甲=F乙
1
2
3
4
5
6
2. (2024·濟南模擬)如圖所示,甲、乙兩容器中裝有不同的液體,同一個密度計分別放到兩容器中。密度計在甲容器中所受的浮力  等于 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  小于 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
第2題
等于 
小于 
1
2
3
4
5
6
3. 如圖所示,將舊筆芯做成的密度計放在水和酒精中漂浮,在筆芯上分別標出液面位置為A和B,則對應位置B的液體是  酒精 (填“水”或“酒精”),與位置A相比,液面位于位置B時筆芯所受浮力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已知水的密度ρ1=1.0g/cm3,酒精的密度ρ2=0.8g/cm3,若筆芯漂浮在密度為ρ3=0.9g/cm3的
液體中,則液面對應的位置可能是  D (填“C”或“D”)。
酒精 
不變 
D 
第3題
1
2
3
4
5
6
4. 小金同學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個簡易密度計,它的長度為L,外直徑為d,總質量為m,吸管兩端封閉并能直立于液體中。
(1) 如圖甲,當把該簡易密度計放入某液體中時,浸入液體中的長度為h,推導該液體的密度ρ的表達式:   (用題中所給的字母表示)。
第4題甲
 
1
2
3
4
5
6
(2) 根據(1)表達式可知,該簡易密度計的刻度應該是  不均勻 (填“均勻”或“不均勻”)的。
(3) 小金通過正確計算,在吸管上標出對應的刻度線,便制成了一個簡易的吸管密度計。圖乙中四種刻度的標示,合理的是  C 。
第4題乙
不均勻 
C 
1
2
3
4
5
6
5. (2023·蘇州)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小明用一根長約20cm的圓柱狀飲料吸管、一段細鐵絲、石蠟和水等制作了一個簡易密度計。制作時,小明先將吸管兩端剪平,鐵絲密繞成小團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蠟將該端口堵住密封;接著,將吸管置于水中使其處于豎直漂浮狀態(圖甲),用筆在吸管上標記此時水面位置O;取出吸管,量出O點至封口端的距離H,通過分析與計算,在吸管上分別確定密度值0.8g/cm3、0.9g/cm3、1.0g/cm3、1.1g/cm3的位置并標上密度值。使用時,將密度計靜置于待測液體中,讀出吸管壁上液面處的數值即為液體密度。
1
2
3
4
5
6
(1) O位置處的刻度值為  1.0 g/cm3。
(2) 吸管漂浮在其他液體中時(圖乙),液面下方的深度h=   (用ρ水、ρ液、H表示)。
(3) 管壁上標注的4個刻度值,相鄰兩刻度值之間的距離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1.0 
 
不相等 
1
2
3
4
5
6
(4) 小明突發奇想,將制作好的密度計內鐵絲從吸管上端倒出,纏繞到底部外側,其他沒有變化(圖丙),他用這樣“改裝”后的密度計測同一液體密度,測量結果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無變化”)。
(5) 若增加塞入吸管中鐵絲的質量,則制作的密度計精確程度將  提高 。
偏大 

高 
1
2
3
4
5
6
6. 如圖所示,小聰在薄壁平底試管中裝入一些沙子,管口密封,制成一個“土密度計”。若試管和沙子的總質量為36g,試管的橫截面積為3cm2,當把它放入水中豎直漂浮時,在試管上與水面相齊的位置標記上刻度“1”(表示水的密度為1×103kg/m3)。(g取10N/kg)
(1) 求試管和沙子的總重力。
解:(1) 試管和沙子的總重
G=mg=36×10-3kg×10N/kg=0.36N
第6題
1
2
3
4
5
6
(2) 求試管在水中漂浮時,水對試管底部的壓強。
解:(2) 由于試管漂浮在水面,F浮=G=0.36N,由浮力產生的原因知物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F下=F浮=0.36N,試管底部受到的壓強p===1200Pa
第6題
1
2
3
4
5
6
(3) 小聰發現,試管上A、B兩處到刻度“1”的距離都是h,且所標記的刻度恰好是兩倍關系,求h的值。
解:(3) 在1位置時,F浮=G=0.36N,則排開水的體積V排1===3.6×10-5m3=36cm3,浸在水中的深度h1===12cm=0.12m;在A處的浮力F浮'=G=ρAgV排A=ρAgS·(12cm+h) ①;在B處的浮力F浮″=G=ρBgV排B=ρBgS(12cm-h) ②;根據F浮=ρ液gV排知,浮力不變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
液體的密度越小,故A處刻度ρA較小,B處刻度ρB較大,由
于ρA∶ρB,=1∶2,即ρB=2ρA ③;將③代入①②得ρAg
(12cm+h)=2ρAg(12cm-h),解得h=4cm
第6題
1
2
3
4
5
6
小專題(六) 壓強和浮力的綜合分析與計算
第十章 浮 力
類型一 壓強和浮力的定性分析
1. (2024·臨沂)水平桌面上的兩個相同的燒杯中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兩個相同的物塊在液體中靜止時兩液面相平,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的物理量,相等的是( B )
A. 兩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
B. 兩物塊排開液體的質量
C. 兩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
D. 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強
第1題
B
1
2
3
4
5
6
7
2. (2024·德陽)盛有適量水的柱形容器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先把質量與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并將其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其處于漂浮狀態,如圖甲所示;再把土豆從碗中取出輕放入水中,靜止時土豆沉底、碗處于漂浮狀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C
A. 對比甲、乙兩圖,水對碗減少的浮力等于圖乙中水對土豆的浮力
B. 圖乙中水對碗的浮力小于水對土豆的浮力
C. 圖甲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于圖
乙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D. 圖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于圖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1
2
3
4
5
6
7
3. (2023·北京東城一模)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燒杯內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將體積相等的A、B兩個物體分別放入兩種液體中,靜止時兩燒杯內液面相平。若物體A的質量大于物體B的質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D
A. 甲燒杯中液體的密度等于乙燒杯中液體的密度
B. 物體A排開液體的重力小于物體B排開液體的重力
C. 甲燒杯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等于乙燒杯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
D. 甲燒杯對桌面的壓強大于乙燒杯對桌面的壓強
1
2
3
4
5
6
7
4. (2023·白山渾江一模)水平桌面上放有完全相同的甲、乙兩個燒杯,燒杯內分別盛有M、N兩種液體,將質量相等、體積不等的正方體物塊A、B分別放入兩燒杯中,靜止時如圖所示,液面剛好相平,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B )
A. 物塊A排開液體的質量等于物塊B排開液體的質量
B. 甲燒杯對桌面的壓強等于乙燒杯對桌面的壓強
C. 液體M對杯底的壓強大于液體N對杯底的壓強
D. 若將A、B同時放入M液體中,則靜止時A、B底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相等
第4題
B
1
2
3
4
5
6
7
類型二 壓強和浮力的定量計算
5. (2024·涼山)如圖甲所示,不吸水的石塊m疊放在浸在水中的木塊M上保持靜止,石塊的重力為4N、體積為200cm3,木塊的重力為8N、底面積為200cm2,此時木塊M排開水的體積為  1200 cm3。當按圖乙方式連接靜止時,木塊M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  500 Pa。(ρ水=1.0×
103kg/m3,g取10N/kg)
甲 乙
第5題
1200 
500 
1
2
3
4
5
6
7
6. (2024·深圳)“海葵一號”是中國自主設計并建造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漂浮在大海上工作,從空中俯瞰像一朵綻放的葵花(如圖)。傲傲同學查閱資料得知:“海葵一號”的質量是3.7×107kg,滿載時排開海水的質量是1.0×108kg(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1) 求“海葵一號”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第6題
解:(1) 滿載時排開海水的質量是1.0×108kg,
則其重力G=m排g=1.0×108kg×10N/kg=1.0×109N,“海葵一號”漂浮在海面上,F浮=G=1.0×109N
1
2
3
4
5
6
7
(2) 求“海葵一號”一次最多能儲存石油的質量。
解:(2) “海葵一號”一次最多能儲存石油的質量m石油=m排-m0=1.0×108kg-3.7×107kg=6.3×107kg
(3) 當一架3×104N的直升機停放在“海葵一號”的水平停機坪上時,直升機與停機坪接觸的面積是0.06m2,請幫助傲傲同學求出直升機對停機坪的壓強。
解:(3) 直升機在水平停機坪上,對停機坪的壓力
F=G機=3×104N,直升機對停機坪的壓強p===5×105Pa
第6題
1
2
3
4
5
6
7
7. (2024·重慶B卷)如圖所示是某型號水下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控制浮沉,第一種是機器人內部水艙充放水,水艙的容積為4×10-3m3;第二種是利用推進器提供豎直向上的推力F推,F推可以在0~30N之間調節;第三種是在機器人外部加裝不同數量的浮塊,每個浮塊質量均為0.4kg,體積均為1×10-3m3。已知該機器人水艙未充水時的質量為9.5kg,未裝浮塊時,機器人的總體積為1.2×10-2m3(體積不變,含機械臂)。(ρ水=1.0×103kg/m3,g取10N/kg)
第7題
1
2
3
4
5
6
7
解:(1) p=ρ水gh=1.0×103kg/m3×10N/kg×150m=1.5×106Pa
(1) 求150m深處水的壓強。
(2) 求當機器人未加浮塊、水艙充滿水浸沒在水中懸停時,F推的大小。
解:(2) G機=m機g=9.5kg×10N/kg=95N,水倉充滿水時G水=ρ水gV容=1.0×103kg/m3×10N/kg×4×10-3m3=40N,F浮機=ρ水gV排機=ρ水gV=1.0×103kg/m3×10N/kg×1.2×10-2m3=120N,
機器人懸停時,F推+F浮機=G機+G水,F推=G機+
G水-F浮機=95N+40N-120N=15N
第7題
1
2
3
4
5
6
7
(3) 深處水底有一物體(未與水底緊密接觸),其密度均勻且密度為2.5×103kg/m3,體積為4×10-3m3,需機器人潛入水中用機械臂抓住物體打撈上來,為確保打撈順利進行,機器人下水前需制定好能讓機器人抓住物體上浮的方案。在F推調到30N的情況下,還需如何利用另外兩種方式實現上浮,請通過計算給出一種合理方案。
第7題
1
2
3
4
5
6
7
解:(3) 物體重力G物=m物g=ρ物V物g=2.5×103kg/m3×4×10-3m3×
10N/kg=100N,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物=ρ水gV物排=ρ水gV物=1.0×103kg/m3
×10N/kg×4×10-3m3=40N,能把物體打撈上來,機器人的最小拉力F最小=G物-F浮物=100N-40N=60N,為確保打撈順利進行,機器人下水前水艙內先充滿水,打撈時再放干凈水,機器人可產生拉力F'=F浮機-G機=120N-95N=25N,當F推最大=30N時,還需要的浮力由浮塊提供,F浮塊=F最小-F'-F推最大=60N-25N-30N=5N,一個浮塊的重力G浮塊=m浮塊g=0.4kg×10N/kg=4N,一個浮塊受到的浮力F浮塊'=ρ水gV排浮塊=ρ水gV浮塊=1.0×103kg/m3×10N/kg×1×10-3m3=10N,一個浮塊可產生升力F升=F浮塊'-G浮塊=6N,因此,在F推調到30N的情況下,還可以將水艙裝滿水,打撈時排空,并安裝一個浮塊,即可實現上浮
1
2
3
4
5
6
7(共24張PPT)
第1節 浮 力
第十章 浮 力
1. 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向  上 的力,這個力叫作  浮力 。
2. 浮力的施力物體是  液體(或氣體) ,浮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上 的。
3. 浮力的測量方法: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懸掛一個物塊,記下物塊的重力G;再把物塊浸沒在水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則物塊受到的浮力F浮=  G-F 。
上 

力 
液體(或氣體) 
豎直向上
G-F 
4. 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它浸在液體中的  體積 有關,與液體的  密度 有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的  體積 越大、液體的  密度 越大,浮力就越  大 。
5. 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  壓力差 ,即F浮=  F 向上-F向下 。
體積 
密度 
體積 

度 
大 
壓力差 
F向上
-F向下 
1. 下列關于浮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C )
A. 在海水中游泳的人受到海水對他的浮力
B. 飄在空中的氫氣球受到空氣對它的浮力
C. 將一石塊扔到水中,石塊在下沉的過程中不受浮力
D. 在水中升起的木塊受到浮力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所示,將雞蛋浸入裝有鹽水的杯子中,雞蛋所受浮力的施力物體是 ( D )
A. 地球 B. 雞蛋
C. 杯子 D. 鹽水
第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武漢江岸期中)某同學猜想:浸沒在液體中的固體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體的形狀有關。于是選用燒杯、水、細線、彈簧測力計和兩塊橡皮泥設計實驗,則這兩塊橡皮泥應滿足的條件是( B )
A. 體積不同,形狀相同
B. 體積相同,形狀不同
C. 體積相同,形狀相同
D. 體積不同,形狀不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通遼霍林郭勒校級開學)如圖所示,A、B是可自由移動的物體,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現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則一定不受浮力的是( C )
A. A B. B C. C D. D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防城港東興校級二模)如圖所示,將一長方體物體浸沒在裝有足夠深水的容器中恰好處于靜止狀態,此時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為2N,方向  豎直向上 ;如將物體再下沉5cm,其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變為3N,則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  5 N。
第5題
豎直向上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延安富縣期末)如圖,小球靜止浮在水面上,畫出小球受到浮力F浮的示意圖(O為重心)。
第6題答案
第6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呼倫貝爾鄂倫春自治旗期末)物理興趣小組在進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掛著一實心圓柱體,如圖a、b、c、d、e分別為實驗情景。(g取10N/kg)
第7題
(1) 通過a、c兩次實驗,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大小是  0.5 N。
(2) 通過  c、d 兩次實驗,可探究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浸沒深度的關系。
(3) 通過c、e兩次實驗,可探究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  液體密度 的關系。
0.5 
c、d 
液體密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下列物體沒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D )
A. 在水中嬉戲的小鴨
B. 長在海底的海帶
C. 在深海潛游的鯨
D. 深入河底的橋墩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開講,王亞平老師在中國空間站開展了神奇的“浮力消失實驗”(如圖)。下列對杯中乒乓球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
A. 不能漂浮在水面上
B. 受到的重力接近零
C. 可以在水中任意位置停留
D. 上下表面幾乎沒有受到壓力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3·赤峰阿魯科爾沁旗期末)如圖,取一個瓶口內徑略小于乒乓球直徑的飲料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處,然后向瓶里注水,會發現水從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則不久就可觀察到乒乓球上浮。此實驗說明了  浮力產生于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 。
浮力產生于液體對物體上下
表面的壓力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如圖所示為小明“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情形。
   
(1) 物塊未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甲所示,物塊的重力為  1.8 N。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小明將物塊從圖甲下降至圖乙的過程中,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減小的同時,還觀察到  容器內的水面上升 ,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它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 繼續增大物塊所處的深度,當它與容器底部接觸后,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物塊受到的浮力為  0.8 N。
容器內的水面上升 
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為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小明又把物塊浸沒到事先配制好的鹽水中,這樣操作的目的是控制  排開液體的體積 相同;他發現液體密度改變,而物塊受到的浮力變化卻不明顯。小明想出了下列四種實驗改進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CD (多選)。
A. 換用體積更大的同種物質的物塊
B. 換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體
C. 換用精確程度更高的測力計
D. 利用現有器材進行多次實驗
排開液體的體積 
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重點實驗突破
類型一 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1. (2024·呼倫貝爾)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使用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帶蓋的玻璃瓶(瓶蓋的質量、體積和形變忽略不計)、柱形容器等,操作過程如下:
(1) 在容器中裝入適量的水,將玻璃瓶裝滿水后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并浸入水中,如圖甲所示,容器中水面上升h,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
1
2
3
(2) 如圖乙所示,將玻璃瓶浸沒在水中,容器中水面又上升h,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7F,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與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有關。繼續增大玻璃瓶浸沒的深度,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說明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  浸沒深度 無關,此過程中瓶底所受的壓強大小變化情況是  變大 。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浸沒深度 
變大 
1
2
3
(3) 為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重是否有關,將玻璃瓶中的一部分水倒出,再將玻璃瓶浸沒到容器的水中,如圖丙所示,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5F。經過測量,圖乙、丙操作中玻璃瓶所受浮力均為  0.6 F,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重無關。
0.6 
1
2
3
2. (2023·赤峰松山期末)在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中,小剛設計的實驗順序為如圖中的甲、乙、丙、丁,每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對應為F1、F2、F3、F4。
類型二 驗證浮力大小等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1
2
3
(1) 小剛按照甲、乙、丙、丁的實驗順序測得一組數據:F1=1.5N,F2=0.5N,F3=1.2N,F4=0.8N,由實驗數據可得,物塊受到的浮力F浮=  1 N,物塊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G排=  0.4 N。
(2) 實驗中導致F浮>G排的原因是  實驗方案不合理導致 (填“實驗誤差導致”或“實驗方案不合理導致”)。
1 
0.4 
實驗方案不合理導致 
1
2
3
類型三 運用浮力測量物質的密度
3. (2024·呼和浩特模擬)物理實驗課上利用密度為ρ鹽水的鹽水,又借助一個柱狀燒杯、木塊和刻度尺,測一個合金球的密度。
(1) 如圖甲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鹽水,木塊放入其中,用刻度尺測出燒杯中鹽水的深度為h1。
1
2
3
(2) 如圖乙,用細線將合金球系在木塊下,放入其中,用刻度尺測出燒杯中鹽水的深度為h2。
(3) 用剪刀將細線剪斷,待木塊和合金球都靜止時,用刻度尺測出
 燒杯中鹽水的深度 為h3。
(4) 合金球的密度表達式:ρ=  ρ鹽水 。
(5) 在用剪刀將細線剪斷時,剪刀上帶出了一部分鹽水,這會使測量的密度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燒杯中鹽水的深度 
ρ鹽水 
偏大 
1
2
3(共31張PPT)
第3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第1課時 物體的浮沉條件
第十章 浮 力
1.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  重 力和  浮 力的作用,物體在液體中的浮與沉取決于這兩個力的大小關系。
(1) 當F浮>G時,物體  上浮 ,最終穩定時  漂浮 ,此時所受的浮力F浮'=  G 。
(2) 當F浮=G時,物體  懸浮 ,即物體處于  平衡 狀態,可停留在液體中  任何 深度的地方。
(3) 當F浮<G時,物體  下沉 ,最終  沉底 。
重 
浮 
上浮 
漂浮 
G 
懸浮 
平衡 
任何 
下沉 
沉底 
2. 由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其排開液體的體積跟物體自身的體積
 相等 ,因此物體所受的浮力跟重力的大小關系,可用物體的   度 
跟液體  密度 的大小關系來描述。
(1) 當ρ液>ρ物時,物體  上浮 ,最終  漂浮 ,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  G 。
(2) 當ρ液=ρ物時,物體  懸浮 ,即物體處于  平衡 狀態,可停留在液體中  任何 深度的地方。
(3) 當ρ液<ρ物時,物體  下沉 ,最終  沉底 。
相等 
密度 
密度 
上浮 
漂浮 
G 
懸浮 
平衡 
任何 
下沉 
沉底 
1. (2023·臨沂蘭山校級模擬)將重為5N的物體輕輕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的重力為3N,下列對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體靜止后的浮沉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B )
A. 5N 上浮 B. 3N 沉底
C. 3N 漂浮 D. 5N 懸浮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赤峰松山二模)媽媽生日那天,小明給媽媽煮餃子時發現,當把餃子放入沸騰的水中后,餃子先下沉到鍋底,過了一會兒又上浮,最終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C )
A. 餃子在下沉的過程中不受浮力
B. 餃子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
C. 餃子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D. 餃子在水面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3·臨沂蘭山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盛有兩種不同液體的甲、乙燒杯中,待小球靜止后,兩個燒杯內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甲燒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
B. 乙燒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
C. 乙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大
D. 甲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大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呼倫貝爾海拉爾期末)泡茶時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水中浮沉“起舞”。如圖所示,沖泡茶葉時,部分茶葉表面附著氣泡使其排開水的體積增大,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而  上浮 ;茶葉充分吸水后由于其密度  大于 水的密度而下沉。
 第4題
上浮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3·哈爾濱阿城一模)用手把體積為5×10-4m3的球浸沒在水中,球受到的浮力是  5 N,若該球重為3N,則放手后這個球將   上浮 (填“上浮”“下沉”或“懸浮”)。(g取10N/kg,ρ水=1.0×103kg/m3)
5 
上浮 
6. (2023·平涼一模)如圖所示,把重為0.5N的雞蛋放入水中,雞蛋下沉,則雞蛋受到的浮力  小于 雞蛋受到的重力;待雞蛋靜止后,向水中加鹽,直至雞蛋懸浮,此時雞蛋受到的浮力  等于 0.5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6題
小于 
等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一個體積為1×10-3m3的空心鐵球重為8.8N,則:(ρ水=1.0×103
kg/m3)
(1) 該鐵球浸沒在密度是0.8×103kg/m3的酒精中時,是上浮還是下沉?
解:(1) 該鐵球浸沒在酒精里所受的浮力F浮1=ρ酒精gV排=0.8×
103kg/m3×9.8N/kg×1×10-3m3=7.84N<8.8N,故鐵球下沉
(2) 求該鐵球放入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
解:(2) 該鐵球浸沒在水里所受的浮力F浮2=ρ水gV排=1.0×103kg/m3
×9.8N/kg×1×10-3m3=9.8N>8.8N,故鐵球上浮;靜止后漂浮,F浮=G球=8.8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甲所示,燒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懸浮。經研究發現,水的密度隨溫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現在燒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塊,在燒杯內水的溫度下降到0℃的過程中,假設小球的體積始終不變,下列關于小球浮沉情況的判斷,正確的是( C )
A. 先下沉然后上浮
B. 浮力變小,一直下沉
C. 先上浮然后下沉
D. 浮力變大,一直上浮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甲、乙、丙三個小球的質量m和體積V如表所示,將它們浸沒在水中釋放,在其穩定后,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和F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
小 球 甲 乙 丙
質量m/g 30 40 54
體積V/cm3 60 50 20
A. F甲>F乙>F丙 B. F乙>F甲>F丙
C. F丙>F乙>F甲 D. F甲>F丙>F乙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將一個新鮮的雞蛋分別浸入水和濃鹽水中,靜止后如圖所示,則雞蛋在兩液體中的浮力關系是F甲  < F乙,若雞蛋的質量為50g,則雞蛋在乙杯鹽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0.5 N。(g取10N/kg)
第10題
< 
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3·宜賓)如圖甲,用輕質細線將一不吸水的木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3N;如圖乙,將該木塊靜置于平放的盛水容器中,木塊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丙,用豎直向下的力F壓該木塊時,木塊剛好全部浸入水中且靜止。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圖乙中木塊所受的浮力大小。
解:(1) 木塊的重力G=3N;圖乙中木塊為漂浮狀態,所以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G=3N
(2) 木塊的體積。
解:(2) 圖乙中木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
==3×10-4m3,由題意可知,
V排=V木,則V木=V排=×3×10-4m3=5×10-4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木塊的密度。
解:(3) 木塊的質量m===0.3kg,
木塊的密度ρ===0.6×103kg/m3
(4) 圖丙中F的大小。
解:(4) 圖丙中木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gV排1
=ρ水gV木=1.0×103kg/m3×10N/kg×5×10-4m3=5N,
此時木塊受平衡力,則有F=F浮1-G=5N-3N=2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3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第2課時 浮力的應用
第十章 浮 力
1. 把橡皮泥捏成瓢狀放在水面,雖然它所受的重力沒有改變,但是它排開水的體積變  大 ,因而受到較大的  浮力 ,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輪船 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造的。
2. 輪船的大小通常用  排水量 來表示。排水量就是輪船  裝滿貨物(或滿載) 時排開水的  質量 。
3. 潛水艇是通過改變  自身重力 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
4. 氣球和飛艇里的氣體密度  小于 空氣的密度,通過改變自身  體積 來改變浮力,從而實現上升和下降。
大 
浮力 
輪船 
排水量 
裝滿貨物
(或滿載) 
質量 
自身重力 
小于 

積 
5. 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測量液體的  密度 ,測量時可以根據
 液面 所處的位置直接讀出液體的密度值。
密度 
液面 
1. (2024·呼倫貝爾海拉爾期末)“青島號”導彈驅逐艦從海洋駛入長江時,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變化是(ρ海水>ρ江水,忽略驅逐艦自重的變化)( B )
A. 浮力變大 B. 浮力不變
C. 吃水深度變小 D. 吃水深度不變
B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如圖為我國的核潛艇(核動力潛艇),它是堅不可摧的“水下盾牌”,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重器。關于核潛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
B. 浸沒在水中后繼續下潛,所受浮力不變
C. 下潛過程中,水對核潛艇底部的壓強不變
D. 核潛艇懸浮與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相等
B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3·四川)如圖所示,在我國“2022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中,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到達海拔9032m的高度,對珠峰地區氣候進行數據測量。浮空艇能升空是因為內部充入了密度比空氣密度  小 的氣體,在上升過程中,浮空艇受到的大氣壓強越來越  小 。(填“大”或“小”)
第3題
小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3·樂山市中二模)2022年5月,全球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珠海云”號在廣州下水。“珠海云”號排水量為2000t,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  2×107 N,船上的無人機起飛后,船身受到的浮力將  變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取10N/kg)
2×107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5. (2024·呼倫貝爾阿榮旗期末)將兩個質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實心球形和碗形,分別放入甲、乙兩杯水中,靜止時如圖所示,由此可知,橡皮泥的密度  大于 水的密度,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小于 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大于 
小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如圖所示,潛水艇在水中處于懸浮狀態,此時其所受浮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為F  = (填“>”“<”或“=”)G。當壓縮空氣將水艙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時,潛水艇將  上浮 (填“上浮”“下沉”或“懸浮”)。
第6題
= 
上浮 
1
2
3
4
5
6
7
8
9
10
7. 我國從遠古時代就開始利用浮力了。據考古工作者發現,在很久以前的新石器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制造出了獨木舟,如圖所示。該獨木舟外形可看成一個長方體,它長2m、寬50cm、高15cm,質量為50kg,g取10N/kg,ρ水=1×103kg/m3。求:
(1) 獨木舟空載時受到的浮力。
解:(1) 獨木舟空載時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
獨木舟的重力,即F浮=G舟=m舟g=50kg×10N/kg=500N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獨木舟能承載的最大貨物的重力。
解:(2) 當獨木舟船舷剛好與水面相平時,所能承載的貨物的重力最大,此時獨木舟浸在水中的體積V排=2m×0.5m×0.15m=0.15m3,此時獨木舟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15m3=1.5×103N,因為獨木舟漂浮,所以獨木舟承載貨物后的總重力G總=F浮'=1.5×103N,獨木舟能承載的最大貨物的重力G貨=G總-G舟=1.5×103N-500N=1×103N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如圖所示,當熱氣球噴火裝置“噴火”時,氣囊內的空氣被加熱并排出一部分后,氣球上浮。下列關于其升空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加熱時氣囊內氣體密度不變
B. 氣囊排開空氣的重力等于自身重力
C. 氣囊內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
D. 氣囊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排開空氣的重力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4·廣州)潛水艇從高密度海水區駛入低密度海水區,急劇下降的過程稱為“掉深”。如圖,某潛水艇從a處駛入低密度海水區,“掉深”到b處。與a處相比,潛水艇在b處( A )
A. 受到浮力變小
B. 受到浮力變大
C. 排開液體重力不變
D. 排開液體重力變大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4·常州)為實施流花11-1油田二次開發,中國工程師需要將導管架從陸地工廠運至海洋指定位置。
① 工程師將導管架裝載在駁船上,靜止時駁船排開海水的體積為8×104m3,如圖甲所示。
② 駁船將導管架運至海洋指定位置后,導管架被推入海中,如圖乙所示。
③ 駁船和導管架完全分離后,靜止時空駁船排開海水的體積為5×104m3,如圖丙所示。
已知導管架的體積為3.3×104m3,ρ海水=1.1×103kg/m3,g取10N/kg。求: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導管架受到的重力大小。
解:(1) 當導管架在駁船上時,整體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浮力大小F浮1=ρ海水gV排1=1.1×103kg/m3×10N/kg
×8×104m3=8.8×108N;當導管架和駁船完全分離后,駁船整體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浮力大小F浮2=ρ海水gV排2=1.1×103kg/m3×10N/kg×5×104m3=5.5×108N,故導管架的重力等于兩次重力差即等于兩次浮力差,即G=F浮1-F浮2=8.8×108N-5.5×108N=3.3×108N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導管架和駁船完全分離后,導管架最終靜止時受到的浮力大小。
解:(2) 導管架的質量m===3.3×107kg,其密度ρ===1×103kg/m3,小于海水密度1.1×103kg/m3,故導管架會漂浮。漂浮時,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浮力大小為3.3×108N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崇州市| 宜黄县| 福贡县| 邵阳县| 普陀区| 中阳县| 商城县| 浪卡子县| 洛宁县| 腾冲县| 康定县| 安仁县| 贵溪市| 静海县| 汽车| 广宗县| 苗栗市| 安乡县| 汽车| 永修县| 麻城市| 旬阳县| 泗阳县| 梁河县| 天祝| 沽源县| 孟连| 沁源县| 南阳市| 辉县市| 五河县| 灌南县| 柯坪县| 江口县| 洪泽县| 冷水江市| 黑龙江省| 永宁县| 葫芦岛市|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