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速記·巧練系列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基礎知識速記1.電影院博物館、集市、醫院等場所都是公共空間。人們在公共空間中的生活,構成了我們的公共生活。2.公共生活中,我們的行為是公開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展示良好的形象。3.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會給公眾提供公共設施、設備或物品,如道路、橋梁、路燈,為殘障人士修建的無障礙通道,公園里的公共座椅,等等。4.為了自身利益,隨意占有或浪費公共資源,毀壞公共設施。這些行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權益,嚴重的還會觸犯法律。5.公共資源的保障、公共設施的完善,可以讓人們的公共生活更加豐富便捷,讓人們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參與到公共生活中。6.人人有權參與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資源和公共設施, 享受公共利益。現代社會的人們積極倡導共享,出現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7.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維護公共利益 ,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8.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會讓社會環境更加舒適宜人,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幸福。9.高速公路上的應急車道被視為救援的“生命通道”。對于搶占應急車道的違法行為,需要公安交管部門采取嚴格的監管、懲罰措施。10.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每個人都應該養成文明習慣。11.人們在公共生活中表現出的文明行為和秩序意識, 不僅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反映, 也是一個國家精神面貌的體現。12.在公共生活中,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國家。遵守社會公德、法律法規,才能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構建有序和諧的公共生活。13.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1)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們從規范自己的行為做起。同時,我們也有責任勸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2)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匯聚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不論是公民個人,還是社會單位或組織,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3)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對積極維護秩序的行為要大力宣傳或表揚,對破壞公共秩序的個人或組織要依法懲戒,形成遵守公共秩序光榮,破壞公共秩序可恥的社會風尚。14.人與人相處需要平等相待。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生活,需要彼此關愛,相互幫助。15.平等友善可以傳遞正能量。在溫暖的傳遞過程中,我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社會將會更加美好!16.每個社會成員都要肩負應盡的責任, 多理解他人,為他人著想。同時,我們也需要國家和社會在制度、設施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17.我們身邊有一些弱勢群體,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我們應當平等地對待他們,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并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18.每個人既是文明禮貌的踐行者,也是和諧生活的受益者。構建和諧的公共生活,需要我們做到文明有禮。19.文明有禮不是空洞的口號,需要我們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它體現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中。20.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識,過分強調 自己的利益,妨礙甚至危害他人和社會利益,不利于構建平等友善的社會。21.溫馨有活力的社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建設美好社區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主動承擔社區事務。22.社區中的每個成員既是社區建設的受益者,也是社區建設的參與者。社區成員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幫助,會讓社區生活更有品質、更有溫度。23.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公益事業是凝聚人心、增強正能量的事業。24.志愿者是指不為獲取任何物質報酬, 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奉獻個人時間和精力,開展有益于社會或個人的活動的人。25.參與公益活動,我們既可以為災區捐款,資助貧困學生,幫助困難家庭,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照顧孤寡老人, 參加保護生態環境等志愿活動。常考簡答誦記1.你如何看待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答:有些人為了自身利益,隨意占有或浪費公共資源,毀壞公共設施。這些行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權益,嚴重的還會觸犯法律。2.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做了哪些努力?答: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會給公眾提供公共設施、設備或物品,如道路、橋梁、路燈,為殘障人士修建無障礙通道、公園里的公共座椅等。3.公共資源和公共設施有什么作用?答:公共資源的保障,公共設施的完善,可以讓人們的公共生活更加豐富便捷,讓人們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參與到公共生活中。4.公共汽車上有幾個同學在大聲嬉鬧,你站在旁邊,會做些什么呢?答:友善提醒同學降低聲音,并讓他們清楚地知道不要影響到周圍乘客的正常乘車體驗,維護公共交通秩序和良好乘車環境。5.為什么我們在公共生活中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答:因為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基礎。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會讓社會環境更加舒適宜人,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幸福。6.想一想,有了公共標志的提醒,人們是不是就會自覺遵守或維護公共秩序了?答:錯誤。公共標志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引導、提示大家自覺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公共標志的設立有利于人們自覺維護和遵守公共秩序,但有了公共標志的提醒,人們不等于就能自覺維護或遵守公共秩序,自覺維護或遵守公共秩序還需要落實遵守公共秩序的行動。7.當我們步行過馬路時,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答:(1)紅燈停,綠燈行。(2)要走斑馬線。(3) 環顧左右車輛,確保安全再通過。8.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也有很多志愿者,請問什么是志愿者?答:志愿者是不為獲取任何物質報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奉獻個人時間和精力,開展有益于社會或個人活動的人。9.有人說:“公益活動離不開熱心的志愿者。”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答:公益活動的開展需要熱心志愿者的參與,志愿者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傳播了公益理念,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公益的力量,進而參與到公益活動當中來。10.如何營造良好的社區環境?答:(1)愛護環境衛生。(2)遵紀守法。(3) 與鄰居和睦相處。(4)熱心參與社區服務。11.在公益事業中,我們不要“勿以善小而不為”,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答:(1)服務社會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是有愛的公益活動,再小的力量也會因為積累而變得強大。(2)生活中的小小善舉最終可以匯聚成濃濃的大愛。12.為什么要友善相待?答:人與人相處,需要平等相待,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生活,需要彼此關愛,相互幫助。平等友善可以傳遞正能量。在溫暖的友善傳遞中,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美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