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 祖先的搖籃教學目標1. 認識并掌握“祖、掏”等7個生字,能夠正確書寫“祖、啊”等9個字,同時能準確讀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2.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尤其是第2、3小節的問句。3. 能夠展開想象,仿照第2、3小節的內容,描述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4. 認讀并理解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體會動詞在句子中的恰當使用。教學重難點1. 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兒童詩,尤其是讀好文中的問句和含有動詞的詞語。2. 仿照詩中第2、3小節的內容,發揮想象,描述人們在祖先的搖籃中的其他活動。教學準備1. 預習提綱:完成課文預習作業,熟悉課文內容。2. 教學材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相關圖片或視頻。教學課時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 認識并掌握“祖、掏”等7個生字,能夠正確書寫“祖、啊”等9個字,同時能準確讀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過程板塊一:理解課題,識記生字1. 解讀課題:認讀“祖先”,理解其含義。引導學生觀察“祖”字的構成,通過熟字換偏旁的方式識記。拓展:認識并理解示字旁的字,如“神、禮、祥”等,并簡要介紹示字旁的字通常與祭祀、禮儀有關。2. 認識“祖先的搖籃”:出示“狩獵、捕魚、鉆木取火”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和力量來源。解釋“搖籃”的含義,并通過圖片或視頻展示原始森林的美麗與神秘,讓學生理解“祖先的搖籃”的指代。板塊二:整體感知,通讀全詩1. 通讀全文,識記生字:與老師合作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自由朗讀課文,圈畫出生字新詞。2. 聯系課文內容,識記生字:出示短語“濃綠的樹蔭”“美好的回憶”,引導學生正確認讀,并通過熟字加偏旁、辨別形近字等方式識記生字。擴詞練習,增加學生的詞匯量。3. 讀好動詞,音形識記:出示含有動詞的短語,如“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等,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認讀。字源識記“逮”,了解“逮”的字理。借助圖片認識“薔薇”,理解其含義。讀動詞節奏,注意動詞讀重音,動詞后要適度停頓,讀出節奏。4. 通讀全詩,整體感知:再讀全詩,思考“搖籃”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指名讀第1小節,理解“一望無邊”的含義,并積累表示“大”的四字詞語。指導朗讀第1小節,注意語氣和節奏。板塊三:認真觀察,指導生字書寫1. 觀察生字,指導書寫:出示需要書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和筆畫。指出書寫難點和要點,如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寬,上下結構的字要寫緊湊。2. 教師范寫,提示要點:示范書寫生字,注意筆畫的順序和位置。強調重點筆畫和易錯點,如“啊”字的左右部分位置分布,“賽”字的最后一筆是點等。3. 學生描紅練習:學生按照示范進行描紅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書寫錯誤,提供個性化的指導。4. 個別點評與展示:展示優秀書寫示例,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出示問題書寫示例,指出錯誤并糾正。5. 抄寫詞語:出示需要抄寫的詞語,學生認真抄寫。教師巡視檢查,確保學生書寫規范、整潔。總結與反思本節課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識記了生字、理解了課文內容,并初步掌握了生字的書寫方法。在后續的教學中,將繼續鞏固這些知識點,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