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4節(jié) 機械效率知識梳理 導學園地1.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1)利用動滑輪提升鉤碼,將鉤碼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是我們的目的,動滑輪對 所做的功叫作有用功,用 表示。彈簧測力計的 所做的功,叫作總功,用 表示。 (2)用動滑輪提升鉤碼時,我們還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動滑輪本身的 以及 等因素的影響而多做一些功,這部分功叫作額外功,用表示 。 (3)總功等于 與 之和,即W總= 。使用任何機械都 省功。 2.機械效率 (1)定義: 跟 的比值,即η= 。 (2)規(guī)律:有用功總是 總功,因此η總是小于 。 1.機械效率是一個比值,本身沒有單位。2.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它由總功和有用功兩個因素共同決定,它反映的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與具體做功多少、是否省力無關。鉤碼的拉力拉力W總重力摩擦力W額外W有用+W額外不能有用功 總功小于 1額外功有用功 知識點一: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典題1】工人師傅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10 N的重物,使它上升0.2 m,拉力是4 N,拉力的作用點上升了0.6 m,拉力所做的功為 J,這個功叫 功;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為 J,這個功叫 功。用來克服滑輪重力、繩重和滑輪間摩擦所做的功為 J,這個功叫 功。名師點睛有用功和額外功(1)有用功相當于不用機械直接用手對物體所做的功,總功是利用機械所做的功。(2)有用功和額外功并不是絕對的,對某一情況是有用功,對另一種情況可能就是額外功。2.4 總2有用0.4額外【變式1-1】小明同學的體重為500 N,用重10 N 的水桶提著重100 N的水,登上5 m高的教室使用,在這一過程中,他做的有用功和額外功分別是( ) A.500 J,50 J B.500 J,2 550 JC.550 J,2 500 J D.3 000 J,50 J知識點二:機械效率【典題2】(2024山東棗莊中考)如圖所示,小明用滑輪組將重為400 N的貨物在20 s內勻速提升了2 m,小明對繩子的拉力為250 N,不計繩重及滑輪上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滑輪的重力為50 NB.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為500 JC.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25 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BD名師點睛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1)豎直勻速提升物體時①有用功:W有用=Gh。②總功:W總=Fs=F·nh。(2)勻速水平拉動物體時①有用功:有用功在數(shù)值上等于摩擦力與物體移動距離的乘積,即W有用=fs物。②總功:拉力F所做的功,即W總=Fs繩=Fns物。【變式2-1】如圖所示,重500 N的物體在F=125 N的拉力作用下,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勻速直線運動10 s,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150 N,在此過程中,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3 mB.拉力做的有用功為500 J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D.拉力做功的功率為25 WD知識點三: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典題3】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時,小明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滑輪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物體所受的重力有關。猜想二:滑輪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所受的重力有關。為了驗證猜想,準備的器材如下:兩個相同的滑輪、一根細繩、鉤碼若干、刻度尺和彈簧測力計;小明把兩個滑輪分別作為定滑輪和動滑輪組裝成滑輪組,用該滑輪組提升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進行了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1)表中第3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中畫出該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用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的物體,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越高”“越低”或“不變”)。 (3)為了驗證猜想二,還需增加的實驗器材是 。 80.0%如圖所示越高自重不同的動滑輪名師點睛實驗應明確的兩個問題(1)在實驗測量的過程中,為了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一個定值,應該讓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上勻速運動。(2)控制變量法的應用:要想探究不同裝置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控制滑輪組提升的鉤碼和上升的高度都不變,再記錄每一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計算出機械效率的大小。【變式3-1】(2024河南中考)如圖,甲、乙兩人用不同的裝置,在相同時間內把質量相等的貨物勻速提升到同一平臺,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做的有用功多B.乙做的總功多C.甲做總功的功率大D.乙所用裝置的機械效率小C【易錯專攻】易錯點:機械效率的概念 1.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機械效率高的機械省力 B.機械效率低的機械,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小C.機械效率高的機械,有用功做得多 D.機械效率可以高達100%2.下列關于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機械效率越大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機械效率越小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與機械效率無關D.機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BC易錯提醒由于對機械效率的概念理解不深,常常把機械效率與功率、是否省力以及有用功的多少相混淆。【基礎達標練】1.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越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B.做功越少的機械,機械效率越低C.做功越慢的機械,機械效率越低D.總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2.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動滑輪勻速提升木箱。下列做法可以提高動滑輪機械效率的是( )A.適當增加木箱重力B.增大木箱上升高度C.增大提升木箱的速度D.換用質量更大的動滑輪DA3.兩個滑輪按如圖所示的方式組合,用5 N的拉力F拉動繩端,使物體在5 s 內水平向左勻速滑動1 m,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9 N。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A是定滑輪,B是動滑輪B.拉力F做的功為5 JC.拉力F的功率為1.8 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4.用四個完全相同的滑輪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分別表示甲、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W甲、W乙分別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計繩重與摩擦),則( )A.η甲=η乙,W甲=W乙B.η甲>η乙,W甲>W乙C.η甲<η乙,W甲D.η甲>η乙,W甲DA5.(多選)如圖所示裝置,工人用250 N的拉力,在30 s內將重為400 N的物體勻速提高了6 m,在此過程中,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0.2 m/sB.拉力做的有用功為2 400 JC.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0 WD.若用此滑輪提升重500 N的物體,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6.(2024甘肅蘭州中考)如圖所示是塔吊吊起重物的情景,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為1×103 N的重物被豎直向上勻速吊起,已知動滑輪重200 N,重物在8 s內上升了10 m,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拉力F大小為400 NB.拉力F的功率為1 250 WC.克服動滑輪重力做功2 000 J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83.3%BCB7.如圖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4 N的拉力,將一個重5 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至頂端。已知物體沿斜面上滑的距離為5 m,上升的高度為3 m,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 【能力提升練】8.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忽略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將物體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力F=100 N,滑輪組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為F繩。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繩為60 N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恰好為0,則動滑輪的重力為 N;當繩子自由端拉力F1為90 N時,物體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物體與桌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為 N;撤去水平向左的恒力F,改變繩子自由端拉力F1的大小,仍使物體水平向右勻速運動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1 75%20 6075%9.如圖所示是“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1)第3次拉力示數(shù)①如圖所示,則表格中②處的數(shù)據(jù)是 %(結果保留整數(shù)位)。 (2)從表中可得結論:用相同滑輪組提升鉤碼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有關。 (3)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當提升重物時,下列選項中可以提高效率的是 (填選項字母)。A.增加物體提升的高度 B.加快提升物體的速度C.減小動滑輪的重力 D.減小物體的重力91鉤碼的重力C(4)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比較符合的圖是 (填選項字母)。 B1.(2024 江蘇無錫中考)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200 N的物體,拉力F為125 N,物體升高的高度為4 m,不計繩重和摩擦,則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總功為800 JB.動滑輪重為5 NC.繩端移動的距離為4 m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2.(2024 四川眉山中考)如圖是小龍“測量斜面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斜面粗糙程度相同。他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將重6 N的物體以1 m/s的速度勻速拉到斜面頂端,測得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力做功為3 JB.物體受到摩擦力為1.5 NC.在勻速拉動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不變D.若以2 m/s的速度勻速拉動物體,斜面的機械效率仍為75%DD3.(多選)(2024 四川成都中考)小成在實驗室組裝如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實驗探究,實驗過程如下:先測得定滑輪的重力為0.2 N,動滑輪的重力為0.25 N,再使用組裝好的滑輪組在10 s內將質量為100 g的鉤碼豎直勻速提升20 cm,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5 N。g 取10 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對細繩拉力的功率為0.03 W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C.克服繩重和摩擦做的額外功為0.05 JD.若增大提升鉤碼的質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變4.(2024四川自貢中考)如圖所示,把重為40 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推到斜面頂端,斜面長2 m,高0.6 m,沿斜面的推力F為20 N。那么,此過程中有用功是 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AC2460%5.(2024 黑龍江綏化中考)如圖甲,質量為40 kg的貨物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800 cm2。如圖乙,工人用250 N的拉力F,將貨物用滑輪組勻速提升到3 m高的二樓,此過程中貨物上升的速度是0.2 m/s。求:(1)貨物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工人用滑輪組提升貨物時做功的功率。(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4)為提高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建議。(共9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章末復習與拔高【網(wǎng)絡建構】【易錯過關】易錯點一:杠桿的動態(tài)平衡分析1.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將物體A和B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杠桿仍能平衡 B.杠桿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杠桿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無法判斷易錯點二:確定滑輪組的繩子段數(shù)2.利用兩個滑輪提升同一重物,滑輪重、繩重、摩擦力均不計,下圖的幾種滑輪組,最省力的組合是( )CC3.如圖所示,三個滑輪懸掛重物的質量相等,若滑輪、繩的重力及滑輪與軸的摩擦忽略不計,則F1、F2、F3的關系為( )A.F1>F3>F2B.F1=F2=F3C.F3>F1>F2D.F2>F3>F1A【高頻考點過關】考點一:杠桿的平衡條件及其應用1.如圖所示是鍋爐保險閥門的示意圖。當閥門受到的蒸汽壓力超過其安全值時,閥門就會被拉開。如OB=2 m,OA=0.5 m,閥門的底面積S=2 cm2,鍋爐內氣體壓強的安全值p=6×105 Pa(杠桿的重力、摩擦均不計,p0=1×105 Pa),則B處所掛重物的重力是( )A.20 NB.25 NC.30 ND.120 N2.如圖甲所示是我國古代汲水裝置——桔槔,圖乙是它水平靜止時的簡化模型,該裝置是 (填簡單機械名稱);此時配重物重力為G1,水桶重力為G2,l1∶l2=2∶1,若不計桿重,則G1∶G2= 。B杠桿1∶2考點二:滑輪和滑輪組的特點及有關計算3.如圖所示,用110 N的拉力剛好可以拉動一重為300 N的物體勻速上升,現(xiàn)用同樣的滑輪組拉動重為600 N的物體上升0.1 m(g取10 N/kg,不計繩及滑輪之間的摩擦),則動滑輪所受的重力G動和拉力分別為( )A.140 N,185 NB.30 N,185 NC.30 N,210 ND.80 N,210 NC4.如圖甲所示,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物體A前進時,若繩子自由端拉力F=90 N,物體A重1 500 N,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物體A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是 N,當繩子自由端移動3 m,則物體A移動 m。如圖乙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220 N的泥桶,動滑輪重為20 N,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工人將繩子勻速向上拉6 m,手拉繩子的力為 N。270180考點三:與滑輪組有關的功、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計算5.如圖所示,在200 N的拉力F作用下,用滑輪組將重為300 N的貨物勻速提升,在20 s內貨物豎直上升了2 m,不計繩重及滑輪上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為400 JB.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30 W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D.此滑輪組提升的貨物越輕,機械效率越高C6.圖甲所示的塔吊是施工建設中最常見的設備,其結構可簡化為圖乙所示的滑輪組模型。已知物體質量為300 kg,在繩子自由端施加1 250 N拉力,物體以0.5 m/s的速度勻速上升10 s。求:(1)繩子拉力端移動的距離。(2)拉力的功率。(3)在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共4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2節(jié) 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1.(2024重慶中考)同學們模仿中藥房的戥秤制作桿秤,用筷子作秤桿,用鉤碼作秤砣,用細線將秤盤系在A點。當不掛秤砣且秤盤不放物體時,在O點提起提紐,秤桿水平平衡;當秤盤放100 g物體、秤砣移到B點時,秤桿再次水平平衡,如圖所示。在O到B兩條刻線之間均勻地畫上49條刻度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制桿秤的每一格約表示2.08 gB.稱中藥時B端翹起應減少中藥恢復水平平衡C.若秤砣磨損,則測量結果會比真實質量偏小D.若將提紐移到O點右側,則可以增大桿秤的量程B2.桿秤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如今中藥房仍在使用。如圖所示,已測得刺五加藥材質量是120 g,其中OB=3OA,若不計桿秤自重,則秤砣的質量約為 g。接下來要測30 g的人參片需要將秤砣向B點的 (選填“左”或“右”)側移動。3.桿秤是一種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小陽嘗試做了如圖所示的桿秤。在秤盤上不放重物時,將秤砣移至O點提紐處,桿秤恰好水平平衡,于是小陽將此處標為“0”刻度。當秤盤上放一個質量為2 kg的物體時,秤砣移到B處,恰好能使桿秤水平平衡,測得OA=5 cm,OB=10 cm。(1)計算秤砣的質量。(2)小陽在B處標的刻度應為 kg。若圖中OC=2OB,則C處的刻度應為 kg。40右答案:1 kg244.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1)請在圖甲中畫出F1的力臂。(2)F2的力臂l2為 cm。當F2的大小為1 N時,F1' 豎直向上拉杠桿,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F1' = N。 (3)小明學過杠桿知識后自制了一根桿秤(自重不計),如圖乙所示,要想擴大桿秤的測量范圍,你有哪些方法 (寫出一種方法即可)。小明猜想制作的桿秤刻度是均勻的,請你通過推理證實。(寫出推理過程,涉及的物理量用圖中字母表示)如圖所示10.00.5換用質量更大的秤砣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m1g·OA=m2g·OB,則有 ,因為OA和m2均為定值,所以OB和m1成正比,所以制作的桿秤刻度是均勻的。(共20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1節(jié) 杠桿知識梳理 導學園地1.杠桿 (1)定義:在 的作用下能繞著 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①支點O:杠桿可以繞其 的點; ②動力F1:使杠桿 的力; ③阻力F2: 杠桿轉動的力; ④動力臂l1:從支點到 的距離; ⑤阻力臂l2:從支點到 的距離。 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在動力、阻力作用下 ,我們稱之為杠桿平衡。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或寫為 。 3.杠桿的分類 1.“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或者說是任意形狀的。2.(1)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2)動力和阻力是杠桿受到的力,是其他物體作用在杠桿上的力,不要把杠桿作用給別的物體的力誤認為是杠桿受到的力。3.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是不存在的。杠桿類別 省力杠桿 費力杠桿 等臂杠桿力臂的大小關系 l1 l2 l1力的大小關系 F1特點 省力但 省 但費力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應用 撬棒、核桃鉗 釣魚竿、筷子 天平力固定點轉動轉動阻礙動力作用線靜止阻力作用線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費距離距離知識點一:杠桿【典題1】如圖所示,輕質杠桿平衡,請作出動力F1的力臂l1和杠桿所受阻力F2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名師點睛畫杠桿力臂“四步法”【變式1-1】(2024江蘇鹽城中考)如圖所示,畫出用起子撬圖釘?shù)膭恿1的力臂l1。 【變式1-2】如圖所示,畫出圖中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知識點二: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典題2】某同學在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有支架、刻度均勻的杠桿(每小格為5 cm)、細線、重0.5 N的鉤碼若干。(1)杠桿在支架上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應將杠桿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桿調節(jié)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分別在杠桿兩端加減、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某次實驗時,在杠桿A點掛上4個鉤碼,如圖乙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她應在B點掛上 個鉤碼。 (3)如圖丙所示,當彈簧測力計在C點由豎直位置逐漸向右傾斜過程中,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生活中的桿秤,其主要結構由秤桿、秤鉤A、提紐(B、C)、秤砣D組成(O點為刻度的起點),如圖丁所示。若該桿秤配套的秤砣D粘上了少量泥土,稱量貨物時桿秤顯示的質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測貨物的真實質量。右6變大小于名師點睛關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1)調節(jié)平衡螺母的方法:左低右調,右低左調。(2)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讀出力臂大小,消除杠桿自重對平衡條件的影響。(3)實驗中,多次實驗收集不同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變式2-1】如圖,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已知杠桿上每個小格長度為2 cm,鉤碼總重為2 N,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與水平方向成30°角)拉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力臂為0.08 mB.若將30°角減小為20°角,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小C.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4 ND.若將鉤碼向右移動一格,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D【變式2-2】(2024安徽中考)如圖甲所示,用核桃鉗夾核桃時,用力握緊手柄即可夾碎核桃。將上部的手柄ABC簡化為如圖乙所示的杠桿,若F1=20 N,l1=10 cm,l2=4 cm,忽略杠桿自身的重力,則F2的大小為 N。50知識點三:杠桿的分類【典題3】(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下列工具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名師點睛判斷杠桿種類的方法【變式3-1】(多選)廚房里有一把多功能剪刀,圖中標注了該剪刀的相關用途。對于它的使用,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做起瓶器使用時:它是一個省力杠桿B.做剪刀使用時:物體越靠近O點越省力C.做削皮刀使用時:刀刃很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力把果皮削掉D.做擠壓鉗使用時:擠壓齒尖銳,是為了增大壓強把果殼擠開ABD【易錯專攻】易錯點:杠桿的平衡條件1.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中杠桿始終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若在C處逐漸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其從①→②→③,則拉力的變化情況是( )A.先變小后變大 B.先變大后變小C.逐漸變大 D.逐漸變小A2.如圖所示,杠桿OBA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B=2BA,在B點懸掛一個10 N的重物G,在A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動力F1使杠桿OBA水平平衡(杠桿重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A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力F1時,該杠桿是費力杠桿B.作用在A點的力F1的大小為5 NC.如果重物的懸掛點B向O點移動,要使杠桿水平平衡,F1應變小D.若將作用于A點的力F1變?yōu)閳D中F2,要使杠桿水平平衡,F2應小于F1C易錯提醒(1)杠桿平衡指杠桿在動力、阻力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2)決定杠桿平衡的因素不是力,也不是力臂,而是力跟力臂的乘積。(3)當F1l1≠F2l2時,杠桿失去平衡,向力和力臂的乘積較大的一側偏轉。【基礎達標練】1.2023年9月24日,中國組合在賽艇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決賽中奪冠,斬獲杭州亞運會首金。如圖所示,賽艇的槳可視為杠桿,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時,與槳屬于同類杠桿的是( )A2.如圖所示是一種切甘蔗用的鍘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壓力B.鍘刀實質上是一種費力杠桿C.甘蔗放在a點比放在b點更易被切斷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3.如圖甲所示的杠桿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如圖乙所示,則杠桿( )A.右端下沉B.左端下沉C.要保持平衡應將左端的物體向右移動D.要保持平衡應在右端再加掛一個物體CA4.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記載了用腳踏碓給稻谷去殼的過程,用腳連續(xù)踏木桿的一端,另一端的碓頭就會連續(xù)起落,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腳踏碓在應用中屬于省力杠桿B.人腳越靠近O點越省力C.碓的頭部較細,是為了增大壓力D.腳踩位置有粗糙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5.(2024四川廣安中考)桔槔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在重石輔助下,人幾乎可以不用力就能將一桶水從井中提起。如圖所示,已知A點所掛重石重力為100 N,OA∶OB=2∶1,兩側懸掛的繩子始終保持在豎直方向,忽略橫桿和繩的重力(ρ水=1.0×103 kg/m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桔槔平衡時,桶內水的體積為2×10-2 m3B.桔槔是杠桿裝置C.桔槔平衡時,A、B兩點所受的拉力之比為1∶2D.要想一次提取更多的水,可以將懸掛點A向遠離O點方向移動DA6.停車場入口處常用橫桿來控制車輛的進出,如圖甲所示。我們可以把該裝置簡化成如圖乙所示的杠桿。若橫桿AB粗細相同、質量分布均勻,重G=120 N,AB=2.8 m,AO=0.3 m。要使橫桿AB保持水平平衡,需在A端施加豎直向下的力F= N。7.植樹節(jié)當天,學校開展植樹活動。同學們分工合作,如圖甲所示,小高正在用鐵鍬鏟土。將鐵鍬視為杠桿,O為支點,請在圖乙中畫出:①手在A處施加的最小動力F的示意圖;②F的力臂l。440如圖所示【能力提升練】8.骨骼、肌肉和關節(jié)等構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人體中最基本的運動大多是由肌肉牽引骨骼繞關節(jié)轉動產(chǎn)生的。下列關于人體中的杠桿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手托重物時,可視為省力杠桿B.圖甲:手托重物時,肱二頭肌對前臂的牽引力是阻力C.圖乙:踮腳時,可視為費力杠桿D.圖乙:向上踮腳的過程中,腓腸肌對足部骨骼的牽引力是動力D9.如圖所示,小王站在水平地面上,將長為0.6 m,質量可忽略不計的木棒擱在肩上,支點O距離后端A處為0.2 m,A處掛一個重40 N的物體,他用手豎直壓住前端B處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若小王的質量為50 kg,雙腳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400 cm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手對木棒的壓力大小為40 NB.肩對木棒的支持力大小為80 NC.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小為560 ND.人對地面的壓強大小約為1.35×104 PaD1.(多選)(2024貴州中考)如圖甲所示的條凳,人若坐在凳的一端,極易使其另一端上翹而摔倒。現(xiàn)將其簡化為如圖乙所示的示意圖,B、C點分別與凳腳的E、F點在同一豎直線上。當人對水平凳面施加豎直向下的壓力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壓力作用于A點,可將條凳視為繞E點轉動的杠桿B.只要壓力作用于凳面的中間,則條凳一定不會上翹C.只要在A、D點同時施加壓力,則條凳一定不會上翹D.在B或C點施加一個壓力,則條凳一定不會上翹2.(2023貴州中考)工具的發(fā)明制造為生產(chǎn)、生活提供便利,如圖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都是為了 (選填“省力”或“省距離”)。ABD省力3.(2024 江蘇蘇州中考)健身步道上的坐式劃船訓練器如圖所示。人坐在座板上,用始終與把手垂直的力緩慢向后將把手拉至身體兩側,此過程中,拉力大小變化情況是 。 若要增加訓練強度,應將配重盤向 (選填“a”或“b”)端移動。變小a(共15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3節(jié) 滑輪軸糟固定不動隨物體一起運動省改變力的方向省改變力的方向等臂兩倍==(2)動滑輪: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則拉力F與物重G的關系F= G;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與物體升高的距離h的關系s= h;若只不計繩重和摩擦,則F= (G+G動),s= h。 3.滑輪組(1)滑輪組:將 和 組合在一起。 (2)省力情況:用滑輪組提起重物時,動滑輪上有n段繩子承擔物重,若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則F= G,s=nh;若只不計繩重及摩擦,則F= (G+G動),s= h。22定滑輪動滑輪n知識點一:定滑輪和動滑輪【典題1】在“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及實驗情景如圖所示:(1)實驗過程讀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應該 (選填“勻速拉動”或“靜止”)時讀數(shù)。 (2)由圖甲知: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 。 (3)由圖乙知: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沒有省一半的力,原因是 。勻速拉動拉力的方向動滑輪存在重力,繩與滑輪間有摩擦名師點睛判斷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方法【變式1-1】如圖所示,三個滑輪拉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拉力分別為F1、F2、F3,那么這三個力的關系是( )A【變式1-2】如圖所示,小明組裝了甲、乙兩種滑輪,用來提升同一物體,G物=200 N(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要使物體豎直勻速提升2 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甲=200 N,并向上移動4 mB.F甲=100 N,并向上移動2 mC.F乙=200 N,并向上移動1 mD.F乙=400 N,并向上移動1 mD知識點二:探究滑輪組的特點【典題2】如圖所示,工人利用滑輪組將200 N的重物勻速向上提升到2 m高的平臺上,則他所用的拉力為 N,繩子自由端向下移動的距離為 m。(不計繩重、動滑輪重及摩擦)名師點睛判斷繩子段數(shù)的方法分割法:在定滑輪和動滑輪之間作一條水平輔助線,使滑輪組的繞線“截斷”,數(shù)出動滑輪上連接的繩子段數(shù),即為吊著重物的繩子的段數(shù)n。(如圖所示)1004【變式2-1】(多選)用完全相同的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勻速豎直向上提物體M,如圖所示。如果自由端的拉力F=30 N,物體M的速度v=0.1 m/s,每個滑輪重10 N,忽略繩重和軸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A滑輪是定滑輪B.物體M的重力為80 NC.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2 m/s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為90 N【變式2-2】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來提升貨物,已知貨物重400 N,每個滑輪重50 N,若物體在10 s內被提升了6 m,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力F是 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 m/s。AC2251.2【基礎達標練】1.下列工具中,正常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A.筷子 B.釣魚竿 C.定滑輪 D.動滑輪2.下列各圖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時省力的是( )DB3.如圖所示,利用動滑輪提升物體,使其在10 s內勻速上升4 m。物體的重力為10 N,動滑輪的重力為2 N,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動滑輪可以省距離B.物體運動的速度為4 m/sC.拉力的大小為5 N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8 m4.如圖所示是小明家陽臺上的手搖晾衣架,若衣服和晾衣架的總重為100 N,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中的A和B都是動滑輪B.衣架上升0.2 m,人通過搖柄將繩拉動0.8 mC.利用該裝置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D.衣架勻速上升時,人通過搖柄作用在繩上的拉力F為20 NDB5.(多選)如圖所示,物體A、B、C的重力都為8 N,不計滑輪和繩的重力及滑輪摩擦,此時A、B兩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對O點的拉力為4 NB.水平面對B的摩擦力為4 NC.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2 ND.水平面對B的支持力為8 N6.將物體A、B置于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物體B恰好勻速下降,已知A重30 N,B重5 N,則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 N;若對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剛好使A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F= N。(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 AB10207.如圖所示,分別用甲、乙兩種形式的滑輪組把重為400 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已知每個滑輪重20 N,忽略繩子的重力以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圖甲中車對繩子的拉力為 N,圖乙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 N。8.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兩個滑輪組成滑輪組,向下拉動繩子來提升貨物,已知貨物重600 N,不計繩重及摩擦。(1)在圖中畫出繩子的繞法。(2)若忽略動滑輪重,工人所用拉力為 N。 (3)若不可忽略動滑輪重,工人實際所用拉力為350 N,則動滑輪重為 N。400210如圖所示3001009.如圖所示,若繩重和摩擦不計,動滑輪重不計,物重G=300 N,則圖甲中的拉力F甲= N,圖乙中的拉力F乙= N。若甲、乙兩裝置中繩子自由端均移動了1.2 m,則甲、乙兩裝置中物體被提升的高度之比為 。 甲 乙10.簡單機械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某小區(qū)物業(yè)為了方便住戶扔垃圾,對垃圾桶進行了簡易改裝,被拉起的垃圾桶蓋可看成一個簡易杠桿。如圖所示為桶蓋與繩子成90°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O為杠桿支點,A為繩子拉力F的作用點,B為桶蓋的重心。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定滑輪的作用是 。 (2)該狀態(tài)下的桶蓋屬于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1501003∶2改變力的方向省力【能力提升練】11.如圖所示,為了把兩件相同貨物搬運到汽車上,工人用相同材質的木板搭建了AB、CD兩個斜面,用沿斜面向上的力將其中一件貨物從斜面AB 的底端勻速推到頂端,另一件貨物用同樣的方法沿斜面CD 搬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沿斜面AB 推動更省力B.無論利用哪個斜面,工人克服貨物重力做的功一定相同C.利用兩個斜面工作,工人克服貨物重力做功的功率可能相同D.沿斜面推動貨物的過程中,貨物的機械能增大D12.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一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汲水裝置——轆轤,如圖甲所示。轆轤由具有共同轉動軸的大輪和小輪組成。提水時,用力使大輪轉動,小輪隨之轉動并纏繞井繩,提起水桶。(1)用轆轤提水的某時刻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把轆轤視為杠桿,它的支點是 (選填“A”“B”或“C”)點。 (2)設大輪與小輪的半徑比為3∶1,水桶受到的總重力為90 N。若要使轆轤靜止在圖乙所示位置,作用在C點最小的力應為 N。(不計井繩的粗細和自重) (3)如圖丙所示,水龍頭開關的設計也應用了同樣的原理,為了更省力,開關應選用 (選填“①”或“②”)。B30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 杠桿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12.2 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12.3 滑輪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12.4 機械效率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章末復習與拔高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