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十章 浮力第1節 浮力知識梳理 導學園地1.浮力 (1)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 的力;浮力的方向: ;施力物體: 或 。 (2)測量:浮力大小可以用 法進行測量,F浮= 。 (3)產生原因:液體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下表面壓力大于上表面壓力,從而產生向 的壓力差,即可以用壓力差法計算浮力F浮= 。 2.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體浸在液體中的 越大,液體的 越大,浮力就越大。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無論是浸沒在液體里,還是只有一部分浸入液體里,都要受到液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2.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作用,且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向上 豎直向上液體氣體稱重G-F上F向上-F向下體積 密度知識點一:浮力【典題1】如圖所示是物體A浸入水中前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的示意圖。由此可知,物體A的質量為 kg,物體A受到的浮力為 N。(g取10 N/kg) 名師點睛一般來說,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但不是絕對的。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下表面不在液體中或下表面與容器底部緊密接觸,物體將不受浮力作用,只受向下的壓力。如河中橋墩、打入河床的木樁等,雖然浸入水中,但都不受浮力。0.4 1【變式1-1】如圖所示,作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的示意圖。 【變式1-2】如圖所示,將一長方體物體浸沒在裝有足夠深水的容器中恰好處于懸浮狀態,它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為1.8 N,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3 N,則該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N。1.2答案:如圖所示知識點二: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典題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A:可能與物體浸沒液體的深度有關;猜想B:可能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猜想C: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其裝置和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所示。(1)分析圖a和b、c,可知猜想 (填序號)是正確的。 (2)分析圖a和 可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3)分析圖a和d、e、f,可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之間的關系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 。 (4)若物體浸在液體中,不小心碰到容器的底部,則測得的物體所受的浮力 (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 Bc、d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越大偏大名師點睛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應用“稱重法”和“控制變量法”。(1)稱重法:F浮=G-F拉,G表示物體的重力,F拉表示物體浸入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2)控制變量法:探究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對浮力大小的影響時,控制液體密度相同;探究液體密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時,控制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如果要探究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應控制液體密度和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都相同。【變式2-1】兩手分別拿著一個小木塊和一個大石頭,把它們都浸沒在水中,同時松開手,小木塊上浮,大石頭下沉,比較受到浮力的大小有( )A.小木塊因為上浮,所受浮力大于大石頭受到的浮力B.大石頭體積大,受到的浮力比小木塊大C.小木塊和大石頭都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相等D.沒有測力計測量,所受浮力大小不能確定B【變式2-2】小華將重為3 N的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先后浸沒在水和鹽水中,石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乙所示,則石塊在水中所受浮力為 N;從圖中還可看出石塊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 有關。1 密度【易錯專攻】易錯點:不能正確判斷物體是否受到浮力1.如圖所示,A、B是能自由移動的物體,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F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物體一定受浮力作用B.B物體一定受浮力作用C.C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D.D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C2.取一個飲料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處,然后向瓶內注水,會發現水從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如圖甲。用手指堵住瓶口,乒乓球上浮起來,如圖乙、丙。乒乓球不上浮的原因是:乒乓球上表面 水對它的壓強,下表面 水對它的壓強(以上兩空選填“受到”或“不受”)。乒乓球上浮的原因是:水對乒乓球上表面的壓強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對乒乓球下表面的壓強。 易錯提醒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其上、下表面受到液體對它的壓力不同。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如物體底部與容器底部完全密合,物體的下表面不受液體向上的壓力,這種情況下物體一般不受浮力的作用。受到 不受小于【基礎達標練】 1.下列物體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下沉的鐵塊 B.在水中的橋墩C.水面上行駛的輪船 D.空中上升的氣球2.一枚雞蛋靜止在一個盛有鹽水的容器中,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圖所示。圖上畫出了幾個力的方向,你認為雞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應是( )A.F1B.F2C.F3D.F4BC3.如圖所示是“太空教師”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的浮力消失實驗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乒乓球不受浮力B.乒乓球在水中靜止時所受的重力與浮力平衡C.乒乓球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壓力D.若此時在水中放一個實心鐵球,鐵球會沉入水中4.如圖表示跳水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AA5.在如圖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可以探究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的是( )A.甲和丙B.甲和乙C.乙和丁D.丙和丁6.如圖所示,將重15 N的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使其緩慢浸入水中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物體受到的浮力 (以上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物體的一半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0 N,當物體全部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N。 A變大變小57.如圖所示,將重為G 的正方體石塊沿豎直方向緩慢浸入水中,直至上表面離水面有一段距離(沒有碰到容器底)。請在圖乙中畫出石塊所受拉力F 隨下落高度h 變化的圖像。【能力提升練】8.(多選)如圖所示,一彈簧上端與物塊相連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物塊所受重力大小為5 N,彈簧受到物體給它的力大小為3 N,則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 )A.可能為8 N B.可能為5 NC.可能為3 N D.可能為2 N答案:如圖所示AD9.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過程及數據。(1)如圖甲所示,物體重 N。 (2)如圖乙所示,把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2 N,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為 N。 (3)分析乙、丙兩圖所示實驗數據可得: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 有關。 (4)若要探究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是否有關,應選擇下圖中 (填字母)兩個物體,并將它們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測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來進行比較。4.21液體的密度C、D10.用一彈簧測力計掛著一實心圓柱體,圓柱體的底面剛好與水面接觸(未浸入水中),如圖甲所示,然后將其逐漸浸沒水中,如圖乙所示是彈簧測力計示數隨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的深度變化情況,g取10 N/kg,求:(1)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2)圓柱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3)圓柱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解:(1)由圖乙可知F浮=G-F=2.0 N-1.4 N=0.6 N。(2)圓柱體剛浸沒時,圓柱體的上表面不會受到水的壓力,由浮力的產生原因可知F下=F浮=0.6 N。(3)由圖乙可知,圓柱體剛浸沒時下表面距水面距離為h=12 cm=0.12 m,則p=ρgh=1.0×103 kg/m3×10 N/kg×0.12 m=1.2×103 Pa。1.(2024 山東棗莊中考)如圖甲所示,使圓柱體緩慢下降,直至其全部沒入水中,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N,圓柱體剛好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 Pa,圓柱體受到的浮力是 N。(g取10 N/kg,忽略圓柱體下降過程中液面高度的變化) 2 1 00022.(2024 內蒙古興安盟中考)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使用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帶蓋的玻璃瓶(瓶蓋的質量、體積和形變忽略不計)、柱形容器等,操作過程如下:(1)在容器中裝入適量的水,將玻璃瓶裝滿水后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并浸入水中,如圖甲所示,容器中水面上升h,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2)如圖乙所示,將玻璃瓶浸沒水中,容器中水面又上升h,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7F,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與 有關。繼續增大玻璃瓶浸沒的深度,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說明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 無關,此過程中瓶底所受的壓強大小變化情況是 。 (3)為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重是否有關,將玻璃瓶中的一部分水倒出,再將玻璃瓶浸沒到容器的水中,如圖丙所示,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5F。經過測量,圖乙、丙操作中玻璃瓶所受浮力均為 F,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重無關。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浸沒深度變大0.63.(2024 四川廣安中考節選)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過程中,經過討論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猜想2: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猜想3: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組同學分別對以上猜想進行探究,以下是他們的實驗過程。(1)小凌根據A、B、C三圖,認為猜想1是正確的;同組的小果根據A、C、D三圖,認為猜想1是錯誤的。通過深入分析上述現象,小組同學一致認為浮力的大小隨物體浸入液體體積的增大而 ,與物體浸沒在液體的深度無關。 (2)根據 三圖,可驗證猜想2是正確的。 (3)為了驗證猜想3,小麗找來兩個完全相同的薄鋁片、一個燒杯和適量的水等器材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將一個薄鋁片放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觀察到鋁片下沉至杯底;②將另一薄鋁片彎成“碗狀”也放入該燒杯中,觀察到鋁片漂浮在水面上。根據以上現象,小麗得出猜想3是正確的。她的結論不可靠,原因是 。 增大A、D、E沒有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共4張PPT)第十章 浮力第4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1.一中學物理興趣小組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計,他們發現密度計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太小,導致用此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時誤差較大,為此同學們提出了如下改進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換大的容器做實驗 B.換細的吸管制作密度計C.換稍長的吸管制作密度計 D.適當減小密度計的配重2.(多選)木棒的一端纏繞銅絲可以制成一個簡易的密度計。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中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將該密度計分別放入甲、乙容器中,靜止后密度計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B.密度計在甲、乙容器中排開液體的質量相等C.甲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等于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D.未放入密度計前,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BABC3.如圖所示為一種自制簡易密度計,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的,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時,該密度計 (選填“漂浮”“懸浮”或“下沉”)在被測液體中。將其分別放入裝有液體密度為ρ1和ρ2的兩個燒杯中,可以判斷:ρ1 ρ2。若該密度計兩次測量中排開液體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m1 m2。(后兩空均選填“>”“<”或“=”) 4.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制作了一個簡易密度計,分別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燒杯中,靜止時液面相平如圖所示。密度計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F甲 F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p甲 p乙。(均選填“>”“<”或“=”) 漂浮 <== <5.某中學課外興趣小組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研究了簡易密度計的制作。他們取一根飲料吸管,將一些銅絲從吸管的下端塞入作為配重,并用石蠟將吸管的下端封起來,使其能豎直漂浮在液體中。(1)將吸管豎直漂浮在密度為1.0×103 kg/m3水中,在吸管上水面到達的位置標出密度刻度,測出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為8 cm。若吸管豎直漂浮在某種液體中,測出吸管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為10 cm,則此種液體的密度為 kg/m3。若吸管豎直漂浮在密度為1.2×103 kg/m3的鹽水中,則吸管浸入鹽水中的深度為 cm。 (2)根據以上數據,將上端刻度與下端刻度進行比較,得到刻度線的兩個特點是:上端刻度小、下端刻度大和 。 (3)要使密度計上兩條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大一些,以使測量結果更精確,可適當 (選填“增大”或“減小”)配重。0.8×103 6.67上端刻度疏、下端刻度密增大(共15張PPT)第十章 浮力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知識梳理 導學園地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豎直向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 (2)公式:F浮= 或F浮= 。從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 和物體 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范圍: 。 浮力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上 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G排ρ液V排g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液(或氣)體知識點一: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典題1】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水、小石塊(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細線等實驗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到重力的關系。(1)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個實驗步驟,最科學合理的實驗順序是 。 丙、甲、丁、乙(2)根據圖中的實驗數據可求出石塊的密度為 kg/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3)興趣小組的同學換用不同的物體(不吸液體)或液體按科學合理的順序進行了多次實驗,由實驗數據得出F浮 (選填“>”“<”或“=”)G排,從而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確性。 (4)圖丁步驟中,小石塊逐漸浸入液體過程中(未接觸溢水杯),液體對杯底的壓強 (選填“逐漸變大”“一直不變”或“逐漸變小”)。 (5)若換用密度小于液體密度的物體(不吸液體)來進行該實驗,則圖 步驟中可不使用彈簧測力計。 (6)其中一個同學每次進行圖甲步驟時,都忘記將溢水杯中液體裝滿,其他步驟無誤,因而他會得出F浮 (選填“>”“<”或“=”)G排(小桶中液體所受重力)的結論。名師點睛(1)物塊浸入水中時,不要接觸容器壁或容器底部。(2)要確保溢水杯中水面與溢水口相平,要將物塊輕輕浸入杯中,不要上下抖動。2.8×103=一直不變丁>【變式1-1】(多選)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滿水,用彈簧測力計掛一個實心鐵塊,示數為F1;將鐵塊緩慢浸沒在水中(未接觸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燒杯,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鐵塊受到的浮力F浮=F2-F1B.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C.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p甲D.小燒杯中水的重力G=F1-F2BD知識點二: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應用【典題2】(2024海南中考)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實心柱體,將它浸入水中靜止時,其上表面恰好與水面相平。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 N,柱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2 N,則柱體受到的浮力為 N,其密度是 kg/m3。(ρ水=1.0×103 kg/m3,g 取10 N/kg) 名師點睛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求液體密度:ρ液= ;求物體密度:ρ物= ;22.5×103【變式2-1】小明用同一物體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中,保持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請根據圖中信息,g取10 N/kg,求:(1)物體的質量。(2)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某液體的密度。【易錯專攻】易錯點:浮力大小的誤判1.用手將一個體育測試用的實心球和一個乒乓球同時浸沒水中,放手后發現:實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圖所示。比較實心球和乒乓球浸沒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則( )A.實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它們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D.不能確定2.如圖所示,四個體積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甲、乙、丙、丁分別靜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C.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D.丁球所受的浮力最小易錯提醒由于對阿基米德原理理解不深,誤認為在液體中上浮的物體受浮力,下沉的物體不受浮力;或者上浮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小。AA【基礎達標練】 1.如圖所示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下列關于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2.如圖所示,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充入氫氣和空氣,充氣后體積相同,放飛氣球時只有氫氣球升上空中(不計體積變化)。若它們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氫和F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氫>F空 B.F氫=F空C.F氫DB3.(多選)如圖所示,把裝滿水的燒杯放在盤子的中央,再把空的飲料罐逐漸按入水中,在手感受到浮力增大的同時,會看到排開的水不斷地溢至盤中。關于此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說明飲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與它排開水的體積有關B.手對飲料罐的作用力始終等于飲料罐對手的作用力C.飲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始終等于飲料罐受到的重力D.飲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始終等于燒杯中溢出水的重力4.(2023江蘇常州中考)為拯救瀕危物種中華鱘,生物學家在放養的中華鱘身上拴上定位硬殼膠囊。數天后,膠囊與潛入水中的中華鱘脫離,最終漂浮于江面發射定位信號,脫離后,膠囊受到的浮力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為下列圖中的( )ABDD5.小俊用彈簧測力計吊著質量為1.35 kg的圓柱體,從如圖位置緩慢浸入裝滿水、深度合適的溢水杯中,圓柱體底面積為100 cm2、高為5 cm,則圓柱體下降過程中( )A.浸沒前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變大B.浸沒前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變小C.浸入一半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1 ND.剛浸沒時圓柱體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為8.5 N6.(2024廣東廣州中考)潛水艇從海水高密度區駛入低密度區,急劇下降的過程稱為“掉深”。如圖,某潛水艇從a 處駛入低密度海水區,“掉深”到b 處。與a 處相比,潛水艇在b 處( ) A.受到浮力大小變小B.受到浮力大小變大C.排開液體重力不變D.排開液體重力變大CA【能力提升練】7.如圖甲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中的一個實驗步驟,溢水杯裝滿水。①圖甲中,在O點畫出此時物塊所受的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圖;②接下來提著物塊,使其向下緩慢浸入水中,直至接近容器底部時(與容器底部無接觸),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F';請在圖乙中大致畫出此過程中排入小桶中的水所受的重力GN與物體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的關系圖像。答案:如圖所示1.(2024 貴州中考)如圖甲所示,將兩實心正方體金屬塊A和B(mA=mB,VA答案:如圖所示2.(2022貴州銅仁中考)如圖所示,將棱長為20 cm的正方體放入水中,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10 cm,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強。(2)正方體受到的浮力。(3)正方體的密度。答案:(1)1×103 Pa (2)40 N (3)0.5×103 kg/m33.(2024四川自貢中考)自貢某初級中學物理科技小組的同學們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實心長方體不吸水磚塊,使其緩慢勻速下降,并將其浸入平靜的游泳池水中,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磚塊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忽略磚塊浸入水中時游泳池水面高度的變化,已知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p大氣=1.013×105 Pa,求:(1)磚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的大小。(2)磚塊的密度。(3)磚塊剛好浸沒時,其下底面所受的壓強。(共9張PPT)章末復習與拔高【網絡建構】【易錯過關】易錯點一:對阿基米德原理理解錯誤1.將體積相同的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盛有水的A、B、C三個容器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所示,若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別用FA、FB、FC表示,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若相同的一個小球分別放在裝有A、B、C三種不同液體的容器中,則FA、FB、FC的大小關系是 ,三種液體的密度ρA、ρB、ρC的大小關系是 。 FAFA=FB=FCρA>ρB>ρC2.體積相同、密度不同的三個實心小球A、B、C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時,所處位置如圖所示。A、B、C三個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A、FB、FC,則FA FB FC(以上均選填“>”“<”或“=”),其中密度最小的是 球。 易錯點二:利用浮沉條件判斷物體的空心問題3.分別用木頭、銅、鐵制成甲、乙、丙三個小球,將它們放入水中,三個小球靜止時位置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小球一定是空心的B.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C.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D.三個小球都是實心的< =AB【高頻考點過關】考點一: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應用1.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有一個圓柱體,把它從盛水的燒杯中緩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該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F 隨圓柱體上升高度h 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 取10 N/kg)( )A.圓柱體的高是5 cmB.圓柱體受到的重力是6 NC.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 ND.圓柱體的密度是1.5 g/cm3C2.(2024河南中考)宋朝的懷丙利用浮船打撈鐵牛,展現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如圖為打撈過程示意圖,先將陷在河底的鐵牛和裝滿泥沙的船用繩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鏟走,鐵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劃到岸邊,解開繩索卸下鐵牛,就可將鐵牛拖上岸。船在圖中甲、乙、丙三個位置,所受浮力為F甲、F乙、F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3.(2024山東威海中考)小明洗菜時發現體積較大的土豆沉入水底,體積較小的西紅柿浮于水面,土豆受到的浮力 西紅柿受到的浮力;他想測量土豆的密度,用細線將土豆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示數為2.4 N,再將其浸沒水中測力計示數為0.4 N,則土豆的密度是 g/cm3。 B大于1.24.一物塊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160 g煤油溢出;將其輕輕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180 g水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 kg/m3,則物塊在水中靜止時的狀態及物塊的密度分別是( )A.下沉,1.1×103 kg/m3B.漂浮,0.85×103 kg/m3C.懸浮,1.0×103 kg/m3D.漂浮,0.90×103 kg/m35.如圖所示,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盛有兩種不同液體的甲、乙燒杯中,待小球靜止后,兩個燒杯內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燒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B.乙燒杯中小球排開液體的質量大C.甲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大D.乙燒杯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大DC考點三:壓強、浮力的綜合計算6.某同學想測量一種液體的密度。他將適量的待測液體加入圓柱形平底玻璃容器里,然后一起緩慢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當容器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1=10 cm 時,容器處于直立漂浮狀態,如圖甲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積S=25 cm2,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1)求水對容器下表面的壓強。(2)求容器受到的浮力。(3)從容器中取出100 cm3的液體后,當容器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2=6.8 cm時,容器又處于直立漂浮狀態,如圖乙所示,求液體的密度。(共11張PPT)第十章 浮力★專項集訓二 浮力大小的比較與計算類型一 浮力的大小比較與計算解題策略計算浮力的四種方法(1)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2)稱重法(重力差法):F浮=G-F拉。(3)原理法(公式法):F浮=G排=ρ液gV排。(4)平衡法(漂浮、懸浮):F浮=G物=ρ物gV物。1.如圖所示,三個體積相等的小球靜止在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確的是( )A.FA>FB>FCB.FAC.FAD.FA>FB=FCC2.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將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待正方體靜止后,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為FA>FB>FCB.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ρA>ρB>ρC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D3.如圖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積為5.0×10-3 m2的圓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裝有質量為0.5 kg的水?,F將一個質量分布均勻、體積為5.0×10-5 m3的物塊(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塊漂浮在水面上,物塊浸入水中的體積為4.0×10-5 m3。(g取10 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1)求物塊受到的浮力大小。(2)求物塊的密度。(3)用力緩慢向下壓物塊使其恰好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圖乙,求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類型二 與浮力有關的密度、壓強問題解題策略利用浮力計算密度、壓強的一般思路(1)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利用稱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進行綜合計算。(2)利用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找出等量關系。(3)利用懸浮時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找出等量關系。4.如圖所示,某同學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分別放到甲、乙兩種液體中。物體靜止時,A漂浮、B懸浮,且兩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分別為p甲、p乙,物體A、B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A、FB,則( )A.p甲B.p甲FBC.p甲>p乙,FA=FBD.p甲>p乙,FAC5.(2024 甘肅蘭州中考)將質量相等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的容器中,已知兩液體質量相等,兩容器底面積相等但形狀不同,A、B兩物體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此時兩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物體體積大于B物體體積B.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密度C.A物體所受浮力小于B物體所受浮力D.甲、乙兩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A6.如圖所示,一個裝有水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的水深h=20 cm。某同學將一個實心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在空氣中稱得物體的重力G=7.9 N,再將物體緩慢浸沒在容器的水中,物體靜止時與容器沒有接觸,且容器中的水沒有溢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6.9 N(g取10 N/kg)。求:(1)物體放入水中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物體浸沒時受到水的浮力。(3)物體的密度。答案:(1)2 000 Pa (2)1 N (3)7.9×103 kg/m37.潛水艇為增強國防力量、維護祖國安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潛水艇截面如圖所示,通過向水艙中充水或從水艙向外排水來改變潛水艇的自重,從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我國某型號潛水艇的總體積為2×103 m3,水艙未充海水時潛水艇總重為1.26×107 N,最大下潛深度可達400 m。海水密度取1.03×103 kg/m3,g取10 N/kg。求:(1)最大下潛深度處的海水壓強。(2)潛水艇完全潛入海水中時受到的浮力。(3)潛水艇懸浮在海水中時,水艙中充入海水的質量。類型三 利用浮力測密度解題策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測物質密度的方法(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重力G,求出物體的質量m。(2)將物體浸沒在水中,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根據F浮=G-F,求出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4)根據F浮=ρ水gV排,求出物體的體積V=V排= 。(5)求出物體的密度ρ= 。8.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圓柱體物塊,讓其緩慢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隨圓柱體下降的高度h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則圓柱體受到最大的浮力是 N;圓柱體的密度ρ物= kg/m3。21.5×1039.“十年禁漁”使長江生態不斷恢復,江面上再現“江豚群舞”的場景。小明利用3D打印機打印出的江豚模型如圖甲所示,把模型放在天平的左盤,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無砝碼,游碼對應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模型的質量為 g;將模型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 g;該模型在水中靜止時是 (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的,打印材料的密度是 g/cm3,放入模型后,水對杯底的壓強大小將 。3.6 沉底1.2不變10.如圖所示,將一棱長為0.1 m 均勻、實心的正方體木塊投入水中,木塊靜止時有 的體積露出水面,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1)木塊靜止時,受到水的浮力。(2)該木塊的密度。(3)木塊靜止時,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答案:(1)7.5 N (2)0.75×103 kg/m3 (3)750 Pa(共16張PPT)第十章 浮力第3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知識點一:物體的浮沉條件【典題1】把重10 N、密度為0.9×103 kg/m3的實心物體投入水中。當物體靜止時,物體處于 (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狀態,物體所受浮力為 N,排開水的體積是 m3。(g 取10 N/kg) 排開水的體積排開水的質量自身重力小于漂浮 101.0×10-3名師點睛物體浮沉的判斷【變式1-1】某一木塊的體積為100 cm3,所受的重力為0.8 N,漂浮在水面上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 N。用手將木塊壓住使它浸沒在水中,木塊受到的浮力為 N。(g 取10 N/kg) 0.81【變式1-2】如圖所示,A、B兩物塊以不同方式組合,分別靜止在甲、乙兩種液體中,由此可判斷ρ甲 ρ乙;若A物塊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 F乙。(均選填“> ”“< ”或“= ”) 知識點二: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典題2】2020年海軍節前夕,075型兩棲攻擊艦的2號艦在上海某造船廠正式下水。這艘兩棲攻擊艦長約235 m,寬約36 m,排水量約為3.5×104 t,是中國海軍艦艇中尺寸僅次于航母的軍艦(g 取10 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軍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約為3.5×104 NB.軍艦受到的浮力和軍艦對水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此軍艦從長江駛入東海后,船體會下沉一些D.直升機從軍艦上飛走后,軍艦所受浮力減小>>D名師點睛有關輪船的“吃水”深度輪船航行時一定是漂浮狀態,F浮=G物。所以輪船不論是在海里行駛還是在河里行駛,它所受到的浮力都不變。由F浮=G排=ρ液gV排,輪船從海里駛入河里,由于ρ河<ρ海,所以輪船排開水的體積V排河>V排海,即排開水的體積將變大,即“吃水”深度會增加一些。【變式2-1】如圖甲所示,燒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懸浮。經研究發現,水的密度隨溫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F在燒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塊,在燒杯內水的溫度下降到0 ℃的過程中,假設小球的體積始終不變,關于小球的浮沉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A.先下沉然后上浮B.浮力變小,一直下沉C.先上浮然后下沉D.浮力變大,一直上浮C【變式2-2】如圖所示是我國正在訓練的某型號戰略核潛艇,當其由圖中所示位置下潛至海面下某深處的過程中,潛艇水艙充排水情況、受到的浮力及水對它的壓強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A.水艙排水:浮力變小;水對它的壓強變小B.水艙充水:浮力變大;水對它的壓強變大C.水艙充水:浮力先變大,后不變;水對它的壓強變大D.水艙充水:浮力先變大,后不變;水對它的壓強變小C【易錯專攻】易錯點:物體的浮沉條件1.(多選)小京洗水果時,發現體積較小的橘子漂浮在水面上,而體積較大的杧果卻沉在水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橘子的密度小于杧果的密度B.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C.橘子受到的重力小于杧果受到的重力D.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杧果受到的浮力2.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分別放入容器中,當兩球靜止時,液面相平,球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對于圖中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B.甲、乙兩液體的質量m甲>m乙C.小球在甲、乙兩種液體中所受的浮力F甲>F乙D.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甲=p乙ACB易錯提醒當影響浮力大小的兩個因素(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都不相同時,可以考慮先由浮沉條件分析出不同情況下物體所受浮力與自身重力之間的大小關系,再比較浮力的大小。【基礎達標練】1.(多選)“奮斗者”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第一艘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某次執行任務時,“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 909 m。當“奮斗者”號下潛到1×104 m深處時,其總質量為36 t,體積為30 m3(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奮斗者”號上浮和下潛是靠改變浮力大小實現的B.“奮斗者”號上浮和下潛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大小實現的C.“奮斗者”號下潛到1×104 m深處時受到海水壓強為1×108 PaD.“奮斗者”號下潛到1×104 m深處時受到海水浮力為3.6×105 NBC2.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兩相同的容器裝有體積相等的不同液體。將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甲、乙兩容器中,靜止時兩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則( )A.物體A受到的浮力大于物體B受到的浮力B.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C.甲、乙兩容器的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D.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小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3.(2024四川內江中考)“青島”號驅逐艦從海洋駛入長江時,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變化是(ρ海水>ρ水,忽略驅逐艦自重的變化)( )A.浮力變大 B.浮力不變C.吃水深度變小 D.吃水深度不變AB4.小明用礦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個“浮沉子”(如圖),他將裝有適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礦泉水瓶內的水面上,礦泉水瓶內留有少量空氣,擰緊瓶蓋使其密封,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側面時“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浮沉子”下沉時,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B.無論怎樣擠壓礦泉水瓶側面,“浮沉子”不可能懸浮在水中C.“浮沉子”上浮時,小瓶內的壓縮空氣會將內部的水壓出D.潛水艇與“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5.(2024江蘇南通中考)將新鮮度不同的甲、乙兩雞蛋放入水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甲、乙體積相等,甲受到的浮力小B.若甲、乙質量相等,甲受到的浮力小C.向杯中加鹽水后,乙受到的浮力變大D.向杯中加酒精后,乙受到的浮力變大BB6.如圖所示,某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為67 500 t,當航母滿載時靜止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為 N;艦體底部在水面下10 m深處受到海水的壓強是 Pa。(ρ海水=1.03×103 kg/m3,g 取10 N/kg) 7.某次軍事演習中,執行深海作業的潛水艇懸浮在海水中(如圖所示)。要使潛水艇下潛,應對水艙 (選填“注水”或“排水”),在下潛過程中,海水對潛水艇上、下表面的壓力差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8.如圖甲中,一重為G的小球在水中正在加速上浮,請你在圖乙中畫出小球所受的浮力與小球運動時間的關系圖。6.75×108 1.03×105注水 不變答案:如圖所示9.(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如圖,一長方體物塊漂浮在水面上時,物塊露出水面的體積是總體積的,當它漂浮在另一液面上時,浸入液體的體積是總體積的。水和液體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則p1 (選填“> ”“< ”或“= ”)p2。杯中液體的密度是 kg/m3。(物塊質量分布均勻且不吸水和液體) = 1.2×10310.科技小組的同學對物體的浮沉條件進行探究。在一個圓柱形容器底部, 放一個棱長為10 cm的正方體物塊,然后逐漸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終未溢出)。通過測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別計算出該物塊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像(g 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1)水的深度到達5 cm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水的深度到達12 cm時,物塊浸在水中的體積。(3)物塊的密度。1.(2022貴州遵義中考)094型戰略核潛艇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核潛艇,下列有關該潛艇說法正確的是( )A.核潛艇通過改變浮力大小來實現上浮和下沉B.浸沒在水中的核潛艇上浮時,所受浮力會逐漸變大C.浸沒在水中的核潛艇下潛時,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D.漂浮在水面的核潛艇所受的浮力與自身重力是一對平衡力2.(2024 貴州中考)泡茶時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水中浮沉“起舞”。如圖所示,沖泡茶葉時,部分茶葉表面附著氣泡使其排開水的體積增大,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而 ;茶葉充分吸水后由于其密度 水的密度而下沉。D 上浮 大于 3.(2023貴州中考)半潛船是專門從事運輸艦船、石油鉆井平臺等大型設備的海運船舶。如圖所示是我國半潛船“新光華”號,裝載貨物前,海水進入船內的壓載水艙,甲板逐漸下潛至海面以下,但船樓建筑仍露出海面;把貨物拖拽至甲板上方時,從壓載水艙向外排出海水,半潛船逐漸上浮并托起貨物直至甲板浮出海面一定高度,這樣就完成了貨物裝載。(1)半潛船裝載貨物時處于哪種浮沉情況 (2)若裝載質量更大的貨物,在保持甲板浮出海面高度相同的情況下,需要從壓載水艙排出更多海水,請用浮力知識解釋從壓載水艙多排海水的原因。答案:(1)由題意可知,半潛船裝載貨物時,船樓建筑仍露出海面,根據物體的浮沉狀態可知,半潛船裝載貨物時處于漂浮狀態。(2)排開水的體積一定的情況下,所受浮力相同,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必須保持自身重力相同,裝載質量更大的貨物時,需要從水艙排出更多海水,保持重力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 浮力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10.2 阿基米德原理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10.3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10.4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第十章 浮力 章末復習與拔高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第十章 浮力 集訓二 浮力大小的比較與計算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