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七章 力與運動第一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第1課時 牛頓第一定律知識點一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 下圖是伽利略思想實驗的示意圖,一個小球從光滑斜面的某一高度處由靜止?jié)L下,則它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到達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若把右側(cè)斜面的傾角減小,也會出現(xiàn)同樣的情況;若將右側(cè)斜面變成水平面,則小球?qū)? 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jù)這一實驗,可以推理出物體的運動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可以 勻速直線運動 不需要 12345678910112. 某小組做“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實驗時,必須使小車從同一斜面的 同一 高度由靜止向下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速度 相同。(2)實驗通過 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來反映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這種方法叫 轉(zhuǎn)換法 。同一 速度 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轉(zhuǎn)換法 1234567891011(3)小組同學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小車在 木板 (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長,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慢 。(4)在本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推理:假如水平面足夠光滑,小車在水平面上將 做勻速直線運動 。木板 慢 做勻速直線運動 1234567891011(5)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不是 (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抽象概括出來的。下列得出實驗結(jié)論的過程與上述實驗相同的是 A (填序號)。A. 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B. 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不是 A 1234567891011知識點二 牛頓第一定律3. 人類對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時代科學家的主要觀點,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C )A. ①②③ B. ③①②C. ②③① D. ③②①C12345678910114.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用實驗驗證B. 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D. 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D12345678910115. (2024·廈門海滄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電燈靜止,若吊線突然斷裂且電燈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電燈將( A )A. 保持靜止 B. 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C. 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D. 豎直向下加速下落A12345678910116. 如圖甲所示,在天宮空間站內(nèi),航天員手握玩偶,輕輕釋放后,玩偶能懸停在空中。若將玩偶沿圖乙中箭頭所示的方向扔出,其運動軌跡應該是圖乙中的( A )A. a B. b C. c D. dA12345678910117. 如圖所示,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時,小球在A、B、C三點的速度分別為vA=4 m/s、vB=2 m/s、vC=0。若小球在經(jīng)過B點時,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球?qū)? 做勻速直線運動 ,其速度大小為 2 m/s ;若小球在C點時,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球?qū)? 保持靜止狀態(tài) 。做勻速直線運動 2 m/s 保持靜止狀態(tài) 12345678910118. (2024·龍巖二中期中)如圖所示,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動至B點時,速度為0。若小球運動到B點的瞬間,細繩突然斷裂且小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小球?qū)? D )A. 沿軌跡1運動 B. 沿軌跡2運動C. 沿軌跡3運動 D. 在B點靜止不動D12345678910119. 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后,每隔0.1 s的位置如圖所示。假設小球運動至甲處時,所受外力都消失,則小球從甲處開始,其運動情況及每隔0.1 s的位置正確的是 B 。(填序號)B 123456789101110. 實心球是體育測試項目之一。小華用力扔實心球,實心球飛了出去,實心球離手后在空中的運動軌跡(不考慮空氣阻力)如圖所示。當實心球運動到最高點Q時,受到 1 個力的作用;此時,若實心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實心球?qū)? 沿a方向運動 (填“靜止”“沿a方向運動”“沿b方向運動”或“沿c方向運動”)。1 沿a方向運動 123456789101111. 牛頓曾研究過這樣一個問題:他發(fā)現(xiàn)人們擲出去的石頭總會偏離擲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頓提出了一個“大炮”的設想,下圖是他畫的“大炮”草圖——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座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將炮彈水平射出,射出的速度越大,炮彈落地點就離山腳越遠。他推想:當射出速度足夠大時,炮彈將會如何運動呢?牛頓通過科學的推理得出了一個重要結(jié)論,這就是著名的“牛頓大炮”的故事。1234567891011(1)研究中牛頓基于的可靠事實是 人們擲出去的石頭總會偏離擲出方向落回地面 。人們擲出去的石頭總會偏離擲出方向落回地面 (2)根據(jù)以上資料和牛頓的“大炮”草圖,推測牛頓當年的重要結(jié)論是 拋出物體的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將離開地球,繞地球旋轉(zhuǎn) 。(3)如今,牛頓當年的推測已變成了現(xiàn)實,人們根據(jù)他的推論,利用現(xiàn)代科技制成了 人造地球衛(wèi)星 。(4)牛頓在研究“大炮”問題與研究牛頓第一定律時都利用了 科學 推法。拋出物體的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將離開地球,繞地球旋轉(zhuǎn) 人造地球衛(wèi)星 科學推理1234567891011第七章 力與運動第一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第2課時 慣性知識點一 慣性1. 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運動的物體具有慣性,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B. 物體在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具有慣性,在運動狀態(tài)不變時沒有慣性C. 物體不受力時具有慣性,受力時沒有慣性D. 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D1234567891011121314152. 如圖所示的四個物體中,慣性最大的是( D )D3. (2024·泉州五中期中)《論衡·狀留篇》記載“是故車行于陸……任重,其進取疾速,難矣”。意思是質(zhì)量越大的物體,慣性越 大 ,運動狀態(tài)越 難 (填“難”或“易”)改變。大 難 1234567891011121314154. 如圖所示,公交車上的乘客都拉好了扶手,當車的運動狀態(tài)突然發(fā)生改變時,乘客都向東傾,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C )A. 車由靜止突然向東起動 B. 車勻速前行時突然加速C. 車勻速前行時突然減速 D. 勻速倒車時突然減速C知識點二 慣性現(xiàn)象1234567891011121314155. 物理課上老師演示了一個實驗,如圖所示,將一根細棒從蘋果中間豎直穿過,初始時細棒和蘋果都靜止,然后用鐵錘猛地敲擊細棒的上端,由于蘋果具有 慣性 ,相對細棒向 上 移動。慣性 上 1234567891011121314156. 如圖所示,小明將盛有水的燒杯放在小車上,推著小車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燒杯中的水面應是圖 甲 (填“甲”“乙”或“丙”)的形狀;若此時小車突然剎車減速,燒杯中的水面應是圖 乙 (填“甲”“乙”或“丙”)的形狀,作出上述判斷的依據(jù)是 水 (填“水”或“燒杯”)具有慣性。甲 乙 水 123456789101112131415知識點三 慣性的利用與防止7. (2024·漳州期末)下列現(xiàn)象中沒有利用慣性的是( B )A. 拍打衣服時,灰塵脫離衣服B. 司機和乘客都要系安全帶C. 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上的水滴D. 跳遠運動員起跳前要助跑B1234567891011121314158. 如圖所示,汽車上配有安全帶和頭枕,司機和乘客都必須系好安全帶。當向前行駛的汽車分別出現(xiàn)突然加速、緊急剎車兩種狀況時,對駕乘人員起主要保護作用的分別是( D )A. 頭枕、頭枕 B. 安全帶、安全帶C. 安全帶、頭枕 D. 頭枕、安全帶D1234567891011121314159. 如圖所示,人們常用撞擊錘柄下端的方法使錘頭緊套在錘柄上,這利用了 錘頭 (填“錘柄”或“錘頭”)的慣性,錘頭的質(zhì)量越大越 容 . (填“容易”或“不容易”)套緊;物體慣性的大小與速度 無 (填“有關”或“無關”)。錘頭 容易無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0. (2024·福州十九中期中)如圖所示,這是節(jié)選自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的“場中打稻”的情景,《天工開物》中對“場中打稻”有這樣的描述:其場中打稻之法,先將稻子散于場上,以石碾之,或牛拖石碾碾之;然后將稻稈抓起,高舉過頂,用力摔打在板壁上,使稻粒脫落;如此反復多次,直至稻粒全部脫落為止。請你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摔打稻稈時,稻粒被打脫落的原因。當摔打稻稈時,稻稈和稻穗原來都是運動的,稻稈撞擊在板壁上時,由運動變?yōu)殪o止,而稻粒由于慣性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能將稻粒從稻稈上打脫落,這利用了稻粒的慣性。當摔打稻稈時,稻稈和稻穗原來都是運動的,稻稈撞擊在板壁上時,由運動變?yōu)殪o止,而稻粒由于慣性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能將稻粒從稻稈上打脫落,這利用了稻粒的慣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1. (2024·龍巖二中段考)小東和媽媽周末乘車到郊外去游玩,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小東和媽媽都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過程中人的慣性B. 汽車緊急剎車時,小東向前傾,是由于受到慣性力的作用C. 駕駛員松開油門后,汽車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離,是由于汽車具有慣性D. 高速公路嚴禁超速,是因為汽車速度越大,慣性越大C12345678910111213141512. (2024·龍巖漳平期中)春節(jié)期間,小明和爸爸乘坐高鐵列車外出訪親,爸爸給小明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勻速直線行駛的高鐵列車中,如果豎直向上跳起,落地點會在哪里?小明帶著這個問題,試驗了幾次,發(fā)現(xiàn)每次都會落到起跳點的( C )A. 前方 B. 后方C. 原地 D.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C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圖甲為F1賽道示意圖,圖乙為賽道中的局部路段,為了保障車手的安全,賽道需要加設防護設施,圖乙中最需要加設防護設施的位置是( A )A. M處 B. N處 C. P處 D. Q處A12345678910111213141514. (2024·廈門一中期中)如圖所示,有一輛運輸液體貨物的槽車,液體中有氣泡,槽車勻速向右運動。當槽車剎車時,氣泡將向 左 (填“左”或“右”)運動;剎車后不能馬上停下來,是因為槽車具有 慣。左 慣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5. 利用“旋蛋實驗”可以判斷一枚雞蛋是生雞蛋還是熟雞蛋。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快速旋轉(zhuǎn)一枚雞蛋,用手制動后又立即釋放,如果該雞蛋又“自動”轉(zhuǎn)動起來,那么這個雞蛋一定是 生 (填“生”或“熟”)雞蛋,這是因為 用手制動后,生雞蛋中隨蛋殼轉(zhuǎn)動的蛋清和蛋黃由于具有慣性,不會馬上停下來,立即釋放后,蛋清和蛋黃又會帶動蛋殼轉(zhuǎn)動起來 。生 用手制動后,生雞蛋中隨蛋殼轉(zhuǎn)動的蛋清和蛋黃由于具有慣性,不會馬上停下來,立即釋放后,蛋清和蛋黃又會帶動蛋殼轉(zhuǎn)動起來 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4張PPT)第七章 力與運動專題三 力學實驗類型一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 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A、B、C所示。12【設計與進行實驗】(1)每次實驗均讓小車從斜面的 同一 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具有相同的 速度 ,這采用了 控制變量 法。(2)本實驗通過觀察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 距離 來判斷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 轉(zhuǎn)換 法。(3)實驗中小車靜止時的位置分別如圖A、B、C所示,由此可得出結(jié)論: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越 遠 ,速度減小得越 慢 。同一 速度 控制變量 距離 轉(zhuǎn)換 小 遠 慢 12【分析與論證】(4)在上述實驗中,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等于 (5)由(3)中的分析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將為0,小車將 做勻速直線運動 ,說明物體的運動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6)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礎上,提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 靜止 狀態(tài)或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做勻速直線運動 不需要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12【交流與評估】(7)讓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運動,是為了使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 支持 力相互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當于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 摩擦 力作用。支持 摩擦 (8)若實驗中小車僅在木板上滑行時滑出了右端,那么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做本實驗以獲取可靠的證據(jù)。實驗中為了不讓小車滑出木板,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換用傾角更小的斜面(合理即可) (寫出一種即可)。不需要 換用傾角更小的斜面(合理即可) 12(9)牛頓第一定律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下列得出實驗結(jié)論的過程與該實驗相同的是 C (填序號)。A.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B. 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C. 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D. 探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不能 C 12【實驗拓展】(10)16世紀末,伽利略已通過類似實驗和推理得出結(jié)論: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將會一直運動下去。圖D和圖E是伽利略的實驗和推理示意圖,其中屬于推理的是圖 D (填“D”或“E”)。D 12(11)后來,笛卡爾進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觀點: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它將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17世紀初,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 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 。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 12類型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2. 物理實踐小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實驗方案如圖甲、乙、丙所示。12【設計與進行實驗】(1)實驗中判斷物體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jù)是其是否處于 靜止 狀態(tài)。(2)如圖甲所示,小明發(fā)現(xiàn)向左盤和右盤加入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時,木塊靜止;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較重的砝碼時,木塊仍然靜止,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木塊受到 摩擦力 的影響。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靜止 摩擦力 平衡 12【分析與論證】(3)小組同學改進實驗設計,如圖乙所示,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的條件是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4)用手把小車扭轉(zhuǎn)一定角度,松手后小車 不能 (填“能”或“不能”)在此位置平衡。進行這一操作的目的是證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 同一條直線上 。相等 相反 不能 同一條直線上 12(5)小明發(fā)現(xiàn)用圖甲和圖乙的裝置都無法完成全部探究過程,又設計了圖丙所示的裝置。在卡片平衡時,用剪刀將卡片從中間豎直剪開,并觀察現(xiàn)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個條件: 兩個力要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把卡片支撐起來,不再與桌面接觸的目的是 消除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實驗中選用小卡片的目的是減小 重力 對實驗的影響。兩個力要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消除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重力 12【交流與評估】(6)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 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將小卡片往下拉過一定距離”的操作方式,如圖丁所示,原因是 沒有控制兩個力的方向相反 。(7)小紅也對同一問題進行了探究,實驗裝置如圖戊所示,她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你認為用小紅的裝置進行實驗 能 (填“能”或“不能”)完成實驗探究。不可以 沒有控制兩個力的方向相反 能 12【實驗拓展】(8)小閩提出能否利用圖己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若采用小閩的方案,必須測出物體所受 重力 和 拉力 的大小來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閩的方案中,只能根據(jù)相互作用的關系直接測出 重力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條件的前提下,另一個力無法直接測出。重力 拉力 重力 12(共24張PPT)第七章 力與運動第三節(jié) 二力平衡知識點一 平衡力與平衡狀態(tài)1. 下列現(xiàn)象中,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是( D )A. 勻速轉(zhuǎn)彎的自行車 B. 關閉發(fā)動機后向前滑行的汽車C. 來回擺動的鐘表 D. 正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的傘兵D12345678910111213142. 如圖所示,乒乓球運動員發(fā)球時要將乒乓球豎直向上拋出,乒乓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忽略空氣阻力)只受到 重力 的作用,此時乒乓球處于 非平衡 (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重力 非平衡 1234567891011121314知識點二 二力平衡的條件3. 課后服務活動中,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1)圖甲裝置中的研究對象是 小車 ,實驗中判斷其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jù)是看其是否處于 靜止 狀態(tài)。小車 靜止 1234567891011121314(2)小虎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改變其中一端的砝碼數(shù)量,發(fā)現(xiàn)小車無法保持靜止狀態(tài),由此說明兩個力必須 大小相等 才能平衡。大小相等 (3)把小車轉(zhuǎn)過一定角度,然后松手,觀察到小車轉(zhuǎn)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tài),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 同一條直線上 才能平衡。(4)某次實驗中,當左盤放入稍大一點的砝碼時,兩個拉力大小不同,但小車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小車受到的 是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車受到 摩擦力 的影響。同一條直線上 是 摩擦力 1234567891011121314(5)為盡量減少以上影響,小敏提出將圖甲裝置中的小車換成輕質(zhì)小卡片,如圖乙所示,該方案還能探究“不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具體做法是 把輕質(zhì)小卡片從中間剪開 。把輕質(zhì)小卡片從中間剪開 12345678910111213144. (2024·龍巖蓮東中學段考)如圖所示,F(xiàn)1和F2是作用在物體上的方向相反的兩個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B )A B C DB1234567891011121314知識點三 二力平衡的應用5. 用鋼絲繩系上一個重為500 N的物體,當鋼絲繩拉著物體以2 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鋼絲繩對物體的拉力為 500 N;當鋼絲繩拉著物體以4 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鋼絲繩對物體的拉力為 500 N,方向 豎直向上 。500 500 豎直向上 12345678910111213146. 如圖甲所示,用10 N的水平拉力F拉著一個重為25 N的木塊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10 N,木塊受到的 支持 力和木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如圖乙所示,用力推箱子,但沒推動,箱子受到的推力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10 支持 等于 12345678910111213147. (2024·江蘇鎮(zhèn)江改編)如圖所示,一本字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O為其重心,請畫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知識點四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8. (2024·福州長樂區(qū)期中)春分這一天,我國民間流行“豎蛋游戲”,如圖所示。關于豎立在水平桌面上的雞蛋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雞蛋所受的重力和雞蛋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 雞蛋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雞蛋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 雞蛋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對雞蛋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雞蛋對桌面的壓力和雞蛋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12345678910111213149. 下圖是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平衡力是( B )A. 木塊所受的重力 B. 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C. 木塊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D. 木塊受到的支持力B123456789101112131410. 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上端掛在鐵架臺的水平橫桿上,下端掛一重為G的小球并保持靜止。圖中分別畫出了該狀態(tài)下小球和彈簧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A. G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 G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 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 F1與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123456789101112131411. (2024·福州倉山區(qū)期末)懷舊的竹蜻蜓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下列靜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A )A B C DA123456789101112131412. 小華在操場上進行爬桿鍛煉,在豎直桿上攀爬,勻速向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1,勻速向下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2。若小華的自重為G,則( C )A. f1=f2>G B. f1=f2<GC. f1=f2=G D. f1>G>f2C123456789101112131413. 如圖所示,玻璃瓶的質(zhì)量為500 g,用手握住豎直的玻璃瓶保持不動,玻璃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豎直向上 ,大小為 5 N。若增大握力,則玻璃瓶受到的摩擦力 不變 ;若在玻璃瓶中加入少量水,手握住豎直的玻璃瓶保持不動,則玻璃瓶受到的摩擦力 變大 。(g取10N/kg)豎直向上 5 不變 變大 123456789101112131414. (2024·泉州七中期中)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t=1.5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2 N;當t=2.5 s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2 N。2 2 1234567891011121314第七章 力與運動實 踐 調(diào)研橋梁建筑中的力平衡閱讀短文,完成相應問題。 懸索橋,也被稱為吊橋,是一種橋梁類型,其主要特點是橋身通過兩條或幾條纜索懸吊在空中。這種纜索通常被錨固定于兩岸的索塔上,并通過吊桿將橋面吊起。在懸索橋中,吊桿起到將垂直載荷傳遞給纜索的作用,而加勁梁則主要負責承受風載和其他橫向水平力。索塔是懸索橋的一個重要支撐構件,它主要以受壓狀態(tài)工作。為了減小由于荷載引起的撓度和振動,通常在橋面和吊桿之間設置加勁梁,并與纜索形成一個組合體系,從而提高橋梁的整體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懸索橋的設計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纜索的幾何形狀、材料的選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分配力和承擔重量,以達到安全可靠的承載能力。如圖甲所示,懸索橋是建橋工程上的壯觀景色,它的主要承重構件是懸索,懸索主要承受拉力。小明觀察了懸索橋后,想知道兩個拉力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與互成的角度有什么關系,于是他進行了如下探究。【項目分解】(1)查閱資料;(2)項目設計;(3)實際應用。【設計方案】如圖乙所示,用兩個互成角度的彈簧測力計拉固定在木板上的橡皮筋,根據(jù)拉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當每次把橡皮筋拉到相同位置時,可以認為這兩個拉力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相同。【項目實施】(1)按照設計方案,小明用兩個大小相等的拉力拉同一根橡皮筋完成了實驗,并將實驗結(jié)果記錄在下表中。(拉力F是拉橡皮筋到達預定位置的力)角度 0 30° 45° 60° 90° 120°拉力F1/N 2 2.1 2.2 2.3 2.8 4拉力F2/N 2 2.1 2.2 2.3 2.8 4拉力F/N 4 ①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兩個拉力F1與F2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與互成的角度有關,即當作用效果相同時,互成的角度越大,兩個拉力 越大 (填“越大”或“越小”)。②當兩個拉力互成的角度為0時,拉力F1與F2之和與拉力F的大小 相,當兩個拉力相等且角度互成180° 時,此時F1與F2是一對 平力,橡皮筋保持靜止狀態(tài)。越大 相等平衡(2)以上實驗中一個力F與兩個力F1和F2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相同,物理中把F叫做F1與F2的合力,F(xiàn)1、F2叫做F的分力。有人說合力一定比任意一個分力大,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你判斷這種說法是 錯誤 的,理由是: 當兩個分力之間的角度為120°時,分力的大小與合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3)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請你提出在家正確安裝晾衣架承重鋼絲(如圖丙所示)的建議: 考慮到兩條鋼絲的承拉能力,夾角不宜過大 。錯誤 當兩個分力之間的角度為120°時,分力的大小與合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考慮到兩條鋼絲的承拉能力,夾角不宜過大 (共15張PPT)第七章 力與運動第二節(jié) 力的合成知識點一 合力1. 如圖所示的情景中,兩個小孩能提起的一桶水,一個大人就能提起來。設兩個小孩的作用力分別為F1和F2,大人的作用力為F,這一現(xiàn)象表明:F的作用效果與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 相同 ,F(xiàn)是F1和F2的 合力 ,F(xiàn)1和F2是F的 分力 。相同 合力 分力 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二 探究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2. 小閩與實驗小組的同學一起探究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實驗過程如圖所示,橡皮筋原長為AE,在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伸長到AE'。(1)甲、乙、丙三次實驗中,都將橡皮筋拉伸至AE',目的是使每次實驗中力產(chǎn)生的 作用效果 相同,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作用效果 12345678910111213(2)通過比較圖 甲、丙 兩種情況,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 和 ,方向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3)通過比較圖乙、丙兩種情況,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 差 ,方向與 較大 (填“較大”或“較小”)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甲、丙 和 差 較大 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三 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3. (2024·漳州長泰區(qū)期中)在戶外實踐活動中,大壯與亮亮兩位同學配合用小車運農(nóng)作物。在斜坡上大壯在車前用200 N的力沿斜坡向上拉車,亮亮在車后用100 N的力沿斜坡向上推車,如圖所示,則車受到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分別是( A )A. 300 N,沿斜坡向上 B. 300 N,沿斜坡向下C. 100 N,沿斜坡向上 D. 100 N,沿斜坡向下A123456789101112134. (2024·龍巖校級段考)如圖所示,兩個人沿水平方向推一張桌子,力F1的大小為120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的大小為100 N,方向水平向左,則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與下列哪個力相同( D )A. 220 N,水平向右 B. 120 N,水平向右C. 100 N,水平向左 D. 20 N,水平向右D123456789101112135. 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1、F2)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已知F1=6 N,F(xiàn)2=4 N,則它們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可能是( D )A. 10 N,方向與F2方向相反 B. 10 N,方向與F1方向相反C. 2 N,方向與F2方向相同 D. 2 N,方向與F1方向相同D123456789101112136.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60 kg的小明站在電梯中,若電梯加速上升時電梯底部對他的支持力為700 N,則小明所受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大小為 100 N,方向 豎直向上 。(g取10 N/kg)100 豎直向上 123456789101112137. (2024·福州長樂區(qū)期中)在北京某科技館內(nèi),有一個風洞實驗室,一架模型飛機固定在托盤測力計上,如圖所示。無風時,托盤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2 N;當迎面吹著模型飛機的風速達到20 m/s時,托盤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7 N。可以判定模型飛機受到了一個新的力,根據(jù)你的分析,模型飛機受到的該力的大小為 5 N,方向 豎直向上 。5 豎直向上 123456789101112138. 關于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合力可能為0B. 合力可能與這兩個力的方向都不同C. 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個分力D. 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個分力A123456789101112139. (2024·福州鼓樓區(qū)校級期末)已知合力的大小為8 N,其中一個水平向左的分力為6 N,則在同一直線上另一個力的大小為( B )A. 2 N B. 2 N或14 NC. 2~6 N D. 6~14 NB1234567891011121310. 如圖所示,小君同學在大課間活動時踢毽子。已知毽子運動得越快,受到的空氣阻力越大,下列對毽子上下飛舞時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A )A. 上升過程中受到的合力大于下落過程中受到的合力B. 在最高點時受到的合力為0C. 下落過程中受到的合力越來越大D. 上升過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A1234567891011121311. 一個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的作用,若這兩個力的三要素相同(大小均為F),則它們的合力大小為 2F ,方向 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若將其中一個力反向且兩個力仍在同一直線上,則它們的合力大小為 0 。2F 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0 1234567891011121312. 將一個重5 N的蘋果豎直向上拋出,若蘋果在空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恒為2 N,則蘋果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合力為 7 N,合力的方向 豎直向下 ;蘋果在下降過程中受到的合力為 3 N,合力的方向 豎直向下 。7 豎直向下 3 豎直向下 1234567891011121313. 閱讀并計算:作用于同一點的兩個力的合成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如圖甲、乙所示,以表示F1和F2這兩個力的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這兩個鄰邊之間的對角線就代表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圖丙中F1和F2合力的大小為 50 N。50 12345678910111213(共17張PPT)第七章 力與運動專題二 力與運動綜合類型一 力與運動的關系1. 《墨經(jīng)·經(jīng)上》對力的定義:“力,形之所以奮也”,意為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下列現(xiàn)象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D )A. 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跳板被壓彎B. 被踢出的足球離開腳后仍能繼續(xù)前進C. 彈簧測力計下掛上重物后彈簧變長D. 水平拋出的皮球成一條弧線落回地面D1234567891011121314152. 如圖所示,小東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木箱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 木箱沒有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C. 小東推木箱的過程中,木箱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改變D. 小東推木箱的過程中,木箱的慣性變大C1234567891011121314153. (2024·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下圖是馬恒同學在公園里玩滑板車的情形。他站在滑板車上不斷蹬地,使滑板車沿水平方向前進。關于此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不斷蹬地使滑板車向前,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B. 停止蹬地滑板車就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慣性的作用C. 運動中的滑板車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D. 當滑板車停下時,他的慣性將會消失C123456789101112131415類型二 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分析其受力情況4. 如圖所示,窗玻璃上趴著一只壁虎。水平向右推窗玻璃,在壁虎隨窗玻璃一起向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壁虎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A )A. 豎直向上 B. 豎直向下C. 水平向左 D. 水平向右A1234567891011121314155. (2024·廈門期末)“騎行甘南之眼暢游青藏之窗”2024年甘南藏地傳奇自行車賽,于6月15日在甘南鳴槍開賽。如圖所示,運動員在水平地面上騎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與自行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 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自行車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 自行車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自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自行車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1234567891011121314156. 如圖所示,磁性黑板擦吸在豎直懸掛的黑板面上靜止不動,黑板由鐵質(zhì)材料制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黑板擦受到的重力與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B. 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壓黑板擦時,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增大C. 黑板擦對黑板的吸引力與黑板對黑板擦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D. 黑板擦受到的重力與黑板對黑板擦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A1234567891011121314157. 圖甲是小明進行爬桿訓練的示意圖。在某次爬桿訓練中,小明沿桿豎直向上運動的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A. 在0~6 s內(nèi),小明受到的重力比摩擦力大B. 在15~18 s內(nèi),小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C. 在6~15 s內(nèi),小明受到的重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D. 在0~18 s內(nèi),小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C1234567891011121314158. 如圖所示,用5 N的水平拉力F拉著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勻速運動,物體B相對地面靜止不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 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必須使木板A做勻速運動才能測出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B. 木板A對物體B摩擦力的大小為2 N,方向水平向右C. 物體B對木板A摩擦力的大小為3 N,方向水平向右D. 地面對木板A摩擦力的大小為3 N,方向水平向右B1234567891011121314159. (2024·廈門一中段考)如圖所示,小明用8 N的力水平推著一輛重100 N的購物車勻速前進,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臺階,他馬上用20 N的水平拉力向后拉購物車,使其減速。購物車減速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為 8 N,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為 28 N。8 28 12345678910111213141510. 如圖所示,當右端掛一個重為10 N的物體A時,物體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現(xiàn)在要使物體B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應在物體B上施加一個水平向 左 、大小為 20 N的拉力。左 20 123456789101112131415類型三 由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11. 如圖所示,小明在公園里蕩秋千,假如小明蕩到左邊最高點時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將會( D )A. 繼續(xù)向左運動 B. 從左向右運動C. 豎直向下運動 D. 靜止不動D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如圖所示,氫氣球下系著一個重物,它們以某一速度勻速上升,在上升的過程中,繩子突然斷開,以下情況可能出現(xiàn)的是( C )A. 重物立即下落,氫氣球繼續(xù)上升B. 重物繼續(xù)上升,速度越來越快C. 氫氣球繼續(xù)上升,速度越來越快D. 氫氣球繼續(xù)上升,速度保持不變C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如圖所示,在沒有其他輔助的情況下,下列姿勢在水平地面上無法保持靜止的是( B )A B C DB12345678910111213141514. 如圖甲所示,一個重為2 N的鐵塊被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運動,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鐵塊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t=1 s時,鐵塊處于 靜止 狀態(tài),此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0 N;當t=3 s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2 N。 靜止 0 2 12345678910111213141515. 某次演練中,直升機懸停于高空。總質(zhì)量為80 kg(含傘)的傘兵,其所受的總重力為 800 N。傘兵跳傘后豎直降落,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請你根據(jù)圖像回答下列問題。(g取10 N/kg)8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在跳出直升機到打開降落傘前的這段時間內(nèi),傘兵從高處下落做 加速 (填“加速”或“勻速”)直線運動,這時傘兵受到的重力 大(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2)傘兵是在第 15 s時打開降落傘的。(3)在最后階段,傘兵勻速直線下降,此時他受到的阻力為 800 N。加速 大于15 800 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9張PPT)第七章 力與運動章末復習靜止勻速直線運動推理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靜止質(zhì)量質(zhì)量具有作用效果合力和這兩個力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同一相等相反同一條直線差較大的那個力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1. (2024·湖南)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保持同一小車每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只改變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的過程中只受摩擦力的作用B. 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相同C. 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時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 該實驗能直接驗證當物體受到的阻力為0時,物體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C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2024·山東棗莊)在體育測試中,小明同學擲實心球的場景如圖所示,圖中a點是實心球剛離開手的位置,實心球從a點上升到最高點b后下落到地面上的c點,然后滾動到d點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實心球從a點上升到b點,是因為實心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 實心球在b點的速度為0C. 若實心球在b點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則實心球做勻速直線運動D. 實心球從c點運動到d點停止,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C12345678910111213141516考點二 慣性3. (2024·黑龍江牡丹江)下列運動場景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C )A. 舉重運動員用力將杠鈴舉起B. 田徑運動員起跑時用力向后蹬地C. 標槍運動員投擲前向前助跑D. 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后不能立刻停下來C123456789101112131415164. (2024·山西)如圖所示,一輛公交車正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向右行駛,遇到突發(fā)情況緊急剎車時,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車內(nèi)拉環(huán)情形的是( A )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2024·四川自貢)在學校舉辦的一場足球比賽中,小明將球踢向球門,足球由于 慣性 在空中繼續(xù)飛行。若足球飛行過程中所有外力消失,則足球?qū)⒈3? 勻速直線運動 (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慣性 勻速直線運動 12345678910111213141516考點三 二力平衡及其應用6. (2024·江蘇鹽城改編)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紙片還能保持平衡的是( A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7. (2024·上海)物理王老師坐電梯回家時,電梯勻速上升。若他對電梯的壓力為F1,電梯對他的支持力為F2,他受到的重力為G,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A. F1>G B. F2>GC. F1和F2是平衡力 D. F2和G是平衡力D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2024·廣東廣州)如圖所示,把吸盤壓在豎直的玻璃墻上,擠出空氣,它就“吸”在玻璃墻上靜止不動,則吸盤所受的摩擦力( B )A. 方向豎直向下 B. 方向豎直向上C. 大于其所受的重力 D. 小于其所受的重力B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2024·江西)贛劇是江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如圖所示,某贛劇演員在水平舞臺上站立不動時,她受到的重力與舞臺對她的支持力是一對 平衡力 ,其中重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下 的。平衡力 豎直向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2024·江蘇鎮(zhèn)江)如圖所示,兩棋子靜止疊放在水平面上,上方棋子受力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 。用尺快速水平擊打下方棋子,上方棋子由于具有 慣性 ,其位置幾乎不變。當下方棋子飛出后,上方棋子受 重 力的作用而下落。平衡 慣性 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 (2024·四川遂寧)芳芳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當水平向左的拉力F=10 N時,物體B水平向左勻速運動(B足夠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 N且保持不變,此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4 N,物體B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6 N。4 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考點四 受力分析作圖12. (2024·山東臨沂)圖甲是天蒙山索道的吊廂隨鋼索向下方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景,圖乙是吊廂及吊廂內(nèi)物體的簡圖。請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O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 (2023·四川自貢)如圖所示,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物體A的受力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考點五 力與運動的關系14. (2024·四川廣安)關于廣安市中考體育測試場上出現(xiàn)的運動場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BA. 小聰進行1 000 m測試通過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B. 小明進行乒乓球測試時,乒乓球撞擊墻面被彈回,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小敏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一段距離會停下來,是因為足球未受到力的作用D. 小捷在跳繩測試中,起跳時她的重力和地面對她的支持力一定是一對平衡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 (2024·江蘇淮安改編)2024年2月17日,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在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拉開帷幕。下圖是短道速滑項目的精彩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以看臺上的觀眾為參照物,運動員是靜止的B. 運動員在轉(zhuǎn)彎過程中,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C. 運動員站立時對冰面的壓力和運動員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 運動員用力向后蹬地前行,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2024·湖北武漢)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返回艙在落地前的某段時間內(nèi)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若降落傘和返回艙受到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降落傘對返回艙的拉力為F,空氣對返回艙的阻力為f,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B )A. f+F=G1+G2 B. f+F=G2C. F=G1+G2+f D. F=G2+fB12345678910111213141516(共16張PPT)第七章 力與運動專題一 力學作圖類型一 平衡力作圖1. (2024·福建)在下圖中畫出靜止在水平冰面上冰壺的受力示意圖。第1題圖1234567891011121314152. 如圖所示,湯匙水平靜止在手指尖上,O為其重心。請畫出此時湯匙所受力的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3. (2024·四川德陽)如圖所示,用輕繩豎直懸掛一小球,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在圖中畫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4. (2024·福州閩侯期中)在圖中畫出勻速行駛的汽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的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5. (2024·甘肅臨夏州)某科技興趣小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用鉤碼讓菱形輕質(zhì)泡沫板(重力不計)保持靜止狀態(tài)。請在圖中畫出菱形輕質(zhì)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圖。(重心O已標出)1234567891011121314156. 逛商場時,小麗發(fā)現(xiàn)她乘坐的電梯是勻速上升的,如圖甲所示。圖乙為她乘坐電梯的示意圖,其中O為重心,請畫出此時小麗的受力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7. 如圖所示,物體A在物體B上,物體A沒有被固定,兩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圖中作出物體A的受力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1234567891011121314158. 如圖所示,質(zhì)地均勻的正方體木塊沿斜面勻速下滑,請畫出該過程中木塊的受力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9. 如圖所示,磁性黑板擦A可以吸在豎直金屬黑板面上不掉下來,O點為黑板擦的重心。請在圖中畫出黑板擦靜止吸在黑板面上時的受力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類型二 非平衡力作圖10. 圖甲是運載火箭在大氣層外加速升空的場景,圖乙是其示意圖,O點表示其重心,請在圖乙中作出火箭此時的受力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1. (2024·泉州泉港區(qū)期中)如圖所示,小車從斜面滑下后繼續(xù)沿水平面運動,請畫出此時小車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第11題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2. (2024·福州5月質(zhì)檢改編)小球懸掛在細線下方,請畫出小球擺動到如圖所示位置時的受力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3. (2024·泉州實驗中學期中)如圖所示,木塊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滑動并壓縮彈簧,請在O點畫出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4. 如圖所示,現(xiàn)將一袋大米無初速度地放在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畫出米袋剛放上傳送帶的瞬間所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5. 小明坐在行駛的列車上,發(fā)現(xiàn)桌面上的一個茶葉蛋突然由靜止向車后滾動,而桌上裝水的茶杯卻紋絲不動。請在圖中作出此時(列車正在向前加速行駛)茶杯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 牛頓第一定律(課件)2024-2025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pptx 7.2力的合成(課件)2024-2025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pptx 7.3 二力平衡(課件)2024-2025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pptx 專題一 力學作圖(課件)2024-2025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pptx 專題三 力學實驗(課件)2024-2025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pptx 專題二 力與運動綜合(課件)2024-2025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pptx 第七章 力與運動 章末復習(課件)2024-2025學年度滬科版物理八年級全一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