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宇宙航行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上節回顧其中G為引力常量,r為兩物體的中心距離,m為物體的質量。方向:在兩個物體的連線上。引力常量: G=6.67×10-11 Nm2/kg2上節回顧兩種計算星球引力地面(或某星球表面)的物體的重力近似等于萬有引力環繞天體所需的向心力由中心天體對環繞天體的萬有引力提供上節回顧萬有引力與重力關系Rrr=R+hh緯度越大,g越大。高度越大,g越小宇宙速度衛星需要多大速度才能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衛星繞地球近似可以看做勻速圓周運動衛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地球對衛星的萬有引力提供。已知地球半徑R=6400km,地球質量M=6.0×1024kg,衛星在地面附近環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所必須具有的速度有多大?用圓周運動解釋某人用速度v飛速奔跑,當他速度足夠快時,重力等于向心力,地球對人的支持力為0,可以得到G=9.8N/kg,R=6371kmv ≈7900m/s因此要發射一顆繞地球半徑運行的人造衛星,發射速度必須等于7.9km/s 。宇宙第一速度是最小的發射速度。所謂發射速度是指衛星在地面附近離開發射火箭的初速度。要發射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其發射速度就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最小發射速度,也是最大環繞(運行)速度。當衛星“貼著”地面飛行時,運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當衛星的軌道半徑大于地球半徑時,運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7.9km/s衛星在地面附近環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所必須具有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地球對衛星的引力提供衛星做勻速圓周運動計算方法一:地球表面重力提供向心力計算方法2:人造衛星的運動有何規律?根據萬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可以計算:三顆人造地球衛星A、B、C處于不同的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三顆衛星的線速度大小vaB. 三顆衛星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一定是FA>FB>FCC. 三顆衛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A>aB>aCD. 三顆衛星的運動周期TA>TB>TCC第二宇宙速度:11.2km/s發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衛星繞太陽作橢圓運動,成為一顆人造行星。如果發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衛星將掙脫太陽引力的束縛,飛到太陽系以外的空間。以這個速度發射,物體剛好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作用,永遠的離開地球而繞太陽運動。第三宇宙速度:16.7km/s以這個速度發射,物體剛好能擺脫太陽引力的束縛而飛到太陽系以外。近地衛星人造衛星在地球表面做圓周運動的周期最小是多少?=84.6min或:思考:人造衛星的周期能否為24小時?人造衛星的周期能否為24小時?同步衛星地球同步衛星:相對于地心靜止的人造衛星,它在軌道上跟著地球自轉,同步地做勻速圓周運動,它的周期:T=24h同步衛星只能分布在赤道上方的一個確定軌道上 ,即同步衛星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重合,衛星離地面高度為定值。對同步衛星:其r、 v、ω、T 、a均為定值同步衛星的高度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同步通訊衛星軌道半徑:同步衛星的速度將地球質量M及軌道半徑r代入,可得同步通訊衛星的速率由此解出: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衛星的發射若發射速度大于7.9km/s,則衛星將會做離心運動如圖所示,a、b、c是地球大氣層外圓形軌道上運行的三顆人造衛星,a和b的質量相等,且小于c的質量,則( )A.b所需向心力最小B.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D.b、c的線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線速度ABD我國“中星11號”商業通信衛星是一顆同步衛星,它定點于東經98.2度的赤道上空,關于這顆衛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A.運行速度大于7.9 km/sB.離地面高度一定,相對地面靜止C.繞地球運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角速度大D.向心加速度與靜止在赤道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BC我國發射了一顆繞月運行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設該衛星的軌道是圓形的,且貼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81,月球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約為7.9 km/s,則該探月衛星繞月運行的速率約為( )A.0.4 km/s B.1.8 km/s C.11 km/s D.36 km/sB如圖4所示,在同一軌道平面上的幾個人造地球衛星A、B、C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某一時刻它們恰好在同一直線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根據v= 可知,運行速度滿足vA>vB>vCB.運轉角速度滿足ωA>ωB>ωCC.向心加速度滿足aA<aB<aCD.運動一周后,A最先回到圖示位置C三種宇宙速度同步衛星近地衛星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