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7張PPT)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特點—與時俱進具體體現—井岡山精神、雷鋒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等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精神: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原因民族精神高揚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必要性: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重要性/作用:強大精神支柱;牢固精神紐帶;不竭精神動力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價值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中國價值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必要性:文化傳統、歷史命運、基本國情重要性/作用:集中體現;價值標準;價值追求、價值導向、價值引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對青少年的要求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祖國統一家國情懷反對民族分裂活動“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港澳問題—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解決臺灣問題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維護祖國統一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課標領航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考點一 民族精神(九上 P67~68) ▲ (1)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易錯警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新。(2)特點: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的內涵、特點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67) (1)本質: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2)重要性: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九上 P67) (1)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表現為敢為人先。(2)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表現為自強不息。(3)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表現為同舟共濟。(4)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表現為志存高遠。愛國主義的本質及重要性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精神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68) (1)內涵: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2)重要性:①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②偉大建黨精神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強大動力。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及重要性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68)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等。(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抗美援朝精神、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3)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北京冬奧精神等。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表現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67、P69) ▲ (1)必要性: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重要性/作用: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識記關鍵詞】民族精神:精神支柱+精神紐帶+精神動力。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原因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九上 P69) ▲ (1)對國家: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2)對他人: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3)對自身:在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續表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熱圖解說2024 年 8 月 19 日是第七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節日主題是“崇尚人文精神,彰顯醫者仁心”。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拓展提升1. 民族精神與中國夢的關系:民族精神為實現中國夢提供精神動力;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2. 當代弘揚民族精神的途徑。(1)國家:①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②加強法治建設,為弘揚民族精神提供法治保障;等等。(2)青少年:①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②閱讀優秀歷史文化讀物、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了解歷史;③傳唱經典歌曲;④學習和宣傳英雄模范人物事跡,繼承優良傳統;⑤傳承英烈精神,捍衛英烈榮光;等等。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新題速遞1. 名師原創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某校研學社團開展“了解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的主題研學活動:活動一:參與粵游粵紅———首屆廣東紅色旅游季活動啟動儀式。 在該活動儀式上發布了 10 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涵蓋“誓師北伐、八一星火、東縱抗戰路、社會主義建設工程、改革開放”等十大主題。 線路將廣東眾多革命遺址主題景點串珠成線,讓游客了解廣東紅色歷史,體驗紅色文化,感受紅色精神,激發文旅市場活力。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活動二:參與十座博物館研學活動。 他們參觀了廣東各地的十座博物館,經過參觀了解到,百年奮斗進程中,廣東涌現出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留下了鮮明的南粵印記。 其中有“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的華南地區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楊匏安;有賣房賣地籌集革命經費,殷殷熱血薦軒轅的著名工人運動領袖楊殷;有堅持真理,敢為人先,為探索廣東改革開放在全國先行一步“殺出一條血路”的老書記習仲勛。(1)結合活動一分析,廣東發布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有哪些意義?(4 分)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答案:(1)①有利于游客了解廣東紅色革命歷史,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激發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②有利于游客體驗紅色文化,感受紅色精神,培養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③有利于借助紅色旅游鑄魂育人,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2)結合活動二,談談我們中學生應如何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6 分)答案:①要弘揚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愛國主義情懷,將個人理想與祖國建設緊密結合,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責任。 ②要像革命先烈一樣樹立堅定理想信念,為未來的人生指明前進方向。 ③要弘揚革命先烈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勇于克服一切困難和挑戰。 ④要學習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為社會進步和人民福祉貢獻力量。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考點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九上 P71) ▲ (1)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2)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70~72) (1)必要性: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我們必然堅守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又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價值觀。(2)重要性: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中國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共識,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70~72) 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識記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標準+價值追求+價值導向+價值引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72) (1)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2)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青少年應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熱圖解說這 24 字要求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凝結為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 中國精神必須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前提下,把長期以來我們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拓展提升中華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聯系:中華傳統美德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止于至善的價值導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契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新題速遞2. 名師原創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材料一:有一家特殊的洗車店,店里有六個員工和一個年輕的老板,老板負責平常與顧客溝通,六個員工圍繞在僅有的一個洗車位前,有的用水槍噴車身,有的用抹布擦拭,這些員工都是唐氏綜合征患者,心智僅停留在兒童的年紀,但他們干活很賣力;洗車店的創辦人名叫季輝,是一名退役的舉重運動員,他自己給員工做培訓,手把手地教導他們洗車的每一個環節,一個動作教上百次,賺的錢都用來發工資,甚至還要貼錢。 他希望能讓這些年輕人可以自食其力,逐漸融入社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目前,季輝正準備籌辦第二家洗車店,為更多的唐氏兒提供就業的機會。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1)季輝想讓唐氏兒活得被看見,我們應從季輝身上看見什么?(4 分)答案:①踐行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樂于助人的傳統美德;②用認真、勤勞、善良、堅持、責任、勇敢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③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等等。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材料二 :“二月天楊柳醉春煙/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間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綠如藍……”在龍年春晚中一首以春為意象的《上春山》成為大眾樂于傳唱和演繹的極佳文本。 在這首詞的背后,有著歐陽修、高鼎、杜甫等歷代文人筆下的春天,表達了中國古典詩詞中“春”的多種意境;歌詞雖富含詩韻,但其以口語化的串聯方式和疊置式的構思布局,使詞曲緊扣,合力十足;詞曲作者經常去少數民族居住的大山深處采風,獲得許多信息和靈感,這首歌以貴州春天的景色和民俗為靈感,將音樂、詞曲、編曲完美融合……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2)《上春山》歌曲中傳遞了哪些正能量?(6 分)答案:①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②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③實踐出真知,堅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等。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考點三 祖國統一(九上 P97~99) (1)原因:①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 ②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 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③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做法:①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②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③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的原因及做法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99)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①基本內容: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②地位:“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3)“一國”和“兩制”的關系:“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內涵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100~101) (1)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港澳回歸對“一國兩制”實施的現實意義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100) (1)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易錯警示】澳門是我國的特別行政區,“澳人治澳”意味著澳門實行高度自治。(2)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如何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100) (3)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4)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何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102) ▲ (1)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2)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變式設問: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3)必要性(重要性):①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②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102) ▲ (4)有利條件: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②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102~103) 意義 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意義及做法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續表(九上 P102~103) 做 法 (1)國家: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②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易錯警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2)兩岸同胞:①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②深化兩岸融合發展;③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意義及做法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實例助解“第八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鹽亭縣舉辦。 嫘祖是軒轅黃帝的元妃,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也是桑蠶文化和絲綢文化的發明創造者,與黃帝、炎帝同為中華人文始祖。 兩岸各界同胞攜手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增強兩岸同胞的民族歸屬感、尊嚴感和榮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新題速遞3. 名師原創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近來,全國各地文旅行業內卷,梧州市某校九年級(3)班同學以“文旅出圈后”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新聞播報一: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出圈,當地吃飯和住宿沒有出現漲價、宰客等現象,政府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的行為,政商合力將“物美價廉”進行到底。新聞播報二:某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段麻辣燙視頻,畫面中的麻辣燙色澤誘人,讓甘肅天水的麻辣燙火爆出圈。 比麻辣燙更滾燙的,是甘肅天水的熱情。 當地組織了公交專線送游客就餐,還加強檢查,保證食品質量,景區也紛紛推出門票優惠等政策。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1)在某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從‘打卡’冰城哈爾濱,到熱捧甘肅麻辣燙,都不乏臺灣游客的身影。 他們親臨大陸后不僅快速地融入并享受其中,而且還改變了對大陸的原有看法。 對此你怎么看? ”請運用“中華一家親”的相關知識,模擬新聞發言人進行回答。(6 分)答案: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②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 ③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④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2)新趨勢·提建議 作為廣西人,我們也希望這“潑天富貴”降臨廣西,請你結合哈爾濱冰雪之旅和甘肅天水麻辣燙的成功經驗,運用所學知識為廣西文旅出圈提出合理建議。(5 分)答案:政府:①發揮網絡的宣傳推動作用,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打造城市名片,發揮文化對經濟的帶動效應;③積極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企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經營,營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個人:積極踐行中華傳統美德,以禮待人,誠信待人。 廣西特色:充分利用“三月三”傳統節日,打造廣西特色品牌,文化與經濟深度融合。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3)新形式·推薦旅游景點 壯美廣西,“桂”在靈山秀水,“桂”在歷史傳承,“桂”在砥礪前行,“桂”在團結奮斗。 歡迎東北“凍梨”及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到廣西開啟一場奇妙旅程。 請你推薦一處“壯美廣西·‘桂’在歷史傳承”的研學旅游景點,并說明推薦理由。(4 分)答案:梧州騎樓城———學習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文化認同感。 桂林湘江戰役紀念館———游覽革命史跡,賡續紅色血脈,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考向一 民族精神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素材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推出五集紀錄片《絕筆》(信仰篇),深度挖掘十位革命先烈的臨終絕筆,生動展現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和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他們有臨刑前笑對死亡的張云峰,從容道別后慷慨就義的史硯芬;有拋卻生死、只為中國的劉伯堅,以筆代槍、初心不移的方志敏;有警示戀人、直面殺戮的林勃,留下“與妻書”、血濺沙場的查茂德;有七次入獄、不改其志的駱何民,投筆從戎、堅定向陽的李卡;以及在隱蔽戰線中出生入死、以身殉難的謝士炎、朱楓。 ①他們用深情寫下革命的浪漫詩篇,用血與淚凝成家國的誓言。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素材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 60 周年之時,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通過雷鋒精神激發人們思想道德建設熱情,凝聚全社會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和道德取向,打牢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引導黨員干部更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②不斷發展壯大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 ”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課內聯結信息①: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人民不僅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教材九上 P67)信息②: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教材九上 P69)探究與辨析(1)結合素材一,分析你從十位革命先烈身上汲取了哪些奮進力量。(4分)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答案:愛國主義精神、創造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奉獻精神。變式設問:十位革命先烈身上體現了哪些民族精神?提煉信息:他們用深情寫下革命的浪漫詩篇,用血與淚凝成家國的誓言。得出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2)結合素材二,說說新時代弘揚偉大的雷鋒精神的必要性。(6 分)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答案:①雷鋒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一部分。 ②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③有利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變式設問:分析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原因。提煉信息: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得出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考向二 祖國統一素材一:兩岸同胞在各領域、各階層、各年齡段之間都有充分的互動溝通:在媽祖、關帝等祖廟的祭拜活動中,臺灣眾多的宮廟代表和信眾來到大陸共襄盛舉,共敘法緣;在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舉辦期間,臺灣同胞熱心參與賽事和城市志愿服務活動,大陸觀眾積極為中國臺北選手加油吶喊,讓他們感受強烈的主場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在 2024 年新年賀詞中指出:“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①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素材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積極推進對臺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有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扎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但一個時期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加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一些外部勢力極力搞“以臺制華”,企圖阻擋中國實現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 ②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課內聯結信息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教材九上 P102)信息②: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教材九上 P102)探究與辨析(1)結合素材一,運用國情國策相關知識, 談談兩岸同胞為什么能夠進行充分互動。(4 分)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答案:兩岸同胞之所以能夠進行充分互動,是因為:①臺灣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不僅符合我國維護自身利益的要求,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兩岸具備充分互動的充分史實和群眾基礎;②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宮廟文化為兩岸同胞共敘法緣、充分互動提供了精神財富和精神紐帶;③黨中央從未放棄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努力,不斷為兩岸同胞交流、走動創造條件,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變式設問:我國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原因。提煉信息:兩岸同胞在各領域、各階層、各年齡段之間都有充分的互動溝通。得出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2)結合素材二,說明在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 如何推進祖國完全統一。(6 分)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答案:堅持黨的領導,落實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努力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決粉碎“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圖謀;團結臺灣同胞共同推進民族復興和國家完全統一。變式設問: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做法。提煉信息:黨中央堅強領導;推進對臺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臺獨”分裂活動;一些外部勢力極力搞“以臺制華”。得出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易錯易混1. 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2.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要求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 我們要從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開始,用這種價值觀來武裝自己,把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使我們的社會變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 這三者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4. 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不僅是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我們中學生也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同破壞國家統一的言行作斗爭。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培優專練1. 從《詩經》中的“夙夜在公”到《尚書》中的“以公滅私”,從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再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貫穿其中的傳統美德是( )A. 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B. 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C. 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D.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C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2. 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 偉大的建黨精神( )A. 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它具有鮮明的先進性和時代性B. 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新的內涵,是對原有精神體系的替代創新C. 屬于黨的特色,弘揚建黨精神,賡續紅色基因,與個人關系不大D. 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源泉和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由個人創造A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3. 新情境·日記 中學生小雯喜歡寫日記,下面是她某一天的日記內容,請你推測這篇日記的主題可能是 ( )A. 積極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B. 踐行雷鋒精神,爭做時代先鋒C. 尊敬長輩,理性與他們溝通D. 青少年應該養成親社會行為B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4. 新考法·擬訂標題 紀錄片《初心》通過拍攝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老兵的影像鏡頭,讓更多觀眾在回顧革命歷史的同時,深切感受到了浩氣長存的革命精神和不變初心。 給這則報道擬個標題,最合適的是 ( )A. 追尋英雄足跡,提升中華傳統美德B. 堅持守正創新,塑造時代文明形象C. 挖掘紅色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D. 銘記革命歷史,賡續傳承紅色根脈D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5. 跨語文·古語 以下古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準則匹配不一致的是 (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愛國②敬人者,人恒敬之———敬業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誠信④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友善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C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6.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馬英九一行時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中國人,沒有什么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么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么勢力能把我們分開。 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②“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④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反對分裂,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A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學生紅色研學再度開班,以下是某校九年級(1)班的同學們在韶山思政教育實踐營地的研學現場,現邀請你共同參與。【行程篇】活動將毛澤東廣場、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同志故居、韶山學校思政教育研學實踐營地串聯成線,通過展教結合、聆聽思政大課、召開主題班會等方式,把革命舊址變為“紅色教室”,用文物、史料打造“紅色教材”,推出了“電影黨史課”“音樂思政課”“音樂黨史課”,利用 VR、AR、3D 全息等數字技術,打造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的精品課程。這堂行走的大思政課,吸引著廣大青少年在研中學,研中悟。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1)請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活動為什么能吸引廣大青少年參與。(6 分)答案: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弘揚社會正氣,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感悟篇】在研學活動的主題班會上,同學們紛紛發表感悟,氣氛熱烈。肖同學:在“為人民服務”展廳,我了解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除了張思德,還有雷鋒、焦裕祿等一個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他們為人民服務的光輝,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張同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理想,不論環境怎樣惡劣他們都能堅持不懈,我們要以革命前輩為榜樣,為振興中華而讀書。劉同學:“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里”……現場講解讓我真正理解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精神,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要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教育主題四 家國情懷(2)新考法·寫青春誓詞 請結合本次研學活動,以“從韶山出發,向未來而行”為主題寫一份青春誓詞。(4 分)答案:樹立崇高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和奉獻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勇敢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磨礪堅強意志;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覺承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斗;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