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八省聯考試卷分析及后期復習思考一、試卷結構、題型、題量7單3多2實驗,3計算,共15題,100分,時長75分鐘知識涵蓋高中物理力、電、熱、光、原五塊內容;純力學為第2、4、5、6、10、12、13題,共7題,占分42分;純電學為第3、7、8、9、15題,共5題,占分35分;其余近代1題,光學1題,熱學1 題,共占23分。二、特點:1、各知識塊占比與老高考大至相同,有全局觀;2、總體難度不大,基本沒有過難、過偏的題,壓軸題難度略顯不夠;3、整卷計算量合適;避開用計算量來拉差距的做法;4、常規題占多數,新題新在情景和模型建構上,物理意義明確;但選擇題中加入了2道(第3、8題)純實驗探究的題,加強實驗是好事,但又會沖淡了重點知識的考查。電磁感應,深層次能量與動量守恒等問題的考查稍欠,應綜合考慮為好;5、個別題目的文字陳述、條件限定有待商榷,主要是第10、15兩題。三、對今后復習的指導深入剖析每一題的知識點、能力要求、及高考評價的“四性”,為今后復習提供依據和指導萬變不離其宗高中階段要求學生認識、理解、掌握及應用的物理知識,主要是經典物理學的基礎內容。由于它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嚴密的邏輯體系,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一門規律性極強的學科,是不會變的。萬變不離其宗宗一:知識宗“力和運動”是核心,“功和能”是主線。高中物理知識:兩大三小。一核心,一主線。兩大:力學、電學。高考重點,占比大。三?。海ㄔx修模塊)熱學、光學、近代物理。占比小一核心:牛頓定律,即力和運動關系一主線:能量,每一部份都有能量問題核心素養1、 物理觀念2、 科學思維3、 科學探究4、 科學態度與責任五大能力(老)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綜合能力4、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5、實驗能力。“宗二”:能力宗思維、方法、創新。核心素養,五大能力五種關鍵能力(新,以能力群理念為背景)一、以認識世界為核心的知識獲取能力群,二、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的實踐操作能力群,三、涵蓋關鍵思維能力的思維認知能力群1、理解能力(包括問題、證據、解釋、交流等要素)2、推理論證能力(科學思維、科學論證)3、模型建構能力(涵蓋分析綜合、運用數學等能力)4、實驗探究能力(整合“實驗能力”與“科學探究”)5、創新能力。就物理學科面言,有哪些改變?物理學科納入第二級必選,地位上升;力、電、熱、光、原全考,體系完整,難度加大;單科有成績,教師成就感大,壓力更大。取消高考大綱,新課教學和高考復習會無邊無限嗎?好在還有“高考評價體系”!這是命題人必須要考慮的,也是一線教師必須全面理解,進而指導整個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特別是二輪復習時更為重要!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一核、四層、四翼”!“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回答“為什么考”的問題;“四層”為高考的考查內容,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回答“考什么”的問題;“四翼”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回答“怎么考”的問題。核心價值(人才)學科素養(選才)必備知識(載體)中學教學關鍵能力(個體)高考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基礎性高考強調基礎扎實。要求學生調動單一的知識或技能解決問題。綜合性高考強調融會貫通。情境要求學生在正確思想觀念引領下,綜合運用多種知識或技能解決問題。情境高考題目有四個特性(復習目標)應用性高考強調學以致用要求學生在正確思想觀念引領下,綜合運用多種知識或技能來解決生活實踐中的應用性問題。創新性高考強調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要求學生在正確思想觀念引領下在開放性的綜合情境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形成創造性的結果或結論。情境情境情境物理觀念:物質觀、相互作用及運動觀、能量觀。側重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方面。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物理的學習,形成正確的物理觀念,并能運用物理觀念進行具體問題的分析和對實際物理現象的探究,從而運用科學的物理觀念進行自然界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然而,物理知識概念具有比較高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這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進行具體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從具體的現象中進行物理知識的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物理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穿新衣”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物理觀念的運用,將物理觀念有機的融入到學生知識的學習,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將物理概念、公式、定理有機的統一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思想方法,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第5題、12題、15題雖是創新題,但“根”都在常規知識上,要思考如何讓學生遇到也能解決?新情境下的常規題:第1、12、15題;直接用結論的題:第2、第9題、第10題的一個正確選項(B選項);聯考PDF試卷等質量兩發生彈性碰撞,一定互換速度。第14題答題示范。第15題二輪復習的一些必要做法1、大專題的再融合,再整合。如傳送帶與板塊(含有無外力情況)與追及問題的關聯,讓“狡滑的摩擦力”無處藏身;力和運動、動量、能量問題在純力學和電磁學中的融合,特別是在電磁感應背景下的融合;電場中的圖象問題尋找到正確理解的途徑;2、仿真(1)內容:研究高考題,已進入新高考的其它省往年的題;模擬題、資料題當做高考題對待(不適合自己學生的堅決刪去?。?br/>(2)形式:①橫向練:僅選擇題10道,25分鐘;僅實驗題2道,15分鐘;僅13、14兩題,25分鐘;僅15題, 10分鐘;②縱向練:套題模擬練,75分鐘(連排課),批閱、評講、精準反饋(智學網的統計很到位)交流展示;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答題時刻表,力求每一題都分配到時間,確保不漏掉會做的題,杜絕大題“開天窗”,對計算題有“書寫清楚,格式規范,詳略得當,寫就有分”的信念,多搶到3~5分是不難的,這是一個成功經驗!平時習慣好,有信心,高考成績必定不差。講評試題,不僅僅是給出答案,還要有的放矢選講部分題,從“審題、找關鍵信息、情境和規律間的理解(“翻譯”)等,實現情境具體化,實現快速有效答題。審題十字方針:“誰?”“在哪?”“啥變了?”“變成啥了”讓學生讀題有感覺,審題有方向,書寫有目的。充分利用新課學習、一輪復習時歸納總結出的“金句”快捷答題,提高做題效率。漢語中有成語,可快速表達或理解其語意。物理中也有很多類似這樣的“語句”,可稱為物理教學、物理學習、物理答題時的“物理金句”,有通用的,也應有教師個性化的“金句”。高中物理的一些基本問題謝謝大家!5、司機駕駛汽車以36km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勻速行駛,當司機看到標有“學校區域限速20kmh”的警示牌時,立即開始制動,使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減到小于20kmh的某速度,則該勻減速階段汽車的行駛時間和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9.0s,0.5m/s B.7.0s,0.6m/sC.6.0s,0.7m/s D.5.0s.0.8m/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