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1 鄧稼先 第1課時人物生平鄧稼先(1924.6—1986.7)1941——1945年,就讀于西南聯大,其間積極參加爭取民主、反對獨裁的愛國運動。1950年,獲美國普渡大學理論物理專業博士學位,旋即返回祖國。1950——1958年,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為我國核理論研究做了開創性的工作。1958年8月,調至“九院”,隱姓埋名,開始研究原子彈制造理論。1964年10月,領銜研制成功中國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6月,領銜研制成功中國第一顆氫彈。1985年8月,因受到核輻射而患癌,做切除直腸癌的手術。1986年3月,第二次手術。兩次手術期間,與于敏共同撰寫了關于中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1986年7月,逝世。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給他追授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素養目標任務一 知識積累(預習檢測)任務二 自讀課文,人物大事記任務三 默讀,析形象任務四 合作交流,問題探究任務五 品析語段,情感升華任務六 致敬英雄 擬寫頒獎詞1.了解時代背景,通讀全文,理解小標題的作用,梳理文章重要信息,理清鄧稼先的主要事跡。2.學習精讀,通過品味文中關鍵語句或段落,體會其語言表達效果;學習作者多角度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3.感受并學習鄧稼先崇高的品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知識積累(預習檢測)任務一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文體知識2.掌握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并能運用到寫作和日常生活中作者簡介楊振寧,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做出了多項卓越貢獻。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80年獲拉姆福德獎成。寫作背景本文選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報》。有改動。這是鄧稼先的好友楊振寧為他寫的一篇回憶錄性質的傳記。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病逝世,這位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第一線的科學家,結束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光輝一生。https://www.21cnjy.com/https://www.21cnjy.com/https://www.21cnjy.com/https://www.21cnjy.com/文體知識人物傳記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思想,根據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及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或說明而成。傳記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真實性和文學性。人物傳記讀準字音宰割( ) 鮮為人知( ) 至死不懈( )鞠躬盡瘁( ) 奠基( ) 元勛( )婦孺皆知( ) 孕育( ) 選聘( )謠言( ) 羅布泊( ) 無垠( )夐( ) 縈帶( ) 曛( )鋌( ) 晝夜( ) 燕然( )摯友( ) 彷徨( )zǎixiǎnxiècuìdiànxūnrúyùnpìnyáopōyínxiònɡyínɡxūntǐnɡzhòuyānzhìpánɡ多音字( )(鶯歌燕舞)( )(燕山)yànyān燕( )(開拓)( )(拓本)tuòtà拓( )(湖泊)( )(停泊)pōbó泊( )(海鮮)( )(鮮為人知)xiānxiǎn鮮( )(殷紅)( )(殷切)yānyīn殷理解詞語鮮為人知:婦孺皆知:當之無愧:家喻戶曉:可歌可泣:馬革裹尸:鋒芒畢露:層出不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很少有人知道。指人人都知道。承當某種榮譽或稱號毫不慚愧。每家每戶都知道。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死于戰場。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直到死為止。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詞 彷徨 猶豫同 兩者均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 異例 近義詞辨析不僅指心理上猶豫,還表現在行為上,多用于書面語中。指拿不定主意,側重于心理活動。① 我為此彷徨不前,不知何時能走出來。② 面對老師的詢問,胡峰猶豫起來:到底是如實相告呢,還是繼續撒謊?自讀課文,人物大事記任務二本文運用了主題式的小標題進行組合,每個小標題對應人物的一個大事件,請你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并思考這六個部分是否可以調換順序?為什么?By Yushen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借宏大歷史背景推出鄧稼先“兩彈”元勛介紹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鄧稼先與奧本海默與奧本海默對比烘托鄧稼先的品質民族感情?友情?為民族自豪,為鄧稼先驕傲“我不能走”鄧稼先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不怕犧牲永恒的驕傲對鄧稼先的總評價自主活動: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By Yushen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兩彈”元勛鄧稼先與奧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驕傲互學:組內交流這六個部分是否可以調換順序?為什么?并準備發言。By Yushen不能調換順序。第一部分是歷史背景,作為全文的引子,引出寫作對象鄧稼先;第二部分簡要介紹鄧稼先的生平貢獻;第三、四、五部分暗含時間線,是對第二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第六部分是總結評價。小組代表展示,其他同學認真聆聽,準備點評。總結小標題的作用小標題起到總領或概括文章的部分內容的作用,可以使文章脈絡更清晰,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在寫作時,可以使用小標題,體現文章脈絡和獨特個性。默讀,析形象任務三在文中勾畫出鄧稼先最讓你感動的事件或語言,并進行批注。用“從 (事、言),我感受到了一個_______鄧稼先”的句式說一段評述性的話。從他歷時28年成功設計了“兩彈”,把我國的國防武器提升到世界先進水平,我感受到了一個功勛卓著的鄧稼先形象。從他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后立即回國,我感受到了一個心系國家的鄧稼先形象。從他身患癌癥,經歷三次手術,病中仍關心著我國核武器的發展工作,我感受到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鄧稼先形象。從他在“文革”初期能說服兩派繼續工作,我感受到了一個沒有私心、受人尊敬的鄧稼先形象。鄧稼先是一位具有無私奉獻精神,把一切獻給科學、獻給祖國,不計個人名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偉大科學家。合作交流,問題探究任務四1.在寫鄧稼先之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年的歷史?2.文章既然是寫鄧稼先,為什么還要寫奧本海默?1.寫鄧稼先,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德國強占山東膠州灣,“租借”99年。俄國強占遼寧旅順大連,“租借”25年。法國強占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英國強占山東威海衛與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的時代。今天,一個世紀以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結構:引出本文的主要人物,為鄧稼先的出場做準備。內容:把鄧稼先放到更為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去,突出他的偉大成就。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民族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1.寫鄧稼先,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2.文章既然是寫鄧稼先,為什么還要寫奧本海默?奧本海默 鄧稼先國籍職務 功勞 學術水平 文化背景性格為人完成表格奧本海默 鄧稼先國籍職務 功勞 學術水平 文化背景性格為人鄧稼先與奧本海默的比較美國中國原子彈設計領導人本國原子彈工程成功的功臣相當美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鋒芒畢露善于辭令復雜的人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實真誠坦白“純”、樸實(同)(同)(同)(異)(異)(異)為什么要拿美國科學家奧本海默與鄧稼先作比較?通過對比,表現了鄧稼先那種中國學者特有的忠厚樸實、真誠坦白、心胸寬闊的氣質,正因為有如此好的品質,才得以團結眾多的科學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這樣也便自然而然地得出后文的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鄧稼先》朗讀.mp3 第1課 鄧稼先 第1課時 課件.pptx 視頻:今天,緬懷“兩彈元勛”鄧稼先.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