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季期末初中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學校:考生姓名:準考證號注意事項:1.本試卷為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全卷共11頁,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3.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無效。4.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筆跡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答在試卷上無效。5.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祝考試順利·第一部分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題2分,共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剛踏入初中生活的雨涵將下面兩句古語作為座右銘,寫在日記本上,主要想告訴自己古語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古語2: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A.正確認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B.調節負面情緒,勇于超越自我C.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D.珍惜美好年華,規劃初中生活2.在佛羅里達東海岸田徑賽中,蘇炳添與謝震業、吳智強和陳佳鵬,在男子4×100米接力比賽中獲得冠軍。這是蘇炳添首次出任接力第一棒,取得了比杭州亞運會奪冠快0.01秒的成績。蘇炳添身高只有1.72米,在跑步方面,他的步長非常吃虧,但是他充分發揮了爆發力突出、步頻快的特點。蘇炳添帶給我們的啟示是①不斷完善自己,促進自我發展②要善于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長處③要學會欣賞自己,主動忽略缺點④善于向他人學習,汲取他人長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1頁(共11頁)3.習近平總書記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強調,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這說明①閱讀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途徑②喜歡閱讀的人擁有高尚的道德③通過閱讀才能樹立崇高理想④閱讀有助于傳承中華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面是某校七(8)班班務日志的摘錄:3月29日,12名同學參加了公園管理部門開展的“約‘繪’春天”繪畫活動。4月25日,全班同學到水稻種植基地上勞動課,部分同學還操作了智能農機。5月12日,全班同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應急逃生演練活動。同學們在日志評論區紛紛留言。其中,正確的觀點是①小樂:社會實踐不是真正的學習活動②小秦:參加社會實踐可以代替課本知識的學習③小雨:我們可以從一切經歷中學習④小天:在實踐中體驗是學習的重要途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漫畫《家風》告訴我們A.用關愛傳承美好的親情3家風B.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C.學會溝通解決家庭矛盾D.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6.喜歡上馬拉松長跑的快遞小哥欒玉帥,在2024年“跑進”了巴黎奧運會。為了達到參賽要求,39歲的他雙腿綁10斤沙袋送貨,利用一切閑暇時間堅持高強度訓練,每個月跑步三四百公里。快遞小哥欒玉帥A.編織夢想,靜待花開B.勇于追夢,勤于圓夢C.忠于熱愛,追逐名利D.為了夢想,舍棄一切7.2024年是神舟一號發射成功25周年。25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圓滿完成34次飛行任務,將38人次航天員送入太空。中國航天人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實現登月夢想,接續前行。這表明①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②為了集體利益必須犧牲個人利益③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完全沖突④集體成員團結一致,開拓進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2頁(共11頁)2024 秋季期末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 14小題,每題 2分,共 2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A B D A B C A A D B C C D二、非選擇題(15題 10分,16題 10分,17題 12分,共 32分)15.(10分)(1)例答:①交友需要慎重選擇。小雨應拒絕見面,學會理性辨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②交友需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對方。關心朋友也要尊重對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可以給予朋友積極合理的建議,但不要替朋友做決定。③交友需要講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當朋友做錯事,甚至誤入歧途時,我們要堅持正確立場、不隨波逐流,并積極予以規勸,幫助朋友及時改正錯誤。 (每點 2 分,共 6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2)例答:①我們應該主動理解、關心老師。②我們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③我們要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以勤學好問、積極主動的態度積極與老師交往。(答出兩點即可,共 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16.(10 分) 例答:(1)①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②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③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減少校園事故的發生。(寫一點即可,2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②圖片展覽、黑板報、講座、演講比賽等。(每點 1 分,共 2 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③地點:十字路口。安全隱患:違反交通規則,容易造成意外傷害。(2 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2)例答:②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 ③要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方法;要磨煉意志,增強生命韌性;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每個角度答對一點即可得 2 分,共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17.(12分)(1)例答:①樹立人生目標,應當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結合。②我們要把個人的發展牢牢植根于國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③我們應該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④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時代,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⑤只有沉下心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才能在實踐中干出一番事業,書寫自己的人生華章。⑥在奉獻中走向偉大,成就精彩人生。(答對一點 2 分,共 6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2)例答:我的人生理想:成為一名律師,維護公平正義。具體行動:①努力學習,考上理想的大學,學習法律專業知識②參加大學里的模擬審判庭社團,通過參加活動提升專業素養。③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寒暑假走進法院旁聽,到律師事務所參加見習。(人生夢想 2 分。行動 4 分,每點 2 分。本題具有開放性,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共 12 題,每題 2 分,共 24 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D B A C B D A C B A C B二、非選擇題(共 4 題,共 36 分)30.[古代中國經濟發展](10 分)(1)春秋戰國時期。(1 分)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2 分)(2)商鞅變法。(1 分)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限制商業活動,對經商和懶惰的人進行懲罰。 (2分)(3)狀況:南方經濟得到了發展,物產豐富,人民生活富足。(2 分)關系:“無風塵之警”為南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使得“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成為可能。(2 分)31.[古代中國思想變化](8 分)局面:“百家爭鳴”。(2 分)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莊子。法家:韓非子。 (4 分)“臣”:是“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尊崇儒術。 (2 分)32.[古代的民族關系](8 分)1)漢民族與邊疆各少數民族雙向融合。(2 分)(2)漢初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武帝時大舉反擊,東漢時南匈奴歸附朝廷并融合。(2 分)(3)漢化舉措:推行漢化政策,如改漢姓、說漢話、穿漢服、與漢族通婚等。(2 分)影響:使鮮卑族的主體部分融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2 分)33.[經濟政策](10 分)示例:觀點:統治者實行正確的經濟政策,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論述:漢初,面對社會經濟凋敝的局面,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先后實行簡化法令、減輕田租、提倡節儉、減免租稅等政策,與民休息。這些寬松的經濟政策與秦朝橫征暴斂的嚴苛政策形成鮮明對比,其結果是秦朝迅速滅亡,而西漢初年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由此可見,制定并實行正確的經濟政策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繁榮至關重要,對則興國,錯則亡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鄂州市2024年秋季期末初中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試題答案.pdf 鄂州市2024年秋季期末初中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道法、歷史試題.pdf 鄂州市2024年秋季期末初中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道法試題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