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課題二溶解度第二課時教學課件+教案+導學案+作業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課題二溶解度第二課時教學課件+教案+導學案+作業設計

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
第九單元 課題2溶解度第2課時作業設計
【基礎篇】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加溶劑可以使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B.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
C.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含溶質更多
D. 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質
2.室溫下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鈉固體,充分攪拌后,尚有部分的固體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體全部溶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加水前一定是飽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飽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飽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不是飽和溶液
3.關于飽和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B.增加溶質可使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C.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D.同一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
4.如圖所示三個燒杯中各倒入100mL水,依次加入硝酸鈉并充分攪拌。已知加入硝酸鈉固體質量從①-③依次增多。據圖判斷燒杯中肯定是不飽和溶液的( )
A.① B.② C.①和② D.全部
5.20℃時,取氯酸鉀、硝酸鉀、氯化鈉、蔗糖各10g,分別加入50g水中(相關溶解度數據見表),充分溶解后有固體剩余的是(  )
物質 氯酸鉀 硝酸鉀 氯化鈉 蔗糖
20°C時溶解度/g 7.4 31.6 36.0 203.9
A.氯酸鉀 B.硝酸鉀 C.氯化鈉 D.蔗糖
6.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有一個大燒杯中裝著含有甲和乙的兩種飽和溶液,而且杯中還有少量甲和乙的固體存在。現將溫度由80℃降到2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杯中固體甲增多、固體乙減少
B.杯中一定有固體甲而不一定有固體乙
C.溶液中溶質甲減少、溶質乙增多
D.甲和乙的兩種溶液仍然是飽和溶液
7.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20℃時,100g水中能溶解36gNaCl,所以2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g
B.NaCl飽和溶液中加入大量水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少了
C.飽和溶液降溫后,都有溶質結晶析出
D.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相同
【創新篇】
一、單選題:
1.20℃時,取甲、乙、丙、丁四種純凈物各20g,分別加入到四個各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況如下表: (溫度保持在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體的質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飽和溶液 B.升溫后,甲中溶解的固體一定減少
C.四種溶液的質量關系為:甲=乙=丙=丁 D.溶液中所含溶質最多的為丙
2.下列實驗能用如圖表示的是( )
A.向硫酸鋁溶液中加入鋅粒
B.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
C.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
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鐵粉
3.現有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使它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加入硝酸鉀固體 B.降低溶液的溫度
C.蒸發一部分溶劑后再恢復到原溫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4.t℃時,欲使一接近飽和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分別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溫度,②升高溫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溶質。其中一定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只有① B. 只有④ C. ①③ D. ②④
5.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時,甲、乙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常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從溶液中獲得甲物質晶體
D.將t1℃時相等質量的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甲等于乙
6.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t2℃時,甲與乙的溶解度均為40g
B.t2℃時,30g固體乙溶解在50g水中形成飽和溶液
C.t3℃時,若將甲溶液由N點轉變為M點狀態,可采取添加溶質的方法
D.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3℃,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甲>乙
二、填空探究題:
1.20°C時, 將33克食鹽放入100克水中,食鹽全部溶解,此時溶液質量為_____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鹽又恰好全部溶解,則溶質為______克,現在溶液恰好飽和,此時溶液的質量為______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鹽,溶液的質量是______克。
2.如圖實驗,將水加入到裝有氫氧化鈉的試管中,觀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飽和石灰水(氫氧化鈣溶液)變渾濁,由此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
3.數據處理是對數據進行加工的過程,列表法和作圖法是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已知KNO3和K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8
KCl 17.6 31.1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20℃時,KCl的溶解度為: ;
(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溫度時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則溫度取值范圍是 。
(3)40℃時,將140gKCl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10g水后,析出KCl晶體質量為
(4)要使KNO3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方法是 。
(5)30℃時,將40gKCl加到10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
(6)將60℃時KNO3和KCl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析出晶體質量關系為________。
A.KNO3>KCl B.KNO34.如圖為a、b、c三種物質的密解度曲線。
(1)t2℃時,向50g的水中加入35g a物質,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g;
(2)t1℃時,相同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最多的是 (填“a”、“b”、“c”);
(3)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溶劑的質量由大到小的是 (填“a”、“b”、“c”);
(4)t2℃時,有一混和溶液中含有a、b、c三種溶質(彼此不發生化學反應)的質量相等,將其恒溫蒸發溶劑,析出的物質的先后順序是 (填“a”、“b”、“c”)。
答案
【基礎篇】:
1.A 2.A 3.B 4.A 5.A 6.D 7.D
【創新篇】:
一、選擇題:
1.D 2.D 3.D 4.B 5.A 6.D
二、填空探究題:
1. 133;36 ;136 ;136
2. 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
3.(1)34.0g
(2)20℃~30℃
(3)4
(4)降低溫度、增加溶質、恒溫蒸發溶劑
(5)27.0%
(6)D
4.75 b c>b>a cba人教版九年級化學 第九單元 課題2溶解度第2課時--教學設計
課標分析: 1. 認識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曲線的含義,能利用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度,能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例如,通過實驗探究或數據分析,理解不同溫度下物質溶解度的變化規律,并能以曲線形式準確表征。 2. 能根據溶解度曲線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理解結晶現象并能進行相關應用。如解釋為什么有些物質采用降溫結晶,而有些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從溶液中獲取晶體,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會有晶體析出等。 3. 通過溶解度曲線相關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圖表中獲取信息、分析數據、歸納總結以及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從溶解度曲線的宏觀表象理解物質溶解的微觀本質)、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利用溶解度數據構建曲線模型并進行推理分析)、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探究影響溶解度的因素并繪制曲線)、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運用溶解度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如海水曬鹽等)。
教學分析: 《溶解度》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課題2的內容。主要學習固體溶解度、氣體溶解度以及混合物分離方法。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和應用,并為以后學習溶液的濃度、酸堿鹽的相關知識作了鋪墊。溶解度的教學主要涉及概念教學、定量分析方法教學、物質分離方法教學等,這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化學與生活生產的緊密關系。本節內容屬于化學核心素養的基本素養,也是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的必需知識,在初中化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學目標: 1.了解固體和氣體溶解度的概念,利用溶解性表格或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度,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2.通過描繪溶解度曲線,提升數據處理和圖形分析的能力,能根據不同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特征分析出物質提純的方法。 3.通過對溶解度的學習,感知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對實際生活、生產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進一步的認識嚴謹的態度在探究過程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理解影響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會根據溶解度表提供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會利用溶解度曲線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理解固體溶解度和氣體溶解度的概念。 2.理解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線的含義。
教法與學法: 問題衍生教學法、引導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汽水等。 學生準備:預習課本了解化學的內容。
教學思路: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展示“冬天撈堿、夏天曬鹽”的圖片。 【提問】 你知道為什么“冬天撈堿、夏天曬鹽”嗎 這其中蘊含著什么科學道理呢 觀看圖片。 思考,回答相關問題。 思考問題,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務一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活動1 探究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1.比較的標準 下列是幾位同學設計的比較氯化鈉和硝酸鉀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案,你認為合理的方案是哪個 【小結】 為比較物質溶解能力的大小應該控制溫度、溶劑的質量、溶液的狀態等因素一致。 2.溶解度的概念 【講解】 為了便于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大小,我們把在一定溫度下,物質在一定量溶劑里的溶解限度用溶解度來表示。 【提問】 通過上述比較,請給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下個定義。 【追問】 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再問】 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 g,表達什么意思呢 【講解】 物質的溶解度與溶解性之間存在如下關系: 溶解度/g (20 ℃)<0.010.01~11~10>10溶解性難溶微溶可溶易溶
觀看圖片,分析、比較,回答問題。 傾聽。 思考并回答問題: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 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回憶、思考、回答問題:溫度(外因)、溶質和溶劑的種類(內因)。 思考、討論、回答。 生1:在20 ℃時,100 g水里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鈉。 生2:在20 ℃時,100 g水里溶解36 g氯化鈉,溶液達到飽和狀態。 培養學生控制變量思想和科學探究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任務二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應用 活動2 探究固體的溶解度曲線 【過渡】 溶解度如何表示呢 1.列表法 溫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KCl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56.7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71.37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
【提問】 請查出20 ℃、40 ℃時,NaCl、KCl、NH4Cl、KNO3的溶解度分別是多少 【追問】 NaCl、KNO3的溶解度與溫度有什么關系 2.溶解度曲線 【提問】 在表中能查到25 ℃時這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嗎 【追問】 要查找25 ℃時這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怎么辦 結合數學中的函數圖像,你有辦法嗎 【探究】 根據表中數據,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在坐標紙上繪制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展示】 應用:從繪制的溶解度曲線上,查出上述幾種物質在25 ℃和85 ℃時的溶解度。 溫度/℃2585NaClKClNH4ClKNO3
觀察、分析,回答問題:20 ℃,NaCl、KCl、NH4Cl、KNO3的溶解度分別為36.0 g、34.0 g、37.2 g、31.6 g,40 ℃時,NaCl、KCl、NH4Cl、KNO3的溶解度分別是36.6 g、40.0 g、45.8 g、63.9 g。 回答問題: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回答:不能。 思考。 繪制曲線。 查出溶解度,填寫表格。 培養學生數據處理的能力。
【提問】 分析下面兩圖給出的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討論這些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從溶解度曲線中還能獲得哪些信息 【小結】 陡升型: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現為曲線坡度陡增,如KNO3、NH4NO3等。 緩升型: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表現為曲線坡度比較平緩,如NaCl。 下降型: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為曲線坡度下降,如Ca(OH)2。 3.解釋“冬天撈堿,夏天曬鹽”的原理。 【提問】 從氯化鈉的溶解度方面說說為什么用海水曬鹽法獲得氯化鈉晶體,而不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鈉晶體 【練習】 根據溶解度,請你解析“冬天撈堿,夏天曬鹽”的原理。 思考、討論交流,并完成下表。 內容表示意義點曲線上 的點兩曲線 的交點線面曲線以上 的區域曲線以下 的區域
思考并回答問題: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不大。 思考并回答問題:當季節從夏天變到冬天時,隨著鹽堿湖水溫度的下降,湖中食鹽的溶解度變化很小,而純堿的溶解度卻從38.0 g降至7.0 g,此時就會有純堿晶體從湖水中析出,并浮在湖面上。于是人們在冬天就可以在湖邊直接撈出堿來。 到了夏天,湖水溫度升高后,雖然食鹽和純堿的溶解度十分接近,但由于冬天純堿從湖水中析出并被撈出,導致湖水中純堿濃度降低,而食鹽的濃度幾乎沒變,即食鹽的濃度遠遠大于純堿的濃度。所以,水分蒸發后,食鹽會從湖水中以晶體析出,而純堿卻不會從湖水中析出。 引導學生用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線分別進行數據處理,體會二者的優缺點。 培養學生分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任務三 氣體溶解度 活動3 了解氣體溶解度 【過渡】 生活中我們還見過下面這些現象,你能解釋其原因嗎 燒水時水未沸騰前,有氣泡從水中逸出。 打開瓶蓋后汽水會自動噴出。 這些現象都與氣體的溶解度有關。 1.氣體溶解度的概念 【提問】 氣體溶解度的概念是什么 氣體溶解度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是什么 2.氣體溶解度的應用 【講解】 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氣。養魚池中常常由于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天氣異常等導致水中含氧量降低,造成缺氧,缺氧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魚大量死亡。因此,要設法增加水中的氧氣含量。如何增加養魚池水中的含氧量呢 【小結】 給養魚池水中增氧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方法是利用增氧機把水噴向空中或把水攪動起來,這樣可以增大空氣與水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水中氧氣的溶解量。在寒冷的冬季,北方養魚池的冰面上總要打很多洞,目的也是增加水中氧氣的溶解量。 交流、討論,回答問題:氣體的溶解度是指該氣體的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溫度時,在1體積水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 傾聽,思考,討論。 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化學問題。
課堂小結 【總結板書】 學生討論并歸納總結。 學會歸納總結并構建模型。
任務四 鞏固提高 活動4 課堂作業(見PPT) 完成相關練習。 鞏固和應用本節課所學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初中化學中的一個難點,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學習難度較大。教學中通過“冬天撈堿、夏天曬鹽”這一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現象導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在溶解度曲線圖的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自己構建可由溶解度曲線圖獲得的信息,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再設計一些小組競賽類的游戲環節。(共40張PPT)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2 溶解度
第二課時
1.了解固體和氣體溶解度的概念,利用溶解性表格或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度,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2.通過描繪溶解度曲線,提升數據處理和圖形分析的能力,能根據不同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特征分析出物質提純的方法。
3.通過對溶解度的學習,感知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對實際生活、生產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進一步的認識嚴謹的態度在探究過程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目標
新知導入
青海湖里含有豐富的食鹽(NaCl)和純堿(Na2CO3)資源,生活在湖區附近的人們習慣“夏天曬鹽,冬天撈堿”。
你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
如何定量的比較物質的溶解能力呢?
食鹽 白糖
下列情況能說明NaCl和KNO3的溶解性大小嗎?
思考討論
20 ℃
100 g水
40 ℃
100 g水
NaCl
KNO3
不能,應該在同一溫度下。
誰是溶解王
下列情況能說明NaCl和KNO3的溶解性大小嗎?
思考討論
20 ℃
20 g水
20 ℃
100 g水
NaCl
KNO3
不能,溶劑量應該相同。
誰是溶解王
下列情況能說明NaCl和KNO3的溶解性大小嗎?
思考討論
20 ℃
100 g水
20 ℃
100 g水
10 gKNO3
10 gNaCl
不行,應該達到飽和狀態。
誰是溶解王
下列情況能說明NaCl和KNO3的溶解性大小嗎?
思考討論
20 ℃
100 g水
20 ℃
100 g水
36 gNaCl
31.6 gKNO3
達到飽和狀態
達到飽和狀態
能,說明在20 ℃時,氯化鈉的溶解性更好。
誰是溶解王
比較固體物質在溶劑中溶解的最大質量
比較溶解性的大小
溫度
溶劑質量
達到飽和狀態
溶解的溶質質量
溶解度
如何來選定比較的標準呢?
定量地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應該控制一定的條件
一、固體溶解度意義
固體
溶解度
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 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注意】通常所說的溶解度指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
S
1.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
在100 g溶劑里
達到飽和
溶解度單位為“克”
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說明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而溶解度是定量衡量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 條件
· 標準
· 狀態
· 單位
四大
要素
2.固體溶解度的四要素
溫度 溶質的質量 溶劑的質量 飽和溶液的質量
1.“20 ℃時,氯化鈉固體的溶解度為36.0 g”,其含義是什么?
在20 ℃時,100 g水中溶解36.0 g氯化鈉固體,溶液達到飽和狀態。
在20 ℃時,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6.0 g氯化鈉固體。
2. “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 g”,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完成下表:
20 ℃
31.6 g
100 g
131.6 g
3.溶解度的意義
1. 把20 g某物質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飽和溶液,這種物質的 溶解度就是20 g。
2. 20 ℃時10 g氯化鈉溶解在水里制成飽和溶液,故20 ℃時氯化鈉 的溶解度是10 g。
未指明溫度
未指明溶劑的量
×
×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指明錯誤原因。
小試牛刀
3. 20 ℃時10 g 氯化鈉可溶解在100 g水里,故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 g。
4. 20 ℃時31.6 g 硝酸鉀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飽和,故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
未指明溶液的狀態是飽和
溶解度的單位是“克”
×
×
小試牛刀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指明錯誤原因。
溫度 溶劑 溶液狀態 溶質質量 溶解度
4.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20℃  
100g 
飽和 
36g 
36g 
50g 
飽和 
18g 
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外因有且只有溫度。
②當溫度改變時,如5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7.0g;
10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9.8g。
36g 
①當溫度不變時,改變溶劑和溶質的量,溶解度是否改變?
20℃  
當溫度不變時,物質的溶解度不變。
當溫度改變時,物質的溶解度改變。
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影響物質溶解度的因素
S
溶質的性質
溶劑的性質
溫度
溶質的性質
溶劑的性質
溫度
4.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解度的相對大小(20 ℃)
資料卡片:
注:難溶,習慣上稱“不溶”,絕對不溶的物質是沒有的。
.
.
.
0.01g
1g
10g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不)溶
20℃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
S >10克 10克~1克 1克~0.01克 <0.01克
例 20 ℃時碳酸鈣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鈣是 溶物質。
難(不)
5.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 解 度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列表法
用實驗的方法可以測出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提出問題
如何根據表中數據推測表中某一物質(硝酸鉀)在某一未測溫度(25℃、85℃)時的溶解度呢?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曲線法
溫度/℃ 0 20 40 60 80 9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02
0
溫度/℃
40
80
120
160
200
溶解度/g
20
40
60
80
100
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在坐標紙上繪制物質的溶解度變化曲線,這種曲線叫作溶解度曲線。
根據表中數據繪制曲線,并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1)繪制溶解度曲線
硝酸鉀
氯化鈉
溫度/℃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溶解度/g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0
氯化鉀
思考
根據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1)某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
例:10℃,硝酸鉀的溶解度約 ;
20g
(2)比較同一溫度,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
例:10℃時,S硝酸鉀 S氯化鉀
20℃時, S硝酸鉀 S氯化鉀
50℃時, S硝酸鉀 S氯化鉀



注意:
比較溶解度的大小,必須指明溫度;
作出垂直于這個溫度的直線進行比較
(2)應用溶解度曲線
硝酸鉀
氯化鈉
溫度/℃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溶解度/g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0
氯化鉀
(3)點的含義
曲線上的點:表示該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
表示形成的溶液恰好達到飽和
曲線下方的點:表示形成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N點是硝酸鉀的 溶液
曲線上方的點:表示形成的溶液為過飽和溶液
M點是硝酸鉀的 溶液
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不同的物質溶解度相同
P點表示 。
P
M
N
不飽和
飽和
底部固體有剩余
20℃時,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
(3)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硝酸鉀
氯化鈉
溫度/℃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溶解度/g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0
氯化鉀
(4)不同物質溶解度趨勢:
大多數物質(如KNO3)
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迅速增大(陡升型)
少數物質(如NaCl)
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緩慢增大(緩升型)
極少數物質(如Ca(OH)2)
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下降型)
(4)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律
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較大的物質。
①從A的溶液中提取A晶體,應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④B中含有少量A,提純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
③從B的溶液中提取B晶體,應采用__________方法。
蒸發溶劑
②A中含有少量B,提純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
蒸發溶劑
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不大的物質。
(5)溶解度的應用
你現在能解釋這是為什么了嗎?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
定義
對已有數據進行加工的過程
方法
列表和作圖
應用
科學研究、工農業生產和經濟活動等領域
目的
從大量的數據中,抽取出有價值的數據,通過處理、分析,發現規律
03
01
04
02
以表格或曲線的形式呈現物質的溶解度及其變化,就是對實驗測得的溶解度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的結果。
1. 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
A.2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4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采用降溫的方法可以將乙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
D.60℃時,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質量為200g
B
小試牛刀
1.氣體溶解度的概念
三、氣體溶解度
氣體的溶解度是指該氣體的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溫度時,在1體積水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氣體
溶解度
101 kPa、一定溫度
1體積水
達到飽和
溶解度單位為“體積”
· 條件
· 標準
· 狀態
· 單位
四大
要素
2.氣體體溶解度的四要素
打開汽水時,汽水會自動噴出
燒水過程中氣泡逐漸上浮
打開汽水時,壓強減小,CO2 溶解度減弱,所以從水中逸出
溫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氣溶解度減弱,從水中逸出
隨著壓強的增大,氣體的溶解度增大
隨著溫度的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
影響氣體
溶解度的因素
根據這些生活現象,你能推測出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嗎?
3.影響氣體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內因
外因
溶質和溶劑本身的性質
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
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
溫度
壓強
3.影響氣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氣體溶解度 固體溶解度
條件 壓強為101 kPa、一定溫度時 一定溫度下
標準 1體積水 100 g溶劑
單位 體積 克(g)
影響因素 內因 物質本身的性質
外因 溫度和壓強 溫度
四、氣體溶解度和固體溶解度的比較
如何增加養魚池中的含氧量
養魚池中常常由于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天氣異常等等導致水中含氧量降低,造成魚缺氧,缺氧嚴重時會造成魚死亡。
氧氣不足,魚浮頭
利用增氧機把水噴向空中或把水攪動起來
增大空氣與水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水中氧氣的含氧量
冬季,北方養魚池的冰面上打洞,增加水中氧氣的溶解量。
1. 生活中的下列現象,不能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是(  )
A.燒開水時,水沸騰前有氣泡冒出
B.喝下冰鎮汽水后,感覺到有氣體沖到鼻腔
C.打開啤酒瓶蓋時,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魚常躍出水面
C
小試牛刀
溶解度
氣體溶解度
固體溶解度
概(四要素)
概念
影響因素
在一定溫度下
100 g溶劑
達到飽和
單位(克)
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
溫度:溶解度曲線隨溫度變化的規律
影響因素
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
溫度、壓強
課堂小結
101 kPa、一定溫度
1體積水
達到飽和
溶解度單位為“體積”
概念(四要素)
概念
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
溶解度曲線
1.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溶質的性質 ②溫度 ③壓強 ④溶質的質量 ⑤溶劑的性質
⑥溶解時是否攪拌或振蕩 ⑦固體物質的顆粒大小
A. 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①④⑥ D. ②⑥⑦
A
鞏固提升
2. (教材P41圖改編)如圖為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30 ℃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約
為0.15 g
B. 加熱飽和澄清石灰水,石灰水
會變渾濁
C. 降低溫度可以將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轉化成不飽和溶液
D. 將40 ℃時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
D
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
氫氧化鈣
溫度降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增大。
溫度降低,溶質和溶劑的量未發生變化,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




3. 20 ℃時,溶解度在10 g以上的物質為易溶物質;溶解度在1~10 g的物質為可溶物質;溶解度在0.01~1 g的物質為微溶物質;溶解度小于0.01 g的物質為難溶物質。20 ℃時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如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物質名稱 氫氧化鈣 碳酸鈉 氯酸鉀 硝酸銨
溶解度(g) 0.165 21.5 7.4 190.0
(1)氫氧化鈣屬于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難溶”,下同)物質,氯酸鉀屬于_______物質。
(2)20 ℃時,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_g硝酸銨固體。
微溶
可溶
190.0
4.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t1℃時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2) t3℃時A的溶解度為 。
(3) P點的含義是 。
(4)N點為A的 ,可通過 的方法使它變為飽和。
80g
在該溫度下,A、C的溶解度相同
不飽和溶液
加A物質
BCA
5.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乙>丙
B.在t2℃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都會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D.當乙的飽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析出丙
B
Have a rest
天道酬勤
成功源于自信人教版九年級化學
第九單元 課題2溶解度第2課時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溶解度的含義
2.能準確描述固體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
3.初步學習繪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線,體驗數據處理的過程,學習數據處理的方法
4.知道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會利用氣體溶解度的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學習過程
一、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二、固體溶解度的四要素
三、溶解度的意義
1.“20 ℃時,氯化鈉固體的溶解度為36.0 g”,其含義是什么?
2. “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 g”,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完成下表:
溫度 溶質的質量 溶劑的質量 飽和溶液的質量
小試牛刀: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指明錯誤原因。
1. 把20 g某物質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飽和溶液,這種物質的 溶解度就是20 g。
2. 20 ℃時10 g氯化鈉溶解在水里制成飽和溶液,故20 ℃時氯化鈉 的溶解度是10 g。
3. 20 ℃時10 g 氯化鈉可溶解在100 g水里,故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 g。
4. 20 ℃時31.6 g 硝酸鉀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飽和,故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
四、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資料卡片:溶解度的相對大小(20 ℃)
20℃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
S >10克 10克~1克 1克~0.01克 <0.01克
注:難溶,習慣上稱“不溶”,絕對不溶的物質是沒有的。
例 20 ℃時碳酸鈣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鈣是 溶物質。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2.曲線法
六、應用溶解度曲線
根據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1)某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
例:10℃,硝酸鉀的溶解度約 ;
(2)比較同一溫度,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
例:10℃時,S硝酸鉀 S氯化鉀
20℃時,S硝酸鉀 S氯化鉀
50℃時,S硝酸鉀 S氯化鉀
(3)點的含義
曲線上的點:表示該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
表示形成的溶液恰好達到飽和
曲線下方的點:表示形成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N點是硝酸鉀的 溶液
曲線上方的點:表示形成的溶液為過飽和溶液
M點是硝酸鉀的 溶液
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不同的物質溶解度相同
P點表示 。
(4)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律
大多數物質(如KNO3)
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迅速增大(陡升型)
少數物質(如NaCl)
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緩慢增大(緩升型)
極少數物質(如Ca(OH)2)
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下降型)
(5)溶解度的應用
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較大的物質
①從A的溶液中提取A晶體,應采用_______方法。
②A中含有少量B,提純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不大的物質。
③從B的溶液中提取B晶體,應采用__________方法。
④B中含有少量A,提純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小試牛刀
1. 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
A.2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4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采用降溫的方法可以將乙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
D.60℃時,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質量為200g
七、氣體溶解度
氣體溶解度的概念:
氣體體溶解度的四要素
影響氣體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小試牛刀
1. 生活中的下列現象,不能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是(  )
A.燒開水時,水沸騰前有氣泡冒出
B.喝下冰鎮汽水后,感覺到有氣體沖到鼻腔
C.打開啤酒瓶蓋時,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魚常躍出水面
鞏固提升
1.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溶質的性質 ②溫度 ③壓強 ④溶質的質量 ⑤溶劑的性質
⑥溶解時是否攪拌或振蕩 ⑦固體物質的顆粒大小
A. 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①④⑥ D. ②⑥⑦
2. (教材P41圖改編)如圖為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30 ℃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約為0.15 g
B. 加熱飽和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會變渾濁
C. 降低溫度可以將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轉化成不飽和溶液
D. 將40 ℃時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
3. 20 ℃時,溶解度在10 g以上的物質為易溶物質;溶解度在1~10 g的物質為可溶物質;溶解度在0.01~1 g的物質為微溶物質;溶解度小于0.01 g的物質為難溶物質。20 ℃時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如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氫氧化鈣屬于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難溶”,下同)物質,氯酸鉀屬于_______物質。
(2)20 ℃時,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_g硝酸銨固體。
4.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t1℃時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2) t3℃時A的溶解度為 。
(3) P點的含義是 。
(4)N點為A的 ,可通過 的方法使它變為飽和。
5.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乙>丙
B.在t2℃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都會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D.當乙的飽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析出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华亭县| 镇雄县| 秦安县| 交口县| 平潭县| 翁牛特旗| 商水县| 赞皇县| 分宜县| 特克斯县| 房产| 仁怀市| 化隆| 凌云县| 伊川县| 南汇区| 社会| 合肥市| 庄浪县| 嵊州市| 应城市| 沙雅县| 兴国县| 岢岚县| 昌邑市| 湘西| 抚宁县| 保康县| 永州市| 南部县| 乐昌市| 炉霍县| 商洛市| 岑巩县| 宜兴市| 花莲市| 衡阳县| 新民市| 雷波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