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 必修 第二冊(魯科)自制米酒——領略我國傳統釀造工藝的魅力1.回顧我國食品釀造的悠久歷史,了解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的關系。2.認識釀造工藝中的有機化合物及其反應,學會從化學的視角分析、解釋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討論釀造米酒的最佳條件,體會調控反應條件的重要性。【項目活動1】 調研我國古代的釀造工藝1.釀酒原理谷粒發芽或發霉時會滋生毛霉菌、酵母菌等,毛霉菌會分泌出糖化酶,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會水解成 。這些糖類化合物在酒化酶(由酵母菌分泌)的作用下可分解生成乙醇。以葡萄糖為例,其分解反應如下: 。2.釀醋原理醋酸是釀造得到的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被空氣氧化而成的。糧食釀醋的發酵過程可以簡單的表示為:淀粉釀醋過程中,在發酵生成醋酸的同時,還有其他有機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發生相應的轉化,如丁醇被氧化生成丁酸,葡萄糖被氧化生成葡萄糖酸、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等。這些有機酸與醇類進一步反應生成具有芳香味的 ,從而使釀出的醋香鮮味美。1.下列關于用糯米制作米酒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酵過程需要接種乳酸菌B.發酵過程需要保持空氣流通C.發酵過程需要控制好溫度D.蒸熟糯米后馬上加入酒曲2.《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二十三種利用谷物釀制食醋的工藝。其經歷的三個主要發酵過程為糖化→酒化→醋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糖化過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B.傳統釀醋工藝均經歷了釀酒的過程C.酒化和醋化都要在有氧環境中進行D.發酵液的溫度控制到“小暖如人體”的程度是為了提高酶的活性3.下面分析正確的是( )A.“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只發生了物理變化B.“日照澄州江霧開”中伴有丁達爾效應C.杜康用高粱釀酒的原理,是通過蒸餾法將高粱中的乙醇分離出來D.“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新醅酒”即新釀的酒,在釀酒過程中,葡萄糖發生了水解反應4.淀粉通過如圖所示轉化可以得到多種有機物:(1)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以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填序號)。a.石蕊試液 b.淀粉碘化鉀溶液c.碘水(2)B是一種單糖,則B的名稱是__________。(3)B轉化為C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分子B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生成兩分子D,D與乙酸、乙醇均能發生酯化反應,且D的結構中含有甲基,則D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項目活動2】 釀制米酒1.谷物釀酒的條件控制(1)關鍵反應條件: 。酒曲相當于反應的 ,不同的谷物需要 的酒曲;反應溫度不宜過低或過高——過低不利于反應的進行,過高則可能 。(2)其他反應條件使用 的原料,容器及涼開水,以防止對釀酒不利、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其他細菌的滋生;將酒曲與原料 ,以使反應充分發生;注意 ,以保證酵母菌在缺氧條件下更好地使葡萄糖轉化為二氧化碳和乙醇;等等。2.米酒的蒸餾(1)蒸餾原理利用液體混合物或液體—固體混合體系中各組分 的不同,使 組分先蒸發再冷凝,從而實現混合物有關成分的分離,是 和 兩種操作的聯合。(2)蒸餾實驗裝置(3)蒸餾結果將酒精度較低的釀造酒加熱蒸餾時,由于乙醇的沸點較水 ,控制一定的溫度,可使加熱時產生的蒸氣中乙醇的濃度 。收集蒸氣并經過 ,得到的酒液無色,氣味辛辣濃烈,其酒精度可超過 。5.我國明代《本草綱目》中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燒酒”條目下寫道:“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边@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 B.升華C.蒸餾 D.干餾6.下圖是幾種常見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a只能是淀粉B.反應①②③均為取代反應C.利用糧食釀酒經過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學變化過程D.乙酸乙酯的羧酸類同分異構體只有1種7.在蒸餾實驗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溫度計的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B.冷凝管中冷卻水的流向是從上向下流C.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D.加熱時,蒸餾燒瓶下面要墊石棉網8.富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可以釀酒。在釀酒過程中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發酵為酒精。香甜的酒釀就是利用該原理,用酒曲酶(俗稱酒藥)制作的,家庭一般制作酒釀的簡單流程圖如下:(1)配平化學方程式:(C6H10O5)n(淀粉)+____H2OnC6H12O6(葡萄糖)。(2)如溫度、水分等因素控制不當,易導致乳酸量過多而味偏酸,請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6H12O62________(乳酸)。(3)成熟的酒釀放置時間越長酒味越濃,因為更多的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發酵分解為酒精(C2H5OH)和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學 必修 第二冊(魯科)自制米酒——領略我國傳統釀造工藝的魅力1.回顧我國食品釀造的悠久歷史,了解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的關系。2.認識釀造工藝中的有機化合物及其反應,學會從化學的視角分析、解釋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討論釀造米酒的最佳條件,體會調控反應條件的重要性。【項目活動1】 調研我國古代的釀造工藝1.釀酒原理谷粒發芽或發霉時會滋生毛霉菌、酵母菌等,毛霉菌會分泌出糖化酶,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會水解成麥芽糖、葡萄糖。這些糖類化合物在酒化酶(由酵母菌分泌)的作用下可分解生成乙醇。以葡萄糖為例,其分解反應如下:C6H12O6(葡萄糖)2C2H5OH+2CO2↑。2.釀醋原理醋酸是釀造得到的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被空氣氧化而成的。糧食釀醋的發酵過程可以簡單的表示為:淀粉葡萄糖(麥芽糖等)乙醇乙酸釀醋過程中,在發酵生成醋酸的同時,還有其他有機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發生相應的轉化,如丁醇被氧化生成丁酸,葡萄糖被氧化生成葡萄糖酸、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等。這些有機酸與醇類進一步反應生成具有芳香味的酯,從而使釀出的醋香鮮味美。1.下列關于用糯米制作米酒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酵過程需要接種乳酸菌B.發酵過程需要保持空氣流通C.發酵過程需要控制好溫度D.蒸熟糯米后馬上加入酒曲答案 C2.《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二十三種利用谷物釀制食醋的工藝。其經歷的三個主要發酵過程為糖化→酒化→醋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糖化過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B.傳統釀醋工藝均經歷了釀酒的過程C.酒化和醋化都要在有氧環境中進行D.發酵液的溫度控制到“小暖如人體”的程度是為了提高酶的活性答案 C解析 酒化應在無氧環境下,醋化是乙醇被氧氣氧化為乙酸的過程,需在有氧的環境下,故C錯誤。3.下面分析正確的是( )A.“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只發生了物理變化B.“日照澄州江霧開”中伴有丁達爾效應C.杜康用高粱釀酒的原理,是通過蒸餾法將高粱中的乙醇分離出來D.“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新醅酒”即新釀的酒,在釀酒過程中,葡萄糖發生了水解反應答案 B解析 A項,涉及碳酸鈣的分解反應,反應中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B項,霧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項,高粱中不含乙醇,而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醇;D項,葡萄糖是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4.淀粉通過如圖所示轉化可以得到多種有機物:(1)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以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填序號)。a.石蕊試液 b.淀粉碘化鉀溶液c.碘水(2)B是一種單糖,則B的名稱是__________。(3)B轉化為C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分子B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生成兩分子D,D與乙酸、乙醇均能發生酯化反應,且D的結構中含有甲基,則D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答案 (1)c (2)葡萄糖(3)C6H12O62C2H5OH+2CO2↑(4)CH3CH(OH)COOH【項目活動2】 釀制米酒1.谷物釀酒的條件控制(1)關鍵反應條件:使用酒曲和控制溫度。酒曲相當于反應的催化劑,不同的谷物需要不同的酒曲;反應溫度不宜過低或過高——過低不利于反應的進行,過高則可能導致酒曲中的酶失活。(2)其他反應條件使用干凈的原料,容器及涼開水,以防止對釀酒不利、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其他細菌的滋生;將酒曲與原料充分拌勻,以使反應充分發生;注意密封,以保證酵母菌在缺氧條件下更好地使葡萄糖轉化為二氧化碳和乙醇;等等。2.米酒的蒸餾(1)蒸餾原理利用液體混合物或液體—固體混合體系中各組分沸點的不同,使低沸點組分先蒸發再冷凝,從而實現混合物有關成分的分離,是蒸發和冷凝兩種操作的聯合。(2)蒸餾實驗裝置(3)蒸餾結果將酒精度較低的釀造酒加熱蒸餾時,由于乙醇的沸點較水低,控制一定的溫度,可使加熱時產生的蒸氣中乙醇的濃度增加。收集蒸氣并經過冷卻,得到的酒液無色,氣味辛辣濃烈,其酒精度可超過60%vol。5.我國明代《本草綱目》中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燒酒”條目下寫道:“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 B.升華C.蒸餾 D.干餾答案 C6.下圖是幾種常見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a只能是淀粉B.反應①②③均為取代反應C.利用糧食釀酒經過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學變化過程D.乙酸乙酯的羧酸類同分異構體只有1種答案 C解析 淀粉和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都是葡萄糖,A錯誤;反應②是分解反應,B錯誤;用糧食釀酒時,先在糖化酶作用下水解為葡萄糖,然后在酵母作用下轉變為乙醇,都是化學變化,C正確;乙酸乙酯的羧酸類同分異構體有CH3CH2CH2COOH和(CH3)2CHCOOH兩種,D錯誤。7.在蒸餾實驗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溫度計的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B.冷凝管中冷卻水的流向是從上向下流C.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D.加熱時,蒸餾燒瓶下面要墊石棉網答案 B解析 冷卻水從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使冷凝效果更好,故B錯誤。8.富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可以釀酒。在釀酒過程中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發酵為酒精。香甜的酒釀就是利用該原理,用酒曲酶(俗稱酒藥)制作的,家庭一般制作酒釀的簡單流程圖如下:(1)配平化學方程式:(C6H10O5)n(淀粉)+____H2OnC6H12O6(葡萄糖)。(2)如溫度、水分等因素控制不當,易導致乳酸量過多而味偏酸,請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6H12O62________(乳酸)。(3)成熟的酒釀放置時間越長酒味越濃,因為更多的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發酵分解為酒精(C2H5OH)和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n (2)C3H6O3 (3)C6H12O6(葡萄糖)2C2H5OH+2CO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項目 自制米酒——領略我國傳統釀造工藝的魅力 - 學生版.docx 微項目 自制米酒——領略我國傳統釀造工藝的魅力.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