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 必修 第二冊(魯科)第2課時 核外電子排布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核心素養 學業要求建立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元素性質與物質性質之間的關系,從物質的微觀結構說明同類物質具有相似性質的原因。 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能畫出1~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了解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和化合價的關系。 3.能用原子結構知識解釋元素性質及其遞變規律,并能結合實驗及事實進行說明。一、核外電子排布1.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1)依據:多電子原子中電子能量不同,運動區域離核遠近不同。(2)電子層與電子能量的關系電子層序數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電子層符號 O P Q電子能量與電子離核距離(3)排布規律①各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是 (n表示電子層數)。②各原子最外層上能容納的電子數不超過 個(第一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 個)。2.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結構示意圖如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二、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1.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的 密切相關。(1)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 (氦原子除外,它的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原子結構穩定,原子既不容易獲得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2)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于4,原子較易 電子形成陽離子。(3)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于或等于4,原子較易 電子形成陰離子。2.元素的化合價與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特別是 有關。3.元素原子得失電子的能力與原子的 均有關系。若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則 ,原子越難失電子、越容易得電子;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則 ,原子越容易失電子、越難得電子。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在多電子原子里,電子的能量不完全相同。( )(2)能量高的電子在離核近的區域內運動。( )(3)M層為最外層時,最多容納18個電子。( )(4)某原子L層上電子數一定為K層上電子數的4倍。( )(5)非金屬元素原子不能形成簡單的陽離子。( )(6)化合物中金屬元素只顯正價,非金屬元素只顯負價。( )(7)硫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氧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8)相同物質的量的鎂、鋁失電子的數目鋁多于鎂,故鋁的金屬性更強。(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同,且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之和小于8,該元素為( )A.鋰 B.鈹C.氦 D.鈣3.下列數字為幾種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最多的是( )A.8 B.19C.16 D.9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中子數為10的氧原子:OB.Mg2+的結構示意圖:C.S2-的結構示意圖:D.中子數為16,質子數為15的原子結構示意圖: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上只有1個電子,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A.該元素可能是金屬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屬元素B.該元素一定是非金屬元素C.該元素的化合價只有+1價D.常溫常壓下,該元素的單質與水反應劇烈探究一 核外電子排布1.核外電子排布規律(1)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電子層。(2)原子核外各電子層最多容納2n2個電子。(3)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能超過2個);次外層電子數不超過18個(當K層或L層為次外層時分別為2個和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最多不超過32個。(4)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當M層不是最外層時,最多可以排18個電子,而當它是最外層時,最多可以排8個電子。2.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得到或失去一定數目的電子形成陰離子或陽離子,原子核不發生改變,只是核外電子(一般是最外層電子)數目發生了改變。因此,簡單離子可用離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其核外電子排布,如Mg2+和Cl-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和。(1)離子結構示意圖中,陽離子: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陰離子: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且差值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2)離子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電子一般為8電子穩定結構。(3)電子不一定排滿M層才排N層,如K和Ca的核外電子排布情況分別為K、Ca。(1)10電子微粒(2)18電子微粒1.下列說法中肯定錯誤的是( )A.某原子K層上只有一個電子B.某離子M層上和L層上的電子數均為K層的4倍C.某原子M層上電子數為L層上電子數的4倍D.存在核電荷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離子2.根據下列敘述,寫出粒子符號并畫出相應的結構示意圖。(1)A元素原子的M層電子數是L層電子數的一半:______________。(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1.5倍:______________。(3)C元素的+1價離子與Ne原子電子層排布相同:______________。(4)D元素原子的-2價離子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的:______________。(1)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存在倍數關系(前20號元素)①最外層電子數跟次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Be、Ar。②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是C。③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3倍的原子是O。④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4倍的原子是Ne。⑤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Si。(2)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2倍的原子:He、C、S,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3倍的原子:O。探究二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強弱的實驗探究1.方法導引(1)非金屬性、金屬性通常是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2)比較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可以通過比較元素的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氣的難易程度來判斷。2.鈉、鎂、鉀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鈉、鎂、鉀與水的反應 鈉與水劇烈反應,溶液變紅 鈉與冷水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無明顯現象 鎂與冷水不反應鉀與水劇烈反應,鉀瞬間熔化并燃燒,溶液變紅 鉀與冷水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2H2O===2KOH+H2↑結論:鈉、鎂、鉀置換出水中的氫時,由易到難的順序是K>Na>Mg,金屬性:K>Na>Mg。3.能說明鈉比鋁活潑的是( )A.最外層電子數鈉原子比鋁原子少B.相等物質的量的鈉和鋁分別和鹽酸反應,鈉產生的氣體少C.鈉與鋁的電子層數相等D.常溫下鈉能與水劇烈反應,而鋁不能4.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或2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B.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兩種微粒化學性質一定相同C.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相等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屬元素D.核電荷數為17的元素容易獲得1個電子(1)決定元素金屬性強弱的是元素原子失電子的難易程度,而不是失電子的多少。如鎂原子比鈉原子失電子數多,但鈉原子比鎂原子失電子容易,故鈉的金屬性比鎂強。 (2)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不一定為金屬元素,如H、He等;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的不一定為非金屬元素,如Po等。 (3)活潑金屬易形成陽離子,活潑非金屬易形成陰離子,但是碳難以形成C4-、C4+;氫元素可以形成H+和H-。本課小結課時作業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所表示的核外電子排布正確的是( )A. B.C. D.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電子的能量越低,運動區域離核越遠B.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即是核外電子的分層運動C.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都排有8個電子D.當M層是最外層時,最多可排布18個電子3.下列關于核外電子排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第二電子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為8B.次外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為18C.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的電子層一定是第一電子層D.最多可容納8個電子的電子層一定是第二電子層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a倍(a>1),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是( )A.2a+2 B.2a+10C.a+2 D.2a5.已知A的原子序數是x,B2-與A3+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B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A.x+5 B.x-5C.x+1 D.x-16.對于原子序數為1~18的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B.原子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屬元素D.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等于電子層數的元素只有2種7.下列結構示意圖所代表的微粒中,最難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A. B.C. D.8.元素X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元素Y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則元素X與元素Y形成常見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XY B.XY2C.X2Y D.XY39.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①③屬于不同種元素B.②③的化學性質相似C.④屬于離子,離子符號為Mg2+D.①表示的是稀有氣體元素10.有關短周期元素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原子形成簡單離子后,其最外層電子數可超過8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時,電子數越多,還原性越強C.原子核外電子中,位于最外層上的電子能量最高D.當最外層電子數變為4時粒子達穩定結構11.某粒子結構示意圖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粒子一定是陽離子B.該粒子一定是陰離子C.所帶電荷可能為n-8D.所帶電荷可能為n-1012.X、Y、Z、R是1~18號元素中的4種元素,它們的原子結構有以下特點:①元素X原子的M層比L層少3個電子;②元素Y的-2價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③元素Z原子的L層比M層多5個電子;④元素R原子的L層比K層多3個電子,其中還原性最強的是( )A.X B.YC.Z D.R二、非選擇題13.根據下列敘述,畫出對應微粒的結構示意圖。(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電子層數的3倍:________。(2)與Ar原子電子層結構相同的-1價陰離子:________。(3)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原子:________。14.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微粒呈電中性,一般不與其他元素的原子反應,則該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2)該微粒的鹽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現渾濁,則該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3)該微粒的氧化性很弱,但得到電子后形成的微粒的還原性很強,且構成該微粒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則該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4)該微粒的還原性雖弱,但失去電子后形成的微粒的氧化性很強,且構成該微粒的元素的原子得到1個電子即達到穩定結構,則該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15.有V、W、X、Y、Z五種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只有X、Z是金屬元素;V元素的一種核素原子核內無中子,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電子數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一半。回答下列問題:(1)V的一種核素中質子數為中子數的,則該核素的名稱為________,是制造________的原料。(2)W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3)X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4)Y的單質在加熱條件下與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Z的元素符號為________。1化學 必修 第二冊(魯科)第2課時 核外電子排布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核心素養 學業要求建立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元素性質與物質性質之間的關系,從物質的微觀結構說明同類物質具有相似性質的原因。 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能畫出1~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了解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和化合價的關系。 3.能用原子結構知識解釋元素性質及其遞變規律,并能結合實驗及事實進行說明。一、核外電子排布1.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1)依據:多電子原子中電子能量不同,運動區域離核遠近不同。(2)電子層與電子能量的關系電子層序數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電子層符號 K L M N O P Q電子能量與電子離核距離(3)排布規律①各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是2n2(n表示電子層數)。②各原子最外層上能容納的電子數不超過8個(第一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2.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結構示意圖如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二、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1.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1)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8(氦原子除外,它的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原子結構穩定,原子既不容易獲得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2)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于4,原子較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3)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于或等于4,原子較易獲得電子形成陰離子。2.元素的化合價與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數有關。3.元素原子得失電子的能力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核電荷數和電子層數均有關系。若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則核電荷數越大,最外層電子離核越近,原子越難失電子、越容易得電子;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則電子層數越多,最外層電子離核越遠,原子越容易失電子、越難得電子。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在多電子原子里,電子的能量不完全相同。( )(2)能量高的電子在離核近的區域內運動。( )(3)M層為最外層時,最多容納18個電子。( )(4)某原子L層上電子數一定為K層上電子數的4倍。( )(5)非金屬元素原子不能形成簡單的陽離子。( )(6)化合物中金屬元素只顯正價,非金屬元素只顯負價。( )(7)硫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氧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8)相同物質的量的鎂、鋁失電子的數目鋁多于鎂,故鋁的金屬性更強。( )答案 (1)√ (2)× (3)× (4)× (5)× (6)× (7)× (8)×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同,且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之和小于8,該元素為( )A.鋰 B.鈹C.氦 D.鈣答案 B3.下列數字為幾種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最多的是( )A.8 B.19C.16 D.9答案 D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中子數為10的氧原子:OB.Mg2+的結構示意圖:C.S2-的結構示意圖:D.中子數為16,質子數為15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答案 B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上只有1個電子,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A.該元素可能是金屬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屬元素B.該元素一定是非金屬元素C.該元素的化合價只有+1價D.常溫常壓下,該元素的單質與水反應劇烈答案 A解析 該元素可能是H、Na、K等,A正確,B錯誤;若為H,其化合價還有-1價和0價,C錯誤;若為H,常溫常壓下,其單質與水不反應,D錯誤。探究一 核外電子排布1.核外電子排布規律(1)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電子層。(2)原子核外各電子層最多容納2n2個電子。(3)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能超過2個);次外層電子數不超過18個(當K層或L層為次外層時分別為2個和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最多不超過32個。(4)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當M層不是最外層時,最多可以排18個電子,而當它是最外層時,最多可以排8個電子。2.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得到或失去一定數目的電子形成陰離子或陽離子,原子核不發生改變,只是核外電子(一般是最外層電子)數目發生了改變。因此,簡單離子可用離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其核外電子排布,如Mg2+和Cl-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和。(1)離子結構示意圖中,陽離子: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陰離子: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且差值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2)離子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電子一般為8電子穩定結構。(3)電子不一定排滿M層才排N層,如K和Ca的核外電子排布情況分別為K、Ca。(1)10電子微粒(2)18電子微粒1.下列說法中肯定錯誤的是( )A.某原子K層上只有一個電子B.某離子M層上和L層上的電子數均為K層的4倍C.某原子M層上電子數為L層上電子數的4倍D.存在核電荷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離子答案 C解析 如H,A正確;如K+,B正確;電子首先占據能量低的電子層,若M層上有電子則L層上必有8個電子,M層上不可能有32個電子,C錯誤;如O2-,D正確。2.根據下列敘述,寫出粒子符號并畫出相應的結構示意圖。(1)A元素原子的M層電子數是L層電子數的一半:______________。(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1.5倍:______________。(3)C元素的+1價離子與Ne原子電子層排布相同:______________。(4)D元素原子的-2價離子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的:______________。答案 (1)Si (2)B (3)Na+ (4)O2-(1)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存在倍數關系(前20號元素)①最外層電子數跟次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Be、Ar。②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是C。③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3倍的原子是O。④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4倍的原子是Ne。⑤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Si。(2)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2倍的原子:He、C、S,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3倍的原子:O。探究二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強弱的實驗探究1.方法導引(1)非金屬性、金屬性通常是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2)比較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可以通過比較元素的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氣的難易程度來判斷。2.鈉、鎂、鉀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鈉、鎂、鉀與水的反應 鈉與水劇烈反應,溶液變紅 鈉與冷水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無明顯現象 鎂與冷水不反應鉀與水劇烈反應,鉀瞬間熔化并燃燒,溶液變紅 鉀與冷水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2H2O===2KOH+H2↑結論:鈉、鎂、鉀置換出水中的氫時,由易到難的順序是K>Na>Mg,金屬性:K>Na>Mg。3.能說明鈉比鋁活潑的是( )A.最外層電子數鈉原子比鋁原子少B.相等物質的量的鈉和鋁分別和鹽酸反應,鈉產生的氣體少C.鈉與鋁的電子層數相等D.常溫下鈉能與水劇烈反應,而鋁不能答案 D4.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或2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B.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兩種微粒化學性質一定相同C.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相等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屬元素D.核電荷數為17的元素容易獲得1個電子答案 D解析 在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中,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有H、Li、Na,其中H為非金屬元素,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有He、Be、Mg,其中He為稀有氣體元素,A錯誤;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微粒O2-與Na+化學性質不相同,B錯誤;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相等的只有Be,它是金屬元素,C錯誤。(1)決定元素金屬性強弱的是元素原子失電子的難易程度,而不是失電子的多少。如鎂原子比鈉原子失電子數多,但鈉原子比鎂原子失電子容易,故鈉的金屬性比鎂強。 (2)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不一定為金屬元素,如H、He等;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的不一定為非金屬元素,如Po等。 (3)活潑金屬易形成陽離子,活潑非金屬易形成陰離子,但是碳難以形成C4-、C4+;氫元素可以形成H+和H-。本課小結課時作業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所表示的核外電子排布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 C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電子的能量越低,運動區域離核越遠B.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即是核外電子的分層運動C.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都排有8個電子D.當M層是最外層時,最多可排布18個電子答案 B解析 電子能量越低,運動區域離核越近,A錯誤;稀有氣體元素中He原子的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C錯誤;M層為最外層時,最多只能排8個電子,D錯誤。3.下列關于核外電子排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第二電子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為8B.次外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為18C.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的電子層一定是第一電子層D.最多可容納8個電子的電子層一定是第二電子層答案 D解析 由于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因此最多可容納8個電子的電子層不一定是第二電子層,D錯誤。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a倍(a>1),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是( )A.2a+2 B.2a+10C.a+2 D.2a答案 A解析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最外層不能超過8個電子,次外層不能超過18個電子。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a倍(a>1),所以該元素原子的次外層只能是K層,為2個電子;最外層是L層,該層電子數是2a,所以該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2a+2;再根據原子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核內質子數是2a+2。5.已知A的原子序數是x,B2-與A3+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B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A.x+5 B.x-5C.x+1 D.x-1答案 B解析 設B的原子序數為y,則x-3=y+2,y=x-5,B正確。6.對于原子序數為1~18的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B.原子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屬元素D.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等于電子層數的元素只有2種答案 C解析 在原子序數為1~18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有H、Li、Na,其中H是非金屬元素,故A錯誤;原子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有He、Be、Mg,其中He是非金屬元素,故B錯誤;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等于電子層數的元素有H、Be、Al 3種,故D錯誤。7.下列結構示意圖所代表的微粒中,最難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A. B.C. D.答案 A8.元素X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元素Y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則元素X與元素Y形成常見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XY B.XY2C.X2Y D.XY3答案 C9.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①③屬于不同種元素B.②③的化學性質相似C.④屬于離子,離子符號為Mg2+D.①表示的是稀有氣體元素答案 C10.有關短周期元素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原子形成簡單離子后,其最外層電子數可超過8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時,電子數越多,還原性越強C.原子核外電子中,位于最外層上的電子能量最高D.當最外層電子數變為4時粒子達穩定結構答案 C11.某粒子結構示意圖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粒子一定是陽離子B.該粒子一定是陰離子C.所帶電荷可能為n-8D.所帶電荷可能為n-10答案 D解析 該粒子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離子,若為陽離子,所帶電荷數為n-2-8=n-10;若為陰離子,所帶電荷數為2+8-n=10-n。12.X、Y、Z、R是1~18號元素中的4種元素,它們的原子結構有以下特點:①元素X原子的M層比L層少3個電子;②元素Y的-2價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③元素Z原子的L層比M層多5個電子;④元素R原子的L層比K層多3個電子,其中還原性最強的是( )A.X B.YC.Z D.R答案 C解析 由題給信息分析可知X、Y、Z、R分別為P、O、Al、N四種元素。其中Al為金屬元素,還原性最強,故C正確。二、非選擇題13.根據下列敘述,畫出對應微粒的結構示意圖。(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電子層數的3倍:________。(2)與Ar原子電子層結構相同的-1價陰離子:________。(3)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原子:________。答案 (1) (2) (3)14.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微粒呈電中性,一般不與其他元素的原子反應,則該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2)該微粒的鹽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現渾濁,則該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3)該微粒的氧化性很弱,但得到電子后形成的微粒的還原性很強,且構成該微粒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則該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4)該微粒的還原性雖弱,但失去電子后形成的微粒的氧化性很強,且構成該微粒的元素的原子得到1個電子即達到穩定結構,則該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答案 (1)Ar (2)S2- (3)K+ (4)Cl-解析 常見的18電子結構的微粒:Ca2+、K+、Ar、Cl-、S2-等,其中Ar呈電中性且不活潑,不易發生化學反應,故(1)中微粒為Ar。在這幾種微粒中,S2-能被溴水氧化為硫單質,出現渾濁,故(2)中微粒為S2-。氧化性很弱的微粒有Ca2+和K+,得到電子后形成的原子的還原性都很強,但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原子為K,故(3)中微粒為K+。具有還原性的微粒有S2-和Cl-,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即達到穩定結構,氯原子的氧化性很強,故(4)中微粒為Cl-。15.有V、W、X、Y、Z五種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只有X、Z是金屬元素;V元素的一種核素原子核內無中子,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電子數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一半。回答下列問題:(1)V的一種核素中質子數為中子數的,則該核素的名稱為________,是制造________的原料。(2)W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3)X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4)Y的單質在加熱條件下與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Z的元素符號為________。答案 (1)氚 氫彈 (2) (3)(4)Fe+SFeS (5)K解析 V元素的一種核素原子核內無中子,是H,質子數為中子數的的核素是H(氚),是制造氫彈的原料;W元素原子的L層電子數為2×3=6,則W是氧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也是6,故Y為硫元素。X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3,且核電荷數在8~16之間,故為鋁元素。核電荷數在16~20之間,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是鉀原子,則Z為鉀元素。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第2課時 核外電子排布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 - 學生版.docx 1.1 第2課時 核外電子排布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