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3 第2課時 乙酸(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3 第2課時 乙酸(含解析)

資源簡介

化學 必修 第二冊(魯科)
第2課時 乙酸
核心素養 學業要求
通過乙酸的學習,體會有機化學反應與無機化學反應在反應條件、反應試劑與生成物等方面的差異,深化“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性質決定用途”等學科觀念。 1.了解乙酸的組成、物理性質和主要應用。 2.掌握乙酸的主要化學性質,掌握酯化反應的原理和實驗操作。
一、乙酸的物理性質、結構和酸性
1.乙酸的物理性質
乙酸是食醋中的主要有機化合物,故乙酸俗稱醋酸。乙酸是一種有 氣味的 色液體,沸點為117.9 ℃,熔點為16.6 ℃;當溫度低于16.6 ℃時,乙酸就凝結成像冰一樣的晶體,所以無水乙酸又稱 。
2.乙酸的分子結構
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C2H4O2
官能團 空間填充模型
名稱 結構
3.乙酸的酸性
乙酸是一種常見的有機酸,其酸性 于硫酸、鹽酸等酸的酸性。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1)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
(2)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產生 。
(3)能與NaOH等堿發生 反應。
二、乙酸的酯化反應
1.酯化反應:酸與醇反應生成 的反應。酯化反應是 的。
2.乙酸與乙醇的酯化反應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a.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 生成 b.聞到 味
化學方程式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乙酸俗名為醋酸,食醋為純凈物。(  )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鑒別乙醇和乙酸。(  )
(3)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能和很多碳酸鹽反應生成CO2氣體。(  )
(4)乙酸和乙醇發生酯化反應時,乙酸表現出酸的通性。(  )
(5)制乙酸乙酯時,為提高乙酸的轉化率,可加入稍過量的乙醇。(  )
(6)乙酸和乙醇發生的酯化反應也屬于取代反應。(  )
2.下列關于乙酸的認識正確的是(  )
A.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是四元羧酸
B.標準狀況下,乙酸為冰狀固體
C.普通食醋中乙酸的含量為12%左右
D.乙酸有羧基和甲基兩種官能團
3.若將轉化為,可使用的試劑是(  )
A.Na B.NaOH
C.Na2CO3 D.NaHCO3
4.下列物質不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  )
A.HOCH2—CH==CH—COOH B.CH3CH2COOH
C.乙烷 D.CH3OH
探究一 認識乙酸的酸性
1.乙酸的酸性
(1)乙酸是一種弱酸,溶于水時可電離出H+:
CH3COOH??CH3COO-+H+。
(2)乙酸與活潑金屬的反應:
2CH3COOH+2Na―→2CH3COONa+H2↑。
(3)乙酸與堿或鹽的反應: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2.羥基氫原子的活潑性比較
乙醇 水 碳酸 乙酸
酸堿性 — 中性 弱酸性 弱酸性
電離程度 — 微弱電離 部分電離 部分電離
與Na反應的反應現象 緩和―→劇烈
與NaOH溶液 不反應 不反應 反應 反應
與NaHCO3溶液 不反應 不反應 不反應 反應
羥基氫原子的活潑性 CH3CH2OH弱酸指在溶液中不完全電離的酸,有機酸是弱酸中重要的一類,常見的家用弱有機酸包括醋內的乙酸,檸檬及不少水果內的檸檬酸等;無機酸當中如用作抗菌劑的硼酸,及用在汽水當中的碳酸和磷酸等。
1.下列物質都能與Na反應放出H2,其產生H2的速率由快到慢排列正確的是(  )
①C2H5OH?、贑H3COOH(溶液) ③H2O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2.普通的食醋中一般含3%~5%(質量分數)的乙酸,無水乙酸常被稱為冰醋酸。
回答下列問題:
(1)乙酸可用于除水垢,寫出乙酸與碳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說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________(填“強”或“弱”)。
(2)乙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寫出乙酸與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可燃燒,寫出乙酸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COOH反應的定量關系 1 mol —OH1 mol —COOHNa~H21~0.5 mol1~0.5 molNaOH—1 molNa2CO3~CO2—0.5~0.5 molNaHCO3~CO2—1~1 mol
探究二 乙酸的酯化反應
1.酯化反應的實質
即酸脫羥基、醇脫氫。
2.乙酸和乙醇酯化反應實驗的注意事項
(1)試劑的加入順序
先加入乙醇和乙酸,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濃H2SO4(或依次加入乙醇、濃硫酸、乙酸)。
(2)導管末端不能插入飽和Na2CO3溶液中,防止造成溶液倒吸。
(3)濃H2SO4的作用
①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
②吸水劑——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轉化率。
(4)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①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
②與揮發出來的乙酸反應生成乙酸鈉,除去乙酸。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層,便于分離得到酯。
(5)裝置
①長導管的作用:導氣兼冷凝。
②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6)產物分離
用分液法分離,上層油狀液體為產物乙酸乙酯。
(7)實驗中采取的加快反應速率的措施
①加熱。
②使用無水乙醇和冰醋酸,增大反應物濃度。
③使用催化劑。
(1)發生酯化反應時,有機羧酸分子斷C—O鍵,醇分子斷O—H鍵。 (2)乙酸乙酯可以看作C2H5OH(或CH3COOH)中的—OC2H5(或CH3CO—)取代了CH3COOH(或C2H5OH)中的—OH(或—OH上的氫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因此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3)可與醇發生酯化反應的酸既可以是有機羧酸(由烴基或氫原子和羧基相連構成的有機化合物稱為羧酸,飽和一元羧酸的通式是CnH2nO2(n≥1),甲酸是最簡單的羧酸),也可以是無機酸,如硝酸、硫酸等。 (4)①酯的結構簡式為,其中R1可以是H。稱為酯基。 ②酯化反應與水解反應的比較 酯化反應水解反應反應關系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斷鍵機理最佳加熱方式酒精燈外焰加熱熱水浴加熱反應類型取代反應
3.在乙酸、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H218O,過一段時間后,18O(  )
A.只存在于乙酸分子中
B.存在于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子中
C.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
D.存在于水和乙酸分子中
4.可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燈等在圖中均已略去)。請填空:
(1)試管a中需要加入濃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確的加入順序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防止a中的液體在實驗時發生暴沸,在加熱前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加熱試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燒杯中加有飽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反應前向b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呈紅色,反應結束后b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乙酸乙酯的注意事項 (1)乙酸乙酯的吸收一定注意防止倒吸,且吸收液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為NaOH溶液堿性很強,會使乙酸乙酯水解。 (2)實驗中小火加熱保持微沸,不能大火加熱,這樣有利于產物的生成和蒸發且減少反應物的蒸發。
本課小結
課時作業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乙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有機物,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乙酸的官能團為—OH
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C.乙酸能夠與金屬鈉反應產生氫氣
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
2.下列關于乙酸性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常溫下,乙酸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
B.冰醋酸是無水乙酸,不是乙酸的水溶液
C.乙酸能跟碳酸鈉溶液發生反應產生CO2
D.在發生酯化反應時,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氫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羥基結合生成水
3.下列有關酯化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醇與酸的反應都是酯化反應
B.酯化反應和中和反應原理一樣
C.酯化反應既屬于取代反應,也屬于可逆反應
D.酯化反應的機理是羧酸去掉氫原子而醇去掉羥基
4.如圖所示是某有機物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氫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則該物質不具有的性質是(  )
A.與氫氧化鈉反應 B.與稀硫酸反應
C.發生酯化反應 D.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5.實驗室用乙酸、乙醇、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熱后,在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無色油狀液體,當振蕩混合物時,有氣泡產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有部分H2SO4被蒸餾出來
B.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醇被蒸餾出來
C.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酸被蒸餾出來
D.有部分乙酸乙酯與碳酸鈉發生了反應
6.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藥物達菲,莽草酸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莽草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式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種官能團
C.可發生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羥基均能電離出H+
7.若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物中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22 B.20
C.18 D.19
8.枸櫞酸乙胺嗪可用于驅除腸道蟲病,其結構簡式為,下列物質中不能與枸櫞酸乙胺嗪反應的是(  )
A.乙酸 B.乙醇
C.碳酸鈉溶液 D.溴水
9.如圖為實驗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向a試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濃硫酸,再加冰醋酸
B.試管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實驗過程中發生倒吸現象
C.實驗時,加熱試管a的目的是及時將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應速率
D.可將飽和碳酸鈉溶液換成氫氧化鈉溶液
10.分子式為C5H10O2的酸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二、非選擇題
11.蘋果醋是一種由蘋果汁發酵而成的酸性飲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藥效。蘋果酸是一種常見的有機酸,其結構簡式為。
(1)蘋果酸的分子式為________。
(2)1 mol蘋果酸與足量金屬鈉反應,能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氫氣________L。
(3)蘋果酸可能發生的反應是________(填序號)。
A.與NaOH溶液反應
B.與石蕊試液作用
C.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
D.與乙醇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
12.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學制取乙酸乙酯的過程,請你參與并協助他們完成相關實驗任務。
【實驗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實驗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學均采用乙醇、乙酸與濃硫酸混合共熱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設計】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三套實驗裝置:
請從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的裝置中選擇一套作為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填“Ⅰ”或“Ⅱ”)。丙同學將Ⅰ裝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
【實驗步驟】(1)按選擇的裝置組裝儀器,在試管①中先加入3 mL乙醇和2 mL冰醋酸,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 mL濃硫酸,再加入2~3塊碎瓷片;
(2)將試管固定在鐵架上;
(3)在試管②中加入適量的飽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燈對試管①加熱;
(5)當觀察到試管②中有明顯現象時停止實驗。
【問題討論】a.步驟(1)中組裝好實驗裝置,加入樣品前還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根據試管②中觀察到的現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試管②中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從試管②中分離出乙酸乙酯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
12化學 必修 第二冊(魯科)
第2課時 乙酸
核心素養 學業要求
通過乙酸的學習,體會有機化學反應與無機化學反應在反應條件、反應試劑與生成物等方面的差異,深化“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性質決定用途”等學科觀念。 1.了解乙酸的組成、物理性質和主要應用。 2.掌握乙酸的主要化學性質,掌握酯化反應的原理和實驗操作。
一、乙酸的物理性質、結構和酸性
1.乙酸的物理性質
乙酸是食醋中的主要有機化合物,故乙酸俗稱醋酸。乙酸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沸點為117.9 ℃,熔點為16.6 ℃;當溫度低于16.6 ℃時,乙酸就凝結成像冰一樣的晶體,所以無水乙酸又稱冰醋酸。
2.乙酸的分子結構
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C2H4O2 CH3COOH
官能團 空間填充模型
名稱 結構
羧基 —COOH
3.乙酸的酸性
乙酸是一種常見的有機酸,其酸性弱于硫酸、鹽酸等酸的酸性。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1)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2)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產生H2。
(3)能與NaOH等堿發生中和反應。
二、乙酸的酯化反應
1.酯化反應:酸與醇反應生成酯和水的反應。酯化反應是可逆的。
2.乙酸與乙醇的酯化反應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a.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生成 b.聞到香味
化學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乙酸俗名為醋酸,食醋為純凈物。(  )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鑒別乙醇和乙酸。(  )
(3)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能和很多碳酸鹽反應生成CO2氣體。(  )
(4)乙酸和乙醇發生酯化反應時,乙酸表現出酸的通性。(  )
(5)制乙酸乙酯時,為提高乙酸的轉化率,可加入稍過量的乙醇。(  )
(6)乙酸和乙醇發生的酯化反應也屬于取代反應。(  )
答案 (1)× (2)√ (3)√ (4)× (5)√ (6)√
2.下列關于乙酸的認識正確的是(  )
A.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是四元羧酸
B.標準狀況下,乙酸為冰狀固體
C.普通食醋中乙酸的含量為12%左右
D.乙酸有羧基和甲基兩種官能團
答案 B
3.若將轉化為,可使用的試劑是(  )
A.Na B.NaOH
C.Na2CO3 D.NaHCO3
答案 A
解析 —COOH和—OH均可與Na發生置換反應,可實現轉化,A正確;醇羥基與NaOH、Na2CO3、NaHCO3均不反應。
4.下列物質不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  )
A.HOCH2—CH==CH—COOH B.CH3CH2COOH
C.乙烷 D.CH3OH
答案 C
探究一 認識乙酸的酸性
1.乙酸的酸性
(1)乙酸是一種弱酸,溶于水時可電離出H+:
CH3COOH??CH3COO-+H+。
(2)乙酸與活潑金屬的反應:
2CH3COOH+2Na―→2CH3COONa+H2↑。
(3)乙酸與堿或鹽的反應: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2.羥基氫原子的活潑性比較
乙醇 水 碳酸 乙酸
酸堿性 — 中性 弱酸性 弱酸性
電離程度 — 微弱電離 部分電離 部分電離
與Na反應的反應現象 緩和―→劇烈
與NaOH溶液 不反應 不反應 反應 反應
與NaHCO3溶液 不反應 不反應 不反應 反應
羥基氫原子的活潑性 CH3CH2OH弱酸指在溶液中不完全電離的酸,有機酸是弱酸中重要的一類,常見的家用弱有機酸包括醋內的乙酸,檸檬及不少水果內的檸檬酸等;無機酸當中如用作抗菌劑的硼酸,及用在汽水當中的碳酸和磷酸等。
1.下列物質都能與Na反應放出H2,其產生H2的速率由快到慢排列正確的是(  )
①C2H5OH?、贑H3COOH(溶液) ③H2O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 D
2.普通的食醋中一般含3%~5%(質量分數)的乙酸,無水乙酸常被稱為冰醋酸。
回答下列問題:
(1)乙酸可用于除水垢,寫出乙酸與碳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說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________(填“強”或“弱”)。
(2)乙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寫出乙酸與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可燃燒,寫出乙酸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強
(2)2CH3COOH+Mg―→Mg2++2CH3COO-+H2↑
(3)CH3COOH+2O22CO2+2H2O
—OH、—COOH反應的定量關系 1 mol —OH1 mol —COOHNa~H21~0.5 mol1~0.5 molNaOH—1 molNa2CO3~CO2—0.5~0.5 molNaHCO3~CO2—1~1 mol
探究二 乙酸的酯化反應
1.酯化反應的實質
即酸脫羥基、醇脫氫。
2.乙酸和乙醇酯化反應實驗的注意事項
(1)試劑的加入順序
先加入乙醇和乙酸,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濃H2SO4(或依次加入乙醇、濃硫酸、乙酸)。
(2)導管末端不能插入飽和Na2CO3溶液中,防止造成溶液倒吸。
(3)濃H2SO4的作用
①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
②吸水劑——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轉化率。
(4)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①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
②與揮發出來的乙酸反應生成乙酸鈉,除去乙酸。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層,便于分離得到酯。
(5)裝置
①長導管的作用:導氣兼冷凝。
②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6)產物分離
用分液法分離,上層油狀液體為產物乙酸乙酯。
(7)實驗中采取的加快反應速率的措施
①加熱。
②使用無水乙醇和冰醋酸,增大反應物濃度。
③使用催化劑。
(1)發生酯化反應時,有機羧酸分子斷C—O鍵,醇分子斷O—H鍵。 (2)乙酸乙酯可以看作C2H5OH(或CH3COOH)中的—OC2H5(或CH3CO—)取代了CH3COOH(或C2H5OH)中的—OH(或—OH上的氫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因此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3)可與醇發生酯化反應的酸既可以是有機羧酸(由烴基或氫原子和羧基相連構成的有機化合物稱為羧酸,飽和一元羧酸的通式是CnH2nO2(n≥1),甲酸是最簡單的羧酸),也可以是無機酸,如硝酸、硫酸等。 (4)①酯的結構簡式為,其中R1可以是H。稱為酯基。 ②酯化反應與水解反應的比較 酯化反應水解反應反應關系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斷鍵機理最佳加熱方式酒精燈外焰加熱熱水浴加熱反應類型取代反應
3.在乙酸、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H218O,過一段時間后,18O(  )
A.只存在于乙酸分子中
B.存在于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子中
C.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
D.存在于水和乙酸分子中
答案 D
解析 酯的水解反應是酯化反應的逆反應,酯化反應時酸脫羥基醇脫氫,則水解時中C—O鍵斷裂,分別與水中的—OH和—H相結合,生成相應的酸和醇,所以加H218O后,18O存在于水和乙酸中,D正確。
4.可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燈等在圖中均已略去)。請填空:
(1)試管a中需要加入濃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確的加入順序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防止a中的液體在實驗時發生暴沸,在加熱前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加熱試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燒杯中加有飽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反應前向b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呈紅色,反應結束后b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加入2 mL乙醇和2 mL冰醋酸混合物,然后一邊搖動試管一邊慢慢地加入2 mL濃硫酸(或先加入2 mL乙醇,然后一邊搖動試管一邊慢慢加入2 mL濃硫酸,最后加入2 mL乙酸)
(2)在試管中加入幾塊沸石(或碎瓷片)
(3)①加快反應速率?、诩皶r將產物乙酸乙酯蒸出,提高乙酸乙酯產率 CH3COOH+CH3CH2OH+H2O
(4)冷凝和防止倒吸 吸收蒸出的少量乙酸,溶解蒸出的少量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出現分層現象,下層紅色變淺,上層是無色的油狀液體
制取乙酸乙酯的注意事項 (1)乙酸乙酯的吸收一定注意防止倒吸,且吸收液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為NaOH溶液堿性很強,會使乙酸乙酯水解。 (2)實驗中小火加熱保持微沸,不能大火加熱,這樣有利于產物的生成和蒸發且減少反應物的蒸發。
本課小結
課時作業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乙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有機物,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乙酸的官能團為—OH
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C.乙酸能夠與金屬鈉反應產生氫氣
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
答案 C
解析 乙酸分子的官能團為—COOH,A錯誤;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B錯誤;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與鈉反應產生氫氣,C正確;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D錯誤。
2.下列關于乙酸性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常溫下,乙酸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
B.冰醋酸是無水乙酸,不是乙酸的水溶液
C.乙酸能跟碳酸鈉溶液發生反應產生CO2
D.在發生酯化反應時,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氫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羥基結合生成水
答案 D
解析 酯化反應中羧基“脫羥基”,醇中羥基“脫氫”。
3.下列有關酯化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醇與酸的反應都是酯化反應
B.酯化反應和中和反應原理一樣
C.酯化反應既屬于取代反應,也屬于可逆反應
D.酯化反應的機理是羧酸去掉氫原子而醇去掉羥基
答案 C
解析 醇與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才是酯化反應,A錯誤;中和反應是指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二者反應原理不同,B錯誤;酯化反應的機理是羧酸去掉—OH,醇去掉羥基上的H原子,D錯誤。
4.如圖所示是某有機物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氫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則該物質不具有的性質是(  )
A.與氫氧化鈉反應 B.與稀硫酸反應
C.發生酯化反應 D.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答案 B
解析 由題給空間填充模型可知,該物質為乙酸(CH3COOH),該物質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能與NaOH反應,能與醇發生酯化反應。
5.實驗室用乙酸、乙醇、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熱后,在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無色油狀液體,當振蕩混合物時,有氣泡產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有部分H2SO4被蒸餾出來
B.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醇被蒸餾出來
C.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酸被蒸餾出來
D.有部分乙酸乙酯與碳酸鈉發生了反應
答案 C
解析 在酯化反應的實驗中,乙酸乙酯、乙醇、乙酸均可被蒸出反應器,H2SO4具有高沸點、難揮發的特性,不易被蒸出反應器,乙醇、乙酸乙酯在常溫下不與Na2CO3溶液反應;CH3COOH的酸性強于碳酸,在振蕩時可與Na2CO3反應生成CO2氣體。
6.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藥物達菲,莽草酸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莽草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式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種官能團
C.可發生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羥基均能電離出H+
答案 C
解析 由結構簡式可知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7H10O5,A錯誤;該分子中含有羧基、羥基和碳碳雙鍵3種官能團,B錯誤;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反應,含有羧基、羥基,可發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另外分子中碳環上的氫原子也可被鹵素原子取代,C正確;在水溶液中羧基能電離出H+,羥基不能電離,D錯誤。
7.若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物中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22 B.20
C.18 D.19
答案 B
解析 乙酸與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生成的水為H218O,故生成物中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0。
8.枸櫞酸乙胺嗪可用于驅除腸道蟲病,其結構簡式為,下列物質中不能與枸櫞酸乙胺嗪反應的是(  )
A.乙酸 B.乙醇
C.碳酸鈉溶液 D.溴水
答案 D
9.如圖為實驗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向a試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濃硫酸,再加冰醋酸
B.試管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實驗過程中發生倒吸現象
C.實驗時,加熱試管a的目的是及時將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應速率
D.可將飽和碳酸鈉溶液換成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 D
解析 試管b中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隨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同時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而氫氧化鈉能與乙酸乙酯反應,故不能用氫氧化鈉溶液代替飽和碳酸鈉溶液,D錯誤。
10.分子式為C5H10O2的酸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答案 C
解析 C5H10O2可看作C4H9—COOH,即—COOH取代丁烷中的一個H,丁烷的一元取代物有4種,則分子式為C5H10O2的酸有4種。
二、非選擇題
11.蘋果醋是一種由蘋果汁發酵而成的酸性飲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藥效。蘋果酸是一種常見的有機酸,其結構簡式為。
(1)蘋果酸的分子式為________。
(2)1 mol蘋果酸與足量金屬鈉反應,能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氫氣________L。
(3)蘋果酸可能發生的反應是________(填序號)。
A.與NaOH溶液反應
B.與石蕊試液作用
C.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
D.與乙醇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
答案 (1)C4H6O5 (2)33.6 (3)ABCD
12.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學制取乙酸乙酯的過程,請你參與并協助他們完成相關實驗任務。
【實驗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實驗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學均采用乙醇、乙酸與濃硫酸混合共熱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設計】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三套實驗裝置:
請從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的裝置中選擇一套作為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填“Ⅰ”或“Ⅱ”)。丙同學將Ⅰ裝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
【實驗步驟】(1)按選擇的裝置組裝儀器,在試管①中先加入3 mL乙醇和2 mL冰醋酸,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 mL濃硫酸,再加入2~3塊碎瓷片;
(2)將試管固定在鐵架上;
(3)在試管②中加入適量的飽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燈對試管①加熱;
(5)當觀察到試管②中有明顯現象時停止實驗。
【問題討論】a.步驟(1)中組裝好實驗裝置,加入樣品前還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根據試管②中觀察到的現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試管②中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從試管②中分離出乙酸乙酯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
答案 【實驗原理】催化劑 吸水劑
【裝置設計】Ⅱ 防止倒吸
【問題討論】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無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等
c.溶解乙醇 中和乙酸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d.分液
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尚义县| 武胜县| 涞源县| 赤峰市| 本溪市| 阜宁县| 靖州| 介休市| 丹棱县| 建平县| 金山区| 泾源县| 井研县| 垦利县| 宕昌县| 深水埗区| 湖南省| 肥乡县| 石首市| 邵东县| 格尔木市| 安塞县| 昭平县| 湖北省| 宜兴市| 常熟市| 呼和浩特市| 龙胜| 资兴市| 休宁县| 昌宁县| 四会市| 准格尔旗| 从江县| 满城县| 阿拉善左旗| 信阳市| 镇远县| 县级市| 金塔县|